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8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tudy of the Catalyst and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Energy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in the New Period
1
作者 Sun Yang Du Nini Yin Lili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75-280,共6页
On 3,September,2015,China signed more than 20 cooperation agreements,six of which were about oil and gas. This is a breakthrough since the 400 billion natural gas supply deal which was signed in May 2014. These great ... On 3,September,2015,China signed more than 20 cooperation agreements,six of which were about oil and gas. This is a breakthrough since the 400 billion natural gas supply deal which was signed in May 2014. These great achievements are inseparable from the continuous efforts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collective leadership and multi- level and all- dimensional cooper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a dream". This paper aims to discuss the stimulative factors of the developments and breakthrough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internal efforts between the two governments and external influences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Lastly,the paper explores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energy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to the realization of "China dre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合作 中国 俄罗斯 催化剂 天然气供应 合作协议 影响因素 国际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and China Wetlands Conservation──over a decade of cooperation by Daniel Viederman,WWF China Office
2
《野生动物》 1997年第5期4-4,共1页
WorldWideFundforNatureandChinaWetlandsConservation──overadecadeofcooperationbyDanielViederman,WWFChinaOffice... WorldWideFundforNatureandChinaWetlandsConservation──overadecadeofcooperationbyDanielViederman,WWFChinaOfficeChinaishometoEa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FICE cooperation china WI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共建“数字丝绸之路”:问题表征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2
3
作者 马文婷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31,共9页
中国—东盟共建“数字丝绸之路”既是一条顺应数字化革命浪潮,通过信息网络推进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经济循环发展之路,又是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一项生动实践。该倡议自提出以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推动了中国—东盟数字经... 中国—东盟共建“数字丝绸之路”既是一条顺应数字化革命浪潮,通过信息网络推进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经济循环发展之路,又是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一项生动实践。该倡议自提出以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推动了中国—东盟数字经济新合作,构建了全球数字治理新范式,提升了民心相通新高度。但同时双方在建设“数字丝绸之路”过程中仍面临数字鸿沟、基础设施水平差距大、跨境数据安全问题以及外部风险等干扰,对此中国应该根据东盟各国实际国情及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从深化数字政策沟通、促进基础设施联通、助推数字贸易畅通、加强数字资金融通、推动双方民心相通等方面主动作为,打造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生态良好的“数字丝绸之路”发展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丝绸之路” 中国—东盟合作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发展倡议视阈下的中国—东盟气候适应治理合作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涛 林汉东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84,共14页
中国和东盟诸国都是易受气候负面影响的国家,在气候适应领域缺乏治理经验,促使双方共同探索气候适应治理路径。中国作为全球治理的参与者、推动者和“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全球发展倡议已成为中国深化与东盟气候适应治理合作的新纽带,... 中国和东盟诸国都是易受气候负面影响的国家,在气候适应领域缺乏治理经验,促使双方共同探索气候适应治理路径。中国作为全球治理的参与者、推动者和“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全球发展倡议已成为中国深化与东盟气候适应治理合作的新纽带,二者在寻求“气候适应正义”、强化“适应战略和机制”对接及弥合“适应差距”存在高度契合性。当前中国和东盟的气候适应治理合作融入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系统维度中,又不可避免地面临适应治理层级、政策协调、适应投融资及地缘政治相互作用的难题。中国和东盟应联合加强气候适应政策协调与框架对接、积极寻求气候适应资金支持、有效平衡适应治理与发展的关系、积极管控气候适应治理的地缘政治,从而有序拓展和提升气候适应治理合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发展倡议 气候适应 中国—东盟合作 适应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协同视角下的中国——东盟数据跨境流动合作 被引量:1
5
作者 肖军 陈林培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3-50,共8页
[研究目的]针对当前中国—东盟日益深入的数字经济合作所产生的数据跨境流动合作需求,利用信息协同理论解析其内部机理,识别影响合作的各项风险因子,旨在构建更具系统和韧性的中国—东盟数据跨境流动合作框架。[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 [研究目的]针对当前中国—东盟日益深入的数字经济合作所产生的数据跨境流动合作需求,利用信息协同理论解析其内部机理,识别影响合作的各项风险因子,旨在构建更具系统和韧性的中国—东盟数据跨境流动合作框架。[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并结合信息协同概念模型,构建了中国—东盟数据跨境流动合作的研究框架模型,即“协同主体—协同数据—协同传输—协同应用—协同安全—协同环境”六个层次,并以此为主要分析依据。[研究结果/结论]在信息协同的视角下,中国与东盟在数据跨境流动合作时可从完善数据法规与政策对接、推动基础投资与人才培养、优化资源协同与利益分配、深化技术合作与安全信任等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协同 数据跨境 中国—东盟 数据流动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向政府共享数据的制度窘境、理论跃升与优化革新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元聪 徐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9-150,共12页
企业向政府共享数据能够让企业的数据经由政府与各个行业相结合,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协同优化、复用增效、融合创新的作用,最终释放出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针对当前企业向政府共享数据的制度窘境,其优化革新应当重新... 企业向政府共享数据能够让企业的数据经由政府与各个行业相结合,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协同优化、复用增效、融合创新的作用,最终释放出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针对当前企业向政府共享数据的制度窘境,其优化革新应当重新审视数据产权上的“公”“私”关系,以公共物品理论、利他主义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以及社会本位理论为理论基础并实现理论跃升。在共享适用范围方面,应当明确共享适用主体范围和共享适用内容范围;在共享依托方式方面,应当创设无偿共享的依托方式和有偿共享的依托方式;在共享应循程序方面,应当健全共享启动程序、共享提供程序、共享接收程序和共享监督程序;在共享法律责任方面,应当完善共享民事责任和共享行政责任,以优化企业向政府共享数据的制度体系,从而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为数字中国建设注入强势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中国 数字政府 企业数据 数据共享 政企合作 数据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非外交行为与经贸合作互动关系——基于外交事件文本数据的量化研究
7
作者 肖皓 叶新建 +1 位作者 赖明勇 吴卓麟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5,共11页
通过手动整理2000-2019年11437条中非外交往来事件文本数据,考虑外交事件类型异质性和衰减特征的累积效应,首次多维动态量化评估中非外交行为,并实证检验中非外交行为与经济合作间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中非外交经历快速发展期、波动韧... 通过手动整理2000-2019年11437条中非外交往来事件文本数据,考虑外交事件类型异质性和衰减特征的累积效应,首次多维动态量化评估中非外交行为,并实证检验中非外交行为与经济合作间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中非外交经历快速发展期、波动韧性期和逆势上升期三个阶段,从主体、领域与形式上看公共外交、经济外交和政党外交、规则治理外交的贡献度不断上升;中非外交与经贸合作存在动态正反馈的机制,体现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非洲 经贸合作 外交 新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中国行动计划”对中国新兴技术国际科研合作的影响——以合成生物学领域为例
8
作者 刘倩 关娇 +1 位作者 刘红煦 胡光元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9-188,共10页
自2018年底以来,中美新兴技术领域的科研合作面临重大挑战。量化政治冲突对科学合作的影响有助于中国新兴技术领域国际合作应对国际挑战。本文基于2009—2023年间在中国合成生物学领域国际科研合作的论文发表数据,利用美国“中国行动计... 自2018年底以来,中美新兴技术领域的科研合作面临重大挑战。量化政治冲突对科学合作的影响有助于中国新兴技术领域国际合作应对国际挑战。本文基于2009—2023年间在中国合成生物学领域国际科研合作的论文发表数据,利用美国“中国行动计划”构造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这一外部冲击对中国新兴技术国际科研合作的影响,并通过访谈法深入分析了该政策背后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国行动计划”对中美合作论文数量的直接冲击较为有限,但显著降低了中美合作论文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机制分析显示,“中国行动计划”通过限制中美新兴技术领域的合作,降低合作论文的学术质量,通过改变国际合作的整体环境,降低合作论文的学术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科研合作 新兴技术领域 中国行动计划 合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中国对非出口贸易效率与潜力研究
9
作者 田泽 张莹 任阳军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15,共8页
基于中国对非洲40个国家贸易结合度指数的测算,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中国对非洲国家的出口贸易效率与潜力空间。研究发现:两国制度距离、文化距离、贸易国交通运输能力等均会影响中国对非出口贸易效率提升;贸易国的信息与通信能力... 基于中国对非洲40个国家贸易结合度指数的测算,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中国对非洲国家的出口贸易效率与潜力空间。研究发现:两国制度距离、文化距离、贸易国交通运输能力等均会影响中国对非出口贸易效率提升;贸易国的信息与通信能力、商业自由度均能促进中国对非出口贸易效率的提升。我国对非洲国家总体出口贸易效率不低,但区域异质性较为明显,南非区域出口贸易效率值最高,其次为北非、西非、东非,中非区域出口贸易效率值最低。贸易潜力值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东非国家布隆迪、科摩罗,西非国家几内亚比绍、佛得角,中非国家中非共和国的出口潜力较大。基于此,在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背景下,稳定我国对非出口贸易的同时,挖掘非洲不同区域内国家的市场空间与贸易发展潜力,推动中非经贸合作走深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非贸易 经贸合作 出口贸易效率 贸易发展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跨区域合作与中国的角色:探寻新的多边合作范式
10
作者 周玉渊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51,180,181,共23页
非洲跨国跨区域基础设施合作是非洲发展和地区一体化的优先议程。受到大国竞争、地区安全挑战增加、能源转型和供应链安全问题凸显等因素的驱动,不仅非洲国家加快推进跨区域合作,而且域外国家也更加重视对非洲跨区域合作的参与。美欧对... 非洲跨国跨区域基础设施合作是非洲发展和地区一体化的优先议程。受到大国竞争、地区安全挑战增加、能源转型和供应链安全问题凸显等因素的驱动,不仅非洲国家加快推进跨区域合作,而且域外国家也更加重视对非洲跨区域合作的参与。美欧对非合作正经历从传统的发展援助转向战略性经贸投资的范式转变,使围绕非洲关键发展走廊的竞争成为地缘政治经济竞争的重要形态。中国是非洲跨区域合作和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及突出贡献者。随着中非合作从双边向多边和区域扩大、从项目合作到战略对接、从工程建设到全链条参与的演变过程,中国参与非洲跨区域合作对构建新的中非多边合作范式提出了更高要求。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提出支持非洲跨区域发展、打造陆海联动、协同发展的中非互联互通网络正是对这一现实要求的回应。为深化中非关系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非应挖掘中国参与非洲跨区域合作的潜力,加强多边协调合作,持续提升中非合作的层次、结构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跨区域合作 中非合作 一带一路 基础设施 多边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在东南亚第三方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合作模式及其改进
11
作者 王丽琴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7,182,共12页
中日双方在东南亚第三方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合作主要采用“企业对企业”模式。该模式合作历史悠久,远远早于中日“政府对政府”合作;合作行业聚焦,以能源次行业为主;合作形式多样,涵盖垂直型合作和水平型合作。然而,这一模式在实施过... 中日双方在东南亚第三方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合作主要采用“企业对企业”模式。该模式合作历史悠久,远远早于中日“政府对政府”合作;合作行业聚焦,以能源次行业为主;合作形式多样,涵盖垂直型合作和水平型合作。然而,这一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多重挑战。首先,日本私营企业以经济理性为导向,而中国国有企业部分承担国家地缘经济目标,双方合作存在目标协调困难。其次,中国倾向于与东南亚各国展开双边层次合作,而日本更偏向于与东盟整体进行区域层次合作,这导致合作层次错位。最后,中日双方在基础设施部分次行业(尤其是交通领域)的合作标准存在分歧,增加了合作难度。这些挑战显著影响了中日双方在东南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进程,致使部分项目合作延迟、终止或缺失。为应对上述挑战,中日需适当提升“政府对政府”合作比例,并深化“企业对企业”战略合作;同时,中国应警惕日本势力在东南亚的渗透及日本金融企业的相对优势,妥善应对合作中的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双方 东南亚 基础设施建设 “企业对企业”合作模式 合作目标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亚机制的比较优势与发展前景
12
作者 顾炜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70,共9页
中亚地区近年来出现了诸多“中亚国家+X”机制,推动了中亚地区合作的发展。中国—中亚机制秉持相互尊重、命运与共的原则,在扎实的基础上稳步发展,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层级机制,合作领域全面、发展空间广阔、延续性强。在大国竞争和地区危... 中亚地区近年来出现了诸多“中亚国家+X”机制,推动了中亚地区合作的发展。中国—中亚机制秉持相互尊重、命运与共的原则,在扎实的基础上稳步发展,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层级机制,合作领域全面、发展空间广阔、延续性强。在大国竞争和地区危机的双重挑战下,中国—中亚机制有助于推动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合作,对保持地区稳定和促进各国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合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 中国-中亚机制 地区合作 比较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智库研究进展综述、启示与展望
13
作者 赵恒煜 韦宜均 《智库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4-165,共12页
[目的/意义]东盟是亚洲重要的区域合作组织。智库机构在东盟共同体建设、东南亚国家治理和亚太地区对话合作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提供了科学、专业和系统的决策支撑。随着中国—东盟进入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目的/意义]东盟是亚洲重要的区域合作组织。智库机构在东盟共同体建设、东南亚国家治理和亚太地区对话合作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提供了科学、专业和系统的决策支撑。随着中国—东盟进入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围绕东南亚智库开展研究,对相关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和评述,有助于我国深化对东南亚智库的认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合作,并从中获得启迪。[方法/过程]本文在回顾东南亚智库发展历程及现状的基础上,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关东南亚智库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其中的代表性观点,从研究主题、学科视角和研究方法、研究发现、研究不足等方面对成果进行综合评述。[结果/结论]近年来,东南亚智库发展迅速,学界对其关注度不断提升,研究主题内容丰富,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呈现越来越综合、多元的研究趋向,但在对象界定、研究系统性、理论空间拓展、研究资料获取等方面存在一些局限。我国应从完善研究维度、创新研究策略、深化中国—东盟智库合作、培养专业人才队伍、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等方面,加大对东南亚智库的研究力度,丰富智库理论与实践创新,为中国—东盟合作增添新的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智库 研究综述 中国—东盟智库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出版合作实践机制:基于行动者网络的视角
14
作者 李意 郑兆辰 《阿拉伯世界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52,157,共24页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出版合作是中阿文明交流互鉴的重点领域,承担着实现文化资源双向整合与价值共创的重任。双方通过政府主导与市场联动、数字化技术赋能、跨文化策略优化等多重路径协同推进,取得了诸多显著成果。本文根据行动者网络理...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出版合作是中阿文明交流互鉴的重点领域,承担着实现文化资源双向整合与价值共创的重任。双方通过政府主导与市场联动、数字化技术赋能、跨文化策略优化等多重路径协同推进,取得了诸多显著成果。本文根据行动者网络理论中的“转译”模型,采用动能生成、网络强化所涉及的“问题化”“利益赋予”“征召”“动员”四阶段机制分析中阿出版合作的具体实践。研究发现,中阿出版合作在推动双方文明知识共享、丰富国际文化交流内涵以及提升全球话语权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现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与此同时,出版选题与市场需求脱节、出版数字化转型受到制约以及文化理解不足和语言差异等问题依然存在,双方应重视多元主体的协同作用,推动数字出版平台的共建,构建稳定高效的创作网络,进而实现中阿出版合作在内容和机制上的双向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交流互鉴 实践机制 行动者网络理论 中阿出版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经营国际合作项目对中国林业的影响及展望
15
作者 谢阳生 雷相东 高文强 《农业展望》 2025年第3期86-94,共9页
森林经营是培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是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中国在这一领域通过国际合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理念。本研究深入回顾了森林经营国际合作项目的发展历程,系统分析了国际合作对中... 森林经营是培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是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中国在这一领域通过国际合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理念。本研究深入回顾了森林经营国际合作项目的发展历程,系统分析了国际合作对中国森林经营理念的深远影响;详细探讨了中国在合作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以及新理念的形成过程,深入剖析了这些先进理念如何有效融入中国森林管理实践。同时,进一步探究了国际合作在技术交流及创新、政策及标准制定以及能力建设方面对中国森林经营产生的积极影响。基于深入的研究结果,本研究展望了未来森林经营国际合作的发展方向,包括加强与拥有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国家或地区的紧密合作、积极拓展新的合作领域,以及通过优化合作模式与机制提升合作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合作项目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森林可持续经营 技术革新 中国林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职业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现实反思与实践进路——基于对职业教育服务中非产能合作的思考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梅雪 李俊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1,共8页
“一带一路”倡议是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平台,以职业教育“走出去”引领的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在“一带一路”共建及中非产能合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托我国职教改革形成的重要成果与在非海外分校的运营管理经验,我国职业教育在... “一带一路”倡议是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平台,以职业教育“走出去”引领的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在“一带一路”共建及中非产能合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托我国职教改革形成的重要成果与在非海外分校的运营管理经验,我国职业教育在规模化培养非洲本土中、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潜力与优势,并形成了“鲁班工坊”等标志性实践载体。职业教育要真正服务于中非产能合作,关键在于实现较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国际化,但非洲本土的产业条件、教育质量及我国职业教育本身存在的挑战构成了现实的关键瓶颈。面向未来,我国需凝练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理念及话语体系,完善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制度,稳步推进境外办学机制探索,以系统增强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能力与水平,推动职业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国际产能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非产能合作 职业教育国际化 职业教育对外开放 境外合作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时空格局、区域差异与演变趋势 被引量:1
17
作者 安健吉 员学锋 苏强俊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27,共22页
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时空异质特征,对于推进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从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对象和新质生产资料3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运用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分解... 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时空异质特征,对于推进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从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对象和新质生产资料3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运用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分解和Markov链等方法,研究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区域差异和演变趋势。结果表明:①2012~2022年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逐年提升,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整体全面提升”的时空变化特征和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冷点区域集聚在西北部地区,热点区域集聚在东部地区。②中国不同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性逐渐加剧,东北部与中部、东北部与西部等区域之间的差异尤为突出。③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演变过程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存在“路径依赖现象”“马太效应”和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高水平邻域有助于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低水平邻域则会限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地理 新质生产力 时空格局 区域差异 演变趋势 高质量发展 区域协同发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东南亚军事外交:演变、现状及挑战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琳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56,I0002,I0003,共22页
东南亚是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方向,也是近年来军事外交取得较多成果和突破的重要区域,这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积累了积极因素。冷战后,中国对东南亚军事外交总体持续向前发展,目前已经涵盖包括高层交流、军事培训、舰艇... 东南亚是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方向,也是近年来军事外交取得较多成果和突破的重要区域,这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积累了积极因素。冷战后,中国对东南亚军事外交总体持续向前发展,目前已经涵盖包括高层交流、军事培训、舰艇访问、联合演训、军援军售等诸多领域,且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实现了多方面重大转变。但中国对东南亚军事外交也面临互信不足、域外势力介入、东南亚国家政局变化及南海问题等因素的挑战。中国应从战略视角看待对东南亚军事外交的地位和作用,从加强与东南亚国家战略安全互信、推动务实合作向纵深发展、双多边统筹推进、妥善处理分歧矛盾等方面,进一步运筹和推进对东南亚军事外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东南亚 周边外交 军事外交 军事合作 联合演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全球化背景下全球公共卫生合作的中国方案
19
作者 王睿娟 吴浜栋 +6 位作者 彭陆卓尔 宋仪 鲍如昕 黎浩 任苒 程峰 梁晓晖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81,共8页
本研究利用文献资料和网络数据,系统梳理全球公共卫生合作的理论及实践基础,结合专家访谈法开展实证分析,通过对访谈数据进行量化统计和文本挖掘,进一步探讨中国参与全球公共卫生合作的策略,提出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参与全球公共卫生合... 本研究利用文献资料和网络数据,系统梳理全球公共卫生合作的理论及实践基础,结合专家访谈法开展实证分析,通过对访谈数据进行量化统计和文本挖掘,进一步探讨中国参与全球公共卫生合作的策略,提出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参与全球公共卫生合作的方案。在逆全球化思潮下,中国应以自身公共卫生能力建设为根基,以实现全球安全和健康公平为核心,秉持开放合作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积极推动双边及多边合作,聚焦全球健康人才培养,依托现有平台、国际机制与数字健康技术,提升疾病防控效能,助力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全球化 全球公共卫生合作 全球健康治理 中国方案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缅甸数字农业发展现状及中缅合作展望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宇 毕洁颖 《农业展望》 2025年第1期10-18,共9页
发展先进的数字农业技术是缅甸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本研究在分析缅甸传统农业发展现状、现实挑战,以及其农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与潜力的基础上,探讨了中缅两国在数字农业领域合作的可能性与前景。首先,缅甸农业呈现出典型的纳尔逊... 发展先进的数字农业技术是缅甸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本研究在分析缅甸传统农业发展现状、现实挑战,以及其农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与潜力的基础上,探讨了中缅两国在数字农业领域合作的可能性与前景。首先,缅甸农业呈现出典型的纳尔逊低水平均衡的“传统农业”特征;其次,虽然缅甸小农人力资本水平较低,但数字素养较高,具备一定的数字农业发展潜力;最后,现阶段缅甸具备丰富的数字农业实践,但仍面临发展约束。当前,缅甸数字农业发展在智能灌溉与水肥一体化技术、农机与能源技术升级、病虫害智能诊断多方面面临重大需求。未来,中缅数字农业合作:一方面,需整合相关合作资源,推动中缅技术转移,有序推进缅甸数字农业转型;另一方面,需加强培训,提升其人力资本水平,助力数字农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缅甸 数字农业 农业数字化转型 农业现代化 中缅合作 东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