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CF/PC丝材制备与性能研究
1
作者 汪骥 李晨龙 +5 位作者 李瑞 刘玉君 刘晓 王安刚 高立 于鹏法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7-353,共7页
连续碳纤维(CCF)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等优异性能,结合3D打印技术在船舶建造行业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其中丝材制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树脂进给量(A)、外包裹结构件加热温度(B)和收卷速度(C)作为研究因素,并... 连续碳纤维(CCF)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等优异性能,结合3D打印技术在船舶建造行业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其中丝材制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树脂进给量(A)、外包裹结构件加热温度(B)和收卷速度(C)作为研究因素,并考虑丝材制备工艺参数之间的交互作用,根据正交实验表进行连续碳纤维增强聚碳酸酯(CCF/PC)丝材制备实验,以连续碳纤维丝材的单位直径、拉伸强度性能作为衡量指标.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了使CCF/PC丝材整体性能最优的工艺参数组合:树脂进给量(A)为3挡、外包裹结构件加热温度(B)为270℃、收卷速度(C)为150mm/min.在最优工艺参数下制备的丝材单位直径为0.594mm,拉伸强度高达451.07MPa.研究结果可为连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船舶建造行业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连续碳纤维(CCF) 丝材制备 工艺参数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吸收率的强光元件温升仿真与试验研究
2
作者 张赫天 曾雅琴 +2 位作者 孙世岩 陈忠 王亮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69,共11页
连续激光辐照下,强光元件的表面吸收率是导致其异常温升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强光元件的表面吸收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呈现非线性变化。为此提出等效表面吸收率的概念,用于表征强光元件对激光的综合吸收性能。首先建立高斯连续激光辐照强... 连续激光辐照下,强光元件的表面吸收率是导致其异常温升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强光元件的表面吸收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呈现非线性变化。为此提出等效表面吸收率的概念,用于表征强光元件对激光的综合吸收性能。首先建立高斯连续激光辐照强光元件的有限元模型,用于模拟激光辐照下强光元件的温升过程。搭建激光辐照效应试验系统,对强光元件的表面吸收率、表面形貌和表面中心点温升过程进行测试、试验与分析,试验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根据试验结果修正了模型参数,获得了强光元件对激光的等效表面吸收率。研究结果表明:与实测表面吸收率相比,等效表面吸收率仿真误差更小、精度更高。研究结果可为强光元件的状态监测和污染物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光元件 表面吸收率 连续激光 温升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64 nm连续激光对彩色CCD的损伤实验研究
3
作者 张翠恒 佐明慧 +2 位作者 聂品 叶文镇 王頔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38-1043,共6页
本文研究了CMYG系列彩色CCD探测器在1064 nm连续激光下的损伤特性。结合彩色CCD多层结构的损伤形貌、损伤深度以及激光辐照后的输出图像,分析了彩色CCD不同阶段的损伤机理。根据实验现象将彩色CCD的损伤过程分为点损伤,线损伤和完全损... 本文研究了CMYG系列彩色CCD探测器在1064 nm连续激光下的损伤特性。结合彩色CCD多层结构的损伤形貌、损伤深度以及激光辐照后的输出图像,分析了彩色CCD不同阶段的损伤机理。根据实验现象将彩色CCD的损伤过程分为点损伤,线损伤和完全损伤三个阶段。研究表明,在点损伤阶段,彩色CCD输出图像出现颜色变化,主要是1064 nm激光导致分色滤色片损伤引起的。在线损伤阶段,出现纵向白色亮线损伤,是由于部分激光经过透射和衍射进入传输沟道,引起信号电荷溢出传输势阱导致的。时钟线和各个电极之间的损伤导致部分像素无法通过时钟驱动完成信号电荷包转移,产生横向暗线。在完全损伤阶段,因N型硅基底的损伤使信号电荷无法完成转换、储存和转移动作,导致彩色CCD完全失去成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耦合器件 激光辐照 连续激光 输出图像 损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干部经历对大学生连续创业行为的影响——信息资本的中介作用
4
作者 钟云华 杨洋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12,共14页
学生干部经历对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深入评估学生干部经历对大学生连续创业行为的促进效应,不仅有助于全面衡量学生干部的育人成效,而且能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深化改革提供关键依据。本研究以925位大学生创... 学生干部经历对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深入评估学生干部经历对大学生连续创业行为的促进效应,不仅有助于全面衡量学生干部的育人成效,而且能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深化改革提供关键依据。本研究以925位大学生创业者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Logit模型、倾向得分匹配、中介效应检验和分样本检验等方法,分析学生干部经历对大学生连续创业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学生干部经历能显著促进大学生连续创业行为的发生;信息资本的中介效应存在,即学生干部经历通过促进大学生信息资本积累,进而对其连续创业行为产生积极作用;学生干部经历的连续创业行为促进效应具有延时性,对毕业生的影响较在校生更大。为此,高校既需要从学生干部岗位数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丰富大学生的学生干部经历,又需要加强创业政策宣传增加大学生创业信息资本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者 学生干部经历 连续创业行为 创新创业 信息资本 人力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连续梁-钢管混凝土拱组合体系桥梁关键参数研究
5
作者 孙伟良 李金凯 +1 位作者 孙立鹏 景铁义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2-80,共9页
为明确高速铁路连续梁-钢管混凝土拱组合体系桥梁结构关键参数对其力学性能和工程经济性的影响规律,以新建平顶山至漯河至周口高速铁路漯商特大桥为依托工程,采用有限元法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边中跨比、矢跨比和拱-梁刚度... 为明确高速铁路连续梁-钢管混凝土拱组合体系桥梁结构关键参数对其力学性能和工程经济性的影响规律,以新建平顶山至漯河至周口高速铁路漯商特大桥为依托工程,采用有限元法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边中跨比、矢跨比和拱-梁刚度比对桥梁结构内力、变形、支座反力及工程量的影响规律,确定合理的设计参数范围。研究结果表明:边中跨比对拱脚和拱顶弯矩影响显著,当边中跨比从0.3增加到0.6时,拱脚负弯矩减少32.6%,但超过0.6后主梁边跨的竖向变形显著增大67.4%;矢跨比对主梁受力影响较小,但显著影响拱肋弯矩分布,当矢跨比为1/5时,较1/7时拱顶正弯矩降低93.4%,支反力系数达到最低,结构整体受力最合理;拱梁刚度比对结构受力和工程量影响最大,当刚度比大于1∶22时结构内力显著增大,小于1∶45时主梁变形迅速增加;拱梁刚度比对桥梁工程量的敏感性最高,占总影响的62.5%。因此,为兼顾结构性能和经济性,推荐边中跨比取0.4~0.6、矢跨比取1/5、拱梁刚度比取1∶45~1∶22,且在满足受力要求的前提下可适当减小拱梁刚度比以降低工程造价。以漯商特大桥实际工程条件(边中跨比0.54)为背景,正交试验得出最优参数组合为拱梁刚度比1∶35、矢跨比1/5,此方案工程量最低,经济效益最佳,能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连续梁-拱组合体系 参数优化 钢管混凝土 边中跨比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D3-PER的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虞志浩 赵又群 +2 位作者 潘陈兵 何鲲鹏 李丹阳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9,共7页
为优化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的燃料经济性及辅助动力电池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经验采样的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TD3-PER)能量管理策略。采用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TD3)算法,在防止训练过优估计的同时实现了更精准的连续控... 为优化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的燃料经济性及辅助动力电池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经验采样的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TD3-PER)能量管理策略。采用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TD3)算法,在防止训练过优估计的同时实现了更精准的连续控制;同时结合优先经验采样(PER)算法,在获得更好优化性能的基础上加速了策略的训练。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所提出的TD3-PER能量管理策略的百公里氢耗量降低了7.56%,平均功率波动降低了6.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 优先经验采样 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 连续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使用移动医疗工具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苹 罗尧岳 +6 位作者 李群 何燕 易俊儒 邹颖 谌一凡 邓赟 易露茜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0-25,共6页
目的系统整合乳腺癌患者使用移动医疗工具的体验和感受,为研发更符合患者需求的移动医疗工具提供参考。方法在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检索关于乳腺癌患者使用移动医疗工具的质... 目的系统整合乳腺癌患者使用移动医疗工具的体验和感受,为研发更符合患者需求的移动医疗工具提供参考。方法在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检索关于乳腺癌患者使用移动医疗工具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3月,按照JBI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汇集性整合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提炼出70个明确的研究结果,将相似的研究结果归纳形成11个新类别,最终得出3个整合结果:乳腺癌患者使用移动医疗工具的有益体验;影响乳腺癌患者使用移动医疗工具的因素;乳腺癌患者使用移动医疗工具的期望。结论乳腺癌患者对移动医疗工具的使用体验较好,但也从功能设计、信息支持、社会支持等方面提出多样化的需求。医护人员及研发人员需关注患者在使用移动医疗工具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完善相关配套支持体系,以帮助患者实现自我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移动医疗 远程医疗 体验 延续护理 同伴支持 质性研究 Meta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箱外/箱内连续爆炸作用下混凝土箱梁爆炸毁伤模型试验及机理分析
8
作者 蒋丽 周广盼 +1 位作者 何志群 丁建国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1-788,共8页
为研究爆炸作用后二次起爆对单箱三室混凝土箱梁的破坏行为,开展节段箱梁试件箱外/箱内连续爆炸试验。在10 kg TNT药柱爆炸作用后,施加5 kg TNT药柱继续作用,观测箱梁试件毁伤及动态响应。利用LS-DYNA软件分析了TNT当量、爆炸距离及起... 为研究爆炸作用后二次起爆对单箱三室混凝土箱梁的破坏行为,开展节段箱梁试件箱外/箱内连续爆炸试验。在10 kg TNT药柱爆炸作用后,施加5 kg TNT药柱继续作用,观测箱梁试件毁伤及动态响应。利用LS-DYNA软件分析了TNT当量、爆炸距离及起爆位置对箱梁破坏形态及动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5 kg TNT炸药在中间箱室底板中心正上方0.35 m处二次起爆后,中间箱室顶板破洞进一步增大,底板破洞沿横、纵桥向长度分别为48.50 cm、62.50 cm,底板中心钢筋凹陷18.30 cm,两侧腹板有明显损伤。采用10 kg、5 kg TNT分别对3个箱室进行箱外/箱内连续爆炸作用,且二次起爆为内部接触爆时,箱室顶、底板均出现贯穿性破洞,底板破洞均大于顶板。相较于药柱位于箱室底板上方0.35 m,采用接触起爆时,箱室顶板沿横、纵桥向破洞长度分别减小21.2%、33.8%,底板破洞长度分别增加103.9%、11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爆炸荷载 破坏行为 模型试验 混凝土箱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机械臂多模混合控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家乐 张建锋 +2 位作者 李彬 刘天琅 陈检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35-2843,共9页
针对基于深度强化学习控制的机械臂动态避障能力不足,在作业过程中存在多任务冲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重角色和正则化批评者算法(DARC)的多模混合控制方法。将任务分解为多段避障模式,借助人工势场法的斥力引力思想设计奖励函数并分别... 针对基于深度强化学习控制的机械臂动态避障能力不足,在作业过程中存在多任务冲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重角色和正则化批评者算法(DARC)的多模混合控制方法。将任务分解为多段避障模式,借助人工势场法的斥力引力思想设计奖励函数并分别进行训练;将经过初步训练的多个模式以距离阈值或奖励积累阈值进行切换控制,消除混合控制存在的冲突;结合机械臂单元运动学特点设计具有软体性质的多连杆机械臂平面仿真模型。实验验证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机械臂动态避障能力,避免多任务间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机械臂 双重演员正则化评论家算法(DARC) 奖励机制 动态避障 优先经验回放机制 连续动作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老年医学从业医护人员肠内营养知识水平:调查结果与培训策略
10
作者 李鑫 王玉淼 张红雨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5-232,共8页
目的:调查山东省多家医院老年医学科、护理院及养老院医护人员肠内营养知识掌握情况、管理经验以及继续教育意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在2021年9月~2022年11月期间,采用便利抽样法对老年从业医护人员进... 目的:调查山东省多家医院老年医学科、护理院及养老院医护人员肠内营养知识掌握情况、管理经验以及继续教育意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在2021年9月~2022年11月期间,采用便利抽样法对老年从业医护人员进行线上问卷调查。结果:医护人员肠内营养知识调查表得分为(8.28±2.91)分,(满分17分),其中营养筛查与评估相关条目得分为(3.18±1.26)分,(满分6分)、营养制剂选择及配伍相关条目得分为(2.34±1.44)分,(满分5分)、肠内营养并发症管理相关条目得分为(2.76±1.11)分,(满分6分)。管理经验、学习意愿调查表得分分别为(5.57±2.03)分,(满分9分)、(3.63±0.67)分,(满分4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称和单位等级是医护人员肠内营养知识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仅42.38%的医护人员参加过肠内营养培训,但91.21%的医护人员愿意接受肠内营养培训。医护人员最期望通过网络途径(32.04%)获取肠内营养知识。结论:医护人员对肠内营养知识整体掌握较差,肠内营养管理经验尚可,但医护人员对接受肠内营养方面的继续教育积极性很高,因此各机构应加强对青年医护人员的培养,通过线上培训等方式激发医护人员的学习动力;同时上级部门也应提高对基层医院、护理院和养老院医护人员营养培训的重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知识 管理经验 继续教育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伯林特美学思想对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国雄 刘家玉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4,201,共11页
阿诺德·伯林特美学思想对杜威哲学的继承与发展,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把握:首先,伯林特继承了杜威学科反思的精神,将其“改造哲学”的事业延续到了美学中,不仅深入地批判了以“无功利”为特征的传统美学,而且以身体的综合感知重... 阿诺德·伯林特美学思想对杜威哲学的继承与发展,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把握:首先,伯林特继承了杜威学科反思的精神,将其“改造哲学”的事业延续到了美学中,不仅深入地批判了以“无功利”为特征的传统美学,而且以身体的综合感知重构审美经验,建构了以身体为中心的审美经验理论,从而赋予审美经验身体化与整体性的特质。其次,伯林特坚持了杜威实用主义以“经验”概念统合主客分裂的思想理路,积极吸收了杜威“经验”概念中的两个突出特征——“能动性”与“情境化”,使之成为丰富其环境审美经验论内涵,增强其合理性的重要特质。最后,伯林特将杜威的“连续性”思想深刻地融贯到自己的审美思考中,连续性这种开放的思维方式促使其思考审美参与理论的连续性内核,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建构一种兼容并包的普遍性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威实用主义哲学 阿诺德·伯林特 环境美学 审美经验 连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了吗?——基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政策的一项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4
12
作者 耿晓琴 吴易雄 刘丽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8-116,共9页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是改善土壤质量、提升农产品品质、保障人体健康的重要手段,而农业绿色发展则赋予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重要使命。为此,运用农业循环经济理论,采用准自然实验与连续型DID模型研究方法,选取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是改善土壤质量、提升农产品品质、保障人体健康的重要手段,而农业绿色发展则赋予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重要使命。为此,运用农业循环经济理论,采用准自然实验与连续型DID模型研究方法,选取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科学评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政策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表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政策对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对不同地区农业绿色发展存在异质性,社会化服务组织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政策对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基于此,建议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评估优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政策,加强中西部地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财政支持,加大社会化服务组织质量认证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自然实验 连续型DID模型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农业绿色发展 社会化服务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斯蒂芬森价值迭代的改进DDPG算法
13
作者 张秋娟 宋文广 李博文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607-3614,共8页
针对DDPG算法的值函数迭代学习收敛缓慢以及经验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teffensen价值迭代和注意力经验回放的DDPG算法。将Steffensen迭代法应用于价值迭代过程,提高其收敛速度;采用基于注意力的经验回放机制,计算智能体当前所处... 针对DDPG算法的值函数迭代学习收敛缓慢以及经验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teffensen价值迭代和注意力经验回放的DDPG算法。将Steffensen迭代法应用于价值迭代过程,提高其收敛速度;采用基于注意力的经验回放机制,计算智能体当前所处状态与经验中状态的相似性,优先采样相似度高的经验,使智能体专注学习包含当前策略频繁访问的状态的经验。在PyBullet环境的6个连续动作控制任务中进行实验,其结果表明,相比DDPG算法、TD3算法、CDLR-DDPG算法和EER-DDPG算法,所提算法收敛更快,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 连续控制任务 价值迭代 经验回放 累积奖励 注意力经验回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6.5 kV/400 A SiC MOSFET模块研制及电气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魏晓光 吴智慰 +9 位作者 唐新灵 杜玉杰 杨霏 李学宝 赵志斌 吴沛飞 徐云飞 齐磊 李士颜 单云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12-4025,I0022,共15页
为满足当前新型电力系统中电能变换装备对器件高压、大容量、工作频率高、开关损耗低的需求,文中自主研制一款国内最高功率等级的6.5 kV/400 A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为满足当前新型电力系统中电能变换装备对器件高压、大容量、工作频率高、开关损耗低的需求,文中自主研制一款国内最高功率等级的6.5 kV/400 A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模块,并对其电气特性开展研究。首先,对模块的电路与封装结构进行设计,通过热仿真和阻抗测量手段,对所研制模块的热特性以及回路寄生参数进行分析;其次,对所研制的模块开展常温(25℃)及高温(150℃)下的静态、动态特性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在常温、高温条件下,模块的阻断漏电流与栅源极漏电流微小,且开关损耗维持一致,具备较好的耐高温特性。同时,相较于同电压电流规格的硅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器件,模块开关损耗可降低72%以上。最后,搭建碳化硅器件连续运行工况实验平台,模拟器件在换流装备中的实际运行工况,对模块进行半桥正弦脉宽调制逆变连续运行实验。连续运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块在电压3600 V、器件电流峰值280 A条件下连续运行1h无异常,初步验证模块具备工程应用能力。研究可为高压碳化硅MOSFET的研制及工程应用提供一定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模块 封装结构设计 静态特性 动态特性 连续运行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CCF/PEEK预浸料单束铺放尺寸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包蒙哲 任永新 +2 位作者 刘晓军 邹爱玲 姜稀膑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90,共8页
热塑性预浸料铺放过程中单丝束尺寸对整体构件铺放质量有重要影响,为提高连续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CF/PEEK)复合丝材铺放成型质量,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其在铺放过程中的单束宽度和厚度的影响规律,并根据实验结果建立拟合模型。首先设计正... 热塑性预浸料铺放过程中单丝束尺寸对整体构件铺放质量有重要影响,为提高连续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CF/PEEK)复合丝材铺放成型质量,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其在铺放过程中的单束宽度和厚度的影响规律,并根据实验结果建立拟合模型。首先设计正交实验,研究了铺放速度、铺放压力、加热温度等铺放工艺参数对CCF/PEEK预浸料宽度和厚度变化的影响规律,并由上述研究所得的影响宽度和厚度的最显著工艺参数,分别开展单因素实验研究。正交研究结果表明,各工艺参数对丝束宽度的影响显著程度依次为加热温度>铺放速度>铺放压力,对丝束厚度的影响显著程度依次为铺放压力>加热温度>铺放速度。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丝束不发生失效的工艺参数范围内,丝束宽度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铺放速度的提高而减小,随铺放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丝束厚度随铺放压力的增大而减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各工艺参数综合影响丝束宽度进行拟合,验证计算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铺丝 正交实验 连续碳纤维 聚醚醚酮 复合材料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实践路向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邵士博 侯鑫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83,共9页
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辉煌、成就伟业的成功密码。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实践积累、实现“抗日救国、民主建国”的时代需要,通过把握历史规律、引领历史方向、厘清历... 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辉煌、成就伟业的成功密码。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实践积累、实现“抗日救国、民主建国”的时代需要,通过把握历史规律、引领历史方向、厘清历史问题、唤醒历史主体、把握历史机遇,在伟大实践中不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开创累积了宝贵经验。深刻阐释并充分运用这些理论创造和实践智慧,对于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镜鉴和传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 历史主动精神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自强不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地方经验思考海洋资源管理:马来西亚近海渔业个案分析
17
作者 林绮纯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94,共11页
作为对马来半岛沿近海渔业的民族志研究,本文聚焦于长期与海洋环境互动的主体——“海脚人”的视角,从地方华裔的海洋经验切入,反思以财产权为基础的当代海洋渔业资源管理制度。受西方自然科学观和经济学视角的影响,该制度基于对非人类... 作为对马来半岛沿近海渔业的民族志研究,本文聚焦于长期与海洋环境互动的主体——“海脚人”的视角,从地方华裔的海洋经验切入,反思以财产权为基础的当代海洋渔业资源管理制度。受西方自然科学观和经济学视角的影响,该制度基于对非人类资源的终极稀缺之预设,通过创立和分配捕捞权来落实渔业准入原则。然而,地方华裔渔民长期的经验揭示了该制度设计与其底层逻辑之间存在不协调性与冲突。地方经验体现的多重主体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海洋资源的管理、使用具有多重可能,这启示我们应超越已有的环境治理的标准模式,思考新的治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渔业 马来西亚 资源管理 连续性经验 地方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Sylvester矩阵方程的参数化单步HSS迭代法
18
作者 马昌凤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1-493,共13页
对连续Sylvester矩阵方程的数值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参数化单步HSS迭代方法。该方法具有独特的求解思路,并证明了其收敛性。为提升性能,通过最小化迭代矩阵谱半径上界寻找拟最优参数。数值实验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 对连续Sylvester矩阵方程的数值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参数化单步HSS迭代方法。该方法具有独特的求解思路,并证明了其收敛性。为提升性能,通过最小化迭代矩阵谱半径上界寻找拟最优参数。数值实验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健性,展示了其在求解连续Sylvester矩阵方程时的高效和稳定,为相关数值计算提供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Sylvester矩阵方程 PSHSS迭代法 收敛性分析 数值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酸/甲酸钠还原体系对Fe(Ⅱ)EDTA络合脱硝液再生的影响
19
作者 邓军 张国孟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79,共6页
在络合脱硝反应中,Fe(Ⅱ)EDTA络合脱硝液的还原再生是应用难点之一,而甲酸/甲酸钠体系在钯炭(Pd/AC)催化剂作用下对Fe(Ⅱ)EDTA络合脱硝液具有较好的还原性。以此为基础,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考察了超声功率、甲酸添加量、甲酸钠添加量和P... 在络合脱硝反应中,Fe(Ⅱ)EDTA络合脱硝液的还原再生是应用难点之一,而甲酸/甲酸钠体系在钯炭(Pd/AC)催化剂作用下对Fe(Ⅱ)EDTA络合脱硝液具有较好的还原性。以此为基础,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考察了超声功率、甲酸添加量、甲酸钠添加量和Pd/AC催化剂添加量对Fe(Ⅱ)EDTA络合脱硝液(脱硝效率为80%)还原再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开启超声、Pd/AC催化剂作用下,甲酸/甲酸钠还原体系能够有效地还原Fe(Ⅱ)EDTA络合脱硝液中的NO,实现络合脱硝液的还原再生。当甲酸钠添加量为10.00 g/L,甲酸添加量为2.10 g/L,Pd/AC催化剂添加量为3.00 g/L时,得到的再生络合脱硝液在50℃下的脱硝性能最好(在60 min内脱硝效率达97%以上,在90 min内脱硝效率达80%以上)。继续进行多次络合脱硝-还原再生的连续实验,整个体系仍具备较好的脱硝性能(第6次切换时,持续吸收70~80 min的脱硝效率为85%左右)。该研究结果可为络合脱硝连续化的中试试验以及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Ⅱ)EDTA络合脱硝液 还原再生 甲酸/甲酸钠体系 钯炭催化剂 连续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连作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6
20
作者 黄玉茜 韩立思 +3 位作者 韩梅 肖亦农 杨劲峰 韩晓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6-100,共5页
为评价辽宁地区花生连作对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对不同连作年限花生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花生连作年限的增加,在整个生育期内,土壤酸性和中性磷酸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活性排列顺序为连作2年>连作4... 为评价辽宁地区花生连作对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对不同连作年限花生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花生连作年限的增加,在整个生育期内,土壤酸性和中性磷酸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活性排列顺序为连作2年>连作4年>正茬>连作6年;土壤脲酶活性在整个生育期内总体上呈现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的趋势;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活性在不同生育时期内变化规律不一致。连作改变了土壤酶活性,使花生根系毒害作用和土壤磷素流失加重,使土壤状况、pH值、氮素供应能力均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连作 土壤酶 盆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