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8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onic polymer metal composites actuators with enhanced driving performance by incorporating graphene quantum dots 被引量:1
1
作者 YIN Guo-xiao HE Qing-song +2 位作者 YU Min WU Yu-wei XU Xian-ru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5期1412-1422,共11页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driving performance of ionic polymer metal composites(IPMCs),Nafion/graphene quantum dots(GQDs)hybrid membranes incorporating GQDs with various contents of 0,0.1 wt.%,0.5 wt.%,1.0 wt.%,...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driving performance of ionic polymer metal composites(IPMCs),Nafion/graphene quantum dots(GQDs)hybrid membranes incorporating GQDs with various contents of 0,0.1 wt.%,0.5 wt.%,1.0 wt.%,2.0 wt.%and 4.0 wt.%were fabricated by solution casting,and then IPMCs were manufactured by electroless plating.The water contents and elastic moduli of the hybrid membranes were tested.The morpholog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ybrid membranes and the IPMCs were observed,and the current,AC impedance,blocking force and displacement of the IPMCs were measur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astic modulus of the hybrid membranes decreases,the water content increases,and the actu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IPMCs improves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addition of GQDs.IPMC with 1.0 wt.%GQDs exhibits the best driving property.Compared with the IPMC without GQDs,the working current,ion conductivity,blocking force,and tip displacement increase by 94.67%,311.11%,53.66%,and 66.07%,respectively.These results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preparation of IPMCs with high performance,and further broaden their applications in biomedical devices and bionic robo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hene quantum dots hybrid membrane ionic polymer metal composites actuation perform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_(2)O_(5)/graphene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锌性能
2
作者 姜吉琼 李延伟 +1 位作者 韦家杯 何丽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2-697,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冷冻干燥技术制备V_(2)O_(5)·nH_(2)O与石墨烯的复合材料,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循环伏安和充放电测试研究了该复合材料作为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储锌性能...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冷冻干燥技术制备V_(2)O_(5)·nH_(2)O与石墨烯的复合材料,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循环伏安和充放电测试研究了该复合材料作为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储锌性能。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结晶性良好,具有二维的片形貌;在不同的放电制度下,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放电比容量,倍率性能更优;复合材料峰电位之差较小,具有赝电容行为,说明其具有良好的可逆性和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离子电池 V_(2)O_(5) 石墨烯 复合材料 正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nlinear free vibration of graphene platelets reinforced composite corrugated plates 被引量:1
3
作者 LIU Yun-fei QIN Zhao-ye CHU Fu-le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9期3054-3064,共11页
The nonlinear vibration of graphene platelets reinforced composite corrugated(GPRCC)rectangular plates with shallow trapezoidal corrugations is investigated.Since graphene platelets are prone to agglomeration,a multi-... The nonlinear vibration of graphene platelets reinforced composite corrugated(GPRCC)rectangular plates with shallow trapezoidal corrugations is investigated.Since graphene platelets are prone to agglomeration,a multi-layer distribution is adopted here to match the engineering requirements.Firstly,an equivalent composite plate model is obtained,and then nonlinear equations of motion are derived by the von Kármán nonlinear geometric relationship and Hamilton’s principle.Afterwards,the Galerkin method and harmonic balance method are used to obtain an approximate analytical solution.Results show that the unit cell half period,unit cell inclination angle,unit cell height,graphene platelet dispersion pattern and graphene platelet weight fraction and geometry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nonlinear vibration of the GPRCC pl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rugated composite plate graphene platelets nonlinear vibration Galerkin method Harmonic balance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nding and stress analysis of polymeric composite plates reinforced with functionally graded graphene platelets based on sinusoidal shear-deformation plate theory
4
作者 Mohammad Arefi Ali Tabatabaeian Masoud Mohammad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期64-74,共11页
The bending and stress analysis of a functionally graded polymer composite plate reinforced with graphene platelets are studied in this paper.The governing equations are derived by using principle of virtual work for ... The bending and stress analysis of a functionally graded polymer composite plate reinforced with graphene platelets are studied in this paper.The governing equations are derived by using principle of virtual work for a plate which is rested on Pasternak’s foundation.Sinusoidal shear deformation theory is used to describe displacement field.Four different distribution patterns are employed in our analysis.The analytical solution is presented for a functionally graded plat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important parameters.The numerical results are presented to show the deflection and stress results of the problem for four employed patterns in terms of geometric parameters such as number of layers,weight fraction and two parameters of Pasternak’s found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inforced composite plate graphene platelet Sinusoidal shear deformation theory Pasternak’s foundation Stress and deformation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PEG@graphene/PVDF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玉超 王双双 +3 位作者 葛祥才 战艳虎 廖成竹 卢周广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211-2215,共5页
将单端氨基化聚乙二醇(PEG-NH2)接枝的石墨烯填充到聚偏氟乙烯(PVDF)基体中,通过溶液法制备了PEG@graphene/PVDF纳米复合材料,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以及阻抗分析仪等手段对复合材... 将单端氨基化聚乙二醇(PEG-NH2)接枝的石墨烯填充到聚偏氟乙烯(PVDF)基体中,通过溶液法制备了PEG@graphene/PVDF纳米复合材料,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以及阻抗分析仪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及介电性能进行了分析表证。研究表明:改性的石墨烯具有较好的溶剂稳定性,能均匀分散在PVDF基体中,与基体界面结合良好;具有核壳结构的PEG@graphene有效提高了PVDF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降低了介电损耗。PEG@graphene/PVDF质量分数3%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高达137,介电损耗为0.29(50 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石墨烯 聚偏氟乙烯 介电常数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phene/ZrO_2复合陶瓷材料的热导性能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明辉 方海亮 +1 位作者 刘霞 顾士甲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46-650,共5页
采用3Y-ZrO_2粉体和石墨烯(Graphene)为原料,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SPS),烧结制备了Graphene/ZrO_2复合陶瓷材料。利用SEM、HRTEM、XRD、激光热导仪等研究了烧结温度和石墨烯含量对Graphene/ZrO_2复合陶瓷材料的显微结构、物相和热... 采用3Y-ZrO_2粉体和石墨烯(Graphene)为原料,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SPS),烧结制备了Graphene/ZrO_2复合陶瓷材料。利用SEM、HRTEM、XRD、激光热导仪等研究了烧结温度和石墨烯含量对Graphene/ZrO_2复合陶瓷材料的显微结构、物相和热传导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引入石墨烯不但可以抑制ZrO_2晶粒的生长,而且对复合材料的热传导性有着显著的影响;相对于单相ZrO_2陶瓷,随着石墨烯的引入,Graphene/ZrO_2复合陶瓷材料扩散系数反而降低,其原因可以归结于三个方面:首先,石墨烯含量比较低(0.5~1.5wt%),其次,石墨烯与Zr O晶粒界面处产生的强声子散射作用导致热导下降,最后是Graphene/ZrO_2复合陶瓷材料没有完全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graphene/Zr O2复合陶瓷材料 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 热导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有序的Si/void/C/graphene纳米复合结构的制备及储锂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何大方 李丽鲜 +2 位作者 白凤娟 沈丽明 暴宁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600-3606,共7页
采用简单的超声、冷冻干燥和热还原相结合的自组装方法,设计和构建了纳米硅核/间隙/无定形碳壳层/石墨烯(Si/void/C/graphene)三维有序纳米复合结构。在该结构中,纳米硅核与碳壳层之间的空隙有效避免了硅的巨大体积膨胀对碳层的破坏,大... 采用简单的超声、冷冻干燥和热还原相结合的自组装方法,设计和构建了纳米硅核/间隙/无定形碳壳层/石墨烯(Si/void/C/graphene)三维有序纳米复合结构。在该结构中,纳米硅核与碳壳层之间的空隙有效避免了硅的巨大体积膨胀对碳层的破坏,大幅度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将Si/void/C纳米结构嵌入在石墨烯层与层之间,利用石墨烯卓越的导电性和柔韧性,进一步缓冲了硅材料的体积效应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该复合材料在4200 m A·h·g^(-1)(1 C)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次后比容量仍高达1603 m A·h·g^(-1);在67 A·g^(-1)(16 C)的高倍率下,比容量仍有310 m A·h·g^(-1),显示出了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复合材料 纳米材料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FePO_4/graphene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邓凌峰 余开明 +1 位作者 严忠 夏燎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1126-21130,21135,共6页
通过溶胶-凝胶烧结法制备了LiFePO4/graphene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循环伏安(CV)以及各种电化学检测技术对合成材料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LiFePO4/graphene复合材料的表面上... 通过溶胶-凝胶烧结法制备了LiFePO4/graphene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循环伏安(CV)以及各种电化学检测技术对合成材料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LiFePO4/graphene复合材料的表面上和其中的LiFePO4微小颗粒之间都有石墨烯,说明石墨烯与LiFePO4已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立体导电网络,大大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电子导电性能及减少了电荷转移电阻,从而充分发挥了活性材料的全部潜力。电化学测量表明LiFePO4/graphene的电化学性能比LiFePO4/C更好。LiFePO4/graphene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优良的大倍率性能,在0.1和5C电流充放时,LiFePO4/graphene的比容量分别为163.81和101.57 mAh/g,而LiFePO4/C仅为146.05和54.67mAh/g。LiFePO4/graphene也具有优良循环性能,0.5C循环100次,容量保持率为98.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亚铁锂 石墨烯 复合材料 溶胶G凝胶烧结法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MoS_2/Graphene薄膜的制备及其电催化制氢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阳 许頔 +2 位作者 吴卿永 项民 刁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58-2165,共8页
采用水热合成的方法,以硫脲(NH2CSNH2)为硫源和还原剂,合成出了二硫化钼/石墨烯(Mo S2/Graphene)复合电催化剂用于电解水制氢.将其旋涂到掺杂氟的Sn O2透明导电玻璃(FTO)上制备成Mo S2/Graphene薄膜进行电催化分解水制氢性能测试.研究发... 采用水热合成的方法,以硫脲(NH2CSNH2)为硫源和还原剂,合成出了二硫化钼/石墨烯(Mo S2/Graphene)复合电催化剂用于电解水制氢.将其旋涂到掺杂氟的Sn O2透明导电玻璃(FTO)上制备成Mo S2/Graphene薄膜进行电催化分解水制氢性能测试.研究发现,Mo S2/Graphene的催化活性较纯纳米Mo S2提高了近一倍.这是由于通过化学耦合作用选择性生长在石墨烯上的层状Mo S2其边缘拥有丰富的活性位点,同时石墨烯作为良好的导电基体也能大大加快了电子的转移速度.在0.5 mol/L H2SO4溶液中,Mo S2/Graphene旋涂到FTO上的层数为12层时,其电催化制氢效率最高:起峰电位提前到0.085 V,在0.2 V的过电位下电流密度达到了-4.5 m A/cm2.层状Mo S2/Graphene电催化剂作为Pt族贵金属的替代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水制氢 二硫化钼/石墨烯复合电极 水热合成 电催化活性 塔菲尔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S2/Graphene复合材料的摩擦纳米发电机 被引量:2
10
作者 耿魁伟 徐志平 李徐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3-119,128,共8页
制备了一种基于MoS2/Graphene复合纳米材料嵌入式电子接收层的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研究了不同电子接收层对TENG输出电压响应、频率响应及负载响应等参数的影响,并探讨了相关增强机制。在5 Hz的工作频率下,相比没有电子接收层的TENG,... 制备了一种基于MoS2/Graphene复合纳米材料嵌入式电子接收层的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研究了不同电子接收层对TENG输出电压响应、频率响应及负载响应等参数的影响,并探讨了相关增强机制。在5 Hz的工作频率下,相比没有电子接收层的TENG,嵌入电子接收层的TENG的输出电压提升了3~8倍。在最佳外部负载阻抗的情况下,电子接收层为MoS2/Graphene的TENG(TENG-M/G)的最大输出功率是电子接收层为聚酰亚胺膜的TENG(TENG-PI)的23倍。通过分析转移电荷量的差异,探讨了不同电子接收层的TENG输出差异性的原因。为了进一步验证实验结果,制作了掺杂不同PI膜作栅绝缘层的金属-绝缘体-半导体(MIS)器件,通过分析其在1 kHz下的C-V特性曲线,探讨了造成TENG输出差异性的内部机制及MoS2/Graphene复合材料在TENG中的电荷捕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纳米发电机 二硫化钼 石墨烯 复合材料 金属-绝缘体-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颗粒对Ni-Graphene复合沉积层组织结构及性能的优化
11
作者 孟良 胡勤友 +1 位作者 施朝健 黄常海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59-268,278,共11页
目的电沉积技术制备Ni-Cr-Graphene复合沉积层,调查不同Cr颗粒浓度对复合沉积层组织结构及性能的优化影响。方法利用电沉积技术在镍铝青铜(NAB)表面制备出Ni-Cr-Graphene复合沉积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 目的电沉积技术制备Ni-Cr-Graphene复合沉积层,调查不同Cr颗粒浓度对复合沉积层组织结构及性能的优化影响。方法利用电沉积技术在镍铝青铜(NAB)表面制备出Ni-Cr-Graphene复合沉积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与拉曼光谱仪(Raman),对复合沉积层的形貌、成分与组织结构(晶粒大小、结晶形状及结晶织构)进行表征,并采用显微硬度计与电化学工作站分别对沉积层的硬度及耐腐蚀性能进行调查。结果Graphene颗粒使得纯Ni沉积层中的Ni晶粒尺寸由175.3 nm减小到Ni-0Cr-4Graphene沉积层中的Ni晶粒尺寸60.5nm。随着Cr颗粒质量浓度进一步从0g/L增加到100 g/L,Ni-Cr-Graphene复合沉积层中的Cr质量分数从0%增加到23.8%,且Ni晶粒尺寸进一步减小到Ni-100Cr-4Graphene沉积层的29.1nm,Ni[200]结晶织构被消除。Graphene与Cr颗粒显著提高了Ni-CrGraphene复合沉积层的表面硬度,所有复合沉积层的显微硬度均高于纯Ni沉积层(260.1HV0.2),且在100 g/L Cr颗粒浓度下,沉积层平均显微硬度为489.8HV0.2。同时Graphene与Cr颗粒改善了Ni-Cr-Graphene复合沉积层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在100 g/L Cr颗粒浓度下,复合沉积层的自腐蚀电位(Ecorr)为-0.21 V,自腐蚀电流密度(Jcorr)为0.25μA/cm^2,其相对纯Ni沉积层Jcorr(7.01μA/cm^2)降低了1个数量级。结论溶液中Cr颗粒浓度的增加引起了Ni-Cr-Graphene复合沉积层中Cr含量的增加,使得更多Cr颗粒与Graphene颗粒共同作为Ni金属结晶形核点,促进了Ni的晶粒细化与织构转变,最终提高了复合沉积层的硬度与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石墨烯 镍基复合沉积层 组织结构 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cent applications of carbon-based composites in defence industry: A review 被引量:8
12
作者 M.M.Harussani S.M.Sapuan +2 位作者 Gohar Nadeem Tahrim Rafin W.Kirubaanand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8期1281-1300,共20页
Carbon-based composites, including carbon reinforced composites and carbon-matrix composites, in defence technologies have raised a lot of attention due to its significant physical capabilities, superior thermal and m... Carbon-based composites, including carbon reinforced composites and carbon-matrix composites, in defence technologies have raised a lot of attention due to its significant physical capabilities, superior thermal and mechanical stability, and its eco-friendly nature. Carbon-based composite which incorporating with various carbonaceous materials such as coke, char, black carbon, activated carbon, carbon fibre and other carbon nanomaterials (carbon nanotubes, carbon nanofibres, graphene and graphite) are the greatest viable op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defence technologies. In this review articl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based materials and its composites are discussed for their distinct application in defence sectors;aeronautics, maritime, automotive, electronics, energy storage,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shielding and structures. The origin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and its production techniques were discussed. Carbon-based composites have a promising future in defence technology, particularly in chemical sensors, drug delivery agents, radar technologies, and nanocomposites due to their low cost, easy availability, flexibility in design and proces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materials CHAR CARBON CNT graphene composite Defence techn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石墨烯量子点起泡剂的制备及性能
13
作者 吴景春 代勇辉 +3 位作者 石芳 殷鹏 蓝斌斌 张春龙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41-1848,共8页
为制备一种稳泡能力较强,降黏与起泡能力优异的石墨烯量子点(GQDs)起泡剂,采用柠檬酸水热法制备了GQDs,然后对其进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功能改性,制备了两亲性石墨烯量子点型起泡剂(D12-5-GQDs)。采用FTIR、纳米... 为制备一种稳泡能力较强,降黏与起泡能力优异的石墨烯量子点(GQDs)起泡剂,采用柠檬酸水热法制备了GQDs,然后对其进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功能改性,制备了两亲性石墨烯量子点型起泡剂(D12-5-GQDs)。采用FTIR、纳米粒度电位仪、UV-Vis对D12-5-GQDs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通过评价静/动态吸附量、界面张力、起泡高度和分流率,阐明了不同实验条件下D12-5-GQDs的发泡能力、稳泡剂协同特性以及降黏调驱等能力。结果表明,温度31℃时,质量浓度1.0 g/L的D12-5-GQDs的能力最佳,15 min内载液量可达187 mL;D12-5-GQDs应用范围在30~350℃,质量浓度1.0 g/L的D12-5-GQDs水溶液在350℃时起泡体积仍能>200 mL;D12-5-GQDs的抗吸附能力较强,最终平衡吸附量约为0.18 mg/g;质量浓度1.0 g/L的D12-5-GQDs溶液调驱能力较好,级差4.6与16.6对应的高、低渗最终分流率之比分别为61∶38和70∶29;D12-5-GQDs在0.5 PV(孔隙体积)的注入量下可迅速起效调驱,并在1.5 PV左右使分流率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泡剂 石墨烯量子点 泡沫复合驱 稠油热采 提高采收率 油田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基氧化石墨烯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影响的机理研究
14
作者 潘俊 杜乔茹 +2 位作者 林诺 张婷婷 张萧汉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7-373,共7页
研究污泥基氧化石墨烯(GO)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方法,为实现城市污泥建材化资源化高效利用提供思路。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污泥基GO,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研究PVP、NS两种分散剂的投加量及超声时间对分... 研究污泥基氧化石墨烯(GO)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方法,为实现城市污泥建材化资源化高效利用提供思路。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污泥基GO,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研究PVP、NS两种分散剂的投加量及超声时间对分散效果的影响,进而考察GO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SEM、XRD及FTIR检测结果表明GO具有明显的片层结构,在掺量为0.8 g/mL、超声处理时间为4 h最佳处理条件下,GO&PVP分散液分散效果较好,GO&NS分散液的吸光度更高;当GO&NS掺量为0.07%时,复合水泥基体3 d的抗压抗折强度分别为30.32 MPa和6.14 MPa,较空白组分别提高了33.22%和20.16%。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的污泥基氧化石墨烯可应用于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对提升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具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污泥基氧化石墨烯 水泥基复合材料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建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流脉冲电子束改性石墨/硬质合金自润滑涂层性能
15
作者 张悦 郑钰 +2 位作者 何星池 陈飞 董福宇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0,共8页
【目的】硬质合金是一种以微米级难熔金属化合物(WC、TaC、TiC、NbC)粉末为硬质相,以过渡族金属(Co、Fe、Ni)粉末为烧结黏结相,经高温烧结制备而成的合金。硬质合金因具有高硬度、高强度、耐磨耐腐蚀性和良好高温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刀具... 【目的】硬质合金是一种以微米级难熔金属化合物(WC、TaC、TiC、NbC)粉末为硬质相,以过渡族金属(Co、Fe、Ni)粉末为烧结黏结相,经高温烧结制备而成的合金。硬质合金因具有高硬度、高强度、耐磨耐腐蚀性和良好高温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刀具材料等工业领域,被称为“工业牙齿”。随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数控机床、轨道交通、核工程、新能源、先进医疗装备、环保节能装备等高端制造产业对高性能高稳定性刀具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采用涂层镀膜等表面处理方法将固体润滑剂涂覆在刀具表面,或将固体润滑剂作为添加剂加入刀具材料基体,利用固体润滑剂高温稳定的优点,在服役刀具表面形成连续的固态润滑层,有利于刀具性能的进一步提升。【方法】以WC-Co硬质合金粉末(粒径15~45μm)为耐磨组元,以石墨粉末(粒径80~200μm)为固体润滑剂,通过球磨法制备球形复合粉末,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将复合粉末沉积为石墨/WC-Co涂层,采用强流脉冲电子束(能量密度27 keV、脉冲间隔15 s)进行辐照处理,辐照次数为1、10、20和30。对处理后涂层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观察。【结果】采用强流脉冲电子束处理后,重熔涂层表面致密平整,改性层厚度可达294μm,表面硬度最高可达800 HV,平均摩擦系数最低可降至0.10。显微结构分析表明,强流脉冲电子束辐照后涂层表面生成纳米尺寸的WC相、Co_(3)W_(9)C_(4)相和类金刚石结构,使涂层表面显微硬度大幅提高;电子束使涂层表面大块石墨溶解后重新析出,生成椭球状石墨,同时石墨在电子束作用下分离成石墨烯片层,均匀覆盖在涂层表面,有效降低了涂层表面的摩擦系数;部分石墨转变为金刚石结构,有效提升了涂层的表面硬度。【结论】采用热喷涂沉积和强流脉冲电子束改性的两步技术,制备了表面均匀、致密细小的WC-Co合金,诱导了球状石墨、石墨烯和金刚石共同组成复合碳结构,有效提高了涂层的硬度并降低表面的摩擦系数。所制备的纳米复合自润滑涂层为高端装备制造刀具行业提供了一种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流脉冲电子束 石墨/硬质合金涂层 石墨烯 金刚石 耐磨性能 显微组织 相组成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与Fe_(3)O_(4)超疏水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6
作者 丁继军 韦程溪 张鑫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7-110,114,共5页
采用水浴法和真空抽滤等方法,在棉布表面成功制备了具有微纳米级粗糙结构的Fe_(3)O_(4)/石墨烯/硬脂酸复合膜,与原始棉布相比,复合膜表现出从超亲水到超疏水的显著变化,水接触角达到156.1°。此外,复合膜在不同pH环境下表现出稳定... 采用水浴法和真空抽滤等方法,在棉布表面成功制备了具有微纳米级粗糙结构的Fe_(3)O_(4)/石墨烯/硬脂酸复合膜,与原始棉布相比,复合膜表现出从超亲水到超疏水的显著变化,水接触角达到156.1°。此外,复合膜在不同pH环境下表现出稳定的超疏水性,对多种油水混合物的分离效率均高于98.4%。并且分离效率和通量在10个循环内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波动,仍然保持在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3)O_(4)/石墨烯复合膜 超疏水性 油水分离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氧化石墨烯改性沥青界面力学性能研究
17
作者 黄立新 苏广厦 罗伟伦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9-288,共10页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氧化石墨烯改性沥青的界面力学性能。首先搭建氧化石墨烯沥青复合材料模型,然后通过界面的模拟拉拔实验,计算得到氧化石墨烯改性沥青的界面力学性能参数,探讨了温度、氧化率、石墨烯氧化类型及拉拔速...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氧化石墨烯改性沥青的界面力学性能。首先搭建氧化石墨烯沥青复合材料模型,然后通过界面的模拟拉拔实验,计算得到氧化石墨烯改性沥青的界面力学性能参数,探讨了温度、氧化率、石墨烯氧化类型及拉拔速率对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低于玻璃化转换温度时,界面应力最大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温度超过玻璃化转换温度后,界面应力最大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温度对氧化石墨烯改性沥青界面力学性能具有较大影响。当氧化率从0逐步增加到10%时,界面应力最大值不断增大,对界面的黏结性能有促进作用。当氧化率从10%逐步增加到30%时,界面应力最大值不断减小,导致界面黏结性能下降。在氧化率不变的情况下,界面应力最大值随着羧基占比增加而减小,羟基和羧基两种含氧官能团的比例对界面黏结性能有较大影响。随着拉拔速率提高,界面应力最大值增加,拉拔速率对界面黏结性能也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氧化石墨烯 沥青 复合材料 界面力学性能 黏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钕铁硼电沉积Co-Mo-P/GO复合镀层及耐蚀性研究
18
作者 李孝坤 雷鸣科 黄帅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9,共9页
在烧结钕铁硼表面电沉积掺杂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简写为GO)片的Co-Mo-P/GO复合镀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复合镀层的物相结构、形貌及表面成分,并采用电化学工作站结合浸泡腐蚀方法测试复合镀层的耐蚀性。结果... 在烧结钕铁硼表面电沉积掺杂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简写为GO)片的Co-Mo-P/GO复合镀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复合镀层的物相结构、形貌及表面成分,并采用电化学工作站结合浸泡腐蚀方法测试复合镀层的耐蚀性。结果表明:Co-Mo-P/GO复合镀层的表面成分主要为Co、Mo、P和C元素,与Co-P合金镀层和Co-Mo-P合金镀层相比具有更致密表面结构。Co-Mo-P/GO复合镀层的电荷转移电阻以及在频率为10^(–2)Hz处的阻抗模值分别达到3.12×10^(3)Ω·cm^(2)、9.64×10^(3)Ω·cm^(2),较烧结钕铁硼分别提高约1700Ω·cm^(2)、6500Ω·cm^(2),腐蚀电流密度(9.52×10^(–7)A/cm^(2))较烧结钕铁硼的降低幅度超过一个数量级。Co-Mo-P/GO复合镀层的腐蚀速率仅为4.42 mg/(cm^(2)·h),较烧结钕铁硼降低约59%,并且在3.5%氯化钠溶液中浸泡72 h后整体腐蚀程度最轻。GO在Co-Mo-P/GO复合镀层中呈较均匀分散状态,起到明显细化晶粒作用并且极大增加腐蚀阻力,因而复合镀层的耐蚀性好于Co-P合金镀层和Co-Mo-P合金镀层,能显著提高烧结钕铁硼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o-P/GO复合镀层 电沉积 烧结钕铁硼 氧化石墨烯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钯纳米颗粒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氢强化机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洪建成 孙彦丽 +4 位作者 刘喆 严舒 王瑞琪 张慧 白红存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80,共10页
基于氧化还原结合浸渍法,制备得到Pd负载的氧化石墨烯。进一步以NaBH 4为还原剂,室温环境下一步还原制备获得不同Pd负载量的还原氧化石墨烯(Pd-rGO)复合材料。利用XRD、FT-IR、Raman、TEM和N 2吸附-脱附等分析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明确不... 基于氧化还原结合浸渍法,制备得到Pd负载的氧化石墨烯。进一步以NaBH 4为还原剂,室温环境下一步还原制备获得不同Pd负载量的还原氧化石墨烯(Pd-rGO)复合材料。利用XRD、FT-IR、Raman、TEM和N 2吸附-脱附等分析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明确不同Pd负载量的Pd-rGO复合材料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Pd-rGO复合材料具有高的缺陷程度以及比表面积,孔径均匀分布于3.9~4.2 nm范围内,Pd纳米粒子粒径平均为5 nm,粒径小且分散均匀;通过对材料进行氢气吸附性能测试,获得了Pd-rGO复合材料的储氢性能,经过Pd负载的石墨烯基于氢溢出效应,使得石墨烯的储氢容量提高最大达到64.7%。此外,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对该复合体系强化储氢机理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复合材料 储氢 石墨烯 钯金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I/MnO_(2)/rGO-P三元复合电极的制备及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20
作者 杨儒松 侯朝霞 +3 位作者 李伟 王颢然 高旭 龙海波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91-2800,共10页
通过控制合成条件制备出片层状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rGO-P),在此基础上将聚苯胺(PANI)/MnO_(2)管状赝电容材料附着层间,采用两步复合法获得PANI/MnO_(2)/rGO-P三元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XRD)、扫描电子显微技术(SEM)和能量色散X... 通过控制合成条件制备出片层状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rGO-P),在此基础上将聚苯胺(PANI)/MnO_(2)管状赝电容材料附着层间,采用两步复合法获得PANI/MnO_(2)/rGO-P三元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XRD)、扫描电子显微技术(SEM)和能量色散X射线谱(EDS)等对其进行微观形貌和结构表征;利用循环伏安法(CV)、恒流充放电(GCD)以及交流阻抗(EIS)等测试手段对三元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0.5 A/g的电流密度下,PANI/MnO_(2)/rGO-P_(75)的比电容高达635 F/g,当功率密度为0.45 kW/kg时,能量密度达到17.5 Wh/kg,综合性能要优于相同电流密度下的rGO-P和PANI/MnO_(2)。此外,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PANI/MnO_(2)/rGO-P_(75)恒流充放电5000次循环后,仍有82.0%的电容保持率。本文制备的三元复合电极材料与二元复合的电极材料相比在提升超级电容器的性能方面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二氧化锰 聚苯胺 复合材料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