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路协同下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精细交通流模型
1
作者 李珣 程硕 +2 位作者 吴丹丹 张蕾 王晓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5-232,共8页
针对经典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中元胞尺寸难以准确表达车辆间位置关系的问题,提出通过细化元胞尺寸对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双车道模型(symmetrictwo-lanecellularautomaton,STCA)进行改进的方案.首先,分析城市道路双车道环境下的位置、速度... 针对经典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中元胞尺寸难以准确表达车辆间位置关系的问题,提出通过细化元胞尺寸对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双车道模型(symmetrictwo-lanecellularautomaton,STCA)进行改进的方案.首先,分析城市道路双车道环境下的位置、速度、加速度以及车辆间的相互影响,并基于元胞自动机搭建相应数值模型,特别地,针对现有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交通流模型与实际车辆行驶现象不符的问题,改进其道路尺寸和元胞表征形式,建立精细化元胞自动机车道模型;其次,结合实际车路环境,对STCA模型中的道路堵塞、换道等行为重新定义,并将车道规则与精细化车道模型相结合,建立新的交通流模型STCA-CH;最后,与STCA、STCA-I、STCA-S、STCA-M模型相对比,通过分析在不同车辆密度下的平均速度、平均流量、换道频率及时空图,验证STCA-CH模型有效性.结果表明,STCA-CH模型的换道频率相较于STCA-M模型提高约21.14%,最大平均流量较STCA-I、STCA-S和STCA-M模型分别提升约25.76%、11.30%和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微观交通对象 车路协同 元胞自动机模型 细元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路协同的快速路合流区可变限速控制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邬岚 任斯奇 +1 位作者 陈茜 韩辰球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8-77,共10页
针对快速路合流区通行效率低的问题,利用车路协同环境下实时信息采集与交互技术,基于Gipps安全距离模型,对METANET模型进行改进;将动态安全距离融入可变限速控制中,建立起主线可变限速的控制方法和模型,引导匝道车辆利用主线可插间隙汇... 针对快速路合流区通行效率低的问题,利用车路协同环境下实时信息采集与交互技术,基于Gipps安全距离模型,对METANET模型进行改进;将动态安全距离融入可变限速控制中,建立起主线可变限速的控制方法和模型,引导匝道车辆利用主线可插间隙汇入,提高了快速路合流区的通行效率和匝道汇入的成功率;利用VISSIM与MATLAB联合搭建仿真控制环境,在不同流量下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在中、高流量下,可变限速的控制策略使得速度分别提升了8.75%、 9.28%,密度分别降低了9.45%、 9.77%,行程时间分别降低了9.29%、 8.88%;延误分别降低了9.21%、 8.84%;证明了该可变限速控制策略能提升合流区通行效率,改善交通流运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合流区 车路协同 可变限速控制 安全间距 METANE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联车辆编队的信号灯路口通行控制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孔慧芳 戴志文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3,共6页
为提高信号灯路口场景下车辆编队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提出V2X环境下网联车辆编队的信号灯路口通行控制策略。在信号灯路口上游设置一段控制区,以车辆编队领航车在信号灯路口排队疏散后到达信号灯路口为目标,对进入控制区的车辆编队速度... 为提高信号灯路口场景下车辆编队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提出V2X环境下网联车辆编队的信号灯路口通行控制策略。在信号灯路口上游设置一段控制区,以车辆编队领航车在信号灯路口排队疏散后到达信号灯路口为目标,对进入控制区的车辆编队速度进行优化。考虑速度变化对车辆编队纵向安全距离的影响,引入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理论,建立固定跟车时距控制策略下编队车辆的速度跟随控制模型,并采用加权二次型性能泛函将速度跟随控制问题转化为易于在线求解的凸二次规划问题。通过PreScan/Simulink软件仿真将信号灯路口通行控制策略与固定跟车时距控制策略进行对比,以验证速度跟随控制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信号灯路口通行控制策略能够避免车辆间碰撞冲突,并可以减少编队车辆在信号灯路口的通行耗时,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通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汽车 信号灯路口 车辆编队控制 车路协同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超高速公路虚拟轨道系统研究
4
作者 何永明 权聪 邢婉钰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4-432,共9页
为保障超高速公路行车安全,论证虚拟轨道系统在超高速公路上应用的可行性,以车路协同技术为基础,搭建了超高速公路虚拟轨道系统模型。通过建立实时车辆动态坐标系,结合车辆偏离安全区域,计算出车辆横向偏转角度阈值;利用定位系统和路侧... 为保障超高速公路行车安全,论证虚拟轨道系统在超高速公路上应用的可行性,以车路协同技术为基础,搭建了超高速公路虚拟轨道系统模型。通过建立实时车辆动态坐标系,结合车辆偏离安全区域,计算出车辆横向偏转角度阈值;利用定位系统和路侧单元检测系统,研究了微波测距模块采样频率和安装间距随车速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在虚拟轨道单侧安全区域为10 cm时,小型两厢车、小型三厢车、中型车、中大型车、大型车车辆横向偏转的最大安全角度范围分别是1.43°~1.59°、1.30°~1.40°、1.22°~1.33°、1.17°~1.25°、1.10°~1.20°;当车辆行驶速度为180 km/h时,路侧单元传感器的采样频率高于27.72 Hz,传感器的安装距离小于6.87 m时可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运输 超高速公路 车路协同 虚拟轨道 定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自动机的无信号交叉口车路协同系统建模与验证
5
作者 刘伟 肖七瑞 +3 位作者 陈新海 饶畅 张宇 王博思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82-1698,共17页
车路协同系统(cooperative vehicle infrastructure system,CVIS)是提高交叉口车辆通行安全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针对CVIS现有技术规范和标准未明确系统对象状态交互的动态时序及迁移过程,无法有效保障系统的通行控制逻辑安全问题,采用... 车路协同系统(cooperative vehicle infrastructure system,CVIS)是提高交叉口车辆通行安全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针对CVIS现有技术规范和标准未明确系统对象状态交互的动态时序及迁移过程,无法有效保障系统的通行控制逻辑安全问题,采用形式化语言对无信号交叉口车路协同系统功能逻辑进行描述,验证系统对象的状态交互和控制逻辑安全,提高无信号交叉口的车辆通行安全性。以单车无冲突、双车冲突和多车冲突场景分别进行仿真,明确状态交互和使能迁移路径;结合工具和需求规范语句进行系统安全属性验证,证明了控制逻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研发高安全架构的车路协同系统提供了可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形式化语言 车路协同系统 时间自动机 控制逻辑 可信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路协同感知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14
6
作者 伊笑莹 芮一康 +2 位作者 冉斌 罗开杰 孙虎成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8-189,共12页
近年来,我国自动驾驶研究逐步从聚焦于单车智能技术向车路协同技术转变,为智能交通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我国在车路协同感知领域的研究虽处于起步阶段,但注重技术推动,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本文致力于深入探讨车路协同感知技术的发展动... 近年来,我国自动驾驶研究逐步从聚焦于单车智能技术向车路协同技术转变,为智能交通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我国在车路协同感知领域的研究虽处于起步阶段,但注重技术推动,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本文致力于深入探讨车路协同感知技术的发展动态,梳理了车路协同感知基础支撑技术的特性和发展现状,厘清了车路协同感知技术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其技术发展趋势,并针对推动车路协同感知技术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研究表明,车路协同感知技术正朝着多源数据融合方向发展,主要集中在纯视觉协同感知技术优化、激光雷达点云处理技术升级、多传感器时空信息匹配与数据融合技术发展以及车路协同感知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等方面。为进一步促进我国车路协同自动驾驶产业的迅速成长,研究建议,加大对多模态车路协同感知技术的研发投入、深化行业间的合作、制定统一的感知数据处理技术标准并加速技术应用普及,以期推动我国在全球自动驾驶竞争中赢得主动,推动自动驾驶行业稳定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车路协同感知 多源数据 激光雷达 视频摄像机 标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团理论的自治交叉路口控制方法
7
作者 刘明剑 朱云鹤 +1 位作者 张思佳 孙华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0,共7页
现有自治交叉路口控制策略缺乏前瞻性、容易发生死锁导致控制系统执行效率过低,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最大团理论的车路协作自治交叉路口控制策略。首先,对车辆行驶的时空轨迹进行建模,构建可以描述车辆间行驶冲突关系的冲突矩阵... 现有自治交叉路口控制策略缺乏前瞻性、容易发生死锁导致控制系统执行效率过低,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最大团理论的车路协作自治交叉路口控制策略。首先,对车辆行驶的时空轨迹进行建模,构建可以描述车辆间行驶冲突关系的冲突矩阵;其次,将冲突矩阵转换成冲突关系图,通过设立3个求解阶段,求解冲突关系图中最大团的补集,将其作为接受车辆预约请求集合,使得每个批处理周期内更多车辆成功预约通过交叉路口的请求,在保证车辆在交叉路口行驶安全的基础上,提高了交叉路口的通行效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先来先服务控制策略、交通信号控制策略及基于禁忌搜索的控制策略,车辆的平均等待时间分别减少40%、17%及8%,单位时间内交叉路口的通过车辆数分别提升30%、18%及9%,证明了该策略的有效性,不仅能够提高交叉路口的吞吐量,还能有效降低车辆平均等待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无信号控制交叉口 车路协作 最大团 轨迹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路协同的行人车辆碰撞风险识别与决策方法 被引量:9
8
作者 吕能超 旷权 +1 位作者 谭青山 于仁斌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0-66,共7页
为提高行人与车辆碰撞风险识别和预警效果,研究车路协同(CVIS)环境中,多行驶状态下行人与车辆碰撞风险识别与决策过程。基于CVIS平台获取车辆直道行驶和换道行驶状态信息,考虑驾驶人反应状态、车辆运动状态对碰撞风险的影响。引入风险... 为提高行人与车辆碰撞风险识别和预警效果,研究车路协同(CVIS)环境中,多行驶状态下行人与车辆碰撞风险识别与决策过程。基于CVIS平台获取车辆直道行驶和换道行驶状态信息,考虑驾驶人反应状态、车辆运动状态对碰撞风险的影响。引入风险区域预判风险,将当前相对运动状态与决策阈值进行比较,分级识别碰撞风险。采用提醒避碰判别法实时提醒驾驶人当前驾驶状态,使其采取相应的阶梯式双重避碰措施实现避碰决策。仿真结果表明,随着车辆行车速度的增加,进行预警的起始距离和起始时间均呈增加趋势,符合实际情形,该方法考虑了影响人车碰撞的多种因素,能够对碰撞风险进行分级识别和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车路协同(cvis) 风险识别 驾驶状态判别 决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道路系统的体系框架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李清泉 熊炜 李宇光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8年第1期40-48,共9页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目前世界交通运输领域的前沿研究领域,也是未来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而智能道路系统(IRS)作为ITS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世界交通发达国家研究、发展与应用的热点.结合我国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面向国...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目前世界交通运输领域的前沿研究领域,也是未来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而智能道路系统(IRS)作为ITS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世界交通发达国家研究、发展与应用的热点.结合我国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面向国内智能道路系统的应用与发展需求,分析了智能道路系统的概念及其内涵,提出了智能道路系统的体系框架结构,深入讨论了实现智能道路系统集成所面临的若干关键以及难点技术,并对智能道路系统今后的发展与应用趋势作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ITS) 智能道路系统(IRS) 车路协同系统(cvis) 体系框架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精度粗糙集的汽车碰撞危险态势评估 被引量:11
10
作者 彭理群 吴超仲 黄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0-126,共7页
汽车碰撞危险辨识与预警是智能防撞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解决现有的防撞系统在复杂交通环境下虚警率较高、灵活性差的问题,本文对'人—车—路'多因素影响下的汽车碰撞危险辨识方法进行了研究.综合考虑驾驶员、车间距、路面... 汽车碰撞危险辨识与预警是智能防撞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解决现有的防撞系统在复杂交通环境下虚警率较高、灵活性差的问题,本文对'人—车—路'多因素影响下的汽车碰撞危险辨识方法进行了研究.综合考虑驾驶员、车间距、路面等因素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并基于车路协同平台获取相关信息,应用态势评估理论建立汽车碰撞危险评估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变精度粗糙集理论形成汽车碰撞危险态势评估规则.应用属性加权相似度方法比较当前行车状态与决策信息表中所有行车状态的相似程度,得到碰撞危险态势的评估结果.模拟驾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融合行车安全相关的多种因素来检测碰撞风险,为汽车防撞系统提供准确的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态势评估 变精度粗糙集 汽车防撞系统 人-车-路多因素 车路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路协同下基于行车指引的改进STCA双车道换道模型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珣 马文哲 +2 位作者 赵征凡 张凯兵 王晓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34-1142,共9页
为提供一种车路协同交通环境可采用的换道规则,提出了一种基于行车指引的改进STCA双车道换道模型STCA-M.首先,对车路协同交通环境中的车辆间关系进行分析,根据位置、速度、加速度等需交互的基本信息构造了威胁评价函数;其次,根据动态安... 为提供一种车路协同交通环境可采用的换道规则,提出了一种基于行车指引的改进STCA双车道换道模型STCA-M.首先,对车路协同交通环境中的车辆间关系进行分析,根据位置、速度、加速度等需交互的基本信息构造了威胁评价函数;其次,根据动态安全距离和路段实时拥堵状态建立双车道车辆行车指引函数,提供诱导车速和换道指引.最后,在数值分析中,分别与STCA、STCA-I、STCA-S模型以及混合双车道交通流模型在不同车辆密度下的平均速度、平均流量、换道频率以及时空斑图进行对比.结果表明,STCA-M模型的换道频率较STCA-S模型提高了约6.91%,最大平均流量较STCA-I和STCA-S模型分别提高了约21.21%和7.28%.车路协同下的协同换道模型STCA-M能够有效调节双车道路段微观交通对象的运动趋势,提高车辆换道和道路使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微观交通对象 车路协同 元胞自动机模型 换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信号交叉口延时的最优车辆路径规划算法 被引量:16
12
作者 胡林 钟远兴 +2 位作者 黄晶 杜荣华 张新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23-1229,1253,共8页
本文中提出了一种考虑信号交叉口等待时间的车辆最优路径规划算法。通过GPS采集的浮动车数据与电子地图进行匹配,实时计算出各路段的车辆平均行驶速度和通行时间。基于马尔科夫链构建信号交叉口红绿灯的概率模型,通过车路协同技术预先... 本文中提出了一种考虑信号交叉口等待时间的车辆最优路径规划算法。通过GPS采集的浮动车数据与电子地图进行匹配,实时计算出各路段的车辆平均行驶速度和通行时间。基于马尔科夫链构建信号交叉口红绿灯的概率模型,通过车路协同技术预先获取各路段交叉口信号灯的位置和相位配时信息,并在车辆接近交叉口时对车辆速度进行优化,将车辆加速通过交叉口视为绿灯时间的延长,并以此构建车辆快速通过交叉口的等待时间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A*算法,提出一种考虑快速通过信号交叉口的改进A*算法。最后选取长沙市区某路网为算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改进A*算法所得路径的通行时间明显短于传统A*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路径算法 车路协同 信号交叉口 等待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路协同系统下多智能体微观交通流模型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杨帆 云美萍 杨晓光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89-1196,共8页
介绍车路协同系统(cooperative vehicles infrastructure system,CVIS)下车辆多智能体(vehicle multi-agent,VMA)的概念及其属性列表.提出传统交通环境和CVIS下的车辆决策机制,分析两者在交叉口及路段上对于交通状态判断与决策的差异.建... 介绍车路协同系统(cooperative vehicles infrastructure system,CVIS)下车辆多智能体(vehicle multi-agent,VMA)的概念及其属性列表.提出传统交通环境和CVIS下的车辆决策机制,分析两者在交叉口及路段上对于交通状态判断与决策的差异.建立CVIS下的单车道微观交通流模型,给出车辆的微观动力学模型,包括加速模型和减速模型,同时考虑交叉口的信号灯对车辆行为的影响.最后,数值试验将分析车辆在两种不同环境中的时空轨迹图以及宏观的交通参数.结果表明:CVIS下的车辆比传统交通环境下的车辆总行驶时间、平均行程时间以及平均延误均有极大降低,提高了通行的效率;车队车头时距降低、速度方差减小,提高了车队行驶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路协同 多智能体 微观交通流模型 决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物联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被引量:31
14
作者 蒋新华 陈宇 +1 位作者 朱铨 邹复民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256-2261,共6页
针对交通物联网(即物联网在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应用)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进行了研究,在分析了国外IntelliDrive、eSafety和Smartway等项目以及国内主要交通物联网系统的基础上,从安全性、环保型、移动性三个方面讨论了国内外交通物联网发展... 针对交通物联网(即物联网在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应用)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进行了研究,在分析了国外IntelliDrive、eSafety和Smartway等项目以及国内主要交通物联网系统的基础上,从安全性、环保型、移动性三个方面讨论了国内外交通物联网发展的异同点,并进一步探讨了交通物联网未来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即在充分利用车路协同技术来提高交通安全水平的同时,加快交通物联网与云计算的结合,构建交通运输云,在统一的交通物联网标准体系和适宜的交通物联网运营模式下,建立起综合开放的交通运输信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物联网 智能交通 云计算 车路协同 交通运输云 综合交通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路协同下道路交叉口信号控制优化方法 被引量:31
15
作者 张存保 冉斌 +1 位作者 梅朝辉 张培岭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45,共6页
车路协同系统能实时获取车辆个体的运行状态信息,并能通过速度引导实现车辆与交通控制系统之间的动态交互,为交通信号控制提供了新的数据源和技术手段.分析了现有车路协同下交通信号控制方法存在的不足,引入基于时间窗的滚动预测方法,... 车路协同系统能实时获取车辆个体的运行状态信息,并能通过速度引导实现车辆与交通控制系统之间的动态交互,为交通信号控制提供了新的数据源和技术手段.分析了现有车路协同下交通信号控制方法存在的不足,引入基于时间窗的滚动预测方法,提出了改进的交叉口信号控制优化流程;将相位饱和度作为表征信号控制效果的指标,在考虑速度引导对车辆运行状态影响基础上,建立了车路协同环境下道路交叉口信号控制优化方法和模型.运用VISSIM软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优于感应控制方法,在各种交通流量下均能有效降低交叉口平均延误和停车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车路协同系统 交通信号控制 道路交叉口 速度引导 相位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4S融合的新一代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刘宗巍 宋昊坤 +1 位作者 郝瀚 赵福全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3-162,共10页
基于智能汽车与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能源融合(4S融合)的新一代智能汽车,是可灵活移动的智能网联终端,可充分打通城市的人流、物流、能源流、信息流,战略价值远超传统汽车。本文旨在阐明基于4S融合的新一代智能汽车的重要价值,论证... 基于智能汽车与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能源融合(4S融合)的新一代智能汽车,是可灵活移动的智能网联终端,可充分打通城市的人流、物流、能源流、信息流,战略价值远超传统汽车。本文旨在阐明基于4S融合的新一代智能汽车的重要价值,论证产业创新发展的技术路径,构建新型技术体系并完成关键技术分析。研究表明,基于4S融合的新一代智能汽车是对智能汽车在价值、功能、技术等方面的全面升级,我国应当选择车路协同的智能汽车技术路径,把握战略机遇、实现创新引领;基于4S融合的新一代智能汽车技术体系应促进汽车自动化水平与网联化水平同步进步,全面提升大数据、云计算、信息通信等共性基础技术以及车、路、云等核心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了顶层设计、产业融合、技术创新、落地应用等方面的措施建议,以期为我国智能汽车产业长远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智能汽车 智能交通 智慧城市 智慧能源 4S融合 车路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路协同环境下的交通工程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云鹏 鲁光泉 于海洋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6-110,共5页
交通工程的产生与发展始终围绕着交通系统中的人车路耦合关系,来实现高效、安全、绿色的目标。载运工具智能化和车路/车车互联推动了车路协同技术的发展,将使交通系统逐渐从车路协调走向车路协同,并进一步提升交通系统的效能与安全。在... 交通工程的产生与发展始终围绕着交通系统中的人车路耦合关系,来实现高效、安全、绿色的目标。载运工具智能化和车路/车车互联推动了车路协同技术的发展,将使交通系统逐渐从车路协调走向车路协同,并进一步提升交通系统的效能与安全。在车路协同环境下,传统交通系统中人为因素弱化,人车路耦合性增强,系统可控可测,随机性减弱,系统的感知、决策及控制主体逐渐从驾驶人转向机器,这给传统交通工程的基础理论方法带来了诸多变化与挑战。本文主要从人车路耦合的角度重点探讨车路协同系统对交通工程的影响,并提出未来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车路协同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路协同系统下区域路径实时决策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庞伟 邓辉 +2 位作者 于洪斌 李振华 王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49-1360,共12页
为解决车辆行驶数据缺失和滞后造成路径规划系统不稳定问题,建立了基于车路协同系统(CVIS)的新型区域路径实时决策方法。首先,通过获取网联车辆的实时行驶数据,结合交通信号配时和路径转向信息,并考虑车辆在途经交叉口时可能遇到的非自... 为解决车辆行驶数据缺失和滞后造成路径规划系统不稳定问题,建立了基于车路协同系统(CVIS)的新型区域路径实时决策方法。首先,通过获取网联车辆的实时行驶数据,结合交通信号配时和路径转向信息,并考虑车辆在途经交叉口时可能遇到的非自由流行驶情况,动态计算当前路段路阻值;其次,根据当前时刻各路段的路阻统计数据,以及区域路网拓扑结构,实时预测各备选路线的行程时间,选择行程时间最少的路线作为车辆最优行驶路径;最后,选取北京市望京地区的典型区域路网数据进行验证。在150组实验过程中,计算得出不同时段下按所提方法得到的最优路线用时平均比常规导航系统推荐最优路线用时分别短9.52 s、13.39 s及20.65 s,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 车路协同系统(cvis) 实时路径决策 网联汽车 城市交通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路协同下信号控制交叉口两难区问题改善方法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存保 陈超 严新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6-91,共6页
为降低两难区对信号控制交叉口交通安全的影响,针对车路协同环境下交通信息获取方式及交叉口区域车辆运行特点,提出信号控制交叉口两难区问题改善方法。在分析各种两难区问题改善措施的适用性基础上,确定车路协同环境下信号控制交叉口... 为降低两难区对信号控制交叉口交通安全的影响,针对车路协同环境下交通信息获取方式及交叉口区域车辆运行特点,提出信号控制交叉口两难区问题改善方法。在分析各种两难区问题改善措施的适用性基础上,确定车路协同环境下信号控制交叉口两难区问题改善方法的工作流程,综合运用车速引导、动态绿灯时间延长和黄灯时间调整等3种措施降低车辆进入两难区的概率,并提出主要参数计算方法。运用Vissim软件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笔者建立的两难区问题改善方法能使车辆闯红灯次数平均降低78.1%,且改善效果在低峰流量时优于高峰流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交通信号控制 两难区 车路协同 道路交叉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路可变限速与匝道控制协同优化策略 被引量:18
20
作者 周浩 胡坚明 +1 位作者 张毅 孙瑞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8-75,共8页
可变限速控制和匝道控制是快速路交通控制的主要手段,本文对两者的协同优化策略进行了研究.借助智能车路协同系统强大的信息感知能力,通过引入微观交通流信息,对经典METANET模型进行了改造,构建了可变限速控制影响下的微观METANET模型,... 可变限速控制和匝道控制是快速路交通控制的主要手段,本文对两者的协同优化策略进行了研究.借助智能车路协同系统强大的信息感知能力,通过引入微观交通流信息,对经典METANET模型进行了改造,构建了可变限速控制影响下的微观METANET模型,实现了一种新的可变限速控制策略,同时,采用ALINEA算法,对入口匝道进行了优化控制,实现了两者的协同优化.最后,基于实际道路和交通流数据搭建了仿真平台,对微观METANET模型和协同优化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微观METANET模型具有良好的交通流预测效果,协同优化策略能有效地改善快速路交通流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可变限速控制 匝道控制 METANET模型 ALINEA算法 快速路 智能车路协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