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川西—川中地区陆相层系全油气系统常规和非常规有效储层成因机制与分类评价 |
陈冬霞
王翘楚
熊亮
王小娟
杨映涛
雷文智
张玲
潘珂
庞宏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四川盆地东部侏罗系陆相页岩优质储层发育机理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
李雄
舒逸
刘皓天
陈绵琨
彭伟
|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复合陆缘盆地成盆机制及其控藏作用——以中国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为例 |
徐长贵
高阳东
刘军
彭光荣
李洪博
邱欣卫
丁琳
龙祖烈
郑金云
姜大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川东地区侏罗系自流井组东岳庙段陆相页岩岩相类型及储集层特征 |
陈旺
王兴志
韦明洋
曾德铭
康家豪
李阳
刘凯铭
李钥
洪海涛
周红飞
|
《古地理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基于CCUS-EOR技术的陆相页岩油藏绿色开采经济与环境效益优化模型 |
陈上
杜佳林
杜远鹤
刘业业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陆相湖盆水下喷发火山岩储层特征及发育模式——以松辽盆地长岭断陷查干花次凹为例 |
任宪军
石云倩
靖伟
|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7
|
济阳页岩油开发“三元”储渗理论技术与实践 |
杨勇
|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6
|
|
|
8
|
极端耗水层带形成机制及流场调控增效模式——以陆相砂岩特高含水后期整装油田为例 |
束宁凯
刘丽杰
姚秀田
黄迎松
赖枫鹏
崔文富
|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
9
|
中国东北松辽盆地沙河子组分段特征及地质意义:对陆相含油气沉积盆地的启示 |
赵泱泱
侯贺晟
安栋召
符伟
高有峰
马峰
|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0
|
基于沉积学原理的被动陆缘陆坡古地貌恢复方法 |
蔺鹏
|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1
|
海陆过渡相与海相页岩气储层特征差异性分析——以南川地区龙潭组与龙马溪组为例 |
刘娜娜
张培先
夏威
高全芳
汪凯明
周頔娜
|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2
|
沾化凹陷上第三系油气成藏机理及勘探实践 |
王永诗
张善文
曾溅辉
石砥石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
2001 |
46
|
|
|
13
|
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的火山岩分布及成藏规律 |
唐建仁
刘金平
谢春来
任贵珍
勾永峰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45
|
|
|
14
|
中国CO2驱油与埋存技术及实践 |
胡永乐
郝明强
陈国利
孙锐艳
李实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53
|
|
|
15
|
层序地层学应用于陆相湖盆中隐蔽油气藏的成因解释 |
鹿洪友
操应长
吴明荣
肖贤明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9
|
|
|
16
|
波形分类技术在川东生物礁气藏预测中的应用 |
殷积峰
李军
谢芬
程炎
李登华
|
《石油物探》
EI
CSCD
|
2007 |
44
|
|
|
17
|
中国陆相湖盆致密油成藏主控因素综述 |
马洪
李建忠
杨涛
闫伟鹏
唐惠
郭彬程
黄福喜
吕维宁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59
|
|
|
18
|
陆相断陷盆地成藏组合体成藏模式探讨——以东营凹陷梁家楼油田为例 |
郝雪峰
宗国洪
熊伟
闵伟
宁方兴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
2002 |
11
|
|
|
19
|
典型陆相页岩油层系成岩过程中有机质演化对储集性的影响 |
胡文瑄
姚素平
陆现彩
吴海光
孙福宁
靳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40
|
|
|
20
|
加里东古隆起震旦系的烃源条件 |
徐世琦
张光荣
李国辉
李红亮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2000 |
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