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馈变速抽蓄机组关键技术及展望 被引量:3
1
作者 郭磊 许昌 张飞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183,共12页
双馈变速抽蓄机组不局限于额定转速运行,已成为抽水蓄能领域的新方向和研发热点。介绍了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社会需求和国内外发展现状,概述了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原理并总结了其特点。结合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特点对其典型应用场景进行了... 双馈变速抽蓄机组不局限于额定转速运行,已成为抽水蓄能领域的新方向和研发热点。介绍了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社会需求和国内外发展现状,概述了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原理并总结了其特点。结合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特点对其典型应用场景进行了分类;对变流器技术、控制技术和机组设计及制造技术等双馈变速抽蓄机组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对双馈变速抽蓄机组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思考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变速抽蓄机组 变流器 协调控制 交流励磁 电动发电机 水泵水轮机 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浅层煤层气井能源管控技术与功耗协调优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杜爽 王波 +5 位作者 高勇超 姚伟龙 詹先波 王津 李波 梁春平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7-222,共6页
针对韩城采气管理区的中浅层煤层气井开采存在采矿设备高能耗、高电力成本及其引致的高碳排放量等问题,研究提出了煤层气井场光储系统设计与能源协调优化模型和煤层气井场的负荷模型,以准确捕捉不同工况下抽油机系统的能耗特性,分析负... 针对韩城采气管理区的中浅层煤层气井开采存在采矿设备高能耗、高电力成本及其引致的高碳排放量等问题,研究提出了煤层气井场光储系统设计与能源协调优化模型和煤层气井场的负荷模型,以准确捕捉不同工况下抽油机系统的能耗特性,分析负荷变化下抽油机系统的功耗变化关系。设计了适合于煤层气井场的光储系统进行能源管控,利用构建能源协调优化模型,确定了最佳光伏阵列容量、蓄电池规模,以及不同时段蓄电池和电网供电的工作状态。研究表明优化后的光储系统能显著减少运营成本,煤层气井场的年度总成本降低了大约24.93%,验证了所设计光储系统和能源协调优化模型对于改善煤层气井场电网节能效率的有效性,为中浅层煤层气井场的综合能源管理控制技术应用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浅层煤层气井 光储系统 能源协调优化 能源管控 光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并联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协调有功控制策略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冷若寒 吴琛 +3 位作者 胡光 庄可好 谭枫 辛焕海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17-3628,I0032-I0034,共15页
构网型储能的有功控制可为系统提供有效的频率支撑,但并联机组间控制策略不协调时,会引发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不均衡、低频振荡等问题。为此,首先建立了并联构网储能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了控制参数对系统的频率稳定、振... 构网型储能的有功控制可为系统提供有效的频率支撑,但并联机组间控制策略不协调时,会引发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不均衡、低频振荡等问题。为此,首先建立了并联构网储能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了控制参数对系统的频率稳定、振荡抑制等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并联机组间的有功分配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并联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协调有功控制策略。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的数字仿真与基于RT-LAB的硬件在环平台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保证频率安全稳定的基础上,有效实现了并联储能机组间SOC均衡、功率分配优化以及振荡抑制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储能 SOC均衡控制 功率分配优化 振荡抑制 自适应阻尼控制 协调有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源电网中复合储能式电子变压器声纹机械的协调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海涵 李俊妮 +2 位作者 王维佳 孙飞 宋彦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4-716,共3页
随着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含源电网中复合储能式电力电子变压器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储能式电力电子变压器面临着电网电压跌落或中断等挑战,这对其稳定性和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综述了基于声纹识别的变压器协调控... 随着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含源电网中复合储能式电力电子变压器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储能式电力电子变压器面临着电网电压跌落或中断等挑战,这对其稳定性和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综述了基于声纹识别的变压器协调控制以及监控策略,首先分析了复合储能式电子变压器的原理结构组成以及当前环境下的技术特征;然后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了声纹识别技术在储能电子变压器的应用实况,最后综述了声纹识别技术下的变压器协调控制与监控策略。希望可以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源电网 复合储能式电力电子变压器 声纹识别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凑化混合级联储能汇集系统及其调控方法
5
作者 于义轩 王毅 +4 位作者 高玉华 李宇薇 杨逸歆 苏子萌 王锐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64,共9页
为了解决柔性半桥级联直流直挂储能装置器件成本高、直流输出纹波大、子模块高频投切等问题,利用更为紧凑的柔性换流拓扑作为功率转化系统,并提出直流变换器与半桥混合级联结构作为直流直挂储能纳入形式,探索一种紧凑化混合级联储能汇... 为了解决柔性半桥级联直流直挂储能装置器件成本高、直流输出纹波大、子模块高频投切等问题,利用更为紧凑的柔性换流拓扑作为功率转化系统,并提出直流变换器与半桥混合级联结构作为直流直挂储能纳入形式,探索一种紧凑化混合级联储能汇集系统,可减少子模块电容使用量,提升直流输出质量,加快响应速度。研究该储能系统的协调控制策略,大幅降低直流输出跟踪超调。为了解决系统不同层级的电池荷电状态均衡问题,提出装置间自适应不平衡压差注入、模块间延迟切换控制策略。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结果以及硬件在环实验平台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储能汇集系统拓扑的可行性及其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汇集系统 直流直挂储能装置 紧凑化结构 混合级联 大容量储能 协调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调频飞轮储能系统并网能量管理与控制策略
6
作者 许庆祥 滕伟 +3 位作者 秦润 宋顺一 柳亦兵 梁双印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13-2022,共10页
飞轮储能系统以其具有响应速度快、能量转换效率高、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和环保等优势,在电网调频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目前的飞轮单机功率和能量尚不足以对电网的频率波动提供足够的支撑,需要将多台飞轮并联组合成阵列以进行调频响... 飞轮储能系统以其具有响应速度快、能量转换效率高、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和环保等优势,在电网调频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目前的飞轮单机功率和能量尚不足以对电网的频率波动提供足够的支撑,需要将多台飞轮并联组合成阵列以进行调频响应。针对飞轮储能系统并网运行时单元的能量状态不一和机网联合控制时母线电压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工作提出了飞轮储能阵列内的功率优化分配方法和飞轮储能单元的机网协调控制策略。考虑了飞轮储能系统的功率和容量限制,实现了各飞轮单元运行一致性;采用基于自抗扰控制的直流母线电压外环和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电流内环控制策略,建立飞轮储能机网两侧模型,分析了飞轮储能系统的整体控制效果。通过仿真验证了本文所提飞轮储能系统并网能量管理与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储能系统 功率分配策略 机网协调控制 运行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储快充站直流接入的FIDN及其功率协调控制策略
7
作者 陈立阳 兰征 +3 位作者 何东 纪岸兵 王海晖 曾进辉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共8页
为解决光储快充站交流接入配电网引发的变压器重载、网损增大和其自身不合理的能量管理策略导致调峰容量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光储快充站直流接入的柔性互联配电网(FIDN),利用柔性多状态开关(FMSS)实现配电网互联与光储快充站的直流接入... 为解决光储快充站交流接入配电网引发的变压器重载、网损增大和其自身不合理的能量管理策略导致调峰容量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光储快充站直流接入的柔性互联配电网(FIDN),利用柔性多状态开关(FMSS)实现配电网互联与光储快充站的直流接入。首先,划分出FIDN的4种运行模式,分析每种运行模式下的功率交互情况,在此基础上研究功率协调控制策略。其次,研究光储快充站的能量管理策略,根据储能和电动汽车的荷电状态(SOC)将光储快充站的工作模式划分为5种,并给出每种工作模式下储能和电动汽车的充放电响应顺序。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所提FIDN及其功率协调控制策略可有效解决光储快充站接入带来的变压器重载和储能容量不足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储快充站 柔性互联配电网 模式划分 功率协调控制 储能荷电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甲醇混合储能系统的风光发电波动平抑控制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文 卜凡鹏 +3 位作者 章康 张思瑞 张静 侯成龙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199,共7页
针对大规模风能以及太阳能等不可控新能源并网引起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峰谷落差大等问题,提出电-甲醇混合储能系统,通过电化学储能与电解CO_(2)制甲醇的甲醇储能相结合,在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同时,电解CO_(2)制甲醇,降低温室气体含... 针对大规模风能以及太阳能等不可控新能源并网引起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峰谷落差大等问题,提出电-甲醇混合储能系统,通过电化学储能与电解CO_(2)制甲醇的甲醇储能相结合,在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同时,电解CO_(2)制甲醇,降低温室气体含量。同时针对电力系统电压波动导致电解CO_(2)制甲醇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基于甲醇电解槽的轮值控制策略,通过优化电-甲醇混合储能系统的容量配置,使电站功率波动满足国家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风能 太阳能 波动平抑 甲醇电解槽 混合储能 协调控制策略 容量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潮流下考虑储能系统状态耦合特性的配电网电压协调管理策略
9
作者 黄莘杰 方斯顿 +3 位作者 罗颖冰 陈冠宏 牛涛 廖瑞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577-5588,I0021,共13页
针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引起“输-配网双向潮流”带来配电网电压管理难题,该文提出一种应对双向潮流的配电网电压管理策略。首先,挖掘变压器模型对配电网电压控制特性的影响机理,量化双向潮流下变压器高/低压母线电压控制特性。其次,... 针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引起“输-配网双向潮流”带来配电网电压管理难题,该文提出一种应对双向潮流的配电网电压管理策略。首先,挖掘变压器模型对配电网电压控制特性的影响机理,量化双向潮流下变压器高/低压母线电压控制特性。其次,为保证储能电池运行安全,基于电池实验数据,构建包含电池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荷电状态及功率状态耦合关系的储能系统调节可行域,并采用分段线性化方式建立实用控制域模型,实现不同SoH下对储能充放电能力的实时约束。最后,基于可再生能源的渗透水平差异,提出多层次协调电压控制策略,减少双向潮流下配电网电压越限。通过改进IEEE 33系统算例验证所提方法在不同可再生能源渗透率场景下提供有效电压管控措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双向潮流 储能状态耦合特性 电压管理 多层次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阻抗-模糊算法的交直流微电网混合储能功率协调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永熹 高鹏超 范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8-399,共12页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源荷两侧存在功率波动的问题,由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组成的混合储能接入微网可抑制功率波动,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虚拟阻抗和模糊算法结合的交直流微电网混合储能功率协调策略.首先,通过复合虚拟阻抗实现混合储能的功率自...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源荷两侧存在功率波动的问题,由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组成的混合储能接入微网可抑制功率波动,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虚拟阻抗和模糊算法结合的交直流微电网混合储能功率协调策略.首先,通过复合虚拟阻抗实现混合储能的功率自主初次分配;其次,综合分析复合虚拟阻抗参数和滤波时间常数对功率分配的影响,提出一种功率分配调整方法并推导出模糊控制规则,利用模糊算法根据超级电容器荷电状态和所承担功率自适应优化混合储能的输出功率;再次,自适应调整交直流互联变换器中的功率来提升混合储能的调节能力.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实验证明所提策略既能有效平抑源荷侧的功率波动,消除直流母线电压偏差,又能改善超级电容器过度充放的问题,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微网 混合储能 复合虚拟阻抗 模糊控制 功率协调 互联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新能源占比优化的配电网源网荷储协调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璐 王一 +3 位作者 韩美至 郭小娟 张慧敏 李磐旎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29,共7页
新能源加入后,配电网的结构更加复杂,给电力调度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保证电力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开展考虑新能源占比优化的配电网源网荷储协调控制方法研究。通过构建配电网协调运行费用、电压偏差、负荷方差和新能源占比4个... 新能源加入后,配电网的结构更加复杂,给电力调度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保证电力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开展考虑新能源占比优化的配电网源网荷储协调控制方法研究。通过构建配电网协调运行费用、电压偏差、负荷方差和新能源占比4个方面的多目标函数,并设置4个约束条件;利用改进麻雀搜索算法,对初始位置的产生、发现者和加入者的位置更新分别进行改进,以避免陷入局部最优,求取满足目标函数的最优解,由此完成对配电网源网荷储协调控制。分析结果表明:应用所研究方法,新能源出力总量与大电网出力情况基本平衡,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新能源占比的最大化;运行费用、电压偏差以及负荷方差均低于预期最小值,分别为53.05万元、3.3 V、1.4 kW。对比分析说明,所研究方法更好地实现了配电网源网荷储的协调控制,为可靠供电提供了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占比优化 配电网 多目标函数 源网荷储 改进麻雀搜索算法 协调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储能系统与SVG协同控制提高风电场高电压穿越能力
12
作者 莫基晟 尹纯亚 +3 位作者 秦艳辉 段青熙 刘江山 解超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32,共11页
针对风电高电压穿越(high voltage ride through,HVRT)能力不足导致风电机组脱网的问题,详细阐述了直流故障引起并网点电压升高最终导致风电机组脱网的内在机理,分析了储能系统和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tatic var generator,SVG)在HVRT期间... 针对风电高电压穿越(high voltage ride through,HVRT)能力不足导致风电机组脱网的问题,详细阐述了直流故障引起并网点电压升高最终导致风电机组脱网的内在机理,分析了储能系统和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tatic var generator,SVG)在HVRT期间的动态无功响应特性;通过对并网点电压进行实时监测,高电压穿越期间可将控制策略优先级分解为:风电场内部无功调节(储能系统和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协同控制)、SVG无功调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储能系统、DFIG和SVG协同控制策略来提高风电场HVRT能力,同时对故障切除后存在的不利情况进行重新设置电压参考值环节,避免了不必要的无功流动。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理论分析与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与有效性。研究结果对充分挖掘风电场自身无功调节能力,极大程度减轻SVG无功补偿负担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 SVG 储能系统 高电压穿越 协同控制 无功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配电台区经济性及承载力的旋转潮流控制器与分布式储能协调规划
13
作者 颜湘武 卢俊达 +2 位作者 吴鸣 邵晨 贾焦心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03-1520,共18页
面对新能源发电及多元负荷的高比例接入,配电台区出现网架结构薄弱、局部负荷分配不均、承载能力不足等问题。旋转潮流控制器(RPFC)作为一种电磁式柔性互联装置,具有单位投资成本低、运行维护简单等优势,可从空间上对线路潮流进行柔性调... 面对新能源发电及多元负荷的高比例接入,配电台区出现网架结构薄弱、局部负荷分配不均、承载能力不足等问题。旋转潮流控制器(RPFC)作为一种电磁式柔性互联装置,具有单位投资成本低、运行维护简单等优势,可从空间上对线路潮流进行柔性调控,分布式储能系统(DESS)可从时间上转移源荷功率,二者协调配合将共同提升配电台区的经济性及承载力。该文提出一种考虑配电台区经济性及承载力的RPFC与DESS三层协调规划方法。首先,构建RPFC及DESS的数学模型;其次,建立RPFC与DESS三层规划框架,其中,顶层为RPFC选址定容层,以RPFC综合投资成本最小为目标,中层为DESS选址定容层,以DESS投资成本最小为目标,底层为协调运行优化层,从安全性、经济性、灵活性三方面建立配电台区综合承载力指标并以此为目标优化运行功率;然后,基于三层规划框架,建立RPFC与DESS三层协调规划模型并采用改进引力场算法结合二阶锥规划的混合优化算法分层求解;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规划模型和求解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台区 承载力 旋转潮流控制器 分布式储能系统 协调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并网逆变器的全频域建模与复矢量控制策略
14
作者 喻振帆 王巍桦 +6 位作者 陆秋瑜 向丽玲 段奇佑 王超 陈文新 易斌 万文军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7,共9页
三相并网逆变器及其控制系统所组成的储能电池并网系统能够实现储能装置和电网的双向能量交互。基于三相系统的矢量控制策略,全面考虑三相交流信号的频率和相序,研究坐标变换对系统模型的影响,针对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建立的传统频域模... 三相并网逆变器及其控制系统所组成的储能电池并网系统能够实现储能装置和电网的双向能量交互。基于三相系统的矢量控制策略,全面考虑三相交流信号的频率和相序,研究坐标变换对系统模型的影响,针对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建立的传统频域模型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不再适用的问题,引入复矢量概念,并通过时-频变换实现了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储能电池并网系统的全频域建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全频域模型的复矢量控制策略,通过提高全频域模型的对称性解决了dq轴电流信号的耦合问题,且实现方式不会增加控制系统的复杂程度。仿真和实验表明,所提出的复矢量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储能电池并网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并网 三相系统 坐标变换 全频域建模 复矢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的风储系统协调控制策略
15
作者 陈将宏 袁腾 +1 位作者 童心 李雪莲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2-600,共9页
在严峻的能源形势下,风力发电出力的不确定会对系统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在风储系统中合理协调出力比,能有效提高系统稳定性。该文针对风储系统协调出力问题展开研究。首先,考虑风速及频率变化率等不确定因素,引入一种基于模糊控制方... 在严峻的能源形势下,风力发电出力的不确定会对系统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在风储系统中合理协调出力比,能有效提高系统稳定性。该文针对风储系统协调出力问题展开研究。首先,考虑风速及频率变化率等不确定因素,引入一种基于模糊控制方法的虚拟惯性自适应控制策略。然后,设计一种考虑储能系统荷电状态的恢复策略;之后,引入基于频率偏差的权重因子,将储能系统下垂出力与双馈风电机组虚拟惯性出力相结合。最后,基于Matlab软件搭建的风储系统仿真模型,在0.1pu的阶跃扰动工况下进行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使荷电状态维持在更合理的区间内,且能迅速对频率变动作出反应,有利于稳定电网频率及机组转速;风储系统协调控制也改善了风电机组的一次调频能力,且延长了储能电池使用年限,进而节约了系统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储系统 一次调频 模糊控制 虚拟惯量 荷电状态 协调出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RoCoF测量方法的储能辅助光伏机组快速调频策略 被引量:19
16
作者 贾焦心 颜湘武 +2 位作者 李铁成 王俣珂 马宏斌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93-105,共13页
大规模光伏机组并网导致电力系统面临惯性下降与调频能力不足的问题。现有的有功备用方案虽然可以满足一次调频的需求,但难以提供惯量支撑,且弃光运行会影响发电效益。为此,提出一种储能辅助光伏机组实现虚拟惯量和一次调频的协调控制策... 大规模光伏机组并网导致电力系统面临惯性下降与调频能力不足的问题。现有的有功备用方案虽然可以满足一次调频的需求,但难以提供惯量支撑,且弃光运行会影响发电效益。为此,提出一种储能辅助光伏机组实现虚拟惯量和一次调频的协调控制策略,在保证光伏发电效益的同时能够减少一半的储能容量。所提策略通过光伏变功率跟踪响应频率上扰、储能装置响应频率下扰的方式进行一次调频,并控制储能装置为系统提供惯量支撑。构建数学模型揭示由锁相环测量频率变化率(RoCoF)引发惯性功率跌落的本质原因,据此提出了运用一阶高通环节对频率变化率测量值进行修正的方法,以提升虚拟惯量控制效果。通过微电网算例仿真对比分析了有功备用控制和所提协调控制的频率调节效果,结果表明协调控制策略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功率跟踪 储能装置 协调控制 频率调节 光伏发电 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式重力储能系统的研究进展和关键技术 被引量:15
17
作者 邱清泉 罗晓悦 +5 位作者 林玉鑫 王青山 李妍 聂子攀 张京业 肖立业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4-945,共12页
基于固体重物的重力储能技术因其不依赖水资源、选址灵活、效率高等优势,未来有望成为我国北方和西北缺水地区重要的储能技术之一,可以很好地满足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电力并网对储能技术的需求。然而,由于固体重物的不可流动性和不连续性,... 基于固体重物的重力储能技术因其不依赖水资源、选址灵活、效率高等优势,未来有望成为我国北方和西北缺水地区重要的储能技术之一,可以很好地满足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电力并网对储能技术的需求。然而,由于固体重物的不可流动性和不连续性,重物启停和切换过程会对机械传动和电网系统造成冲击,是固体重力储能区别于抽水蓄能的重要特征。本文首先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基于竖井和地面构筑物的垂直式重力储能技术的研发现状和示范工程,并进一步对垂直式重力储能系统垂直提升、水平转移和自动接驳机械传动技术,以及发电电动机和并网控制技术中存在的核心技术难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垂直式重力储能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垂直式重力储能系统尽管技术方案较多,但在重载快速提升和转移、重物启停和切换过程控制、并网控制和能效提升等方面还存在诸多技术难题有待解决,后续通过技术提升可进一步降低系统建造成本并提高系统运行的效率和寿命,有望在近期获得一定的示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储能 垂直提升 机械传动 发电电动机 并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储能的交直流混联微电网功率分级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力 胡佳成 +2 位作者 曾祥君 赵斌 张治国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11-2324,共14页
针对交直流混联微电网孤岛运行时,仅靠互联变流器协调网间功率无法有效缓解系统频率与电压波动,且单一蓄电池储能难以适用多场景功率需求的问题,提出利用超级电容和蓄电池混合储能的交直流混联微电网功率协调控制策略。将混合储能作为... 针对交直流混联微电网孤岛运行时,仅靠互联变流器协调网间功率无法有效缓解系统频率与电压波动,且单一蓄电池储能难以适用多场景功率需求的问题,提出利用超级电容和蓄电池混合储能的交直流混联微电网功率协调控制策略。将混合储能作为储能子网连接在直流母线上,优先采用超级电容平抑交直流子网内功率波动,提出以储能荷电状态来划分五种工作模式的改进混合储能控制策略。兼顾超级电容快速响应特性和减少互联变流器的频繁起动,根据直流子网电压和交流子网频率波动程度,提出功率自治和功率互济工况的两级分层协调控制策略。通过设计混合储能处于不同工作模式的网间功率互济场景,仿真证明了所提混合储能和互联变流器协调控制策略能够平抑各子网负荷功率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联微电网 混合储能 互联变流器 功率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储能有功功率与OLTC协调的配电网电压控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志军 梁其琛 张家安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97,共9页
高比例光伏系统接入配电网会引起电压越限,传统无功电压调整方案在高阻抗比配网中失效,利用储能系统有功功率实现电压控制的技术方案被广泛采用,但现有技术方案中的储能系统在电压控制过程中可能产生过度充放电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 高比例光伏系统接入配电网会引起电压越限,传统无功电压调整方案在高阻抗比配网中失效,利用储能系统有功功率实现电压控制的技术方案被广泛采用,但现有技术方案中的储能系统在电压控制过程中可能产生过度充放电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储能有功功率与有载调压变压器(on-loadtapchanger,OLTC)协调的配电网电压控制策略。在分析光伏接入对配电网电压影响的基础上,利用测量得到的电压数据控制储能有功功率,实现对接入节点电压水平的快速调控;同时在OLTC控制环节加入储能荷电状态参考量,利用节点电压信息与储能荷电状态共同控制OLTC分接头动作,实现对配电网整体电压水平调控的同时避免了储能系统过度充放电。最后在IEEE 13节点系统中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解决配电网内电压越限问题,避免储能系统过度充放电,从而延长储能系统的使用寿命,实现对配电网内资源的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光伏 配电网电压控制 协调电压控制 储能系统 有载调压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牵引网电压和空载电压的多储能系统区间能量管理策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钟志宏 李炎 +2 位作者 米佳雨 林飞 杨中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4583-4598,共16页
近年来,随着“双碳”政策的推动,储能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愈发广泛,呈现出点到线的发展趋势。当一条线路中有多站安装储能装置时,想要进一步提升储能系统的节能效果,必须要解决不同站储能装置的充放电策略个性化设计,以及多储能... 近年来,随着“双碳”政策的推动,储能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愈发广泛,呈现出点到线的发展趋势。当一条线路中有多站安装储能装置时,想要进一步提升储能系统的节能效果,必须要解决不同站储能装置的充放电策略个性化设计,以及多储能间协调控制这两个问题。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实时牵引网电压和空载电压的多储能系统区间能量管理策略。该策略基于多个牵引变电站的空载电压和牵引网电压,对能量管理区间内的列车状态和列车剩余功率进行辨识,基于此计算区间内储能装置的充放电阈值基准值初值及基准值变化的斜率。为进一步提升节能和稳压效果,该策略基于充放电周期、牵引网电压超限频次及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SOC)等参数,对基准值及其更新斜率进行实时校正。该文在北京地铁的实际线路中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基于本站空载电压的能量管理策略,提出的策略在降低系统能耗和稳定牵引网电压方面都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轨交通 空载电压 多储能 能量管理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