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白血病脐带血移植原发性植入失败预测模型的构建
1
作者 张志奇 熊若兰 +6 位作者 李泊涵 吉奇 王庆伟 卢俊 李捷 肖佩芳 胡绍燕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11-518,共8页
目的基于过采样算法构建儿童白血病脐带血移植后发生原发性植入失败(PGF)的预测模型,为优化脐带血移植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脐带血移植白血病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发生PGF分为植入失败组与植入成... 目的基于过采样算法构建儿童白血病脐带血移植后发生原发性植入失败(PGF)的预测模型,为优化脐带血移植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脐带血移植白血病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发生PGF分为植入失败组与植入成功组。基于随机过采样少数类(ROSE)与合成少数类过采样(SOMTE)算法扩充阳性组数据。使用随机分层抽样法将纳入病例以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及测试集。采用随机森林、神经网络、logistic回归3种方法进行模型的构建,并使用5折交叉验证法评估算法的稳定性。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精确率、召回率、F1分数评价模型的性能。选择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92例白血病患儿,10例患儿发生PGF(10.9%)。5折交叉验证法显示ROSE与SOMTE算法在训练集与测试集中都有较高的准确度。在使用ROSE平衡化处理后的数据集中,各个模型均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表现最佳的是神经网络模型,幼年粒单核细胞白血病、HLA匹配度<9/10、减低强度预处理方案、未发生围植入综合征以及42天内感染EBV是PGF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多种因素可引起白血病患儿脐带血移植后PGF的发生。基于ROSE-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有助于医师早期识别PGF发生的高风险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改善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脐带血移植 原发性植入失败 预测模型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联合脐血双移植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焕君 陈兴华 +1 位作者 张文邦 郭树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0-895,共6页
目的:探索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脐血输注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河南中医药大学人民医院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9月15日接受脐血联合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中位年龄为11(2-13)岁... 目的:探索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脐血输注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河南中医药大学人民医院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9月15日接受脐血联合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中位年龄为11(2-13)岁,中位随访18(7.5-21)个月,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植入情况、GVHD发生率、感染等并发症及生存进行分析。结果:9例患儿全部成功植入。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分别为11.11±1.27 d、12.44±3.36 d。1例发生Ⅰ度急性消化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治疗后好转,后期该例患者发生浅表性胃炎及慢性消化道移植物抗宿主病,目前临床随访中。无一例患儿发生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出血性膀胱炎3例,CMV感染5例,细菌及真菌感染5例,经对症治疗后好转。9例患儿移植后1个月内均表现为完全供者嵌合,随访两年,9名患儿全部生存,未出现复发或发生Ⅱ-Ⅳ度移植物抗宿主病,无移植相关死亡患儿。结论: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脐血输注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时GVHD发生率低,程度轻,疗效显著,可以作为无HLA全相合配型患儿的一种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脐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3例报告
3
作者 管丽蔷 姜帆 +2 位作者 陈姣 刘周阳 孙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目的 探讨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UCBT)治疗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MLD)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9月行非血缘UCBT治疗的3例MLD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儿均表现为走路障碍、进行性运动功能倒退,2例出现智力落后;... 目的 探讨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UCBT)治疗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MLD)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9月行非血缘UCBT治疗的3例MLD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儿均表现为走路障碍、进行性运动功能倒退,2例出现智力落后;3例均出现溶酶体芳基硫酸脂酶A(ARSA)下降,头部MRI均示脑白质不同程度的异常信号。3例均为ARSA基因复合杂合突变。3例均行非血缘UCBT,使用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白消安方案预处理,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甲氨蝶呤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3例均植入成功,移植后1个月内全血均达到完全供者嵌合状态,头部MRI均提示脑实质病变逐渐停止进展,ARSA均逐渐恢复正常。3例患儿均出现感染,2例出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反应(aGVHD),1例出现慢性移植物抗宿主反应(c GVHD),经抗感染及调节免疫治疗后均好转。末次随访时间为2022年8月,3例患儿均存活,其远期疗效及神经系统恢复情况仍需长期随访。结论 UCBT是阻止MLD进展的一种安全及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张丽欣 邢利和 +4 位作者 张丽丽 陶其强 刘影 郭立杰 董燕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680-2682,共3页
目的探讨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2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取介入(经肝固有动脉或门静脉)和静脉输注途径移植脐血干细胞,移植术后3个月观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凝血酶原时间(PT)和... 目的探讨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2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取介入(经肝固有动脉或门静脉)和静脉输注途径移植脐血干细胞,移植术后3个月观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凝血酶原时间(PT)和清蛋白(ALB)水平变化,同时观察术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患者脐血干细胞移植术前与术后3个月ALT、TB、PT和AL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腹腔积液减少率为75%(15/20),乏力好转率为80%(16/20),肝病面容、肝掌及蜘蛛痣减轻率为70%(14/20)。患者移植术中和术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结论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是一种较安全的治疗方法,可起到暂时性的肝脏支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脐血干细胞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5
作者 江必武 贾学平 +4 位作者 吴玉芳 李轶西 胡伟 刘嵩 时昭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4-297,共4页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经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经肝动脉灌注进行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采用ELISA方法检测术前及术后第8、16、24周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经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经肝动脉灌注进行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采用ELISA方法检测术前及术后第8、16、24周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β(FGF-β)水平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在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第8周就出现肝功能好转并持续改善,第16、24周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第16、24周患者血清中TNF-α、IL-6、FGF-β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24周肝纤维化指标亦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能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及降低血清TNF-α、IL-6、FGF-β等细胞因子水平,有望作为一种新的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方法而得到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干细胞移植 失代偿期肝硬化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β 肝纤维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血干细胞移植促进大鼠脊髓损伤神经恢复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洪钧 刘海英 +6 位作者 赵宗茂 卢士红 杨仁池 朱惠芳 蔡英林 张庆俊 韩忠朝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观察移植人脐血CD34+干细胞是否可以存活、分化、促进脊髓损伤的行为和功能恢复。方法26只Wister大鼠随机分成移植组和对照组。移植组行脊髓半切术并移植5-溴脱氧尿核苷(Brdu)标记的脐血CD34+细胞,对照组行脊髓半切术... 目的观察移植人脐血CD34+干细胞是否可以存活、分化、促进脊髓损伤的行为和功能恢复。方法26只Wister大鼠随机分成移植组和对照组。移植组行脊髓半切术并移植5-溴脱氧尿核苷(Brdu)标记的脐血CD34+细胞,对照组行脊髓半切术后注射PBS液。采用改良Tarlov评分标准对移植组和对照组所有大鼠在术前和术后24h、1、2、3、4周进行运动功能评价。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分析移植细胞的定位和分化情况。结果移植后在脊髓病理切片中出现Brdu标记人脐血细胞,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通过免疫荧光双标检测到7%Brdu阳性细胞表达神经胶质元纤维酸性蛋白(GFAP),2%Brdu阳性细胞表达神经元核抗原(NeuN)。神经功能检测发现1周后移植组功能恢复较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移植人脐血干细胞可以促进脊髓损伤的行为和功能恢复,为神经损伤治疗提供了有用的细胞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干细胞 移植 脊髓损伤 神经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血间质干细胞在脑创伤大鼠脑内移植后的迁移 被引量:15
7
作者 宋来君 张鹏 +6 位作者 杨波 杜英 关方霞 孙剑瑞 万鼎铭 胡祥 胡平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0-233,共4页
目的研究人脐血间质干细胞(UCB-MSCs)脑内移植后的分布和移行,为细胞移植治疗脑创伤奠定基础。方法健康孕妇顺产脐血经分离、培养得到人UCB-MSCs,并用Hoechst33258标记后备用。自由落体撞击法制作的大鼠脑创伤模型,将已标记的人UCB-MSC... 目的研究人脐血间质干细胞(UCB-MSCs)脑内移植后的分布和移行,为细胞移植治疗脑创伤奠定基础。方法健康孕妇顺产脐血经分离、培养得到人UCB-MSCs,并用Hoechst33258标记后备用。自由落体撞击法制作的大鼠脑创伤模型,将已标记的人UCB-MSCs移植到大鼠的脑损伤区。一段时间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切片,直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移植细胞的存活和迁移。结果细胞移植到大鼠脑内能够长时间存活,移植细胞与宿主细胞有很好的相容性,移植后3周细胞发出蓝白色光,沿移植道呈条带状分布,细胞在条带中央较为密集,在条带周围细胞分布逐渐稀疏。移植后6周,损伤组织中可见荧光标记的细胞,细胞分布较3周时稀疏。结论人UCB-MSCs脑内移植后,能够成活并向脑损伤区迁移,与宿主脑组织整合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间质干细胞 培养 移植 迁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HC不相合的双份鼠胎血移植后受体鼠混合嵌合体形成(英文) 被引量:5
8
作者 沈柏均 刘星霞 +4 位作者 鞠秀丽 张丽萍 侯怀水 马秀峰 时庆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43-246,共4页
本室已经建立了MHC不相合单份鼠胎血同种移植的小鼠模型。基于脐血造血干细胞的免疫学特性及临床实践 ,我们认为脐血移植成功的关键除了选择尽可能相合的供者外 ,保证移植细胞的数量更为重要。因此 ,为了提高移植干细胞的数量 ,本研究... 本室已经建立了MHC不相合单份鼠胎血同种移植的小鼠模型。基于脐血造血干细胞的免疫学特性及临床实践 ,我们认为脐血移植成功的关键除了选择尽可能相合的供者外 ,保证移植细胞的数量更为重要。因此 ,为了提高移植干细胞的数量 ,本研究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 ,探讨MHC不相合的双份鼠胎血混合移植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 ,混合移植组 4 0只受鼠中有 2 6只在 6 0天的观察期内存活下来 ;应用PCR及流式细胞术均检测到受鼠体内有混合嵌合体的形成 ;此外 ,皮肤移植试验也发现受鼠已被诱导形成对供鼠的特异性免疫耐受 ;小肠组织的病理切片显示受鼠仅表现出轻度GVHD。结论 :MHC不相合的双份鼠胎血能够同时植入 ,重建受鼠的免疫与造血系统 ,这为拓宽脐血的临床应用 ,使更多患者能够有机会接受脐血移植做了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体 同种移植 脐血移植 免疫耐受 胎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干细胞移植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附二例报告 被引量:13
9
作者 杨华强 李东升 +2 位作者 杜玲 袁亚红 姜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2551-2553,共3页
目的观察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多点注射到自愿接受干细胞移植的2例糖尿病足患者的病变下肢,细胞数(3~7)×107/L,每点0.3~0.5ml,每点间距3cm×3cm,肌肉组织丰富的部位可分... 目的观察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多点注射到自愿接受干细胞移植的2例糖尿病足患者的病变下肢,细胞数(3~7)×107/L,每点0.3~0.5ml,每点间距3cm×3cm,肌肉组织丰富的部位可分层注射。移植术后第1天~3个月定期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各项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3个月进行评价,2例患者下肢疼痛均明显缓解、皮温升高、皮肤凉感消失、间歇性跛行明显改善、足部溃疡愈合。踝肱指数、经皮氧分压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CT血管造影显示治疗后病变下肢均有丰富的侧支血管生成。移植后2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和明显不良反应,无一例患者行截肢术。结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性血管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可使部分患者免除截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脐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辐射对脐血T淋巴细胞膜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长安 杨光 +2 位作者 贾廷珍 管增伟 张玲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 探讨低剂量辐射对人脐血 T淋巴细胞膜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62mGy γ射线照射新鲜分离的脐血淋巴细胞,照前及照后4h、12h、24h采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TCR、CD3、CD4、CD8分子的... 目的 探讨低剂量辐射对人脐血 T淋巴细胞膜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62mGy γ射线照射新鲜分离的脐血淋巴细胞,照前及照后4h、12h、24h采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TCR、CD3、CD4、CD8分子的表达。结果 低剂量辐射后,脐血淋巴细胞CD3、TCR/CD3复合物。CD4、CD8分子表达显著上调,且均在4h-24h内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增幅;CD4/CD8比值无显著性变化。 结论 低剂量辐射可促进脐血T淋巴细胞的成熟、活化和信号的转导,从而可能在脐血移植中加速免疫功能重建,增强移植物抗白血病反应(GVL),降低肿瘤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辐射 脐血 T淋巴细胞 膜分子 脐血移植 免疫兴奋效应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锂联合脐血干细胞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 被引量:8
11
作者 邓许勇 周荣平 +1 位作者 鲁凯伍 金大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436-2439,共4页
目的观察氯化锂联合脐血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的修复效果。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80只,建立胸9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随机分对照组(A组,n=20)、氯化锂组(B组,n=20)、细胞移植组(C组,n=20)和氯化锂+细胞移植组(D组,n=20)。于术后1d... 目的观察氯化锂联合脐血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的修复效果。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80只,建立胸9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随机分对照组(A组,n=20)、氯化锂组(B组,n=20)、细胞移植组(C组,n=20)和氯化锂+细胞移植组(D组,n=20)。于术后1d、3d及每周的最后1天,应用BBB评分评价大鼠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8周后取材,通过Brdu细胞核标记观察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通过荧光金逆行追踪,观察脊髓神经纤维的再生与分布。结果 4只大鼠死亡。术后8周可观察到Brdu标记的脐血干细胞在体内存活并在脊髓内迁移;细胞移植组和氯化锂+细胞移植组可见少量连续性神经纤维通过损伤区。荧光金逆行脊髓追踪显示C组和D组可见被荧光金标记的神经锥体细胞穿越损伤区。术后8周A、B、C、D四组后肢功能运动BBB评分分别为4.11±0.14、4.50±0.15、8.31±0.11、11.15±0.18。结论氯化锂能促进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损伤区的存活并向神经细胞分化,氯化锂联合脐血干细胞与脊髓去细胞支架移植能够促进细胞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氯化锂 脐血 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代间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4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向茜茜 孔佩艳 +9 位作者 李杰平 陈幸华 张曦 刘红 曾东风 朱丽丹 彭贤贵 高力 高蕾 孙爱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观察亲代间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血液科自2007年7月-2011年l月,对45例患者实施父母供子女的亲代间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43例患者造血重建... 目的观察亲代间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血液科自2007年7月-2011年l月,对45例患者实施父母供子女的亲代间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43例患者造血重建成功,2例患者植入失败。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为62.2%,其中急性GVHD发生率为40.0%,慢性GVHD发生率为22.2%。与母亲作为供者相比,父亲作为供者时患者GVHD的发生率较低。GVHD的发生率与供者年龄、HLA配型相合位点数目有关。移植后并发的感染中以血源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和肺部感染为多。随访6个月~4年,移植成功的43例患者中共死亡6例,主要死因为感染和原始疾病复发,患者存活率86.7%。7例患者采用联合脐血移植,与单纯采用亲代间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者相比,其造血重建时间提前,GVHD发生率占总发生率的7.14%。结论亲代间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治疗血液病有效,应选择HLA配型相合位点数目较多、男性、年轻供者。亲代间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脐血移植,造血重建较快、GVHD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单倍性 移植 同种 脐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CD34^+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 被引量:5
13
作者 马希峰 杨波 +5 位作者 杜英 阮丽荣 徐虹 胡祥 胡平生 王云龙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7-230,共4页
目的探讨人脐血来源的CD34+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行性,为脊髓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打下基础。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及免疫磁珠法分离出人CD34+脐血干细胞,在含有B27、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人重组干细胞因子(rhSCF)的营养... 目的探讨人脐血来源的CD34+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行性,为脊髓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打下基础。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及免疫磁珠法分离出人CD34+脐血干细胞,在含有B27、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人重组干细胞因子(rhSCF)的营养液中培养,用核荧光染色剂Hoechst33258标记细胞;制作大鼠脊髓横断模型,造成大鼠下肢瘫痪,在脊髓损伤3d移植荧光标记的CD34+脐血干细胞,观察移植后的动物行为变化、脊髓组织形态学变化等。结果脊髓损伤大鼠移植CD34+脐血干细胞5~6d可见瘫痪大鼠的后肢肌力开始恢复,10~15d后可出现爬行,3~4周后后肢活动活跃;对照组瘫痪的肢体未见恢复。脊髓移植区肉眼可见有增生的组织充填,镜下有大量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的细胞,移植区Hoechst33258荧光标记阳性细胞增生。结论移植的CD34+脐血干细胞可在移植部位增殖,并使脊髓横断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有望成为治疗脊髓损伤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4 脐血 脊髓损伤 移植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脐血成人移植定量监测植入状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邹红岩 李桢 +2 位作者 邓志辉 程良红 吴国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79-184,共6页
为了定量监测和研究双份异基因脐血用于成人白血病患者移植后两份脐血的植入状态、嵌合体类型、供者细胞相对数量的动态变化及演变规律 ,采用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短串联重复 (STR)位点嵌合体定量检测技术 ,对 1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成人患者... 为了定量监测和研究双份异基因脐血用于成人白血病患者移植后两份脐血的植入状态、嵌合体类型、供者细胞相对数量的动态变化及演变规律 ,采用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短串联重复 (STR)位点嵌合体定量检测技术 ,对 1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成人患者移植两份 (脐血 1有核细胞数为 2 .5× 10 7/kg ,脐血 2有核细胞数为 1.5 3× 10 7/kg)HLA各 1个位点不相合的异基因脐血前后的序列血样进行 9个STR位点的检测 ;利用供、受者之间的差异位点定性判断脐血是否植入以及嵌合体类型 ;而后根据 377XLDNA测序仪上荧光扫描后两供者差异基因检出峰的峰面积计算脐血植入后患者体内两份脐血的细胞相对数量 ,定量分析供体细胞植入程度及演变规律 ;并与采用HLA差异基因对植入状态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移植后 15天两份脐血同时植入 ,植入状态为完全双份供者嵌合体 ,患者体内脐血 1的相对细胞数量占 5 1.3% ,脐血 2占 4 8.7% ;30天时脐血 1嵌合体细胞上升为 70 .0 % ,脐血2嵌合体细胞下降为 30 .0 %。 5 2天时只检测到脐血 1的基因 ,植入状态转为完全单份供者嵌合体 ,有核细胞数少的一份脐血被排斥 ,有核细胞数多的一份长期植入。结论 :荧光标记复合扩增STR嵌合体定量检测可精确地描述两份脐血的植入程度及变化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脐血移植 混合脐血移植 嵌合体 短串联重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份脐血移植13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廖灿 杨昕 +8 位作者 许遵鹏 陈劲松 黄以宁 刘斌 吴韶清 辜少玲 李焱 汤雪薇 吴洁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74-277,共4页
为了探索成人多份脐血移植的可行性 ,对广州市脐血库 1998年 6月至 2 0 0 3年 7月提供的 13例非亲缘关系多份脐血移植进行回顾性分析。脐血均采自广州市妇婴医院正常分娩的足月顺产孕妇 ,脐血分离、冻存、复温方法参照纽约脐血库标准及... 为了探索成人多份脐血移植的可行性 ,对广州市脐血库 1998年 6月至 2 0 0 3年 7月提供的 13例非亲缘关系多份脐血移植进行回顾性分析。脐血均采自广州市妇婴医院正常分娩的足月顺产孕妇 ,脐血分离、冻存、复温方法参照纽约脐血库标准及相关文献 ;多份移植脐血HLA匹配为 1 6 - 2 6位点不相合。结果表明 :1998年 6月至2 0 0 3年 7月 ,广州市脐血库向国内 7家移植中心提供非亲缘关系脐血 2 8份 ,治疗患者 13例。受者中位年龄 2 2 (8- 4 1)岁 ,中位体重 5 0 (2 1- 75 )公斤 ,2 8份脐血中TNC总输入量中位数为 2 .91× 10 7 kg。13例中 6例植入 (中性粒细胞 >5× 10 8 L) ,植入率为 4 6 .1% ,植入平均时间为 19天。 1例患者发生GVHD反应 ,1例患者发生自体恢复。生存率 4 6 .2 % (6 13)。结论 :多份脐血移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移植 多份脐血移植 造血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基因小鼠骨髓腔内脐血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对造血干细胞植入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蔡耘 黄绍良 +3 位作者 陈凤英 黄文革 魏菁 车丽洪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44-650,共7页
【目的】建立同种异基因小鼠骨髓腔内脐血移植模型,研究该技术对造血干细胞(HSC)归巢、植入率、移植后免疫造血重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方面的影响。【方法】用C57BL/6胎鼠及新生鼠外周血(FNPB)作供体,以单侧胫骨骨髓腔内注射(I... 【目的】建立同种异基因小鼠骨髓腔内脐血移植模型,研究该技术对造血干细胞(HSC)归巢、植入率、移植后免疫造血重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方面的影响。【方法】用C57BL/6胎鼠及新生鼠外周血(FNPB)作供体,以单侧胫骨骨髓腔内注射(IBMI)和尾静脉注射(IV)两种途径移植经亚致死量^(60)Coγ射线辐照预处理的BALB/c鼠。200只受鼠随机分为4组:骨髓腔内注射组(IBM组);尾静脉注射组(IV组);放疗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每组50只。用组织冰冻切片和流式细胞术动态了解CFSE标记FNPB在受体内的分布变化,并观察移植后受鼠存活状况、植入水平、造血与免疫功能恢复及GVHD情况。【结果】①荧光际记FNPB体内动力学显示直至输注后72h,供体FNPB经IBMI后主要积聚于注射侧骨髓腔内,肺部滞留很少。而IV组及IBM组非注射侧骨髓中的FNPB细胞数显著少于IBM组注射侧,IV组非造血组织器官如肺部有明显供体细胞滞留。②同种异基因小鼠CBT模型中IBM组造血、免疫功能的恢复明显快于IV组,无GVHD,移植后90d存活率达到90%,注射侧胫骨植入水平(29.53±6.64)%,较IV组有显著改善。③IBM输注侧骨髓中供体HSCs植入水平及造血重建速度明显优于非注射侧骨髓。【结论】成功建立同种异基因小鼠骨髓腔内脐血移植模型,并证实IBMI途径对促进HSCs植入,造血免疫功能重建,提高UCBT效果方面优于IV途径,多部位IBMI可能更有利于HSC归巢骨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脐血移植 动物模型 造血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相移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人脐血CD34^+细胞植入NOD/SCID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马俐君 胡晓霞 +3 位作者 周虹 高磊 邱慧颖 王健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355-359,共5页
为了观察不同时相移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脐血(UCB)CD34+细胞移植的NOD/SCID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明确最佳的移植时机,将体外培养扩增的人骨髓MSC分别于c细胞移植同时、移植前48小时及移植后48小时输入经60Coγ射线照射的NOD/SCI... 为了观察不同时相移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脐血(UCB)CD34+细胞移植的NOD/SCID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明确最佳的移植时机,将体外培养扩增的人骨髓MSC分别于c细胞移植同时、移植前48小时及移植后48小时输入经60Coγ射线照射的NOD/SCID小鼠,观察共移植后42天内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变化,并于移植后42天处死小鼠,用FACS检测外周血、骨髓和脾脏人源细胞含量。结果表明:(1)MSC和UCB CD34+细胞同时输注可明显降低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幅度,缩短白细胞和血小板恢复时间;二者不同时输注均不降低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幅度,且输注UCB CD34+细胞后48小时输注MSC时外周血血小板恢复时间明显晚于同时输注者。(2)与单纯UCB CD34+细胞移植相比较,不同时相输注MSC均可促进UCB CD34+细胞的植入,三个共输注组间促进骨髓各系造血植入效应无明显差异。结论:人骨髓MSC与UCB CD34+细胞共移植时,以同时移植效果最佳,此结果为MSC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脐血CD34^+细胞 共移植 NOD/SCID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细胞因子培养体系对CIK、NK及NKT细胞等诱导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黎阳 黄绍良 +2 位作者 魏菁 吴燕峰 周敦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3-367,共5页
[目的]探索不同细胞因子(IL-2、IL-7、IL-15)组合的诱导培养体系对人脐血来源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和自然杀伤样T(NKT)细胞的扩增效果。[方法]通过IL-2、IL-7、IL-15的不同组合诱导扩增脐血来源的CIK细胞、NK细... [目的]探索不同细胞因子(IL-2、IL-7、IL-15)组合的诱导培养体系对人脐血来源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和自然杀伤样T(NKT)细胞的扩增效果。[方法]通过IL-2、IL-7、IL-15的不同组合诱导扩增脐血来源的CIK细胞、NK细胞和NKT细胞,通过流式细胞分析法对不同培养条件下CIK细胞、NK细胞和NKT细胞免疫表型的比例进行了分析。[结果]经过21d的培养,CD3+CD56+CIK细胞以IL-2+IL-7+IL-15组扩增比例最高,为(24.5±5)%;NK细胞以IL-2+IL-15组扩增比例最高,为(59.1±0.5)%;上述细胞因子体系对脐血Vα24+CD161+NKT细胞扩增效果不明显。[结论]脐血中免疫效应细胞CIK、NK细胞等可通过IL-2、IL-7、IL-15的联合培养体系进行扩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干细胞 杀伤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自然杀伤样T细胞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7 白细胞介素-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干细胞联合人参促分化合剂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玉梅 王丽华 +3 位作者 李炳茂 孙建顺 张丽贤 杨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探讨脐血干细胞联合人参促分化合剂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4月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消化内科确诊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30例,术前行常规保肝治疗,采用细胞分离技术从脐带血中提取干细胞,经肝固有... 目的探讨脐血干细胞联合人参促分化合剂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4月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消化内科确诊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30例,术前行常规保肝治疗,采用细胞分离技术从脐带血中提取干细胞,经肝固有动脉将干细胞悬液移植入肝脏。移植成功后给予人参促分化合剂辅助治疗,治疗14 d。治疗后第16周观察患者肝功能指标,包括ALT、AST、清蛋白(Alb)、总胆红素(TBi 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治疗后第24周观察血清学纤维化指标,包括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治疗后第24周行CT检查,观察肝脏影像学变化,包括肝脏最大截面积和肝脏平扫CT值。结果治疗后第16周,患者血浆ALT、AST、TBi L低于治疗前,Alb、PTA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第24周,患者HA、PC-Ⅲ、Ⅳ-C、LN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第24周,患者肝脏最大截面积多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肝脏平扫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血干细胞联合人参促分化合剂可以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修复肝脏损伤,是临床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一种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血 脐血干细胞移植 肝硬化 人参促分化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胞脐血和同供者骨髓联合移植治疗儿童重型β-地中海贫血 被引量:5
20
作者 孙新 郝文革 +3 位作者 刘莎 夏婷 李焱 廖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801-804,共4页
为了研究同胞脐血和骨髓联合移植治疗儿童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疗效,用HLA全相合同胞脐血+骨髓移植治疗3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供给3例受者的有核细胞细胞数分别为19.5×107/kg、20.8×107/kg和23.3×107/kg。移植的预处理方... 为了研究同胞脐血和骨髓联合移植治疗儿童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疗效,用HLA全相合同胞脐血+骨髓移植治疗3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供给3例受者的有核细胞细胞数分别为19.5×107/kg、20.8×107/kg和23.3×107/kg。移植的预处理方案:采用马利兰+环磷酰胺+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方案。结果表明:3例患儿均获得长期稳定植入,中性粒细胞0.5×109/L的时间分别为16、18、17天,血小板50×109/L的时间分别为48、50、49天,造血重建速度较单纯脐血移植快。3例患儿现已脱离了地中海贫血状态生活了1.5、2.0、2.1年,血红蛋白一直维持在正常水平。3例患儿均发生I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结论:同胞脐血和骨髓联合移植可能作为一种安全和有效的移植方式用于治疗儿童地中海贫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移植 骨髓移植 混合移植 Β-地中海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