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6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对供应中断风险下消费者恐慌囤货行为:涨价策略与限购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郑锐 王宇 鲍丽娜 《管理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29,共12页
本文研究了零售商应对供应中断风险下消费者恐慌囤货行为的涨价策略与限购策略。研究模型考虑一个垄断零售商在两个订货周期内向市场销售一种生活必需品,第二期的供应中断风险可能导致消费者在第一期发生恐慌囤货。研究基于对消费者恐... 本文研究了零售商应对供应中断风险下消费者恐慌囤货行为的涨价策略与限购策略。研究模型考虑一个垄断零售商在两个订货周期内向市场销售一种生活必需品,第二期的供应中断风险可能导致消费者在第一期发生恐慌囤货。研究基于对消费者恐慌囤货决策模型的刻画,分析了消费者恐慌囤货行为如何影响零售商利润以及社会总福利,然后进一步分析了零售商分别在什么条件下应采取涨价策略或限购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将如何影响社会总福利。研究结果表明:(1)当零售商拥有足够的库存时,一定程度的恐慌囤货可以增加零售商利润和社会总福利;而当恐慌囤货导致零售商严重缺货时,恐慌囤货将损害零售商利润和社会总福利。(2)当零售商需要采取策略应对消费者恐慌囤货行为时,存在一个消费者恐慌强度的阈值,当恐慌强度低于阈值时,零售商应采取涨价策略调节消费者的囤货需求;当恐慌强度高于阈值时,零售商应采取限购策略限制消费者的囤货。(3)零售商不同的应对策略对社会总福利有不同的影响,当恐慌强度非常高时,采取限购策略可以显著改善社会总福利;采取涨价策略可以提高零售商的备货动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善社会总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 供应中断风险 恐慌囤货 需求管理 限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品化学风险物质暴露评估研究进展
2
作者 宗艺晶 李焘 +2 位作者 郭兴洲 刘霞 吕庆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3-1142,共10页
日常使用的消费品是普通人群接触化学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在消费者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化学污染物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对人体产生危害.与空气、水、土壤、膳食等其他来源的环境污染物相比,消费品类型多种多样,消费者接触消费品的行... 日常使用的消费品是普通人群接触化学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在消费者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化学污染物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对人体产生危害.与空气、水、土壤、膳食等其他来源的环境污染物相比,消费品类型多种多样,消费者接触消费品的行为具有个体差异性和不确定性,来源于消费品中的化学物质转移、摄入过程也较为复杂.本文综述了消费品暴露评估研究的发展历程及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重点从“人-物-场”的角度对影响消费品暴露评估的消费者特征、消费品特征和暴露场景进行深入分析阐述,归纳了8种主要的消费品暴露行为模式,可为开展消费品中化学风险物质暴露评估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品安全 暴露评估 暴露场景 消费者行为 化学风险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感知价值与风险的低空出行意愿影响因素
3
作者 徐韬 任其亮 +1 位作者 刘媛 林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8241-8251,共11页
为分析影响低空出行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影响路径,基于出行意愿模型及价值-风险分析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量化出行偏好、出行特征、感知价值、感知风险对低空出行意愿的相互作用机理,利用未加权最小二乘法求解路径系数,并开展了感知价... 为分析影响低空出行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影响路径,基于出行意愿模型及价值-风险分析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量化出行偏好、出行特征、感知价值、感知风险对低空出行意愿的相互作用机理,利用未加权最小二乘法求解路径系数,并开展了感知价值、感知风险等对出行偏好的中介效应分析,以及性别、年龄等出行者个体信息的多群组模型不变性分析,最后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uzzy 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fsQCA)方法分析了出行意愿的前因变量构成组态。结果表明:结构模型卡方自由度比、RMSEA(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值、CFI(comparative fit index)值分别为3.803、0.063、0.938,通过了模型检验;感知价值(0.38)是直接影响出行意愿的最重要因素,出行特征(0.08)对出行意愿有正向直接影响,感知风险(-0.22)有负向直接影响,但出行偏好对出行意愿无显著影响;出行偏好对出行意愿呈现负效应,出行特征、感知价值对出行偏好产生了遮掩效应,感知风险则对其产生了中介效应;出行者个体信息中税前年收入对模型起调节作用,随着出行距离的增加,高收入群体较低收入群体使用低空飞行器意愿更大,同时高收入群体对低空飞行器在技术成熟度、事故严重程度等感知风险方面更加敏感;fsQCA分析表明,有3种组态可以形成出行意愿,其中组态3(出行特征、感知价值型)样本覆盖率最高,能解释48.9%的样本案例数量,当出行者属于高峰时段必要出行,且对低空出行舒适度、私密性等存在正面认知时,会产生低空出行倾向。研究结论可为低空飞行器推广促进和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低空出行 结构方程模型 感知价值 感知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取性”还是“可行性”——广告诉求对消费者亲环境行为的影响
4
作者 朱振中 单明辉 +1 位作者 Haipeng(Allan)Chen 刘洪亮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8-39,共12页
本文基于解释水平理论,针对多种亲环境行为场景(减少空气污染、节约能源、废品回收与绿色消费),探讨了可取性/可行性广告诉求影响消费者亲环境行为的效应与作用机制。通过一个实地实验和五个实验室实验发现,相较于可取性广告诉求,可行... 本文基于解释水平理论,针对多种亲环境行为场景(减少空气污染、节约能源、废品回收与绿色消费),探讨了可取性/可行性广告诉求影响消费者亲环境行为的效应与作用机制。通过一个实地实验和五个实验室实验发现,相较于可取性广告诉求,可行性广告诉求通过增强消费者的感知行为控制更能促进消费者的亲环境行为,而这一过程受到消费者全球—本地化身份的调节。本研究不仅丰富了广告诉求与亲环境行为的相关研究,还为政府、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如何通过绿色广告来促进消费者的亲环境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诉求 消费者身份 感知行为控制 亲环境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商AI主播特征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机制--基于技术感知与社会互动双重视角 被引量:7
5
作者 李茸 马宝龙 +1 位作者 张鹏 高学敏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44,187,共19页
AI主播直播带货是电商直播领域的新热点,聚焦AI主播直播营销情景,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将AI主播特征概括为可爱度、活力性、专业性、响应性四个方面,从互动的技术体验感知和社会交互感知双重视角来探究对购买意愿的影响。通过对420个看... AI主播直播带货是电商直播领域的新热点,聚焦AI主播直播营销情景,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将AI主播特征概括为可爱度、活力性、专业性、响应性四个方面,从互动的技术体验感知和社会交互感知双重视角来探究对购买意愿的影响。通过对420个看过AI直播带货的样本调研分析发现:(1)AI主播特征(可爱度、活力性、专业性、响应性)与购买意愿正相关;(2)感知新奇和社交临场感在AI主播特征影响购买意愿的关系中发挥着中介作用。(3)消费者创新性发挥着调节作用,随着创新性的提升,活力性、响应性对感知新奇、社会临场感和购买意愿的积极影响均得到加强,可爱度对感知新奇而不是社会临场感的正向影响也得以提升,但创新性对专业性影响感知新奇、社会临场感及购买意愿的关系均无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主播 购买意愿 感知新奇 社会临场感 消费者创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安全保障措施影响的乘客顺风车风险感知建模与分析
6
作者 景鹏 蒋成玺 +2 位作者 潘克文 陈媛媛 查晔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4-292,共9页
为深入解析安全保障措施对居民顺风车出行决策行为的影响,完善顺风车安保、服务体系,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构建乘客使用顺风车意向的理论框架,以中国城市居民为例,建立多指标多因果模型进行影响路径验证分析,并进一步利用综合加权平均法评... 为深入解析安全保障措施对居民顺风车出行决策行为的影响,完善顺风车安保、服务体系,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构建乘客使用顺风车意向的理论框架,以中国城市居民为例,建立多指标多因果模型进行影响路径验证分析,并进一步利用综合加权平均法评估安全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安全风险是阻碍乘客使用顺风车的关键因素,而隐私风险对使用意向的负向影响却不显著;男性群体、对顺风车使用频率较高的群体、年龄较大的群体在措施上线后对使用顺风车出行呈现更积极的态度.安全措施的有效性分析显示,安全响应、车主审查和车主识别得分分别为6.43、6.07和6.02,乘客对这3项整改措施认可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风车 技术接受模型 感知风险 安全保障措施 使用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值-风险-意愿模型的新能源汽车购买行为研究
7
作者 聂洪光 张玉欣 莫建雷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0-140,共11页
本文以感知价值理论和感知风险理论为基础,建立基于价值-风险-意愿框架的新能源汽车购买决策行为理论模型,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环境和政策等方面因素,研究新能源汽车的购买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是由消费者对新能源... 本文以感知价值理论和感知风险理论为基础,建立基于价值-风险-意愿框架的新能源汽车购买决策行为理论模型,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环境和政策等方面因素,研究新能源汽车的购买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是由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经济等方面的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共同决定的。新能源汽车购买激励政策和消费者创新性对新能源汽车的感知价值具有显著影响;新能源汽车相对较高的价格和有限的续航里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感知风险,从而会负向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调节变量分析表明具备更多环境知识和感知有效性的消费者,其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转化为购买行为的可能性更大。多群组分析结果表明:女性群组、低学历群组、高收入群组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转化为购买行为的可能性更大。另外,有充电桩、低寒地区消费者的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转化为购买行为的可能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感知价值 感知风险 购买行为 激励政策 消费者创新性 环境知识 感知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优于单独:信息干预对大学生锻炼意愿和行为的促进
8
作者 高琳 高淑青 +1 位作者 张洁琪 张连成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179,共8页
目的:通过单次干预和长期干预2个子实验,探讨不同信息框架干预对大学生锻炼意愿和行为的影响。方法:实验1选取大学生102名,对被试进行4(信息框架:正性、负性、联合、对照)×2(信息注意偏好:正性、负性)的设计,评估锻炼意愿在信息干... 目的:通过单次干预和长期干预2个子实验,探讨不同信息框架干预对大学生锻炼意愿和行为的影响。方法:实验1选取大学生102名,对被试进行4(信息框架:正性、负性、联合、对照)×2(信息注意偏好:正性、负性)的设计,评估锻炼意愿在信息干预前后的变化。实验2选取大学生52名,采用2(组别:信息干预、对照)×5(干预周期:基线、6周、8周、10周和12周)混合实验设计,明确干预周期与锻炼行为之间的量效关系。结果:单次锻炼相关的信息干预能增强大学生锻炼意愿,且正负性联合信息干预的效果最佳,信息注意偏好未能调节信息干预对锻炼意愿的影响,锻炼风险认知在信息干预与锻炼意愿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长期联合信息干预对大学生锻炼行为量有显著的改善效果,6周的干预已能达到最优效果。结论:对大学生进行锻炼意愿和行为的信息干预时,可以首选正负性联合信息进行干预,同时适度提高大学生锻炼风险认知水平,对其锻炼意愿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在联合信息干预周期剂量选择上,每周3次、6周的联合信息干预即能较好地促进大学生的锻炼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框架 信息干预 风险认知 锻炼意愿 锻炼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社会交互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感知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凯 张群祥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59-265,共7页
在网络化时代,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为促进政府和企业更好地把握消费者的社会交互行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管理措施和政策,本文借鉴认知-情感-意动理论、信任转移理论,结合“土坑酸菜”事件,构建了网络社会交互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 在网络化时代,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为促进政府和企业更好地把握消费者的社会交互行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管理措施和政策,本文借鉴认知-情感-意动理论、信任转移理论,结合“土坑酸菜”事件,构建了网络社会交互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感知的影响模型。研究共收集有效问卷406份,采用SPSS和AMOS实证分析了网络社会交互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感知的影响,并探究了认知信任对上述关系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网络社会交互和认知信任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感知产生负向影响,网络社会交互会对认知信任产生正向影响,认知信任可以在网络社会交互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感知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 农产品质量安全 网络社会交互 认知信任 风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善因营销中公益项目选项数量对消费者选择体验的影响机理:一个被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
10
作者 郑玲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76,共9页
为探究网络善因营销中公益项目选项数量对消费者选择体验的影响机理,基于认知负荷理论,构建了公益项目选项数量通过多样性感知与认知负荷作用于消费者选择体验的链式中介模型,考察选项分类在该模型中的调节作用,并通过2个实验进行实证... 为探究网络善因营销中公益项目选项数量对消费者选择体验的影响机理,基于认知负荷理论,构建了公益项目选项数量通过多样性感知与认知负荷作用于消费者选择体验的链式中介模型,考察选项分类在该模型中的调节作用,并通过2个实验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公益项目选项数量越多,消费者多样性感知越强,进而产生越强的认知负荷,最后产生越多的选择后负性体验;相较于公益项目选项没有分类,当公益项目选项按可互补性特质进行分类时,公益项目选项数量对多样性感知的正向影响增强,多样性感知与认知负荷在公益项目选项数量与消费者选择体验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因营销 消费者选择权 多样性感知 认知负荷 选择超载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老资本变动对农村老年人养老策略的动态影响机制研究
11
作者 王萍 张浩川 李亚静 《人口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96,共16页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农村地区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挑战,农村老年人养老资本不足,其养老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本文利用2018年和2021年“安徽省农村老年人生活福利状况”追踪调查数据,运用Logit回归模型从经济、照料和情感...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农村地区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挑战,农村老年人养老资本不足,其养老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本文利用2018年和2021年“安徽省农村老年人生活福利状况”追踪调查数据,运用Logit回归模型从经济、照料和情感等方面系统剖析养老资本变动对农村老年人养老策略的动态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策略分为自我养老型、家庭养老型、社会养老型和平衡养老型四种类型;在经济维度,金融资本增加显著促进农村老年人选择家庭养老型策略,而自然资本增加显著减弱农村老年人选择社会养老型策略;在照料维度,自然资本增加显著减弱农村老年人选择平衡养老型策略;在情感维度,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增加显著促进老年人选择自我养老型策略。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以养老风险感知为中介变量,在经济维度,养老风险感知在金融资本增加影响老年人选择社会养老型策略时发挥中介作用;在照料维度,养老风险感知的中介作用不显著;在情感维度,养老风险感知在金融资本增加影响老年人选择自我养老型策略时发挥中介作用。农村老年人会在权衡自身状况、家庭资源和可利用的环境资源后选择最适合的养老策略,比如从依赖社会养老型转向家庭养老型或自我养老型,反映了老年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理性行为”。在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剧和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弱化的背景下,分析农村老年人养老资本与养老策略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养老资本变动情况下养老风险感知对养老策略选择的动态影响机制,对于完善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文章建议多渠道提升农村老年人养老资本存量,开展农村老年人的教育和培训项目,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方式;全方位强化农村人群全生命周期的风险防范意识,开展宣传教育、政策激励和财政补贴等活动。同时要促进农村老年人养老资源的多样化供给方式,关注巩固家庭养老的核心作用,增强个人及社会养老服务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资本 养老策略 养老风险感知 农村老年人 动态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AM/TPB的感知风险认知对农户参与农业灾害应急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李丹 孟梅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3期264-268,共5页
农业灾害应急管理是保障农户收入、分散农业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基于TAM/TPB整合模型,依据在乌鲁木齐市调研所得802份有效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户参与农业灾害应急管理行为影响因素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参与农业灾害应急管... 农业灾害应急管理是保障农户收入、分散农业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基于TAM/TPB整合模型,依据在乌鲁木齐市调研所得802份有效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户参与农业灾害应急管理行为影响因素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参与农业灾害应急管理行为主要受到感知有用性、主观规范、功能性风险、情感性风险影响,感知易用性并不显著影响农户意愿。感知有用性、主观规范正向影响农户参与农业灾害应急管理行为,影响效应为感知有用性>主观规范;功能性风险、情感性风险均负向影响农户参与农业灾害应急管理,相比情感性风险,农户更加在意经济上的得失。主观规范负向影响农户功能性风险、情感性风险;感知有用性仅能有效影响农户功能性风险,感知易用性与二者无明显关联性。建议强化农业灾害应急管理教育和培训、正视感知风险对农户的内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管理 农业灾害 感知风险 TAM/TPB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手机的使用对消费决策风险偏好的影响机制
13
作者 毕圣 任盛如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174,共13页
前人研究表明,消费者在使用不同设备时,其行为和决策方式在多方面有明显差异。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各种设备上完成各项消费决策,研究电脑与手机差异变得越来越重要。依据具身认知理论,相比较电脑,使用智能手机会增强消费者的感知控制... 前人研究表明,消费者在使用不同设备时,其行为和决策方式在多方面有明显差异。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各种设备上完成各项消费决策,研究电脑与手机差异变得越来越重要。依据具身认知理论,相比较电脑,使用智能手机会增强消费者的感知控制感,从而导致其更容易做出高风险的消费决策。通过四个实验证实了这一假设。同时,发现消费者的自我建构在智能手机使用对消费决策风险偏好的影响中起到调节作用。独立型自我建构(而不是依赖型自我建构)的消费者在使用手机时更加偏好消费风险决策。因此,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应关注不同设备对消费者决策行为的影响,特别是在智能手机使用环境下,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以更好地引导高风险消费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手机 感知控制 消费决策风险偏好 具身认知 自我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手”为攻,匠心独具:营销中的手工制作效应
14
作者 秦环宇 刘展呈 +1 位作者 谢志鹏 吕林祥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2-380,共19页
虽然标准化的工业产品已经成为市场主流,但手工制作的产品却意外地受到消费者热捧。然而有关手工制作的文献零散分布于管理学、艺术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结论之间也存在矛盾,难以解释新技术赋能下手工制作的新兴现象。现有手工制... 虽然标准化的工业产品已经成为市场主流,但手工制作的产品却意外地受到消费者热捧。然而有关手工制作的文献零散分布于管理学、艺术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结论之间也存在矛盾,难以解释新技术赋能下手工制作的新兴现象。现有手工制作效应的理论框架主要围绕手工制作的定义、分类及其影响展开;手工制作效应的心理机制主要包括感知自然、感知独特、感知质量、感知努力、感知“爱”和心理所有权;同时,手工制作效应还会受到产品类型、消费情境和消费者特征等因素的调节。手工制作在新的商业环境下具有独特的理论意义和营销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工制作 工匠精神 感知独特 心理所有权 消费者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还是静态?成分图像呈现方式对感知产品功效的影响
15
作者 江红艳 张梦婷 +1 位作者 康春晓 刘钧文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510,共16页
产品包装元素是影响产品功效的重要因素。前人研究集中探讨包装元素的数量、尺寸等特征对感知产品功效的影响,缺乏深入探察成分图像不同呈现方式(动态vs.静态)对感知产品功效的影响。鉴于此,本文聚焦包装上的成分图像,在科技赋能动态设... 产品包装元素是影响产品功效的重要因素。前人研究集中探讨包装元素的数量、尺寸等特征对感知产品功效的影响,缺乏深入探察成分图像不同呈现方式(动态vs.静态)对感知产品功效的影响。鉴于此,本文聚焦包装上的成分图像,在科技赋能动态设计的现实背景下,探究包装上成分图像的呈现方式(动态vs.静态)对感知产品功效的影响。通过三个情景实验和一个实验室实验发现:成分图像呈现方式会显著影响感知产品功效,且心理意象在上述过程中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同时感知绩效风险为上述中介效应成立的边界条件。本研究不仅拓展了心理意象和感知绩效风险的内涵和应用领域,还为企业如何利用包装设计提高感知产品功效提供营销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图像 动静呈现方式 感知产品功效 心理意象 感知绩效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产品短视频内容营销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童俊 敖茜颖 王凯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2-318,共7页
选取白酒产品为研究对象,基于刺激-机体-行为(S-O-R)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及实证研究,构建以白酒产品短视频内容营销为自变量,感知价值为中介变量,消费者购买意愿为因变量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白酒产品短视频内容营销的娱乐型内容和情感... 选取白酒产品为研究对象,基于刺激-机体-行为(S-O-R)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及实证研究,构建以白酒产品短视频内容营销为自变量,感知价值为中介变量,消费者购买意愿为因变量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白酒产品短视频内容营销的娱乐型内容和情感型内容正向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白酒产品短视频内容营销的功能型、娱乐型和情感型内容正向影响消费者的感知价值;感知价值正向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感知价值在白酒产品短视频内容营销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据此提出对策建议:精准把控短视频时长和投放时间;提高短视频的娱乐性和情感互动性,通过互动促使消费者将感知价值转化为购买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产品 短视频内容营销 感知价值 消费者购买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错就“措”还是改“谐”归正?谐音对消费者广告评价的影响
17
作者 周寿江 赵一晨 +1 位作者 张瑾瑜 康琪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1-348,共18页
谐音早已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重要广告语言工具,但尚未有研究考察谐音对广告效果的影响。基于失谐理论,本文通过7个实验(N=2456),考察了谐音对广告评价的影响,以及其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发现,谐音能够促使消费者产生更为积极的广告... 谐音早已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重要广告语言工具,但尚未有研究考察谐音对广告效果的影响。基于失谐理论,本文通过7个实验(N=2456),考察了谐音对广告评价的影响,以及其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发现,谐音能够促使消费者产生更为积极的广告评价,且这一影响藉由新颖性、有趣性的链式中介而实现。然而,谐音对广告评价的这一积极效应会受到消费者新颖性寻求水平、产品消费风险、广告诉求的调节。具体而言,当消费者的新颖性寻求水平较低,或者产品消费风险很高、广告突出权威性时,谐音对广告评价的这一影响会受到削弱。本文结论不仅丰富了谐音启动和失谐理论方面的研究,也为企业广告实践和营销沟通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管理洞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音 失谐 新颖性寻求 感知风险 广告诉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医用耗材SPD管理的风险分析与优化策略
18
作者 魏苏璟 杨晶 +1 位作者 黄心如 谈在祥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84,共4页
公立医院医用耗材SPD管理面临合规性不足、数据信息安全隐患、责权利边界不清以及供应商遴选和管理欠佳等风险。对此,公立医院应从合规审查、制度优化、强化数据安全、加强供应商管理和优化供应链入手,提高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水平。
关键词 SPD 医用耗材 公立医院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表征的车内辅助信息设计模型
19
作者 柯善军 王钰苗 +2 位作者 聂成洋 何邦胜 郭栋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9-918,共10页
为研究信息如何精准表征风险以辅助驾驶员准确感知环境,设计包含不同模态、变量和参数的信息样本进行紧迫度和扰人度感知测量实验,并根据感知测量结果,构建包含模态排序、变量选择和参数寻优的3层次车内辅助信息设计模型。首先,针对视... 为研究信息如何精准表征风险以辅助驾驶员准确感知环境,设计包含不同模态、变量和参数的信息样本进行紧迫度和扰人度感知测量实验,并根据感知测量结果,构建包含模态排序、变量选择和参数寻优的3层次车内辅助信息设计模型。首先,针对视觉、听觉和触觉模态,分别对比其各个设计变量的紧迫度感知差分灵敏度,选择差分灵敏度最高的设计变量作为该模态的风险表征变量,通过该模态的参数水平变化表征风险变化。其次,针对每个非风险表征变量,分别比较其不同参数水平的感知紧迫度与扰人度差值,并将差值最大的参数水平作为该变量的最佳参数水平,结合风险表征变量构建各个模态的辅助信息模型。然后,拟合3个模态的紧迫度和扰人度线性方程,观察同紧迫度下各个模态的扰人度差异,按照高紧迫低扰人原则进行模态优先级排序。最后,按照顺序对各个模态辅助信息模型进行叠加,形成“4级视觉闪烁频率+5级触觉震动占空比+6级听觉脉冲间隙”的多模态车内辅助信息模型。构建的车内辅助信息模型,可以实现对15级环境风险的精准表征,为驾驶员准确感知环境、保障驾驶安全提供了有益地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内辅助信息 风险表征 感知紧迫度 扰人度 差分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粉安全事件冲击对消费者奶产品安全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20
作者 蒯婷婷 石研研 谢建国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46-351,360,共7页
为促进奶产品企业良好有序的发展,基于江苏省消费者调查数据,以奶粉安全事件为例,运用有序Logit模型对消费者奶产品安全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女性较男性更容易担心奶粉质量安全;年龄、学历、收入相对较高的消费者以及... 为促进奶产品企业良好有序的发展,基于江苏省消费者调查数据,以奶粉安全事件为例,运用有序Logit模型对消费者奶产品安全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女性较男性更容易担心奶粉质量安全;年龄、学历、收入相对较高的消费者以及对政府、企业应急处理方式满意的消费者对于奶粉质量安全的感知更加强烈;消费者的职业以及消费者对奶粉安全事件的了解度对奶产品安全的感知会产生影响。因此,一旦出现奶粉安全事件,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应在有效的时间范围内与消费者取得最大程度的沟通;针对不同人群进行科学的风险交流,避免恐慌性应对行为的发生,同时建立开放、透明的奶产品安全事件应对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信息情境 消费者 奶产品 风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