期刊文献+
共找到579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eting the Demands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Leading the People's Spiritual Needs
1
作者 Wu Yin Yang Wei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64-269,共6页
The spiritual needs are uniquely human,which are the conditions of human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In the process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the social economy develops rapidly and the mate... The spiritual needs are uniquely human,which are the conditions of human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In the process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the social economy develops rapidly and the material basis compacts continuously.Yet people' s development is far behind.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can lead people' s spiritual needs to be healthy and virtuous.It can also build the civic spiritual support system for social development,as well as help people establish the values and faiths that adapt to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 价值观 社会主义建设 人类生存 物质基础 社会经济 支持系统 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Connotation and Path Choic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2
作者 Zhou Hui Chen Li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01-208,共8页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scVs)is a multi-layered systematic logical structure:with Marxism as the backbone which determines the fundamental nature of this value system;the common ideal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scVs)is a multi-layered systematic logical structure:with Marxism as the backbone which determines the fundamental nature of this value system;the common ideal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s the embodiment of its goals;national spirit and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as its spiritual power;and the concept of honor as its moral foundation.SCVS construction focuss on practice,and its implementatio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focusing on people's livelitood to increase the attractiveness of sCVs;vigorously developing productivity and expanding the material basis of the guiding functions of SCVS;and establishing an effective mechanism for publicity and education.While practicing SCVs,objective laws need to be followed and public enthusiasm need to be mobilized,path choice for development subjects and objective practice need to be highlighted,and policy system need to be improved gradually in practice,so that a linkage mechanism for all people to participate can be form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ScVS) value connotation connotation of path choi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性审思与深化路径
3
作者 牛瑞雪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8-116,共9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中小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环。近年来,教育系统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完善课程顶层设计、推进教学方式变革、加强课程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存在对社会主义核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中小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环。近年来,教育系统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完善课程顶层设计、推进教学方式变革、加强课程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存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内涵认识不深刻,对价值观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差异把握不到位,对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挖掘不足等潜在问题。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从进一步认识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深耕课堂教学主渠道,加强教师研修培训,深化对价值观教育基本规律和典型经验的研究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教育 课堂教学 价值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
4
作者 李楠 李雨霏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30,共8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动机理,可以围绕理论逻辑、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三个方面展开。在理论逻辑层面: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动机理,可以围绕理论逻辑、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三个方面展开。在理论逻辑层面: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提供了价值根基;“第二个结合”的方法论创新构建起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机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形成了传统资源创新发展的科学范式。在价值意蕴维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道之行”的天下理想与共产主义信仰形成精神共鸣,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了共同理想根基;“实事求是”的实践智慧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深度融合,夯实了价值观培育的哲学基础;“协和万邦”的文明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价值贯通,拓展了全球治理的文明视野。在实践路径方面:强化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巩固思想阵地;激活传统文化的时代生命力,重塑文化主体性;创新传统治理智慧转化机制,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形成“守正—创新—致用”的逻辑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涵养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探赜:核心要义、价值意蕴与实践导向
5
作者 李金桥 刘苏醒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构成,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根本遵循。核心要义包含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明确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确保文化建设方向正确;强调文化...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构成,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根本遵循。核心要义包含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明确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确保文化建设方向正确;强调文化自信以提升国家软实力;主张文化繁荣助力民族复兴;坚持文化为民满足群众精神需求;倡导文化交流增进文化理解。在价值阐释上,着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文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导向聚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全民参与文化建设,强化核心价值观舆论引导,全方位推动新时代文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建设 文化领导权 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文化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探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栾兆星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67,共16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全方位融入当下中国的法治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中华传统礼法文化在近代中国解体造成的社会治理困境以及当下中国对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治理方式的强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全方位融入当下中国的法治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中华传统礼法文化在近代中国解体造成的社会治理困境以及当下中国对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治理方式的强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文化背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了传统德礼观念,增强了法治的道德底蕴。在立法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量入法入规,在形式上类似于中国中古时期法典编纂着力体现德礼的精神;在司法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释法说理中起到的作用,与古代司法裁判所追求的情理法整体性思维与一体化平衡艺术风格类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是当下中国重构“礼法”的尝试,蕴含了“德性法治”这种既在实践上具有中国特色又在理论上具有普世之维的法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礼法 释法说理 整全性 德性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主流意识形态嵌入算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朱萌 张权 赵璐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46,共7页
将主流意识形态融入算法设计,增强算法向上向善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算法治理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平台传播中,算法主要作用于信息的把关分类与推荐分发两个环节,也在这两个环节与多重价值耦合。为确保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传播,应聚焦于信... 将主流意识形态融入算法设计,增强算法向上向善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算法治理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平台传播中,算法主要作用于信息的把关分类与推荐分发两个环节,也在这两个环节与多重价值耦合。为确保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传播,应聚焦于信息传播“源头”——信息的把关分类阶段,让算法在遵循平台原有内容审核标准的同时,增加“主流意识形态”维度,并对信息进行编码处理,使标注有“主流意识形态”标签的内容在后续的特征识别、匹配及推荐分发过程中被高效检索与识别。为实现这一目标,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步构建一套用于识别与评估主流意识形态的描述性指标体系,促进主流意识形态与算法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网络内容生态的健康发展,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转化为可量化、可操作的传播参数,使技术逻辑与国家治理逻辑同频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意识形态 算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平台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数字生活向度 被引量:1
8
作者 侯玉环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0,共8页
数字时代,时空边界、生活方式与人的主体性在数字生活中的重塑,不仅改变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础,也带来了其样态的变革。这主要体现在情感性认同的沉浸式体验与极端化症候,合理性认同的知识建构与选择弊病,以及道义性认同的个... 数字时代,时空边界、生活方式与人的主体性在数字生活中的重塑,不仅改变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础,也带来了其样态的变革。这主要体现在情感性认同的沉浸式体验与极端化症候,合理性认同的知识建构与选择弊病,以及道义性认同的个体化满足与社会共识被消解。融入、利用并引领数字生活是推动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方式。需激发价值主体在数字生活中的自觉能动性,通过诉诸日常与加强监管优化内容供给,实现核心价值观与治理实践的深度互动,以切实提升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数字生活 数字素养 治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理路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刚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7-41,共5页
数字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核心技术,数字技术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数字时代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数字技术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价值意蕴体现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范式革... 数字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核心技术,数字技术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数字时代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数字技术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价值意蕴体现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范式革新、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传播场域、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资源要素。数字技术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存在数字素养欠缺束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体动能、数字技术异化滋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纯粹本真、数字信息离散消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传播效益的现实困境。数字技术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理路是:强化数字素养培育,打造专业性数字传播队伍;提升数字治理效能,健全约束性数字平台制度;优化数字资源供给,使用多样性数字传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数字素养 数字治理 数字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法体系和民事裁判的路径与功能
10
作者 韩富鹏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6-113,共18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条整体进入了法典,其并非民法基本原则,也不是单纯的道德规范或公共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生成于民法之外的价值素材,经截取和转化后可以进入民法体系,以弥补民法基本原则的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条整体进入了法典,其并非民法基本原则,也不是单纯的道德规范或公共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生成于民法之外的价值素材,经截取和转化后可以进入民法体系,以弥补民法基本原则的缺漏。“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观经范围上的截取和转化,可以弥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基本原则规定的缺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观可以发挥价值沟通功能,以保障基本原则的内涵能够与时俱进;“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需要在程度上进行必要截取方可进入民法体系,从而发挥价值权衡和行为指引功能。作为整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法官价值判断之元价值,可以作为多种价值取向的择取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裁判,必须结合法律解释、漏洞填补、法律修正等方法论路径。在裁判文书中,不同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分别作为裁判依据、裁判理由或发挥单纯的司法教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素材 民法体系 民事裁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可行性研究
11
作者 叶成浩 张首先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79-884,共6页
医学院校如何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质量,提升传播效率,巩固医学生理想信念的基础,凝聚医学生服务社会、奉献人民的精神力量,关键在于将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医学高校培... 医学院校如何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质量,提升传播效率,巩固医学生理想信念的基础,凝聚医学生服务社会、奉献人民的精神力量,关键在于将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医学高校培育过程中所面对的困境,溯源红医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联系,思考二者结合后的深层价值内涵,从而为未来寻找适宜的培育方式和方法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医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家庭家风建设的儿童教育内涵及其实践路径
12
作者 王辉 刘京荆 段婷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9-75,共7页
良好家风对儿童当下身心的健康发展及其未来成长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之才具有重要影响,新时代家风建设应该将家风的成人功能与促进社会治理和国家及民族发展统一起来。聚焦儿童发展的新时代家庭家风建设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它... 良好家风对儿童当下身心的健康发展及其未来成长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之才具有重要影响,新时代家风建设应该将家风的成人功能与促进社会治理和国家及民族发展统一起来。聚焦儿童发展的新时代家庭家风建设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它具有以培养儿童的家国情怀为价值内核、以培养儿童的向善道德为价值取向、以培养儿童的良好品格为基本任务的育人内涵。聚焦儿童发展的新时代家庭家风教育应从培养儿童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以及为国奉献精神等方面展开,遵循儿童发展规律,多主体助力新时代家庭家风建设,为儿童发展建构全域性支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风建设 家风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制度探究
13
作者 王心宇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2期89-92,共4页
近些年来,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但是乡村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无法更好地满足农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乡村振兴不仅要使人民的口袋富裕,更要使人民的脑袋富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近些年来,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但是乡村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无法更好地满足农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乡村振兴不仅要使人民的口袋富裕,更要使人民的脑袋富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主旋律和良好的社会风气,不断推进乡村制度创新,实现更加有效的乡村治理,在推进乡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全面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建设新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乡村 精神文明建设 创新发展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治理的三重向度
14
作者 赵晓慧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6期79-82,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社会价值观中国化的杰出成果,凝结着全党全社会的美好价值共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治理,是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社会价值观中国化的杰出成果,凝结着全党全社会的美好价值共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治理,是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重要路径。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治理建设中,仍存在着乡村公共文化体系弱化,村民公德观念虚化,宣传引领方式窄化等现实困境。鉴于此,通过构建理念嵌入机制以创新融入方式,完善价值引领机制以发挥道德支撑作用,创新宣传教育机制以拓宽网络宣传阵地,为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乡村治理提供坚实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乡村振兴 现实困境 融入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构建研究
15
作者 李玲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7期140-143,共4页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其中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对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精神支撑,对构建切实可行的乡村文化振兴路径意义重...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其中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对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精神支撑,对构建切实可行的乡村文化振兴路径意义重大。该文深入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并提出具体的路径构建方案。该文从借鉴传统文化、创新文化载体、培育文化人才等方面,探讨引领乡村文化振兴的具体实施路径,同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深入分析,强调推动乡村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的重要价值,旨在为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实践提供一定的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乡村文化 乡村振兴 文化振兴 路径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i Jinping's Thought on Youth Values and Its Guidance to Contemporary Youth
16
作者 Han Yongtao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7-206,共10页
Xi Jinping's Thought on Youth Values and Its Guidance to Contemporary
关键词 values PATRIOTISM core socialist values(csv) Chinese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culture ideals&belief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行业规章体系的法治路径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志云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5,共13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行业规章体系,不仅是党和政府提出的将前者融入社会治理规范的具体落实,也是提升行业规章体系的法治化水平的助益手段。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行业规章体系的法治路径,就是前者融入后者的制度建设、执行机制与遵守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行业规章体系,不仅是党和政府提出的将前者融入社会治理规范的具体落实,也是提升行业规章体系的法治化水平的助益手段。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行业规章体系的法治路径,就是前者融入后者的制度建设、执行机制与遵守机制并提升优化的进程。从实践来看,当前核心价值观融入行业规章体系的制度建设上存在显现度不足与价值宣示色彩过浓的问题,而在行业规章的执行机制与遵守机制方面融入性较低。对此,在制定环节,要规划好融入进程与融入步骤,选择融入的立法表达技术,发挥核心价值观在目的条款中的引领作用以及在行为规范中的指导功能,并注意制度协调问题。在执行环节,需要从主体道德培育、行业价值共识生成、多元督导机制建构等具体维度入手,由党组织、政府主管部门、行业自律组织以及组织成员、社会大众等多元主体共同推动,通过价值内核与规则执行的深度融合,建构以核心价值观为底色的行业规章执行机制。在遵守环节,核心价值观应通过“直接+间接”方式融入行业规章的遵守模式,选择融入遵守机制的原则性条款,保障核心价值观在行业规章遵守机制中落地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行业规章体系 法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财产权的宪法保障——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春兰 武丽君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97,共13页
虚拟财产是互联网时代财产权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新时代法治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虚拟财产并非仅存在于《民法典》中,而是具有很强的宪法属性,对于保障财产权人的人格利益、丰富宪法财产权的客体范畴、划定公民财产权与国家权力的... 虚拟财产是互联网时代财产权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新时代法治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虚拟财产并非仅存在于《民法典》中,而是具有很强的宪法属性,对于保障财产权人的人格利益、丰富宪法财产权的客体范畴、划定公民财产权与国家权力的边界以及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民法典》第127条进行梳理,我们发现当前《民法典》至少存在对虚拟财产的法律定性模糊、对失衡民事法律关系的重视不足、对国家介入行为的规制不足、对司法审判的规范指引笼统等缺憾,并直接影响了虚拟财产权主体的权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虚拟财产保障存在价值取向上的同质性,二者都是促进宪法实施的重要内容。事实证明,仅仅依靠私法体系并不足以保障公民的虚拟财产权,《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理应对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予以积极回应,并明确国家对于虚拟财产权保障负有法律边界以及国家保护义务,从而有效指引国家司法审判,将虚拟财产权保障纳入法治轨道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财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宪法 财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探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蒙 雷家昂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6-144,共9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凝练和现实表达,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密关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彰显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文化自觉,是推进中华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凝练和现实表达,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密关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彰显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文化自觉,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必然选择,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方向指引;通过树牢法律信仰、型构法律原则和融入法律规则,弘扬国家与民族的整体价值导向、概括指引全社会的价值认同,并具体设定微观的行为模式和制度指示,实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法治实施的指引和推进。新时代新征程,要关注宪法核心价值观条款完善、民族工作基本法律的核心价值观融入等问题,在规律、技术与价值相互交融的视域下促进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的路径优化。着力增强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的系统性、针对性和精准性,推进入法理念的升华和入法技术的完善,在对各族人民现实生活场景的科学指引与能动改造中推动全社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认同 入法入规 中华民族共同体 德法共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文化自信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蕴与现实路径 被引量:1
20
作者 卢忠萍 周天宇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1,共9页
文化自信自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支柱。文化自信自强体现为坚定自信的精神状态和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实践,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社会共识、夯实价值根基、提供思想引领、塑造生态理念、厚植文化底蕴。... 文化自信自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支柱。文化自信自强体现为坚定自信的精神状态和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实践,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社会共识、夯实价值根基、提供思想引领、塑造生态理念、厚植文化底蕴。以文化自信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以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为根本保障,以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为重要任务,以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自强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