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比例分布式电源配电网中低压柔性互联协调规划 被引量:10
1
作者 彭寒梅 尹棠 +3 位作者 肖千皓 谭貌 苏永新 李辉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7-129,共13页
柔性互联技术是解决高比例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配电网面临诸多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优化的配电网中压与低压柔性互联协调规划方法。首先,建立基于电力电子柔性互联设备(flexible interconnected de... 柔性互联技术是解决高比例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配电网面临诸多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优化的配电网中压与低压柔性互联协调规划方法。首先,建立基于电力电子柔性互联设备(flexible interconnected devices,FID)的中低压柔性互联配电网潮流模型。然后,构建三层协调规划模型,上层以低压FID年运行成本及台区变压器负载率的年方差最小为目标,中层以中压FID年运行成本及从上级电网年购电成本最小为目标,分别决策低压和中压FID的安装位置与容量,下层以各场景的从上级电网购电成本最小为目标优化系统运行,并采用自适应粒子群优化和二阶锥规划相结合的混合算法求解。最后,采用含高比例DG的IEEE 33节点配电网进行算例分析,通过柔性互联规划系统的年综合运行成本降低了19.01%,台区变压器负载率的年方差减少了82.59%,验证了所提规划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中低压柔性互联 协调规划 电力电子柔性互联设备 台区变压器负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负荷特性的超高层建筑配电网两阶段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朱乾龙 李大为 陶骏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2-430,共9页
超高层建筑配电网的两阶段优化,阶段Ⅰ依据建筑配电变压器标准规格,以负荷饱和度、反峰谷差率和日负荷率为评估指标,优化超高层建筑的供电区划分;阶段Ⅱ以最小化变压器和线路投资成本、系统年网损为目标,优化建筑内变压器和中低压线路... 超高层建筑配电网的两阶段优化,阶段Ⅰ依据建筑配电变压器标准规格,以负荷饱和度、反峰谷差率和日负荷率为评估指标,优化超高层建筑的供电区划分;阶段Ⅱ以最小化变压器和线路投资成本、系统年网损为目标,优化建筑内变压器和中低压线路的配置方案;以某实际超高层建筑为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超高层建筑配电网两阶段优化方法不仅能减少设备的初始投资,还可进一步提升超高层建筑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建筑布线 电力分配 变电站 超高层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kV配电变压器和箱式变电站升压改造至20kV电压等级的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胡贤德 吴环红 +7 位作者 张弘 周浩 戈镇全 孙可 张全明 潘弘 方淦林 封东良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8-126,共9页
提出具体改造方法,通过计算铁芯参数、高压绕组参数和低压绕组参数,分析了各类型10kV配电变压器升压改造技术可行性,并比较不同升压改造方案的经济性以确定最优改造方案。分析结果表明:10kv干式变压器具有减容量改造技术可行性,但... 提出具体改造方法,通过计算铁芯参数、高压绕组参数和低压绕组参数,分析了各类型10kV配电变压器升压改造技术可行性,并比较不同升压改造方案的经济性以确定最优改造方案。分析结果表明:10kv干式变压器具有减容量改造技术可行性,但成本高于直接更换为等容量全新20kV干式变压器方案.因此宜直接将其更换为20kV干式变压器:约90%的10kV油浸式变压器能够顺利等容量升压改造为20kV油浸式变压器,改造过程中对高压绕组进行更换.其成本约为同容量全新20kV油浸式变压器价格的35%~45%:欧式箱变具备改造可行性.美式箱变则宜直接更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 KV电压等级 配电 变压器 变电站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自动化系统综述 被引量:26
4
作者 孙德胜 郭志忠 +1 位作者 王刚军 李江林 《继电器》 CSCD 1999年第3期1-3,13,共4页
分析了国内外配电自动化的研究与发展情况,对配电自动化各组成部分要实现的功能、需要配备的元件做了介绍。最后,文章还提出了配电自动化软件设计的建议。
关键词 配电自动化系统 变电站自动化 馈线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多传感数据融合电子式互感器采集系统仿真 被引量:4
5
作者 岳芸 朱超 +1 位作者 梅军 郑建勇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6-80,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和AD7685的电子式互感器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给出了具体的基于多传感数据融合技术的积分方法,在FPGA中采用Verilog HDL语言编程控制AD7685进行数据采样,并将采样数据加上CRC校验码后按规定的帧格式组帧,最后通过串口... 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和AD7685的电子式互感器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给出了具体的基于多传感数据融合技术的积分方法,在FPGA中采用Verilog HDL语言编程控制AD7685进行数据采样,并将采样数据加上CRC校验码后按规定的帧格式组帧,最后通过串口按曼彻斯特码发送。由于电子式互感器的采集系统处于高压侧,受到激光电源输出功率的限制,故必须采取低功耗设计。该方案在Quartus II中通过功能仿真,可以满足数据采集、传输的时序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电子式互感器 数据采集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 低功耗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亚妮 《广东电力》 2006年第10期35-38,共4页
通过对综合自动化技术和传统变配电所技术比较和分析,介绍地铁变配电所典型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可供同行借鉴。
关键词 变配电所 地铁供电系统 综合自动化技术 传统变配电所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kV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站用电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斌 李海烽 刘苏琴 《江苏电机工程》 2015年第1期30-32,35,共4页
针对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的建设特点,对全站的站用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合理配置站内照明及动力负荷,减小站用变压器选用容量,备用站用变压器选用非晶合金变压器,降低站用变压器的投资和损耗。结合二次设备舱的布置,采用辐射式供电,优化... 针对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的建设特点,对全站的站用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合理配置站内照明及动力负荷,减小站用变压器选用容量,备用站用变压器选用非晶合金变压器,降低站用变压器的投资和损耗。结合二次设备舱的布置,采用辐射式供电,优化电缆敷设路径,减小电缆截面,减低施工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配送式 智能变电站 站用电负荷 非晶合金变压器 辐射式供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小型化变电所的方案设计
8
作者 王立舒 魏明迪 +1 位作者 李轶姝 王坤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2-123,共2页
提出了适合黑龙江省农村小型化变电所的设计方案,从变压器选择、主接线方式、自动化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而达到减少占地面积、降低投资的目的。
关键词 农村 小型化变电所 方案设计 变压器选择 主接线方式 自动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电阻接入城市配网方式影响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马力 王建勋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8-141,共4页
小电阻在城市配网的接入方式会影响主变保护动作情况和配网零序网络。针对输配电网中2种不同等级的变电站,分析了曲折变接于变低套管与变低开关之间和接于变低10 kV母线2种接线方式下,配网接地故障时保护的动作情况,比较了10 kV自投动作... 小电阻在城市配网的接入方式会影响主变保护动作情况和配网零序网络。针对输配电网中2种不同等级的变电站,分析了曲折变接于变低套管与变低开关之间和接于变低10 kV母线2种接线方式下,配网接地故障时保护的动作情况,比较了10 kV自投动作后2种接线方式对配网零序网络的改变。得出当110 kV变电站曲折变接于变低开关和变低套管之间时,曲折变本体故障不会影响10 kV母线,同时主变跳闸切除多余曲折变,能保证10 kV配网在备自投动作后零序网络稳定。220 kV变电站中曲折变通过开关接在母线上,若曲折变故障后开关拒动,变低后备动作隔离故障,不影响变中供电可靠性。为了维持城市配网接地点的唯一性,保证曲折变保护正确动作,建议10 kV备自投联切曲折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 曲折变 零序网络 备自投 接地 变电站 变压器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步量测的配网态势感知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17
10
作者 徐全 雷金勇 袁智勇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6-143,共8页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大规模分布式能源接入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应用,其固有的波动性、随机性和间隙性,将可能导致电压波动及越限、系统惯量下降、故障处理困难等问题,同时对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迫切需要配网态势感知控制与...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大规模分布式能源接入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应用,其固有的波动性、随机性和间隙性,将可能导致电压波动及越限、系统惯量下降、故障处理困难等问题,同时对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迫切需要配网态势感知控制与保护等新技术的引入来解决相应挑战。提出配电网态势感知控制与保护技术的核心是同步量测包括同步相量、同步波形和同步行波,关键技术包括稳态、动态和暂态个层面的配网态势感知传感技术、配网态势感知控制技术和配网态势感知保护技术。从电压电流宽频多级同步量测及态势感知、基于配电网态势的多级电压控制、基于配电网态势的分布式资源频率惯量主动支撑和基于故障态势的诊断与精确定位个方面,提出了配网态势感知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应用亟待研究的主要技术内容,提出在“站线变户”部署相适应装备的构想,最后对研究方案进行了初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势感知控制与保护 新型电力系统 配电网 同步量测 站线变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