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ergy Consumption by Rural Households in Northern Hunan 被引量:1
1
作者 LI Lin,ZHOU Jin,ZHANG Guo-qiang(Research Center for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nergy Saving,Hunan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2,China)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82-185,共4页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household energy consumption in rural districts in northern Hunan and to help explore the sustainable and ecological energy policy.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to acquire the d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household energy consumption in rural districts in northern Hunan and to help explore the sustainable and ecological energy policy.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to acquire the details of energy consumption,and the electricity equivalent calculation was used in the energy statistics in four villages.The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se four villages is influenced by the economic condition,geographic position and landform and the local custom.The traditional biomass energy and coal briquette are the primary energy source for cooking and heating,but they are used in a very low efficiency and result in poor IAQ.For sustainability,further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optimiz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with the efficient use of biomass energy,coal and electr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cture AMOUNT rural ENERGY consumption NORtheRN HUN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结构、人口出生率与居民消费 被引量:2
2
作者 艾小青 黄鑫 张蓓 《人口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7,共12页
研究基于我国1998—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考察年龄结构、人口出生率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通过构建三变量交互项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探究人口出生率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少儿抚养比对居民消费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老年抚养比有... 研究基于我国1998—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考察年龄结构、人口出生率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通过构建三变量交互项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探究人口出生率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少儿抚养比对居民消费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老年抚养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人口出生率对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关系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它会通过改变居民消费结构、弱化收入对消费的正向效应和降低居民预防性储蓄这三个渠道起到调节作用;(3)人口出生率对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关系的调节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和政策异质性。研究可为我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缓解人口老龄化,充分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结构 人口出生率 居民消费 调节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如何缓解农村居民健康不平等问题——以电子商务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晗 张应良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27,共12页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认为,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关键因素,健康人力资本是劳动者参与劳动的首要前提。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背景下,推动农村居民健康人力资本的提升,有助于赋能乡村人才振兴、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城乡融合进程。基于CFPS...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认为,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关键因素,健康人力资本是劳动者参与劳动的首要前提。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背景下,推动农村居民健康人力资本的提升,有助于赋能乡村人才振兴、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城乡融合进程。基于CFPS四期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Difference-in-Difference,DID)模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电子商务进村政策能够缓解农村居民健康不平等问题,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电子商务进村政策能够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提升其数字素养,改善其健康福利不平等问题;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选择村镇医疗机构及专科医院、位于东部及西南地区的农村居民而言,电子商务对其健康不平等问题的改善效应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不平等 电子商务进村政策 消费结构升级 数字素养 农村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性货币政策能否提振农村居民消费?——基于支农再贷款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楚尔鸣 李源 +1 位作者 易雨瑶 李逸飞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94,共15页
提振农村居民消费既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基础,又是形成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重要支撑。从支农再贷款的视角,采用2013—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微观数据,研究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与作用效果。研... 提振农村居民消费既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基础,又是形成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重要支撑。从支农再贷款的视角,采用2013—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微观数据,研究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与作用效果。研究发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显著促进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农再贷款余额每增加1%,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增加1.4%。机制分析表明,结构性货币政策主要通过需求侧缓解信贷约束和供给侧改善消费环境两个方面提振农村居民消费。异质性分析显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不发达地区、家庭资产低、受教育程度低、有社会保障的农村居民消费的作用效果更好。进一步分析发现,支农再贷款工具可以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消费差距,有利于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和共同富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货币政策 支农再贷款 农村居民消费 消费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了县域乡村振兴吗? 被引量:2
5
作者 邓金钱 谷悦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11,共15页
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缓解“三农”发展的信贷约束,并产生显著的发展主体培育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和消费市场扩大效应,从而促进县域乡村振兴。构建县域层面的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采用2014—2022年1615个县域的面板数据分析表明:我... 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缓解“三农”发展的信贷约束,并产生显著的发展主体培育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和消费市场扩大效应,从而促进县域乡村振兴。构建县域层面的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采用2014—2022年1615个县域的面板数据分析表明:我国县域乡村振兴水平持续提升,区域差距先扩大后缩小,到2022年东、中、西部的平均水平已十分接近;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了县域乡村振兴,且三个维度的促进效应均显著,其中使用深度的影响最大,覆盖广度次之,数字化程度的影响最小;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农民消费水平3条路径来促进县域乡村振兴;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促进效应在数字基础设施水平较高的县域和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县域中更强。因此,应营造良好的县域数字普惠金融生态,探索数字普惠金融多元化场景,重视乡村的“硬件”完善和“软件”提升,改善创业环境,促进农业升级,强化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数字普惠金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业产业结构 农村消费 数字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新型城镇化与人力资本投资视角 被引量:1
6
作者 唐乐 强微 孙世玉 《人口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93,共9页
在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并进的背景下,研究利用2010—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这一结论是稳健的;(2)通过增加人力资... 在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并进的背景下,研究利用2010—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这一结论是稳健的;(2)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与加快新型城镇化可以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作用;(3)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消费差距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基于上述结论,研究认为应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城乡资源流动与共享,加强农村基建与产业协作,实现城乡融合与协同发展;完善社保体系降低农民生活成本,增加可支配收入,提升农村经济水平与消费选择。研究对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城乡收入差距 新型城镇化 人力资本投资 城乡消费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乡居民家庭消费的结构变迁与趋势预测
7
作者 李绍亭 陈萱 +1 位作者 朱雅玲 任彦军 《人口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8,共15页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明晰城乡居民消费模式及其变动趋势是推动居民消费升级、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重要基础。基于2000—2022年中国31省(直辖市、自治区)城乡居民消费数据,采用二次近乎理想需求系统(QUAIDS)模型分析了城乡居民八类消费的...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明晰城乡居民消费模式及其变动趋势是推动居民消费升级、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重要基础。基于2000—2022年中国31省(直辖市、自治区)城乡居民消费数据,采用二次近乎理想需求系统(QUAIDS)模型分析了城乡居民八类消费的支出弹性、自价格弹性和人口老龄化需求弹性,在此基础上考虑未来人口老龄化和居民消费规模变动趋势,进一步预测了2050年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动。结果表明:城镇居民食品、衣着和医疗保健消费的支出弹性始终小于1,农村居民衣着和文教娱乐消费则由必需品转变为奢侈品,且农村居民除食品外的各类消费对价格波动更为敏感;城镇居民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消费的人口老龄化需求弹性为正,农村老年人口则更多增加文教娱乐和设备与日用品的消费;未来人口老龄化和居民消费规模的上升将促使2050年城乡居民居住、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消费的支出占比增加,其中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动更为明显。基于此,从能消费、敢消费和愿消费三个方面提出了改善消费结构、推动消费升级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城乡居民 消费结构 需求弹性 QUAID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租房人群公共服务消费对租金的影响——兼论保租房政策改革完善
8
作者 王庆 《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现有制度下部分基本公共服务的获得受户籍制度制约,尤其是无常住地产权住房的租房群体,其基本公共服务权益保障问题成为改革难点。当前政策以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制度建设为抓手,着力...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现有制度下部分基本公共服务的获得受户籍制度制约,尤其是无常住地产权住房的租房群体,其基本公共服务权益保障问题成为改革难点。当前政策以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制度建设为抓手,着力实现该群体“住有所居”的目标。以住房支出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公共服务各领域消费支出与租金支出的关联性,研究揭示了租房群体的消费结构特征。数据显示,租房群体整体在医疗支出方面与租金构成消费替代关系,在教育、文娱、设施的其他支出项方面构成消费互补关系,根据收入高低与户籍类型不同,这种关系会进一步呈现出群体分化特征。针对租房人群,保租房作为准入门槛最低、覆盖面最广的一种住房保障政策,其改革需统筹考虑群体差异与实际需求,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租房群体 公共服务 消费结构 保障性租赁住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价格水平与货币政策
9
作者 郝威亚 张瑞恒 赵一凡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6,共14页
本文探讨人口老龄化的通缩效应及其对货币政策调控空间的约束。本文认为:老龄化使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消费水平降低,并将拉低投资乘数,从而降低全社会总需求,拉低一般物价水平;同时,人口老龄化将拉低均衡实际利率,与通缩效应共同作用,... 本文探讨人口老龄化的通缩效应及其对货币政策调控空间的约束。本文认为:老龄化使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消费水平降低,并将拉低投资乘数,从而降低全社会总需求,拉低一般物价水平;同时,人口老龄化将拉低均衡实际利率,与通缩效应共同作用,降低名义利率水平,压缩货币政策空间。为检验以上观点,本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存在通缩效应;对消费水平的抑制是老龄化通缩效应的重要作用机制;人口老龄化对实际利率造成负向影响,约束货币政策调控空间。此外,本文构建了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研究发现: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导致在职家庭与退休家庭的消费都有所降低,且对投资与政府购买造成负向冲击,形成通缩效应;受零利率下限的约束,货币政策空间受到压缩;反事实模拟发现,削弱通胀关注型货币政策将扩大货币政策应对空间,通缩效应减缓,但社会福利损失进一步增大;加强通胀关注型货币政策的效果与之相反。最后,基于本文研究结论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价格水平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率 消费水平 人口结构 养老金融 银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性收入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吗?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洁红 梁玉虎 金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5,共13页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于扩大内需、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依据常相对风险规避效用函数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揭示转移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机理,并进一...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于扩大内需、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依据常相对风险规避效用函数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揭示转移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机理,并进一步分析转移性收入对缩小消费结构升级差距的作用。研究发现:每增加1%的转移性收入,农村居民发展享受型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将提高2.6%,并且随着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转移性收入对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程度的影响效应逐渐减弱;转移性收入主要是通过降低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占比、提高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比和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占比的方式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程度;转移性收入缩小了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地区间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程度的差距,尤其对于中低收入和中西部的农村居民作用明显。据此提出实施差异化的转移支付政策、强化弱势群体帮扶措施、拓展农村居民消费供给等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消费结构升级 转移性收入 消费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特征对中国经济社会需水影响及峰值预测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国华 赵勇 +4 位作者 王浩 何凡 李海红 秦长海 朱翰林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0-231,共12页
人口规模结构是决定水资源需求的关键因子,在人口总量负增长的重大变化背景下,中国经济社会需水如何演变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管理宏观决策。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人口城乡结构、年龄结构对经济社会需水的影响规律,构建了基于人口特征的需水变... 人口规模结构是决定水资源需求的关键因子,在人口总量负增长的重大变化背景下,中国经济社会需水如何演变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管理宏观决策。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人口城乡结构、年龄结构对经济社会需水的影响规律,构建了基于人口特征的需水变化曲线,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经济社会需水演变态势及峰值时点。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社会需水峰值可能出现在2042年,达峰规模约为7300亿m^(3);2050年之前,城镇地区需水总量将会持续增加,农村地区需水峰值将于2030年左右出现。经济社会需水规模是决定区域用水特征的边界条件,研究认为在中国经济社会需水还未到达拐点、国际贸易环境动荡加剧的背景下,未来中国供水保障还应该保持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水峰值 人口负增长 城乡结构 年龄结构 需水变化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建设、人口结构与村庄变迁——兼论如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强 孙健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32,共12页
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不断深化,农村人口结构以及村庄变迁是一种必然现象。推进乡村建设,需要适应农村人口结构变化趋... 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不断深化,农村人口结构以及村庄变迁是一种必然现象。推进乡村建设,需要适应农村人口结构变化趋势,理清村庄变迁的趋势特点,针对各地区乡村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科学确定乡村建设优先序,制定与农村人口结构及村庄布局相适应的发展策略。推进乡村建设,既要超前谋划,又要长短结合。“十四五”时期,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要遵循乡村建设规律,聚焦阶段性任务,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因地制宜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吸引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建设,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乡村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 现代化建设 人口结构 村庄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结构对农村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一项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懿 张婧怡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8-97,共20页
收入结构是影响农村家庭旅游消费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收入结构对农村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收入结构对农村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方向与程度具有非对称性。第二,当收入增加时,收入结构对农村家庭旅游消费... 收入结构是影响农村家庭旅游消费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收入结构对农村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收入结构对农村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方向与程度具有非对称性。第二,当收入增加时,收入结构对农村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程度为: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当收入减少时,影响程度为: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第三,当收入增加时,大部分分布在较高分位数水平的边际旅游消费倾向要高于分布在较低分位数水平的边际旅游消费倾向;当收入减少时,大部分分布在较高分位数水平的边际旅游消费倾向要低于分布在较低分位数水平的边际旅游消费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家庭 收入结构 旅游消费 非对称影响 边际旅游消费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合对中国农户家庭消费的平滑效应研究基于消费结构异质性的视角 被引量:1
14
作者 聂荣 刘宇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66,共12页
新农合通过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来实现平滑家庭各类消费的福利价值。基于微观面板数据的相关实证研究发现:提高新农合的家庭参保率对医疗消费具有促进作用,对非医疗消费具有挤出效应。进一步对消费进行分组的结果表明,家庭参保率对于非医... 新农合通过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来实现平滑家庭各类消费的福利价值。基于微观面板数据的相关实证研究发现:提高新农合的家庭参保率对医疗消费具有促进作用,对非医疗消费具有挤出效应。进一步对消费进行分组的结果表明,家庭参保率对于非医疗消费的挤出效应主要体现在生存消费方面。收入与家庭参保率交互效应结果表明,新农合家庭参保率对于家庭各类消费的平滑效应具有收入的异质性,提高家庭参保率对于高参保率家庭中的中等或高收入组家庭的非医疗消费以及生存消费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但对低收入组家庭的挤出效应并不显著。研究结论表明,新农合无法满足中等或高收入组家庭的医疗消费需求,亟待多层次的保险制度设计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平滑率 风险分摊 消费结构 新农合家庭参保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结构、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超 高树隆 李国成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7-142,I0050-I0053,共10页
持续推进城市化关系到经济升级与结构转型,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从金融结构视角,将金融结构引入二元经济模型,分析了金融结构对城市化的影响与作用渠道,并运用2003—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持续推进城市化关系到经济升级与结构转型,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从金融结构视角,将金融结构引入二元经济模型,分析了金融结构对城市化的影响与作用渠道,并运用2003—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金融结构偏向金融市场会抑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阻碍城市化进程。渠道分析发现,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之间存在“收入流动性”陷阱,金融结构偏向金融市场通过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可以抑制城市化进程。异质性检验表明,金融结构偏向金融市场对城市化的影响只有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才起作用。这不仅拓展了金融结构影响二元经济的理论分析框架,还对我国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城市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金融结构 金融市场 城乡收入差距 人口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数字经济赋能农民消费:内在机理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5
16
作者 纪阳阳 王永静 吴家庆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8-47,共10页
乡村数字经济着眼解决“三农”实际问题,焕发出农民消费扩容和结构升级新活力。现有文献鲜少综合考察乡村数字经济对农民消费扩容提质的双效应,对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也较少关注。利用2013—2020年30个省的面板数据,分析乡村... 乡村数字经济着眼解决“三农”实际问题,焕发出农民消费扩容和结构升级新活力。现有文献鲜少综合考察乡村数字经济对农民消费扩容提质的双效应,对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也较少关注。利用2013—2020年30个省的面板数据,分析乡村数字经济对农民消费“量”和“质”的双重影响,并通过门槛效应、中介效应对影响机制进行探索,结果表明:乡村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农民消费水平和结构。乡村数字经济对农民消费水平的边际促进效应呈现出增强的趋势。从乡村数字经济影响农民消费结构的作用机制来看,需求层面表现为增加农民收入,供给层面表现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和提升公平性。异质性研究发现乡村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农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促进程度更强。此外,农民消费水平是影响消费结构的又一重要因素,且乡村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升农民消费水平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研究深化了乡村数字经济影响农民消费的理解,为农民消费增量提质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数字经济 农民消费水平 农民消费结构 数字消费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雷荀 涂维亮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231-235,共5页
基于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构建OLS模型分析该经济带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农村人口老龄化对该经济带城乡消费差距有显著的缩小效应,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则有显著的扩... 基于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构建OLS模型分析该经济带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农村人口老龄化对该经济带城乡消费差距有显著的缩小效应,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则有显著的扩大效应,且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扩大效应小于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扩大效应。区域回归结果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对长江经济带各区域城乡消费差距均有显著的缩小效应,且对中游城乡消费差距的缩小效应更强,对上游的缩小效应次之,下游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口老龄化 城乡消费差距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变化背景下我国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需求预测与规划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维 杨顺艳 许佳宾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73,共11页
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教育资源供需形势的变化。准确把握学龄人口的变动状况,是合理规划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的重要前提。基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源,运用CPPS人口预测工具系统,对2023—2035年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在校生数量进行预... 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教育资源供需形势的变化。准确把握学龄人口的变动状况,是合理规划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的重要前提。基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源,运用CPPS人口预测工具系统,对2023—2035年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在校生数量进行预测发现,义务教育在校生数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小学阶段在校生数的下降规模呈现出城市>县镇>农村的趋势,初中阶段在校生数下降规模则呈现县镇>城市>农村的趋势。在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变动影响下,2023—2035年义务教育资源需求变化主要集中在师资、教育经费以及校舍上。师资上,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需求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城市、县镇、农村小学阶段的师资需求将分别下降87.60、85.46、60.44万人,城市、县镇、农村初中阶段的师资需求将分别下降68.77、83.28、22.10万人;教育经费上,小学、初中阶段教育经费需求的涨幅分别为15.41%和5.96%;校舍上,城市、县镇小学仍有一定的缺口,农村小学、县镇和农村初中则将出现大量校舍闲置状况。基于此,可通过构建城乡义务教育资源跨周期调节机制、促进城乡教师队伍协调高质量发展、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分类科学合理规划利用闲置校舍等策略,应对人口变化给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带来的资源需求变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义务教育 人口结构 教育资源需求 教育资源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护理保险与农村老年群体消费扩容提质效应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黎周浩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4-78,共5页
目的:分析长期护理保险(长护险)试点对农村老年群体消费的扩容提质效应。方法:基于CHARLS四期调查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长护险对农村老年群体消费的影响。结果:长护险主要通过降低暂时性收入波动和随机性健康支出的不确定... 目的:分析长期护理保险(长护险)试点对农村老年群体消费的扩容提质效应。方法:基于CHARLS四期调查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长护险对农村老年群体消费的影响。结果:长护险主要通过降低暂时性收入波动和随机性健康支出的不确定性,对农村老年群体消费产生扩容提质效应,且在多元筹资模式、失能家庭和老龄化程度较高地区的扩容提升效应更为明显。结论:长护险试点对农村老年群体消费具有显著的扩容提质效应,应持续扩大长护险试点和待遇覆盖范围,加强社商合作,制定差异化长护险制度,充分满足农村老年群体的消费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 农村老年群体 消费 收支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新常态下我国需求结构转型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左学金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60,159,共17页
投资与出口超强、消费较弱是长期以来我国需求结构的一个显著特点。超低生育率、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的变动趋势已经并将继续对“两强一弱”的需求结构特点产生影响。为缓解目前有效需求不足、破除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对经济增长的制约,迫... 投资与出口超强、消费较弱是长期以来我国需求结构的一个显著特点。超低生育率、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的变动趋势已经并将继续对“两强一弱”的需求结构特点产生影响。为缓解目前有效需求不足、破除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对经济增长的制约,迫切需要加快我国需求结构转型,减少对物质资本的边际回报较低的投资,而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尤其是边际回报较高的人力资本投资或相关消费。建议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举措,落实中央提出的“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同时加大公共财政对教育、医疗卫生与基本社会保障的投入,从而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减轻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这些做法在中短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在长期可以促进我国人口的高质量发展和增强我国未来经济增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负增长 老龄化 需求结构 物质资本 人力资本 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