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西部退耕还林工程社会影响评价——以会泽县、清镇市为例 |
支玲
李怒云
田治威
王娟
林德荣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63
|
|
2
|
黄土高原不同降水类型区林地、草地与农田土壤干燥化效应比较 |
李军
陈兵
李小芳
赵玉娟
次仁央金
蒋斌
胡伟
|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5
|
|
3
|
量化退耕还林后土壤碳变化 |
王春梅
刘艳红
邵彬
赵景刚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49
|
|
4
|
桂西北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退耕还林还草的固碳效益评价 |
刘淑娟
张伟
王克林
苏以荣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1
|
|
5
|
黄河中游河龙区间植被覆盖变化与径流输沙关系研究 |
信忠保
余新晓
甘敬
王小平
李金海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6
|
|
6
|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对吴起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土壤侵蚀的影响 |
郭建英
李锦荣
刘铁军
孙保平
梁占岐
赵岩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8
|
|
7
|
退耕还草对土壤水分养分演变的影响 |
郭胜利
路鹏
党廷辉
|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
2003 |
27
|
|
8
|
黄土高原典型流域水沙关系对退耕还林(草)的响应 |
蔺鹏飞
张晓萍
刘二佳
张亭亭
张建军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1
|
|
9
|
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还林地土壤有机碳、氮密度变化特征 |
赵发珠
韩新辉
杨改河
佟小刚
康乐
杜约翰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0
|
|
10
|
退耕还草区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动态分析——以甘肃省镇原县北庄村为例 |
黄文德
牛俊义
高玉红
杨小舟
赵奎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8
|
|
11
|
宁南山区旱地苜蓿垄沟集水种植生物群体生长特征及其水分利用效率 |
李永平
贾志宽
刘世新
韩青芳
常克勤
上官周平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1
|
|
12
|
会同退耕还林不同造林模式下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
张国斌
田大伦
方晰
项文化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0
|
|
13
|
黄土区退耕草地凋落物-土壤界面水分过程特征研究 |
王冬
杨政
郝红敏
武高林
朱元骏
史志华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0
|
|
14
|
中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模式探讨 |
李世东
吴转颖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34
|
|
15
|
张北县退耕还林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 |
张志东
黄选瑞
张玉珍
聂犇
胡玉山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0
|
|
16
|
从宁夏原州区的调查看退耕还林政策的不足 |
宋乃平
陶燕格
王磊
刘艳华
马忠玉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0
|
|
17
|
从农户调查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路径选择问题 |
宋乃平
刘艳华
杨洋
陶燕格
王磊
|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0
|
|
18
|
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方式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差异及其空间变化 |
李俊超
郭胜利
党廷辉
张彦军
李娜娜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9
|
|
19
|
退耕土壤的碳、氮固存及其对CO_2、N_2O通量的影响 |
高亚琴
黄高宝
王晓娟
马剑
刘博
黄涛
李卿沛
|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20
|
榆林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研究 |
黄永青
麻保林
石长春
高保山
黄巍
|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