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定向师范生课程体系的问题表征与优化路径
1
作者 周晔 刘鑫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9-155,共7页
乡村定向师范生课程体系质量直接关系到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成效,“乡村”“定向”属性决定了乡村定向师范生课程体系的“特定性”。分析全国五所院校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方案发现,当前课程体系存在目标定位不准、结构厚此薄彼以及核心课... 乡村定向师范生课程体系质量直接关系到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成效,“乡村”“定向”属性决定了乡村定向师范生课程体系的“特定性”。分析全国五所院校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方案发现,当前课程体系存在目标定位不准、结构厚此薄彼以及核心课程低阶陈旧等问题。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要实现提质增效,需要更新培养目标、调整课程结构、升级核心课程、优化课程体系,也需要培养院校、定向单位与教育主管部门各尽其责,协同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定向师范生 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 课程结构 核心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师”与“人师”统一:我国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关键难点 被引量:6
2
作者 林丹 王子凡 胡静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5,共10页
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是其职业生涯的主体中心环节,在此过程中强调“经师”与“人师”的统一,是其可否成为教师职业胜任者的重中之重,也是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关键难点。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偏重“经师”,体现出知识本位、技能本... 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是其职业生涯的主体中心环节,在此过程中强调“经师”与“人师”的统一,是其可否成为教师职业胜任者的重中之重,也是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关键难点。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偏重“经师”,体现出知识本位、技能本位、实践本位等目标取向。实现“经师”与“人师”的统一培养特别是培养“人师”意义重大,培养“人师”不仅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义,而且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还是新时代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根本遵循。目前在实现“经师”与“人师”统一过程中,还面临着培养主体育人理念存在错位、培养对象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功利化倾向较为严重、培养过程的核心维度和关键内容失之偏颇等问题。基于此,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应遵循国家聚焦制度政策建设、学校致力培养过程改革、高校教师夯实“人师”培养能力、师范生主动提升“人师”力等多维协同,最终实现“经师”与“人师”的统一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师 人师 教师职前培养 师范生 师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同育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深度融合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愈 安琪 +2 位作者 张立新 刘亚平 李志刚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24期133-136,共4页
随着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与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紧密对接,不断探索前行和发展完善,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服务。以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 随着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与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紧密对接,不断探索前行和发展完善,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服务。以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硕士点为例,从教学改革、双导师制优化、校企合作、平台建立、科技小院建设5个方面进行产教深度融合探索实践,构建产教深度融合培养模式,实现校企协同育人,为食品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支持,为农业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提供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育人 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模式 产教深度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定向师范生乡土情怀培养及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黄以乐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9期80-83,共4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乡村定向师范生乡土情怀的培养是乡村振兴能否推动的关键因素。文章探讨了乡村小学全科师范生乡土情怀的内涵与价值,并层层深入,剖析了乡村定向师范生乡土情怀与乡村振兴... 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乡村定向师范生乡土情怀的培养是乡村振兴能否推动的关键因素。文章探讨了乡村小学全科师范生乡土情怀的内涵与价值,并层层深入,剖析了乡村定向师范生乡土情怀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基于此,提出了培育乡村小学师范生乡土情怀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通过准确定位定向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完善定向师范生的人才培养方案,重构定向师范生的人才培养体系,使得乡土情怀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使定向师范生提升获得感和职业认同感,使人才培养立足于地方服务,激发定向师范生们扎根乡村、服务乡村的内在动力,从而推动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定向师范生 乡土情怀 培养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同育人培养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36
5
作者 王一然 宋晓静 张丽华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4,共6页
新时代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其关键的一环。立足新时代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新要求,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协同育人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专业学位研... 新时代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其关键的一环。立足新时代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新要求,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协同育人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弱差异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缺乏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协同育人评价机制不够完善。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育人的策略是,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强化协同育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协同育人长效合作机制,完善协同育人评价机制。只有如此才能为国家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协同育人 人才培养 分类培养 课程体系 校企合作 评价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师范生数字化教学能力框架结构、基本样态与培养策略 被引量:7
6
作者 薛爱峰 方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3-129,共7页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数字技术对教育教学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师范生作为准教师应该具备必要的数字化教学能力。研究基于英语师范生数字化教学能力的专业需求与特点,在分析英语师范生数字化教学能力要素的基础上,构建...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数字技术对教育教学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师范生作为准教师应该具备必要的数字化教学能力。研究基于英语师范生数字化教学能力的专业需求与特点,在分析英语师范生数字化教学能力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其框架模型,包含数字化教学技术素养、数字化专业发展能力、数字化学生发展能力三个维度。通过调查和访谈,分析了英语师范生数字化教学能力的基本样态,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提高英语师范生数字化教学能力的可行策略,以助于英语师范生数字化教学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教学能力 英语师范生 基本样态 培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引领下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培育困境与举措
7
作者 张鹏雪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7期135-138,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凝练提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充分肯定教师为基础教育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赋予新时代教师崇高使命,为新时代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培养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审视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培养过程,存在着... 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凝练提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充分肯定教师为基础教育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赋予新时代教师崇高使命,为新时代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培养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审视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培养过程,存在着职业信念不坚定、培养理念向城化、培养环境离土化等现实困境。地方应用型高校应积极实施宣传动员、转变培养理念、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构筑优良培育环境与厚植乡土情怀等培育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乡村 定向师范生 培育困境 培育举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生实践教学技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某省属高师院校为例 被引量:25
8
作者 郝琦蕾 董新良 姜晋国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5期46-49,共4页
实践教学技能是成为优秀教师所必备的核心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当前,师范生教学技能在课堂导入、板书、课件的制作与使用、教学语言、教学设计与实施、课堂教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高师院校培养和培训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可采取以下... 实践教学技能是成为优秀教师所必备的核心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当前,师范生教学技能在课堂导入、板书、课件的制作与使用、教学语言、教学设计与实施、课堂教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高师院校培养和培训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可采取以下策略: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加强师范生一般教学法知识和学科教学法知识的整合学习;关注并加强学科内容知识的学习;重视实践教学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及其评价机制的完善;加强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实习学校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院校 师范生 实践教学技能 培养与训练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师生联合研发土工教学设备的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家全 唐毅 +1 位作者 张亮亮 唐咸远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2-224,241,共4页
将师生联合研发自制土工教学设备作为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以学生为中心并基于教师科研实践经验的师生联合研发土工教学设备的教学模式,逐层构建了由基础土工实验—科研专项实验—自研设备发明专利—工程应用等多层面... 将师生联合研发自制土工教学设备作为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以学生为中心并基于教师科研实践经验的师生联合研发土工教学设备的教学模式,逐层构建了由基础土工实验—科研专项实验—自研设备发明专利—工程应用等多层面、多维度的创新实验教学体系与资源平台。实践证明,师生联合研发土工教学设备,可强化教师和学生自主创新与科研实践的意识与能力、推动土木工程实验教学模式的优化改革,对提升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联合 土工教学设备 创新意识与能力 培养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生教师职业价值观培养:内涵、价值与策略 被引量:22
10
作者 李继宏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46,共3页
培养师范生正确的教师职业价值观,可以影响他们对教师职业的选择,帮助他们确立教师职业信念,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情感和职业幸福感。这将有利于师范生今后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并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鉴于此,教师教育在培养师范... 培养师范生正确的教师职业价值观,可以影响他们对教师职业的选择,帮助他们确立教师职业信念,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情感和职业幸福感。这将有利于师范生今后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并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鉴于此,教师教育在培养师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同时,也要引导他们对未来所从事教师职业的思考,加强教师职业理想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其教师职业情感,塑造其教师职业角色,使他们树立和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以及教师职业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教师职业价值观 师范生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合作教育独特的育人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祖林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0-635,共6页
合作教育是一种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活动,它使学生校内理论学习与课外工作实践相结合,学业与职业有机结合,能充分利用校内外两种教育资源与环境,既有利于弥补高校教育的不足,也有利于促进大学与社会的互动发展。合作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 合作教育是一种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活动,它使学生校内理论学习与课外工作实践相结合,学业与职业有机结合,能充分利用校内外两种教育资源与环境,既有利于弥补高校教育的不足,也有利于促进大学与社会的互动发展。合作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合作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其育人性,集中表现为促进学生发展,其独特的育人价值表现为提高学生个人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学业发展与职业发展,最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教育 育人价值 学生发展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高师院校非师范生创业实践教育体系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萍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88,共4页
校企合作模式下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生创业实践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建立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意义。如何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体系是地方高师院校发展的重要课题。以校企合作这一研究视角,来积极探索地方高师院校非师... 校企合作模式下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生创业实践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建立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意义。如何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体系是地方高师院校发展的重要课题。以校企合作这一研究视角,来积极探索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生创业实践教育体系完善与发展的新路径,以期能对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发展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非师范生 创业实践 教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学生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理论构想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太平 李晓阳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8-83,共6页
知识类型、技能类型及思想类型三位一体高师学生培养模式,立足于高师学生的特殊性及教师发展要求,力求做到高师学生知识、技能、思想的三位一体发展。其中知识是基础,技能是双翼,思想是灵魂。要做到知识、技能与思想的整体、连续、... 知识类型、技能类型及思想类型三位一体高师学生培养模式,立足于高师学生的特殊性及教师发展要求,力求做到高师学生知识、技能、思想的三位一体发展。其中知识是基础,技能是双翼,思想是灵魂。要做到知识、技能与思想的整体、连续、融合的互动生成,需要有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教育资源作为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学生 培养模式 知识类型 技能类型 思想类型 三位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到融合:职教师范生沉浸式培养探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束建华 李斌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6期44-49,共6页
职教师范教育是专业教育与师范教育的结合,既要体现专业学习和职教教师职业的要求,也要体现未来职教师资"双师型"教师的能力要求。但是,职教师范教育中种种游离的现状制约了职教师范生的培养质量。提高职教师范生的培养质量,... 职教师范教育是专业教育与师范教育的结合,既要体现专业学习和职教教师职业的要求,也要体现未来职教师资"双师型"教师的能力要求。但是,职教师范教育中种种游离的现状制约了职教师范生的培养质量。提高职教师范生的培养质量,要打造一种能够让职教师范生乐于参与、全面发展的培养要求与整合式教学手段高度协调、专业学习与师范学习高度统一的沉浸式学习环境,使职教师范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教师范教育 职教师范生 沉浸式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生学科心理教育能力及其培养微探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银莲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1-33,共3页
师范教育应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训练、环境陶冶和教育见习、实习等途径,帮助师范生掌握较丰富的学科心理教育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科心理教育意识,自主建构起学科心理教育能力的基本结构,初步形成学科心理教育能力。
关键词 师范生 学科心理教育能力 培养途径与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位一体”产学协同培养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的模式探索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令文 李欣欣 +2 位作者 计红芳 毕继才 马汉军 《农产品加工》 2020年第12期93-95,共3页
针对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培养模式的探索。构建了产-学“共拟方案-共建课程-共搭平台-共培师资”的“四位一体”产学协同育人模式。“四位一体”产学协同培养硕士研究生模式促进了产学结合的紧密度... 针对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培养模式的探索。构建了产-学“共拟方案-共建课程-共搭平台-共培师资”的“四位一体”产学协同育人模式。“四位一体”产学协同培养硕士研究生模式促进了产学结合的紧密度,提高了学科建设水平,提升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学科 硕士研究生 四位一体 产学协同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德树人视域下师范生师德修养的价值意蕴 被引量:11
17
作者 吉喆 刘新华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4期41-47,共7页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新时代急需培养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师范生作为教师队伍的后备军,兼具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特殊身份,其师德修养不容小觑。师范生要承担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新时代急需培养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师范生作为教师队伍的后备军,兼具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特殊身份,其师德修养不容小觑。师范生要承担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明确“我是谁”和“我要做什么”的修养自觉,从“我”与自身、与学生、与教师、与党和国家的关系中透视出师德的内生性、启迪性、感召性和目标性等基本特质。相应地,师德修养的价值表现为:激励自身养成高尚的道德人格,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人师”,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我”如何做才能促使师德修养的价值实现,要做到坚持知行合一以实现认知之真,践行伦理之善以成就学生之美,恪守底线思维以守住师德底线,谨记教育使命以筑牢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师德修养 立德树人 知行合一 伦理之善 底线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陈邦权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93-95,共3页
采用实验法,实验证明,充分利用体育教学过程中练习的间隙时间,有机结合教材性质和特点,把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渗透到体育教学各部分的每个教学环节中,融入到体育教学的全过程,有助于提高师范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
关键词 师范学生 体育教学 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师范生数据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张斌 刘三女牙 +1 位作者 刘智 孙建文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6-91,120,共7页
文章描述了在教育大数据的应用背景下师范生数据素养教育的新要求,通过分析当前国内外师范生数据素养教育的现状,指出数据意识、数据采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数据呈现能力、数据决策能力和数据伦理道德是构成教师数据素养的关键因素。... 文章描述了在教育大数据的应用背景下师范生数据素养教育的新要求,通过分析当前国内外师范生数据素养教育的现状,指出数据意识、数据采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数据呈现能力、数据决策能力和数据伦理道德是构成教师数据素养的关键因素。通过制定教学标准、组建教学团队、革新教学内容、创设教学环境和教学实践反馈等措施构建师范生数据素养教育模式。最后指出,师范生数据素养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新兴教育研究课题,应当引起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及教师(师范生)等方面的足够重视,长期、持续地开展研究和实践,从而有效提升教师的数据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数据素养 师范生 培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平价值的引领:从免费到公费的师范生教育 被引量:22
20
作者 沈红宇 蔡明山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6-71,124,共7页
为了推动优秀师范生的培养,我国持续11年实行了免费教育优惠政策:在读免费、就业保障、简化读研。从免费师范生教育到公费师范生教育,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教育不公平、社会观念对师范生的不公平以及师范生与非师范生之间... 为了推动优秀师范生的培养,我国持续11年实行了免费教育优惠政策:在读免费、就业保障、简化读研。从免费师范生教育到公费师范生教育,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教育不公平、社会观念对师范生的不公平以及师范生与非师范生之间的不公平,体现了我国教育公平价值的实践和发展。但地方经费不能保证地方公费师范生政策的有效实施,"简化读研"降低了研究生培养的要求,"不准报考研究生"和强制服务制度也阻碍了公费师范生的发展,反映出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仍然存在不公平的问题。公费师范生教育应拓宽资金渠道,逐步增加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经费;健全培养和监督制度,进一步提升公费师范生的培养质量;改革教师用人机制,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弥补公费师范生教育在公平性上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教师队伍建设 公费教育 教育政策 教育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