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同群效应与居民网络消费扩容提质 被引量:3
1
作者 尹振涛 张珩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9,共14页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扩内需、促消费已成为推动经济高效循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途径。作为人际互动与社会关系构建的关键场所,社区居民所形成的关系网络,不仅能强化居民之间的相互依赖,也能使居民消费行为产生同群效应。社...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扩内需、促消费已成为推动经济高效循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途径。作为人际互动与社会关系构建的关键场所,社区居民所形成的关系网络,不仅能强化居民之间的相互依赖,也能使居民消费行为产生同群效应。社区同群效应的信息传递与知识溢出,在促进居民网络消费扩容提质的同时,可以通过增加网络消费信贷、提升消费等级和降低居民依赖心理,使得低于参考点的居民受到激励,实现网络消费的扩容提质,这一点在男性和银发群体以及处于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居民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社区同群效应对居民网络消费所产生的这种积极作用,为建立社区交流机制、设计符合居民需求特点的网络消费信贷体系、树立理性消费观和构建能释放内需动力的消费机制提供了新的实证证据,也丰富了居民消费领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同群效应 网络消费 扩容提质 网络消费信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思维:新质学习力的元素养 被引量:3
2
作者 沈书生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2,共10页
劳动者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新质人才。新质人才能否适应时代所需并推动生产力发展,取决于学习力。学习力是个体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面向未来的力量,具有学习力的个体建立了主体自觉并形成了主体责任,才能... 劳动者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新质人才。新质人才能否适应时代所需并推动生产力发展,取决于学习力。学习力是个体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面向未来的力量,具有学习力的个体建立了主体自觉并形成了主体责任,才能够与富技术共同作用,不断营造新生态。对话是个体与外部世界交往的主要方式,也是个体成长的动因,内容生成式人工智能创造了人类对话的新样式,为个体的认知机会、认知行为与结果等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与不确定性。认知不仅仅是简单吸收,更是追问与思考,将“问题思维”作为推动个体建立主体责任的关键元素养,可以推动个体基于思维形成高质量问题,基于问题形成高品质思维。以问题意识锚定问题思维的作用点,以问题链彰显问题思维的新质属性,问题思维就可以促进个体形成认知之脉。发展个体的问题思维元素养,可以唤醒个体的主体意识,使学习力发生质变,并推动形成新质学习力,促进个体的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质学习力 问题思维 问题意识 问题链 认知之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技术与可追溯生态畜产品购买意愿研究——基于新疆消费者的调查实证
3
作者 李先东 陈玉洁 +1 位作者 赵兰兰 韩瑛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26-335,共10页
探究区块链溯源食品的消费者接受度有助于完善食品溯源体系、提高溯源食品公信力,进而保障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以生态畜产品为例,基于新疆558名消费者的微观调研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消费者对区块链溯源生态畜产品的认知情况、心理... 探究区块链溯源食品的消费者接受度有助于完善食品溯源体系、提高溯源食品公信力,进而保障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以生态畜产品为例,基于新疆558名消费者的微观调研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消费者对区块链溯源生态畜产品的认知情况、心理感知及购买意愿。结果表明:区块链认知和自我效能均在1%的显著水平上正向影响购买意愿,感知有用性在5%的显著水平上正向影响购买意愿,感知易用性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不显著;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分别在区块链认知和自我效能对购买意愿的影响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效应和直接效应的95%置信区间均不含0);生产商信任、监管信任在感知有用性对购买意愿的影响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p值<0.05)。据此,需要增强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区块链溯源食品的认知水平,加强溯源系统信息内容建设,并继续完善可追溯食品监督管理体系,以达到优化区块链溯源系统服务质量、助力我国食品安全水平提升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畜产品 区块链 结构方程模型 消费者 质量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政策对高耗水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
4
作者 张婕 阮晨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8,共10页
为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水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选取2011—2022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高耗水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分实证检验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政策对高耗水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生态文明城... 为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水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选取2011—2022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高耗水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分实证检验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政策对高耗水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政策能够促进高耗水企业新质生产力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是该试点政策影响企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政策对高耗水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效应在中西部地区、低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和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文明城市 高耗水企业 新质生产力 绿色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质量缺陷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策略:基于在线评论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闫欣 单待 卞亦文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4,共9页
本文考虑在线评论对消费者体验感知和质量缺陷的信息传递作用,探讨新能源汽车质量和价格决策问题。本文构建基于在线评论产品决策模型,获取最优产品策略;以小鹏汽车为主要对象,实证检验评论对产品决策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产品客观质... 本文考虑在线评论对消费者体验感知和质量缺陷的信息传递作用,探讨新能源汽车质量和价格决策问题。本文构建基于在线评论产品决策模型,获取最优产品策略;以小鹏汽车为主要对象,实证检验评论对产品决策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产品客观质量和价格共同作用于体验感知,当质量提升的积极效用大于价格涨幅效用时,消费者通过评论传递的体验感知提高。另外,产品质量缺陷影响消费者体验感知和产品策略。当存在评论发表阈值时,随着缺陷率提高,企业先采取保守产品策略,下调价格减少成本投入;当缺陷率超过某一阈值时,企业积极改进质量并控制价格涨幅,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和体验感知。最后,缺陷损失程度影响消费者体验感知,在较高缺陷损失下,消费者体验感知更低,企业倾向于控制质量投入并降低价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评论 消费者体验感知 质量缺陷 质量决策 定价决策 新能源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社会交互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感知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凯 张群祥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59-265,共7页
在网络化时代,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为促进政府和企业更好地把握消费者的社会交互行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管理措施和政策,本文借鉴认知-情感-意动理论、信任转移理论,结合“土坑酸菜”事件,构建了网络社会交互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 在网络化时代,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为促进政府和企业更好地把握消费者的社会交互行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管理措施和政策,本文借鉴认知-情感-意动理论、信任转移理论,结合“土坑酸菜”事件,构建了网络社会交互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感知的影响模型。研究共收集有效问卷406份,采用SPSS和AMOS实证分析了网络社会交互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感知的影响,并探究了认知信任对上述关系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网络社会交互和认知信任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感知产生负向影响,网络社会交互会对认知信任产生正向影响,认知信任可以在网络社会交互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感知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 农产品质量安全 网络社会交互 认知信任 风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误差分量模型的两阶段深度校正算法
7
作者 李平 喻洪流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3-529,共7页
为了提高消费级RGB-D相机的深度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误差分量模型的两阶段深度校正算法。该算法根据误差特性建立误差分量模型,引入从短距离到长距离迭代计算思想,设计了两阶段深度校正算法。探究了像素离散化对校正效果的影响,将算法... 为了提高消费级RGB-D相机的深度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误差分量模型的两阶段深度校正算法。该算法根据误差特性建立误差分量模型,引入从短距离到长距离迭代计算思想,设计了两阶段深度校正算法。探究了像素离散化对校正效果的影响,将算法应用于洗浴机器人中,并与其他深度校正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减小深度误差,且像素离散化采样越密集,效果越好。在实际应用中,该算法仍能有效减小深度误差,与其他校正算法相比,在远距离处具有优势。该算法能有效提升消费级RGB-D相机的深度精度,且数据收集场景简单,适用于可以产生RGB图像、深度图像和点云的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级RGB-D相机 深度校正 局部误差 全局误差 像素离散化 深度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教学技能掌握到教学素养发展:新时代好教师的核心追求
8
作者 单妍 李志厚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0,共9页
教学素养是教育者经过专业学习和课堂教学实践培养和磨炼之后所表现出来的专业化教学素质与涵养,是教师专业所特有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它与教学技能、教学能力不同,在其基础上还包括教育信念、专业知能、教学眼光、通化意识、教育思... 教学素养是教育者经过专业学习和课堂教学实践培养和磨炼之后所表现出来的专业化教学素质与涵养,是教师专业所特有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它与教学技能、教学能力不同,在其基础上还包括教育信念、专业知能、教学眼光、通化意识、教育思维、创新追求以及教育家精神等方面的素养。通过对教学素养与教学技能、教学能力异同的比较分析,探讨教育者教学素养发展的影响因素、形成条件、发展机制及其相关的问题,为有效促进新时代教师教学素养的发展以及新质教育力的探索提供有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技能 教学能力 教学素养 教学创新 新质教育力 通化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结构”与“感觉秩序”——从胡塞尔纯粹现象学与哈耶克理论心理学的视角看
9
作者 倪梁康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104,158,共13页
三位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马赫、胡塞尔与哈耶克各自先后所做的感觉分析,完成了对“感觉”概念的四次扩展,即从最基本的非意向的感觉材料开始,首先扩展为心理方面的:非意向的感知、非意向的感受和非意向的感质(感觉特质),它意味着意识... 三位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马赫、胡塞尔与哈耶克各自先后所做的感觉分析,完成了对“感觉”概念的四次扩展,即从最基本的非意向的感觉材料开始,首先扩展为心理方面的:非意向的感知、非意向的感受和非意向的感质(感觉特质),它意味着意识的自身意识,即所有意识行为和意识状态都是被意识到的,亦即被内部感觉到的;而后再扩展为生理方面的:神经元素。这个最后的扩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个意义上的感觉特质,已经与神经元素处在一体两面的关系中,它们各自以主观体验的方式或客观映射的方式展示自身。与此相应,现象学与神经学以直接的方式联结在一起。胡塞尔讨论的意识结构实际上就代表了各个意识特质之间的本质联系,而哈耶克关注的感觉秩序则最终被归结为神经元素之间的联结方式,它们各自代表了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建基于感觉(感觉特质)之上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质 感知 感受 意识系统 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教师优质均衡的价值意蕴、理想样态及推进路径
10
作者 李玉婷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37-43,共7页
乡村教师优质均衡是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中坚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教师优质均衡是促进教育公平的起点,也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础和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的关键。乡村教师优质均衡要以规模、结构、层次、质量为关键... 乡村教师优质均衡是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中坚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教师优质均衡是促进教育公平的起点,也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础和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的关键。乡村教师优质均衡要以规模、结构、层次、质量为关键点,致力于构建促进教育家型乡村教师不断涌现,实现乡村教师学科、性别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学历层次与支撑教育强国需求差距明显缩小,乡村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持续提升的理想样态。实现乡村教师优质均衡,需要全面落实乡村教师政策保障机制,完善乡村教师动态补充机制,落实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保障机制,健全优秀乡村教师调配机制;秉承立德树人目标遵循,完善教育家型乡村教师培育制度,构建多方协作共同体,保障教育家型乡村教师培育质量;激活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能动性,增强其专业使命感,唤醒乡村教师服务乡土的主体自觉,提升自我超越性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乡村教师 教育家型乡村教师 专业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机理、挑战及路径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鹏飞 王之禹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77,共12页
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消费需求持续扩张、结构升级与创新转型日益成为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扩大内需的重心逐步由投资需求转向... 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消费需求持续扩张、结构升级与创新转型日益成为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扩大内需的重心逐步由投资需求转向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消费升级与现代科技、生产方式紧密融合,使我国经济发展蕴含较大增长空间。数字化转型是利用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科技手段,实现企业战略、经营模式和企业文化等全方位的转型。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能够由产品导向转向市场导向,挖掘潜在需求、适应新型消费,以新需求引导新生产。其核心在于优化商业模式,以更低成本、更快速度、更精准的方式促进消费升级,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数字化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机理主要体现为:在生产端,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效率并降低成本;在消费端,数字化转型催生新的消费业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消费选择;在配置端,数字化转型实现供给与需求精确配置,改善消费体验,助力建设高质量消费市场。然而,数字化转型在促进消费升级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技术瓶颈与高成本、数字鸿沟、数据隐私与安全、技术兼容性及创新型人才不足等多重问题。为此,政府应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数字化转型相关的战略规划;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缓解数字鸿沟和场景制约;打造健康、安全的数字化环境,保障数据隐私和安全;推动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协议,完善技术兼容性;加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消费升级 消费市场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驱动绿色发展:高耗能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动力解构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国兰 孙小兰 陈静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30,共14页
基于A股上市公司2012—2022年数据,通过制定高耗能企业数字化词汇图谱,衡量其数字化水平,并构建其绿色低碳转型指标,探究数字化对高耗能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能助力高耗能企业绿色低碳转型,且经过稳健性... 基于A股上市公司2012—2022年数据,通过制定高耗能企业数字化词汇图谱,衡量其数字化水平,并构建其绿色低碳转型指标,探究数字化对高耗能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能助力高耗能企业绿色低碳转型,且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对于规模更大、非国有以及中西部地区的企业,数字化对绿色低碳转型激励效应更显著。数字化通过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合理化融资资源配置以及拓宽国际化广度,为高耗能企业绿色低碳转型赋能。研究内容深入揭示了数字化影响高耗能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内在逻辑,为增强数字化驱动效能、加快高耗能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绿色转型 高耗能企业 节能降碳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消费者需求偏好与贸易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敬子 何祚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23,共14页
本文聚焦国内消费者需求偏好视角来考察中国贸易高质量发展,采用2000—2014年中国海关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库、WIOD和CEPII数据库,研究了国内消费者需求偏好升级对中国企业进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 本文聚焦国内消费者需求偏好视角来考察中国贸易高质量发展,采用2000—2014年中国海关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库、WIOD和CEPII数据库,研究了国内消费者需求偏好升级对中国企业进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内消费者需求偏好升级能够有效提升企业进口产品质量,但没有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即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与国内需求偏好升级背离;供需失衡和国内国际标准不对接是导致出口产品质量背离的重要原因;在需求侧,高端需求外移导致国内市场供需脱节,而在供给侧,价值链上游产业和中间产品的供给未能跟上需求偏好升级的步伐则进一步加剧了出口产品质量的背离。因此,把握国内消费者需求偏好升级的契机,构建供需适配的国内大循环体系,推动国内国际标准对接以及价值链上游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助于实现贸易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偏好 出口产品质量 进口产品质量 非位似偏好 供需失衡 产品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销之名,推销之实? 新产品促销性脱销的消费者相似品推荐反应
14
作者 刘建新 范秀成 李东进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3-134,共12页
通过各种各样的促销手段促进新产品的动销与扩散已成为全球众多厂商惯用的营销策略,但促销也经常会导致新产品出现难以预料的脱销,为此厂商会积极给消费者推荐相似品。然而,现有研究却对此鲜有关注。基于信息加工理论(质量推断理论)与... 通过各种各样的促销手段促进新产品的动销与扩散已成为全球众多厂商惯用的营销策略,但促销也经常会导致新产品出现难以预料的脱销,为此厂商会积极给消费者推荐相似品。然而,现有研究却对此鲜有关注。基于信息加工理论(质量推断理论)与保护动机理论(诱导转向理论),本文通过构建一个有调节的双中介模型深入探究新产品促销性脱销是否、如何以及何时会影响消费者相似品推荐反应,并通过实验法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新产品促销性脱销并不一定会产生“相似品替代效应”,而是会消极影响消费者相似品推荐反应,并且折扣性脱销较之于赠礼性脱销的影响更大;(2)质量推断与诱导转向会共同完全中介新产品促销性脱销对消费者相似品推荐反应的影响;(3)消费者的认知需求会对质量推断与诱导转向双中介效应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研究结论不仅能有效促进新产品脱销理论、销售促销理论、虚位诱导效应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而且对于厂商、消费者和监管机构等也有重要的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产品促销性脱销 质量推断 诱导转向 认知需求 消费者相似品推荐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商不同研发模式下零售商信息获取策略研究
15
作者 聂佳佳 胡庆一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96,共11页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造商需要不断进行产品研发才能保持其核心竞争力,而下游零售商在关注产品研发计划的同时也需要时刻掌握消费者偏好情况。为研究制造商不同研发模式下零售商的最佳信息获取策略,本文基于质量提升和成本削减两种研...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造商需要不断进行产品研发才能保持其核心竞争力,而下游零售商在关注产品研发计划的同时也需要时刻掌握消费者偏好情况。为研究制造商不同研发模式下零售商的最佳信息获取策略,本文基于质量提升和成本削减两种研发模式,构建了不同策略组合下的博弈模型。研究发现:无论制造商是否进行研发投入,零售商都仅在信息获取成本低于相应的阈值时才会获取消费者偏好信息,但制造商的研发投入放宽了零售商获取信息的费用阈值,促进了其进行信息获取的意愿。同时,制造商研发模式的选择受到投资系数的影响,当质量投资系数较小而成本投资系数较大时,制造商选择质量提升研发模式,反之,制造商选择成本削减研发模式。最后,通过数值算例表明,零售商获取信息有益于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削减 质量提升 信息获取 消费者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景视角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路径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军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50,共12页
构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为一种大城市发展的新战略在扩大消费、培育新动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场景视角探索与构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路径,能够引导城市管理者和大众的关注重点从消费经济增长单一维度上升到城市生... 构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为一种大城市发展的新战略在扩大消费、培育新动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场景视角探索与构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路径,能够引导城市管理者和大众的关注重点从消费经济增长单一维度上升到城市生活品质提升的综合维度,从商务和文旅等少数部门的共识上升到更广泛、更普遍的城市认同。场景是舒适物组合,反映一个地方的文化消费与生活方式,也是一个地方生活品质的指示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天津等一线城市在场景建设上已经做出探索,其中,地标商圈潮购场景、特色街区雅集场景、社区邻里生活场景、公园生态游憩场景、体育健康脉动场景和文艺风尚品鉴场景六种场景,能够对打造城市消费优势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并且这种作用会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进一步增强。着眼未来,我国大城市发展战略可把场景建设纳入到公共政策核心议程中,建立城市场景体系,通过场景营造,不断优化与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构筑城市发展的持久优势与竞争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场景路径构建,不仅展现了场景作为一种新要素对于城市文化力的塑造作用,而且还为提升我国城市建设质量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发展路径 生活品质 文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消费者非一致性时间偏好的产品升级策略
17
作者 颜迎晨 秦中峰 赵秋红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1-705,共15页
考虑消费者对当前和未来的非一致性时间偏好,研究了企业多阶段产品升级决策问题.构建了两种产品升级策略模型,探讨了不同情形下的最优产品价格与质量及其相应利润表现,对比分析了消费者非一致性时间偏好影响下的企业最优产品升级策略.... 考虑消费者对当前和未来的非一致性时间偏好,研究了企业多阶段产品升级决策问题.构建了两种产品升级策略模型,探讨了不同情形下的最优产品价格与质量及其相应利润表现,对比分析了消费者非一致性时间偏好影响下的企业最优产品升级策略.研究表明:消费者时间偏好的非一致性对企业产品价格与质量的影响并不单调;消费者时间偏好的非一致性会使其对后期产品升级决策产生预期偏误,且这一误估会增大企业的盈利空间;企业在消费者非一致性适中情形偏好全覆盖升级策略,较高或较低情形偏好部分覆盖升级策略;相比消费者时间偏好一致性情形,消费者时间偏好非一致性促使企业采用全覆盖升级策略的意愿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升级 消费者行为 非一致性时间偏好 多期产品定价 产品质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宣传、消费者认知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满意度——基于浙江省18个区县的调查数据
18
作者 喻佳节 柯福艳 徐知渊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635-2646,共12页
提升消费者农产品质量安全满意度是政府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的重要目标之一。文章基于浙江省18个区县的3060个消费者调查数据,利用Oprobit模型,探讨了政府宣传对消费者农产品质量安全满意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政府宣传显著... 提升消费者农产品质量安全满意度是政府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的重要目标之一。文章基于浙江省18个区县的3060个消费者调查数据,利用Oprobit模型,探讨了政府宣传对消费者农产品质量安全满意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政府宣传显著提升了消费者农产品质量安全满意度。机制分析表明,消费者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在政府宣传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满意度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异质性研究发现,政府宣传在年轻组和高受教育程度组上发挥了更加有效的作用。为此,建议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力度,提高宣传的针对性,进而提升消费者农产品质量安全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宣传 消费者认知 农产品质量安全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ould private charging-pile-sharing platforms cooperate with automotive companies under multiple heterogeneities?
19
作者 Haonan He Hong Yue Qi Zhou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3-53,32,66,67,共24页
To address the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slow electric vehicle(EV)industry growth,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private charging-pile-sharing platforms struggling with prof... To address the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slow electric vehicle(EV)industry growth,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private charging-pile-sharing platforms struggling with profitability and automotive companies.This collaboration is crucial,as it demands a balanced price and service quality management due to consumer expectations.This paper introduces a Stackelberg game model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charging platform and an automotive company.Through numerical analysis,we assess how this cooperation might improve the platform’s efficiency and benefit society,potentially overcoming existing industry hurdles.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such partnerships could benefit all parties involved,despite possible negative environmental impacts.However,after collaborat-ing,platforms may increase consumer prices and payments to suppliers,potentially lowering service quality for brand-associated consumers due to a compromise between shorter waiting times and service quality.This research offers valu-able insights for stakeholders on the effects of cooperation,enabling better strategic decisions in the EV charging se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peration service quality private charging-pile-sharing platforms consumer heterogene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质量管理门槛、双侧用户效用与平台收益——网络外部性与价格敏感性视角
20
作者 陈晨 谢果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39,共14页
消费者对商品质量的担忧已成为电商增长的障碍,天猫和京东等电商平台通过提高质量管理来增强消费者信任,而拼多多利用低价和宽松的质量门槛快速提升市场份额。文章构建了一个双寡头垄断模型,分析电商质量管理门槛异质性对用户效用和平... 消费者对商品质量的担忧已成为电商增长的障碍,天猫和京东等电商平台通过提高质量管理来增强消费者信任,而拼多多利用低价和宽松的质量门槛快速提升市场份额。文章构建了一个双寡头垄断模型,分析电商质量管理门槛异质性对用户效用和平台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质量管理的差异直接影响平台竞争力和用户效用,高网络外部性的平台在质量管理门槛下能获得更大的利润;质量管理门槛的不同,可能会提高消费者价格敏感度,降低用户效用,但网络外部性高、收费低的平台和商家会受益更多;质量管理门槛对网络外部性和价格敏感度产生影响,平台在调整质量管理门槛时需关注其对市场策略和盈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管理门槛异质性 用户效用 平台收益 网络外部性 消费者价格敏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