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ynamo的Revit-Midas/Civil斜拉桥模型信息转换 被引量:2
1
作者 蔡金标 刘鸾翔 +2 位作者 冯倩 何欣 徐荣桥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38,共7页
BIM模型不支持有限元计算,且BIM模型与有限元分析模型数据交互困难,故BIM技术正向设计过程中存在建模效率低、模型修改困难等问题,无法做到BIM结构设计与有限元力学分析一体化,增加了结构模型建模与纠错成本.本文依托Revit和Midas/Civi... BIM模型不支持有限元计算,且BIM模型与有限元分析模型数据交互困难,故BIM技术正向设计过程中存在建模效率低、模型修改困难等问题,无法做到BIM结构设计与有限元力学分析一体化,增加了结构模型建模与纠错成本.本文依托Revit和Midas/Civil软件平台,在Dynamo环境下采用IronPython语言设计了一套Revit-Midas/Civil的模型信息转换程序.以博士大桥主桥为对象,通过程序自动实现:1)Revit模型桥梁构件分解、截面特性计算、拉索及梁塔弹性连接处理,并转换成适用于Midas/Civil的语言格式MCT文件,实现了Revit向Midas/Civil模型信息自动转换;2)将有限元计算结果反馈到Revit模型中,对作用效应信息按数值大小赋予渐变颜色,实现了在BIM模型中显示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展示功能.本文程序可实现Revit-Midas/Civil模型信息转换,有效提高了BIM正向应用效率,弥补了BIM技术在桥梁结构分析方面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模型转换 Dynamo混合编程 REVIT MIDAS/CIV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控制LCR电桥测量仪的研制
2
作者 荣军 陈松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70,133,共6页
针对目前市场上LCR电桥测量仪价格昂贵且设计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伏安法、自由轴法、相敏检波法和开尔文四线测量法的低成本、高精度LCR数字电桥设计方案。该系统的核心控制与数据处理单元采用STM32F407微控制器,信号输入源采用... 针对目前市场上LCR电桥测量仪价格昂贵且设计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伏安法、自由轴法、相敏检波法和开尔文四线测量法的低成本、高精度LCR数字电桥设计方案。该系统的核心控制与数据处理单元采用STM32F407微控制器,信号输入源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测量单元采用半桥电路结构。正弦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后输入至半桥电路,运算放大器对半桥电路两端的电压进行缓冲放大,随后通过模拟开关切换至后级的滤波与放大电路进行信号处理。处理后的信号经由开关式相敏检波器进行检波,将被测信号的实部与虚部分量分别转换为对应的直流信号,最终通过高精度模数转换器ADS112C04采集直流信号,计算得到被测元件的类型及其参数。经过严格的实验测试,所设计的LCR电桥在测量电阻、电容和电感时误差控制在5%以内。此外,该系统还实现了自动识别元件类型、自动选择量程以及自动调零等功能。显著提升了测量效率与精度。由于其低成本、高精度及多功能特性,该LCR数字电桥可广泛应用于高校电子测试实验中,为电子测量实验提供了可靠的硬件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R电桥 自由轴法 相敏检波 Ⅰ/Ⅴ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临-永”转换抢修钢墩设计及应急使用稳定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子玉 陈士通 +2 位作者 支墨墨 张红涛 张凯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2-160,共9页
为解决既有桥墩抢修器材仅适用于临时抢修、不能与永久恢复有效结合的问题,提出一种可“临-永”转换抢修钢墩,并介绍其结构组成和结构特点。针对应急使用阶段,基于Abaqus建立空间模型开展结构稳定分析,考虑列车活载、横向风载、制动力... 为解决既有桥墩抢修器材仅适用于临时抢修、不能与永久恢复有效结合的问题,提出一种可“临-永”转换抢修钢墩,并介绍其结构组成和结构特点。针对应急使用阶段,基于Abaqus建立空间模型开展结构稳定分析,考虑列车活载、横向风载、制动力、平面扭转、初始缺陷等影响因素,分别从线弹性和非线性两个层面系统研究应急使用状态结构稳定性能。研究表明:线弹性分析时,随着横向风压增大,钢墩临界荷载呈减小趋势,下降速率与列车荷载强度及活载加载图式相关;钢墩临界荷载随着平面扭角增大呈减小趋势,具体使用时宜将扭转角度控制在0.5°以内,此外,平面扭转发生位置越低,对结构稳定影响越明显;钢墩临界荷载随几何初始缺陷增大呈下降趋势,不同类型缺陷对钢墩稳定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为双向缺陷、横向缺陷、纵向缺陷;考虑非线性影响时,双重非线性影响最大,材料非线性次之,几何非线性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抢修钢墩 稳定性 “临-永”转换 应急使用 线弹性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汁江大桥大倾角隧道锚主缆预应力锚固系统定位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健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47,共6页
绿汁江大桥为主跨780 m的单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玉溪岸隧道锚总长86 m,锚塞体底板与水平面夹角54°,主缆预应力锚固系统定位精度要求高达3 mm。针对锚固系统定位测量的重难点,分别采用精密导线法、双导线法布设洞外、洞内加密控制网... 绿汁江大桥为主跨780 m的单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玉溪岸隧道锚总长86 m,锚塞体底板与水平面夹角54°,主缆预应力锚固系统定位精度要求高达3 mm。针对锚固系统定位测量的重难点,分别采用精密导线法、双导线法布设洞外、洞内加密控制网;建立锚固系统数学模型,将隧道锚坐标系转换为整体坐标系,计算索股预应力管道坐标,并与软件建立的锚固系统三维几何模型中的坐标对比,经复核坐标转换结果准确。主缆预应力锚固系统随锚碇基础及填芯混凝土施工逐层安装定位,采用全站仪三维坐标法及精确修正球气差常数的全站仪三角高程差分法对测量高程进行修正。定位时,首先进行后锚面模板精调;接着基于锚垫板与索股预应力管道同轴调整原理,调整锚垫板与对应索股预应力管道轴线相垂直以及锚垫板的平整度,进行后锚垫板定位;然后安装定位支架,进行索股预应力管道定位;最后进行前锚垫板定位,实测锚固系统定位精度小于3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大倾角隧道锚 锚固系统 加密控制网 坐标系转换 全站仪三维坐标法 施工测量 定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盐高铁复杂环境地区桥梁设计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勇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66,共9页
徐盐高铁线路长、桥梁占比高,沿线地质、自然条件复杂。高烈度地震区简支梁桥按硬抗地震作用设计,研发了新型支座并优化支座布置和防落梁措施,编制适用的桥墩参考图;连续梁(拱)桥采用减隔震设计,具体根据场地地震参数和桥梁跨度选用减... 徐盐高铁线路长、桥梁占比高,沿线地质、自然条件复杂。高烈度地震区简支梁桥按硬抗地震作用设计,研发了新型支座并优化支座布置和防落梁措施,编制适用的桥墩参考图;连续梁(拱)桥采用减隔震设计,具体根据场地地震参数和桥梁跨度选用减隔震支座或减隔震支座与阻尼器组合的减隔震措施。深厚软土区桥梁,按距离既有构筑物不小于150 m控制,设计较多打入桩,部分采用螺杆钻引孔或高压射水辅助施工,引孔深度小于2/3桩长,停止射水位置距桩底不小于3 m。岩溶区桥梁,根据溶洞上下基岩强度和厚度,厘清桩基计算边界条件;对于串珠状等复杂溶洞,采用超大群桩基础,不让桩基进入溶洞及其影响区。跨新洋港采用主跨312 m双塔双索面连续钢桁斜拉桥,半漂浮体系,塔墩固结、塔梁分离,斜拉索采用综合减振设计;为提高施工过程结构抗台风稳定性,结合结构抗风措施,采用边跨支架拼装、主跨单向悬拼的施工方案。为解决淮安东四线并行、相邻线同向行车问题,设计了线间距5.3 m非标简支梁,该梁所用预制架设设备只需对常规设备略加改造即可,方便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盐高铁 断裂带 高烈度地震 岩溶地质 简支梁桥 减隔震 斜拉桥 非标准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MS火工品换能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6
作者 张彬 褚恩义 +3 位作者 任炜 王可暄 李慧 尹明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28-436,共9页
换能元作为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火工品的核心部件,是MEMS火工品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整个武器系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文中从换能元的基底和电阻材料研究、结构设计等角度,综述了近年来MEM... 换能元作为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火工品的核心部件,是MEMS火工品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整个武器系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文中从换能元的基底和电阻材料研究、结构设计等角度,综述了近年来MEMS火工品换能元的最新发展研究。介绍了MEMS火工品换能元的两大关键技术:MEMS火工品换能元的设计制备方法以及换能元性能参数的测试表征。指出:具有微型化、集成化、多功能化和高可靠性的MEMS火工品换能元是未来研究的热点。为M EM S火工品换能元的设计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应加强微尺度下的热散失特性以及桥区电阻特性研究。认为复合含能薄膜桥换能元是MEMS火工品换能元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MEMS)火工品 换能元 薄膜桥 桥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率法的自锚式悬索桥吊索力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冯东明 李爱群 +1 位作者 李枝军 袁辉辉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06-110,共5页
为准确获取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中的吊索力,采用频率法对南京夹江桥进行吊索力测试.通过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吊索的压力环测试读数验证了所采用的吊索参数和吊索力计算公式的精度与实用性,提出了吊索自振频率的确定方法,重点分析讨论了空... 为准确获取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中的吊索力,采用频率法对南京夹江桥进行吊索力测试.通过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吊索的压力环测试读数验证了所采用的吊索参数和吊索力计算公式的精度与实用性,提出了吊索自振频率的确定方法,重点分析讨论了空间吊索面内、面外振动,吊索计算长度的选取等因素对索力测试精度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面内振动受桥面施工影响较大,根据拉索面外振动可以更好地确定拉索基频,从而准确测出拉索内力;同时,应充分考虑减震器和刚性锚头等因素对吊索计算长度的影响,其选取不当会造成测试结果的极大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式悬索桥 体系转换 吊索力 频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桩承载力自平衡试验及其应用 被引量:21
8
作者 邓立志 雷金山 +1 位作者 陆海平 冷伍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56,共7页
采用桩基自平衡检测试验新法对湖南某大桥超长钻孔灌注试桩进行了桩基承载力测试,对测试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应用结果表明,测试取得很好的工程效果,该法可以在类似工程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自平衡法 极限承载力 等效转换 桥梁 灌注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桥电爆过程的能量转换测量与计算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文超 叶家海 +3 位作者 秦志春 周彬 田桂蓉 徐振相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64-566,576,共4页
对电容激励模式下半导体桥(SCB)的电流、电压以及光的变化进行了测试,从能量的角度对半导体桥电爆换能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电爆换能过程中硅桥物质形态的变化进行了量化分析,在电容为22μF、充电电压为45 V的情况下,SCB上电压为最低时(2... 对电容激励模式下半导体桥(SCB)的电流、电压以及光的变化进行了测试,从能量的角度对半导体桥电爆换能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电爆换能过程中硅桥物质形态的变化进行了量化分析,在电容为22μF、充电电压为45 V的情况下,SCB上电压为最低时(2.18μs,10 V)有61.1%的桥区熔化,SCB上电压为最高时(3.48μs,43 V)桥区有14.5%气化,在SCB发火光强最亮时(17.60μs)有70.3%的半导体硅桥电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化学 火工品 半导体桥 等离子体 电爆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交错并联型三电平双降压式全桥光伏并网逆变器 被引量:16
10
作者 洪峰 万运强 +2 位作者 赵鑫 刘周成 王成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3397-3404,共8页
提出一种新颖的交错并联型三电平双降压式全桥光伏并网逆变器。保留了三电平双降压式全桥逆变器转换效率高、开关损耗低等优点,交错并联技术的引入,不仅使得逆变器输出电流纹波在不提高功率管开关频率的情况下进一步减小且频率增加一倍... 提出一种新颖的交错并联型三电平双降压式全桥光伏并网逆变器。保留了三电平双降压式全桥逆变器转换效率高、开关损耗低等优点,交错并联技术的引入,不仅使得逆变器输出电流纹波在不提高功率管开关频率的情况下进一步减小且频率增加一倍,从而减小了并网电流的总谐波失真,而且提高了系统的功率密度,降低了功率器件的电应力和热应力。提出交错并联的两路逆变共用两个工频开关管,弱化了控制的复杂性,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且使得系统更易扩展。详细分析逆变器的工作原理,设计试制一台2 kW原理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原理的正确性及系统的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桥光伏并网逆变器 三电平 低纹波 交错并联 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级联式兆瓦级功率调节装置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11
11
作者 苗青 吴俊勇 +3 位作者 艾洪克 熊飞 齐大伟 郝亮亮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3-49,共7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组合级联式兆瓦级功率转换系统(PCS)的拓扑结构,它由电池组、隔离型半桥DC/DC变换器和级联式H桥DC/AC变换器组合而成。首先对所选用的隔离型半桥DC/DC变换器的基本原理、电压增益和功率传输特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新型组合级联式兆瓦级功率转换系统(PCS)的拓扑结构,它由电池组、隔离型半桥DC/DC变换器和级联式H桥DC/AC变换器组合而成。首先对所选用的隔离型半桥DC/DC变换器的基本原理、电压增益和功率传输特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2种变换器的协调控制策略:为实现装置的双向功率交换,DC/DC侧采用移相控制,DC/AC侧采用双环控制;为确保直流侧电容电压恒定,DC/DC侧采用占空比控制,DC/AC侧采用全局直流电压控制;为提高装置响应速度和改善直流侧电容电压品质,将电网侧的实时功率指令前馈给DC/DC侧;为改善装置的启动特性,提出了一种软启动控制策略。在PSCAD/EMTDC环境下建立了基于锂电池储能的PCS模型,应用所提出的一整套协调控制策略,对装置的启动过程、正常调节工况、电池组容量和荷电状态不同等工况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装置在所提出控制策略下具有较宽的电压匹配能力,电池状态适应能力强,且控制的响应速度较快,能实现大容量储能和双向大功率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转换系统 隔离型半桥DC DC变换器 级联式H桥DC AC变换器 储能 功率控制 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节段与实桥涡激共振幅值的换算关系 被引量:28
12
作者 张志田 陈政清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7-82,共6页
涡激共振是大跨桥梁最易出现的一种风振现象,其研究手段以节段模型风洞试验为主。节段模型涡振振幅与实桥涡振振幅如何转换,目前我国《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缺少相关说明。本文首先介绍了桥梁涡激共振时三种涡振力理论模型的特点,包... 涡激共振是大跨桥梁最易出现的一种风振现象,其研究手段以节段模型风洞试验为主。节段模型涡振振幅与实桥涡振振幅如何转换,目前我国《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缺少相关说明。本文首先介绍了桥梁涡激共振时三种涡振力理论模型的特点,包括线性模型、非线性模型以及修正的非线性模型。根据输入能量相等则振幅相等的原理推导了主梁等效质量与涡振振型函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涡振力理论模型下节段模型涡振振幅与实桥最大涡振振幅的换算关系。研究表明,影响该换算关系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是主梁发生涡振时的振型,二是所采用的涡振力理论模型。采用日本规范值或有关文献根据线性模型所得的换算关系所计算的实桥最大振幅将明显大于基于非线性涡振力模型推算的实桥最大振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激共振 节段模型 全桥 振幅换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S湄公河大桥桩基自平衡法测试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胡晓波 刘仁阳 +4 位作者 夏明亮 田波 李军 肖柏军 张士刚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71-180,共10页
介绍采用自平衡法在GMS湄公河大桥桩基承载性能检验情况。结合检测工况对自平衡测试数据的影响,采用摩擦桩位移协调转换法和嵌岩桩的荷载协调转换法,获得P-S曲线。所得测试结果表明湄公河大桥桩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分析获得湄公河大... 介绍采用自平衡法在GMS湄公河大桥桩基承载性能检验情况。结合检测工况对自平衡测试数据的影响,采用摩擦桩位移协调转换法和嵌岩桩的荷载协调转换法,获得P-S曲线。所得测试结果表明湄公河大桥桩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分析获得湄公河大桥试桩的侧摩阻力和端承力分布,结果表明湄公河大桥地区各土层发挥的侧摩阻力值与《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所列侧摩阻力标准值一致。文中还分析实际检测工况中诸因素对自平衡法检测所获侧摩阻力-位移结果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嵌岩桩中所得侧摩阻力-位移关系存在特殊性,继续完善桩-岩关系可更广泛推动自平衡法在嵌岩桩承载力检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桩基 自平衡试验 转换方法 承载能力 侧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与玻璃基体Ni-Cr桥丝爆发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焦清介 周庆 +1 位作者 臧充光 杨贵丽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09-1013,共5页
为从理论上推导出Ni-Cr桥丝式换能元的临界爆发电压和电流的计算公式,以塑料和玻璃两种基体的Ni-Cr桥丝换能元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用D最优化法测试其50%爆发电压、电流值,得出电爆规律,并利用集总参数法建立桥丝升温方程,计算出恒流... 为从理论上推导出Ni-Cr桥丝式换能元的临界爆发电压和电流的计算公式,以塑料和玻璃两种基体的Ni-Cr桥丝换能元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用D最优化法测试其50%爆发电压、电流值,得出电爆规律,并利用集总参数法建立桥丝升温方程,计算出恒流作用时桥丝的临界爆发电流及电容放电作用时桥丝的临界爆发电压,实验值与理论计算值对比结果表明两者比较吻合,给出的临界爆发电压电流的计算公式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r桥丝 爆发规律 换能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桥形微结构换能元的仿真设计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彬 任炜 +3 位作者 褚恩义 赵玉龙 尹明 李慧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56-1060,共5页
微结构换能元是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火工品的关键器件,其桥区微结构设计对MEMS火工品的输出性能和能量利用率具有显著影响。为完善MEMS火工品微结构换能元设计理论,设计制作了8种不同桥形微结构换能元,... 微结构换能元是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火工品的关键器件,其桥区微结构设计对MEMS火工品的输出性能和能量利用率具有显著影响。为完善MEMS火工品微结构换能元设计理论,设计制作了8种不同桥形微结构换能元,采用仿真研究与红外测试等手段进行微结构换能元桥形结构优选与微结构效应研究,获得了V?50和L?1两种优选桥形结构换能元,揭示了不同桥形结构对换能元输出性能的影响规律,其中V?50桥形微结构换能元平均发火电压达到了100μF/3.5 V,能量利用率为4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MEMS)火工品 微结构换能元 桥形结构 桥区熔断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桥面沥青铺装层疲劳损伤分析与车辆轴载换算 被引量:10
16
作者 徐勋倩 黄卫 林广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30-934,共5页
采用力学近似方法,对钢桥面沥青混合料铺装层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和疲劳损伤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采用粘弹性损伤模型的能量转换方法对钢桥面沥青混合料铺装层应力场、应变场及损伤场分布状况进行研究.依据钢桥面沥青混合料铺装... 采用力学近似方法,对钢桥面沥青混合料铺装层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和疲劳损伤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采用粘弹性损伤模型的能量转换方法对钢桥面沥青混合料铺装层应力场、应变场及损伤场分布状况进行研究.依据钢桥面沥青混合料铺装体系复合结构的应力场、应变场和损伤场在疲劳过程中的动态演变规律以及疲劳裂缝的形成机理,推导出钢桥面沥青铺装层疲劳性能方程和车辆轴载换算公式.结合南京长江第二大桥钢桥面铺装工程,应用所建立的疲劳性能方程以及轴载换算公式对钢桥面铺装层使用寿命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近似方法 钢桥面 沥青铺装层 疲劳损伤 车辆轴载换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桥碰撞过程引发的冲击动力学论题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礼立 陈国虞 杨黎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22,共9页
对船桥撞击过程引发的几个冲击动力学论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为降低船撞力,应采用柔性(低的结构动态广义波阻抗)防撞装置;2撞击力所做的功,通过应力波传播转化为内能(变形能)与动能之和;而变形能中的不可逆部分愈高,防撞装置发挥的... 对船桥撞击过程引发的几个冲击动力学论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为降低船撞力,应采用柔性(低的结构动态广义波阻抗)防撞装置;2撞击力所做的功,通过应力波传播转化为内能(变形能)与动能之和;而变形能中的不可逆部分愈高,防撞装置发挥的整体作用愈大,则愈有利于防撞装置发挥缓冲耗能作用。并且如何让船舶尽早结束撞击并带走尽量多的剩余动能,应是防撞装置设计的关键点;3黏性耗能可缓冲撞击过程、延长撞击历时,有利于防撞装置发挥整体作用,进而为船舶在低应力下转向滑离、从而带走尽可能多的剩余动能创造条件。因此,船撞桥防护装置的设计应该建立在如下的科学设计理念上:ⅰ低波阻抗意义上的冲击柔性,ⅱ缓冲撞击过程意义上的粘性耗能,ⅲ防撞装置能及早发挥整体作用,化撞击集中力为分布载荷,以及ⅳ让船尽早滑离而带走尽量多的剩余动能。以钢丝绳防撞圈为主要元件的柔性耗能防撞装置是这一防撞理念的工程应用实例,其有效性已为工程实践和实船撞击试验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桥碰撞 冲击动力学 冲击力 能量转换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与级联H桥变换器在中高压变频器应用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7
18
作者 李彬彬 周少泽 徐殿国 《电源学报》 CSCD 2015年第6期9-17,27,共10页
级联H桥型变换器CHB(cascaded H-Bridge)由于其笨重、复杂的多绕组移相变压器,限制了其向更高电压/功率等级电机驱动中应用。而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的拓扑结构相比CHB可省去其笨重、复杂的移相变压器,... 级联H桥型变换器CHB(cascaded H-Bridge)由于其笨重、复杂的多绕组移相变压器,限制了其向更高电压/功率等级电机驱动中应用。而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的拓扑结构相比CHB可省去其笨重、复杂的移相变压器,因而更希望能够采用MMC来实现更紧凑、更灵活的电机驱动解决方案。但需要指出,MMC与CHB实际上存在很多不同之处,至今还没有文献对这两种拓扑各方面性能进行过系统的比较。为此,文中首次详细对比了MMC与CHB在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元件数量、PWM调制方法、谐波性能等方面的优缺点,并探讨了MMC在电机驱动应用中需要面对的电容电压平衡问题、环流问题、启动预充电问题、以及低频运行时的电容电压波动等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与一些基本的实验验证,旨在为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在电机驱动应用中的推广提供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级联H桥变换器 中压变频 PWM调制 启动预充电 能量回馈 低频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级式中频隔离型储能变流器的直流母线电压优化控制 被引量:7
19
作者 高宁 李睿 +1 位作者 陈强 蔡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4477-4485,共9页
对基于双移相桥直流变换器的双级式储能变流器进行研究,分析其工作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损耗模型。传统的双级式储能变流器均借鉴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整流器的双环控制,将直流电压控制为恒定值,存在优化空间。提出一... 对基于双移相桥直流变换器的双级式储能变流器进行研究,分析其工作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损耗模型。传统的双级式储能变流器均借鉴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整流器的双环控制,将直流电压控制为恒定值,存在优化空间。提出一种直流母线电压优化控制策略,相比传统的定电压控制方法,此方法以损耗优化为目标,将直流母线电压调节至损耗最低点,从而提升整机效率,同时限定母线电压的上下限以保证变流器出力。详细介绍所提方法的工作取策略。最后搭建样机,通过实验验证损耗模型和控制算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储能 中频隔离型储能变流器 效率优化 双移相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交流线路改造成直流的扩展式双极直流输电结构 被引量:17
20
作者 许烽 徐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3期5827-5835,共9页
为提升现有交流输电线路的输送能力,提出了一种将交流线路改造成直流的拓扑结构,即扩展式双极直流输电结构。详细介绍了扩展式双极直流的运行原理以及相关辅助设备在过渡阶段的动作时序。同时,对电流调节控制器的运行范围进行了研究,并... 为提升现有交流输电线路的输送能力,提出了一种将交流线路改造成直流的拓扑结构,即扩展式双极直流输电结构。详细介绍了扩展式双极直流的运行原理以及相关辅助设备在过渡阶段的动作时序。同时,对电流调节控制器的运行范围进行了研究,并指出由全桥子模块级联构成的全桥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能够用作电流调节控制器。为使得系统能够稳定运行,给出了12脉动晶闸管换流器和全桥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控制策略,尤其对直流电流调节和电容电压平衡控制进行了分析和设计。通过PSCAD/EMTDC时域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扩展式双极直流输电系统及其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表明了系统能够在过渡阶段跟随指令变化,同时还具有较好的暂态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式双极直流输电 电流调节控制器 全桥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转换 晶闸管 调制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