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街头官僚自由裁量决策的道德困境与公众归责倾向 被引量:2
1
作者 徐浩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19,198,共22页
公众通过社交媒体对街头官僚的自由裁量决策发表看法并对负面后果进行归责,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同样出现负面后果的自由裁量决策中,公众是否会依据自由裁量决策的议题属性形成差异的归责倾向?论文探讨公众如何对具有道德困境属性的... 公众通过社交媒体对街头官僚的自由裁量决策发表看法并对负面后果进行归责,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同样出现负面后果的自由裁量决策中,公众是否会依据自由裁量决策的议题属性形成差异的归责倾向?论文探讨公众如何对具有道德困境属性的街头官僚自由裁量决策的负面后果进行归责,通过一项多案例研究,以及一项调查实验研究发现:(1)公众在面对具有显著道德困境属性的自由裁量决策时,更不倾向归责于街头官僚且更能够容忍负面后果;(2)公众在对具有道德困境属性的自由裁量决策进行归责中存在两种心理机制,具体是“对负面后果的积极归因”和“较少的愤怒情绪”。研究实证结论表明,在街头官僚自由裁量决策出现负面后果时,政府旨在回应社会问责压力的强力问责举措并不总能获得公众的支持。在对引起公众关注的自由裁量负面后果实施问责时,地方政府应根据议题属性做出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责 街头官僚 自由裁量决策 道德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伤害危机中消费者责任归因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通 青平 刘贝贝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6期79-86,共8页
消费者的主观归因能够更好地预测农产品伤害危机对涉事企业及相关组织的危害。结合质化和量化研究方法,对农产品伤害危机中消费者责任归因的结构和结果变量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努力不足的归因相较于能力不足会导致更加负面的企业态度... 消费者的主观归因能够更好地预测农产品伤害危机对涉事企业及相关组织的危害。结合质化和量化研究方法,对农产品伤害危机中消费者责任归因的结构和结果变量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努力不足的归因相较于能力不足会导致更加负面的企业态度或政府信任;责任无论归咎于企业还是政府都会对企业产生负面的态度;只有当消费者认为责任归结于政府(而非企业)时,才会降低对政府的信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伤害危机 消费者责任归因结构 企业态度 政府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人化有助于缓解机器人服务失败后的顾客不满吗?——责任归因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汪旭晖 苏晨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7-70,共14页
基于归因理论和刻板印象内容模型(Stereotype Content Model,SCM),通过2个实验,探讨服务机器人拟人化程度(高vs.低)对顾客不满的影响以及责任归因的中介作用和服务失败类型(过程失败vs.结果失败)有中介的调节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服务... 基于归因理论和刻板印象内容模型(Stereotype Content Model,SCM),通过2个实验,探讨服务机器人拟人化程度(高vs.低)对顾客不满的影响以及责任归因的中介作用和服务失败类型(过程失败vs.结果失败)有中介的调节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服务失败情境下,服务机器人拟人化会负向影响顾客不满;责任归因在服务机器人拟人化影响顾客不满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服务失败类型调节了服务机器人拟人化对顾客不满的影响,并调节了责任归因的中介强度。研究结论可以为酒店、餐饮等服务行业制定服务机器人选用策略以及缓解机器人服务失败后顾客的负面反应(顾客不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机器人 拟人化 服务失败类型 责备归因 顾客不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契约破坏会诱使管理者职务侵占吗?——基于认知-情绪的双路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邑早 于洪鉴 黄诗华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2-112,共11页
从组织-成员互动视角切入,考察了管理者职务侵占的微观心理动因。当管理者感知的心理契约破坏感越强时,在自我补偿动机的驱使下,其实施职务侵占行为的倾向性则越强。采用情景模拟的研究方法,实证结果支持了上述理论推断,心理契约破坏对... 从组织-成员互动视角切入,考察了管理者职务侵占的微观心理动因。当管理者感知的心理契约破坏感越强时,在自我补偿动机的驱使下,其实施职务侵占行为的倾向性则越强。采用情景模拟的研究方法,实证结果支持了上述理论推断,心理契约破坏对管理者的职务侵占倾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考察了上述影响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责备归因、负性道德情绪在心理契约破坏和职务侵占倾向之间发挥着同步和链式中介效应。此外,通过对比发现,负性道德情绪所揭示的情绪作用路径最大,责备归因所揭示的认知作用路径次之,而两者的链式作用路径影响最低。本文深化了现有研究对于管理者职务侵占动因的认识,进一步揭示了管理者伦理道德决策的心理黑箱,为法务工作关于管理者犯罪溯源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契约破坏 管理者职务侵占 责备归因 负性道德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