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7-2022年洱海水体营养状态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华兆晖 李锐 +5 位作者 杨智 文紫豪 单航 丑庆川 张霄林 曹特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39-1649,共11页
洱海是云贵高原重要湖泊,近年来经历了多次污染和治理。2017年以来,洱海全流域开展高水平保护治理,外源污染和水质发生了时空变化。为分析洱海水质的影响因素,于2017-2022年在洱海8个主要湖湾以及北部、中部、南部3个湖心水域进行连续6... 洱海是云贵高原重要湖泊,近年来经历了多次污染和治理。2017年以来,洱海全流域开展高水平保护治理,外源污染和水质发生了时空变化。为分析洱海水质的影响因素,于2017-2022年在洱海8个主要湖湾以及北部、中部、南部3个湖心水域进行连续6年的逐月水质监测,重点分析了总氮、总磷和叶绿素a浓度以及透明度4项水质指标,并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法评价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结果表明,1)洱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呈北高南低趋势,与外源污染物主要经由北三江入湖有关。2)2017-2022年,南部水域富营养化程度逐年降低,中部水域氮、磷浓度呈降低趋势,北部水域氮、磷浓度略有升高,表明中部和南部治理成效优于北部。3)洱海富营养化程度在汛期高于非汛期,北部水域富营养化程度的季节变异高于中部和南部水域。4)洱海北片区及汛期污染控制尤其是水体磷控制是洱海治理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 水质 富营养化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水环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家坝坝下水位顶托关系研究
2
作者 王飞龙 胡挺 时玉龙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0-203,208,共5页
岷江、横江来水对长江干流水位具有明显的顶托作用,影响汇合口上游的向家坝水库调度决策。为系统分析下游来水对向家坝坝下水位顶托影响,利用2016~2023年资料,采用控制变量原理建立了横江流量与向家坝坝下水位顶托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 岷江、横江来水对长江干流水位具有明显的顶托作用,影响汇合口上游的向家坝水库调度决策。为系统分析下游来水对向家坝坝下水位顶托影响,利用2016~2023年资料,采用控制变量原理建立了横江流量与向家坝坝下水位顶托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2020年岷江洪水对向家坝坝下水位的顶托影响,采用落差指数法进一步建立了干流宜宾水位与向家坝坝下水位、流量三相关系。结果表明,岷江来水和向家坝出库流量的比值与向家坝坝下至宜宾站水位落差呈指数关系;横江流量为300~2000 m^(3)/s时,顶托量为0.28~0.85 m;2020年岷江洪水对向家坝坝下水位最大顶托5.92 m,当宜宾站水位高于271 m时,向家坝坝下水位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顶托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水顶托 水位流量 落差指数 岷江 向家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案优选方法及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本德 郑德凤 +1 位作者 周惠成 马小兵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3-118,共6页
基于汛限水位实时动态控制的新理念,提出汛限水位实时动态控制方案的决策方法及其实施步骤.引入洪水与兴利连续长系列调节方法并采用Pow erBu ilder 8.0开发相应的系统软件计算水库的兴利效益,给出汛限水位动态控制风险率和风险损失的... 基于汛限水位实时动态控制的新理念,提出汛限水位实时动态控制方案的决策方法及其实施步骤.引入洪水与兴利连续长系列调节方法并采用Pow erBu ilder 8.0开发相应的系统软件计算水库的兴利效益,给出汛限水位动态控制风险率和风险损失的定义与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选取部分兴利效益指标和风险控制指标构建汛限水位实时动态控制决策方案优选的多指标评价体系.最后以大连市碧流河水库为例,采用多目标模糊模式识别理论模型对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案进行优选计算,进而确定了水库实时调度过程中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满意决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汛限水位 动态控制 指标体系 模糊模式识别 兴利计算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水位骤降下土石坝损伤评价与管理对策 被引量:2
4
作者 韩国波 张丽华 +2 位作者 杜岩 郑孝婷 刘日成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0-153,共4页
库水位的快速下降会造成土石坝上游坡面产生损伤,这是威胁中小型土石坝安全运行的因素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土石坝在库水位下降时,上游坡面的安全性会大大降低,产生累积损伤,降低大坝的使用寿命。以大伙房水库土石坝为例,在不同水位降速... 库水位的快速下降会造成土石坝上游坡面产生损伤,这是威胁中小型土石坝安全运行的因素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土石坝在库水位下降时,上游坡面的安全性会大大降低,产生累积损伤,降低大坝的使用寿命。以大伙房水库土石坝为例,在不同水位降速情况下对其坡面进行损伤评价,结果表明:水位降速越快损伤越严重,控制水位下降速度和幅度可有效规避损伤的发生。通过设置3级水位下降阈值指标,即轻度损伤、中度损伤和重度损伤控制指标,可为土石坝安全运行提供参考,该方法操作简单,可有效减少土石坝在水位骤降时的坝体坡面累积损伤,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水位骤降 损伤 水位下降阈值指标 大伙房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耗最优的管式降膜蒸发器液位控制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凌浩宇 谢永芳 王晓丽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64-1170,共7页
在氧化铝生产的蒸发过程中,液位作为一个重要状态指标影响着生产的安全性及蒸发效率。蒸发过程中的非线性因素和时滞因素增加了对液位控制的难度,传统的控制方法难以实现蒸发过程液位的精确调控,尤其是忽略了从能耗角度对液位实施控制... 在氧化铝生产的蒸发过程中,液位作为一个重要状态指标影响着生产的安全性及蒸发效率。蒸发过程中的非线性因素和时滞因素增加了对液位控制的难度,传统的控制方法难以实现蒸发过程液位的精确调控,尤其是忽略了从能耗角度对液位实施控制。今对管式降膜蒸发器蒸发过程建立动态非线性时滞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能耗最优的液位控制方法(LLCOEC),结合有效能以及汽水比对液位进行控制。将复杂的非线性时滞控制问题转化为一系列非线性规划问题,通过求解每一步长时间内出料流量的最优增量,从而确定整个调控时间内的控制量。通过仿真实验对比该方法与离散时间模型预测控制(DMPC),结果验证所提出的控制方法能更快速、准确地控制液位达到设定值,并同时提高蒸发过程中的有效能利用率、降低汽水比,为蒸发过程中的液位控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位控制 管式降膜蒸发器 非线性时滞模型 能耗最优 有效能 汽水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差指数法在水位流量关系推求中的应用——以汉江黄家港水文站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连雷雷 赵学军 甄治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70-72,共3页
汉江黄家港水文站位于丹江口水利枢纽与王甫洲水利枢纽之间,受上下游调节作用影响,该站的水位流量关系变得异常复杂,用传统的天然水位与实测流量值建立关系推流整编已经不能很好地控制真实的径流过程。结合实测资料,利用规范推荐的落差... 汉江黄家港水文站位于丹江口水利枢纽与王甫洲水利枢纽之间,受上下游调节作用影响,该站的水位流量关系变得异常复杂,用传统的天然水位与实测流量值建立关系推流整编已经不能很好地控制真实的径流过程。结合实测资料,利用规范推荐的落差指数法,选取沈湾水位站作为参证站,经一系列推导计算建立了黄家港站Z^q关系曲线,利用该曲线可快速反推流量,且与实测流量比较发现,精度较高,可在广大基层水文单位推广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差指数法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推流 黄家港水文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港平原区地下水利用水位水量控制指标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哈建强 朱艳飞 +1 位作者 史洪飞 张志悦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2-57,共6页
选取河北省黑龙港地区平原地下水开采区——沧县为典型示范区,在了解该区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介绍了浅层和深层地下水开采量监测的几种方法,即:统计法、典型点法以及水电转化法;对运用这几种方法来计算工业、农业和人畜生活等地下水开... 选取河北省黑龙港地区平原地下水开采区——沧县为典型示范区,在了解该区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介绍了浅层和深层地下水开采量监测的几种方法,即:统计法、典型点法以及水电转化法;对运用这几种方法来计算工业、农业和人畜生活等地下水开采量的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分析过程中,借助于SPSS软件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并建立了月水位变化与月开采量相关关系、年水位变化与年开采量相关关系,定性地确立了水位与埋深的相关关系。与此同时,根据典型示范区的实测地下水埋深等数据资料,与地下水开采量指标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可为水位控制和取水总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控制指标 水电转化法 水位控制指标 取水总量控制 黑龙港平原区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闸坝对农田排水沟水质水位的影响
8
作者 杨继伟 曹秀清 +1 位作者 袁宏伟 刘佳 《节水灌溉》 2025年第9期7-14,共8页
为研究闸、坝控制对沟渠水量水质的影响规律,基于典型地区的5条农田排水干沟,设置水位、水质监测断面,开展为期4 a的原型观测试验,对比分析有、无闸坝控制沟渠水位和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闸坝调控有效提高了其上游沟段水位和... 为研究闸、坝控制对沟渠水量水质的影响规律,基于典型地区的5条农田排水干沟,设置水位、水质监测断面,开展为期4 a的原型观测试验,对比分析有、无闸坝控制沟渠水位和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闸坝调控有效提高了其上游沟段水位和合理调节了水资源的时空分配,其中节制闸上、下游平均水位差为1.27 m,其上游3 km和6 km处水位较相邻对照沟渠水位平均高出0.96 m和0.22 m,滚水坝上、下游水位差为0.64 m;闸坝控制对干沟水质产生了不利影响,且其影响区域主要集中在控制设施的上下游附近,控制沟渠水体的TN、TP和CODMn平均浓度分别为3.01、0.20和5.34 mg/L,无控制沟渠的TN、TP和CODMn平均浓度分别为2.15、0.15和4.21mg/L,控制沟渠的综合水质指数WQI较无控制沟渠下降20%;闸坝调控显著改变了沟渠水质对季节变化的响应模式,控制沟渠汛期较非汛期因水体氮的质量浓度下降水质有所改善,其TN由3.78 mg/L降为2.70 mg/L,WQI值由44.79变为46.67,无控制沟渠汛期较非汛期水质变差,其WQI由60.22变为52.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闸坝 农田沟渠 控制排水 水质水量 氮磷 综合水质指数 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