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筋折叠壳静力弯曲的移动最小二乘无网格法
1
作者 陈卫 彭林欣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4,共9页
可展结构体系中的折板结构凭借高刚度-重量比、易拼接成型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实际结构工程中。相比折板而言,折壳具有几何形状多变、外观优美等特点。此外,加筋板壳结构中的筋条可以采用基于欧拉-伯努利梁(EBT)和铁木辛柯梁(TBT)理论... 可展结构体系中的折板结构凭借高刚度-重量比、易拼接成型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实际结构工程中。相比折板而言,折壳具有几何形状多变、外观优美等特点。此外,加筋板壳结构中的筋条可以采用基于欧拉-伯努利梁(EBT)和铁木辛柯梁(TBT)理论框架下的计算方法。然而,当筋条跨高比达到一定限度时,EBT和TBT则不再满足工程精度需求。本文通过将筋条视为基于3D连续壳理论的长条形板或曲板,提出一种求解加筋折叠壳静力弯曲问题的移动最小二乘无网格法。首先,基于3D连续壳理论,通过映射技术将随动坐标系上的二维无网格节点信息映射到三维壳体中,采用移动最小二乘近似对曲面几何及位移场拟合,根据最小势能原理,推导出壳静力弯曲的离散方程;其次,采用完全转换法对离散方程进行修正;将经过修正后各壳的刚度矩阵和载荷列阵转换到整体坐标系上;最后,通过子结构法叠加得到整个加筋折叠壳结构的离散方程。通过折板壳、加筋板、加筋壳四个数值算例,将本文计算结果与ABAQUS有限元解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计算加筋折叠壳静力弯曲的收敛性及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连续壳理论 移动最小二乘近似 加筋壳 折壳 静力弯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拟连续算法的回转弹仓位置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冬 钱林方 +3 位作者 陈志群 陈龙淼 邹权 陈军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6-1448,共13页
为提高大口径火炮自动装填过程中回转弹仓工作的精确性和鲁棒性,在分析现有拟连续算法相关研究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全新的改进拟连续控制器对回转弹仓进行位置控制。通过与滑模扰动观测器相结合,新控制器增益不依赖于系统扰动的不确... 为提高大口径火炮自动装填过程中回转弹仓工作的精确性和鲁棒性,在分析现有拟连续算法相关研究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全新的改进拟连续控制器对回转弹仓进行位置控制。通过与滑模扰动观测器相结合,新控制器增益不依赖于系统扰动的不确定性边界,且不需引入额外的控制器参数,降低了控制器的设计和调试难度。通过Lyapunov方程验证控制器本身及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新设计的控制器相对于已有拟连续算法具有优越性,在受到不确定时变负载和不确定参数扰动的情况下,新设计的改进控制器在应用于回转弹仓时,在趋近段可以获得更快的收敛速度,减小到位超调量,并在滑动段有效减弱抖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弹仓 不确定扰动 改进拟连续控制器 滑模扰动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室温受压蠕变损伤本构模型
3
作者 郭育豪 刘刚 宋育泽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2-650,共9页
为了解决工程上在评估深潜器耐压壳体安全可靠性时不考虑拉压蠕变破坏机理产生的差异,会导致较大计算误差问题,本文提出了适用于室温蠕变的蠕变损伤本构模型。通过分析钛合金材料蠕变特性,考虑了室温环境下位错堆积造成的蠕变阻力,并且... 为了解决工程上在评估深潜器耐压壳体安全可靠性时不考虑拉压蠕变破坏机理产生的差异,会导致较大计算误差问题,本文提出了适用于室温蠕变的蠕变损伤本构模型。通过分析钛合金材料蠕变特性,考虑了室温环境下位错堆积造成的蠕变阻力,并且位错堆积的现象与时间有关。基于微分自洽法提出了适用于室温环境下的钛合金蠕变本构模型,得到受压情况下TC4ELI的相关材料参数,并将该模型用USDFLD和CREEP子程序进行定义。研究表明:对于受压结构而言,使用通过拉伸蠕变实验得到的本构模型的计算结果会过于保守,对于含V型缺口平板受压时等效蠕变应变的相对误差为168.20%。本文所提出的模型适用于环肋耐压壳结构的蠕变损伤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室温蠕变 蠕变损伤 本构模型 拉压不同 连续损伤力学 有限元法 耐压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回填施工过程竹缠绕复合管涵力学性能研究
4
作者 董佳霖 周宇 +2 位作者 陈玥 马芹纲 夏晋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7期74-79,共6页
为解决竹缠绕复合管涵在分层回填的施工控制问题,并研究此过程中管涵的力学性能,文中通过现场试验,监测2m埋深竹缠绕复合管涵施工过程变形与与力学响应,建立了基于连续壳复合材料叠层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数据分析表明,土压力、管底沉降... 为解决竹缠绕复合管涵在分层回填的施工控制问题,并研究此过程中管涵的力学性能,文中通过现场试验,监测2m埋深竹缠绕复合管涵施工过程变形与与力学响应,建立了基于连续壳复合材料叠层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数据分析表明,土压力、管底沉降均随回填高度增加线性增大,浅埋阶段,受施工扰动影响,实测值偏大;回填完成后,管涵的计算与模拟竖向变形率分别为1.32%、1.57%,均满足规范要求。建议竹缠绕复合管涵管底沉降与管涵横截面变形可作为施工质量控制指标;所建立模型能较为保守地预测管土响应,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缠绕复合管涵 分层回填 连续壳复合材料叠层 土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内凝固坯壳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严波 文光华 张培源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3-48,共6页
首先建立三维热传导模型,用差分法计算得到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内初生凝固坯壳的几何形状及温度场,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三维热弹塑性接触有限元方法分析凝固坯壳的应力及变形。针对两种类型的结晶器作了计算分析,对两种拉速下的温度、应力... 首先建立三维热传导模型,用差分法计算得到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内初生凝固坯壳的几何形状及温度场,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三维热弹塑性接触有限元方法分析凝固坯壳的应力及变形。针对两种类型的结晶器作了计算分析,对两种拉速下的温度、应力、变形以及成裂指数变化规律进行了比较,所得结果对薄板连铸工艺参数的设计和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铸造 凝固坯壳 薄板坯连铸结晶器 有限元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3水性核壳结构型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3
6
作者 和玲 梁军艳 +2 位作者 高敏 朱江安 徐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0-124,共5页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OP-10)复合乳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 A)、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A ctyflon-G 04)为原料的水性核壳型结构的含氟丙烯酸酯聚合...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OP-10)复合乳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 A)、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A ctyflon-G 04)为原料的水性核壳型结构的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并利用FT-IR、SEM-EDX、TEM、DSC等手段研究了乳液的稳定性、乳胶粒子的结构和形态,分析了氟单体含量和复合乳化剂含量对聚合物乳液性能及成膜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聚合物 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 核壳结构 成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硅丙烯酸酯核壳型乳液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8
7
作者 和玲 徐岩 +1 位作者 朱江安 梁军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7-192,共6页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Tx-10)复合乳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以丙烯酸丁酯(BA)为核,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HMA)、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Tx-10)复合乳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以丙烯酸丁酯(BA)为核,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HMA)、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为壳的核壳型含氟/硅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利用FTIR,TEM,SEM—EDX和DSC等手段对乳液组成、乳胶粒子结构、膜表面及断面形态等进行了表征,讨论了氟/硅含量对聚合物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核-壳粒子尺寸为20~30nm,乳液膜的性能与膜表面氟和硅的含量及相容性有较大的相关性,当m(氟):m(硅单体)=3:1时,形成的膜均匀透明,吸水率较低,尺寸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 含氟/硅丙烯酸酯聚合物 核壳结构 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连续PVAc/PBA核壳乳液聚合表观动力学 被引量:3
8
作者 赵科 孙培勤 刘大壮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5-78,共4页
以聚乙酸乙烯酯 (PVAc)为种子 ,半连续加入 BA的核壳乳液聚合工艺 ,建立表观聚合动力学实验表达式 :Rpw=K .Ra,其中 K =1- 0 .0 2 Ra,研究表明加料速率严重影响聚合速率 ,引发剂量 /单体量对聚合速率的影响稍小 ,并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 以聚乙酸乙烯酯 (PVAc)为种子 ,半连续加入 BA的核壳乳液聚合工艺 ,建立表观聚合动力学实验表达式 :Rpw=K .Ra,其中 K =1- 0 .0 2 Ra,研究表明加料速率严重影响聚合速率 ,引发剂量 /单体量对聚合速率的影响稍小 ,并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讨论使用动力学系数 K判断乳液聚合过程及乳胶粒形态的方法 :K接近 1,反应处于饥饿态 ,乳胶粒是正向核壳 ;K值明显小于 1,反应处于充溢态 ,乳胶粒是反向核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连续 PVAC PBA 核壳 乳液聚合 表观动力学 聚乙酸乙烯酯 聚丙烯酸丁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气弹模型的超高烟囱风致响应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梁枢果 周颖 +3 位作者 王磊 樊星妍 刘伟 杨威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9-155,共7页
以某300 m超高烟囱为例,介绍了将连续气弹模型应用于超高烟囱抗风设计的风洞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选用DEVCON胶剂,采用开模灌胶再拆模的方式,制作了连续壳体气弹模型,模拟了烟囱的几何外形和动力特性;基于刚性模型测压试验,确定了模型... 以某300 m超高烟囱为例,介绍了将连续气弹模型应用于超高烟囱抗风设计的风洞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选用DEVCON胶剂,采用开模灌胶再拆模的方式,制作了连续壳体气弹模型,模拟了烟囱的几何外形和动力特性;基于刚性模型测压试验,确定了模型表面粗糙条的设置方式,以模拟实际烟囱风荷载的雷诺数效应;将刚性模型雷诺数效应模拟方法应用到连续壳体气弹模型上,对气弹模型进行吹风试验,获得了该烟囱的风致响应。气弹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该烟囱在平滑流场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涡激共振现象,在实际湍流场中没有出现涡激共振现象,但横风向动态位移仍然显著大于顺风向动态位移;将试验结果与既有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检验了该试验数据的可靠性。该试验方式和试验结果可为类似工程的抗风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柔烟囱 风洞试验 风致响应 连续气弹模型 雷诺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铸结晶器内矩形坯的温度场模拟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晓滨 丁桦 +1 位作者 唐正友 赫冀成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0-523,532,共5页
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结晶器内轴承钢矩形坯温度场数学模型.采用了随温度变化的热物性参数,并且在边界条件中采用平均热流、瞬时热流及角部气隙等对比分析,研究了不同边界条件下矩形坯的温度场和坯壳厚度.模拟结果表明:不考虑角部气隙时... 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结晶器内轴承钢矩形坯温度场数学模型.采用了随温度变化的热物性参数,并且在边界条件中采用平均热流、瞬时热流及角部气隙等对比分析,研究了不同边界条件下矩形坯的温度场和坯壳厚度.模拟结果表明:不考虑角部气隙时,采用平均热流边界条件时矩形坯的温度范围要比采用瞬时热流时范围大;考虑角部气隙时,温度范围相差不大;角部气隙只对角部区域的温度有影响,而对芯部、宽面中心、窄面中心等区域基本没有影响;气隙降低了坯壳表面的换热,使得角部坯壳厚度要比不考虑角部气隙时平均小6~7 mm左右,在距离角部30 mm处出现热节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 有限元 温度场 气隙 坯壳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乳化半连续法聚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6
11
作者 韦双颖 张红 +6 位作者 桂成胜 张彦华 毕晓柯 余华 张宇 李松林 王亚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5-40,共6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主单体,丙烯酸(AA)和丙烯酸羟丙酯(HPMA)为功能性单体,采用预乳化、半连续法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种硬核软壳聚丙烯酸酯乳液。文中研究了核壳质量比、核和壳中软硬单体BA/MMA质量比对乳液...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主单体,丙烯酸(AA)和丙烯酸羟丙酯(HPMA)为功能性单体,采用预乳化、半连续法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种硬核软壳聚丙烯酸酯乳液。文中研究了核壳质量比、核和壳中软硬单体BA/MMA质量比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通过激光粒度仪、透射电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动态力学分析等手段对乳液粒径及表面形貌、涂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对漆膜的硬度、附着力、吸水率等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核壳质量比为5∶5、核中m(BA)∶m(MMA)为0∶50、壳中m(BA)∶m(MMA)为24∶26时,储存模量可达到3500 MPa,漆膜硬度为2H,附着力为1;乳胶粒有明显的核壳结构,粒径在100 n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乳化 半连续法 核壳结构 聚丙烯酸酯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可展板壳结构的展开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孟良 关富玲 吴开成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837-1841,共5页
建立了空间可展板壳结构的运动学分析的基础方程式,利用广义逆矩阵理论分析了可展板壳结构在外荷载作用下的运动过程,给出了可展板壳结构从收纳(展开)状态到展开(收纳)状态的计算方法,推导出了考虑位置增量高阶项的数值解,并取得了较好... 建立了空间可展板壳结构的运动学分析的基础方程式,利用广义逆矩阵理论分析了可展板壳结构在外荷载作用下的运动过程,给出了可展板壳结构从收纳(展开)状态到展开(收纳)状态的计算方法,推导出了考虑位置增量高阶项的数值解,并取得了较好的展开分析精度.通过编制仿真程序进行算例分析,结果验证了分析方法的正确性.与传统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方法相比,该分析方法的优点是建模简单,能够有效地分析可展板壳结构的复杂运动,并为空间可展板壳结构的设计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可展板壳结构 连续表面展开天线 广义逆 展开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其疏水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晓艳 鲍艳 +2 位作者 马建中 刘俊莉 鲁娟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9-33,共5页
研究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以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G607)为含氟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主要聚合单体,合成含氟聚丙烯酸酯乳液。重点考察了乳液聚合过程中核/壳质量比、含氟单体用量、交联剂用量对含氟聚丙... 研究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以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G607)为含氟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主要聚合单体,合成含氟聚丙烯酸酯乳液。重点考察了乳液聚合过程中核/壳质量比、含氟单体用量、交联剂用量对含氟聚丙烯酸酯乳胶膜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核/壳质量比为70/30、含氟单体用量为10%、交联剂用量为3%时,所得乳胶膜的疏水性能较优,将其喷涂于皮革表面,可赋予皮革良好的疏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聚丙烯酸酯 疏水性 半连续乳液聚合 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底球形组合肋壳连续化分析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常玉珍 程迪焱 +3 位作者 冯婷 矫璐超 龙彦鹏 牛泽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59-664,共6页
圆底球形组合肋壳由U型截面组合肋和上部钢筋混凝土薄壳共同组成,能克服普通钢筋混凝土薄壳施工中支模拆模的复杂工序,整个结构具有施工简便、工程成本低廉、受力优越等特点.本文基于连续化理论,将组合肋壳中组合肋部分处理成正交各向... 圆底球形组合肋壳由U型截面组合肋和上部钢筋混凝土薄壳共同组成,能克服普通钢筋混凝土薄壳施工中支模拆模的复杂工序,整个结构具有施工简便、工程成本低廉、受力优越等特点.本文基于连续化理论,将组合肋壳中组合肋部分处理成正交各向异性薄壳,与上面钢筋混凝土薄壳构成具有协同工作的双层壳,按照弹性小挠度薄壳理论,建立组合肋壳位移法基本方程式,引入应力函数,推导出混合法基本方程式,并分别给出上层钢筋混凝土薄壳和下层组合肋网薄膜刚度矩阵、弯曲刚度矩阵以及考虑组合肋与钢筋混凝土薄壳间偏心的耦合矩阵具体表达式.最后,以40m跨圆底球形正交组合肋壳为例,将理论分析与有限单元法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连续化分析能宏观地了解结构的力学性能,可用于组合肋壳结构的初步设计,为组合壳体类结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壳法 连续化分析 圆底球形 组合肋壳 薄壳理论 无矩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乳化体系中“核-壳”结构苯丙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小华 杨春明 +2 位作者 蒋敏 尹成杰 邓翠芬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1-47,共7页
在阴离子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两性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与自制改性炔二醇活性剂(R-DDTM)组成的三元复配乳化体系中,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苯丙乳液。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核-壳单体质量比、壳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在阴离子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两性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与自制改性炔二醇活性剂(R-DDTM)组成的三元复配乳化体系中,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苯丙乳液。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核-壳单体质量比、壳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及成壳聚合反应温度对核-壳结构苯丙乳液性能的影响。借助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激光粒度分析(DLS)及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手段对核-壳结构苯丙乳液的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三元乳化剂体系制备的苯丙乳胶粒子呈球形核-壳结构,粒径为100 nm左右,且乳胶粒子单分散性良好;当核-壳单体质量比为1:1,成壳聚合反应温度为80℃时制备的硬核软壳型苯丙乳液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较强的稳定性,其乳胶胶膜耐水性良好,吸水率较低,光泽度及透明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乳化体系 核-壳结构 苯丙乳液 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外冷效应的铸轧辊套温度场近似分析解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忠举 彭成章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9-72,共4页
运用Galerkin方法 ,得到了在考虑外冷效应情况下的铸轧辊套温度场的近似分析解。实例计算表明 ,所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吻合 ,且计算方便 ,精度满足生产需要。
关键词 铸轧 辊套 温度场 外冷效应 近似分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0mm×480mm大方坯凝固过程数值模拟及验证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维 李京社 杨树峰 《工业加热》 CAS 2016年第6期31-34,共4页
以某钢厂的大方坯连铸机为研究对象,采用商业软件Pro CAST建立凝固模型,并通过射钉实验和红外线测温对模型进行验证,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将模型推广到轴承钢、弹簧钢和低合金钢,发现都能很好的与实际匹配,说明建立的大方坯凝固模型能够... 以某钢厂的大方坯连铸机为研究对象,采用商业软件Pro CAST建立凝固模型,并通过射钉实验和红外线测温对模型进行验证,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将模型推广到轴承钢、弹簧钢和低合金钢,发现都能很好的与实际匹配,说明建立的大方坯凝固模型能够模拟该连铸机生产的所有钢种。经计算,轴承钢的液芯为21.31 m;弹簧钢的液芯为20.50 m;低合金钢的液芯为19.94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 射钉法 坯壳厚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型乳液聚合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徐小波 郑海涛 邓宝祥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8年第3期48-51,共4页
简要介绍了核-壳型乳液聚合机理,包括接枝机理,互穿网络聚合机理及离子键合机理。详细论述了影响核-壳乳胶粒结构形态和聚合物性能的因素,其中影响乳胶粒结构形态的因素包括聚合工艺、单体亲水性、引发剂品种;影响核-壳聚合物性能的因... 简要介绍了核-壳型乳液聚合机理,包括接枝机理,互穿网络聚合机理及离子键合机理。详细论述了影响核-壳乳胶粒结构形态和聚合物性能的因素,其中影响乳胶粒结构形态的因素包括聚合工艺、单体亲水性、引发剂品种;影响核-壳聚合物性能的因素包括种子单体用量、两阶段引发剂用量比及两阶段乳化剂用量比。简要介绍了核-壳聚合物用途,即用于高性能涂料、阻透材料、抗冲击改性剂和增韧剂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聚合 核-壳 半连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超声横波测量连铸钢坯壳厚度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志春 袁伟 孙采鹰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6-140,共5页
为解决连铸坯壳厚度在线检测问题,提出采用电磁超声横波反射法检测连铸坯壳厚度。对电磁超声横波换能器的激发和接收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分析横波在连铸坯中的传播情况,获得横波在连铸钢坯内同液两相区分界面处的反射回波。以坯壳厚度... 为解决连铸坯壳厚度在线检测问题,提出采用电磁超声横波反射法检测连铸坯壳厚度。对电磁超声横波换能器的激发和接收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分析横波在连铸坯中的传播情况,获得横波在连铸钢坯内同液两相区分界面处的反射回波。以坯壳厚度为10-50mm的Q460连铸小方坯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仿真得出温度在800-1300℃范围内时横波速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根据被测对象内部的温度场分布,得出坯壳内平均声速。利用回波时间与平均声速计算坯壳厚度。实验证明,上述方法可用于测量连铸坯壳厚度,当声时测量误差在1~2μs时,厚度测量误差为2~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坯壳 电磁超声 横波 测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确几何薄曲梁曲壳分析的分区级数解 被引量:2
20
作者 苏海东 韩陆超 颉志强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4-151,共8页
薄梁板壳的数值计算涉及关于挠度的4阶微分方程,其困难在于构造C_(1)连续的近似函数;同时,由于薄曲梁和曲壳控制方程的复杂性,通常用直梁或平板单元近似地模拟曲梁或曲壳,容易产生几何误差进而带来力学分析上的误差。前期研究采用独立... 薄梁板壳的数值计算涉及关于挠度的4阶微分方程,其困难在于构造C_(1)连续的近似函数;同时,由于薄曲梁和曲壳控制方程的复杂性,通常用直梁或平板单元近似地模拟曲梁或曲壳,容易产生几何误差进而带来力学分析上的误差。前期研究采用独立覆盖流形法实现了基于厚梁板壳假设的精确几何曲梁和曲壳分析,本文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这种新型流形法的分区级数解的C_(1)连续性,完成了基于Euler-Bernoulli梁理论和Kirchhoff-Love板壳理论的精确几何薄曲梁和曲壳分析,并解决了几何公式推导复杂的问题。详细给出了薄曲梁的计算公式,简述了薄曲壳的计算过程,将前期文献中的算例在薄梁板壳假设下重新计算,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相比厚梁板壳假设可节省约30%的自由度。研究成果同时展示了应用独立覆盖流形法求解4阶微分方程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板壳分析 曲梁和曲壳 精确几何 级数解 C_(1)连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