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学校体育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为何、何为和如何 被引量:3
1
作者 周珂 乔石磊 吴安月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7,70,共14页
学校体育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是促进中国特色体育学发展的必然回应。基于建设学科、学术、话语三大体系,阐发了中国学校体育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价值意蕴。基于价值论、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探析中国学校体育自主知识体系为:关注学生全面... 学校体育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是促进中国特色体育学发展的必然回应。基于建设学科、学术、话语三大体系,阐发了中国学校体育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价值意蕴。基于价值论、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探析中国学校体育自主知识体系为: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民性立场;强化学校体育教育实践的科学性阐释;回应学校体育时代发展的实践性问题;深化知识体系包容性增长的独特路径。认为,中国学校体育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应聚焦人民中心价值理念,加强学校体育理论与思想的历史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体育思想,增强学校体育知识生产的内生动力;深化学校体育实践认识,夯实学校体育知识体系的本土供给;汲取国际学校体育经验,促进学校体育知识内容的开放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学校体育 自主 知识体系 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德育理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人类学思维范式
2
作者 孙彩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41,共12页
中国德育理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需要首先解决研究范式这一元理论问题,人类学思维范式是其适切选择。人类学思维范式是对哲学和人类学两个语境中的人类学思维的综合,是作为科学研究的德育理论知识生产的思考起点、方法的整体理论框架。哲... 中国德育理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需要首先解决研究范式这一元理论问题,人类学思维范式是其适切选择。人类学思维范式是对哲学和人类学两个语境中的人类学思维的综合,是作为科学研究的德育理论知识生产的思考起点、方法的整体理论框架。哲学语境中的人类学思维强调理论源于人类生活与实践,是将人类生活本身作为理论的最终依据,为人类学思维范式提供了基本的理性立场;人类学语境中的人类学思维关注人类具体的生活与文化实践形态,重视深入现实生活和文化内部发展机制的扎根研究,为人类学思维范式提供了文化立场和方法路径。这种思维范式在所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都有所体现,只是成熟程度不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德育研究中的人类学思维呈现出寻求本土文化特殊性的朴素形态、关注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发展形态和构建生活德育论的彰显形态。在人类学思维范式下,中国德育理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需要三个方向的努力,首先要运用反思性平衡策略处理好中国德育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知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其次是深化传统德育概念的本源性诠释,彰显中国伦理文化的人类学立场,最后要深入中国德育实践现场,提高当代德育中国问题的整体性把握,积极探索解决德育问题的中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思维范式 中国德育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理性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信息资源管理一流学科建设实践考察与前瞻探索
3
作者 王俊哲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39,共5页
面对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浪潮,准确把握信息资源管理一流学科建设的实践成效是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现实依据。本研究对开设有信息资源管理专业的国内高校的相关学科建设进行调查,基于信息资源管理重要期刊研究、... 面对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浪潮,准确把握信息资源管理一流学科建设的实践成效是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现实依据。本研究对开设有信息资源管理专业的国内高校的相关学科建设进行调查,基于信息资源管理重要期刊研究、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生培养方向和各高校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体系建设三个主要维度,收集资料并讨论其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领域的相关性,且基于研究结果和描述性分析,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视域下,探索在现实基础上如何开展下一步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知识体系 信息资源管理 高等教育 图情档 学科建设 一流专业 一流学科 数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教育思想创新推进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被引量:12
4
作者 郝文武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为核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优秀文化而形成的教育学知识体系。教育思想的创新发展是教育学学科平台和团队建设、学科和学术话语发展、学科和学术人... 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为核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优秀文化而形成的教育学知识体系。教育思想的创新发展是教育学学科平台和团队建设、学科和学术话语发展、学科和学术人才培育、学科和学术治理等五个系统的灵魂、动力和关键,也是此五个子系统发生发展和成熟的标志、实力的象征、成效的标准。政治方向和思想影响力都是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成熟的标志、标准和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有效促进教育实践发展的教育思想创新成果是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核心资源。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要以教育思想创新为核心,努力推进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 教育思想创新 教育学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红色基因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干部教育学学科 被引量:3
5
作者 齐鹏飞 刘颖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4-41,共8页
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对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时代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水平、全面提高干部教... 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对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时代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水平、全面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者的素质能力成为新时代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关键基础。我国干部教育学学科建设起步晚,尚未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和学术思想与学术理论,且面临跨学科属性对学科发展带来的挑战,加之新时代对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的高要求也增加了干部教育学学科建设的迫切性和难度。红色基因对干部教育学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意义重大,其能为干部教育学学科建设注入思想动力和精神源泉。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干部教育学学科,需以红色基因作为指引,把握方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定理想信念,让忠诚干净入脑入心、把担当作为落到实处;与时俱进,基于干部成长规律持续完善干部教育学知识体系;理论联系实际,创新多样化教学方式方法;协同推进,多主体合作为学科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教育学学科 红色基因 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视域下教育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被引量:4
6
作者 蒲蕊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6-53,共8页
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视域下建构教育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一项紧迫的学术使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加快建设教育强国需要新的教育管理理论依据和行动方案,需要建构教育管理学... 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视域下建构教育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一项紧迫的学术使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加快建设教育强国需要新的教育管理理论依据和行动方案,需要建构教育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解决现有知识体系存在的中国主位意识相对不足、国际学术话语权不强的问题。教育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本质特征在于主体性和原创性,这一体系的建构要遵循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以学科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学术体系建设为支撑、以话语体系建设为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教育管理学 自主知识体系 建构逻辑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铁芳 曹婧 《当代教育论坛》 2013年第2期1-6,共6页
究竟谁是德育的主体,这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厘清德育主体的概念,明晰德育主体的地位与作用,有利于德育实践的深化与德育目标的达成。文章明确提出,德育活动作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师生在互为道德认识与实践的客体的... 究竟谁是德育的主体,这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厘清德育主体的概念,明晰德育主体的地位与作用,有利于德育实践的深化与德育目标的达成。文章明确提出,德育活动作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师生在互为道德认识与实践的客体的同时,共同构成德育的主体。德育活动的展开,德育过程的深化,需要同时发挥师生作为德育主体的作用,即一方面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需要发挥学生自主道德建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主体 主体性 价值引导 自主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职学校德育的哲学取向 被引量:1
8
作者 白丽 《职业技术教育》 2006年第11期80-82,共3页
目前中职学校德育效果不理想,有必要进行反思并确立新的道德教育哲学取向:道德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有精神追求和懂得生活意义的人;对生活意义的求索要建立在道德价值引导和道德自主建构相统一的德育过程中;生活德育是道德价值引导和... 目前中职学校德育效果不理想,有必要进行反思并确立新的道德教育哲学取向:道德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有精神追求和懂得生活意义的人;对生活意义的求索要建立在道德价值引导和道德自主建构相统一的德育过程中;生活德育是道德价值引导和道德自主建构相统一的源泉;生活德育的重要方法是为学生寻找生活的榜样;提升学校德育的基础是德育教师、学校及社会的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德育工作 自主建构 生活意义 生活德育 哲学取向 德育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