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4篇文章
< 1 2 1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Hepatic Fibrosis by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被引量:2
1
作者 Ming-bo Zhang En-ze Qux +2 位作者 En-ze Qu Ji-Bin Liu Jin-rui Wang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11年第4期208-215,共8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ic features for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hepatic fibrosis. Methods 86 patients with chronic viral hepatitis B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from March 2007 to 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ic features for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hepatic fibrosis. Methods 86 patients with chronic viral hepatitis B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from March 2007 to August 2009. The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into 5 groups (S0-S4) according to fibrosis stage evaluated with ultrasound guided liver biopsy. New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CEUS) features including area under the time-intensity curve (TIC) of portal venous phase/hepatic arterial phase (Qp/Qa) and intensity of portal venous phase/hepatic arterial phase (Ip/Ia)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blood supply ratio (portal vein/hepatic artery) in each group. Arrival time of portal vein trunk (Tp) and decreasing rate of TIC (β ) were also analyzed. Results Qp/Qa and Ip/Ia decreased from S0 to S4, while Tp and β increased. These 4 feature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degree of fibrosis (P<0.001) and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the five groups (P<0.001).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Ip/Ia were 80% and 86% for groups ≥S1, 75% and 86% for groups ≥ S2, 71% and 84% for groups ≥ S3, and 76% and 80% for group S4, respectively.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Qp/Qa were 70% and 88% for groups ≥ S1, 80% and 76% for groups ≥ S2, 74% and 70% for groups ≥ S3, and 81% and 95% for group S4,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Ip/Ia and Qp/Qa could be adopted as reliable, non-invasive features for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hepatic fibr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c fibrosis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QUANTITATIVE non- invasiv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nsesophageal lung ultrasonography in empyema detection:a case report
2
作者 Issac Cheong Francisco Marcelo Tamagnone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2025年第2期189-191,共3页
An abrupt decline in respiratory function often presents in patients unable to undergo imaging procedures,especially in critical care settings.Consequently,evaluation using transthoracic lung ultrasonography has been ... An abrupt decline in respiratory function often presents in patients unable to undergo imaging procedures,especially in critical care settings.Consequently,evaluation using transthoracic lung ultrasonography has been developed to promptly diagnose the patient's respiratory conditions at bedside,gain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for its utility.However,conventional transthoracic ultrasonography may face challenges in directly accessing the thora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sonography LUNG RESPIRAT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liminary clinical application using 3D time-resolved imaging of contrast-enhanced MR angiography of contrast kinetics (3D-TRICKS)i
3
作者 YANG Chun-shan 刘士远 +4 位作者 肖湘生 冯云 李惠民 肖珊 龚万庆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7年第1期43-48,共6页
Objective:To introduce a new better contrast-enhanced MR angiographic metnod, named 3D time-resolved imaging of contrast kinetics (3D-TRICKS). Methods: TRICKS is a high temporal resolution (2-6 s) MR angiographi... Objective:To introduce a new better contrast-enhanced MR angiographic metnod, named 3D time-resolved imaging of contrast kinetics (3D-TRICKS). Methods: TRICKS is a high temporal resolution (2-6 s) MR angiographic technique using a short TR(4 ms) and TE(1.5 ms), partial echo sampling, in which central part of k-space is updated more frequently than the peripheral part. TRICKS pre-contrast mask 3D images are firstly scanned, and then the bolus injecting of Gd-DTPA, 15-20 sequential 3D images are acquired. The reconstructed 3D images, subtraction of contrast 3D images with mask images, are conceptually similar to a catheter-based intra-arteri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ic series (DSA). Thirty patients underwent contrast-enhanced MR angiography using 3D-TRICKS. Results: Totally 12 vertebral arteries were well displayed on TRICKS, in which 7 were normal, 1 demonstrated bilateral vertebral artery stenosis, 4 had unilateral vertebral artery stenosis and 1 was accompanied with the same lateral carotid artery bifurcation stenosis. Four cases of bilateral renal arteries were normal, 1 transplanted kidney artery showed as normal and 1 transplanted kidney artery showed stenosis. 2 cerebral arteries were normal, 1 had sagittal sinus thrombosis and 1 displayed intracrani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3 pulmonary arteries were normal, 1 showed pulmonary artery thrombosis and 1 revealed pulmonary sequestration's abnormal feeding artery and draining vein. One left lower limb fibrolipoma showed feeding artery. One displayed radial-ulnar artery artificial fistula stenosis. One revealed left antebrachium hemangioma. Conclusion: TRICKS can clearly delineate most body vascular system and reveal most vascular abnormality. It possesses convenience and high successful rate, which make it the first choice of displaying most vascular abnorm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contrast-enhanced MR angiography time-resolved imaging of contrast kinetics (TRICKS) vascular malfor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查高血压心血管重构和功能临床应用指南(2024版)》要点解读
4
作者 谢明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15,140,共4页
《超声检查高血压心血管重构和功能临床应用指南(2024版)》是针对超声评估高血压心血管重构和功能的指导性文件,全面介绍了高血压心血管重构和功能的超声检查方法、诊断标准,不同超声技术评估的优点、局限性及临床意义。本文旨在对该指... 《超声检查高血压心血管重构和功能临床应用指南(2024版)》是针对超声评估高血压心血管重构和功能的指导性文件,全面介绍了高血压心血管重构和功能的超声检查方法、诊断标准,不同超声技术评估的优点、局限性及临床意义。本文旨在对该指南进行要点解读,帮助超声和临床专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及应用该指南,规范高血压心血管超声检查和诊断方法,指导临床超声检查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超声检查 心血管重构 心功能 指南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检查术与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造影增强超声内镜检查术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覃家凭 姚朝光 +2 位作者 陈丽芬 黄理 程读创 《中国内镜杂志》 2025年第1期48-56,共9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检查术(EUS)与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造影增强超声内镜检查术(CE-EUS)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上消化道SMT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EUS和以六氟化硫微泡为造影剂的CE-...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检查术(EUS)与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造影增强超声内镜检查术(CE-EUS)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上消化道SMT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EUS和以六氟化硫微泡为造影剂的CE-EUS,分析EUS和以六氟化硫微泡为造影剂的CE-EUS下的上消化道良性SMT和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图像特征。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EUS、以六氟化硫微泡为造影剂的CE-EUS单独检查,以及两者联合检查,在上消化道良性SMT和GIST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82例上消化道SMT经影像学检查和手术结果证实,肿瘤位于食管上段、食管中段、食管下段、贲门、胃底、胃体、胃窦和十二指肠球部的占比分别为7.32%、10.98%、10.98%、4.88%、29.27%、26.83%、6.10%和3.66%。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良性SMT 51例,占比62.20%;GIST 31例,占比37.80%。其中,良性SMT主要位于食管和胃部,并以平滑肌瘤最为多见;GIST主要位于胃部,并以胃底和胃体多见。良性SMT组回声均匀、表面黏膜光滑和边缘规则占比明显高于GIS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IST组多普勒丰富血流信号和起源于固有肌层占比明显高于良性SM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回声性质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SMT组同质性强化占比明显高于GI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IST组动脉期高增强、静脉期弥漫性增强和不规则血管占比明显高于良性SM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US鉴别诊断GIST和良性SMT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64.52%、74.51%和70.73%,以六氟化硫微泡为造影剂的CE-EUS分别为90.32%、88.24%和89.02%,两者联合检查分别为100.00%、90.20%和93.90%。结论EUS与以六氟化硫微泡为造影剂的CE-EUS,对上消化道良性SMT和GIST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检查术(EUS) 造影增强超声内镜检查术(CE-EUS) 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 六氟化硫微泡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结节性筋膜炎的超声图像特征分析
6
作者 董金叶 郭艳杰 +1 位作者 栾艳艳 于艳妮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2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结节性筋膜炎(BNF)的超声图像特征,旨在加强超声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BNF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图像资料,分析评估超声图像特征,包括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方位、... 目的探讨乳腺结节性筋膜炎(BNF)的超声图像特征,旨在加强超声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BNF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图像资料,分析评估超声图像特征,包括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方位、高回声晕、后方回声、筋膜尾征、钙化灶、血流等。结果10例均为单发病灶,大小为1.2~3.2 cm,平均大小(1.9±0.6)cm。1例位于浅筋膜层,7例位于腺体浅层紧邻浅筋膜,2例位于腺体深层紧邻深筋膜、与胸大肌关系密切。8例边界不清,2例边界清晰;8例形态不规则,2例形态规则;7例内部为不均匀回声,3例为均匀低回声;7例平行位,3例垂直位;5例后方回声增强,6例可见高回声晕,4例可见筋膜尾征,10例均无钙化灶;4例Adler血流为0级,6例为I级。结论BNF声像图无特异性,病灶内部多数呈不均匀回声,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高回声晕,后方回声增强,筋膜尾征,内部血流信号不丰富。对于中青年女性患者乳腺浅筋膜层或腺体浅层近浅筋膜出现快速生长结节并伴以上超声特征之一,应考虑BNF的可能性,但确诊仍需病理学检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乳腺结节性筋膜炎 彩色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心超声联合肾血流多普勒评分对终末期肾病患者透析间期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刘奕 赵浩天 +3 位作者 王晓娜 刘元琳 李丽 王泽凯 《临床荟萃》 2025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探究右心超声指标联合肾血流多普勒评分(RVDS)评估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透析间期是否需再次透析的价值。方法根据是否需再次接受透析治疗,将46例符合ESRD诊断且处于透析间期患者分为需透析组及对照组,使用超声监测右心指标,并记录... 目的探究右心超声指标联合肾血流多普勒评分(RVDS)评估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透析间期是否需再次透析的价值。方法根据是否需再次接受透析治疗,将46例符合ESRD诊断且处于透析间期患者分为需透析组及对照组,使用超声监测右心指标,并记录双侧肾脏RVDS。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各参数诊断效能,并将RVDS与肾小球滤过率、肌酐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需透析组较对照组具有较高的右心室内径(RVD)、三尖瓣最大反流速度、肺动脉收缩压、室间隔偏心指数,和较低的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三尖瓣环收缩期最大速度(S’)、R-RVDS和L-RVDS(P均<0.05)。RVD、室间隔偏心指数、TAPSE、S’、三尖瓣最大反流速度、肺动脉收缩压、R-RVDS预测ESRD患者再次少尿的AUC值分别为0.765、0.750、0.770、0.780、0.707、0.723、0.682。TAPSE联合R-RVDS的敏感度92.0%,特异度76.2%,AUC值0.850。相关性分析显示,R-RVDS和L-RVDS分别与肾小球滤过率呈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514和0.544);R-RVDS和L-RVDS分别与肌酐呈负相关性(r值分别为-0.337和-0.484)。结论右心超声指标联合RVDS对ESRD患者需再次透析者具有较好的评估和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 超声检查 多普勒 肾透析 肾脏血流 右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构建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三阴性乳腺癌:基于超声瘤内、瘤周影像组学与临床超声特征
8
作者 邹桥 刘锦辉 +2 位作者 冷晓玲 组木热提·吐尔洪 樊喜文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基于超声瘤内、瘤周影像组学与临床超声特征联合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3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540例经病理证实为浸润性乳腺癌的患者的相关资料,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目的基于超声瘤内、瘤周影像组学与临床超声特征联合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3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540例经病理证实为浸润性乳腺癌的患者的相关资料,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分为TNBC组(n=263)和非TNBC组(n=277),按7∶3随机分为训练集(n=378)和验证集(n=162)。采用Pyradiomics在原始图像及衍生图像的瘤内、瘤周ROI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RMR)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筛选特征;分别建立瘤内、瘤周、瘤内+瘤周模型并获得影像组学标签;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从临床超声特征中筛选TNBC的独立预测因子并构建临床模型;选择效能最佳的影像组学标签与临床独立预测因子构建列线图模型。绘制ROC曲线、校准曲线及临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效能,通过Delong检验比较模型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结果最终通过瘤内(n=14)、瘤周(n=15)、瘤内+瘤周(n=19)影像组学特征构建模型,以瘤内+瘤周影像组学模型预测效能最佳,训练集和验证集AUC分别为0.941、0.934。将肿块大小、乳腺超声背景、微钙化、后方回声作为独立预测因子构建临床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AUC为0.906、0.911。瘤内+瘤周影像组学标签联合肿块大小、乳腺超声背景、微钙化、后方回声构建列线图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AUC分别提升至0.974、0.965。结论基于超声瘤内、瘤周影像组学与临床超声特征联合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三阴性乳腺癌中具有较高价值,可以为临床决策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瘤内 瘤周 超声检查 影像组学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针灸治疗效果的价值
9
作者 宋乐云 聂文素 张卫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7-202,共6页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针灸治疗效果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2月13日—2023年6月3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与治未病中心收治的60例2型DPN,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30例DPN为A组,行降血...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针灸治疗效果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2月13日—2023年6月3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与治未病中心收治的60例2型DPN,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30例DPN为A组,行降血糖+营养神经类药物甲钴胺片治疗;30例DPN为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后1周内均行正中神经及胫神经常规超声和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获得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及胫神经直径、横截面积和杨氏模量;同时进行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胫神经的神经电生理检查,获得运动及感觉传导速度;收集同期健康成人30名作为对照组,获得上述超声参数。比较治疗前后各组上述参数变化,同时以肌电图结果判断针灸治疗是否有效,并绘制正中神经及胫神经治疗前后杨氏模量差值诊断针灸治疗有效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治疗前A、B组正中神经及胫神经直径、横截面积、杨氏模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01);治疗后B组正中神经及胫神经杨氏模量值均低于A组(P=0.036、0.025),且A、B组正中神经及胫神经杨氏模量值均高于对照组(P均<0.001)。治疗后A组、B组、对照组正中神经及胫神经直径、横截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824、0.176、0.106、0.982,P>0.05);A、B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及胫神经杨氏模量值明显低于治疗前(A组:t=5.422、4.429,P均<0.001;B组:t=6.110、7.081,P均<0.001)。正中神经及胫神经杨氏模量差值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及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920、95%、90%、4.600 kPa和0.820、85%、70%、6.250 kPa,两者诊断效能无明显差异(Z=1.489,P=0.136)。结论剪切波弹性成像能提供周围神经弹性模量信息,评估神经硬度,为评估DPN治疗效果提供一种无创、有效的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神经病变 超声检查 剪切波弹性成像 针灸疗法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超声双重造影与穿刺活检一体化检查在直肠癌术前病理分型及临床分期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李金晶 陆文明 +2 位作者 茹翱 郭碧萍 姚晓菲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直肠超声双重造影(DCEU)与穿刺活检一体化检查在直肠癌术前病理分型及临床分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47例直肠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术前均行直肠灌注超声造影检查、DCEU与穿刺活检一体化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 目的探讨直肠超声双重造影(DCEU)与穿刺活检一体化检查在直肠癌术前病理分型及临床分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47例直肠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术前均行直肠灌注超声造影检查、DCEU与穿刺活检一体化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对直肠癌病理分型、临床分期的诊断效能。结果DCEU与穿刺活检一体化检查诊断直肠癌病理分型的总准确率为87.07%(128/147),直肠灌注超声造影检查为74.83%(110/147),DCEU与穿刺活检一体化检查较直肠灌注超声造影检查总准确率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U与穿刺活检一体化检查诊断直肠癌T分期的总准确率为88.44%(130/147),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0.825),直肠灌注超声造影检查诊断直肠癌T分期的总准确率为76.87%(113/147),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0.689),DCEU与穿刺活检一体化诊断直肠癌T分期总准确率明显较直肠灌注超声造影检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U与穿刺活检一体化检查诊断直肠癌N分期的总准确率为85.03%(125/147),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0.771),直肠灌注超声造影检查诊断直肠癌N分期的总准确率为70.75%(104/147),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0.562),DCEU与穿刺活检一体化诊断直肠癌N分期总准确率明显较直肠灌注超声造影检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EU与穿刺活检一体化检查应用于直肠癌术前病理分型及临床分期中可提高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方案制订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刺活检 直肠癌 病理分型 临床分期 直肠超声双重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心室-肺动脉耦连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11
作者 贺晴 高朗 +3 位作者 季萌萌 林艺霞 谢明星 李玉曼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6,共6页
右心室-肺动脉耦连(RVPAC)是右心室收缩力与后负荷的关系。当右心室功能和肺血管阻力适配时可维持正常RVPAC,而右心室收缩力不足以匹配后负荷时则导致右心室功能障碍。RVPAC在许多心血管疾病病理生理及疾病进展中起重要作用,是患者预后... 右心室-肺动脉耦连(RVPAC)是右心室收缩力与后负荷的关系。当右心室功能和肺血管阻力适配时可维持正常RVPAC,而右心室收缩力不足以匹配后负荷时则导致右心室功能障碍。RVPAC在许多心血管疾病病理生理及疾病进展中起重要作用,是患者预后的决定性因素,早期、准确评估RVPAC对于患者病情评估、临床治疗决策、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RVPAC的测量方法较多,分为侵入性与非侵入性方法,其中非侵入性方法主要与超声相关。本文就RVPAC的病理机制、测量方法、不同方法优缺点及其在不同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肺动脉耦连 肺动脉高压 心力衰竭 心脏瓣膜病 高血压 超声检查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价值
12
作者 石超会 郭二芳 +3 位作者 张树华 冯蕾 李宁 林伟群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2期170-175,共6页
目的分析经会阴二维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纳2020年8月至2022年11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SUI女性患者130例为SUI组,同时收纳同期健康体检女性80名为非SUI组。记录两组年龄... 目的分析经会阴二维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纳2020年8月至2022年11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SUI女性患者130例为SUI组,同时收纳同期健康体检女性80名为非SUI组。记录两组年龄、体重指数(BMI)、孕次、产次。对两组分别进行经会阴二维超声检查及耻骨直肠肌SWE成像,记录两组静息状态下及最大瓦式动作(Valsalva)后膀胱颈在Y轴方向上的下移距离(Y_(Δ))、膀胱颈的位移(BND)、Valsalva动作时膀胱尿道后角(PUA2);静息状态下耻骨直肠肌(puborectal,PR)杨氏模量值(E_(1))、最大缩肛状下PR杨氏模量值(E_(3))。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及经会阴二维超声、SWE是否存在差异,建立多指标预测模型,同时描绘预测模型及单一指标诊断SUI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探讨各指标诊断SUI的功效。结果两组年龄、Y_(Δ)、BND、PUA2、E_(1)、E_(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I的诊断函数为PRESUI=0.791×Y_(Δ)+0.198×PUA2+0.549×E_(1)-0.189×E_(3)-41.192。PUA2、Y_(Δ)、E_(1)、E_(3)及预测模型诊断SUI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00,预测模型诊断SUI的AUC值高于PUA2、Y_(Δ)、E_(1)、E_(3)(Z=-5.048、-3.374、-3.978、-7.047,均P<0.05)。预测模型诊断SUI的AUC为0.997(95%CI:0.992~1.000),最佳截断值为0.73时,灵敏度为97.7%、特异度为100.0%。结论经会阴二维超声及SWE能够实时、直观地反映受检者盆底结构的解剖及功能状态,Y_(Δ)、PUA2、E_(1)、E_(3)及预测模型均可作为SUI的诊断指标,预测模型诊断SUI的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超声 剪切波弹性成像 压力性尿失禁 耻骨直肠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联合血脂检测评价颈动脉易损斑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李令枝 魏贺基 +1 位作者 李雁萍 胡敏如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8-353,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联合血脂检测评价颈动脉易损斑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确诊的颈动脉易损斑块患者120例,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为研究组,无缺血...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联合血脂检测评价颈动脉易损斑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确诊的颈动脉易损斑块患者120例,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为研究组,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为对照组。分别对2组进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血脂检查,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不同血流分级患者不稳定斑块积分比、斑块最大长度、斑块最大厚度、溃疡斑、面积狭窄、狭窄处峰值流速、阻力指数及血脂水平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并计算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curve,AUC)。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不稳定斑块积分比、斑块最大长度、斑块最大厚度、溃疡斑、面积狭窄、狭窄处峰值流速、阻力指数、血流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不同血流分级患者不稳定斑块积分比、斑块最大长度、斑块最大厚度、溃疡斑、面积狭窄、狭窄处峰值流速、阻力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研究组不同血流分级患者TC、TG、LDL、HDL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血流分级Ⅲ级、Ⅱ级、Ⅰ级患者TC、TG、LDL依次降低,HDL依次升高(P<0.01)。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流分级与TC、TG、LDL水平呈正相关(r=0.456,r=0.652,r=0.362,P=0.000),与HDL水平呈负相关(r=-0.256,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超声造影血流分级与血脂水平联合检测对颈动脉易损斑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断的AUC明显高于单独检测,通过截断值分析,颈动脉易损斑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超声造影血流分级为Ⅱ级以上,TC为5.22 mmol/L,TG为2.33 mmol/L,LDL为2.78 mmol/L,HDL为0.82 mmol/L。结论超声造影血流较高等级结合血脂水平异常表达可能可以作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甘油三酯类 脂蛋白类 颈动脉狭窄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重症患者超声指导目标导向性肺部护理证据总结
14
作者 王新博 洪思学 +5 位作者 李艳超 王颖 鲁梅珊 孙建华 徐园 李奇 《护士进修杂志》 2025年第4期397-402,共6页
目的检索、提取、评价及整合超声指导成人重症患者肺部护理的最佳证据。方法采用“6S”证据模型,检索指南网、学会网站及国内外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20日。由2名研究人员对文献质量进行独立评价,小组人员综合判... 目的检索、提取、评价及整合超声指导成人重症患者肺部护理的最佳证据。方法采用“6S”证据模型,检索指南网、学会网站及国内外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20日。由2名研究人员对文献质量进行独立评价,小组人员综合判断,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并依据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证据预分级系统(2014版)进行证据分级。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其中临床指南3篇,临床决策2篇,专家共识9篇,专家建议1篇,系统评价3篇,meta分析1篇。从护士应用肺部超声的可行性、应用肺部超声的基础、常见正常或异常肺部征象、肺部超声指导护理实践、效果评价及局限性6个方面汇总,最终形成了26条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出关于肺部超声指导危重症患者肺部护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依据。临床医护人员应谨慎考虑证据的适宜性和可行性,为成人重症患者制定超声指导的护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肺部护理 危重症患者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新参数预测骨科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
15
作者 田丰 安丽 +2 位作者 谷芬 刘丽文 陈曦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0,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新参数静脉管腔横截周长的平方(C^(2))与面积(A)的比值(C^(2)/A)对骨科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无DVT的150例住院患者,术前采用超声检... 目的探讨超声新参数静脉管腔横截周长的平方(C^(2))与面积(A)的比值(C^(2)/A)对骨科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无DVT的150例住院患者,术前采用超声检查股总静脉(CFV)、股浅静脉(SFV)和腘静脉(POV)的A、C、C^(2)/A、内径值、静脉流速及血流量,术后超声监测血栓形成情况。对比血栓组和非血栓组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参数,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参数预测DVT的效能及截断值。结果两组CFV内径、CFV血流量、CFV-C、CFV-A、CFV-C^(2)/A、SFV血流量、SFV-C、SFV-C^(2)/A、POV血流量、POV-C、POV-A、POV-C^(2)/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10.41,P均<0.05)。当超声参数CFV-C^(2)/A、SFV-C^(2)/A、POV-C^(2)/A的截断值分别为>16.01、>16.53、>16.54时,预测DVT的曲线下面积最大,分别为0.906、0.920、0.870,敏感度分别为83.8%、78.4%、81.1%,特异度分别为82.3%、89.4%、85.8%。结论超声新参数C^(2)/A具有较高的DVT预测效能,可为临床开展早期DVT预防提供新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超声检查 下肢 预测 住院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 MHz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黄斑前膜的临床诊断价值
16
作者 赵骏 李亚楠 +2 位作者 贾洪强 刘敏 白俊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18 MHz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黄斑前膜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0-01/2022-01期间在我院经眼底检查拟诊白内障和玻璃体混浊的患者44例80眼,分别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法(OCT)与18 MHz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眼进行检查,比较18 MHz彩色多... 目的:探讨18 MHz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黄斑前膜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0-01/2022-01期间在我院经眼底检查拟诊白内障和玻璃体混浊的患者44例80眼,分别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法(OCT)与18 MHz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眼进行检查,比较18 MHz彩色多普勒超声与OCT对黄斑前膜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的差异。结果:经18 MHz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80眼中,62眼为黄斑前膜,18眼为非黄斑前膜;经OCT确诊确实为黄斑前膜的54眼,非黄斑前膜的13眼,漏诊5眼,误诊8眼;18 MHz彩色多普勒超声与OCT诊断一致性较高(Kappa=0.892,P<0.05);18 MHz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黄斑前膜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62%,漏诊率为8%,误诊率为38%,正确率为84%;与OCT检测相比,18 MHz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特异性、正确率、阳性预测准确率、阴性预测准确率降低,误诊率升高(均P<0.05),诊断敏感性与漏诊率比较无差异(均P>0.05)。结论:18 MHz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黄斑前膜病变具有一定鉴定价值,与OCT检验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 MHz彩色多普勒超声 黄斑前膜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法(O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超声造影在肝癌诊断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田海英 马宁 张蓓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1-224,共4页
肝癌是中国病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错失手术时机。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随着超声分子影像技术的进步,靶向超声造影为肝癌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新方法。本文对靶向超声造影在肝癌诊断和治疗... 肝癌是中国病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错失手术时机。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随着超声分子影像技术的进步,靶向超声造影为肝癌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新方法。本文对靶向超声造影在肝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肝细胞 微气泡 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后的临床应用价值
18
作者 唐镜 韩鹃 +2 位作者 刘成惠 闫柏刚 敖琴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7-342,共6页
目的使用经颅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colour-coded duplex sonography,TCCS)评估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接受血管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并与功能转归相关联。方法纳入2020年3月1日至2024年1... 目的使用经颅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colour-coded duplex sonography,TCCS)评估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接受血管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并与功能转归相关联。方法纳入2020年3月1日至2024年1月31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血管内治疗的老年AIS患者360例,根据90 d时改良的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分为功能不良组145例(mRS评分3~6分)和功能良好组215例(mRS评分≤2分)。所有患者接受血管内治疗后12 h使用TCCS检查颅内血流状态,记录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diastolic velocity,EDV)、平均血流速度(mean blood flow velocity,MFV)、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MFV比值、PSV比值、校正后PSV比值、校正后MFV比值,采用ROC曲线分析TCCS指标预测AIS患者功能转归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及截断值。结果功能不良组PSV比值、MFV比值、校正后PSV比值、校正后MFV比值较功能良好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SV比值、MFV比值预测AIS患者功能转归不良的性能欠佳(AUC<0.750),而校正后PSV比值、校正后MFV比值具有较佳的预测性能(P<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14.00分、入院时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ECT)评分≥8.00分、校正后PSV比值>1.39及校正后MFV比值>1.40为影响AIS患者功能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相较于入院时NIHSS评分+入院时ASPECT评分预测AIS患者功能转归不良(AUC=0.780,95%CI:0.734~0.822),入院时NIHSS评分+入院时ASPECT评分+校正后PSV比值+校正后MFV比值预测性能明显提高(AUC=0.976,95%CI:0.955~0.989),敏感性及特异性也更高(Z=8.261,P<0.01)。结论老年AIS患者血管内治疗后早期TCCS检测是识别90 d时功能转归不良的有效方法,兼备无创、操作简便的优点,尤其是校正后PSV比值、校正后MFV比值可与常规预测指标相结合,更好地预测功能转归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血流动力学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双功能 方案评价 血管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阑尾黏液性肿瘤的超声表现特征分析
19
作者 邢艳 徐婷婷 颜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阑尾黏液性肿瘤(AMN)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临床及术前超声检查资料齐全的AMN患者38例,分析其术前临床资料、超声表现及术后病理学特征。结果1)术前超声检查:38例病灶中32例表现为右...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阑尾黏液性肿瘤(AMN)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临床及术前超声检查资料齐全的AMN患者38例,分析其术前临床资料、超声表现及术后病理学特征。结果1)术前超声检查:38例病灶中32例表现为右下腹囊性包块,均为单房,壁不厚,其中30例囊壁部分或全部呈强-弱-强层次表现,2例囊壁菲薄,未见强-弱-强层次表现;21例病灶内呈不均质低或弱回声,3例病灶内见中等回声结节,8例内部呈洋葱皮征。5例表现为阑尾增粗,壁增厚,呈强-弱-强-弱-强层次表现;1例表现为阑尾增粗,局部壁明显增厚,层次不清,壁上可见条状血流信号。38例病灶中1例因阑尾穿孔引起右下腹胶冻样黏液积聚,1例转移至腹膜引起腹膜假黏液瘤;2)术后病理诊断:38例患者均病理证实为AMN,其中2例为黏液腺癌,1例为高级别AMN(HAMN),其余35例为低级别AMN(LAMN)。结论AMN女性多见,超声检查表现有一定特点,最常见的为右下腹单房囊性包块,壁呈强-弱-强层次,内呈低回声或弱回声,超声检查对AMN及其并发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黏液性肿瘤 腹膜假黏液瘤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征象及诊断一致性评估
20
作者 傅强 熊颖 +3 位作者 宋可馨 刘昊 闫妍 林霖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9-32,3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评分法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观察者间一致性。方法选取我院行手术切除或细针穿刺抽吸活检(FNA)的116例患者的121个甲状腺结节CEUS资料。应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CEUS征象诊断甲状腺结节价值。绘制受...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评分法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观察者间一致性。方法选取我院行手术切除或细针穿刺抽吸活检(FNA)的116例患者的121个甲状腺结节CEUS资料。应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CEUS征象诊断甲状腺结节价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EUS评分法诊断甲状腺结节价值。应用Kappa检验评估超声医师对于不同CEUS征象和超声诊断结果一致性。结果慢进、向心性增强、低增强、不均匀增强提示恶性结节,结节周围规则环状增强提示良性结节。规则环状增强Kappa值为0.813,慢进、向心性增强、低增强、不均匀增强Kappa值为0.633~0.665。应用CEUS评分法诊断甲状腺结节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4。CEUS诊断甲状腺结节Kappa值为0.785。结论规则环状增强评估一致性极好,CEUS诊断甲状腺结节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