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Application of Biological Removal Technology Used on the Treatment of Groundwater with Low-Iron and High-Manganese
1
作者 Hong Yang~(1,3),Chen Lü~2,Zhongyue Lu~3,Weixing Zhu~3,Min Gao~4,Chuang Chen~4 1.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 150090,China 2.China Northeast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Changchun 130021,China 3.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4.Department of Building and Management of Hunnan New Developed Area,Shenyang 110179,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39-39,共1页
The characteristic of groundwater belongs to low iron but high manganese in Shenyang Hunnan New Developed Area.The first stage engineering of The WTP of Shenyang Hunnan industry Area were designed according the techno... The characteristic of groundwater belongs to low iron but high manganese in Shenyang Hunnan New Developed Area.The first stage engineering of The WTP of Shenyang Hunnan industry Area were designed according the technology of aerated-contact oxidation,and the water quality couldn’t reach to the standard after the WTP putted into production,1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NDWATER with low-iron and high manganese BIOLOGICAL removal aerated-contact oxid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锰改性桑枝生物炭的构筑及其对水体磷的吸附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秀玲 宾冰 +2 位作者 龚盈盈 武哲 曾湘楚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5-184,共10页
含磷废水排放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为水环境生态带来了诸多危害,吸附法能有效处理含磷废水。以废弃桑枝为原料制备磁性桑枝生物炭,并负载铁锰氧化物制备铁锰改性桑枝生物炭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进行XRD、FTIR、SEM、BET、VSM表征并研究其... 含磷废水排放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为水环境生态带来了诸多危害,吸附法能有效处理含磷废水。以废弃桑枝为原料制备磁性桑枝生物炭,并负载铁锰氧化物制备铁锰改性桑枝生物炭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进行XRD、FTIR、SEM、BET、VSM表征并研究其吸附除磷性能及循环使用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备Fe-Mn复合氧化物结构,具有较强的磁性,吸附除磷主要通过磷酸盐与金属活性位点吸附以及与表面羟基的配位交换作用。在温度25℃、吸附剂投加量0.20 g、吸附时间260 min、废水磷质量浓度7.5 mg/L、溶液pH=6时,复合材料对磷的吸附率达到98.08%,溶液剩余磷质量浓度为0.14 mg/L,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的排放要求。共存离子Cl^(-)和NO_(3)^(-)对吸附磷酸盐干扰较小,而CO_(3)^(2-)影响较大;通过磁性回收和酸洗再生5次,复合材料对磷的吸附率仍保持在67%以上;复合材料对磷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反应自发进行且为放热反应。铁锰改性桑枝生物炭复合材料为含磷废水的净化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桑枝生物炭 复合吸附剂 除磷性能 铁锰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R-BCO耦合工艺净化模拟微污染河水及除磷机理研究
3
作者 孙广垠 潘晓敏 +1 位作者 马柏龙 王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2,共6页
针对传统生物膜法对微污染河水脱氮除磷效率不佳的问题,设计了电极生物膜耦合生物接触氧化(BER-BCO)装置,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评估了不同碳源、电流密度、水力停留时间、填料填充比对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表征阳... 针对传统生物膜法对微污染河水脱氮除磷效率不佳的问题,设计了电极生物膜耦合生物接触氧化(BER-BCO)装置,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评估了不同碳源、电流密度、水力停留时间、填料填充比对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表征阳极附近沉淀物表面特征官能团,探究系统除磷机理。结果表明,在使用乙酸钠为碳源、电流密度为0.09 mA/cm^(2)、水力停留时间控制为24 h、填料比为40%的条件下,BER-BCO系统的脱氮除磷效能得到了显著优化;NH+4-N、TN、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3.10%、56.46%、97.93%;最终出水除TN外均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Ⅳ类水质标准;红外光谱分析显示阳极附近形成的含磷沉淀物中含有Fe-O键、P-O键、Fe-OH键,表明铁阳极具有高效除磷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生物膜法 生物接触氧化 微污染河水 脱氮除磷 铁阳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氧化除铁除锰工艺中微生物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聂鑫 于娜 +10 位作者 陈禹杭 吕育锋 李斌 刘庆玉 孟凡彬 魏欢欢 孙毅 王伟奇 沈健 高玉波 于占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44-2053,共10页
以辽宁农村地区二个典型接触氧化除铁除锰水厂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工艺各单元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接触氧化除铁除锰工艺各处理单元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显著不同,Proteobacteria(43.86%)是接触氧化除... 以辽宁农村地区二个典型接触氧化除铁除锰水厂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工艺各单元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接触氧化除铁除锰工艺各处理单元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显著不同,Proteobacteria(43.86%)是接触氧化除铁除锰工艺中的优势菌门,Gallionella和Flavobacterium是主要的除铁锰功能菌属.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Rhodoferax(0.71%)和Sulfurospirillum(0.75%)等菌属与菌落总数,铁和锰浓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尽管其相对丰度较低,但仍在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分子生态网络与拓扑特性的深入分析以及COGs功能预测,揭示了Gallionella,Flavobacterium,Pseudomonas和Rhodoferax等菌属间的协同作用关系.不同处理单元对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了显著影响,但对这些微生物的代谢影响较小,表明形成的微生物共存系统相对稳定,对水中铁锰离子的高效稳定去除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氧化除铁除锰工艺 微生物群落 动态变化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氧化法除地下水铁锰时不同滤料性能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薛罡 邹联沛 +1 位作者 刘建勇 李海军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8-61,共4页
在地下水接触氧化法除铁除锰过程中,分别对比了石英砂、优质锰砂及纤维球3种不同性能的滤料的除铁除锰效果及滤速、反冲洗强度及运行周期等运行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球和石英砂滤料均能除铁,但不能除锰,纤维球软性滤料用于除铁具有... 在地下水接触氧化法除铁除锰过程中,分别对比了石英砂、优质锰砂及纤维球3种不同性能的滤料的除铁除锰效果及滤速、反冲洗强度及运行周期等运行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球和石英砂滤料均能除铁,但不能除锰,纤维球软性滤料用于除铁具有滤速高,运行周期长,反冲洗强度及水耗小、耐磨损等优点;优质锰砂滤料去除铁锰效果均较好,适用于铁锰共存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氧化法 地下水 去除 滤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除铁除锰滤层营养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杨宏 贾运智 +1 位作者 杨佳丽 张杰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88-91,共4页
采用模拟生物除铁除锰滤柱,通过测定整个生物滤层对铁、锰的去除效果考察了营养物质对生物滤层综合生化能力的影响,从而探求了生物滤层对铁、碳、氯等营养元素的需求。结果表明,成熟滤层内的铁、锰氧化细菌对进水铁的营养需求极低(0... 采用模拟生物除铁除锰滤柱,通过测定整个生物滤层对铁、锰的去除效果考察了营养物质对生物滤层综合生化能力的影响,从而探求了生物滤层对铁、碳、氯等营养元素的需求。结果表明,成熟滤层内的铁、锰氧化细菌对进水铁的营养需求极低(0.04mg/L)。成熟滤层对有机物具有一定的去除能力。而无机碳减少量相对较大,大约有3~4mg/L,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即可保证滤层对碳的砖求。成熟滤层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但这种转化实际上并没有使水中氨的总量减少,只是氮的形态发生了转化;而滤柱内氮的减少是被生物体利用的结果。极低的氮素含量即可保证成熟生物滤层对氮素的需求。这表明极低的营养条件即可满足铁、锰氧化细菌的正常生理代谢,铁、锰氧化细菌可以在贫营养环境下生存。结合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地下水水质状况,进而得出地下水生物除铁除锰技术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可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工程 生物滤层 营养条件 铁、锰氧化细菌 除铁 除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铁除锰水厂反冲洗泥吸附除砷 被引量:7
7
作者 曾辉平 赵运新 +2 位作者 吕育锋 李冬 张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26,共8页
除铁除锰水厂生物滤池反冲洗过程产生大量富含铁锰氧化物的污泥,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为此,采用XRD和TEM对预处理后的反冲洗泥进行表征,并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其吸附除砷特性和相关机制.结果表明:铁锰氧化物反冲洗泥为无定型结构... 除铁除锰水厂生物滤池反冲洗过程产生大量富含铁锰氧化物的污泥,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为此,采用XRD和TEM对预处理后的反冲洗泥进行表征,并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其吸附除砷特性和相关机制.结果表明:铁锰氧化物反冲洗泥为无定型结构,粒径小且比表面积大.Langmuir等温方程更符合铁锰氧化物反冲洗泥对As(Ⅴ)吸附特性(R^2>0.99),As(Ⅲ)吸附行为不能由单一模型模拟.25℃时As(Ⅲ)和As(Ⅴ)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36.53和40.37 mg/g,温度越高吸附容量越大.准二级动力学能较好地反映铁锰氧化物反冲洗泥对As(Ⅲ)和As(Ⅴ)的等温吸附动力学(R^2>0.99),随着pH升高对As(Ⅴ)的吸附量逐渐降低,As(Ⅲ)吸附量降低、升高再降低.H_2PO_4^-与SiO_3^(2-)能显著抑制砷的吸附,其他离子对吸附过程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锰氧化物 反冲洗泥 除砷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厂反冲洗铁锰泥热处理产物结构及除砷变化 被引量:9
8
作者 曾辉平 赵运新 +2 位作者 吕育锋 李冬 张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986-2993,共8页
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差热重量分析法(TG)、比表面积分析仪(BET)等研究了除铁除锰水厂富含铁锰氧化物的反冲洗泥经过不同焙烧温度处理后的产物结构变化对吸附除砷的影响.结果表明:铁锰氧化物反冲洗泥原料为无... 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差热重量分析法(TG)、比表面积分析仪(BET)等研究了除铁除锰水厂富含铁锰氧化物的反冲洗泥经过不同焙烧温度处理后的产物结构变化对吸附除砷的影响.结果表明:铁锰氧化物反冲洗泥原料为无定型结构,粒径小且比表面积大,能高效除砷;焙烧温度为150℃时,结晶水开始脱除,比表面积与孔容变化不大,As(Ⅲ)和As(V)的去除率均略微增加;焙烧温度为500℃时,脱羟基反应促使微孔逐渐合并成介孔,比表面积降低,As(Ⅲ)和As(V)的去除率降至70%;当焙烧温度升高到800℃后,热处理产物脱水完全,微孔和介孔随焙烧温度升高逐渐合并成大孔,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别下降至12.755m2/g和0.052cm3/g,平均孔径增长了约10nm,且产生的赤铁矿晶体颗粒间出现烧结现象,对As(Ⅲ)和As(V)的去除率大幅下降,为原来的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锰氧化物 反冲洗泥 除砷 吸附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菌氧化性能及其对铁锰去除效果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傅金祥 张丹丹 +2 位作者 安娜 王作鹏 蒋建华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8年第2期265-268,273,共5页
目的检测混合细菌对铁锰氧化过程各因素的变化,深入了解微生物除铁除锰的过程及其特性,为微生物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亚铁杆菌属分离培养基、嘉氏铁柄杆菌分离培养基、缠绕纤发杆菌分离培养基和PYCM分离培养基对细菌进... 目的检测混合细菌对铁锰氧化过程各因素的变化,深入了解微生物除铁除锰的过程及其特性,为微生物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亚铁杆菌属分离培养基、嘉氏铁柄杆菌分离培养基、缠绕纤发杆菌分离培养基和PYCM分离培养基对细菌进行驯化培养,后分别混合,通过在不同条件下的对比试验,检测细菌氧化铁锰时各因素的变化.结果细菌在氧化铁锰时所引起的溶液pH值的变化与细菌在氧化锰过程中,锰去除率的变化曲线有着一定的线性关系;每种混合菌对锰的去除率都能达到50%以上,对铁的平均去除率在80%以上.结论有无载体对细菌除铁影响并不是很大.在有砂摇动和无砂摇动情况下由嘉氏铁柄杆菌分离培养基、缠绕纤发杆菌分离培养基和PYCM培养基培养出的细菌混合后对铁锰的去除效果好,在有砂不摇动情况下由亚铁杆菌属分离培养基、嘉氏铁柄杆菌分离培养基、缠绕纤发杆菌分离培养基和PYCM培养基培养出的细菌混合后对铁锰去除效果好.细菌对铁锰的氧化作用影响着溶液的pH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细菌 氧化性能 除铁锰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浸出转底炉高锌铅粉尘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诸荣孙 吴争 +1 位作者 伊廷锋 夏征宇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3-106,共4页
研究了硫酸浸出转底炉高锌铅粉尘提取锌的工艺条件和参数。最佳浸出工艺条件为:搅拌速度400 r/min,硫酸浓度为1.0mol/L,浸出温度为25℃,固液比为1∶8,浸出时间为0.5 h。在此条件下,锌的浸出率可达96%以上。采用针铁矿-氧化水解法除铁、... 研究了硫酸浸出转底炉高锌铅粉尘提取锌的工艺条件和参数。最佳浸出工艺条件为:搅拌速度400 r/min,硫酸浓度为1.0mol/L,浸出温度为25℃,固液比为1∶8,浸出时间为0.5 h。在此条件下,锌的浸出率可达96%以上。采用针铁矿-氧化水解法除铁、过硫酸铵深度除铁锰、锌粉置换除杂的方法对浸出液净化处理,得到高纯度硫酸锌溶液,该溶液可直接电解制取锌或制取碱式碳酸锌和氧化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锌铅粉尘 硫酸浸出 硫酸锌 针铁矿法 除铁 除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化液回流比对A^2/O-BCO工艺反硝化除磷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11
作者 王聪 王淑莹 +4 位作者 张淼 汪传新 薛晓飞 庞洪涛 彭永臻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844-2850,共7页
以低C/N城市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重点考察了硝化液回流比对A2/O-BC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脱氮除磷特性的影响.在A2/O反应池水力停留时间(HRT)为8h,污泥回流比为100%条件下,将硝化液回流比分别设定为100%、200%、300%和400%进行试验.结果表... 以低C/N城市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重点考察了硝化液回流比对A2/O-BC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脱氮除磷特性的影响.在A2/O反应池水力停留时间(HRT)为8h,污泥回流比为100%条件下,将硝化液回流比分别设定为100%、200%、300%和400%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在A2/O中实现了反硝化除磷,具有很好的同步氮磷的去除效果,出水COD浓度均在50mg/L以下.上述不同硝化液回流比下总氮(TN)去除率分别为48.8%、66.5%、75.6%和62.5%,总磷(TP)去除率分别为86.0%、90.3%、91.0%和95.0%.在硝化液回流比为300%时,系统平均出水TN和TP浓度分别为14.96mg/L和0.49mg/L.系统反硝化除磷量随着硝化液回流比的增大略有增加,在硝化液回流比为400%时,反硝化除磷量高达磷总去除量的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深度脱氮除磷 反硝化除磷 硝化液回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解-接触氧化法处理丁苯橡胶废水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民 张会 +2 位作者 梁康强 林秀军 季宏兵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413-416,421,共5页
丁苯橡胶废水是一种具有强冲击、多组分、高浓度特点的废水,且含有难降解和抑性物质,因此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对其没有理想的去除效果。研究提出选用铁碳微电解-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来对该废水进行处理,以COD为主要指标考察该组合工艺对... 丁苯橡胶废水是一种具有强冲击、多组分、高浓度特点的废水,且含有难降解和抑性物质,因此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对其没有理想的去除效果。研究提出选用铁碳微电解-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来对该废水进行处理,以COD为主要指标考察该组合工艺对丁苯橡胶废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铁碳微电解处理丁苯橡胶废水,可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并去除一定的色度和COD,铁碳微电解的最佳p H为3,最适温度为30℃,需要曝气,反应时间为60 min,后续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进一步处理废水,其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12h,出水COD浓度为95 mg/L,色度为2倍,实现丁苯橡胶废水的有效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橡胶废水 铁碳微电解 生物接触氧化法 COD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矿井水除铁除锰Fenton氧化法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7
13
作者 肖利萍 刘文颖 雷蕾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272-274,共3页
针对锰难氧化去除一直是地下水尤其是酸性矿井水除铁除锰工程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为了快速、高效地除锰,在分析总结地下水传统的除铁除锰方法及其局限性并结合高级氧化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前景的基础上,提出了酸性矿井水除铁除锰的Fe... 针对锰难氧化去除一直是地下水尤其是酸性矿井水除铁除锰工程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为了快速、高效地除锰,在分析总结地下水传统的除铁除锰方法及其局限性并结合高级氧化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前景的基础上,提出了酸性矿井水除铁除锰的Fenton高级氧化技术新方法,分析了Fenton高级氧化技术氧化反应机理,在理论上分析论述Fenton试剂氧化法除铁除锰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矿井水 除铁 除锰 FENTON氧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铜钴矿浸出溶液处理试验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强 杨卜 +1 位作者 阮书峰 尹飞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共3页
以复杂铜钴矿浸出溶液为原料,采用M5774萃取铜,硫酸反萃,铜的萃取率和反萃率均大于99%,萃余液用SO_2/空气混合气氧化中和除铁、锰,除铁后液铁和铝均小于0.005g/L,锰没有完全除掉,采用活性氧化镁沉淀镍和钴,在较优条件下,镍、钴沉淀率分... 以复杂铜钴矿浸出溶液为原料,采用M5774萃取铜,硫酸反萃,铜的萃取率和反萃率均大于99%,萃余液用SO_2/空气混合气氧化中和除铁、锰,除铁后液铁和铝均小于0.005g/L,锰没有完全除掉,采用活性氧化镁沉淀镍和钴,在较优条件下,镍、钴沉淀率分别为97.73%和94.33%,用活性氧化钙沉淀锰和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铜钴矿 溶液处理 萃取 除铁 除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除铁锰离子微生物活性滤料的研制 被引量:7
15
作者 程群星 张璐 许旭萍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9-33,共5页
探索在复合载体中添加粉煤灰、麸皮,活性炭制备固定化小球,通过包埋铁锰氧化细菌(节杆菌),用于处理含铁锰的原水,并以水体中铁锰去除率为指标考察影响铁锰去除的各种因素,通过试验优化了固定化小球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当菌体含量70 g... 探索在复合载体中添加粉煤灰、麸皮,活性炭制备固定化小球,通过包埋铁锰氧化细菌(节杆菌),用于处理含铁锰的原水,并以水体中铁锰去除率为指标考察影响铁锰去除的各种因素,通过试验优化了固定化小球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当菌体含量70 g/L,粉煤灰20 g/L,活性炭粉30 g/L,麸皮10 g/L,在此条件下制作的固定化小球作用于Mn2+、Fe2+质量浓度分别为30 mg/L、100 mg/L的原水,2 d后铁去除率为100%,7 d锰去除率为99.02%,显示出较好的除铁锰性能。固定化小球去除铁锰的较适宜pH为7,增加小球用量可进一步提高铁锰去除率。在一定范围内,提高Fe2+初始浓度可促进锰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载体 铁锰氧化细菌 节杆菌 固定化小球 除铁除锰 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除锰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唐朝春 许荣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19,共6页
介绍了接触氧化法、试剂氧化法、电化学法除锰的效果、有关参数及作用机理,阐述了接触氧化法中常用滤料锰砂、石英砂、河砂、沸石等优缺点、除锰效果及作用机理,叙述了以高锰酸钾、氯、过氧化氢和臭氧为氧化剂的试剂氧化法除锰的反应条... 介绍了接触氧化法、试剂氧化法、电化学法除锰的效果、有关参数及作用机理,阐述了接触氧化法中常用滤料锰砂、石英砂、河砂、沸石等优缺点、除锰效果及作用机理,叙述了以高锰酸钾、氯、过氧化氢和臭氧为氧化剂的试剂氧化法除锰的反应条件及处理效果,分析了电化学法处理含锰废水的技术水平及除锰效能。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认为接触氧化法应集中在生物作用机理上,并针对生物机理培养特定菌种接种高效的活性滤膜;试剂氧化法可放在联合接触氧化法处理含锰废水上;电化学法可着重于微生物电解池以及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上。除锰技术结合生物能的研究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除锰 接触氧化 试剂氧化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庄古镇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工程实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钱进 宋乐平 +2 位作者 张大鹏 徐得潜 谢志平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40-943,共4页
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化学除磷工艺处理“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古镇的生活污水,考虑到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池体采取地埋式建设。经实践运行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且具有操作方便、处理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为改善周庄的水环... 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化学除磷工艺处理“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古镇的生活污水,考虑到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池体采取地埋式建设。经实践运行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且具有操作方便、处理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为改善周庄的水环境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酸化 接触氧化 化学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高铁锰氨氮地下水两级生物净化工艺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冬 曹瑞华 +3 位作者 杨航 成朔 曾辉平 张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18,共11页
针对"一级曝气+一级过滤"生物净化工艺处理低温(5~7.8℃)、高氨氮(ρ(NH_3-N)>3.0 mg/L)、高铁锰(ρ(总Fe)>12 mg/L,ρ(Fe^(2+))>8.0 mg/L,ρ(Mn^(2+))>3.0 mg/L)地下水出水锰和氨氮超标问题,开展两级曝气+两级过... 针对"一级曝气+一级过滤"生物净化工艺处理低温(5~7.8℃)、高氨氮(ρ(NH_3-N)>3.0 mg/L)、高铁锰(ρ(总Fe)>12 mg/L,ρ(Fe^(2+))>8.0 mg/L,ρ(Mn^(2+))>3.0 mg/L)地下水出水锰和氨氮超标问题,开展两级曝气+两级过滤"净化工艺启动和铁锰氨氧化活性去除区位研究.两级生物净化工艺经133 d驯化培养启动成功,锰是影响启动周期长短的主要因素.启动成功后,氨氮去除负荷可达29.66 g/(m^2·h),锰去除负荷可达27.08 g/(m^2·h),产水量是单级净化工艺的2倍.铁锰氨氧化活性去除区位表明,铁在一级滤柱0~50 cm滤层内去除至痕量;55.23%的氨氮在一级滤柱中去除,主要集中在滤层0~135 cm段,44.10%的氨氮在二级滤柱中去除,主要集中在滤层0~50 cm段.锰和氨氮在氧化去除过程中存在显著分级,ρ(NH_3-N)>2.25 mg/L时,会显著抑制锰氧化菌(MnOB)活性.锰在各级滤柱中的去除率和去除区位受进水氨氮质量浓度及滤速影响较大,滤柱启动成功后,仅有5.53%的锰在一级滤柱中去除,89.34%的锰在二级滤柱中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高铁锰氨氮地下水 两级净化工艺 启动 氧化活性去除区位 滤层厚度 曝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缺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处理低碳氮比污水的物料平衡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聪 王淑莹 +3 位作者 张淼 唐裕芳 曾薇 彭永臻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73-281,共9页
为了提高低碳氮比污水的治理效果,提出了厌氧/缺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脱氮除磷工艺(anaerobic anoxicoxic-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A2/O-BCO),研究了该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性能,建立了该系统处理过程的碳(以化学需... 为了提高低碳氮比污水的治理效果,提出了厌氧/缺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脱氮除磷工艺(anaerobic anoxicoxic-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A2/O-BCO),研究了该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性能,建立了该系统处理过程的碳(以化学需氧量计,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氮、磷的物料衡算公式,同时分析评价了不同硝化液回流比(100%,200%,300%,400%)下各指标的物料平衡情况。结果表明,该工艺在充分利用原水碳源、深度脱氮除磷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系统COD主要在A2/O中厌氧段被利用,通过反硝化聚磷菌反硝化除磷脱氮;系统COD的物料衡算公式平衡百分比分别为96.4%、99.6%、98.7%和98.3%,氮的物料衡算公式平衡百分比分别为99.7%、98.2%、99.2%和96.5%,磷的物料衡算公式平衡百分比分别为92.0%、98.1%、93.3%和90.4%;荧光原位杂交表明生物膜中有厌氧氨氧化菌存在,且其数量占全菌比例的0.6%~2.7%,生物接触氧化的氮损失可能是由于发生了厌氧氨氧化反应;在硝化液回流比为300%时,系统氮、磷去除效果最好,出水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工艺系统有机物、氮和磷的分布及变化情况,并且为评价试验数据的可靠性以及数学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能更好地推广到分散型、量小且日变化系数较大的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事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 脱氮 污水处理 A2/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脱氮除磷 物料平衡 硝化液回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FeOOH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昶 张稹 +1 位作者 曾明 李丽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64,共5页
使用自制的γ-Fe OOH反应装置,调查Na OH与Fe SO_4当量比R及磷酸氢二钠对γ-Fe OOH结晶纯度和形态的影响,考察了自制的γ-Fe OOH对铁离子的去除效果。由实验可得,当Na OH与Fe SO4的当量比R为0.85时,γ-Fe OOH的纯度可达64.3wt%;添加适... 使用自制的γ-Fe OOH反应装置,调查Na OH与Fe SO_4当量比R及磷酸氢二钠对γ-Fe OOH结晶纯度和形态的影响,考察了自制的γ-Fe OOH对铁离子的去除效果。由实验可得,当Na OH与Fe SO4的当量比R为0.85时,γ-Fe OOH的纯度可达64.3wt%;添加适量的磷酸氢二钠可以提高γ-Fe OOH的纯度。当R为0.85,添加1%Na_2O当量的磷酸氢二钠时,γ-Fe OOH的纯度可增加到90.8wt%。磷酸氢二钠的添加不仅可以提高γ-Fe OOH的纯度,而且还能改变结晶形态。优化条件下制备的γ-Fe OOH对铁离子的去除率可达78.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Fe OOH 芬顿反应 接触氧化 除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