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PD患者健康教育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方盼 向娥英 +2 位作者 温纯 彭瑾 凌光辉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1期5-7,共3页
目的建立与应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健康教育考核体系,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减少CAPD并发症。方法将首次住院行腹膜透析的39例尿毒症患者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16例)和观察组(23例),两组住院期间均分阶段进行健康教... 目的建立与应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健康教育考核体系,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减少CAPD并发症。方法将首次住院行腹膜透析的39例尿毒症患者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16例)和观察组(23例),两组住院期间均分阶段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出院前可完成CAPD操作,未经标准化操作与知识考核出院;观察组于出院前2~3d由CAPD专职护士根据自行建立的CAPD患者健康教育考核体系(下称考核体系),于床边对操作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操作考核,合格者按计划出院,不合格者继续接受培训至合格后出院。1年后评价两组腹膜炎发生率和患者依从性。结果腹膜炎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考核体系有助于居家CAPD的顺利开展,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尿毒症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健康教育考核体系 腹膜炎 依从性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与耐药性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邵秋霞 胡沙沙 +1 位作者 张丽丽 赵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26-1329,共4页
目的分析持续性非卧床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CAPDrp)患者的致病菌种类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研究其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9-05-01至2014-05-01于潍坊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67例腹膜透析(CAPD)汉族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非... 目的分析持续性非卧床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CAPDrp)患者的致病菌种类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研究其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9-05-01至2014-05-01于潍坊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67例腹膜透析(CAPD)汉族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非感染组(80例)和感染组(87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无菌留取透析液分别行细菌、真菌培养,并行药敏试验。结果感染组发生109例次CAPDrp,79例次致病菌培养阳性,阳性率为72.5%。分离鉴定出93株致病菌,其中G+菌48株(51.6%),以表皮葡萄球菌(21.5%)为主;G-菌39株(41.9%),以大肠埃希菌(30.1%)为主;真菌6株(6.5%)。G+菌对青霉素耐药率最高(81.0%),对万古霉素均敏感。G-菌对阿米卡星及亚胺培南敏感性较高,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头孢曲松耐药性相对较高。真菌对氟康唑、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均敏感。两组年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检出率,总蛋白、清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β=1.166,Waldχ2=10.085,OR=3.210,95%CI(2.491,3.929),P=0.001〕、糖尿病〔β=1.502,Waldχ2=16.833,OR=4.489,95%CI(3.771,5.206),P<0.001〕为CAPDrp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中,CAPDrp感染率为55.07月/次。结论 CAPDrp致病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为主,G+菌、G-菌分别对万古霉素及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较敏感,合并冠心病、糖尿病为CAPDrp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炎 腹膜透析 持续不卧床 致病菌 耐药性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及透析充分性与营养状态的关系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莎 张东亮 +2 位作者 刘静 张爱华 刘文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6期1475-1476,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透析充分性与营养状态的关系。方法测定45例DN及53例非糖尿病肾病(NDN)腹膜透析患者血清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CRP)和IL-6水平,计算尿素清除率(Kt/V)。结果两组患者血...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透析充分性与营养状态的关系。方法测定45例DN及53例非糖尿病肾病(NDN)腹膜透析患者血清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CRP)和IL-6水平,计算尿素清除率(Kt/V)。结果两组患者血清CRP、IL-6、ALB、Hb水平和Kt/V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DN患者的Kt/V与CRP、IL-6水平呈负相关,与ALB、Hb水平呈正相关(P<0.05);CRP水平与IL-6水平呈正相关,与ALB、Hb水平呈负相关(P<0.05);IL-6水平与ALB、Hb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DN腹膜透析患者比NDN患者微炎症更明显、透析充分性与营养状态更差,且这三者间存在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腹膜透析 持续不卧床 炎症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女性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性生活状况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琳 庞建红 +4 位作者 汪小华 仇静波 许义 鞠阳 蒋青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2期32-35,共4页
目的探索成年女性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的性生活现状。方法 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采用最大差异选样的方法选取在苏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肾内科及门诊随访的女性CAPD患者11例为... 目的探索成年女性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的性生活现状。方法 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采用最大差异选样的方法选取在苏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肾内科及门诊随访的女性CAPD患者11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深度访谈法,收集其对性的感知,应用内容分析法和合众法进行分析。结果总结出女性CAPD患者11例性生活状况的4个主题:性认知的缺失、性渴望隐退、性高潮失缺和对未来不确定感。结论成年女性CAP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性功能障碍,护理人员应重视并提供性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女性 腹膜透析 性生活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5例培养阳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经验用药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培 吴永贵 +3 位作者 戴宏 卢文 张炜 章雯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73-977,共5页
目的研究培养阳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经验用药情况及患者转归,为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次培养阳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透出液致病菌、药敏结果,并按初始治疗方案组合分为4组:头孢菌素+万古霉素组、碳氢霉烯... 目的研究培养阳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经验用药情况及患者转归,为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次培养阳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透出液致病菌、药敏结果,并按初始治疗方案组合分为4组:头孢菌素+万古霉素组、碳氢霉烯类+万古霉素组、阿米卡星+万古霉素组、二代头孢菌素+三代头孢菌素组。比较各组的临床表现、治疗前后透出液WBC变化及转归。结果本组革兰阳性球菌76例,革兰阴性杆菌29例,革兰阳性球菌主要以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为主,所有的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头孢唑啉耐药率达62.7%;革兰阴性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达34%,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仅6%,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仅为4%。美罗培南+万古霉素组治疗后透出液WBC数下降显著,症状控制快,与头孢菌素+万古霉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多数为革兰阳性球菌。头孢唑啉耐药性增高,目前不再适合作为初始治疗的经验性用药。腹腔应用碳氢霉烯类联合万古霉素治疗腹膜炎症状缓解快且明显,治愈率高,因此推荐两者联合应用作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初始经验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 腹膜炎 抗菌药物 细菌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议护理对腹膜透析病人容量负荷的影响 被引量:47
6
作者 王兰 骆素萍 +2 位作者 全蕾 鲁新红 汪涛 《护理研究》 2005年第7期1169-1171,共3页
[目的]探讨协议护理对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病人容量负荷的影响。[方法]对115例CAPD病人运用协议护理实行限制水盐摄入教育治疗3个月,统计并分析协议护理前后CAPD病人的容量负荷指标。[结果]有83例(72.1%)病人体重明显减轻(减轻2.73... [目的]探讨协议护理对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病人容量负荷的影响。[方法]对115例CAPD病人运用协议护理实行限制水盐摄入教育治疗3个月,统计并分析协议护理前后CAPD病人的容量负荷指标。[结果]有83例(72.1%)病人体重明显减轻(减轻2.73kg±2.87kg),收缩压降低1.26kPa±2.50kPa(9.48mmHg±18.75mmHg),病人的症状改善,病人对水盐控制的依从性显著提高。[结论]运用协议护理可以明显减轻CAPD病人的容量负荷,降低血压,减少降压药物的使用,并预防由于容量负荷引起的心血管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议护理 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 水盐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许义 汪小华 +5 位作者 黄玉华 王海芳 钮美娥 庞建红 李琳 王菲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调查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容量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CAPD患者容量管理量表及身高标化细胞外液(ECW/h),对146例规律门诊随访的CAPD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本组患者容量管理总分为(17.38±3.79... 目的:调查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容量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CAPD患者容量管理量表及身高标化细胞外液(ECW/h),对146例规律门诊随访的CAPD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本组患者容量管理总分为(17.38±3.7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性别、教育程度和是否在职是容量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本组CAPD患者容量管理能力尚有待提高。护士应针对不同性别、教育程度和工作状态的患者,予以差异化的容量管理教育,提高其容量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持续非卧床 容量管理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注射后延迟时间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9
8
作者 刘志敏 高剑波 +1 位作者 刘杰 张永高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心率、体重指数(BMI)、年龄、性别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成像延迟扫描时间的相关性及与冠状动脉达峰CT值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150例可疑冠心病的受检者,男70例,女80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31岁,平...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心率、体重指数(BMI)、年龄、性别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成像延迟扫描时间的相关性及与冠状动脉达峰CT值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150例可疑冠心病的受检者,男70例,女80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31岁,平均54岁。所有受检者均行timingbolus扫描技术预测冠状动脉CTA延迟扫描时间,然后行冠状动脉CTA扫描,记录冠状动脉达峰CT值、延迟扫描时间,分析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心率与冠状动脉CTA延迟扫描时间及冠状动脉达峰CT值的相关性。结果体重指数对冠状动脉达峰时间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7),性别的标准回归系数为-0.395,对冠状动脉达峰时间影响最大,其次是年龄,影响最小为心率;心率对冠状动脉达峰CT值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2),性别标准回归系数为0.462,对冠状动脉达峰CT值影响较大,其次为体重指数,影响最小为年龄。结论当timingbolus扫描预测冠状动脉CTA达峰延迟扫描时间时,对老年、男性、心率较慢者,应综合考虑,适当增加延迟扫描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延迟扫描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杨军 张燕 许清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16-1218,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相关性腹膜炎(CAPD-related peritonitis,CAPDrp)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从患者的文化程度、发病季节、基础疾病、1年内复诊次数、营养状况及致病菌种类6个方面,回顾性分析我科近7年来收治的136例次CAP... 目的探讨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相关性腹膜炎(CAPD-related peritonitis,CAPDrp)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从患者的文化程度、发病季节、基础疾病、1年内复诊次数、营养状况及致病菌种类6个方面,回顾性分析我科近7年来收治的136例次CAPDrp的可能原因。结果高中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CAPDrp发生的年平均例次明显低于高中以下文化者(P<0.05);每年5~9月发病者CAPDrp发生的年平均例次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发病者(P<0.05);1年内复诊≥6次的患者CAPDrp发生的年平均例次低于<6次的患者(P<0.05)。血红蛋白≤80 g/L者与血红蛋白>80 g/L比较,清蛋白≤28 g/L者与清蛋白>28 g/L者比较,CAPDrp发生的年平均例次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的感染率有上升趋势。结论 CAPDrp的发生与患者文化程度、发病季节、基础疾病、1年内复诊次数、营养状况关系密切;与终末期肾病(ESRD)的基础疾病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持续不卧床 腹膜炎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症患者血清中中分子物质的提取及性质的初步表征 被引量:8
10
作者 袁直 张霁 +2 位作者 赵芬芝 宓怀风 何炳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01-405,共5页
从尿毒症患者血清及腹透液中得到的中分子量物质,具有相同的凝胶色谱行为及紫外、红外吸收行为,它们在206和235nm处,有特征紫外吸收峰;在波数为3246,1516,1122和613cm^(-1)处,有特征红外吸收峰。中分子物经离子交换色谱进一步分离,发现... 从尿毒症患者血清及腹透液中得到的中分子量物质,具有相同的凝胶色谱行为及紫外、红外吸收行为,它们在206和235nm处,有特征紫外吸收峰;在波数为3246,1516,1122和613cm^(-1)处,有特征红外吸收峰。中分子物经离子交换色谱进一步分离,发现起决定紫外及红外吸收行为的成分集中于第3子峰;其自由氨基酸和肽类物质含量均低于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中分子量物质 凝胶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7例次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致病菌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齐向明 赵珉 +3 位作者 张培 郝丽 戴宏 张伯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3-395,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性非卧床腹透(CAPD)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次CAPD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及其耐药性。结果34例次培养阳性,培养阳性率达,其中革兰阳性球菌23例次,革兰阴性杆菌8例次,真菌1例次。革兰阳性球菌对... 目的探讨持续性非卧床腹透(CAPD)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次CAPD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及其耐药性。结果34例次培养阳性,培养阳性率达,其中革兰阳性球菌23例次,革兰阴性杆菌8例次,真菌1例次。革兰阳性球菌对头孢唑啉耐药率65.2%,万古霉素为0;革兰阴性杆菌对丁胺卡那耐药率14.3%,庆大霉素为42.9%,而对头孢他啶耐药率也高达42.9%,亚胺培南为14.3%。结论CAPD相关腹膜炎细菌仍然以革兰阳性球菌为多数,致病菌对头孢唑啉和庆大霉素耐药性较高。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对抗生素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持续不卧床/副作用 腹膜炎/微生物学 抗药性 细菌 抗菌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肖美玲 刘燕南 +2 位作者 胡僭苹 郑淑萍 段功香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2期36-38,共3页
目的描述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真实情况,分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邵阳市中心医院15例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进行深度访谈,并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归... 目的描述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真实情况,分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邵阳市中心医院15例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进行深度访谈,并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结果通过阅读、分析、反思、分类和提炼,总结出5个主题:经济负担沉重;情感冲击;对照顾者健康状况的担忧;个人角色失衡;对未来感觉迷茫。结论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比较明显,医护人员应主动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整体护理,并呼吁家庭、社会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 自我感受负担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患者血清肌腱蛋白-C与腹主动脉钙化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媛 隋小妮 +3 位作者 王安阳 王俊楠 任彩霞 万美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2-318,共7页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CVD)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血管钙化是引起ESRD患者发生CVD的一个关键危险因素,目前已有动物及细胞水平的研究发现血清肌腱蛋白-C(TN-C)参与血管钙化机制,但...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CVD)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血管钙化是引起ESRD患者发生CVD的一个关键危险因素,目前已有动物及细胞水平的研究发现血清肌腱蛋白-C(TN-C)参与血管钙化机制,但临床研究相对少见。目的研究腹膜透析(PD)患者血清TN-C水平及腹主动脉钙化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并分析该人群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10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肾内科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3个月的80例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血清TN-C水平,腹部侧位X线平片评估腹主动脉钙化程度,计算腹主动脉钙化积分(ACCs)。以血清TN-C中位数为界,分为低TN-C组和高TN-C组。依据患者AACs分为无和轻度钙化组(0≤AACs≤4分)、中重度钙化组(>4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PD患者TN-C、腹主动脉钙化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TN-C预测PD患者发生腹主动脉钙化的临床价值。结果本研究80例PD患者中位TN-C水平为63.27(60.78,66.56)μg/L,低TN-C组40例,高TN-C组40例。发生腹主动脉钙化患者66例(82.5%),无和轻度钙化组38例,中重度钙化组42例。高TN-C组患者透析龄大于低TN-C组(P<0.01)。中重度钙化组患者的年龄和透析龄大于无和轻度钙化组,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比例高于无和轻度钙化组(P<0.05)。高TN-C组患者甲状旁腺激素、血钙、TN-C、AACs高于低TN-C组(P<0.05)。中重度钙化组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血磷、碱性磷酸酶、TN-C、AACs高于无和轻度钙化组(P<0.05)。TN-C与患者的年龄、透析龄、甲状旁腺激素、血钙、AACs水平呈正相关(rs=0.29、0.41、0.54、0.35、0.73,P<0.01),与清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s=-0.2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甲状旁腺激素较高[OR=1.003,95%CI(1.000,1.005),P<0.05]和高AACs[OR=1.148,95%CI(1.029,1.282),P<0.05]是PD患者高血清TN-C的独立危险因素。腹主动脉钙化与患者的年龄、透析龄、甲状旁腺激素、血磷、血钙、碱性磷酸酶、TNC水平呈正相关(rs=0.34、0.39、0.49、0.22、0.25、0.38、0.73,P<0.05),与清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s=-0.2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血清TN-C水平较高[OR=1.605,95%CI(1.156,2.228),P<0.01]、高龄[OR=1.072,95%CI(1.006,1.143),P<0.05]和高磷[OR=10.407,95%CI(1.480,73.197),P<0.05]是PD患者发生腹主动脉中重度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TN-C预测PD患者发生腹主动脉中重度钙化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6,诊断截点为63.87μg/L,灵敏度为71.4%,特异度为94.7%。结论PD患者血清TN-C水平升高与腹主动脉钙化程度呈正相关,血清TN-C在PD患者腹主动脉钙化发生机制中可能参与钙化起始及进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持续不卧床 肌腱蛋白-C 血管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1个月后血压及残余肾功能变化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成玉 薛超 +1 位作者 黎伟 廖蕴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2738-2739,共2页
目的观察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血压、残余肾功能及尿量的变化。方法研究对象为2007—2009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初次行腹膜透析管安置术后进行CAPD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129例,于CAPD治疗1个月末... 目的观察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血压、残余肾功能及尿量的变化。方法研究对象为2007—2009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初次行腹膜透析管安置术后进行CAPD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129例,于CAPD治疗1个月末时评估患者的透析充分性,腹透前及CAPD 1个月末时观察患者的血压、尿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患者CAPD 1个月末时透析充分性良好,尿素氮、肌酐水平较透析前降低(P<0.05),血红蛋白较透析前增高(P<0.05)。收缩压、舒张压较透析前降低(P<0.05)。eGFR较腹透前略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量较腹透前稍有减少,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PD在透析早期疗效显著,透析充分性良好,患者营养状况好转,高血压有所控制,残余肾功能下降不明显,患者尿量减少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持续不卧床 血压 残余肾功能 肾小球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患者肺功能与炎性标志物及透析充分性的关系 被引量:4
15
作者 齐向明 沈裕欣 +3 位作者 胡志伟 张培 吴永贵 张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8-811,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肺功能变化及与炎性标志物和透析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APD超过2个月的患者101例,根据患者炎性标志物与透析相关指标水平分组,比较各组间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通过测量肺活量(VC)、用力... 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肺功能变化及与炎性标志物和透析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APD超过2个月的患者101例,根据患者炎性标志物与透析相关指标水平分组,比较各组间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通过测量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75%最大呼气流量(MEF75)、50%最大呼气流量(MEF50)、25%最大呼气流量(MEF25)、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最大通气量(MVV)、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来检测肺功能,数据以VC%、FVC%、FEV1%、PEF%、MEF75%、MEF50%、MEF25%、MMEF%、MVV%和DLCO%呈现,CAPD患者均明显低于正常者(P<0.05)。分组比较显示C-反应蛋白(CRP)≥10mg/L患者的VC%、FVC%、PEF%、DLCO%水平明显低于CRP<10 mg/L患者(P<0.05);血清白蛋白(Alb)<35 g/L患者DLCO%水平明显低于Alb≥35 g/L患者(P<0.05);总尿素氮清除指数(Kt/v)<1.7患者MEF50%、MEF25%、MMEF%、MVV%明显低于总Kt/v≥1.7患者(P<0.05);残余肾小球滤过率(rGFR)<1 ml/min的患者MEF25%、DLCO%明显低于rGFR≥1 ml/min患者(P<0.05);标准化蛋白氮呈现率(nPNA)<1 g/(kg·d)的患者FVC%、PEF%、MEF75%、MMEF%、MVV%明显低于nPNA≥1 g/(kg·d)患者(P<0.05)。结论 CAPD患者血清CRP水平升高、Alb水平降低及透析不充分、残余肾功能(RRF)下降可能与肺功能损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终末期肾脏病 肺功能 炎性标志物 透析充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参苓白术散对脾虚瘀浊证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16
作者 吕勇 谢如意 +3 位作者 陈文娣 张磊 王东 王亿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549-2552,共4页
目的考察加味参苓白术散对脾虚瘀浊证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参苓白术散,疗程12周。检测氧化应激指标(AGEs、MDA、SOD、G... 目的考察加味参苓白术散对脾虚瘀浊证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参苓白术散,疗程12周。检测氧化应激指标(AGEs、MDA、SOD、GSH)、微炎症指标(IL-1β、IL-18、IL-6)、腹膜纤维化指标(Vimentin、CoLⅠ、Fn)、腹膜透析功能指标(UF、Kt/V)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GEs、MDA、IL-1β、IL-18、IL-6、Vimentin、CoLⅠ、Fn降低(P<0.05),GSH、SOD、UF、Kt/V升高(P<0.05),并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加味参苓白术散可抑制脾虚瘀浊证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改善微炎症,防止腹膜纤维化,提高腹膜透析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参苓白术散 常规治疗 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 脾虚瘀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透析方式清除尿毒症患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东亮 刘静 +2 位作者 魏媛媛 王质刚 刘文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1期1924-1927,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透析方式对尿毒症患者体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ic dimethylarginine,ADMA)的清除作用。方法选择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滤过(HDF)、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的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60例... 目的比较不同透析方式对尿毒症患者体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ic dimethylarginine,ADMA)的清除作用。方法选择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滤过(HDF)、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的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60例,年龄18~60岁,检测其清晨空腹透析前血清ADMA的水平,测算每周透析清除ADMA的总量,对比HD组(20例)、HDF组(20例)、CAPD组(20例)患者与健康对照者(20例)的血清ADMA水平,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脏及透析每周清除ADMA的总量。结果透析的各组患者血清AD-MA水平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APD组患者血清ADMA水平与HD组、HD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组与HDF组患者血清ADMA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每周尿量及ADMA经尿液的排泄量与透析的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APD组尿量及ADMA排泄量与HD组、HDF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D组与HD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组、HDF组、CAPD组每周透析清除ADMA的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ADM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CAPD清除ADMA的能力优于HD和HDF,HDF清除ADMA的能力优于H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血液透析滤过 非卧床连续性腹膜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管理教育对腹膜透析病人容量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苏春燕 郑修霞 +2 位作者 马艳秋 孙玲华 汪涛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7年第3期589-591,共3页
[目的]了解腹膜透析病人经自我管理教育后水盐控制及容量改善状况。[方法]选择70例规律腹膜透析超过3个月的病人,进行为期6个月的自我管理教育,比较干预前后病人水盐控制及容量状况变化情况。[结果]接受自我管理6个月后,病人总液体清除... [目的]了解腹膜透析病人经自我管理教育后水盐控制及容量改善状况。[方法]选择70例规律腹膜透析超过3个月的病人,进行为期6个月的自我管理教育,比较干预前后病人水盐控制及容量状况变化情况。[结果]接受自我管理6个月后,病人总液体清除量、总钠排出量、血清钠浓度均明显下降(P<0.01);且体重下降,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之比下降。[结论]对腹膜透析病人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可提高腹膜透析病人水盐控制的依从性,改善病人的容量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 自我管理教育 水盐控制 客量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腹膜转运类型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被引量:7
19
作者 代文迪 刘文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9期1749-1750,共2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腹膜转运类型与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06例CA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腹膜转运功能分为高转运组(H组)和低转运组(L组),再根据总的尿素清除率(Kt/V)和总肌酐清除率(Ccr)分为透析充分组(HA组... 目的探讨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腹膜转运类型与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06例CA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腹膜转运功能分为高转运组(H组)和低转运组(L组),再根据总的尿素清除率(Kt/V)和总肌酐清除率(Ccr)分为透析充分组(HA组、LA组)和透析不充分组(HI组、LI组),根据蛋白质呈现率(nPNA)、清蛋白、主观综合评价法(SGA)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结果H组和L组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t/V与血清蛋白、nPNA均呈正相关(P<0.05);H组与L组的总Kt/V、总肌酐清除率、血清蛋白、透析液清蛋白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PN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高转运类型者较低转运者营养状况差,但高转运者中Kt/V达标者的营养状态较未达标者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转运 营养状况 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参苓白术散联合常规治疗对脾虚挟瘀浊证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20
作者 吕勇 张磊 +3 位作者 陈雪莉 谢如意 王东 王亿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67-1470,共4页
目的考察加味参苓白术散联合常规治疗对脾虚挟瘀浊证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纠正贫血、调控血压、维持机体物质代谢平衡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 目的考察加味参苓白术散联合常规治疗对脾虚挟瘀浊证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纠正贫血、调控血压、维持机体物质代谢平衡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参苓白术散,疗程16周。检测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评分、TGF-β_(1)、α-SMA、E-cadherin、腹膜功能指标(UF、D/Pcr、D_(4)/D_(0)、Kt/V)变化。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TGF-β_(1)、α-SMA低于对照组(P<0.05),E-cadherin、UF、D_(4)/D_(0)、Kt/V更高(P<0.05)。结论加味参苓白术散联合常规治疗可降低脾虚挟瘀浊证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α-SMA、TGF-β_(1)水平,升高E-cadherin水平,防止腹膜纤维化,改善腹膜透析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参苓白术散 常规治疗 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 脾虚挟瘀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