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7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me delay control of hydraulic manipulators with continuous 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mode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尧尧 陈家旺 +1 位作者 顾临怡 李晓东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4616-4624,共9页
For the position tracking control of hydraulic manipulators,a novel method of time delay control(TDC) with continuous 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mode(CNTSM) was proposed in this work.Complex dynamics of the hydrauli... For the position tracking control of hydraulic manipulators,a novel method of time delay control(TDC) with continuous 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mode(CNTSM) was proposed in this work.Complex dynamics of the hydraulic manipulator is approximately canceled by time delay estimation(TDE),which means the proposed method is model-free and no prior knowledge of the dynamics is required.Moreover,the CNTSM term with a fast-TSM-type reaching law ensures fast convergence and high-precision tracking control performance under heavy lumped uncertainties.Despite its considerable robustness against lumped uncertainties,the proposed control scheme is continuous and chattering-free and no pressure sensors are required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faster and higher-precision position tracking performance is achieved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CNTSM-based TDC method using boundary lay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 delay control terminal sliding mode modeL-FREE hydraulic manipulato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coupled 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 for affine nonlinear systems 被引量:1
2
作者 Yueneng Yang Ye Y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6年第1期192-200,共9页
A decoupled 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DNTSMC) approach is proposed to address the tracking control problem of affine nonlinear systems.A 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NTSMC) method is p... A decoupled 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DNTSMC) approach is proposed to address the tracking control problem of affine nonlinear systems.A 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NTSMC) method is presented,in which the 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surface is defined as a special nonsingular terminal function and the convergence time of the system states can be specified.The affine nonlinear system is firstly decoupled into linear subsystems via feedback linearization.Then,a 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surface is defined and the NTSMC method is applied to each subsystem separately to ensure the finite time convergence of the closed-loop system.The verification example is given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robustnes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The proposed approach exhibits a considerable advantage in terms of faster tracking error convergence and less chattering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sliding mode control(CSM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linear control feedback linearization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 nonsingular affine nonlinear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grated guidance and control design for missile with terminal impact angle constraint based on sliding mode control 被引量:22
3
作者 Peng Wu Ming Y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0年第4期623-628,共6页
Aimed at the guidance requirements of some missiles which attack targets with terminal impact angle at the terminal point,a new integrated guidance and control design scheme based on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approac... Aimed at the guidance requirements of some missiles which attack targets with terminal impact angle at the terminal point,a new integrated guidance and control design scheme based on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approach for missile with terminal impact angle constraint is proposed.First,a mathematical model of an integrated guidance and control model in pitch plane is established,and then nonlinear transformation is employed to transform the mathematical model into a standard form suitable for sliding mode control method design.A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the existence of linear sliding surface is given in terms of linear matrix inequalities(LMIs),based on which the corresponding reaching motion controller is also developed.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integrated design scheme,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missile is made.Th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guidance and control law can guide missile to hit the target with desired impact angle and desired flight attitude angle simultaneous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IDANCE terminal impact angle sliding mode control integrated guidance and control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L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ving control of underactuated unmanned undersea vehicle using integral-fast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 被引量:4
4
作者 严浙平 于浩淼 侯恕萍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5期1085-1094,共10页
The problem of diving control for an underactuated unmanned undersea vehicle(UUV) considering the presence of parameters perturbations and wave disturbances was addressesed.The vertical motion of an UUV was divided in... The problem of diving control for an underactuated unmanned undersea vehicle(UUV) considering the presence of parameters perturbations and wave disturbances was addressesed.The vertical motion of an UUV was divided into two noninteracting subsystems for surge velocity control and diving.To stabilize the vertical motion system,the surge velocity and the depth control controllers were proposed using backstepping technology and an integral-fast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IFTSMC).It is proven that the proposed control scheme can guarantee that all the error signals in the whole closed-loop system globally converge to the sliding surface in finite time and asymptotically converge to the origin along the sliding surface.With a unified control parameters for different motion states,a serie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bove designed control scheme,which also shows strong robustness against parameters perturbations and wave disturba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l-fast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 depth control underactuated unmanned undersea vehic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设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的高速列车速度控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侯涛 魏建鹏 牛宏侠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50,共13页
针对高速列车自动驾驶过程中容易受到外部不确定扰动以及速度控制精度低的问题,以预设性能控制理论和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理论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预设性能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的高速列车自动驾驶的速度控制方法。首先,设... 针对高速列车自动驾驶过程中容易受到外部不确定扰动以及速度控制精度低的问题,以预设性能控制理论和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理论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预设性能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的高速列车自动驾驶的速度控制方法。首先,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对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所受的内部和外部的未知干扰进行估计和补偿;然后,通过采用预设性能函数把系统跟踪误差转换为一个变化误差,并控制变化误差在一定的范围,间接保证了系统跟踪误差始终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其次,设计非奇异终端滑模面和高速列车自动驾驶系统速度控制律,并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系统误差可以在有限时间内收敛于平衡点;最后,结合CRH3型列车参数和郑西高铁中西安北站—渭南北站段(950.620~1010.970km)实际线路数据,分别在没有干扰和有白噪声干扰的情况下对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预设性能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的高速列车控制方法对速度和位移的跟踪精度较自抗扰的控制方法和非奇异终端滑模的控制方法有显著的提高,且对列车受到的干扰能够精确地估计和补偿,实现了对列车的运行期望曲线的高精度跟踪。该研究可以提高高速列车速度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控制精度,为高速列车提供一种新的速度控制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预设性能控制 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 高速列车 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补偿的磁浮列车悬浮系统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
6
作者 孙友刚 张丹丹 +1 位作者 吉文 徐俊起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3-811,共9页
针对电磁悬浮(EMS)型磁浮列车在实际运行时,因系统参数时变、侧风气动升力以及载客量变化等因素,致使高精度悬浮动态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模糊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FNTSC)方法.首先,建立考虑系统不确定性与外部干扰的单电磁铁... 针对电磁悬浮(EMS)型磁浮列车在实际运行时,因系统参数时变、侧风气动升力以及载客量变化等因素,致使高精度悬浮动态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模糊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FNTSC)方法.首先,建立考虑系统不确定性与外部干扰的单电磁铁悬浮系统动力学模型;其次,采用模糊逻辑系统对悬浮系统中的未知非线性函数进行在线逼近与动态补偿;然后,针对传统滑模控制(SMC)中的奇异性问题和颤振现象,设计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并在不进行任何线性化处理的前提下,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跟踪误差的有限时间收敛性;最后,将PID、SMC、模糊PID控制方法与FNTSC方法进行仿真对比,并进一步开展PID和FNTSC方法的实验对比,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随机外部干扰和轨道不平顺情况下,FNTSC方法具有更小的稳态误差和更优的跟踪性能;相较于PID控制方法,静态悬浮的均方根误差降低15.7%,对幅值为2 mm的正弦波不平顺轨迹,其跟踪误差可限定在0.05 m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浮交通 悬浮系统 模糊控制 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 鲁棒性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步电机调速系统低速控制策略研究
7
作者 郭栋 杨子 +1 位作者 王巍 黄磊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1-627,共7页
为了提升异步电机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内模控制与模糊滑模控制的联合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分数阶函数对二自由度内模控制器进行改进,实现了控制器的抗扰动性能和跟踪性能分离处理。然后,考虑电机在低速运行时对外部扰动较... 为了提升异步电机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内模控制与模糊滑模控制的联合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分数阶函数对二自由度内模控制器进行改进,实现了控制器的抗扰动性能和跟踪性能分离处理。然后,考虑电机在低速运行时对外部扰动较为敏感,设计了基于双曲正切函数与Fal函数的负载扰动观测器,对负载扰动进行实时估计,并将估计值补偿到滑模控制器中。最后,为了进一步克服低速状态下滑模控制器的抖振问题,改进了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面,同时根据模糊控制原理对指数趋近律的参数进行实时选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提高异步电机在低速运行状态下的跟踪性能与抗扰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模控制 负载扰动观测器 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 模糊滑模控制 硬件在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滑模的四轮移动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
8
作者 郭磊 张雨晴 宋原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8,共8页
针对滑模控制中具有未知界的非匹配不确定性的估计与补偿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四轮移动机器人的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不需要已知界的不确定性的先验知识。为了保证滑模面的存在性,引入高斯过程回归对非匹配不确定性进行在线估计,一方... 针对滑模控制中具有未知界的非匹配不确定性的估计与补偿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四轮移动机器人的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不需要已知界的不确定性的先验知识。为了保证滑模面的存在性,引入高斯过程回归对非匹配不确定性进行在线估计,一方面避免采用高增益的控制,从而减小了控制量抖振;另一方面,通过高斯过程回归的估计结果对系统的不确定性进行补偿,从而提高了基于模型的滑模控制器的适应性。基于近端策略优化(PPO)算法设计了一种自适应终端滑模控制器,通过控制精度和控制输入的抖振幅度来构建奖励函数,以此对滑模控制器的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从而减小抖振并提高跟踪精度。通过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证明了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的稳定性,基于数值仿真实验验证了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终端滑模相比,所提出的自适应终端滑模控制器在保持较高控制精度的同时,抖振振幅减小了90%,优于传统的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轮移动机器人 轨迹跟踪 终端滑模控制 自适应滑模控制 高斯过程回归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工况下ASR/DYC的切换控制设计
9
作者 丁世宏 吴嘉伦 +1 位作者 刘陆 马莉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3-52,共10页
为了避免复杂工况下车辆转向时发生轮胎打滑,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直接横摆力矩(DYC)和驱动防滑(ASR)控制器切换设计方案。基于车辆模型和轮胎动力学模型建立了DYC和ASR模型。分别设计了基于非奇异终端滑模的ASR控制器和基于一阶滑模的DYC... 为了避免复杂工况下车辆转向时发生轮胎打滑,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直接横摆力矩(DYC)和驱动防滑(ASR)控制器切换设计方案。基于车辆模型和轮胎动力学模型建立了DYC和ASR模型。分别设计了基于非奇异终端滑模的ASR控制器和基于一阶滑模的DYC控制器。提出一种新型的DYC和ASR的切换控制方案,以快速引导车辆在复杂工况下保证车轮不发生打滑。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没有ASR控制器切换下的DYC系统,在复杂工况下最快能在0.2 s内稳定滑移率至安全阈值,超调不超过2%,上下误差不超过5%,所设计的DYC和ASR控制器及切换控制方案能够在正弦工况、鱼钩工况及复杂工况下保证车辆运行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C ASR 终端滑模 切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延估计与终端滑模的无人船跟踪控制
10
作者 刘超 叶华生 +2 位作者 沈跃 刘慧 沈亚运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100,共10页
针对欠驱动无人船动力学模型参数获取困难、跟踪控制易受水流及自然风等干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时延估计与超螺旋快速终端滑模的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首先通过手部位置点坐标变换方法,对欠驱动无人船数学模型进行状态扩展重... 针对欠驱动无人船动力学模型参数获取困难、跟踪控制易受水流及自然风等干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时延估计与超螺旋快速终端滑模的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首先通过手部位置点坐标变换方法,对欠驱动无人船数学模型进行状态扩展重新构建;然后采用自适应时延估计技术,估计无人船未知动力学模型部分及外部扰动,并设计超螺旋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策略补偿时延估计产生的误差,提高控制系统鲁棒性;最后,基于仿真分析与航行跟踪实验验证本研究控制方法可行性。在航行跟踪实验中,位置平均误差相比于PID算法、滑模算法及自适应时延估计滑模算法分别降低了35.1%、24.7%、20.8%,轨迹跟踪精度高。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不依赖动力学模型参数,可实现欠驱动无人船精准轨迹跟踪控制,且收敛速度快、鲁棒性高,为欠驱动无人船轨迹跟踪控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驱动无人船 自适应时延估计 超螺旋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轨迹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种车辆起竖系统的干扰观测反步终端滑模控制
11
作者 王莉娜 邱常卿 +1 位作者 王昊 杭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9-417,共9页
针对多级缸液压起竖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未建模动态、参数摄动等造成的复合干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NDO)的反步终端滑模控制策略.将系统模型的未知部分和外部干扰视为集总扰动,设计非线性干扰观测器对系统的集总扰动进... 针对多级缸液压起竖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未建模动态、参数摄动等造成的复合干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NDO)的反步终端滑模控制策略.将系统模型的未知部分和外部干扰视为集总扰动,设计非线性干扰观测器对系统的集总扰动进行观测,并基于观测值设计反步终端滑模控制器.对所提出控制方法的稳定性进行了证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与传统滑模控制器、基于干扰观测器的传统滑模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能有效提升液压起竖系统运行过程中多级液压缸的位移跟踪性能,受到扰动时,位移跟踪误差能快速趋近于0,表现出良好的跟踪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控缸 复合扰动 非线性干扰观测器 终端滑模控制 位移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输入饱和的机械臂积分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12
作者 王杰 沈艳霞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41-1250,共10页
针对机械臂系统存在未建模部分、摩擦力、外加扰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输入饱和的积分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用于各关节角的轨迹跟踪控制。首先,建立机械臂模型,将未建模部分、摩擦力、外加扰动、输入饱和误差看作集中扰动;其次,设计... 针对机械臂系统存在未建模部分、摩擦力、外加扰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输入饱和的积分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用于各关节角的轨迹跟踪控制。首先,建立机械臂模型,将未建模部分、摩擦力、外加扰动、输入饱和误差看作集中扰动;其次,设计了一种固定时间收敛的扩张高增益观测器对集中扰动进行估计,解决了传统扩张高增益观测器的估计误差在初始时刻存在峰值和只能渐近稳定的问题;再次,将积分滑模控制与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相结合,利用反步法完成积分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的设计,通过观测器所估计的集中扰动削减控制输出的抖振;最后,对所提观测器与控制方法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观测器能够精确估计集中扰动,所提控制方法能够提高机械臂系统的轨迹跟踪速度和精度,同时在考虑输入饱和的情况下保证了机械臂系统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输入饱和 扩张观测器 反步法 积分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阶非线性不确定系统的复合有限时间控制
13
作者 王芳 杜雨欣 周超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9-215,共7页
本文针对一类带有外界干扰的高阶非线性不确定系统,提出基于有限时间干扰观测器的复合有限时间控制策略,为了解决终端滑模的奇异性问题,设计改进的非奇异终端滑模面.同时,双曲正切函数和指数型函数相结合,构造新型复合趋近律.为了处理... 本文针对一类带有外界干扰的高阶非线性不确定系统,提出基于有限时间干扰观测器的复合有限时间控制策略,为了解决终端滑模的奇异性问题,设计改进的非奇异终端滑模面.同时,双曲正切函数和指数型函数相结合,构造新型复合趋近律.为了处理外界干扰,设计非奇异终端滑模观测器,将观测到的干扰值前馈到滑模控制中,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最后,将设计的复合趋近律与其他5种趋近律进行仿真对比,验证复合趋近律的收敛速度和削弱抖振能力,并通过非线性系统的数值仿真验证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有限时间干扰观测器 复合趋近律 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 有限时间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扰动观测器的电磁直线驱动器改进滑模控制
14
作者 高仁璟 王赓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75,共12页
针对因参数摄动和外部扰动等因素直接作用导致电磁直线驱动器控制性能恶化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扰动观测器与改进的超螺旋全局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法。为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避免控制律使用高增益反馈,设计自适应滑模... 针对因参数摄动和外部扰动等因素直接作用导致电磁直线驱动器控制性能恶化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扰动观测器与改进的超螺旋全局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法。为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避免控制律使用高增益反馈,设计自适应滑模扰动观测器对系统扰动等不确定性因素进行观测与自适应前馈补偿。为保证系统的有限时间收敛性,基于改进的全局快速终端滑模面设计等效控制部分,并引入改进的快速超螺旋算法作为趋近阶段的切换控制律,以进一步提升收敛速度并削弱抖振的影响。利用Lyapunov定理证明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并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具有增强系统鲁棒性、避免参数增益选择保守性的优势,能够实现对非线性时变扰动的自适应观测补偿,保证误差在有限时间内更快收敛的同时有效抑制抖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直线驱动器 自适应滑模扰动观测器 全局快速终端滑模 快速超螺旋算法 运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四旋翼无人机分布式编队自适应容错控制
15
作者 王君 骆明敏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3,共7页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编队面临的外部干扰和执行器故障等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屏障函数快速终端滑模控制(ABFFTSMC)算法。首先,设计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基于四旋翼无人机之间的无向固定通信拓扑结构,仅用邻近无人机的信息便可实现通信交流,...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编队面临的外部干扰和执行器故障等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屏障函数快速终端滑模控制(ABFFTSMC)算法。首先,设计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基于四旋翼无人机之间的无向固定通信拓扑结构,仅用邻近无人机的信息便可实现通信交流,降低对全局数据的需求,减少通信带宽的压力。然后,设计自适应屏障函数的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采用可变增益来补偿干扰和故障,实现跟踪误差在有限时间内收敛至零。仿真结果表明,在外部干扰和执行器故障的情况下,该算法能够大大提高多四旋翼无人机编队的容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无人机 执行器故障 分布式编队控制 自适应屏障函数 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结构化干扰下机械臂自适应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16
作者 王君 何长智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2-30,共9页
针对实际应用中的建模误差和未知外界扰动对机械臂系统轨迹跟踪精度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的自适应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策略(ANFTSMC-DO)。首先,设计了非线性干扰观测器在线估计干扰信息,并通过选取的适当非线性增... 针对实际应用中的建模误差和未知外界扰动对机械臂系统轨迹跟踪精度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的自适应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策略(ANFTSMC-DO)。首先,设计了非线性干扰观测器在线估计干扰信息,并通过选取的适当非线性增益函数,使估计误差按指数规律快速收敛。其次,采用自适应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应对参数变化和未建模的动态特性,避免系统性能随时间衰减。同时在保证鲁棒稳定性和控制精度的前提下,使得所提方法有效抑制了抖振现象,可以更好地抵御外界扰动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在误差收敛速度以及控制精度上的显著优势,增强系统鲁棒性的同时实现了更高的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非线性干扰观测器 自适应控制 有限时间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的多永磁同步电机转速协同控制方法
17
作者 侯利民 赵世杰 +3 位作者 兰骁儒 李政龙 任一夫 张品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034-4045,I0039,共13页
针对当前多电机转速协同控制采用耦合结构存在灵活性差、可靠性低和结构复杂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的多永磁同步电机转速协同控制方法。首先,将单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视作智能体,并利用无向通信网络与邻居智能体实现... 针对当前多电机转速协同控制采用耦合结构存在灵活性差、可靠性低和结构复杂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的多永磁同步电机转速协同控制方法。首先,将单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视作智能体,并利用无向通信网络与邻居智能体实现信息交互,故可以将多电机转速协同控制问题转化为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问题。通过设计一致性协议保证一致性误差在固定时间内收敛,利用设计的自适应扰动观测器估计系统中的未知扰动并前馈补偿到一致性协议中,从而得到期望的q轴电流。然后,基于超螺旋算法设计固定时间终端滑模电流控制器。最后,通过实验结果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与偏差耦合控制进行对比可知,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协同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永磁同步电机 耦合控制 多智能体系统 一致性协议 终端滑模电流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四旋翼无人机的分布式容错编队跟踪控制
18
作者 王君 李昂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33-1344,共12页
针对有向通信拓扑下的四旋翼无人机编队在飞行过程中易受到空气阻力、外部干扰、执行器故障等不确定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策略来提高四旋翼无人机编队系统性能.该策略主要利用自适应参数调整方法改进... 针对有向通信拓扑下的四旋翼无人机编队在飞行过程中易受到空气阻力、外部干扰、执行器故障等不确定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策略来提高四旋翼无人机编队系统性能.该策略主要利用自适应参数调整方法改进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能够有效的估计出未知集总扰动的上界,保证滑模面到达平衡点,确保跟踪误差在有限时间内收敛于0.其次,根据长-僚机结构,设计分布式编队控制器,使僚机仅需邻居状态信息则可实现通信,减少对全局及长机信息的依赖.此外,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对四旋翼无人机编队系统进行了分析,证明该算法能使多无人机编队跟踪误差收敛于0.最后,通过对比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控制算法对存在外部干扰和执行器故障的情况下,多四旋翼无人机编队具有较好的容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向通信拓扑结构 自适应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四旋翼无人机 分布式编队控制器 执行器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补偿函数观测器的高速列车速度运行曲线跟踪控制研究
19
作者 侯涛 周文琪 牛宏侠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110,共11页
针对观测器估计精度偏低及高速列车系统的强耦合、受外界扰动、参数时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补偿函数观测器的分数阶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算法(Compensating Function Observer-Fractional Order Non-singular Fast Terminal Sliding ... 针对观测器估计精度偏低及高速列车系统的强耦合、受外界扰动、参数时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补偿函数观测器的分数阶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算法(Compensating Function Observer-Fractional Order Non-singular Fast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CFO-FONFTSMC),以提高高速列车速度控制的鲁棒性和控制精度.首先,建立高速列车纵向多质点动力学模型,设计高精度的补偿函数观测器对系统的总扰动进行实时估计并补偿;然后,设计一种带状态负指数控制律的分数阶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算法,用于对列车的运行曲线进行跟踪控制,并通过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系统在有限时间内的收敛性;最后,以CRH3型高速列车参数和合肥站-蚌埠南站的实际线路为实例,分别跟踪理想运行曲线和节能优化运行曲线进行实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跟踪理想运行速度曲线的平均误差为0.01377 km/h,跟踪带干扰的节能优化运行速度曲线的平均误差为0.0364 km/h,相较于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滑模和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所提方法具有最小的跟踪误差和更高的跟踪精度,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可行性,可为列车速度跟踪控制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多质点模型 补偿函数观测器 分数阶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 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电感双输出Buck-Boost变换器的终端互补滑模自抗扰控制
20
作者 皇金锋 陈旭 李聪林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9-131,共13页
单电感双输出变换器是便携式设备的重要组成模块,针对单电感双输出Buck-Boost变换器的两个输出支路存在抗扰性能差、负载波动时具有交叉影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的终端互补滑模自抗扰控制策略。首先,依据自抗扰理论... 单电感双输出变换器是便携式设备的重要组成模块,针对单电感双输出Buck-Boost变换器的两个输出支路存在抗扰性能差、负载波动时具有交叉影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的终端互补滑模自抗扰控制策略。首先,依据自抗扰理论将变换器主路和支路分别拟合为自抗扰控制系统范式,转化为2个独立的二阶系统模型,以此来抑制两支路间的交叉影响。其次,设计终端互补滑模控制器代替传统自抗扰控制中的线性控制器,同时引入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抑制电路中的高频噪声,进一步提高观测器的估计精度,利用非线性控制策略的优势提高系统受到扰动时的暂态性能。然后,通过Lyapunov理论以及Routh判据证明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以及搭建实验平台对3种不同控制策略进行验证,实验表明,本文所提控制能够很好地抵抗扰动,抑制噪声以及两支路间的交叉影响,提高系统的暂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电感双输出Buck-Boost变换器 终端互补滑模自抗扰控制 交叉影响 抗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