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rruption Tolerance Routing Strategy for Space Information Network 被引量:1
1
作者 YANG Hai GUO Bingli +5 位作者 PANG Chengguang CUI Xinbin REN Huilin ZHOU Huichao KANG Chengbin HUANG Shanguo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2年第2期164-175,共12页
Frequent inter-satellite link(ISL)handovers will induce service interruption in large-scale space information networks,since traditional distributed/centralized routing strategy-based route convergence/update will con... Frequent inter-satellite link(ISL)handovers will induce service interruption in large-scale space information networks,since traditional distributed/centralized routing strategy-based route convergence/update will consume considerable time(compared with ground networks)derived from long ISL delay and flooding between hundreds or even thousands of satellites.During the network convergence/update stage,the lack of up-to-date forwarding information may cause severe packet loss.Considering the fact that ISL handovers for close-to-earth constellation are predictable and all the ISL handover information could be stored in each satellite during the network initialization,we propose a self-update routing scheme based on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SPF-SUR)to address the slow route convergence problem caused by frequent ISL handovers.First,for predictable ISL handovers,forwarding tables are updated according to locally stored ISL handover information without link state advertisement(LSA)flooding.Second,for unexpected ISL failures,flooding could be triggered to complete route convergence.In this manner,network convergence time is radically descended by avoiding unnecessary LSA flooding for predictable ISL handovers.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packet loss rate caused by ISL handovers is reduced by 90.5%and 61.3%compared with standard OSPF(with three Hello packets confirmation)and OSPF based on interface state(without three Hello packets confirmation),respectively,during a period of topology handover.And the average endto-end delay is also decreased by 47.6%,9.6%,respectively.The packet loss rate of the proposed OSPF-SUR does not change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frequency of topology handov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 information network inter-satellite link route convergence self-update routing sche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6G的天地一体化新型多载波技术综述
2
作者 聂欣 郝亚星 +1 位作者 肖子恒 王方刚 《移动通信》 2025年第2期77-84,94,共9页
6G提出了泛在连接的新场景,地面通信与卫星通信的融合成为未来移动通信的重要发展趋势,天地一体化波形设计是关键的研究方向。针对天地一体化场景的特点和需求,介绍了基于滤波器和基于变换域的两类新型多载波技术,并分析了各自的优势。... 6G提出了泛在连接的新场景,地面通信与卫星通信的融合成为未来移动通信的重要发展趋势,天地一体化波形设计是关键的研究方向。针对天地一体化场景的特点和需求,介绍了基于滤波器和基于变换域的两类新型多载波技术,并分析了各自的优势。在非地面网络抽头延迟线信道模型下,基于蒙特卡洛方法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滤波器的调制波形具有更小的带外泄露,而基于变换域的调制波形能实现更低的误比特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 天地一体化 波形 多载波 非地面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天地一体的6G网络空中接口技术研究
3
作者 倪竹青 《通信电源技术》 2025年第1期180-182,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6G网络的研究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面向天地一体的6G网络将卫星通信与地面通信深度融合,为实现全球无缝覆盖和多样化的应用场景提供了可能。文章深入研究面向天地一体的6G网络的空中接口技术,分析不同场景下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6G网络的研究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面向天地一体的6G网络将卫星通信与地面通信深度融合,为实现全球无缝覆盖和多样化的应用场景提供了可能。文章深入研究面向天地一体的6G网络的空中接口技术,分析不同场景下的通信需求和性能指标要求,详细探讨新型多址技术、智能波束成形技术、全双工技术以及频谱共享与动态分配技术等关键空中接口技术。通过具体的实例,阐述这些技术在面向天地一体的6G网络中的应用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一体 6G网络 空中接口技术 新型多址 全双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G典型场景下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研究
4
作者 董健 《通信电源技术》 2025年第2期188-190,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6G通信时代即将来临。深入研究6G典型场景下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全面概述其特点并进行需求分析,通过研究卫星通信、无人机通信、高空平台通信以及网络融合等关键技术,提出了相应的架构设计方案,为空天地一体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6G通信时代即将来临。深入研究6G典型场景下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全面概述其特点并进行需求分析,通过研究卫星通信、无人机通信、高空平台通信以及网络融合等关键技术,提出了相应的架构设计方案,为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在6G时代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 卫星通信 无人机通信 网络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天地一体化的GFB-OFDM波形性能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肖荣建 辛雨 +6 位作者 魏艺璇 田开波 张向阳 华健 刘向伟 严彬鑫 朱和合 《移动通信》 2023年第7期71-78,共8页
随着全球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卫星通信逐步出现了与地面通信融合的趋势。在天地一体化进程中,非地面网络采用和地面网络不同波形的融合代价大,直接采用地面波形又会存在性能差异。基于FB-OFDM波形,提出使用GFB-OFDM波形,实现地面系统和非... 随着全球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卫星通信逐步出现了与地面通信融合的趋势。在天地一体化进程中,非地面网络采用和地面网络不同波形的融合代价大,直接采用地面波形又会存在性能差异。基于FB-OFDM波形,提出使用GFB-OFDM波形,实现地面系统和非地面系统的灵活波形机制。建立了GFB-OFDM波形的系统模型,理论分析证明了GFB-OFDM接收端可以复用现有的CP-OFDM的接收算法,且峰均比更低。在AWGN信道环境中,仿真验证了GFB-OFDM复用CPOFDM接收端的情况下,误比特率性能相较CP-OFDM降低在0.1 dB以内,同时PAPR比CP-OFDM降低了1~7 dB,所以GFB-OFDM是一种适用于天地一体化的波形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一体化 非地面网络 GFB-ofDM 波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机直连卫星关键技术分析与发展展望 被引量:5
6
作者 宋艳军 肖永伟 孙晨华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手机直连卫星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卫星载荷技术突破、手机终端技术创新、体制标准制定并验证等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通过对手机直连卫星发展现状的介绍,总结了手机直连卫星的2条技术路线和3种实现方式。面对星地频率共用、星载天线、星载基... 手机直连卫星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卫星载荷技术突破、手机终端技术创新、体制标准制定并验证等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通过对手机直连卫星发展现状的介绍,总结了手机直连卫星的2条技术路线和3种实现方式。面对星地频率共用、星载天线、星载基站等技术瓶颈,结合实际系统和应用场景给出了重点研究内容。探讨了作为5G通信重要组成部分和6G通信基础支撑的手机直连卫星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直连卫星 非地面网络 频率共用 星载天线 星载基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地一体网络空间安全变革影响与对策
7
作者 陈剑锋 胡春卉 《国防科技》 2024年第3期86-92,共7页
面向维护国家网络主权、安全和利益实现需求,剖析天地一体网络空间对现有防护机制体制的变革性影响和伴生、次生风险,探讨这一新型网络形态在几何结构、威胁属性、对抗规则和防御需求等方面的变革性安全影响。解构安全目标、明晰突破方... 面向维护国家网络主权、安全和利益实现需求,剖析天地一体网络空间对现有防护机制体制的变革性影响和伴生、次生风险,探讨这一新型网络形态在几何结构、威胁属性、对抗规则和防御需求等方面的变革性安全影响。解构安全目标、明晰突破方向,研究提出以本质安全思想应对伴生风险、以主动防御思想应对次生风险的安全发展策略。为克服网络对抗内部和外在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因素,筑牢网络空间国防能力,保障国家核心安全,塑造网络强国提供领域技术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一体化 网络空间 安全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信息网络时变图建模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惠婷 刘伟 《移动通信》 2024年第1期13-18,39,共7页
空间信息网络是星地融合网络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拓扑具有时变性和可预测性。采用一个合适的时变图模型来表征时变的空间信息网络,对于空间信息网络性能分析至关重要。首先阐述了空间信息网络的特性,然后介绍了多种空间信息网络时变... 空间信息网络是星地融合网络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拓扑具有时变性和可预测性。采用一个合适的时变图模型来表征时变的空间信息网络,对于空间信息网络性能分析至关重要。首先阐述了空间信息网络的特性,然后介绍了多种空间信息网络时变图模型的建模方法,包括快照序列图、时间扩展图、存储时间聚合图和多功能时间扩展图,并且分析了它们的特征和优缺点,为6G星地融合网络的研究奠定基础,为网络性能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地融合网络 空间信息网络 时变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星地协同组网的天地一体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翁玮文 程锦霞 +3 位作者 刘京 刘姗姗 马克 邓伟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0,共8页
随着天地一体通信的快速发展,面向泛在宽带通信需求,卫星与地面蜂窝通信产业生态系统逐步走向融合。为实现卫星与地面网络在覆盖、资源、调度等方面的高效协同,提升网络整体性能,星地协同组网将是未来天地一体发展的重要方向。面向天地... 随着天地一体通信的快速发展,面向泛在宽带通信需求,卫星与地面蜂窝通信产业生态系统逐步走向融合。为实现卫星与地面网络在覆盖、资源、调度等方面的高效协同,提升网络整体性能,星地协同组网将是未来天地一体发展的重要方向。面向天地融合网络的目标愿景,阐述了天地一体融合组网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技术挑战,创新性地提出基于星地协同部署的天地一体网络架构与技术体系,并深入分析星地波位级、业务级、规划级协同关键技术方案与优势,为后续业界星地网络协同技术研究提供方向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一体 星地协同组网 波位级 业务级 规划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基极简核心网的星地协同组网架构、技术及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筱涵 陆璐 +3 位作者 邓平科 王嘉诚 施南翔 郑韶雯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59,共11页
面向未来网络泛在覆盖的愿景,卫星互联网与地面移动通信网络深度融合协同组网是构建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系统,实现用户随时随地接入的必经技术道路。首先介绍了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然后介绍了星地协同组网架构及天基极简核... 面向未来网络泛在覆盖的愿景,卫星互联网与地面移动通信网络深度融合协同组网是构建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系统,实现用户随时随地接入的必经技术道路。首先介绍了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然后介绍了星地协同组网架构及天基极简核心网设计方案,并讨论了星地协同组网关键技术。最后,针对所提组网架构方案进行了相关试验验证,并探讨了后续研究计划和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 星地协同组网 极简核心网 天基核心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异构融合网络接入算法
11
作者 肖雄 刘鸿雁 衣孟杰 《电子科技》 2024年第11期7-12,共6页
随着空、天、地各域通信网络的日趋成熟,跨域异构融合技术已成为未来通信网络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文中在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向跨域异构融合需求的驱动下,针对异构网络中频谱资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采用深度强化学习方法,通过建立异构融... 随着空、天、地各域通信网络的日趋成熟,跨域异构融合技术已成为未来通信网络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文中在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向跨域异构融合需求的驱动下,针对异构网络中频谱资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采用深度强化学习方法,通过建立异构融合网络系统模型,设计具有公平尺度的智能体接入算法,以系统吞吐量为最大化目标,选取符合空天地一体化特征的各通信网络制式并提取对应的接入协议。遵照公平原则,设置无量纲的信道参数,建立仿真场景。在仿真中引入多种对比策略,统计系统吞吐量、碰撞率、利用率和信道选择比例等指标。仿真结果表明,跨域异构融合网络的系统吞吐量提高了60%以上,系统信道利用效率提升了20%,业务分组碰撞率维持在10%,验证了文中算法对不同业务场景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融合网络 空天地一体化 深度强化学习 频谱利用率 接入协议 公平尺度 无量纲 系统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SDN控制的新一代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 被引量:22
12
作者 陈晨 谢珊珊 +1 位作者 张潇潇 任智源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50-454,459,共6页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是未来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它可以应对未来通信环境中各种复杂的环境和任务。但考虑到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由地面基站、空中无人机、飞艇以及小卫星等多种接入和控制设备组成,网络拓扑时刻处于变化之中,并且各种信息交互频繁...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是未来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它可以应对未来通信环境中各种复杂的环境和任务。但考虑到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由地面基站、空中无人机、飞艇以及小卫星等多种接入和控制设备组成,网络拓扑时刻处于变化之中,并且各种信息交互频繁,难以对其进行直接有效的控制。软件定义网络(SDN)通过将控制面与数据面分离,并引入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及编程接口,可在异构网络情况下对全网设备进行统一管理,使网络资源全局分配、全局优化,从而达到灵活高效的网络配置和管理。本文将控制、转发分离的概念和网络虚拟化的思想引入到空地一体化网络,提出一种聚合SDN控制系统的新一代空天地一体化网络,该网络可以快速适应不同的场景,布网灵活,易于扩展,资源利用率高。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天地一体化网络,我们的新型一体化架构可以更好地进行空地协同传输,同时网络时延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地一体化 软件定义网络 异构网络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建设我国“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思考 被引量:86
13
作者 张乃通 赵康僆 刘功亮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3-230,共8页
得益于低成本火箭发射技术、微小卫星平台技术和载荷技术的迅猛发展,实现全球信息,特别是天基信息共享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广泛关注。考虑到我国各类天基信息系统发展中面临的一些特殊制约条件,自主建设以天基网... 得益于低成本火箭发射技术、微小卫星平台技术和载荷技术的迅猛发展,实现全球信息,特别是天基信息共享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广泛关注。考虑到我国各类天基信息系统发展中面临的一些特殊制约条件,自主建设以天基网为核心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迫在眉睫。它将为我国智慧城市、应急救灾、航空航天、国家安全等多个领域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本文在梳理了国内外相关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就我国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基本概念提出了三点基本认识,分析了这一网络可采取的基本架构和面临的主要技术难点,并对我国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初步建设工作提出了几点粗浅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天基网 仿真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战的软件定义天地一体化网络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5
14
作者 梁俊 丁然 +2 位作者 肖楠 刘玉磊 张振浩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2-166,共5页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使现代信息化战争日趋激烈,天地一体化网络成为未来信息战中必不可少的重大信息基础设施。为达到更理想的战时网络高效配置与管理,结合天地一体化网络环境,设计了基于信息战的软件定义新型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分析其优...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使现代信息化战争日趋激烈,天地一体化网络成为未来信息战中必不可少的重大信息基础设施。为达到更理想的战时网络高效配置与管理,结合天地一体化网络环境,设计了基于信息战的软件定义新型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分析其优势并梳理关键技术方向。该网络的高效性、可扩展性与弹性组网能力极大提高,能在现代信息战中更好地应对作战任务需求的变化,实现战时信息的高效传输与按需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战 软件定义网络 天地一体化网络 高效传输 弹性组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建设天、空、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7
15
作者 顾学迈 赵康僆 +1 位作者 贾敏 张乃通 《中兴通讯技术》 2016年第4期2-8,共7页
认为陆地信息系统已无法满足信息化社会及国防信息化广域覆盖与多类信息融合共享的需求,建立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未来信息网络的发展需求。针对中国建设天、空、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原因、网络架构、技术难点、演示验证等,提出了中国建立... 认为陆地信息系统已无法满足信息化社会及国防信息化广域覆盖与多类信息融合共享的需求,建立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未来信息网络的发展需求。针对中国建设天、空、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原因、网络架构、技术难点、演示验证等,提出了中国建立天、空、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探索性的认识,以及对其实施过程中于陆地信息设施不同的技术难点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空、地一体化 信息网络 天基宽带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卫星通信的5G网络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胡成 徐晖 孙韶辉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1年第5期535-542,共8页
首先介绍了5G网络的发展现状,概述了5G网络融合卫星通信的必要性;然后从网络架构方面总结了5G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针对卫星通信与5G网络融合所做的研究,详细阐述了支持目前卫星通信和5G网络融合所需增强的网络技术,主要包括移动性管理技... 首先介绍了5G网络的发展现状,概述了5G网络融合卫星通信的必要性;然后从网络架构方面总结了5G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针对卫星通信与5G网络融合所做的研究,详细阐述了支持目前卫星通信和5G网络融合所需增强的网络技术,主要包括移动性管理技术增强、QoS控制和策略控制增强以及NAS协议适配。根据目前卫星通信与5G网络融合的研究现状,进一步提出未来天地一体化网络是卫星通信与5G网络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并探讨了未来天地一体化组网后的网络架构特征,最后分析了天地一体化网络在网络技术方面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5G网络 天地一体化 网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定义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技术及挑战 被引量:3
17
作者 许方敏 仝宗健 +1 位作者 赵成林 秦智超 《中兴通讯技术》 2018年第2期59-62,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的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将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分离。该架构下,地面信息港和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组成了多控制器结构的控制平面,将中轨、近地轨道卫星作为简单的转发设备,提供了更灵活的路由策略,更方便的网... 提出了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的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将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分离。该架构下,地面信息港和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组成了多控制器结构的控制平面,将中轨、近地轨道卫星作为简单的转发设备,提供了更灵活的路由策略,更方便的网络配置以及更好的兼容性。同时,考虑到目前在卫星节点上部署网络设备的难度,提出了初期在地面部署控制器,之后逐步向静止轨道卫星扩展控制平面的演进思路。此外,还分析了这种架构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一体化网络 SDN 多控制器 演进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47
18
作者 汪春霆 翟立君 徐晓帆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0年第5期493-504,共12页
针对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演进,综述了卫星通信网络、地面互联网及地面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历程,介绍了TSAT,ISICOM,Sat5G,3GPP NTN等系统或标准组织对天地融合组网的探索,总结了当前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天地一... 针对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演进,综述了卫星通信网络、地面互联网及地面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历程,介绍了TSAT,ISICOM,Sat5G,3GPP NTN等系统或标准组织对天地融合组网的探索,总结了当前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组成结构,梳理了多波束天线、星上数字信道化转发、激光/太赫兹高速传输、星上路由、全电推进、天基信息港、频率共用以及干扰规避等关键技术,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高通量卫星 卫星互联网星座 网络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线无线融合的卫星时间敏感网络流调度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川 刘俊斌 +2 位作者 邢媛 石东 赵国锋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14-1023,共10页
随着空间通信任务日趋复杂化,尤其是对时间敏感的需求不断提升,一方面要求星内系统的高带宽、可靠性和实时性;另一方面星间无线链路也应具备低时延和高可靠性。但由于卫星内部有线链路与星间无线链路差异大,业务数据经过有线和无线链路... 随着空间通信任务日趋复杂化,尤其是对时间敏感的需求不断提升,一方面要求星内系统的高带宽、可靠性和实时性;另一方面星间无线链路也应具备低时延和高可靠性。但由于卫星内部有线链路与星间无线链路差异大,业务数据经过有线和无线链路联合传输时,容易引发节点拥塞,而无法保障时敏业务的时延有界需求。为了提升数据在空间网络传输的实时性,该文提出了一种有线无线融合的时间敏感网络(TSN)流调度方案,首先对有线和无线链路资源分配与终端时延关系进行分析建模,并通过TSN控制器收集终端时敏需求,构建以全网时敏业务端到端最小平均时延为优化目标,然后采用基于增强精英保留遗传算法进行方案的快速求解。通过Pycharm对比测试时隙分配算法的性能,同时设计实现基于EXata网络仿真平台的低轨卫星TSN系统,并搭建实验场景进行试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的流联合调度方案能够为空间时敏任务提供有界、稳定的时延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通信任务 有线无线融合 时间敏感网络 流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地一体化网络空间信息抗干扰技术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新龙 陈大可 《中兴通讯技术》 2016年第4期49-52,共4页
基于空间信息抗干扰概念和典型系统抗干扰技术应用分析,提出了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中空间信息系统在信息获取、传输、存储和处理过程中均面临干扰的特点。指出了国际上空间信息抗干扰的新趋势,如系统防护能力愈加全面、系统抗干扰能力不... 基于空间信息抗干扰概念和典型系统抗干扰技术应用分析,提出了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中空间信息系统在信息获取、传输、存储和处理过程中均面临干扰的特点。指出了国际上空间信息抗干扰的新趋势,如系统防护能力愈加全面、系统抗干扰能力不断增强、卫星组网日趋成熟、网络安全协议标准化等,同时还指出中国空间信息抗干扰面临的新问题,如多重干扰并存、"弹性"体系中的抗干扰能力生成、国际新环境下空间系统主动抗干扰等,并给出了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空间信息抗干扰未来的研究方向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抗干扰 空间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