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配合CPM机锻炼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3
1
作者 郑诗俊 陈欣杰 沈计荣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4期380-381,共2页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早期康复配合持续被动活动(CPM)机锻炼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23例TKA术后患者(28膝)随机分为治疗组(15膝)和对照组(13膝),治疗组实施早期康复功能锻炼配合CPM机锻炼,对照组仅进行CPM机锻炼。结果...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早期康复配合持续被动活动(CPM)机锻炼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23例TKA术后患者(28膝)随机分为治疗组(15膝)和对照组(13膝),治疗组实施早期康复功能锻炼配合CPM机锻炼,对照组仅进行CPM机锻炼。结果术前治疗组膝评分和功能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两周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TKA术后早期康复功能锻炼配合CPM机锻炼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功能锻炼 持续被动活动机 膝关节 置换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结合CPM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2
作者 卢则陈 高恩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12期1026-1027,共2页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结合持续性被动运动(CPM)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6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行DHS内固定,术后3d行股四头肌等长锻炼,结合CPM机行下肢各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平均14个月,疗效优26例、良9例、差1...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结合持续性被动运动(CPM)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6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行DHS内固定,术后3d行股四头肌等长锻炼,结合CPM机行下肢各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平均14个月,疗效优26例、良9例、差1例,优良率97.2%。所有病例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脱位。1例EvansⅢ型发生轻度髋内翻。结论采用DHS结合下肢CPM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治疗高龄老年人粗隆间骨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内固定 持续性被动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CPM训练对偏瘫患者手部痉挛及手功能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赵力生 王建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4期355-356,共2页
目的观察手持续被动运动(CPM)对降低偏瘫患者手部痉挛、改善手功能的作用。方法将60例脑卒中、脑外伤后伴有手部痉挛的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接受正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手部关节CPM。对照组只接受正规的... 目的观察手持续被动运动(CPM)对降低偏瘫患者手部痉挛、改善手功能的作用。方法将60例脑卒中、脑外伤后伴有手部痉挛的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接受正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手部关节CPM。对照组只接受正规的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部痉挛及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的手部痉挛与手功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仍是降低偏瘫患者手部痉挛和提高手功能的有效方法,手CPM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方法,与康复训练结合可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持续被动运动 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关节CPM对脑瘫足外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江炎 吴建贤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4-668,共5页
目的观察持续被动运动(CPM)在改善脑瘫患儿足外翻方面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共57例儿童,分为正常组及外翻组,将外翻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非CPM组及CPM组。对照组未行任何康复治疗,非CPM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CPM组给予常规康复... 目的观察持续被动运动(CPM)在改善脑瘫患儿足外翻方面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共57例儿童,分为正常组及外翻组,将外翻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非CPM组及CPM组。对照组未行任何康复治疗,非CPM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CPM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CPM治疗。对正常组儿童行足底压力测量技术进行评估并记录,且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个月及第4个月对外翻组行足底压力测量技术评估。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外翻组足弓内侧缘(MMF)、足跟(HEEL)压力百分比、着地时相及前足掌接触时相(ICP+FFCP)百分比明显增高,足前掌外侧缘(LFF)、足弓外侧缘(LMF)压力百分比及整足接触时相(FFP)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非CPM组、CPM组在治疗前后MMF压力百分比、FFP百分比均减少(P<0.05),ICP+FFCP百分比增大(P<0.05);较非CPM组、对照组,CPM组的MMF压力百分比改善更明显(P<0.01),ICP+FFCP百分比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踝关节持续被动运动能缓解小龄脑瘫足外翻患儿外翻肌的痉挛和挛缩,促进小龄患儿的足弓形成,使动态步行时各肌群协调性增强,从而改善脑瘫患儿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被动运动 足外翻 脑性瘫痪 足底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松解术改进及CPM疗法应用(附8例报告) 被引量:3
5
作者 沈靖南 谢君鹤 +3 位作者 韩士英 李佛保 徐锦森 黄承达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299-301,共3页
介绍一种改进的膝关节松懈术辅助关节持续被动运动(CPM疗法)治疗膝关节外粘连性僵直,疗效满意。该术式的关键在于行膝关节内粘连松解时,保留髌旁支持带的完整性,使膝关节早期活动时能够避免切口撕裂和髌骨脱位。本组利用该法治... 介绍一种改进的膝关节松懈术辅助关节持续被动运动(CPM疗法)治疗膝关节外粘连性僵直,疗效满意。该术式的关键在于行膝关节内粘连松解时,保留髌旁支持带的完整性,使膝关节早期活动时能够避免切口撕裂和髌骨脱位。本组利用该法治疗8例病人,术中均获得100°~120°的屈膝度,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膝关节持续被动运动能使患者在相对无痛状态下持续锻炼膝关节,防止再次粘连,随访3月~2年,所有病人屈膝度均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强直 膝关节 关节成形术 持续被远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股骨髁支持钢板结合CPM早期锻炼治疗股骨远端C3型骨折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晓陆 徐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目的:评价使用AO股骨髁支持钢板内固定结合早期CPM锻炼治疗股骨远端C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3年22例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采用开放复位AO股骨髁支持钢板内固定,早期CPM锻炼,进行5~30个月的随访,使用膝关节损伤功能评定标准对... 目的:评价使用AO股骨髁支持钢板内固定结合早期CPM锻炼治疗股骨远端C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3年22例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采用开放复位AO股骨髁支持钢板内固定,早期CPM锻炼,进行5~30个月的随访,使用膝关节损伤功能评定标准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患者骨折在3~6个月(平均为3.8个月)都愈合,无1例术中发生重要神经损伤,也无一例发生术后感染;按照膝关节损伤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分:优10例,良8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4%。结论:用AO股骨髁支持钢板内固定和早期使用CPM锻炼是一种治疗股骨远端C3型骨折愈合满意、关节功能恢复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股骨远端 股骨髁支持钢板 cpm锻炼 骨折 内固定 早期 AO 定标 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PM和康复疗法预防及治疗烧伤后膝关节僵硬及腘窝挛缩畸形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唐丹 张兴阳 +1 位作者 邓建林 贾延兵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02-203,共2页
目的研究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passivemotion,CPM)和康复疗法预防及治疗深度烧伤后膝关节僵硬及窝挛缩畸形的效果。方法34例下肢较深度烧伤(包括窝周围皮肤烧伤)患者随机分为CPM组(19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疗法,... 目的研究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passivemotion,CPM)和康复疗法预防及治疗深度烧伤后膝关节僵硬及窝挛缩畸形的效果。方法34例下肢较深度烧伤(包括窝周围皮肤烧伤)患者随机分为CPM组(19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疗法,CPM组应用常规康复疗法+持续被动活动器(CPM)进行康复治疗。结果分别比较康复前后膝关节伸屈主动ROM和被动ROM,CPM组和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CPM组与对照组康复后的膝关节主动ROM和被动ROM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常规康复疗法和常规康复疗法+CPM均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膝关节僵硬及窝瘢痕挛缩畸形,但常规康复疗法+CPM的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m 康复疗法 预防措施 治疗 烧伤 膝关节僵硬 胭窝挛缩畸形 关节持续被动活动 cp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关节CPM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冀磊磊 吴建贤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73-876,共4页
目的观察踝关节持续被动运动(CPM)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效果,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研究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踝关节CPM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 目的观察踝关节持续被动运动(CPM)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效果,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研究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踝关节CPM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对患者行下肢肌痉挛评估、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和10 m步行时间评估。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下肢肌痉挛及10 m步行时间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患者下肢FMA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踝关节持续被动运动能缓解脑卒中患者下肢肌痉挛,增强踝关节周围肌肉的协调性,提高患者的平衡功能,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提高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被动运动 脑卒中 下肢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被动运动结合康复治疗对深度烧伤后肩关节屈曲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志杰 欧阳亚涛 +1 位作者 王俊 刘四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9期878-879,共2页
目的研究持续被动运动(CPM)和康复疗法改善深度烧伤后肩关节屈曲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36例上肢深度烧伤(包括腋窝周围皮肤烧伤)患者随机分为CPM组19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疗法,CPM组应用常规康复疗法和CPM。比较康复前... 目的研究持续被动运动(CPM)和康复疗法改善深度烧伤后肩关节屈曲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36例上肢深度烧伤(包括腋窝周围皮肤烧伤)患者随机分为CPM组19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疗法,CPM组应用常规康复疗法和CPM。比较康复前后肩关节主动和被动屈曲关节活动范围(ROM)。结果CPM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康复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用CPM可以促进烧伤后肩关节屈曲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被动运动(cpm) 烧伤 肩关节 屈曲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被动活动对兔重建前交叉韧带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红拾 敖英芳 +2 位作者 于运花 曾玮 于文博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3-285,289,共4页
目的:采用半腱肌腱重建兔前交叉韧带(ACL),探讨持续被动活动(CPM)对移植物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对30只8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右侧后肢膝关节行自体双股半腱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术后随机分为CPM组和非CPM组两组:CPM组术后... 目的:采用半腱肌腱重建兔前交叉韧带(ACL),探讨持续被动活动(CPM)对移植物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对30只8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右侧后肢膝关节行自体双股半腱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术后随机分为CPM组和非CPM组两组:CPM组术后第2天开始采用自制兔膝关节CPM器进行持续被动活动,共6周;非CPM组仅笼养。分别于术后第6、12、24周取材,每组每次取5只行生物力学观察。结果:与非CPM组相比,CPM组大部分标本两束融合成一体。从术后6周到24周,所有移植物的最大载荷、最大应力、弹性模量以及这些指标和其对照侧ACL的比值逐渐增加。在术后6、12、24周时,CPM组移植物最大载荷分别为22.72N、79.56N、122.20N,最大应力分别为4.58MPa、13.62MPa、21.79MPa;非CPM组移植物最大载荷分别为16.00N、70.68N、96.20N,最大应力分别为3.07MPa、11.58MPa、17.89MPa。3个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腱肌腱重建兔前交叉韧带术后早期进行持续被动活动可明显提高移植物的生物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重建 生物力学 持续被动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的研制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红拾 敖英芳 +1 位作者 陈里宁 张阔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3-317,共5页
目的:为解决实验动物兔术后膝关节早期康复中的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问题,自行研制一种兔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方法:根据仿生学原理设计,兔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主要由支架部分、驱动部分、传动机构和固定部... 目的:为解决实验动物兔术后膝关节早期康复中的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问题,自行研制一种兔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方法:根据仿生学原理设计,兔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主要由支架部分、驱动部分、传动机构和固定部分组成。在23只8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右侧后肢膝关节切断前交叉韧带后,行自体双股半腱肌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术后随机分为2组:CPM组与自由活动组。CPM组应用兔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行早期关节全范围活动康复,每天2次,每次5小时,共6周。不运动时以两片低温热塑板材和尼龙搭扣固定膝关节;自由活动组仅笼内自由活动。观察装置运行情况和兔体重、膝关节肿胀、伤口愈合、关节活动度的变化。结果:整个装置安全可靠,动力足够带动5只兔子同步运动;可以准确、方便地调节膝屈曲角度、运动速度和时间,满足实验要求。CPM组兔子能安静耐受5小时的被动训练,训练期间,未出现坠积性水肿、皮肤破损、压疮、骨折,伤口愈合良好。CPM组术后肿胀程度明显小于自由活动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的体重和关节活动度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兔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是一种简便可靠、效果较好的术后早期康复器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 前交叉韧带重建 膝关节 持续被动活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被动活动对兔重建前交叉韧带组织学研究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黄红拾 敖英芳 +2 位作者 周谋望 李雪 刘柏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59-1061,共3页
目的:通过兔半腱肌腱腱后固定方法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实验动物模型,研究持续被动活动方式对关节腔内移植物组织学变化,探讨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PM)在ACL重建术后早期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对24只8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右侧后肢膝关节行... 目的:通过兔半腱肌腱腱后固定方法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实验动物模型,研究持续被动活动方式对关节腔内移植物组织学变化,探讨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PM)在ACL重建术后早期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对24只8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右侧后肢膝关节行自体双股半腱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术后随机分为2组:CPM组术后第2天开始早期关节全活动范围康复6周;非CPM组仅笼养。分别于术后第6、12、24周取材,取4只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非CPM组相比,CPM组的大部分标本两束融合成一体。术后第6周,CPM组的关节腔内重建韧带的新生组织替代过程加快,增生的细胞数目较多;术后第12周,CPM组的细胞形状较统一,胶原纤维纵向排列更为有序,呈波状,较广泛的组织呈Ⅰ型胶原阳性,组织内部Ⅲ型胶原更为均匀;术后第24周,CPM组胶原排列更为有序,成纤维细胞梭形的细胞核也逐渐变为标志成熟韧带的长形,Ⅰ型胶原染色更为均匀散在分布,Ⅲ型胶原明显减少。结论:半腱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早期CPM促进移植物韧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重建 持续被动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被动运动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东 魏更生 +3 位作者 宋华伟 蒋毅 王艺伟 吴磊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5期459-461,共3页
目的评价持续被动运动(CPM)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治疗中对疼痛和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度的作用。方法 20例(40膝)女性重度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双膝关节同时置换术。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20膝。实验组术后每天2次行CPM和主动康复治... 目的评价持续被动运动(CPM)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治疗中对疼痛和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度的作用。方法 20例(40膝)女性重度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双膝关节同时置换术。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20膝。实验组术后每天2次行CPM和主动康复治疗,对照组每天2次主动康复治疗。术前、术后2周和3个月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角度测量仪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和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度。结果术后2周和3个月,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疼痛评分和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度在术后3个月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进行主动康复治疗后,CPM的辅助应用对膝关节置换术后3个月内疼痛和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无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持续被动运动 主动康复治疗 疼痛 关节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切口局部组织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红拾 敖英芳 +1 位作者 王子羲 张阔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8期808-811,共4页
目的 探讨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CPM)对兔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切口局部组织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方法 20 只八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右侧后肢膝关节行自体双股半腱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术后随机分为2组... 目的 探讨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CPM)对兔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切口局部组织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方法 20 只八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右侧后肢膝关节行自体双股半腱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术后随机分为2组:自由活动组(n=10)和CPM组(n=10).自由活动组笼内自由活动;CPM组应用兔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运动.术后第2天,近红外光技术装置ODISseyTM 局部组织血氧监护仪测量每一来回(屈曲30°~110°)不同CPM速度(分别为2.35°/s、3.2°/s 、8°/s)时的切口局部组织血氧饱和度(tissue oxygen saturation ,StO2)变化,选择最好的CPM范围和速度.分别在术前和术后第2、4、6、8、10、14天观察膝关节CPM不同角度时切口局部组织StO2的变化. 结果 与自由活动组相比,3种速度的CPM在不同屈曲角度下均保持较高的StO2,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CPM速度之间StO2有显著性差异(P<0.05).每一来回(屈曲30°~110°)运动速度为3.2°/s时保持最高的StO2.在术前和术后第2、4、6、8、10、14天等各时间点,膝关节屈曲30°、60°、90°、110°时StO2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的时间点(术前和术后第2、4、6、8、10、14天)切口的StO2差别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4天最低,然后逐渐上升.术后第2周拆线后,切口愈合良好,没有感染、血肿和切口裂开. 结论 兔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第2天开始进行膝关节CPM(屈曲30°~110°),可增加切口局部组织血氧饱和度,以3.2°/s的CPM速度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被动活动 前交叉韧带重建 组织血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应力训练对兔冈上肌腱急性断裂术后修复过程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森 闵少雄 +3 位作者 张辉 付国建 王鹏程 靳安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20-1023,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应力刺激对其腱-骨修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探讨应力刺激在肩袖损伤术后腱-骨修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8只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术前随机选取两只白兔处死,以熟悉解剖结构及对照用。余16只白兔随机分为2... 目的通过研究应力刺激对其腱-骨修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探讨应力刺激在肩袖损伤术后腱-骨修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8只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术前随机选取两只白兔处死,以熟悉解剖结构及对照用。余16只白兔随机分为2组:CPM组(A组与非CPM组(B组)。A组术后第2周开始训练;B组正常笼养。分别于术后2、4、6、8周训练结束后处死,取材,每次每组各处死两只,行b-FGF细胞因子表达检测。结果术后2周,两组染色均为阳性,A组颜色较B组稍深,面积稍显广泛;术后4周,A组染色颜色较B组明显加深,面积明显广泛。A组大量阳性表达的成纤维细胞沿腱外膜平行排列;术后6周,两组染色阳性,A颜色深度较前无明显变化,B组较前变浅;术后8周,两组染色仍为阳性,颜色深度较前均变浅,B组变浅较明显。结论被动应力训练(CPM)能够促进兔冈上肌腱急性断裂术后腱-骨界面修复早期b-FGF表达,从而增进Ⅲ型胶原合成,加快肩袖损伤术后早期腱-骨修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上肌腱 修复 持续被动训练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运动疗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8
16
作者 陈凯敏 于哲一 谢青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运动疗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R)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2例不同病因、符合TKR指征的全膝关节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术后即进行持续被动运动(CPM)训练,治疗组术后即进行CPM训练加运动疗法,在2周后,两组... 目的:比较不同运动疗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R)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2例不同病因、符合TKR指征的全膝关节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术后即进行持续被动运动(CPM)训练,治疗组术后即进行CPM训练加运动疗法,在2周后,两组均采用美国膝关节外科学会评分系统评估膝关节功能,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疼痛、功能、肌力和稳定性方面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在活动度和屈曲畸形方面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KR后被动加运动训练比单纯CPM训练对改善膝关节的功能,恢复下肢负重及行走能力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运动疗法 持续被动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被动活动对下肢术后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7
作者 赵立力 张英泽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2期139-140,共2页
目的观察持续被动活动(CPM)装置对下肢手术后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 267例下肢术后患者依其意愿分为CPM组(162例)和对照组(105例),CPM组早期应用CPM装置,对照组由专业医师指导,鼓励患者进行患肢主、被动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 目的观察持续被动活动(CPM)装置对下肢手术后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 267例下肢术后患者依其意愿分为CPM组(162例)和对照组(105例),CPM组早期应用CPM装置,对照组由专业医师指导,鼓励患者进行患肢主、被动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术后10天和1个月时,CPM组患者的膝关节主动活动度和患肢肿胀消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P<0.05~0.01).结论下肢术后患者早期应用CPM装置有利于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被动活动(cpm) 手术 关节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按摩结合持续被动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股四头肌横截面积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甄希成 陈新 白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9期3366-3368,共3页
目的观察传统按摩结合持续被动运动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股四头肌横截面积的影响。方法选取沈阳第七人民医院康复科经颅脑CT或MRI确诊的偏瘫患者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例)及对照组(10例)。两组均接受传统按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 目的观察传统按摩结合持续被动运动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股四头肌横截面积的影响。方法选取沈阳第七人民医院康复科经颅脑CT或MRI确诊的偏瘫患者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例)及对照组(10例)。两组均接受传统按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持续被动运动训练运动下肢,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股四头肌横截面积。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大腿中段股四头肌横断面积〔(68.5±6.4)cm2与(69.2±5.6)cm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5个月的治疗,两组大腿中段股四头肌横断面积〔(66.7±5.7)cm2与(60.6±5.8)c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按摩结合持续被动运动康复训练能减轻脑卒中患者股四头肌萎缩程度,同时减小康复治疗师的工作量,也为脑卒中患者肌肉萎缩现象的防治提供了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疗法 持续被动性 卒中 肌萎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位上肢持续被动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肱二头肌肌张力及肌力的疗效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裴景 郭健 +3 位作者 郭青川 任亚峰 王静 冯晓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08-809,共2页
目的观察水平位多关节上肢持续被动运动(CPM)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肱二头肌的肌张力、肌力的疗效。方法 6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作业治疗,治疗组接受常规作业治疗结合... 目的观察水平位多关节上肢持续被动运动(CPM)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肱二头肌的肌张力、肌力的疗效。方法 6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作业治疗,治疗组接受常规作业治疗结合水平位多关节上肢CPM训练。均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分别用表面肌电分析系统进行肌张力、肌力的肌电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肌力、肌张力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的肌力、肌张力较对照组改善更多(P<0.05)。结论水平位上肢多关节CPM训练能缓解脑卒中偏瘫患者肱二头肌肌张力,增强其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 持续被动运动 肌力 肌张力 表面肌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膝关节软骨缺损对关节退变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兰纯娜 张长杰 朱宝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72-575,i0002,共5页
目的:探讨软骨损伤与关节退变之间的关系,以及持续被动运动治疗在其中的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5只共30个膝关节随机分为3组,采用在关节软骨上钻孔的方法建立软骨损伤模型,术后按照不同的处理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持续被动运动(CPM)... 目的:探讨软骨损伤与关节退变之间的关系,以及持续被动运动治疗在其中的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5只共30个膝关节随机分为3组,采用在关节软骨上钻孔的方法建立软骨损伤模型,术后按照不同的处理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持续被动运动(CPM)组,各组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术后12周处死实验兔并进行关节软骨大体评分、HE染色评分和MMP-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A组软骨表现正常。B组软骨在肉眼观察、病理学表现和MMP-3阳性细胞分数改变上均显示有明显退变。C组的各项指标均与A组接近而与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人为造成兔膝关节软骨缺损,可以进展成为骨关节炎(OA)。软骨缺损后早期给予CPM治疗8h/d,连续4周,在12周后可有效减缓OA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缺损 关节退变 持续被动运动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