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LC的液压劈裂棒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1
作者 贾天毅 徐立军 陈志峰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5年第6期138-141,146,共5页
液压劈裂棒属于新型静压爆破装置,为解决其在岩体劈裂过程中的即时检测和可视化运行问题,提出一种PLC和触摸屏相融合的控制方法。分析了液压劈裂棒的工作流程,用S7-200 PLC做控制器,完成劈裂棒各个棒体活塞在液压缸中的顶升、收缩和保... 液压劈裂棒属于新型静压爆破装置,为解决其在岩体劈裂过程中的即时检测和可视化运行问题,提出一种PLC和触摸屏相融合的控制方法。分析了液压劈裂棒的工作流程,用S7-200 PLC做控制器,完成劈裂棒各个棒体活塞在液压缸中的顶升、收缩和保压操作;对液压劈裂棒工作时油箱的温度、油位高度以及系统工作压力开展监测,进行液压原理设计和PLC编程设计;触摸屏选TPC7062K做人机交互界面,实现运行结果显示。调试运行结果表明,PLC液压劈裂棒的自动控制系统运行状况良好,设备在执行岩体劈裂作业时能够精确控制工作压力与保压时间,提升了液压劈裂棒的工作效率;安全监测模块能够实时监测各类安全数据,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劈裂棒 自动控制系统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的高精度飞剪控制系统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天真 蒉秀惠 《机电工程》 CAS 2010年第1期100-102,共3页
针对国产高线飞剪系统剪切定位不精确、运行不稳定以及剪切速度不高等缺陷,设计了基于GE 90-30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高线高精度飞剪控制系统,实现了轧线信号及处理、夹送辊操作、飞剪驱动模块、头部剪切操作、尾部剪切操作、单剪切... 针对国产高线飞剪系统剪切定位不精确、运行不稳定以及剪切速度不高等缺陷,设计了基于GE 90-30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高线高精度飞剪控制系统,实现了轧线信号及处理、夹送辊操作、飞剪驱动模块、头部剪切操作、尾部剪切操作、单剪切、报警等功能。结果表明:剪切速度最大可达22 m/s,剪切精度达到误差小于10 mm,具有良好的剪切精确度和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线材 飞剪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有AMT的越野车辆巡航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金辉 李斌虎 陈慧岩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67-1071,共5页
研究装有AMT的越野车的巡航控制技术.分析了巡航系统的功能,设计了巡航控制程序的执行流程.采用模糊PID控制策略,建立了控制参数KP,KI与KD与速度偏差E和偏差变化率Ec的二元函数关系;在大量实验和熟练驾驶员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的模... 研究装有AMT的越野车的巡航控制技术.分析了巡航系统的功能,设计了巡航控制程序的执行流程.采用模糊PID控制策略,建立了控制参数KP,KI与KD与速度偏差E和偏差变化率Ec的二元函数关系;在大量实验和熟练驾驶员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的模糊控制规则表.在台架上完成了巡航的进入与退出,加、减速功能及恒速控制功能的实验,并进行了模糊PID与普通PID的对比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基于AMT越野车的巡航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航控制系统 油门执行机构 直流电机 模糊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质连续抽油杆生产线自动控制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兴平 齐明侠 程鹏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4-105,108,共3页
在钢质连续抽油杆生产线的生产工艺路线中 ,使用变频器 ,实现了生产速度的无级调速。根据闭环控制原理设计了生产线的自动控制系统 ,实现了生产线的自动控制。运用自动控制技术使连续抽油杆的长度测量误差低于 0 .1 % ,相对速度误差小于... 在钢质连续抽油杆生产线的生产工艺路线中 ,使用变频器 ,实现了生产速度的无级调速。根据闭环控制原理设计了生产线的自动控制系统 ,实现了生产线的自动控制。运用自动控制技术使连续抽油杆的长度测量误差低于 0 .1 % ,相对速度误差小于 0 .2 % ,达到了设计要求。该系统的投资不足加拿大COROD公司连续抽油杆生产线控制系统的 1 0 % ,其生产线的控制精度能满足生产的需要。该系统安全运行了一年 ,累计生产钢质连续抽油杆超过30 0km ,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实际应用验证了整个控制系统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质连续抽油杆 生产线 自动控制 工艺路线 变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棒编码电感棒位指示系统用于NHR-200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蒋跃元 李胜强 王文然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6,共5页
数字芯棒编码电感控制棒位置指示系统在反应堆上的可用性分析是设计工作中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论述了数字电感棒位指示系统的翻码区△;分析了NHR-200水力驱动控制棒运行位置的影响因素:步进缸上下回差,控制棒传动链、堆内构件的加工装... 数字芯棒编码电感控制棒位置指示系统在反应堆上的可用性分析是设计工作中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论述了数字电感棒位指示系统的翻码区△;分析了NHR-200水力驱动控制棒运行位置的影响因素:步进缸上下回差,控制棒传动链、堆内构件的加工装配误差及从常温启堆到高温运行所产生的热胀等,进而获得了控制棒的运行位置区间A。在测量步P内,A+△<P以及对NHR-200所进行的棒位探测器的结构设计、加工工艺与实验研究等表明数字电感芯棒编码棒位测量系统完全可用于NHR-200和PW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堆 控制棒位置指示系统 翻码区 控制棒运行位置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抽油机井实时故障诊断实验平台 被引量:7
6
作者 曹玉苹 邓晓刚 +1 位作者 田学民 陈鸿龙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9-102,共4页
介绍了游梁式抽油机井的典型故障,设计了一套基于数据的抽油机井实时故障诊断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利用施耐德电气公司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采集抽油机井参数,利用上位机绘制示功图,根据示功图实时监控抽油机井运行状态,对故障状态进行报... 介绍了游梁式抽油机井的典型故障,设计了一套基于数据的抽油机井实时故障诊断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利用施耐德电气公司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采集抽油机井参数,利用上位机绘制示功图,根据示功图实时监控抽油机井运行状态,对故障状态进行报警并诊断故障类型。该实验平台涵盖了抽油机井的数据采集、处理、显示、报警和电动机的变频调速等内容,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测控系统设计方法和PID控制算法、掌握测控技术在采油过程中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油机井 故障诊断 测控系统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变频调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落棒减速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秦本科 李磊实 薄涵亮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54-2061,共8页
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是清华大学为低温核供热堆发明的新型的内置式控制棒驱动技术,控制棒水力减速部件是水压驱动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通过其对控制棒落棒过程进行减速,在保证落棒时间的前提下,降低控制棒快速落棒过程的冲击力。分析了水... 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是清华大学为低温核供热堆发明的新型的内置式控制棒驱动技术,控制棒水力减速部件是水压驱动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通过其对控制棒落棒过程进行减速,在保证落棒时间的前提下,降低控制棒快速落棒过程的冲击力。分析了水力减速部件组成和工作原理,确定了水力减速箱侧壁开孔方案,完成了不同开孔方案工况下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冷态落棒减速性能实验,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对比和分析了不同方案下的落棒减速机理和落棒过程特征参数随开孔方案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随开孔面积的增大,落棒时间逐渐减小,落棒峰值速度逐渐增大。在开孔面积大于0.004 m^2时,随开孔面积的增大,落棒峰值速度增大过程趋于平缓,落棒稳定速度和落棒延迟时间变化不大,控制棒触碰碟簧速度缓慢增大。实验研究成果为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落棒减速部件的理论建模和设计优化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 低温核供热堆 控制棒水力减速部件 落棒时间 落棒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反应堆功率控制系统的数字化实现 被引量:4
8
作者 欧怀谷 李富 +1 位作者 张良驹 冯俊婷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z1期1-5,共5页
功率控制系统是反应堆的一关键控制系统,系统复杂,可靠性要求高。以前的核电站功率控制系统通常采用模拟技术。数字化方案将更有优势,但有相当的难度和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一座试验堆的全数字化功率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和设计思想,采... 功率控制系统是反应堆的一关键控制系统,系统复杂,可靠性要求高。以前的核电站功率控制系统通常采用模拟技术。数字化方案将更有优势,但有相当的难度和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一座试验堆的全数字化功率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和设计思想,采用了商品级计算机硬件、冗余联锁的软件、严格的质保措施、最终的半实物仿真实验,论证了数字化是可行的、可信的、安全的、经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控制系统 数字化 控制棒 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落棒减速部件三维流场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磊实 秦本科 薄涵亮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91-1799,共9页
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是清华大学为低温核供热堆研制的新型内置式控制棒驱动技术,控制棒水力减速部件是水压驱动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在保证落棒时间的前提下,通过其对落棒过程进行减速,降低控制棒快速落棒过程的冲击力,避免控制棒十字翼... 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是清华大学为低温核供热堆研制的新型内置式控制棒驱动技术,控制棒水力减速部件是水压驱动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在保证落棒时间的前提下,通过其对落棒过程进行减速,降低控制棒快速落棒过程的冲击力,避免控制棒十字翼的变形和损坏。本文分析了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落棒减速机理,利用CFD软件FLUENT对驱动系统水力减速箱流道进行了三维流场数值分析,并分析了对应不同落棒位置水力减速箱流道在不同边界条件下的流场分布特性。在流场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计算得到了水力减速箱侧壁孔流道和底部缓冲腔流道流量系数随落棒位移的变化,将该结果与驱动系统落棒减速理论模型联立,获得了控制棒落棒位移曲线,理论计算结果同冷态落棒性能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从而验证了流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落棒过程减速箱内外差压和落棒速度与水力减速箱流量系数的关系,为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落棒减速部件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 控制棒水力减速部件 快速落棒 计算流体力学 流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观测器的电机迭代学习控制系统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亚楠 秦雪元 +1 位作者 李小青 李超峰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9-121,126,共4页
文中设计一种残差观测器下电机迭代学习的控制方法,建立传动系统的机电耦合模型,在基于观测器的残差生成器控制框架下进行转速补偿的迭代学习控制,提高了电机调速系统在负载扰动影响下的鲁棒性能和抗干扰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 文中设计一种残差观测器下电机迭代学习的控制方法,建立传动系统的机电耦合模型,在基于观测器的残差生成器控制框架下进行转速补偿的迭代学习控制,提高了电机调速系统在负载扰动影响下的鲁棒性能和抗干扰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减小负载扰动下的电机转速变化幅度,提高了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杆电机 闭环控制系统 残差观测器 迭代学习控制 机电耦合 转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伺服活塞式控制棒水力驱动机构的三维流场数值计算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明锐 韩伟实 王戈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14-1818,共5页
伺服活塞式控制棒水力驱动机构是一种可连续移动且适用于一体化反应堆的新型内置式驱动机构。应用计算流体力学程序FLUENT对驱动机构内部三维流场进行数值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驱动机构内部流场唯一压力突变区域在可变节流口处,通过改... 伺服活塞式控制棒水力驱动机构是一种可连续移动且适用于一体化反应堆的新型内置式驱动机构。应用计算流体力学程序FLUENT对驱动机构内部三维流场进行数值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驱动机构内部流场唯一压力突变区域在可变节流口处,通过改变可变节流口间隙便可改变控制棒运动状态。当可变节流口间隙在0.5mm范围内变化时,活塞两侧压差就会改变,进而驱动机构运动状态也会改变。当工作压力为0.1MPa时,驱动机构提升能力便可满足设计载荷要求,且流量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调控 控制棒水力驱动机构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棒水压驱动步升过程流动阻力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林清 秦本科 薄涵亮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79-1386,共8页
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CRHDS)是清华大学为NHR200发明的新型内置式控制棒驱动系统。组合阀是驱动系统关键的流量控制部件,其流动阻力对控制棒水压驱动机构的步进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完成了驱动机构不同流动阻力工况步升过程性能试验,建... 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CRHDS)是清华大学为NHR200发明的新型内置式控制棒驱动系统。组合阀是驱动系统关键的流量控制部件,其流动阻力对控制棒水压驱动机构的步进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完成了驱动机构不同流动阻力工况步升过程性能试验,建立了驱动机构水压缸步升过程理论模型,得到了水压缸步升过程关键性能参数的动态变化曲线,理论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很好。在此基础上,利用模型分析了热态工况驱动机构水压缸变流阻步升动态过程。结果表明:随着流动阻力的增大,步升平均速度逐渐减小,步升时间、步升后压力迟滞时间和步升过程总时间均增大。研究成果为CRHDS组合阀流动阻力的设计和优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 水压缸 控制棒水压驱动机构 步升过程 流动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水堆棒控系统数字化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秦文娟 蔡雯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76-780,共5页
系统采用西门子S7-400 PLC进行系统的总体控制,采用PROFIBUS-DP网络进行系统的通讯,实现了棒控系统的数字化控制,并对棒控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以及系统的调试进行了研究。该系统设计新颖,技术先进,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对国产核电站... 系统采用西门子S7-400 PLC进行系统的总体控制,采用PROFIBUS-DP网络进行系统的通讯,实现了棒控系统的数字化控制,并对棒控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以及系统的调试进行了研究。该系统设计新颖,技术先进,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对国产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的出口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控系统 PLC PROFIBUS—DP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杆系统动态仿真实验平台的构建与实现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佳 辛斌 郑荣钦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0-123,128,共5页
以球杆系统为对象,建立了动态仿真实验平台。结合球杆系统的几何模型和控制系统模型,可进行球杆系统的实时三维动画演示,能够模拟实物球杆系统的运动控制,在仿真实验过程中动态展现实验效果。该平台可用于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课程实验教... 以球杆系统为对象,建立了动态仿真实验平台。结合球杆系统的几何模型和控制系统模型,可进行球杆系统的实时三维动画演示,能够模拟实物球杆系统的运动控制,在仿真实验过程中动态展现实验效果。该平台可用于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课程实验教学,便于学生在没有实物实验装置的条件下,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进行仿真实验。该仿真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能力,可以加入多种自动控制与智能控制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杆系统 仿真实验 PID控制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抗扰控制的混凝土浇筑轨迹跟踪控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夏子浦 叶嵩 +2 位作者 杨园园 郭毓 郭健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5-294,共10页
为实现混凝土泵车高性能浇筑轨迹跟踪控制,抑制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泵送、风力等干扰对浇筑轨迹跟踪的影响,研究了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的数学建模、浇筑轨迹跟踪控制问题。在分析臂架系统组成并建立连杆坐标系的基础上,应用拉格朗日方... 为实现混凝土泵车高性能浇筑轨迹跟踪控制,抑制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泵送、风力等干扰对浇筑轨迹跟踪的影响,研究了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的数学建模、浇筑轨迹跟踪控制问题。在分析臂架系统组成并建立连杆坐标系的基础上,应用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臂架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建立了泵送过程中混凝土与各臂架之间的摩擦力以及作用于臂架系统末端反向冲击力的数学模型。考虑混凝土泵送以及外部不可测量、不可预期的干扰作用于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的情况,设计自抗扰控制(ADRC)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ADRC方法,对混凝土泵送干扰以及外部不确定干扰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实现了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末端快速高精度轨迹跟踪控制,满足混凝土浇筑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浇筑 跟踪控制 自抗扰控制 混凝土泵车 臂架系统 连杆坐标系 拉格朗日方法 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阀控单出杆缸电液伺服系统二阶线性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金坤善 宋建丽 +2 位作者 梁涛 李永堂 仉志强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32,共8页
为提高阀控单出杆缸电液伺服系统性能,在构建阀控单出杆缸电液伺服系统动态机理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加速度前馈的二阶线性自抗扰控制(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方法,采用奇异摄动理论分析了闭环系统稳... 为提高阀控单出杆缸电液伺服系统性能,在构建阀控单出杆缸电液伺服系统动态机理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加速度前馈的二阶线性自抗扰控制(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方法,采用奇异摄动理论分析了闭环系统稳定性,并针对系统响应性能和抗干扰性能与传统PID控制进行仿真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具有加速度前馈的LADRC对系统中存在的多源不确定扰动具有较强鲁棒性,能有效提高系统动、静态性能,并实现对给定信号的快速、精确轨迹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控单出杆缸 电液伺服系统 线性自抗扰控制 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状态微分反馈控制与压水反应堆功率现有两种控制系统的等价性研究
17
作者 栾秀春 刘磊 +2 位作者 王俊玲 杨志达 周杰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66-1272,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反馈控制--状态微分反馈控制,并用于设计负荷跟随运行模式下的反应堆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依赖于控制棒位置的积分控制和控制棒速度的状态微分反馈控制两种控制系统之间的等价性,这一关系被证明并总结为定理。数值仿...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反馈控制--状态微分反馈控制,并用于设计负荷跟随运行模式下的反应堆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依赖于控制棒位置的积分控制和控制棒速度的状态微分反馈控制两种控制系统之间的等价性,这一关系被证明并总结为定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反应堆功率的状态微分反馈控制系统具有很好的负荷跟随模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堆 功率控制系统 控制棒位置 控制棒速度 状态微分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