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9篇文章
< 1 2 1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赋能高职教学方式改革创新的逻辑起点、现实境遇和模式优化——基于知识建构视角 被引量:4
1
作者 朱乾娜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2,共8页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为高职院校教学方式改革创新提供了技术手段支持。在知识建构视域下,人工智能赋能高职院校教学方式改革创新,理论逻辑起点是知识论视域下的人工智能的三维依存,技术逻辑起点是数字化转型赋能职业教育的技术优势,实践逻...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为高职院校教学方式改革创新提供了技术手段支持。在知识建构视域下,人工智能赋能高职院校教学方式改革创新,理论逻辑起点是知识论视域下的人工智能的三维依存,技术逻辑起点是数字化转型赋能职业教育的技术优势,实践逻辑起点是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实践要求,时代逻辑起点是新质生产力前瞻性人才培养的时代诉求。但是当前,存在四个方面现实境遇争夺:“以学生为中心”与“以技术为中心”的认知争夺、“数智化教学”与“学徒式教学”的形式争夺、“数字化虚拟教师”与“现实类权威教师”的角色争夺、“区域化聚集”与“普遍化发展”的资源争夺。知识论视域下,建构“四维协同一体化”教学方式改革创新模式,其实施路径:一是“以知技素养”为核心,突出建设技能型、学习型社会为导向,聚焦未来数字化时代就业知技能力培养;二是兼顾“经师”“人师”和“智师”,发挥“人―机―智”互补功效,畅通师生教育情感链接和通道;三是利用好智慧教学平台,发挥中国式学徒制教学优势,将技术赋能转化为智慧赋能;四是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资金投入,拓展“校企+政企”的产教融合模式,优化校内外两类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数字化 知识建构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小散工程建设中的安全风险及应对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治宇 刘思彤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59,88,共6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小散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隐患也逐渐增多。文章通过实证考察,梳理了小散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来源,并结合实践需求,归纳提出健全完善管理法律法规、构建规范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规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小散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隐患也逐渐增多。文章通过实证考察,梳理了小散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来源,并结合实践需求,归纳提出健全完善管理法律法规、构建规范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规范工程发包行为以及严格施工现场管理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散工程 安全管理 风险来源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价值·实践:教育家精神引领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三重向度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先亮 廖粤生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5,共7页
教育家精神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精神写照,是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重要指引与动力源泉。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以“是何-为何-如何”为主线,提出教育家精神引领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认识向度、价值向度与实践向度。研... 教育家精神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精神写照,是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重要指引与动力源泉。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以“是何-为何-如何”为主线,提出教育家精神引领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认识向度、价值向度与实践向度。研究认为,教育家精神引领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进而塑造教育家型体育教师,具有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创造性相衔接、特殊性与普遍性相协调、理论性与实践性相呼应的特征。研究发现,教育家精神引领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价值在于为体育教师自我师德修养提供目标指引,为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提供路径支撑,为社会公众认同体育教师提供正面符号。据此,提出以教育家精神引领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中国特色实践路径:以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深化体育教师专业认同;以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培育体育教师专业道德;以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拓展体育教师专业知识;以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提升体育教师专业能力;以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革新体育教师专业理念;以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明确体育教师专业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体育教师 教师队伍 教育强国 高质量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韧性治理视域下“双高建设计划”的现实价值、内涵要义和建设逻辑 被引量:3
4
作者 霍丽娟 吴升刚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11,共7页
“双高建设计划”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风向标”和“助推器”。第二期“双高建设计划”以“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为导向,遵循“对接需求—机制创新—要素迭代”的建设逻辑框架,... “双高建设计划”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风向标”和“助推器”。第二期“双高建设计划”以“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为导向,遵循“对接需求—机制创新—要素迭代”的建设逻辑框架,围绕对接产业适配需求、思政引领贯穿全局、平台搭建聚合资源、数字赋能重塑生态、要素迭代提升内涵、服务贡献彰显效能等六个方面加强建设,旨在将教学改革关键变量转化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其核心是教学关键要素改革创新和职业教育的生态重塑,反映和体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韧性治理,具有精准性、协同性、集成性和调适性的运行特征。未来建设中,应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同的关系,谋划好专业内涵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教学关键要素与育人体系的关系,把握好改革任务举措与资源配置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建设计划” 要素优化 韧性治理 教学关键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中微塑料的来源及去除机理研究现状
5
作者 董雯 张亚坤 +3 位作者 李怀恩 李家科 徐志嫱 陈禹彤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30,35,共5页
人工湿地中微塑料主要来源于人为来源(污水排放、农业和工业生产)和自然来源(地表径流、大气沉降)。影响微塑料去除的主要因素包括基质截留、植物拦截与吸收、生物膜滞留、微生物分解。分析表明,基质在微塑料去除中起主导作用,植物的去... 人工湿地中微塑料主要来源于人为来源(污水排放、农业和工业生产)和自然来源(地表径流、大气沉降)。影响微塑料去除的主要因素包括基质截留、植物拦截与吸收、生物膜滞留、微生物分解。分析表明,基质在微塑料去除中起主导作用,植物的去除效果相对有限,微生物是微塑料的主要分解者。研究人工湿地中微塑料的来源及去除机理,对于提升人工湿地的处理效能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微塑料 来源 影响因素 去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生态涵养区建设二十年:历程演进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贵祥 马广鹏 +2 位作者 李繁繁 陈小龙 曾见闻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0-171,I0001-I0003,共15页
北京生态涵养区是以水源涵养和生态屏障建设为主要任务的特色功能区,为首都整体发展提供生态安全保障和生态服务支撑。回顾发展历程、诊断新阶段问题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对于实现建设流域水质提升、乡村产业转型和“两山”价值的现代化... 北京生态涵养区是以水源涵养和生态屏障建设为主要任务的特色功能区,为首都整体发展提供生态安全保障和生态服务支撑。回顾发展历程、诊断新阶段问题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对于实现建设流域水质提升、乡村产业转型和“两山”价值的现代化发展示范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从时间上看,北京生态涵养区建设经历了差异化转型、优化提升和现代化绿色发展3个阶段;从空间上看,在不同尺度的行政区间互动与博弈,实现了任务目标与发展路径的协调。近二十年来,北京生态涵养区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涵养区生态质量有所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均得到了优化,农村居民生活质量随之提升,北京乃至京津冀整体效益凸显。但在生态系统韧性、居民绝对收入、产业基础设施、生态变现的市场参与和治理体系等方面仍面临较大发展困境。展望未来,应从以科技夯实生态保护成效、营造市场化的企业生长环境、挖掘地区特色产业优势、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优化监管评价体系和面向国际扩大交流合作等方面,系统推进北京生态涵养区建设迈向更高效率、更高水平、更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水源涵养 生态屏障 区域协同 生态涵养区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强国价值、内容体系与实践方略 被引量:2
7
作者 罗生全 董照星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9-168,共10页
引导教师队伍走向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有助于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和塑造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遵循“全面质量管理... 引导教师队伍走向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有助于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和塑造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遵循“全面质量管理”的逻辑,以“高质量”为核心,聚焦教师专业发展的质量形成系统,夯实教师综合管理改革的质量监测系统,形成支持教师队伍发展的质量保证系统。从“教师队伍建设质量”到“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要经过“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这一动态交互过程。为此,要依托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以优化治理效能为杠杆提升数字化能力服务教师队伍发展,以整合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为根本捍卫教师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强国 教师教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8
作者 陈献忠 周丽 +1 位作者 夏媛媛 曹钰 《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共4页
微生物遗传育种学是生物工程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为学生传授微生物遗传学和育种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工程技术的重要基础。教学团队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从课程目标、教学手段、教学组织、课程评价等方面... 微生物遗传育种学是生物工程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为学生传授微生物遗传学和育种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工程技术的重要基础。教学团队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从课程目标、教学手段、教学组织、课程评价等方面,开展系统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基于发酵工程特色的生物工程类人才培养目标和未来产业需求,凝练了知识、能力、素养的“三位一体”课程目标。通过强化全过程性的评价方式、建立研讨式授课方法、整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构建新型教学团队架构,系统革新该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持续加强微生物遗传育种学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遗传育种学 以学生为中心 成果导向教育 课程建设 研讨式课堂 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外语智能教学界面情境植入研究
9
作者 王珏 邵楠希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6-176,共11页
随着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认知语法正在经历形式上变革的契机。情境植入理论作为语言学家罗纳德·兰盖克认知语法理论的核心观点,以抽象情境构式识解语义的形式,揭示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语言使用特征。本研究试将这一特征应... 随着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认知语法正在经历形式上变革的契机。情境植入理论作为语言学家罗纳德·兰盖克认知语法理论的核心观点,以抽象情境构式识解语义的形式,揭示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语言使用特征。本研究试将这一特征应用于外语智能化教学界面,从情境植入的识解范畴、模型构建、锁定凸显和依存结构等方面,解析在虚拟现实条件下的情境构式特征与模型构建方法,以期在外语智能教学界面上打开情境植入的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植入 智能界面 模型构建 外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阶递进混合式教学在母婴儿童护理学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李萍 洪梅 +6 位作者 贾佳 高焕香 丁武华 景卫利 孙慧 柯晓燕 刘晓玲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64-68,共5页
目的探讨四阶递进混合式教学在母婴儿童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级护理本科班116名护生作为对照组,2020级护理本科班106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母婴儿童护理学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创设案例情境,构建并... 目的探讨四阶递进混合式教学在母婴儿童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级护理本科班116名护生作为对照组,2020级护理本科班106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母婴儿童护理学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创设案例情境,构建并实施课前线上学习(学理)-线下翻转课堂(固知)-实训、见习、模拟教学(操练)-社会服务(践行)四阶递进混合式教学。结果观察组课程考试成绩、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总分及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满意度评分为4.38~4.59分。结论四阶递进混合式教学应用于母婴儿童护理学教学,有助于提升护生的课程教学效果及学业自我效能,并得到护生普遍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护生 母婴儿童护理学 递进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 翻转课堂 社会服务 学业自我效能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的墓葬遗址虚拟建构实验教学探索
11
作者 张婷 翟龙宇 +3 位作者 刘育铭 李静坤 杨春雨 刘博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7-231,268,共6页
运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以北魏宣武帝景陵遗址为对象进行虚拟建构实验教学。针对外业信息采集、内业数据处理、建筑内部病害标记与汇总、BIM模型建构与虚拟修缮4个模块开展对学生仪器使用、数据处理... 运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以北魏宣武帝景陵遗址为对象进行虚拟建构实验教学。针对外业信息采集、内业数据处理、建筑内部病害标记与汇总、BIM模型建构与虚拟修缮4个模块开展对学生仪器使用、数据处理、建筑病害整理和BIM建模方法等方面的对应训练。教学实践表明,结合建筑遗产实际项目的实验教学能够有效保障学生对于相关技术的理解与掌握,锻炼设备操作与课题研究能力,锤炼专业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提升遗产保护意识、开拓遗产保护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 景陵墓葬遗址 虚拟建构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平台建设推动动物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机遇与挑战
12
作者 张国敏 贾晓庆 +4 位作者 金晓曦 杨平 乔文娜 张艺佳 苏娟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4期274-277,共4页
动物解剖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兽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传统的动物解剖学教学模式多依赖教材讲解和动物标本的现场操作,虽然能提供基本的知识框架和技能训练,但在教学效果、学习体验和个性化需... 动物解剖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兽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传统的动物解剖学教学模式多依赖教材讲解和动物标本的现场操作,虽然能提供基本的知识框架和技能训练,但在教学效果、学习体验和个性化需求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的局限性。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的教学平台建设已经成为提升动物解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然而,教学平台建设仍面临着技术、平台内容和师资等方面的挑战,教育资源共享和个性化学习仍然是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文章阐述了动物解剖学课程教学平台建设的意义,介绍了该课程教学平台建设现状、数智化技术的应用、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旨在推动动物解剖学课程教学平台的建设,为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兽医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平台建设 数字化转型 智能化教学 个性化学习 机遇与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科普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反思
13
作者 杨德红 王坤 +3 位作者 杨利婷 范文捷 张留学 赵尧敏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02-1009,共8页
当前我国青年学生科学素养水平仍然偏低,大学科普教育刻不容缓。同时,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显著,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大学科普和课程思政在大学课堂能否携手并进?论文论证了二者在育人育才目标上的一致性及其相融相通的紧密... 当前我国青年学生科学素养水平仍然偏低,大学科普教育刻不容缓。同时,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显著,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大学科普和课程思政在大学课堂能否携手并进?论文论证了二者在育人育才目标上的一致性及其相融相通的紧密关系,介绍了我校以科普为特色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模式,从科普理念、教学目标、科普创作、科普成果和思政成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提出科普和思政都是高等教育的有良因子,根植在大学课堂,二者可以同向同行,为培养高素质青年人才共同发力;其深度融合有助于学生践行“知行合一”,并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高阶考核模式。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提供新思维新范式,也为推动当前高校化学科普教育活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科普 课程思政 有机化学 教学实践 科普创作 建设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中心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4
作者 陈佑清 朱莉萍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57,共11页
学习中心教学基于学生素养发展的机制,主张课堂教学过程应以学生能动、独立学习活动为本体(以学为中心),而将教师作用聚焦在引起学生能动参与学习活动并促进学生独立完成学习过程(教为学服务)。学习中心教学是促进核心素养落地所需的一... 学习中心教学基于学生素养发展的机制,主张课堂教学过程应以学生能动、独立学习活动为本体(以学为中心),而将教师作用聚焦在引起学生能动参与学习活动并促进学生独立完成学习过程(教为学服务)。学习中心教学是促进核心素养落地所需的一种教学形态或教学结构。针对当前推进学习中心教学的迫切要求,需要构建与学习中心教学相适应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文献研究、焦点访谈、案例分析,首先初步拟定学习中心教学评价指标框架;然后采用德尔菲法,对初拟的学习中心教学评价指标框架进行修订,确立了包含学习活动设计、学习过程组织、学习过程促进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观测点的学习中心教学评价指标框架;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分配权重,形成可实际操作运用的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学习中心教学 学习中心教学评价 指标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食品分析与检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5
作者 张国栋 周军 +2 位作者 杨琴 李旭东 郭爱明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期128-130,共3页
基于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目前学生培养现状和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对农产品加工与检测专业的“食品分析与检测”课程开展了OBE教学模式改革,明确了学习目标,反向重构了学习内容。结果发现,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注重持续改进的OBE... 基于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目前学生培养现状和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对农产品加工与检测专业的“食品分析与检测”课程开展了OBE教学模式改革,明确了学习目标,反向重构了学习内容。结果发现,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注重持续改进的OBE教育理念符合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规律,能够改善学生兴趣不高、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脱节、教学效果评价方法单一、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等弊端,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 食品分析与检测 教学改革 反向重构 成果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学科专业教研室设置构拟
16
作者 汤洪 厉志鹏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60,206,共10页
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应时而生,承载着时代新使命,为中文和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培养优秀专业人才。如何合理划分、设置科学的基层教研室,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研究的基础功能以及达成人才培养目标,成为当前建设该学科专业所面临的重要现实问... 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应时而生,承载着时代新使命,为中文和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培养优秀专业人才。如何合理划分、设置科学的基层教研室,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研究的基础功能以及达成人才培养目标,成为当前建设该学科专业所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依据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交叉学科属性,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与学生职业发展目标,可以构拟语言教研室、文学教研室、跨文化教研室和国际中文教学法教研室等四个教研室,为新时期国际中文教育学科专业教研室设置以及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具备中国文化阐释传播能力的双语、双文化新型人才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 教研室 学科建设 专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高校智慧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17
作者 尹良芬 罗朝喜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4期155-158,163,共5页
农业高校涉农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因受植物生长周期及季节限制,加上植物种植占地多、成本高而开展困难。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工作的推进,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华中农业大学作物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 农业高校涉农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因受植物生长周期及季节限制,加上植物种植占地多、成本高而开展困难。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工作的推进,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华中农业大学作物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确立智慧实践教学理念,设立智慧实践教学目标,组建以互动显微镜、“有教灵境”为代表的智慧实践教学场景,构建智慧实践教学管理平台,创建数字化实践教学资源,以及开展智慧实践教学活动等举措重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打破时空限制,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实操能力过硬、兼具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技能的创新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校 智慧教学 实践教学 体系构建 创新应用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与探索
18
作者 曹平华 李晓霞 +5 位作者 张震 张小玲 徐志谦 周臣 文凤云 刘玉梅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5年第4期89-92,96,共5页
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其核心在于实现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的深度融合。案例教学是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促进产教融合的重要途径,而优质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则是确保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当前畜牧领域专业... 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其核心在于实现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的深度融合。案例教学是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促进产教融合的重要途径,而优质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则是确保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当前畜牧领域专业学位课程普遍存在实践案例不足、案例内容滞后等问题,制约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文章以“动物繁殖理论与生物技术”课程为例,系统阐释了教学案例库建设在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促进产教融合中的关键作用,建立了课程“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案例教学目标,设计了课程教学案例的内容框架与“项目导向、三段递进”的实施路径,并总结了课程案例教学的特色创新。研究表明,课程案例库建设促进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明显提升了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库 建设 动物繁殖理论与生物技术 实践教学 创新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高中学科建设的历程、逻辑与路径
19
作者 蔡建东 贺玉婷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0,共9页
普通高中学科建设是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其发展经历了缘起、融入和深化三个阶段。普通高中学科建设的顶层逻辑是从学科特色到学校特色进而形成特色学校,其底层逻辑是尊崇教学学术、在学科创... 普通高中学科建设是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其发展经历了缘起、融入和深化三个阶段。普通高中学科建设的顶层逻辑是从学科特色到学校特色进而形成特色学校,其底层逻辑是尊崇教学学术、在学科创新实践中推动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两种逻辑统一于构建学科特色育人体系。普通高中学科建设关键在创新实践,其实践路径主要有达成教育终极价值认同的“学科宣言”,成立学科中心,组建学科育人创新实践共同体,开发多元学科特色课程体系,探索学科特色教学创新模式,打造新型学科学习空间,尊崇并推动教学学术创新,建立指向学科育人的评价生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高中 学科建设 教学学术 学科创新实践 学科特色育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颠覆性创新情境下核心企业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的构建——以亦庄智能院为例
20
作者 李志刚 杨春白雪 张越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4,175,共10页
数字平台生态系统已成为核心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突破的关键组织载体。尽管如此,现有研究对于核心企业如何构建数字平台生态系统以促进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机制尚不明晰。本文通过单案例分析方法,选取亦庄智能院作为研究对象,从“机会—资... 数字平台生态系统已成为核心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突破的关键组织载体。尽管如此,现有研究对于核心企业如何构建数字平台生态系统以促进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机制尚不明晰。本文通过单案例分析方法,选取亦庄智能院作为研究对象,从“机会—资源”互动的视角,深入剖析了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的构建机制。研究发现:第一,颠覆性创新与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相伴相生、共同演化。第二,核心企业构建数字平台生态系统需依赖特定机会窗口,并通过“机会—资源”互动来适应颠覆性创新情境变化。生态系统的演进特征表现为核心企业与发起者的双向互动、核心企业与区域内利益相关者的交互联动,以及核心企业与跨区域发起者和利益相关者的协同共生三个阶段。第三,在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中,资源编排活动对于开启新的机会窗口至关重要,且资源运用遵循从聚集到共享再到重构的演进轨迹。本研究不仅揭示了颠覆性创新与核心企业数字平台生态系统构建的内在联系,而且对资源编排理论在颠覆性创新和数字平台生态系统背景下的发展做出了理论贡献。同时,研究结论为企业依托数字平台生态系统实现颠覆性技术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平台生态系统构建 资源编排 “机会—资源”互动 颠覆性创新 核心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