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ELECTROMAGNETIC FIELDS AND THEIR FRONTIERS OF STUDY
1
作者 He Jishan(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angsha, 410083, Chin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1995年第1期1-6,共6页
In the earth there exist various forms of natural and artificial electromagnetic fields;the study of their formation, laws of development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constitute the fundamental tasks of the discipline of... In the earth there exist various forms of natural and artificial electromagnetic fields;the study of their formation, laws of development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constitute the fundamental tasks of the discipline of geoelectromagnetics.The currently a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electromagnetic field VERTICAL RESOLUTION electromagnetic sounding induced polarization kinetics dynam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极化电磁测深法在胶东大尹格庄后疃矿区深部找矿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刚 孙涛 +3 位作者 席振铢 段磊 向胤合 杨斌 《黄金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9-247,共9页
胶东大尹格庄金矿1500 m深度以浅矿体基本查明,开展1500~3000 m深度的找矿探索既是矿山进一步开发的现实需要,也是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必然要求。通过在大尹格庄后疃矿区外围实施长度为4000 m的大深度多极化电磁测深法勘探剖面,采... 胶东大尹格庄金矿1500 m深度以浅矿体基本查明,开展1500~3000 m深度的找矿探索既是矿山进一步开发的现实需要,也是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必然要求。通过在大尹格庄后疃矿区外围实施长度为4000 m的大深度多极化电磁测深法勘探剖面,采集1~1×10^(5) Hz天然场电磁信号,反演计算得到3000 m以浅电阻率和磁化率剖面。结合已有地质找矿模型,根据新太古代TTG和胶东岩群变质岩低阻高磁化率和晚侏罗世花岗岩体高阻低磁化率的电磁特性,推断低阻高磁化向高阻低磁化过渡带为控矿的招平断裂带,推测断裂带倾角变缓的扩容空间为有利赋矿部位。经80ZK2101钻孔验证,在2943.18~3108.41 m区间发现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带,其中3100.06~3101.06 m深度为金矿体,钻孔验证结果与多极化电磁测深推断成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极化电磁测深法 深部找矿 准静态磁化率测深 大尹格庄后疃矿区 胶东 招平断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南坪宝矿田岩浆热液成矿系统深部探测与地球化学约束 被引量:1
3
作者 戴前伟 段旦 +4 位作者 刘飚 谭富诚 吴堑虹 严家斌 张彬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1-672,共12页
湘南是我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钨锡多金属矿集区之一,发育了坪宝、柿竹园、骑田岭等多个大型矿床(田)。随着浅部资源逐渐枯竭,成矿系统深延与探测成为找矿突破的重点,尤其是覆盖层下隐伏成矿岩体、流体运移通道与矿体赋存空间的准确识别... 湘南是我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钨锡多金属矿集区之一,发育了坪宝、柿竹园、骑田岭等多个大型矿床(田)。随着浅部资源逐渐枯竭,成矿系统深延与探测成为找矿突破的重点,尤其是覆盖层下隐伏成矿岩体、流体运移通道与矿体赋存空间的准确识别。本文以湘南坪宝矿田为例,采用广域电磁、构造解析与地球化学等方法揭示了成矿系统的空间结构与物质组成:(1)矿田深部(<5 km)存在4个隐伏的燕山期花岗岩体,包括宝山、黄沙坪、大坊、野鹅塘,岩体呈现不规则形态;(2)岩体侵位受NNE走向、NE走向与NW走向的区域断裂交汇联合控制,其岩体接触带与次级断裂为主要的控矿构造;(3)断层破碎带中方解石、石英、赤铁矿等热液矿物为成矿流体活动留下的痕迹,可用来识别成矿流体的源区与路径;(4)科学钻探证实了矿体与成矿运移通道深延稳定,且可能与深部隐伏岩体导通;(5)宝山矿区西部、黄沙坪矿区东部、大坊与野鹅塘矿区深部应为该区未来找矿勘查的重点。通过广域电磁、构造解析与矿物地球化学分析可以深入认识隐伏岩体的空间形态与形成时代,构建成矿物质与流体的“源-运-储”模型,开展成矿系统的深部探测与成矿潜力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岩体 成矿系统 广域电磁 深部预测 坪宝矿田 湘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流量计结构与干扰抑制发展与趋势 被引量:2
4
作者 赵俊雨 周琮 +2 位作者 韦子辉 方立德 梁玉娇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1,16,共6页
电磁流量计量程宽、结构简单、应用广泛。以电磁流量计的结构演变与干扰抑制技术为线索,介绍了两个大方向下的各个重点研究方向的电磁流量计最新技术,并分析了其未来研究发展方向和趋势,在电子技术不断发展与流量计量方法呈现多样化基础... 电磁流量计量程宽、结构简单、应用广泛。以电磁流量计的结构演变与干扰抑制技术为线索,介绍了两个大方向下的各个重点研究方向的电磁流量计最新技术,并分析了其未来研究发展方向和趋势,在电子技术不断发展与流量计量方法呈现多样化基础上,未来电磁流量计仍以提高线圈励磁精度来抑制噪声干扰为主,同时又不断改变自身结构和组合方法测量,以适应越来越复杂的流体测量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流量计 电极结构 测量管 励磁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式声波发射的环空液面连续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邓虎 段慕白 +3 位作者 叶林祥 王敏 冯胤翔 徐勇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4,共9页
钻遇井漏失返后,井筒内液柱压力长时间低于地层压力后易引发漏转喷,而当前钻井现场主要采用气枪式测距仪对环空钻井液液面高度进行监测,受该测距仪氮气瓶储量的限制,无法连续监测井筒环空液面高度,不便于现场作者人员及时发现漏转喷的... 钻遇井漏失返后,井筒内液柱压力长时间低于地层压力后易引发漏转喷,而当前钻井现场主要采用气枪式测距仪对环空钻井液液面高度进行监测,受该测距仪氮气瓶储量的限制,无法连续监测井筒环空液面高度,不便于现场作者人员及时发现漏转喷的井控风险。针对该测距仪的缺陷,文章将电磁式声波发射器引入到井漏后环空液面高度的监测技术中,从环空声波衰减特性研究入手,优化发声器结构设计,提升其低频响应特性,研发了一套基于电磁式声波发射器的环空液面高度自动识别监测系统,该系统具有自动连续监测、测量误差小(测量误差小于2%)、体积小、易操作等优点,便于现场作业人员及时掌握环空液面高度,分析漏层的漏失情况,预判是否存在漏转喷的井控风险,为快速处理井漏复杂、降低井控风险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漏失返 电磁式 环空声学 声波发射 环空液面 连续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南哀牢山构造带李子冲矿区综合物探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于慧敏 沈晓丽 +3 位作者 苏虎虎 贾文臣 张宝林 苏捷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4-1066,共13页
云南省金平县李子冲铁铜矿区地处扬子板块与印支板块交接部位的哀牢山构造带南段,其外围已发现大量的铁铜矿床(点),是云南重要的铁铜矿产基地。但研究区高山植被覆盖严重,地形起伏较大,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找矿困难。为克服单一... 云南省金平县李子冲铁铜矿区地处扬子板块与印支板块交接部位的哀牢山构造带南段,其外围已发现大量的铁铜矿床(点),是云南重要的铁铜矿产基地。但研究区高山植被覆盖严重,地形起伏较大,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找矿困难。为克服单一勘探方法找矿的局限性,选择高精度磁法、双频激电法和EH4电磁测深法对矿区进行综合地球物理勘探,结合地质调查资料,对矿区构造、隐伏岩体及矿化体的深部延伸情况进行解译,并总结找矿信息。综合物探结果表明,矿化体主要在哀牢山群变质岩系产出,与基性侵入岩和花岗闪长岩体关系密切,并伴有多种矿化现象;铁矿化区显示高磁、低视电阻率、高视幅频率特征,铜矿化区则具有低磁、低视电阻率、高视幅频率特征。根据磁力线突变或弯曲变形的磁异常现象和低视电阻率的激电异常及EH4剖面测量解译结果,推测矿区可能存在形成时间较早的北西向张性断裂和形成时间较晚的北东向剪性断裂,近北西向断裂有利于成矿而近北东向断裂对矿体具有破坏作用。对矿区内激电异常与磁异常整体套合较好且EH4电磁测深揭露深部具有成矿潜力的位置进行工程验证,结果显示,矿体在深部具有一定程度的延伸,近北西向断裂构造及其次级构造是主要的赋矿区域,相对低缓的磁异常区域深部可能存在新的铁铜矿化体,有扩大储量的可能,这对下一步地质勘查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牢山变质杂岩带 李子冲铁铜矿 高精度磁法 双频激电法 EH4电磁测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分析与电磁测深中静态效应的识别、分离及压制 被引量:40
7
作者 宋守根 汤井田 何继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20-128,共9页
用小波分析的原理分析频率域电磁测深中的静态效应,给出识别、分离和压制静态效应的新方法.并用理论模型和实例说明方法的效果,该方法还适合对其它类型复杂信号的分析与处理.
关键词 小波分析 电磁浊探 静态效应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破碎带综合地球物理找水模式——以干田坝村探采结合井为例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富 邓国仕 +3 位作者 袁建飞 王德伟 唐业旗 周一敏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4-352,共9页
乌蒙山贫困缺水区水资源严重缺乏,找水需求大、难度大。为确定了ZK12探采结合井位置,本文首先分析了工区找水环境因素的地层时代、含水介质类型、构造背景、水源条件和水动条件等5个条件;其次,对富水特征的含水岩组、蓄水构造和富水地... 乌蒙山贫困缺水区水资源严重缺乏,找水需求大、难度大。为确定了ZK12探采结合井位置,本文首先分析了工区找水环境因素的地层时代、含水介质类型、构造背景、水源条件和水动条件等5个条件;其次,对富水特征的含水岩组、蓄水构造和富水地貌进行研究;最后,重点分析地球物理特征找水因素,介绍了视电阻率联合剖面法、大地电磁测深法、瞬变电磁法、激电测深和地球物理测井等“多方法”应用效果,通过视电阻率、视极化率、衰减度、半衰时等“多参数”,确定断层裂隙水的地球物理特征,建立由浅入深的“多层次”地球物理模式。最终,创新性提出了乌蒙山连片贫困缺水区重点村镇的“多方法、多参数、多层次”地球物理找水模式,克服单一物探方法找水的局限性,精准定井位,对地下水勘查起到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瞬变电磁测深 激电测深 视电阻率测井 探采结合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阵列剖面-大地电磁联合测量及其资料处理 被引量:4
9
作者 邓前辉 孙洁 +8 位作者 王继军 汤吉 詹艳 赵国泽 白登海 梁竞阁 陈木森 叶柏元 王友胜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50-254,共5页
电磁阵列剖面(EMAP)与大地电磁(MT)联合测量是在作EMAP测量的同时获得一个大地电磁测深点的测量结果。其优点是:(1)测量剖面不仅获得EMAP资料,而且还获取完整的MT资料,增加了测量的信息量;(2)弥补了单纯... 电磁阵列剖面(EMAP)与大地电磁(MT)联合测量是在作EMAP测量的同时获得一个大地电磁测深点的测量结果。其优点是:(1)测量剖面不仅获得EMAP资料,而且还获取完整的MT资料,增加了测量的信息量;(2)弥补了单纯EMAP测量时深部信息可能不足的缺陷;(3)提供了EMAP与MT综合研究的最佳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探测 大地电磁测深 电磁阵列剖面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采空区注浆效果物探检测方法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彭永良 胡卸文 +3 位作者 宋大各 张立 郑永翔 孙敏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42,48,共6页
以某新修铁路为例,通过对现场地质条件及地球物理特征等综合因素的考虑,采用直流电测深与电磁波CT相结合的综合电法对其下伏采空区的注浆加固效果进行质量评价试验研究。试验中对采空区注浆前后分别进行综合电法检测,通过两次检测资料... 以某新修铁路为例,通过对现场地质条件及地球物理特征等综合因素的考虑,采用直流电测深与电磁波CT相结合的综合电法对其下伏采空区的注浆加固效果进行质量评价试验研究。试验中对采空区注浆前后分别进行综合电法检测,通过两次检测资料的对比及现场钻孔验证发现,这两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电法都能够真实反映采空区的注浆加固效果,并且操作简单、效率高,为今后在类似条件的复杂采空区注浆加固效果评价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采空区 电测深 电磁波CT 注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测深法和电磁波CT法在采空区注浆加固效果检测中的综合应用 被引量:23
11
作者 邱恩喜 谢强 文江泉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7年第6期834-839,共6页
本文分别介绍了电测深法和电磁波层析成像方法,两种方法操作简单且能够详细反映采空区注浆加固效果.综合应用两种方法对铁路地下采空区加固效果进行检测,结果均表明了在线路的K0+278~K0+450段加固效果良好,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具有一... 本文分别介绍了电测深法和电磁波层析成像方法,两种方法操作简单且能够详细反映采空区注浆加固效果.综合应用两种方法对铁路地下采空区加固效果进行检测,结果均表明了在线路的K0+278~K0+450段加固效果良好,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证明将两种检测方法综合应用在采空区加固效果检测是合理的、可行的,为今后其他同类的检测效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电测深 电磁波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复杂采空区注浆效果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彭永良 胡卸文 +1 位作者 宋大各 何鑫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64-671,共8页
大型复杂采空区由于具有分布范围广、多层、厚度及埋深不等和周围岩性复杂等特点,导致其注浆质量检测难度较大,目前尚无可靠的系统检测方法。结合某采空区注浆工程实践,对浆液结石体的电阻率进行了现场试验,得到了浆液结石体的视电阻率... 大型复杂采空区由于具有分布范围广、多层、厚度及埋深不等和周围岩性复杂等特点,导致其注浆质量检测难度较大,目前尚无可靠的系统检测方法。结合某采空区注浆工程实践,对浆液结石体的电阻率进行了现场试验,得到了浆液结石体的视电阻率ρ范围为93~130Ω.m,与采空区及围岩均有较大差异。运用电测深法和电磁波CT对采空区注浆前后进行检测,发现注浆后浅部0~30m范围内,视电阻率普遍得到降低且变得相对均匀稳定;深部低阻异常在注浆后电阻率也得以减弱,且均匀范围明显扩大;电磁波吸收系数在40~70m范围内得到提高约25%。钻探取心发现,多数孔内可见注浆结石体;检测孔的后期注浆中,10个孔的注浆量均不大于周围相邻4个孔的注浆量平均值的15%。对以上检测结果分析可知:采空区在物性特征上表现为较低的电磁波吸收系数,注浆以后升高;地下水位之上的采空区表现为较高的电阻率,注浆之后降低,地下水位以下的采空区则反之。注浆前后采空区物探差异明显,本段落采空层的浆液充填效果较好,几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同时表明,采用全域检测的电测深和局部详查的电磁波CT相结合的物探方法,与钻探取心结果及检测孔后期注浆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可以对大型复杂采空区注浆效果进行有效检测和评价,可为类似采空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电测深 电磁波CT 注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分量地震监测系统AETA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7
13
作者 王新安 雍珊珊 +9 位作者 徐伯星 梁意文 白志强 安辉耀 张兴 黄继攀 谢峥 林科 何春舅 李秋平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87-494,共8页
研制多分量地震监测系统AETA(acoustic&electro-magnetic testing all in one system)。在云南、四川、西藏、河北、北京、广东等地区的现场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大区域密集布设中高灵敏度、低成本和易布设的需求。同时,若干点... 研制多分量地震监测系统AETA(acoustic&electro-magnetic testing all in one system)。在云南、四川、西藏、河北、北京、广东等地区的现场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大区域密集布设中高灵敏度、低成本和易布设的需求。同时,若干点的实验观测数据和均值、振铃率、峰值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映震效果。目前正在中国西南部、首都圈、台湾海峡等地区密集布设,系统地开展映震效果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监测 电磁扰动 地声 地震前兆 临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瞬变电磁系统的浅层探测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忠 嵇艳鞠 +2 位作者 林君 于生宝 周国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95-98,共4页
介绍了全程瞬变电磁ATTEM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组成。采用该系统在长春市秦家屯进行了模型实验和活断层勘探实验,并与常规瞬变电磁系统ATEM-Ⅱ的勘探结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ATTEM系统具有很好的浅层探测能力,在该地区其最浅有效探测深度为... 介绍了全程瞬变电磁ATTEM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组成。采用该系统在长春市秦家屯进行了模型实验和活断层勘探实验,并与常规瞬变电磁系统ATEM-Ⅱ的勘探结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ATTEM系统具有很好的浅层探测能力,在该地区其最浅有效探测深度为地下1~2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TEM ATEM-II 瞬变电磁 浅层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MRS-TEM联合反演方法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万玲 林婷婷 +2 位作者 林君 蒋川东 嵇艳鞠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728-3740,共13页
地面磁共振法(MRS)因具有定性、定量分析地下水能力,而备受关注.传统磁共振地层含水量反演多采用均匀半空间模型,忽略电阻率分布信息对结果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多层电介质中磁共振响应理论,提出MRS与瞬变电磁(TEM)联合反演方法... 地面磁共振法(MRS)因具有定性、定量分析地下水能力,而备受关注.传统磁共振地层含水量反演多采用均匀半空间模型,忽略电阻率分布信息对结果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多层电介质中磁共振响应理论,提出MRS与瞬变电磁(TEM)联合反演方法,通过电阻率分布信息对含水量反演过程的实时修正,提高了解释结果的准确度.反演算法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AGA)进行,基于繁殖规则,动态调整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解决了标准遗传算法易未成熟收敛而难以得到全局最优解问题.模型数据表明,含噪10%情况下,联合反演仍能较准确地反映地下含水单元模型结构,对比MRS单独反演优势明显.同时,内蒙古白旗野外观测数据联合反演结果与钻井资料基本一致,充分验证了AGA反演算法的实用性及MRS-TEM联合反演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磁共振法 瞬变电磁 联合反演 自适应遗传算法 全局最优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H4电磁测深在江西城门山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冲 董平 +2 位作者 孙斌 吴咏敬 蒋少涌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2-747,共6页
城门山铜矿床位处九瑞铜多金属矿集区南东端,是典型的层控块状硫化物型铜矿床。利用EH4电磁测深清晰的反映地层和低阻体的展布状态,在城门山矿区取得了明显效果,并将这一成果运用到城门山矿区的深部和外围,发现了与成矿相关的电性异常,... 城门山铜矿床位处九瑞铜多金属矿集区南东端,是典型的层控块状硫化物型铜矿床。利用EH4电磁测深清晰的反映地层和低阻体的展布状态,在城门山矿区取得了明显效果,并将这一成果运用到城门山矿区的深部和外围,发现了与成矿相关的电性异常,达到了评价勘探区成矿潜力的目的,也证明了EH4电磁测深对层控硫化物铜矿床是一套高效实用的勘探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硫化物 EH4电磁测深 城门山矿区 成矿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电磁干扰下磁共振地下水探测噪声压制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林君 张扬 +3 位作者 张思远 舒旭 杜文元 林婷婷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21-1230,共10页
磁共振地下水探测方法因具有高分辨力、高效率、信息量丰富和解唯一等优点而备受地球物理工作者关注。近几年,该方法在正演模型和反演解释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水文地质勘查方面的应用也进一步拓展。然而,磁共振信号极其微弱、对周... 磁共振地下水探测方法因具有高分辨力、高效率、信息量丰富和解唯一等优点而备受地球物理工作者关注。近几年,该方法在正演模型和反演解释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水文地质勘查方面的应用也进一步拓展。然而,磁共振信号极其微弱、对周围环境中的电磁干扰反映敏感,成为其应用的主要瓶颈。吉林大学地下水磁共振技术课题组针对噪声的产生机理及特性,对影响信号质量最严重的两类噪声——工频谐波噪声和尖峰脉冲噪声进行研究。本文综述了强电磁干扰下磁共振地下水探测噪声压制方法的研究现状及近期研究进展,包括磁共振信号的工频谐波噪声压制方法和尖峰脉冲噪声压制方法,简要介绍了实时参考消噪技术、独立分量分析技术、基于能量运算的尖峰噪声抑制技术以及基于同步压缩小波变换和自寻优非线性阈值补偿技术抑制电磁干扰的研究示例,展望了地下水磁共振探测噪声压制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测深 电磁干扰 噪声压制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偶源频率电磁测深中的E_x分量 被引量:13
18
作者 陈明生 阎述 陶冬琴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0-66,共7页
在电偶源频率电磁测深(包括CSAMT)的各场量中,电场Ex分量具有分辨率高、观测信噪比高、不需作近场改正等优点。在有地表电性不均匀引起的静态偏移情况下,可通过转换相位消除静态偏移。因此在资料处理与解释中可不局限于比值... 在电偶源频率电磁测深(包括CSAMT)的各场量中,电场Ex分量具有分辨率高、观测信噪比高、不需作近场改正等优点。在有地表电性不均匀引起的静态偏移情况下,可通过转换相位消除静态偏移。因此在资料处理与解释中可不局限于比值电阻率的模式,使频率电磁测深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电磁测深 近场改正 静态偏移 电偶源 测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偏移距瞬变电磁测深的全区视电阻率求取及快速反演方法 被引量:50
19
作者 严良俊 胡文宝 +1 位作者 陈清礼 胡家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32-538,共7页
长偏移距瞬变电磁测深法(LOWTEM)作为电法勘探中的一门新兴技术,其研究与应用在我国尚属探索阶段,其测量数据的处理与解释也仅局限于定性范畴。为了使该方法获得的大量时间域数据能够得到快速准确的处理和定量解释,本文提出了一种... 长偏移距瞬变电磁测深法(LOWTEM)作为电法勘探中的一门新兴技术,其研究与应用在我国尚属探索阶段,其测量数据的处理与解释也仅局限于定性范畴。为了使该方法获得的大量时间域数据能够得到快速准确的处理和定量解释,本文提出了一种实用的资料处理与解释方法,内容包括:①利用密集采样的感应电动势曲线积分求取随时间变化的垂直磁场值;②以垂直磁场定义全区视电阻率,然后采用数值迭代法求取电阻率曲线;③对计算结果进行时频转换;④引入MT反演方法对时频转换视电阻车曲线进行反演。通过模型试算,证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多解性问题,实现了全区解释,提高了解释精度,具备了现场解释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测深 全区视电阻率 电磁法勘探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安丘、莒县电磁台地壳电性结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继红 赵国泽 +5 位作者 董泽义 王立凤 韩冰 王庆林 唐廷梅 王梅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39-1253,共15页
郯庐断裂带中段的沂沭断裂带发生过多次中强地震,其结构复杂,是地震研究者重点关注的区域。山东安丘和莒县电磁台都具有综合地电场和地磁场观测,两台分别位于沂沭断裂带内的安丘-莒县断裂和昌邑-大店断裂上。山东无棣电磁台位于郯庐断... 郯庐断裂带中段的沂沭断裂带发生过多次中强地震,其结构复杂,是地震研究者重点关注的区域。山东安丘和莒县电磁台都具有综合地电场和地磁场观测,两台分别位于沂沭断裂带内的安丘-莒县断裂和昌邑-大店断裂上。山东无棣电磁台位于郯庐断裂带西侧,属冀东-渤海断块,距安丘台230km,但此前未曾对该台站的地壳深部电性结构进行过探测研究。文中利用大地电磁测深方法(MT)对这3个电磁台站及其附近区域的探测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个台站的地壳电性结构有明显的差别,分别与台站区域地质构造及其地震活动性存在对应关系。在每个台站及其附近的4个测点分别得到优良的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等数据,经过一维和二维反演,获得了3个台站的地壳深部电性结构,并可与直流对称四级电阻率测深法得到的近地表的电性结构进行对比。无棣台及其附近具有稳定地块的成层性地壳深部结构,而安丘和莒县电磁台分别具有复杂的地壳电性结构,呈现出活动地块边界带的结构特点。安丘台和莒县台附近区域可分别以安丘-莒县断裂和昌邑-大店断裂为界,将地壳电性结构分成2部分,在断裂西侧即郯庐断裂带内部的中下地壳低阻层更发育,昌邑-大店断裂西侧的低阻体可能含丰富的流体,在区域的地震孕育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电性结构 极低频电磁探测技术 大地电磁测深 电磁台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