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_(2)O对连铸保护渣润滑及传热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朱立光 郭超飞 +5 位作者 郭志红 韩宝臣 王现辉 谢天伟 赵海瑞 程林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7-214,共8页
为了改善连铸保护渣的润滑性能,提高控制传热能力,利用旋转黏度计、红外发射技术(IET)、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研究了K_(2)O对连铸保护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ω(K_(2)O)=0~6%时,随着K_(2)O含量增加,保护渣的... 为了改善连铸保护渣的润滑性能,提高控制传热能力,利用旋转黏度计、红外发射技术(IET)、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研究了K_(2)O对连铸保护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ω(K_(2)O)=0~6%时,随着K_(2)O含量增加,保护渣的黏度(1300℃)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且ω(K_(2)O)=2%时,黏度和转折温度均为最低值;从熔渣微观结构可以看出,熔渣中简单结构单元Q 0和Q 1先升高后降低,复杂结构单元Al-O-Al和Si-O-Al先降低后升高,熔渣的复杂程度及整体聚合度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随着K_(2)O含量增加,促进了结晶相Bredigite(Ca_(7)Mg(SiO_(4))_(4))的析出,抑制了结晶相枪晶石(Ca_(4)Si_(2)F_(2)O_(7))的析出,导致保护渣的热流密度逐渐降低。综合来看,当ω(K_(2)O)=2%时,K_(2)O可以提高保护渣的润滑性能和控制传热能力,研究结果可为连铸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钢 连铸 保护渣 润滑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热管式双级海水淡化制盐系统性能研究
2
作者 刘圣泽 蒙浩然 +2 位作者 何昭卫 蔡玉婷 苟湘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7-83,共7页
设计并搭建了一种以导热油为热源的重力热管式双级海水淡化制盐系统。以模拟海水作为料液,通过改变热源温度,分析淡化系统在浓盐水排放前的产水量、能耗、效率、热管热阻和热管等效对流换热系数随系统运行时间的变化。在140℃热源温度... 设计并搭建了一种以导热油为热源的重力热管式双级海水淡化制盐系统。以模拟海水作为料液,通过改变热源温度,分析淡化系统在浓盐水排放前的产水量、能耗、效率、热管热阻和热管等效对流换热系数随系统运行时间的变化。在140℃热源温度下进行淡化制盐实验,实现淡水与盐同时连续产出。结果表明,系统运行一小时内,随热源温度的升高,一、二级产水量与效率上升,总能耗下降,双级热管等效对流换热系数上升;随系统运行时间的推移,一、二级产水量,效率,双级热管等效对流换热系数总体下降。系统稳定后,一、二级产水量分别为1.08、0.58 kg/h;一、二级热管等效对流换热系数分别为1240.37、284.68 W/(m^(2)·K);系统总效率为46.05%;产品盐产量为2.4 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热管 连续 双级海水淡化 等效对流换热系数 制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辐射特征参数对快堆锥形顶盖空间换热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冯佳琪 陆道纲 +1 位作者 张钰浩 于宗玉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2,共8页
池式钠冷快堆的钠池内充满高温液态钠,其上方覆盖有氩气,高温液态钠主要通过辐射换热及对流换热的方式向快堆主容器上部结构及氩气空间传递热量,其换热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十分复杂。辐射发射率及液态钠蒸发形成的气溶胶层对主容器上部结... 池式钠冷快堆的钠池内充满高温液态钠,其上方覆盖有氩气,高温液态钠主要通过辐射换热及对流换热的方式向快堆主容器上部结构及氩气空间传递热量,其换热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十分复杂。辐射发射率及液态钠蒸发形成的气溶胶层对主容器上部结构的热工水力特性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为保证主容器上部结构在不同温度载荷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十分必要获取不同辐射发射率及不同气溶胶层分布下的温度分布。本研究建立大型池式钠冷快堆主容器上部锥形顶盖空间(以下简称“锥顶盖”)数值计算模型,开展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不同发射率及气溶胶层厚度影响下锥顶盖的温度场。研究结果表明,发射率越高,锥顶盖斜肩及氩气空间温度越高;当气溶胶层存在于靠近钠液面的高度范围时(0~0.2 m),增加其厚度可使氩气空间局部温度升高,但对锥顶盖斜肩温度影响有限。发射率增高53%,则辐射换热量增加31.47%,格拉晓夫数(Gr)减少19.29%,辐射换热效果增强,自然对流效果减弱;气溶胶层高度由0增加到0~0.1 m时,对辐射换热量的吸收增加22.68%,格拉晓夫数(Gr)减少19.29%,气溶胶层高度由0~0.1 m增加到0~0.2 m时,透过气溶胶层的辐射换热量减少了0.04%,格拉晓夫数(Gr)增加了0.9%,辐射换热效果减弱,自然对流效果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堆锥形顶盖空间 辐射换热 自然对流 发射率 吸收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磁场作用下板坯结晶器内钢液流动、传热与凝固的数值模拟
4
作者 韦忍 苏志坚 +1 位作者 杜以达 王燕斌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4-522,共9页
为利用板坯连铸过程中电磁搅拌技术和电磁制动技术各自的优点克服自身缺点,本文应用了结合电磁搅拌和电磁制动的分体式复合磁场并提出电磁制动的结构为单条型电磁制动,对板坯连铸结晶器流场和温度场进行控制.建立了该磁场下结晶器内钢... 为利用板坯连铸过程中电磁搅拌技术和电磁制动技术各自的优点克服自身缺点,本文应用了结合电磁搅拌和电磁制动的分体式复合磁场并提出电磁制动的结构为单条型电磁制动,对板坯连铸结晶器流场和温度场进行控制.建立了该磁场下结晶器内钢液流动、传热、凝固耦合的三维数值模拟模型.对复合磁场给予结晶器内钢液流动及传热与凝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施加复合磁场后,结晶器内上、下返流流速明显减小,钢液主流股对窄面的冲击深度变小,上返流整体下移,弯月面钢液形成顺时针循环流;结晶器内整体温度分布更均匀,弯月面处温度较无磁场时基本不变;结晶器出口处凝固坯壳更为均匀,其厚度较无磁场下有所增加,钢液射流对窄面附近初生坯壳冲刷程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坯连铸结晶器 电磁搅拌 电磁制动 传热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坯连铸二冷区表面传热系数的预测方法 被引量:9
5
作者 巫英伟 卢义 +1 位作者 索晓娜 王秋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6-30,共5页
采用求解导热反问题的方法,构造了求解铸坯表面传热系数的导热反问题数学模型,采用修正的直接法对导热微分方程进行差分,建立了各时间节点与空间节点之间的关系式,实现了不同喷水条件下的表面传热系数-表面温度对应关系的求解,并用实测... 采用求解导热反问题的方法,构造了求解铸坯表面传热系数的导热反问题数学模型,采用修正的直接法对导热微分方程进行差分,建立了各时间节点与空间节点之间的关系式,实现了不同喷水条件下的表面传热系数-表面温度对应关系的求解,并用实测数据对表面传热系数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修正后的直接法避免了计算结果的大幅振荡,使解的精度及鲁棒性能得到大大改善.研究结果为板坯连铸机二冷区喷水制度的正确制订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坯连铸 导热反问题 传热系数 直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坯连铸机结晶器凝固传热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东辉 刘相华 +1 位作者 邱以清 王国栋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74-777,共4页
研究和开发了方坯连铸机结晶器非稳态凝固传热的数学模型,预测铸坯温度分布和凝固状态,模型考虑了凝固时结晶器气隙的存在,使得传热不均匀,同时,采用等效比热法处理了凝固前沿产生的结晶潜热·以生产厂方坯为研究对象,得出了温度分... 研究和开发了方坯连铸机结晶器非稳态凝固传热的数学模型,预测铸坯温度分布和凝固状态,模型考虑了凝固时结晶器气隙的存在,使得传热不均匀,同时,采用等效比热法处理了凝固前沿产生的结晶潜热·以生产厂方坯为研究对象,得出了温度分布规律、凝固坯壳生成规律,分析了拉速对铸坯温度和坯壳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模型计算得出的温度、坯壳厚度值与现场测定的温度、拉漏数据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 结晶器 凝固 热传输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铸结晶器传热边界条件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盛义平 孔祥东 杨永利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615-1618,共4页
在对结晶器传热数学模型中广泛使用的给定铸坯与结晶器界面间热流密度以及给定铸坯与结晶器界面间传热系数两种不同形式的传热边界条件进行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提出把传热系数形式的传热边界条件式转换为热流密度形式的传热边界条件式... 在对结晶器传热数学模型中广泛使用的给定铸坯与结晶器界面间热流密度以及给定铸坯与结晶器界面间传热系数两种不同形式的传热边界条件进行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提出把传热系数形式的传热边界条件式转换为热流密度形式的传热边界条件式的方法。利用传热系数公式中的已知热阻,结合结晶器的热平衡条件,计算热流密度公式中的系数,使原来必须由实测确定的系数成为两个容易计算的量,为确定热流密度形式的传热边界条件式和简化计算提供了便利条件。计算实例表明,在不具备实测条件的情况下,结合目前对传热系数的研究成果,所提出的方法能方便且准确地确定热流密度形式的传热边界条件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 结晶器 传热边界条件 热流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带坯连续铸轧凝固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8
作者 史荣 崔小朝 +1 位作者 孙斌煜 陆锁柱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2期98-101,105,共5页
推导了二维传热的焓式有限元控制方程,开发了准三维焓式有限元计算程序,并用该程序分析了太原铝厂双辊倾斜式铝带铸轧机在稳定生产条件下,各工艺参数间的关系及提高铸轧机生产能力的途径,本程序具有随时输出金属在铸轧区凝固状态的... 推导了二维传热的焓式有限元控制方程,开发了准三维焓式有限元计算程序,并用该程序分析了太原铝厂双辊倾斜式铝带铸轧机在稳定生产条件下,各工艺参数间的关系及提高铸轧机生产能力的途径,本程序具有随时输出金属在铸轧区凝固状态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铸轧 凝固 传热 有限元 铝材 带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辊式薄带连铸二元合金流动与凝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9
作者 秦永健 孙国雄 +2 位作者 虞维平 章靖国 倪思康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5年第A04期112-117,共6页
首次将双辊式薄带连铸二元合金流动与传热问题进行耦合计算,建立了对流、相变和变形的综合数学模型,开发了计算程序,列出了计算结果。对照实验测定的温度分布,本文结果比仅考虑传热的模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关键词 薄带连铸 凝固模拟 对流换热 流体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引流系统的出钢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高翱 王强 +1 位作者 金百刚 赫冀成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5-518,共4页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了在电磁引流系统中用铁粒和碳粉混合物替代传统引流砂时上水口处1,3 h及稳态(时间无限长)的温度场分布,发现Fe/C混合物的温度由上向下逐渐降低,形成一定的温度梯度.在此基础上,验证了Fe/C混合物中的铁粒在...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了在电磁引流系统中用铁粒和碳粉混合物替代传统引流砂时上水口处1,3 h及稳态(时间无限长)的温度场分布,发现Fe/C混合物的温度由上向下逐渐降低,形成一定的温度梯度.在此基础上,验证了Fe/C混合物中的铁粒在一定的工艺参数下可以短时间内熔化,从而实现钢包的顺利出钢.验证了钢包耐火材料在电磁引流过程中可以满足工艺要求.提取了钢包底板的温度场分布,校验了钢包底部钢板在感应加热作用下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 感应加热 电磁场 数值模拟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粒子群算法的连铸传热模型参数辨识 被引量:4
11
作者 阳剑 孟红记 +1 位作者 纪振平 谢植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3-616,共4页
针对连铸传热模型参数辨识问题中包含偏微分方程所带来的复杂性和非线性,提出采用混沌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求解,依据不同位置射钉测量坯壳厚度和二冷外测量铸坯表面温度相结合,优化确定了二冷换热系数和有效导热系数相应参数.最后通过在... 针对连铸传热模型参数辨识问题中包含偏微分方程所带来的复杂性和非线性,提出采用混沌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求解,依据不同位置射钉测量坯壳厚度和二冷外测量铸坯表面温度相结合,优化确定了二冷换热系数和有效导热系数相应参数.最后通过在线计算铸坯表面温度与二冷出口铸坯表面测温比较,结果偏差小于13℃,验证了辨识参数的可靠性.校验后的模型成功应用于连铸机的二冷配水优化和动态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 传热模型 参数辨识 粒子群算法 混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铸钢坯二冷喷嘴热态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兵 王定标 +1 位作者 梁珍祥 朱有健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6-239,247,共5页
根据非稳态传热学原理,采用对大钢坯试样一侧加热使其温度达到实际连铸二冷区板坯温度,在试样另一侧进行喷水冷却的实验方法,模拟连铸二冷区喷嘴喷水对板坯的冷却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无论哪种形式的喷嘴,随着喷水压力的增大,传热系数都... 根据非稳态传热学原理,采用对大钢坯试样一侧加热使其温度达到实际连铸二冷区板坯温度,在试样另一侧进行喷水冷却的实验方法,模拟连铸二冷区喷嘴喷水对板坯的冷却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无论哪种形式的喷嘴,随着喷水压力的增大,传热系数都在增大;钢含碳量的高低对传热系数有一定的影响,含碳量越高,传热系数相对更大。将实验结果和工厂实际采集的生产数据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可知,实验结果和工厂实际生产数据计算所得结果的绝对误差在5%以内,可以满足实际工程生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冷却 连铸 传热系数 喷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连续铸造喷水冷却的换热系数 被引量:17
13
作者 贾非 金俊泽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39-43,共5页
基于边界条件替换法建立了铝合金连续铸造喷水冷却过程的换热系数计算模型。采用实验测量铸锭冷却过程的表面温度和温度场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 ,确定了铸锭表面温度为 10 0~ 5 0 0℃和喷水密度为 11.3~2 7.8L/ (m·min)时的换热... 基于边界条件替换法建立了铝合金连续铸造喷水冷却过程的换热系数计算模型。采用实验测量铸锭冷却过程的表面温度和温度场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 ,确定了铸锭表面温度为 10 0~ 5 0 0℃和喷水密度为 11.3~2 7.8L/ (m·min)时的换热系数 ,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表面温度区间内 ,换热系数随着喷水密度增加而增大 ;当喷水密度相同时 ,随着铸锭表面温度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铸造 铝合金 冷却/凝固控制 换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坯电磁连铸内结晶器侧换热系数的模拟与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琦 李丘林 +2 位作者 李廷举 郑贤淑 金俊泽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073-2078,共6页
将实验得到的初始凝固坯壳的形状与数值模拟结果相结合的反推法确定了内结晶器冷却水量与内结晶器侧壁换热系数之间的关系 ,模拟了冷却水流量为 80、10 0、12 0L/s时凝固坯壳的形状和位置 ;在模拟得到的固液界面位置附近 ,即距液面 5~ ... 将实验得到的初始凝固坯壳的形状与数值模拟结果相结合的反推法确定了内结晶器冷却水量与内结晶器侧壁换热系数之间的关系 ,模拟了冷却水流量为 80、10 0、12 0L/s时凝固坯壳的形状和位置 ;在模拟得到的固液界面位置附近 ,即距液面 5~ 2 0mm处施加了频率为 2 5 0 0Hz的电磁场。结果表明 :与传统连铸方法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连续铸造 空心管坯 热交换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铁水平连铸用圆结晶器水冷套换热计算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锦侠 张雷 +1 位作者 张云鹏 甘雨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62-65,共4页
建立了铸铁水平连铸用圆结晶器水冷套的换热模型 ,给出了换热边界条件的确定方法。采用该计算方法可以计算不同水道结构参数和不同水流参数下水冷套的换热效果 ,其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符合。该计算方法可为设计结晶器水冷套时使用 ,... 建立了铸铁水平连铸用圆结晶器水冷套的换热模型 ,给出了换热边界条件的确定方法。采用该计算方法可以计算不同水道结构参数和不同水流参数下水冷套的换热效果 ,其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符合。该计算方法可为设计结晶器水冷套时使用 ,并可与已有铸铁水平连铸铸坯凝固过程数值模拟计算程序结合 ,使之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铁 连铸 水冷套 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铸坯凝固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郑忠 胡燕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0-104,108,共6页
连铸坯凝固传热数学模型对定量分析连铸过程中的热量传递、改善连铸坯质量及实现过程级的动态控制有重要意义.分析了连铸坯在结晶器和二次冷却区凝固传热的特点;重点讨论了建立连铸坯凝固传热数学模型的主要方法,给出了当前代表性的定... 连铸坯凝固传热数学模型对定量分析连铸过程中的热量传递、改善连铸坯质量及实现过程级的动态控制有重要意义.分析了连铸坯在结晶器和二次冷却区凝固传热的特点;重点讨论了建立连铸坯凝固传热数学模型的主要方法,给出了当前代表性的定解条件及参数确定方法;对凝固传热模型的主要数值计算方法,如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以及边界元,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进一步开发实用化凝固传热模型,研究连铸坯凝固传热动态控制模型将在高效连铸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坯 凝固传热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稳态浇注压下区间变化规律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史学亮 任廷志 秦旭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960-2966,共7页
为保证连铸板坯动态轻压下技术的有效实施以减轻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改善铸坯内部质量,针对实际生产时的非稳态浇注过程,根据铸坯表面温度的测量数据,修正了实时凝固传热模型,分析了拉速、过热度和二冷比水量等工艺参数的变化对不同钢... 为保证连铸板坯动态轻压下技术的有效实施以减轻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改善铸坯内部质量,针对实际生产时的非稳态浇注过程,根据铸坯表面温度的测量数据,修正了实时凝固传热模型,分析了拉速、过热度和二冷比水量等工艺参数的变化对不同钢种压下区间长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拉速每增加0.1m/min,船板钢AH36和碳素结构钢Q235B的压下区间长度分别增加0.15m、0.21m;过热度每增加10℃,AH36和Q235B的压下区间长度分别增加0.01m、0.015m;二冷比水量每增加0.1 L/kg,AH36和Q235B的压下区间长度分别减少0.04m、0.06m。将凝固传热模型应用于生产中,优化了动态轻压下模型,铸坯中心偏析减为1.0B^0.5C,中心疏松级别小于1.5级的铸坯比率由35.25%上升到85.16%,铸坯内部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稳态浇注 压下区间 凝固传热 连铸板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铸结晶器内钢液凝固热传导有限元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严波 吕欣 张晓敏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14-117,共4页
连铸结晶器内钢液的传热可视为一个稳态过程,可用依赖于拉坯速度的三维稳态热传导方程描述。本文针对该稳态模型,采用Galerkin加权余量法推导考虑第一类边界条件、第二类边界条件和第三类边界条件的有限元方程,得到非对称的系统方程。... 连铸结晶器内钢液的传热可视为一个稳态过程,可用依赖于拉坯速度的三维稳态热传导方程描述。本文针对该稳态模型,采用Galerkin加权余量法推导考虑第一类边界条件、第二类边界条件和第三类边界条件的有限元方程,得到非对称的系统方程。编制了相应的有限元程序,并用此程序计算分析一个Q235小方坯连铸实例,得到铸坯的温度场。本文给出的有限元方法对连续铸造中铸坯形成过程的热力耦合问题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铸造 热传导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铸方坯热应力模型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交成 祖陵宇 +1 位作者 刘文红 谢植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45-1448,共4页
为了减少不恰当连铸二冷操作导致的铸坯内部裂纹等缺陷,在凝固传热模型验证的基础上建立了方坯二维弹塑性应力模型.通过此模型计算了水量优化前后铸坯应力分布情况,获得了铸坯在二冷区的应力分布规律.分析了影响连铸坯内部裂纹的因素,... 为了减少不恰当连铸二冷操作导致的铸坯内部裂纹等缺陷,在凝固传热模型验证的基础上建立了方坯二维弹塑性应力模型.通过此模型计算了水量优化前后铸坯应力分布情况,获得了铸坯在二冷区的应力分布规律.分析了影响连铸坯内部裂纹的因素,提出预防热裂纹产生的措施,为研究二冷对铸坯质量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为优化二冷水量改善铸坯质量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 传热 凝固 应力模型 有限元 内部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蚁群算法的连铸二冷参数多准则优化 被引量:5
20
作者 纪振平 马交成 +1 位作者 谢植 汪灿容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82-785,806,共5页
针对连铸二冷配水参数设置这一多准则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混沌蚁群算法和二维凝固传热数学模型的二冷参数优化方法.采用控制容积法建立的凝固传热模型主要用于连铸过程仿真,研究铸流表面温度分布和参数搜索空间特性.混沌蚁群算法用于解... 针对连铸二冷配水参数设置这一多准则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混沌蚁群算法和二维凝固传热数学模型的二冷参数优化方法.采用控制容积法建立的凝固传热模型主要用于连铸过程仿真,研究铸流表面温度分布和参数搜索空间特性.混沌蚁群算法用于解决二冷参数优化问题,具有蚂蚁觅食过程的混沌和自组织特性,克服了一般蚁群算法收敛速度比较慢、容易出现停滞以及全局搜索能力较低的缺点,对解决多准则优化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和鲁棒性.应用此方法进行实际铸机二冷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可以明显改进铸坯内部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准则优化 蚁群算法 混沌 连铸 二冷配水 凝固传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