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桃苗族自治县2023年优质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1
作者 刘恒 吴捷 姚艳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4期92-94,共3页
[目的]筛选适宜引进松桃苗族自治县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方法]2023年对广8优35、珍黔优23、黔优1130、泰丰优79、顺两优黑占、香两优619、筑香19、成优4001、黔优35、锦城优808、野香优糖丝、G优325、泰优553、野香优959、立丰... [目的]筛选适宜引进松桃苗族自治县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方法]2023年对广8优35、珍黔优23、黔优1130、泰丰优79、顺两优黑占、香两优619、筑香19、成优4001、黔优35、锦城优808、野香优糖丝、G优325、泰优553、野香优959、立丰优新贵粘、泰优808等16个优质水稻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参试水稻新品种生育期为141~153 d。锦城优808、成优4001、珍黔优23表现良好,折干产量分别为9925.20、9578.10、9503.55 kg/hm^(2),与对照品种泰优808(9282.75 kg/hm^(2))相比分别增长6.92%、3.18%、2.38%,其余12个品种与对照相比均减产。在苗床期与大田期,仅顺两优黑占发生穗颈瘟,其余品种均未见稻瘟病及纹枯病发生。[结论]城优808、珍黔优23、成优4001这3个品种的综合表现及产量高于其他水稻新品种,产量均在9500 kg/hm^(2)以上,可作进一步试验和推广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优质新品种 产量 松桃苗族自治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季同种”水稻新品种松雅7号的选育与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利成 闵军 +5 位作者 黎用朝 刘三雄 胡敏 潘孝武 唐善军 王政卿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9-122,共4页
“双季同种”是笔者根据湖南早晚稻生产和消费需求提出的育种设想,即在湖南同一个稻区,同一个品种通过早稻、晚稻“双审定”,且两季总生育期不超过220.0 d、两季总产量超过1000.0 kg/667 m^(2),早季米质达部标优质3级及以上,晚季米质达... “双季同种”是笔者根据湖南早晚稻生产和消费需求提出的育种设想,即在湖南同一个稻区,同一个品种通过早稻、晚稻“双审定”,且两季总生育期不超过220.0 d、两季总产量超过1000.0 kg/667 m^(2),早季米质达部标优质3级及以上,晚季米质达部标优质2级及以上。据此育成的水稻新品种松雅7号具有株型紧凑、茎秆粗壮、耐密植、芽期耐低温低氧能力较强等特点,在湖南省作早、晚双季稻种植生育期适宜、米质较好、丰产稳产,适宜机插、直播等轻简栽培。2023年通过湖南省早稻审定,2024年通过湖南省晚稻审定。本文介绍了松雅7号的选育经过和特征特性,及“双季同种”的概念、品种选育思路和具体要求,讨论了“双季同种”生产模式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双季稻 双季同种 优质 松雅7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3年广西优质常规稻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
3
作者 李虎 吴子帅 +2 位作者 刘广林 陈传华 罗群昌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118,122,共6页
分析了广西2016—2023年审定的135个常规稻品种主要性状和产业发展形势,认为广西优质常规稻品种存在稻瘟病抗性水平低、稻米品质指标协调性差、主效基因缺乏、同质化严重、低镉型品种选育滞后、销售及转让价格低等问题,对配套栽培技术... 分析了广西2016—2023年审定的135个常规稻品种主要性状和产业发展形势,认为广西优质常规稻品种存在稻瘟病抗性水平低、稻米品质指标协调性差、主效基因缺乏、同质化严重、低镉型品种选育滞后、销售及转让价格低等问题,对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也不足。针对当前广西优质常规稻育种及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如加强分子育种,提高品种品质和稻瘟病抗性,加快选育镉低积累品种,加大优质稻品种推广力度,研发和推广配套保优高产栽培技术,打造高端品种优势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常规稻 产量 米质 育种现状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常规优质稻黄华占创制高抗、高产新种质
4
作者 顾建强 桂毅杰 +1 位作者 胡昌泉 罗家密 《福建农业科技》 2024年第12期12-16,共5页
黄华占是来自中国南方的一种广泛适应的香稻(籼稻)常规稻品种,具有高产优质的特征。自2006年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育成以来,广泛种植于浙江、广东、广西中部和南部、湖南山丘区等省(区)。生产实践表明,黄华占对稻瘟病抗性较差,在病害发生... 黄华占是来自中国南方的一种广泛适应的香稻(籼稻)常规稻品种,具有高产优质的特征。自2006年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育成以来,广泛种植于浙江、广东、广西中部和南部、湖南山丘区等省(区)。生产实践表明,黄华占对稻瘟病抗性较差,在病害发生严重区域种植有一定的生产隐患。为利用黄华占创新种质,以其为育种亲本,通过与市场上主推的9份高产高抗杂交水稻品种杂交,利用常规育种及抗性筛选等手段,从中筛选出21份产量较高、抗性较好和垩白度有所改良的材料,可以作为优质种质在福建省早、中稻种植中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香稻 黄华占 常规稻 创新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优质稻品种发展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2
5
作者 缪添惠 蔡芸菲 +4 位作者 王晓峰 刘鑫 俞琦英 韩展誉 王仁杯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86,90,共6页
近年来,浙江作为水稻育种强省育成了一批品质好、食味佳的水稻品种。为进一步促进浙江省优质稻产业化发展,发挥规模经营驱动和产业集群放大效应,增强稳粮保供能力,本文研究了浙江省优质稻品种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优质稻产业在品种、生... 近年来,浙江作为水稻育种强省育成了一批品质好、食味佳的水稻品种。为进一步促进浙江省优质稻产业化发展,发挥规模经营驱动和产业集群放大效应,增强稳粮保供能力,本文研究了浙江省优质稻品种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优质稻产业在品种、生产、加工和销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快种质资源利用和育种攻关、强化品种管理、培育种业企业以及推进产加销一体化等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 品种 稻米产业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籼粳杂交稻嘉丰优3号的选育及制种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金浩晶 曹郁青 +3 位作者 郑利欣 厉伟杉 马强 董国军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780-784,共5页
嘉丰优3号是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以嘉禾112A(长粒型粳稻三系不育系)为母本与G1143(中籼迟熟型恢复系)为父本选育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高产、优质、中抗稻瘟病等优势,于2021年... 嘉丰优3号是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以嘉禾112A(长粒型粳稻三系不育系)为母本与G1143(中籼迟熟型恢复系)为父本选育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高产、优质、中抗稻瘟病等优势,于2021年4月通过浙江审定(浙审稻2021019),2021—2023年先后通过了江西省[(赣)引种〔2021〕第001号]、安徽省(皖引稻2021066)、福建省[(闽)引种〔2022〕第1号]、湖北省(鄂引种2022055)的引种备案,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中稻种植。文章介绍了嘉丰优3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高产籼粳杂交稻 嘉丰优3号 选育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籼粳杂交稻嘉禾优7245的选育及制种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金浩晶 周巧钰 +2 位作者 厉伟杉 郑利欣 董国军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785-789,共5页
嘉禾优7245是中国水稻研究所联合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多家单位,以嘉禾212A(长粒型粳稻三系不育系)为母本与中恢7245(中籼迟熟型恢复系)为父本选育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高产、优质、抗倒伏等优势,于2017年7月通过国家审定... 嘉禾优7245是中国水稻研究所联合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多家单位,以嘉禾212A(长粒型粳稻三系不育系)为母本与中恢7245(中籼迟熟型恢复系)为父本选育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高产、优质、抗倒伏等优势,于2017年7月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稻20170064),2020—2022年先后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审稻2020220号)、广西壮族自治区晚稻(桂审稻2022093号)、江西省(赣审稻20210016)的品种审定,2022年通过福建省:(闽)引种〔2022〕第1号的引种备案,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中、晚稻种植。文章介绍了嘉禾优7245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高产籼粳杂交稻 嘉禾优7245 选育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岩市优质杂交中稻新品种筛选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梅生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8期73-78,共6页
为了筛选出适合在龙岩市新罗区种植的优质杂交中稻品种,2023年选用6个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以荟丰优3301为对照进行对比试验,综合分析了各参试水稻品种的产量、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植株生长性状、田间抗性等方面,结果表明:野香优699... 为了筛选出适合在龙岩市新罗区种植的优质杂交中稻品种,2023年选用6个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以荟丰优3301为对照进行对比试验,综合分析了各参试水稻品种的产量、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植株生长性状、田间抗性等方面,结果表明:野香优699实割产量9622.5 kg·hm^(−2),比对照荟丰优3301增产15.6%,抗性较好;泰两优217实割产量8712.0 kg·hm^(−2),比对照荟丰优3301增产4.69%,抗性较好;荃优967实割产量8259.0 kg·hm^(−2),与对照产量相当,但抗性较好。以上3个品种建议继续扩大示范面积,进一步观察各品种农艺性状、适应能力、抗逆性等。泰丰优208、臻两优钰占、隆望两优889等3个品种产量不及对照,且抗病能力较弱、生育期短、成熟期早,不建议在新罗区作中稻和烟后稻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 中稻 品种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作烟后稻的优质机插品种筛选 被引量:1
9
作者 邱剑华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5期65-70,共6页
为了筛选出适合宁化县作烟后稻优质机插品种,2022年引进12个米质达到农业行业标准二级及以上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在福建省宁化县泉上镇泉正村开展烟后稻优质机插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昌两优馥香占、荃优607、玮两优馥香占、臻两优钰占... 为了筛选出适合宁化县作烟后稻优质机插品种,2022年引进12个米质达到农业行业标准二级及以上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在福建省宁化县泉上镇泉正村开展烟后稻优质机插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昌两优馥香占、荃优607、玮两优馥香占、臻两优钰占等4个品种群体田间表现优、丰产性好、抗逆性强,可作为烟后稻机插品种在本区域进一步扩大示范应用;玮两优7713群体田间表现好、丰产性好、抗病性和抗热抗旱性强、抗稻飞虱,该品种抗倒伏性能一般,可在不易发生倒伏的田块种植,发挥其减药及增产增效的作用;昱香两优馥香占综合表现较好、米质优、有香味、整精米率高,可作为粮食经营主体创建品牌的选择品种,通过适度规模种植,单独收割、烘干、贮藏和加工,达到优质优价;Q两优1606和泰两优5187等2个品种可作为烟后稻机插后备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后作 优质稻 机插品种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桓仁县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雪 丁芬 +5 位作者 张城 王彦荣 田书军 孙驰 李春凯 郑文静 《辽宁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58-60,共3页
辽宁省桓仁县素有“贡米之乡”的称号,是最早的国家级优质稻米生产基地之一,是我国重要商品粮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县。近年来,由于水稻品种单一,品种抗病抗倒性差,全程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导致稻米品质优势不强,而且种植成本居高不下,阻碍... 辽宁省桓仁县素有“贡米之乡”的称号,是最早的国家级优质稻米生产基地之一,是我国重要商品粮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县。近年来,由于水稻品种单一,品种抗病抗倒性差,全程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导致稻米品质优势不强,而且种植成本居高不下,阻碍了绿色优质米产业的发展。文中从自然环境、优质水稻品种、关键栽培技术、品牌建设等方面,发现优势,查找不足,探讨桓仁县优质稻米产业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桓仁县 优质水稻品种 栽培关键技术 品牌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优质水稻品种品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士尧 袁经天 +1 位作者 王乾 冀占东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141-144,148,共5页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稻米消费的需求也正在发生改变。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连续承办两届“海南好米”评选活动(从海南省征集水稻品种),活动涵盖了海南省推广的绝大部分优质水稻品种。本试验通过检测“海南好米”评选活动中...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稻米消费的需求也正在发生改变。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连续承办两届“海南好米”评选活动(从海南省征集水稻品种),活动涵盖了海南省推广的绝大部分优质水稻品种。本试验通过检测“海南好米”评选活动中得分较高的水稻品种米质,并与在全国优质稻品质评选活动中获奖的水稻品种米质进行比较,分析了海南地区优质水稻品种米质的特点及未来可能的改良方向。结果表明:海南省籼稻米粒型以长型为主,大小形状较为理想,但外观品质较差,主要表现在稻米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和裂纹率偏大;胶稠度大多为中软胶稠度,碱消值多数处于中高级;中、低直链淀粉含量品种居多,蒸煮品质总体较理想。今后海南省籼稻品质改良目标应该放在减小垩白粒率、垩白度和裂纹率等外观品质上,从而提高海南地区优质水稻的商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 品种 品质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抗病三系杂交稻新组合福农优163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龙 陈明佳 +3 位作者 何梓彬 陈智涛 李丽慧 赵建文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4年第5期73-76,共4页
福农优163是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自育恢复系漳恢163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三系不育系福农A组配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于2020年6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稻20200061)。该品种具有米质优(米质达部... 福农优163是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自育恢复系漳恢163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三系不育系福农A组配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于2020年6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稻20200061)。该品种具有米质优(米质达部颁2级米标准)、抗病等特点,适宜在福建省内作晚稻种植。本文主要阐述了该组合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高产栽培要点及杂交种制种技术要点,以期为育种家提供选育思路及品种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福农优163 抗病 优质 新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常规水稻新品种原谷香丝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13
作者 钱汇海 许兴旺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6期85-86,共2页
原谷香丝是安徽原谷公社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市永乐水稻研究所,以野丝占作母本,原谷珍香作父本,用系谱法经过多年选育而成的常规中籼新品种,于2022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该文对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 原谷香丝是安徽原谷公社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市永乐水稻研究所,以野丝占作母本,原谷珍香作父本,用系谱法经过多年选育而成的常规中籼新品种,于2022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该文对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原谷香丝米质外观品质优,食味好,适宜在安徽省的一季稻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水稻 原谷香丝 优质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型香软米品种浙禾香2号在浙江省的引种表现
14
作者 侯凡 沈峰平 +2 位作者 孙一鸣 陈佑源 湛立伟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790-794,共5页
浙禾香2号是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大禾种业有限公司、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单季常规晚粳水稻品种。2021年在浙江省开展引种试验并进行稻瘟病及软香米分子特征分析,浙禾香2号平均产量9664.5 kg·hm^(-2),比对... 浙禾香2号是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大禾种业有限公司、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单季常规晚粳水稻品种。2021年在浙江省开展引种试验并进行稻瘟病及软香米分子特征分析,浙禾香2号平均产量9664.5 kg·hm^(-2),比对照秀水134增产5.8%,全生育期160 d,比对照迟3.0 d。该品种携带Pi36、Pi50、Pizt、Pi63、Pib、Pi64、Pish、Pi37、Ptr、Pikm2和Pi35等抗稻瘟病基因。该品种稻米香味调控基因fgr的第7外显子缺失7 bp。与软米品种南粳46相比,浙禾香2号中的Wx基因第1内含子的第1个碱基存在G/T差异。本研究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及进一步遗传改良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特性 引种 优质抗稻瘟病 分子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香优系列品种在三明永安的试种表现
15
作者 吴德淼 《福建稻麦科技》 2024年第4期60-63,共4页
为筛选适合三明永安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促进品种的更新换代。以野香优676等6个野香优系列品种为材料,分别在永安市燕南街道和小陶镇开展新品种试种试验,从产量、生育期、抗病性等综合性状对其进行考察,筛选出野香优669和野香优699等适... 为筛选适合三明永安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促进品种的更新换代。以野香优676等6个野香优系列品种为材料,分别在永安市燕南街道和小陶镇开展新品种试种试验,从产量、生育期、抗病性等综合性状对其进行考察,筛选出野香优669和野香优699等适合在永安市种植、推广的优质稻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香优系列 优质稻 试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州丘陵冷凉区高产优质水稻品种筛选
16
作者 杨秀军 廖宇娟 +1 位作者 王建平 胡腾胜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3期4-7,共4页
为筛选出适宜黔东南州丘陵冷凉区域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以生产上应用面积较大的F优498为对照,选用市场上销售的12个优质水稻新品种在贵州省丹寨县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生长情况、农艺性状正常,均可正常结实。从产量... 为筛选出适宜黔东南州丘陵冷凉区域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以生产上应用面积较大的F优498为对照,选用市场上销售的12个优质水稻新品种在贵州省丹寨县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生长情况、农艺性状正常,均可正常结实。从产量来看,甬优1540产量最高,为10 607.65 kg/hm^(2),极显著高于F优498,较F优498增产7.12%;其生育期为167 d,株高为108.8 cm,有效穗数为229.5万穗/hm^(2),穗长为20.0 cm,穗粒数为212.8粒,可作为优质稻品种在当地进一步开展示范推广。麟两优华占、蓉18优2348、荃优鄂丰丝苗及金龙优263的产量分别较F优498增产5.98%、4.55%、3.79%、0.38%,这4个品种中除金龙优263产量与F优498无显著差异外,其他3个品种产量均极显著高于F优498,可进一步多点试验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水稻 品种 性状 产量 丘陵冷凉区 黔东南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2015年广西优质常规稻育种现状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虎 陈传华 +3 位作者 刘广林 陈远孟 韦岚岚 罗群昌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5-380,共6页
【目的】了解广西优质常规稻的育种现状,为优质常规稻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国家水稻数据中心公布的优质常规稻品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针对当前广西优质常规稻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结果】广西优质常规稻整... 【目的】了解广西优质常规稻的育种现状,为优质常规稻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国家水稻数据中心公布的优质常规稻品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针对当前广西优质常规稻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结果】广西优质常规稻整体米质水平改善明显,个别米质指标有待加强;产量水平表现稳定;穗粒指标改善明显。但粒型上与国际品牌存在差距;个别米质指标不匹配;品种抗病性差;优质香稻品种缺乏;功能型米品种开发严重落后。【建议】重点改良粒型、降低垩白率和垩白度、选择中低直链淀粉含量和高胶稠度的材料,提高稻米的整精米率,提高品种的抗性对优质香稻品种和功能米进行引进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常规稻 米质 产量 育种现状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常规水稻育种60年:成就与展望 被引量:22
18
作者 何秀英 周少川 +1 位作者 刘志霞 刘传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1期1-8,共8页
常规水稻是广东省水稻的优势和特色,有着辉煌的发展历史,1959年矮化育种的成功引领了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绿色革命。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率先在全国开展优质稻、超级稻育种,常规水稻育种技术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先后育成了广场矮、珍... 常规水稻是广东省水稻的优势和特色,有着辉煌的发展历史,1959年矮化育种的成功引领了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绿色革命。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率先在全国开展优质稻、超级稻育种,常规水稻育种技术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先后育成了广场矮、珍珠矮、广陆矮4号、广解9号、双竹占、青二矮、窄叶青8号、桂朝2号、双桂1号、双桂36、特青2号、珍桂矮1号、七山占、特三矮2号、粤香占、黄华占等23个种植面积超千万亩的常规水稻品种;建立了水稻生态育种理论科学体系,以株型塑造为核心,提出丛化育种、半矮秆早长超高产育种、组群筛选法等育种技术,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广东乃至全国粮食生产作出了突出贡献。未来将开展以保障粮食安全、改良食味品质及以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为目标的高产稳产、香型丝苗、功能营养及绿色高效的水稻新品种选育研究,发展现代水稻育种理论,应用新技术提高品种选育效率。广东水稻科研在老一辈科学家创造辉煌历史的基础上,当代水稻科研工作者对常规水稻育种肩负着传承与发展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水稻 矮化育种 优质化育种 超级稻育种 育种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气候条件与稻米品质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熊洪 唐玉明 +5 位作者 任道群 李兴莲 程开禄 姚万春 周兴兵 刘康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445-449,共5页
本文采用四川省主产水稻地区的灰棕紫泥土、紫泥土、灰色冲积土、紫色冲积土(代表沱江流域)、红棕紫泥土、棕紫土、老冲积黄泥土、紫色冲积土(代表九曲河流域)、灰棕冲积土和红紫泥土10种不同类型土壤和生态条件,研究土壤养分供给能力... 本文采用四川省主产水稻地区的灰棕紫泥土、紫泥土、灰色冲积土、紫色冲积土(代表沱江流域)、红棕紫泥土、棕紫土、老冲积黄泥土、紫色冲积土(代表九曲河流域)、灰棕冲积土和红紫泥土10种不同类型土壤和生态条件,研究土壤养分供给能力和生态条件与稻米品质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同施肥水平和农作技术条件下,土壤类型对整精米粒率、垩白粒率、垩白度和蛋白质含量等稻米指标影响较大,以灰棕紫泥土、灰色冲积土和紫色冲积土(代表九曲河流域)3种类型土壤生产的稻米整精米粒率较其它土壤类型高,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低;另外红棕紫泥土生产的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也较低。灰色冲积土、紫色冲积土(代表沱江流域)和红紫泥土生产的稻米蛋白质含量较其它土壤类型生产稻米含量高。在一定的营养基础上,日均温度适宜、昼夜温差大,日照时数较多,有利于降低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增加稻米蛋白质含量。研究还表明,从水稻育种的角度改进稻米品质的潜力较大,也是稻米优质的关键。最后提出了四川省优质稻米生产的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类型 生态条件 稻米品质 品种改良 生产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我国水稻产业发展形势与战略对策 被引量:69
20
作者 徐春春 纪龙 +2 位作者 李凤博 冯金飞 方福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27,共7页
当前,我国水稻产业发展面临稳定面积难度大、产需对接难度大、突破性品种少、种粮效益偏低和轻简型高产技术储备不足等突出问题,水稻产业发展呈现种植规模化、品种优质化、技术智能化、消费个性化和经营兼业化趋势,据此本文提出稳面提... 当前,我国水稻产业发展面临稳定面积难度大、产需对接难度大、突破性品种少、种粮效益偏低和轻简型高产技术储备不足等突出问题,水稻产业发展呈现种植规模化、品种优质化、技术智能化、消费个性化和经营兼业化趋势,据此本文提出稳面提质保供、优化政策体系、强化科技支撑和完善市场调控等战略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产业 种植规模化 品种优质化 技术智能化 精准生产 绿色技术集成创新 轻简型高产技术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