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nect & Drive: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 for congestion reduction 被引量:10
1
作者 Jeroen PLOEG Alex F.A.SERRARENS Geert J.HEIJENK 《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2011年第3期207-213,共7页
Road throughput can be increased by driving at small inter-vehicle time gaps. The amplification of velocity disturbances in upstream direction, however, poses limitations to the minimum feasible time gap. This effect ... Road throughput can be increased by driving at small inter-vehicle time gaps. The amplification of velocity disturbances in upstream direction, however, poses limitations to the minimum feasible time gap. This effect is covered by the notion of string stability. String-stable behavior is thus considered an essential requirement for the design of automatic distance control systems, which are needed to allow for safe driving at time gaps well below 1 s. Using wireless inter-vehicle communications to provide real-time information of the preceding vehicle, in addition to the information obtained by common Adaptive Cruise Control (ACC) sensors, appears to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feasible time gap, which is shown by practical experiments with a test fleet consisting of six passenger vehicles. The large-scale deployment of this system, known as Cooperative ACC (CACC), however, poses challenges with respect to the reliability of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 solution for this scalability problem can be found in decreasing the transmission power and/or beaconing rate, or adapting the communications protocol. Although the main CACC objective is to increase road throughput, the first commercial application of CACC is foreseen to be in truck platooning, since short distance following is expected to yield significant fuel savings in this c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 (cacc string stability cooperative driving traffic congestion fuel efficien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bility analysis of traffic flow with extended CACC control models 被引量:1
2
作者 郑亚周 程荣军 +1 位作者 卢兆明 葛红霞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6期123-129,共7页
To further investigate car-following behaviors in the 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CACC) strategy,a comprehensive control system which can handle three traffic conditions to guarantee driving efficiency and s... To further investigate car-following behaviors in the 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CACC) strategy,a comprehensive control system which can handle three traffic conditions to guarantee driving efficiency and safety is designed by using three CACC models.In this control system,some vital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such as multiple preceding cars’ speed differences and headway,variable safety distance(VSD) and time-delay effect on the traffic current and the jamming transition have been investigated via analytical or numerical methods.Local and string stability criterion for the velocity control(VC) model and gap control(GC) model are derived via linear stability theory.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imulated traffic flow.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VC model and GC model can improve driving efficiency and suppress traffic conges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 stability condition traffic flow variable safety dist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CC车辆跟驰建模及混合交通流分析 被引量:30
3
作者 秦严严 王昊 冉斌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0-65,共6页
建立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CACC)车辆跟驰模型,并分析不同CACC比例下的混合交通流通行能力,尾部碰撞安全及交通排放.考虑车辆期望车头间距随速度动态变化的交通流特性,建立基于非线性动态车头间距策... 建立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CACC)车辆跟驰模型,并分析不同CACC比例下的混合交通流通行能力,尾部碰撞安全及交通排放.考虑车辆期望车头间距随速度动态变化的交通流特性,建立基于非线性动态车头间距策略的CACC跟驰模型,推导不同CACC比例下的混合交通流基本图模型,分析CACC提高通行能力的交通流运行机理.设计高速公路上匝道瓶颈数值仿真实验,评估不同CACC比例下的车辆尾部碰撞安全隐患,以及油耗、CO、HC、NOx的排放.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CACC模型能够在交通流速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以较高的交通流密度显著提升通行能力,同时有利于车辆尾部碰撞安全风险及交通排放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跟驰模型 数值仿真 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有CACC车辆和ACC车辆的混合交通流驾驶舒适性 被引量:11
4
作者 秦严严 王昊 +1 位作者 王炜 万千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3-108,173,共7页
为了探索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CACC)车辆对交通系统的潜在影响,分析了CACC车辆市场普及过程中存在的CACC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adaptive cruise control,ACC)车辆与人工驾驶车辆混合交通流驾驶舒适... 为了探索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CACC)车辆对交通系统的潜在影响,分析了CACC车辆市场普及过程中存在的CACC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adaptive cruise control,ACC)车辆与人工驾驶车辆混合交通流驾驶舒适性.应用加州伯克利PATH实车验证的ACC模型和CACC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实验,采用国际ISO-2631-1标准评价混合交通流舒适性,并对ACC和CACC期望车间时距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最后,从交通流稳定性的角度,对舒适性仿真结果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随着CACC市场率的增加,舒适性呈现先恶化、再逐渐提升的趋势.较大的ACC车间时距有利于抑制舒适性的恶化程度,CACC车辆对舒适性的提升作用不受其车间时距取值的影响.混合交通流稳定性定性地决定了舒适性的变化趋势,人工车辆安装车车通信设备,有助于舒适性的逐渐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交通流 舒适性 稳定性 跟驰模型 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 自适应巡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CACC渗透率条件下的混合交通流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秦严严 王昊 +1 位作者 王炜 万千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69,104,共8页
未来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CACC)车辆和传统车辆混合交通流的稳定性决定了CACC技术对交通拥堵、能耗排放的改善程度.鉴于此,研究不同CACC渗透率时这种混合交通流的稳定性.应用基于轨迹数据标定的IDM(... 未来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CACC)车辆和传统车辆混合交通流的稳定性决定了CACC技术对交通拥堵、能耗排放的改善程度.鉴于此,研究不同CACC渗透率时这种混合交通流的稳定性.应用基于轨迹数据标定的IDM(Intelligent Driver Model,IDM)模型和由加州伯克利PATH实验室实车测试验证的CACC模型分别作为传统车辆跟驰模型和CACC车辆跟驰模型.依据传统车辆在扰动下的稳定性,确定高稳态速度和低稳态速度,并考虑两种车型相对数量、相对位置的随机性,设计数值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高稳态速度下,不同CACC渗透率时混合车队均整体稳定;在低稳态速度下,当CACC渗透率较小时,车队整体不稳定,CACC渗透率需达到50%以上时,才有可能使得混合车队由不稳定转变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稳定性 跟驰模型 混合交通流 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 稳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行环境下CACC系统驾乘舒适性优化控制 被引量:4
6
作者 梁军 于扬 +1 位作者 王文飒 陈龙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90-1297,共8页
为提升协同式自适应巡航(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CACC)系统在由自动网联汽车(connected automated vehicle,CAV)和人工驾驶汽车(manual vehicle,MV)构成的混行交通流下的驾乘舒适性,提出考虑驾乘舒适性的双层控制策略(dua... 为提升协同式自适应巡航(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CACC)系统在由自动网联汽车(connected automated vehicle,CAV)和人工驾驶汽车(manual vehicle,MV)构成的混行交通流下的驾乘舒适性,提出考虑驾乘舒适性的双层控制策略(dual-layer control strategy considering ride comfort,RC-DCS).上层控制器从宏观角度出发,采用两状态空间模型调整跟车间距及车速,并利用代价函数改善车队的整体稳定性和舒适性;下层控制器从微观角度出发,优化单车的油门和制动踏板切换逻辑,稳定实际加速度输出,降低车辆频繁加减速引起的自身俯仰.试验结果表明:RC-DCS在跟随MV工况中跟车间距误差和加速度分别降低了72.44%和24.87%;在MV插入CACC车队工况中通过增大跟车时距0.4 s以减少加速度波动;在跟车、紧急制动、旁车切入3种典型工况中,单车加速度标准差分别降低了9.6%、10.4%、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辆 混行交通 协同式自适应巡航 舒适性优化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MPC的异质车队协同式自适应巡航控制策略
7
作者 冯莉 高若菡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1,共8页
以具备不同动力学参数电动汽车组成的异质车队作为研究对象,以满足混合异质车流的跟车性、安全性与舒适性等性能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利用模糊控制理论改变原本MPC固定权重的协同式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CACC)。通过构建协同式自适应巡航控... 以具备不同动力学参数电动汽车组成的异质车队作为研究对象,以满足混合异质车流的跟车性、安全性与舒适性等性能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利用模糊控制理论改变原本MPC固定权重的协同式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CACC)。通过构建协同式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的车辆间纵向动力学模型,搭建离散状态空间等式,创建相应的目标优化函数并进行约束求解,设计模糊规则改变MPC相关性能的固定权重系数,最后通过构造Simulink和CarSim的联合仿真模型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在跟随行驶工况下,改进后的模糊MPC控制算法比传统的MPC控制效果更明显,能更好响应异质车队跟车性、安全性与舒适性等性能,更满足实际车流行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异质车队 协同式自适应巡航控制 模糊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CC车头时距与混合交通流稳定性的解析关系 被引量:20
8
作者 秦严严 胡兴华 +1 位作者 何兆益 冉斌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1-67,共7页
研究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CACC)车头时距对不同CACC比例下混合交通流稳定性的影响关系,进而为CACC车头时距设计提供参考.应用优化速度模型(Optimal Velocity Model,OVM)作为手动车辆的跟驰模型,PAT... 研究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CACC)车头时距对不同CACC比例下混合交通流稳定性的影响关系,进而为CACC车头时距设计提供参考.应用优化速度模型(Optimal Velocity Model,OVM)作为手动车辆的跟驰模型,PATH真车实验标定的模型作为CACC车辆的跟驰模型.基于传递函数理论,推导混合交通流稳定性判别条件,计算关于CACC比例与平衡态速度的混合交通流稳定域.分析混合交通流在任意速度下稳定所需满足的临界CACC比例与CACC车头时距的解析关系,提出随CACC比例增加的可变CACC车头时距设计策略,并通过数值仿真实验验证所提可变CACC车头时距策略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提可变CACC车头时距策略下,CACC车头时距随CACC比例增加而逐渐降低,避免取值较大影响混合交通流通行能力的提升;当CACC比例大于35%时,混合交通流在任意速度下稳定.研究结果可为大规模CACC真车实验的实施提供理论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车头时距策略 稳定性解析 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 跟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智能网联车辆影响的八车道高速公路施工区可变限速控制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过秀成 肖哲 +2 位作者 张一鸣 张叶平 许鹏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3-359,共7页
为提升车联网环境下高速公路施工区交通运行效率及安全水平,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可变限速控制方法.选取智能驾驶模型和真车试验模型,分别对传统人工车辆和智能网联车辆的跟驰行为进行建模,构建了以瓶颈下游路段交通流量为效率指标... 为提升车联网环境下高速公路施工区交通运行效率及安全水平,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可变限速控制方法.选取智能驾驶模型和真车试验模型,分别对传统人工车辆和智能网联车辆的跟驰行为进行建模,构建了以瓶颈下游路段交通流量为效率指标、瓶颈路段速度标准差为安全指标的复合奖励值,利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分车道动态求解最佳限速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可变限速控制方法在不同智能网联车辆渗漏率条件下均能有效提升交通流运行效率和安全水平,且在智能网联车辆渗漏率较低时,提升效果更加显著.当智能网联车辆渗漏率为1.0时,瓶颈下游路段交通流量提升10.1%,瓶颈路段速度标准差均值下降68.9%;当智能网联车辆渗漏率为0时,瓶颈下游路段交通流量提升20.7%,瓶颈路段速度标准差均值下降78.1%.智能网联车辆的引入能够提升至多52.0%的瓶颈下游路段交通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限速控制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 八车道高速公路施工区 智能网联车辆 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道左转交叉口CV与MV混合流建模与仿真
10
作者 陈群 杜梦笑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3-200,共8页
借道左转是为了提高左转车流的通行效率,在信号交叉口采用的一种非传统的左转车流组织方式。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是一种纵向车速自动控制的驾驶辅助系统,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道路上将会是传统人工驾驶车辆和安装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 借道左转是为了提高左转车流的通行效率,在信号交叉口采用的一种非传统的左转车流组织方式。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是一种纵向车速自动控制的驾驶辅助系统,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道路上将会是传统人工驾驶车辆和安装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的车辆混合行驶。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了采用借道左转交通组织方式信号交叉口传统人工驾驶车辆(MV)和安装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的车辆(CV)混合交通流的运行情况,考虑车辆行驶至开口区域时前方的车辆数、前方车辆的运动状态、信号灯状态和信号周期等为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开发了一个是否借道的决策程序。结果表明,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可以使左转车辆的通行效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 混合流 交叉口 借道左转 元胞自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车辆编队研究
11
作者 李启朗 郭文静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40-45,共6页
为应对自动驾驶车辆运动的模型不确定性问题,根据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CACC)框架,搭建车辆间纵向运动学模型,并建立相应的离散状态空间方程。采用模型预测控制(MPC)方法,预测前车或车队未来状态,以优化跟随车辆的运动控制。通过车间通信... 为应对自动驾驶车辆运动的模型不确定性问题,根据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CACC)框架,搭建车辆间纵向运动学模型,并建立相应的离散状态空间方程。采用模型预测控制(MPC)方法,预测前车或车队未来状态,以优化跟随车辆的运动控制。通过车间通信获取跟随车辆与前车的信息,从而得出跟随车辆的期望加速度。通过对五辆车的编队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编队控制器的有效性。该方法以加速度作为控制量,更符合实际应用场景。与PID算法对比,该方法的车辆最大加速度降低了19.23%,最大位置跟随误差降低了63.51%。对不同车头时距的情况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车头时距越小,车辆跟踪效果越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协同自适应巡航 车辆编队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作式巡航控制下混合车队队列稳定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淑庆 李啟丰 +1 位作者 王昊 秦严严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2-89,共8页
考虑协作式巡航控制(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CACC)车辆与自适应巡航控制(Adaptive Cruise Control,ACC)车辆之间的退化机制,构建由CACC车辆、ACC车辆以及人工驾驶车辆组成的混合车队。应用传递函数理论,推导混合车队在不... 考虑协作式巡航控制(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CACC)车辆与自适应巡航控制(Adaptive Cruise Control,ACC)车辆之间的退化机制,构建由CACC车辆、ACC车辆以及人工驾驶车辆组成的混合车队。应用传递函数理论,推导混合车队在不同规模情况下的队列稳定性判别准则,计算混合车队在多种情形下的队列稳定性情况,并设计数值仿真实验验证理论分析结果。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所推导的混合车队队列稳定性准则能够从理论层面计算混合车队关于车队规模与车流速度的队列稳定域,当混合车队中CACC车辆比例达到25.00%~41.17%及以上时,混合车队可在全速度范围内实现队列稳定。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混合车队头车产生的速度扰动传递至上游CACC车辆时,CACC车辆可有效抑制速度扰动的波动幅度,使混合车队趋于稳定,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研究结果揭示了混合车队保持稳定时的CACC车辆与人工驾驶车辆的比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混合车队 队列稳定性 协作式巡航控制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协同巡航控制系统设计改进与试验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华雪东 阳建强 王炜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2-60,共9页
为提高交通流运行的机动性、稳定性,对车辆协同巡航控制(CACC)系统进行了改进设计.基于经典Newell模型提出了考虑CACC的改进跟驰模型,分析了所提出的CACC改进跟驰模型的动力学特性,给出了CACC改进跟驰模型的线性稳定性条件,并对由CACC... 为提高交通流运行的机动性、稳定性,对车辆协同巡航控制(CACC)系统进行了改进设计.基于经典Newell模型提出了考虑CACC的改进跟驰模型,分析了所提出的CACC改进跟驰模型的动力学特性,给出了CACC改进跟驰模型的线性稳定性条件,并对由CACC车辆和非CACC车辆组成的非均匀车队的不同无线通讯拓扑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数值试验进一步研究了在起步、刹车和意外事件的情况下,CACC车辆的存在对交通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设计CACC跟驰系统的模型参数取值后,CACC车辆的存在一方面可以提高交通流运行的机动性与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使交通出行更加的安全和舒适.此外,由于不同车队中CACC车辆的无线通讯拓扑结构会影响交通流的机动性与稳定性,对于CACC车辆的无线通讯拓扑结构应慎重的设计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跟驰模型 稳定性分析 协同巡航控制 数值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车辆工况对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车队行驶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覃频频 裴世康 +2 位作者 侯晓磊 吴锋民 万千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42,共10页
基于横向控制器和纵向控制器模型,包括校正的预瞄驾驶员模型、加速度控制模型、节气门控制模型和制动器控制模型,建立Matlab/Simulink和CarSim车辆联合仿真平台,并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与验证.利用平台分别仿真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Coopera... 基于横向控制器和纵向控制器模型,包括校正的预瞄驾驶员模型、加速度控制模型、节气门控制模型和制动器控制模型,建立Matlab/Simulink和CarSim车辆联合仿真平台,并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与验证.利用平台分别仿真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CACC)车队车辆紧急刹车,通信延时,起步加、减速工况和车队前方插入换道车辆4种情况下CACC车辆的行驶状况.仿真发现:紧急刹车时车队能够实现较好的紧急避撞;在通信延时的情况下,车队仍能保证行车安全;车队起步、减速工况运行较平稳,但加速度并不平稳,不利于车队后方车辆的乘坐舒适性;车队对前方插入不同速度的车辆能够及时响应并最终恢复安全行车间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车队安全 仿真 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 车辆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路协同技术下ACC车辆交叉口灯态互联模型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燎 李金桐 《电子设计工程》 2020年第17期88-93,共6页
为面向未来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研究车路协同技术(Vehicle-to-Infrastructure,V2I)与自适应巡航控制(Adaptive Cruise Control,ACC)技术结合下的车辆,在经过信号灯控制交叉口的通行特征。基于HELLY跟驰模型,扩展定义敏感系数C1和C2,构建... 为面向未来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研究车路协同技术(Vehicle-to-Infrastructure,V2I)与自适应巡航控制(Adaptive Cruise Control,ACC)技术结合下的车辆,在经过信号灯控制交叉口的通行特征。基于HELLY跟驰模型,扩展定义敏感系数C1和C2,构建V2I技术应用下的ACC车辆灯态互联模型,并划分出三类不同运行状态下的特征方程。利用MATLAB编译程序进行仿真模拟,对比分析在有无V2I技术应用下的ACC车辆通过交叉口时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特征,仿真结果表明,V2I技术应用下的灯态互联模型,在减速刹车和加速起步通过交叉口时,车流运行效益得到提升。最后,搭建实车试验场景,验证V2I技术应用到ACC车辆的可行性并采集实车数据,由时空轨迹图分析得:V2I技术应用下的车辆能更为及时地预判执行加减速,灯态互联模型提升了车流交叉口运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驰模型 信号控制交叉口 车路协同 灯态互联模型 自适应巡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MPC的智能汽车协同式自适应巡航控制 被引量:7
16
作者 鲁若宇 胡杰 +2 位作者 陈瑞楠 徐文才 曹恺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77-1186,共10页
本文中针对单向通信拓扑的非线性车辆队列协同式自适应巡航(CACC)控制问题,提出一种保证队列稳定且满足队列各车跟随性、安全性和乘员舒适性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策略。首先建立了车辆队列的动力学模型和通信拓扑结构模型,并基于... 本文中针对单向通信拓扑的非线性车辆队列协同式自适应巡航(CACC)控制问题,提出一种保证队列稳定且满足队列各车跟随性、安全性和乘员舒适性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策略。首先建立了车辆队列的动力学模型和通信拓扑结构模型,并基于队列系统的多项优化性能设计代价函数和系统约束,使队列中每一辆跟随车基于其接收到的有限信息求解一个开环局部最优问题,计算出当前时刻的最优控制量作为输入并不断重复这个过程,达到滚动优化的目的,实现车辆队列的协同式自适应巡航控制。其次通过CACC系统局部代价函数之和构建Lyapunov候选函数,证明了车辆队列系统渐进稳定性的充分条件。最后通过Car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分析了算法在理想状态下对不同形式单向通信拓扑车辆队列的控制性能;通过实车试验,验证了算法在实车条件下感知层存在抖动、底层控制存在延迟和误差时的控制性能。仿真和实车试验的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控制策略能使队列车辆实现各项优化性能,同时对外部干扰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协同式自适应巡航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混合自动驾驶车流的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彭理群 王依婷 +1 位作者 马育林 许述财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53-1161,共9页
车联网V2V环境下能实时获取自车和周围车辆的运动状态、驾驶工况和道路环境,为汽车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提供更准确的信息。为消除自动驾驶汽车(AV)和人工驾驶汽车(MV)混合行驶工况下的车头时距干扰对汽车纵向巡航控制的影响,提出了一种... 车联网V2V环境下能实时获取自车和周围车辆的运动状态、驾驶工况和道路环境,为汽车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提供更准确的信息。为消除自动驾驶汽车(AV)和人工驾驶汽车(MV)混合行驶工况下的车头时距干扰对汽车纵向巡航控制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联网V2V的协同自适应控制方法。通过车联网V2V实时采集车辆跟驰过程中车辆基本安全信息(basic safety message,BSM),进而获得车辆相对运动状态和驾驶行为序列;应用线性最优二次型方法建立驾驶操纵序贯链优化目标函数,再对扰动作用下的汽车运动状态改变量进行短时预测;在此基础上,以混合车流车头时距的最优均衡状态为目标,构建了车辆跟驰间距的滚动优化模型和协同自适应控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头车加/减速行驶工况下,改进后的车辆控制器能更快响应前车运动状态的变化量,并在保证车辆安全跟驰间距的情况下,降低了车头时距,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巡航控制 混合异质车流 协同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的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琛 王铁 《内燃机与配件》 2023年第15期28-31,共4页
本文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原理设计了上层控制器,用来决策期望加速度以实现良好的跟车效果,并将期望加速度变化作为优化条件之一引入代价函数中,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的优化油耗和乘坐舒适性,最后利用Simulink和CarSim的联合仿真验证所提出的控... 本文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原理设计了上层控制器,用来决策期望加速度以实现良好的跟车效果,并将期望加速度变化作为优化条件之一引入代价函数中,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的优化油耗和乘坐舒适性,最后利用Simulink和CarSim的联合仿真验证所提出的控制器。从结果可以看到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很有效的控制跟随车辆跟随领航车迅速做出一系列加减速机动,可以在相同的道路条件下使车辆以更小的车间距保持队列行驶来增加道路容量,同时能降低油耗。通过加速度的变化结果可以看到燃油车的换挡操作会造成加速度的突变从而影响乘坐舒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 联合仿真 上层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