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及V2G主动支撑的输配协同日前-实时优化调度
1
作者 姜涛 吴成昊 +2 位作者 李雪 张儒峰 付麟博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87-100,共14页
新能源发电与电动汽车的广泛应用使电力系统运行更加复杂,输电网面临功率平衡挑战,亟须挖掘各类资源的有功、无功支撑潜力。考虑到主动配电网对电动汽车等分布式资源的聚合作用,提出了一种计及车网互动(V2G)主动支撑的输配协同日前-实... 新能源发电与电动汽车的广泛应用使电力系统运行更加复杂,输电网面临功率平衡挑战,亟须挖掘各类资源的有功、无功支撑潜力。考虑到主动配电网对电动汽车等分布式资源的聚合作用,提出了一种计及车网互动(V2G)主动支撑的输配协同日前-实时优化调度方法。首先,考虑能量市场、灵活性市场和无功辅助服务市场机制,构建市场环境下电动汽车V2G响应模型,分析电动汽车有功、无功支撑潜力;然后,计及不同利益主体的信息隐私,构建输配协同日前-实时分布式优化调度模型,通过协调各类有功、无功调节资源来满足系统功率供需平衡要求;最后,在测试系统中对所提优化调度方法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实现分布式可调控资源的优化调度,提高系统运行经济性和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网互动 电动汽车 输配协同 聚合 能量市场 灵活性市场 无功辅助服务 实时优化调度 分布式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跟网/构网型混联多馈入系统协调优化配置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余光正 胡越 +4 位作者 刘晨曦 汤波 辛焕海 马骏超 崔葛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8-600,I0016,共14页
随着传统同步机组被电力电子设备逐步取代,电力系统由原来的“物理同步”逐渐转变为“控制同步”。因此,由变流器控制环节引发的稳定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已有研究表明,含跟网/构网型设备的混联多馈入系统中构网型设备能够抑制弱电网下由... 随着传统同步机组被电力电子设备逐步取代,电力系统由原来的“物理同步”逐渐转变为“控制同步”。因此,由变流器控制环节引发的稳定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已有研究表明,含跟网/构网型设备的混联多馈入系统中构网型设备能够抑制弱电网下由跟网型设备并网引起的次同步振荡,然而其在强电网下容易导致系统出现低频振荡现象。而目前电力系统仍处于向“双高”系统转变的过渡阶段,关于不同电网强度下混联多馈入系统中跟网/构网型变流器对电网电压支撑能力的量化评估及其在多频段下的协调优化配置方法仍不清晰。为此,该文首先对单馈入跟网/构网型变流器并网系统进行模态分析,探究不同电网强度下跟网/构网型变流器对应的主导振荡模态在多频段下的分布特性,并形成混联多馈入系统的协调优化配置原则。其次,基于模态解耦的思想对混联多馈入系统的稳定性进行等效近似,揭示多频段下系统主导振荡模态阻尼比与跟网/构网型支撑能力量化指标之间的关系。由此,提出一种面向系统小干扰稳定性提升的跟网/构网型协调优化配置方法。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所提混联多馈入系统等效近似方法的正确性和协调优化配置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网/构网型设备 混联多馈入系统 模态解耦 电网电压支撑能力 协调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并联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协调有功控制策略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冷若寒 吴琛 +3 位作者 胡光 庄可好 谭枫 辛焕海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17-3628,I0032-I0034,共15页
构网型储能的有功控制可为系统提供有效的频率支撑,但并联机组间控制策略不协调时,会引发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不均衡、低频振荡等问题。为此,首先建立了并联构网储能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了控制参数对系统的频率稳定、振... 构网型储能的有功控制可为系统提供有效的频率支撑,但并联机组间控制策略不协调时,会引发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不均衡、低频振荡等问题。为此,首先建立了并联构网储能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了控制参数对系统的频率稳定、振荡抑制等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并联机组间的有功分配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并联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协调有功控制策略。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的数字仿真与基于RT-LAB的硬件在环平台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保证频率安全稳定的基础上,有效实现了并联储能机组间SOC均衡、功率分配优化以及振荡抑制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储能 SOC均衡控制 功率分配优化 振荡抑制 自适应阻尼控制 协调有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计及灵活性的电网分区方法
4
作者 汤骏 陈红坤 +2 位作者 徐维炜 高鹏 吴海涛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1-199,共9页
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加剧了电网运行不确定性,而灵活性指标在电网分区中可衡量片区电网应对不确定冲击的能力。为此,提出一种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计及灵活性的电网分区方法。兼顾片区电网灵活性供需平衡,建立表征片区电网灵活性裕度的评估指... 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加剧了电网运行不确定性,而灵活性指标在电网分区中可衡量片区电网应对不确定冲击的能力。为此,提出一种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计及灵活性的电网分区方法。兼顾片区电网灵活性供需平衡,建立表征片区电网灵活性裕度的评估指标;改进电气距离并建立电气联系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同时考虑片区电网电气联系和灵活性的双层分区优化模型,上层是网架决策模型,下层是灵活性优化模型,在双层迭代中得到最终分区方案。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计及片区灵活性的分区方法不仅满足分区基本条件,还能保证各片区留有一定的灵活性裕度,提升了片区应对不确定冲击的能力和新能源消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分区 灵活性 供需平衡 电气联系 双层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碳耦合模型的微能源网源荷协同优化调度研究
5
作者 许世杰 胡邦杰 +1 位作者 赵亮 王沛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共12页
目前综合能源系统低碳调度侧注重源侧减碳手段,而忽略荷侧低碳潜力以及源荷协同的降碳能力。以耦合电-热-气的微能源网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能碳耦合模型的异质能流系统源荷协同的优化调度方法,搭建基于源荷协同过程的日前-日内两阶段优... 目前综合能源系统低碳调度侧注重源侧减碳手段,而忽略荷侧低碳潜力以及源荷协同的降碳能力。以耦合电-热-气的微能源网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能碳耦合模型的异质能流系统源荷协同的优化调度方法,搭建基于源荷协同过程的日前-日内两阶段优化调度框架。源侧采用可调热电比的热电联产机组耦合电制热设备供能,并考虑能源站中各机组的动态碳排特性;网侧利用碳排放流理论建立电-热两种能源的能碳耦合模型,并将获得的碳势分布传递给荷侧;荷侧依据碳信息并考虑分时能价影响,引导负荷实时调整用能行为进行低碳需求响应,并将更新后的负荷反馈给源侧重新优化各机组出力,从而实现源荷协同。通过对改进的IEEE 33节点电网和Barry岛32节点热网组成的微能源网进行算例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碳耦合模型 微能源网 源荷协同 优化调度 可调热电比 动态碳排特性 低碳需求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动态频率安全的送端电网输-储协同规划方法
6
作者 赵浛宇 郑繁 +3 位作者 卓庆澳 刘佳兵 周雪松 祁梦心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00-3509,I0010-I0015,共16页
为提升送端电网的惯量水平并增强其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提出一种计及惯量提升并应对多阶段不确定性的输-储协同规划模型。首先,基于鲁棒优化的思想并结合N-1准则,对电力系统节点惯量计算方法进行改进,并建立多资源协调参与频率响应模型... 为提升送端电网的惯量水平并增强其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提出一种计及惯量提升并应对多阶段不确定性的输-储协同规划模型。首先,基于鲁棒优化的思想并结合N-1准则,对电力系统节点惯量计算方法进行改进,并建立多资源协调参与频率响应模型;其次,提出多目标多阶段随机-分布鲁棒输-储协同规划模型,第1阶段以送端电网惯量提升及经济性最优为目标,制定输电网储能规划方案,第2阶段制定外送以及日前调度计划,第3阶段对日前调度结果进行修正;最后,通过IEEE 14节点直流送端电网和IEEE RTS-79节点多直流送端电网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节点惯量计算方法可以更好地识别系统中的脆弱节点,提高了规划结果的鲁棒性;所提不确定性模型可以避免得到保守或者冒进的规划方案,兼顾规划结果的鲁棒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送端电网 联合规划 节点惯量 不确定性 随机优化 分布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光伏波动性的主动配电网双层有功无功协调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卢锦玲 赵增辉 +2 位作者 胡兴华 张学哲 王恩泽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6,共8页
针对含有高比例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在源荷不确定性和协调多种无功补偿设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主动配电网双层有功无功协调优化策略。该策略首先针对离散型出力的有载调压变压器和电容器组,以网损和电压偏差为目标,建立上层优化模... 针对含有高比例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在源荷不确定性和协调多种无功补偿设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主动配电网双层有功无功协调优化策略。该策略首先针对离散型出力的有载调压变压器和电容器组,以网损和电压偏差为目标,建立上层优化模型;其次,下层优化模型通过储能出力平抑光伏的有功波动,同时通过调整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光伏逆变器弥补光伏并网点的无功缺额,以配电网的有功波动和光伏并网点的电压偏差为目标,并采用改进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该模型;最后,通过IEEE 33节点算例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该优化策略不仅提高了有功与无功的协调性,且实时性强,不依赖精准的设备控制,使配电网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协调优化 有功波动 光伏并网点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优化在互联电网中的应用分析及展望
8
作者 刘海天 郭烨 +3 位作者 石剑涛 周建国 刘昊 孙宏斌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2-42,共21页
在新能源随机性与波动性的影响下,互联电网能量与灵活性的跨区域互济重要性凸显,有效的分布式优化算法是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为了在互联电网不同运行层级的重要场景中选择适宜的算法,文中归纳了分布式优化建模和求解的一般原理,并提出... 在新能源随机性与波动性的影响下,互联电网能量与灵活性的跨区域互济重要性凸显,有效的分布式优化算法是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为了在互联电网不同运行层级的重要场景中选择适宜的算法,文中归纳了分布式优化建模和求解的一般原理,并提出将现有分布式算法分为原始可行方向、对偶可行方向、原对偶、切平面、列生成和多参数法6类。针对互联电网的多区域输电网协同调度、输配协同优化调度以及配电网分布式资源协同调度不同运行层级这3个重要场景,阐明了采用分布式优化的必要性,总结了统一的变量/约束耦合问题的典型建模及变换关系,并分析了6类算法在各场景的实施情况和应用优缺点。从物理场景、数学模型以及算法整体角度分析分布式优化在互联电网3个重要场景应用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不同场景的算法选取建议。结合配电网运行新场景、数学建模新问题、算法设计新技术,展望了未来互联电网应用分布式优化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优化 互联电网 多区域经济调度 输配协同 配电网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汇集系统中多模式接入储能的协调控制及优化设计方法
9
作者 黄弘扬 张震霄 +2 位作者 解志良 年珩 吴建勇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9-167,共9页
随着能源汇集系统中新能源设备接入比例不断增加,光伏、负荷的不确定性将带来电能质量问题,给电网稳定运行带来挑战,为解决此问题,通过储能接入实现系统电压和功率的补偿控制。首先,分析电网电压与功率之间的耦合影响机理;然后,利用串... 随着能源汇集系统中新能源设备接入比例不断增加,光伏、负荷的不确定性将带来电能质量问题,给电网稳定运行带来挑战,为解决此问题,通过储能接入实现系统电压和功率的补偿控制。首先,分析电网电压与功率之间的耦合影响机理;然后,利用串联型接入储能和并联型接入储能针对电网中的电压波动与功率波动进行协调补偿;最后,基于储能的协调控制对不同接入模式的储能传输容量进行优化设计,满足能源汇集系统补偿需求,保障系统稳定运行。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协调控制及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能够降低储能设计总量,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治理 电压补偿 功率补偿 储能并网控制 协调控制 容量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电网联网最优潮流模型及其算法 被引量:15
10
作者 户秀琼 颜伟 +2 位作者 赵理 余娟 赵霞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7-53,共7页
提出了考虑区域间传输断面交易功率约束的互联电网联网最优潮流模型及其算法。该模型中,以网损最小为目标函数,其约束条件中包含了系统的潮流约束、传输断面的有功功率约束以及系统各个变量的运行约束,由此不但可以满足区域断面之间的... 提出了考虑区域间传输断面交易功率约束的互联电网联网最优潮流模型及其算法。该模型中,以网损最小为目标函数,其约束条件中包含了系统的潮流约束、传输断面的有功功率约束以及系统各个变量的运行约束,由此不但可以满足区域断面之间的交易功率约束,而且能保证互联电网的优化运行。针对目前互联电网分层分区管理的特点,根据此最优潮流模型,采用母线撕裂法对互联电网进行切分,建立了相应的分解协调模型,并采用分解协调内点法求解,以进一步提高模型的求解效率。通过对4个测试算例的仿真分析,证明了文中所述模型及其算法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电网 最优潮流 断面交易功率约束 分解协调内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跨区互联电网发输电计划模型与方法 被引量:56
11
作者 王斌 夏叶 +2 位作者 夏清 张慧玲 韩红卫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13,26,共7页
直流跨区输电为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和清洁能源跨区消纳提供了高效的物理平台。充分利用区域间电源结构互济、负荷特性互补的优势,可以有效挖掘电力资源跨区协调优化潜力、提升电网清洁能源消纳能力。为此,文中在兼顾现有国(分)、省两级... 直流跨区输电为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和清洁能源跨区消纳提供了高效的物理平台。充分利用区域间电源结构互济、负荷特性互补的优势,可以有效挖掘电力资源跨区协调优化潜力、提升电网清洁能源消纳能力。为此,文中在兼顾现有国(分)、省两级调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直流联络线功率为协调变量,区内优化、跨区协调的直流跨区互联电网发输电计划模式;建立了考虑直流调整灵活性、直流联络线日交易电量、联络线运行功率曲线阶梯化等实际运行要求的发输电计划模型;提出了以直流功率为引导变量的跨区边际机组识别方法,解决了上述大规模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的求解效率问题。基于省网实际负荷曲线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式、模型、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跨区互联电网 发输电计划 协调优化 可再生能源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电力系统阻尼控制器协调优化方法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健南 林涛 +3 位作者 余光正 陈汝斯 潘励哲 徐遐龄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66-2472,共7页
为提高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研究了阻尼控制器之间的协调优化策略,以选定的待改善模式为目标模式,采用模式追踪技术,以目标模式阻尼比最大化为优化目标建立优化模型,采用一种基于云模型理论的改进模拟植物生长算法(plant growth simu... 为提高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研究了阻尼控制器之间的协调优化策略,以选定的待改善模式为目标模式,采用模式追踪技术,以目标模式阻尼比最大化为优化目标建立优化模型,采用一种基于云模型理论的改进模拟植物生长算法(plant growth simulation algorithm,PGSA)对阻尼控制器参数进行协调优化。该算法通过改进搜索步长和迭代中加入云模型理论来提高算法的搜索效率和收敛速度,并且克服了常规PGSA算法无法适用于连续函数优化的缺点。进一步,基于大规模电网算例,分别以局部和区域间的低频振荡模式为目标模式进行参数优化,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电网 阻尼控制器 模式追踪 协调优化 改进模拟植物生长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省两级调度多电源短期联合调峰方法 被引量:42
13
作者 吴慧军 申建建 +2 位作者 程春田 陆建宇 励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743-2755,共13页
在大电网平台下,利用各个省级电网负荷互补特性、以及常规水电、抽水蓄能、火电等电源调节性能的差异,协调多个电网间的电力分配,对于缓解中国电网普遍存在的调峰压力尤为重要。以华东电网网省两级调度平台为依托,提出网省两级调度多电... 在大电网平台下,利用各个省级电网负荷互补特性、以及常规水电、抽水蓄能、火电等电源调节性能的差异,协调多个电网间的电力分配,对于缓解中国电网普遍存在的调峰压力尤为重要。以华东电网网省两级调度平台为依托,提出网省两级调度多电源联合调峰方法。该方法根据电源类型将原问题分解为抽蓄、常规水电、火电、核电等4个独立子问题,并对应提出抽蓄启发式搜索算法、水电混合降维算法、火电切负荷调峰算法进行子问题求解;在此基础上,以系统负荷为关联因子,耦合前述算法和提出的网间电力分配二次规划方法建立多个子问题的协调求解框架,实现多种电源多个电网协调运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协调多个省级电网峰值负荷需求,比实际调度更好地发挥了华东网调电源的调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省两级调度 多电源 调峰 短期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电池寿命损耗的电动汽车参与能量-调频市场协同优化策略 被引量:44
14
作者 张谦 邓小松 +2 位作者 岳焕展 孙韬 刘志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2-81,共10页
针对电动汽车参与电力市场引起电池损耗导致用户参与意愿降低以及参与后的里程焦虑等问题,该文提出计及电池寿命损耗下,电动汽车参与能量-调频市场的协同优化策略。首先研究了电池放电引起容量衰减的主要因素,结合电动汽车放电功率控制... 针对电动汽车参与电力市场引起电池损耗导致用户参与意愿降低以及参与后的里程焦虑等问题,该文提出计及电池寿命损耗下,电动汽车参与能量-调频市场的协同优化策略。首先研究了电池放电引起容量衰减的主要因素,结合电动汽车放电功率控制特点,建立计及放电深度与放电区间的电池循环寿命损耗模型;然后,在市场价格引导下,以电动汽车集群收益最大为目标,提出功率-调频容量线性约束以及充放电循环识别及限制的线性约束,建立电动汽车调度功率及调频容量协同优化模型;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策略能在确保用户收益的情况下,避免频繁充放电、深度放电、高位放电等不规则的放电行为,大幅度降低电动汽车参与电力市场的电池寿命损耗,有利于推进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车网互动 电池寿命 电力市场 协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跨区特高压直流水电网省两级协调优化方法 被引量:26
15
作者 程雄 程春田 +2 位作者 申建建 励刚 陆建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1-158,232,共9页
在大电网平台下,如何利用受端电网间负荷差异与多电源发电特性来消纳区外水电及缓解受端电网的调峰压力,是中国大规模跨区直流水电输送的关键问题之一。文中以华东电网为背景,从实际应用需求出发,提出了按需供给、多电源互补的大规模跨... 在大电网平台下,如何利用受端电网间负荷差异与多电源发电特性来消纳区外水电及缓解受端电网的调峰压力,是中国大规模跨区直流水电输送的关键问题之一。文中以华东电网为背景,从实际应用需求出发,提出了按需供给、多电源互补的大规模跨区特高压直流水电网省两级协调电力控制和电量控制优化调度模型。华东电网2013年典型日模拟调度结果表明,与目前采用的经验调度方法相比,电力控制与电量控制模型下华东电网各省(市)电网负荷平均调峰率分别提高了21.3%和39.3%,调峰效果非常显著;此外,对华东电网2013年全年采用电力控制模型进行日96点试调度运行,结果表明全年平均调峰率提高了20.5%,充分显示了优化水电输送与分配方式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电网 调峰 水电 特高压直流输电 优化调度 水火电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机网协调的阻尼优化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淼 胡伟 +3 位作者 陆秋瑜 姚浩威 李小平 李大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8期55-61,19,共7页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小干扰稳定已经成为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有效地阻尼电力系统的小扰动振荡,提出了基于机网协调优化的阻尼控制方法。借鉴混成控制系统的思想与理念,考虑自动发电控制和自动电压控制系...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小干扰稳定已经成为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有效地阻尼电力系统的小扰动振荡,提出了基于机网协调优化的阻尼控制方法。借鉴混成控制系统的思想与理念,考虑自动发电控制和自动电压控制系统之间的协调,建立了分层控制的阻尼协调优化控制系统。该系统将电力系统的阻尼强弱作为事件形成的指标,并以事件驱动作为系统调节的触发机制。该阻尼协调优化控制系统不仅能消除系统的弱阻尼模式,而且有效解决了传统自动发电控制和自动电压控制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而导致的负面影响,实现了2套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指令的优化协调。在IEEE 5机14节点系统上进行多种运行方式下的仿真研究,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网协调 电力系统稳定 小干扰稳定 分层控制 阻尼协调优化控制 事件驱动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量化的孤网高频切机协调优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涛 冯丽 +7 位作者 吕亚洲 摆世彬 任先成 刘福锁 赵维兴 李威 耿天翔 项丽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4,26,共8页
基于电力系统风险量化分析理论,提出孤立电网高频切机风险的概念和协调优化数学模型。提出高频切机策略优化的目标是保证所有故障场景频率安全的前提下,使得高频切机总的综合风险最小。可将此目标分解为按照切机性价比排序的切机控制空... 基于电力系统风险量化分析理论,提出孤立电网高频切机风险的概念和协调优化数学模型。提出高频切机策略优化的目标是保证所有故障场景频率安全的前提下,使得高频切机总的综合风险最小。可将此目标分解为按照切机性价比排序的切机控制空间初步优化和以切机总风险最小为目标的分轮优化两个步骤,完成高频切机策略优化整定。在大规模的孤网中,可优先优化局部孤网,以此为固定场景,进一步优化范围更大孤立电网的高频切机方案,实现经济性与安全性、局部与整体的协调。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电网 高频切机 风险量化 协调优化 性价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源荷双侧不确定性的跨区互联电网源网荷协同调度 被引量:27
18
作者 吕凯 唐昊 +2 位作者 王珂 汤必强 吴海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8-45,150,共9页
日益完善的跨区互联结构、大规模间歇性新能源并网以及负荷侧参与调度能力的提升对电网调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研究了源荷双侧不确定和可调度情况下跨区互联电网的协同调度问题。首先,以当前国内跨区互联电网的分层调度架构为基础,构... 日益完善的跨区互联结构、大规模间歇性新能源并网以及负荷侧参与调度能力的提升对电网调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研究了源荷双侧不确定和可调度情况下跨区互联电网的协同调度问题。首先,以当前国内跨区互联电网的分层调度架构为基础,构建了计及联络线的跨区互联电网源网荷协同调度模式;然后,考虑到不确定性因素对系统约束条件和调度目标的影响,基于随机机会约束规划建立了该调度问题的基础优化模型。最后,考虑到基础模型存在寻优求解困难等方面不足,进一步提出了上层火电机组启停/联络线功率,下层火风光机组出力及柔性负荷调度量的改进分层优化模型,并采用2类粒子群算法分别对上下层模型进行求解。对不确定环境下的所得调度计划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所建分层优化模型的合理性以及求解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区互联电网 日前优化调度 源荷双侧不确定性 协同调度 多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网协调优化的广东500kV电网控制方案
19
作者 杨银国 吴国炳 +4 位作者 李力 张荫群 陈兴华 杨文佳 李新超 《南方电网技术》 2009年第6期82-85,共4页
分析了南方电网的送入直流及相关重要500kV线路N-2故障,提出了省、网间协调优化的原则和建议,制定了广东500kV电网安全稳定控制方案:广东电网安稳控制系统仅通过广东罗洞主站接受南网罗洞主站发送的切负荷命令,与南方电网其余的通信断... 分析了南方电网的送入直流及相关重要500kV线路N-2故障,提出了省、网间协调优化的原则和建议,制定了广东500kV电网安全稳定控制方案:广东电网安稳控制系统仅通过广东罗洞主站接受南网罗洞主站发送的切负荷命令,与南方电网其余的通信断开备用,并采取快速切除元件、改变运行方式等措施,以实现了三道防线间的优化配合。该方案简洁有效,且易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优化 安全稳定控制 运行方式 500KV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PSO算法的风-火电随机多目标调度研究
20
作者 鲁敏 王洪坤 郭天圣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6期776-781,共6页
风电的随机性强,其出力基本不可控,大规模风电并网给电力系统调度带来了新的不确定因素。本文利用PLSPP预测风电出力,再运用MIPSO算法计算出协调度最高的解,得到每个时段具体机组的出力计划,依据计算结果制定相应的发电计划,对接入相当... 风电的随机性强,其出力基本不可控,大规模风电并网给电力系统调度带来了新的不确定因素。本文利用PLSPP预测风电出力,再运用MIPSO算法计算出协调度最高的解,得到每个时段具体机组的出力计划,依据计算结果制定相应的发电计划,对接入相当规模风电的电力系统调度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最后,通过IEEE-30节点为例进行多目标优化调度分析,得到最优解。结果表明:改进的MIPSO组合算法解集分布均匀,收敛快,预测准确率与合格率较高。因此算法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并网 系统调度 多目标优化 MIPSO算法 协调度 随机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