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风分离器内旋转流的不稳定性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甜 徐俊 +2 位作者 宋健斐 魏耀东 时铭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7-322,共6页
旋风分离器内的流场是一个复杂的旋转流流场,以往的流场研究主要集中在稳态流场的时均特性上,重点关注流场的时均速度分布和湍流特性方面,从实验测量和模拟两方面进行,而对瞬态速度的分析不够,对流场的不稳定性尚缺乏分析。研究表... 旋风分离器内的流场是一个复杂的旋转流流场,以往的流场研究主要集中在稳态流场的时均特性上,重点关注流场的时均速度分布和湍流特性方面,从实验测量和模拟两方面进行,而对瞬态速度的分析不够,对流场的不稳定性尚缺乏分析。研究表明,旋风分离器内的旋转流存在着明显的不稳定性,其表现形式为旋转流的旋转中心和旋风分离器的几何中心不同心,旋转中心线是一条摆动曲线,流场呈现非轴对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分离器 旋转流 不稳定性 热线风速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撞击流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33
2
作者 许建良 李伟锋 +5 位作者 曹显奎 代正华 刘海峰 王辅臣 龚欣 于遵宏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8-291,共4页
采用恒温式热线风速仪(CTA)测量不对称撞击流流场.用CFD软件对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和实验相吻合的结果.结果表明,不对称撞击流轴线上轴向速度除撞击面附近外,基本符合圆射流衰减规律.当喷嘴间距一定时,轴线撞击面驻点偏移量随气速... 采用恒温式热线风速仪(CTA)测量不对称撞击流流场.用CFD软件对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和实验相吻合的结果.结果表明,不对称撞击流轴线上轴向速度除撞击面附近外,基本符合圆射流衰减规律.当喷嘴间距一定时,轴线撞击面驻点偏移量随气速比和喷嘴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当气速比一定时,轴线撞击面驻点偏移量随喷嘴间距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线风速仪 不对称撞击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十六烷基三甲基季铵盐减阻流体试验 被引量:11
3
作者 官峰 许鹏 +1 位作者 王德忠 徐济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3-197,共5页
通过对不同工况下氯化十六烷基三甲基季铵盐 (Cetyl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CTAC)减阻流体在二维流道中减阻性能的测量 ,分析了温度、浓度、配比变化对流体减阻性能的影响 .同时使用相位多普勒测速仪测量了流体的速度场 ,利用信号... 通过对不同工况下氯化十六烷基三甲基季铵盐 (Cetyl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CTAC)减阻流体在二维流道中减阻性能的测量 ,分析了温度、浓度、配比变化对流体减阻性能的影响 .同时使用相位多普勒测速仪测量了流体的速度场 ,利用信号处理中的相关方法分析了运动结构 .结果表明 ,减阻流体在主流速度方向上存在较低频率的周期运动 ,而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则是随机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十六烷基三甲基季铵盐 减阻流体试验 表面活性剂 非牛顿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流动测量技术用于撞击流混合器内流动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建伟 马彦东 冯颖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8-273,共6页
分别介绍了几种现代典型的流动测量技术包括热线风速仪(HWA)、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LDV)、相位激光多普勒技术(PDA)、激光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及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PLIF)的基本工作原理。在对这些技术在近几年的应用状况进行了介绍... 分别介绍了几种现代典型的流动测量技术包括热线风速仪(HWA)、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LDV)、相位激光多普勒技术(PDA)、激光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及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PLIF)的基本工作原理。在对这些技术在近几年的应用状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指出使用这些测量技术对撞击流混合器内流场进行测试的重要意义。同时介绍了一种新型撞击流装置,并对撞击流的进一步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线风速仪 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 相位激光多普勒技术 激光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 撞击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风分离器内旋转流湍流特性的实验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蔡香丽 杨智勇 +2 位作者 马玉苗 管述哲 魏耀东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83-990,共8页
采用热线风速仪(Hot wire anemometry,HWA)测量了300mm×2000mm旋风分离器内的瞬时切向速度,进而分析旋转流的湍流特性。基于测量的瞬时切向速度计算的湍流强度表明,切向湍流强度是由气流自身湍流脉动产生的湍流强度和气流旋转波... 采用热线风速仪(Hot wire anemometry,HWA)测量了300mm×2000mm旋风分离器内的瞬时切向速度,进而分析旋转流的湍流特性。基于测量的瞬时切向速度计算的湍流强度表明,切向湍流强度是由气流自身湍流脉动产生的湍流强度和气流旋转波动产生的湍流强度两部分构成。在壁面附近,切向湍流强度主要是旋转流自身的湍流脉动作用,旋转流波动对其影响较小;而在几何中心附近,切向湍流强度不仅有旋转流自身的湍流脉动,而且更主要是旋转流摆动的影响。由于旋风分离器内旋转流的旋转中心与几何中心不重合,形成了旋流的摆动,使中心区域的计算切向湍流强度骤增,远大于壁面区域的切向湍流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分离器 热线风速仪(HWA) 旋转流 湍流强度 波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撞击流混合器内速度脉动的间歇性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建伟 马彦东 +1 位作者 王显旺 宋艳芳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11,共6页
应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A),对撞击流混合器的流场速度进行了实验测量。利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方法与分形理论结合,对撞击流混合器撞击区的速度脉动信号进行多重分形分析,计算其轴向和径向速度信号的间歇性指数,并与相关流动特性进行关... 应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A),对撞击流混合器的流场速度进行了实验测量。利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方法与分形理论结合,对撞击流混合器撞击区的速度脉动信号进行多重分形分析,计算其轴向和径向速度信号的间歇性指数,并与相关流动特性进行关联分析,探讨撞击流混合器撞击区非线性、非均匀性和混沌特性机理。通过分析同一转速不同位置和同一位置不同转速下的信号得出:撞击流混合器内部流体流动具有多重分形的特性,通过间歇性参数随位置变化出现的最低拐点可以判断混合器内部流体运动特征,得出流型的转变区域;转速对撞击区的影响大于对回流区的影响。为揭示撞击流混合器的流动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流 激光多普勒测速仪 速度脉动 间歇性 多重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设计改善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的研究(1)——燃料参数设计与喷雾特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吕兴才 张武高 +1 位作者 乔信起 黄震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3-209,共7页
研究了通过含氧燃料与柴油相互掺混来改变燃料的成分与输运参数、改善燃料的喷雾特性,从而降低了柴油机的排放。选择了几种典型的含氧燃料—乙醇、碳酸二甲脂(DMC)、甲缩醛(DMM),测量和分析了它们以不同比例与柴油互溶后燃料的输运参数... 研究了通过含氧燃料与柴油相互掺混来改变燃料的成分与输运参数、改善燃料的喷雾特性,从而降低了柴油机的排放。选择了几种典型的含氧燃料—乙醇、碳酸二甲脂(DMC)、甲缩醛(DMM),测量和分析了它们以不同比例与柴油互溶后燃料的输运参数变化。为了考察混合燃料的喷雾特性,以不同比例的DMM柴油混合燃料为例,运用激光相位多谱勒(PDA)技术测量它们的索特平均直径(SMD),并与柴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含氧燃料与柴油的互溶互混,重新设计了燃料的输运参数和成分后,显著改善了燃料的喷射雾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设计 发动机 含氧燃料 喷雾特性 激光相位多谱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数型激光测速仪信号处理器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昌文 罗诗金 +1 位作者 刘杰 王仕康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81-586,共6页
讨论了计数型多普勒信号处理器,着重介绍计数型信号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及各主要硬件部分的构成原理和具体结构。其主体部分采用包括集成计数器、存储器、比较器为主的全硬件设计,具有响应快和精度高的特点。通过合理设计闪烁包络检测单... 讨论了计数型多普勒信号处理器,着重介绍计数型信号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及各主要硬件部分的构成原理和具体结构。其主体部分采用包括集成计数器、存储器、比较器为主的全硬件设计,具有响应快和精度高的特点。通过合理设计闪烁包络检测单元、计数器主体部分和计数有效性判别电路,既增强了处理器的噪声适应能力,进一步提高了仪器的处理速度。并应用于双锥水力旋流器内部流场的研究,证实了零轴向速度包络面将流场分为内外旋流区的特点,得到了包络面为一柱锥联合面及其与旋流器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速 多普勒信号处理 计数器 旋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降膜流动中液相速度波动及其传质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余黎明 曾爱武 余国琮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96-701,共6页
为了研究降膜流动的动力学性质及其对气液传质过程的影响,在气液逆流的不同气液流动条件下采用激光多普勒(laser Doppler anemometer,简称LDA)测量了降膜流动的液相速度分布和瞬时速度波动。和以往假定液膜外侧为自由表面,液膜表... 为了研究降膜流动的动力学性质及其对气液传质过程的影响,在气液逆流的不同气液流动条件下采用激光多普勒(laser Doppler anemometer,简称LDA)测量了降膜流动的液相速度分布和瞬时速度波动。和以往假定液膜外侧为自由表面,液膜表面处剪切力为零的Nusselt模型进行了比较,LDA测量结果表明气液逆流时降膜流动的最大液相速度出现在液膜表面之内,并且是以近界面区域的速度波动为特征的流动。在相同的降膜装置中进行了乙醇稀溶液的解吸实验,液相传质系数的实验测量值是渗透理论预测值的1~2倍。实验结果表明液相界面区域的速度波动加快了气液界面的表面更新速率,减小了传质阻力,强化了气液界面的传质过程。考虑液膜波动特征对气液接触情况的影响,从气液两相接触时间的角度出发,修正了渗透理论对液相平均传质系数的预测,预测结果和实验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多普勒(LDA) 速度波动 降膜流动 传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LDA系统在液体流速测量中的修正及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德忠 许鹏 +1 位作者 扈黎光 王小兵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41-343,共3页
结合三光束激光多普勒测速仪 ,从理论上分析了在不同介质中测量参数的修正 ,推导出LDA在不同介质中的参数修正公式。以空气和水两种不同介质为例 ,利用修正公式求出各自的参数 ,在二维流道上用LDA测量减阻流体的流速 ,将LDA与流量计的... 结合三光束激光多普勒测速仪 ,从理论上分析了在不同介质中测量参数的修正 ,推导出LDA在不同介质中的参数修正公式。以空气和水两种不同介质为例 ,利用修正公式求出各自的参数 ,在二维流道上用LDA测量减阻流体的流速 ,将LDA与流量计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流速测量 激光多普勒测速仪 LDA 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 二维流道 三光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82飞机客舱环境流场的HWA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维 姜楠 +2 位作者 曹晓东 沈忱 刘俊杰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7,共6页
使用热线测速技术以高于湍流最小时间尺度的分辨率,精细测量了MD-82飞机客舱环境中的条缝型送风口射流流场和个性化送风口射流流场.对流场的平均速度剖面、湍流度分布、湍能谱进行了分析.平均速度的变化揭示了离开出口后流场速度的衰减... 使用热线测速技术以高于湍流最小时间尺度的分辨率,精细测量了MD-82飞机客舱环境中的条缝型送风口射流流场和个性化送风口射流流场.对流场的平均速度剖面、湍流度分布、湍能谱进行了分析.平均速度的变化揭示了离开出口后流场速度的衰减规律.湍流度表明了湍流流场脉动剧烈程度和湍流扩散发展规律,是各种尺度的脉动分量叠加的结果.对流场的湍能谱分析展现了惯性子区的存在,能量从大尺度的含能区通过惯性子区传递给小尺度结构并最终耗散为热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射流 热线测速技术 湍能谱 机舱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闪急沸腾喷雾速度场的LDA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2
作者 乔信起 刘建江 +1 位作者 黄震 陈红岩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03-308,共6页
为探索代用燃料液化石油气 L PG和二甲醚 DME的喷雾机理 ,采用 L DA技术测量了喷雾粒子的速度分布。为安全起见 ,用制冷剂 R12作试验液体 ,它与 L PG和 DME有相似的物理特性。为做比较 ,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对传统柴油喷雾进行了测量。考... 为探索代用燃料液化石油气 L PG和二甲醚 DME的喷雾机理 ,采用 L DA技术测量了喷雾粒子的速度分布。为安全起见 ,用制冷剂 R12作试验液体 ,它与 L PG和 DME有相似的物理特性。为做比较 ,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对传统柴油喷雾进行了测量。考察了喷雾模式对速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R12喷雾的速度分布比传统柴油喷雾均匀得多 ,前者的平均径向速度远大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急沸腾 喷雾特性 速度场 代用燃料 L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间距两不对称喷嘴对置撞击流驻点偏移规律 被引量:11
13
作者 孙志刚 李伟锋 刘海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90-994,共5页
采用热线风速仪对大喷嘴间距下两不对称喷嘴形成的对置撞击流的轴线速度分布和驻点偏移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喷嘴间距下,两股射流在发生碰撞前,射流已经进入了充分发展区,当两喷嘴出口动量相等时,驻点位于两个喷嘴轴... 采用热线风速仪对大喷嘴间距下两不对称喷嘴形成的对置撞击流的轴线速度分布和驻点偏移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喷嘴间距下,两股射流在发生碰撞前,射流已经进入了充分发展区,当两喷嘴出口动量相等时,驻点位于两个喷嘴轴线中心;在撞击区中,两股射流关于撞击面是对称的。轴线上撞击流驻点受两喷嘴动量比的控制,随着动量比偏离1撞击流驻点向动量小的一侧喷嘴移动,两喷嘴出口动量差别越大,驻点偏离中心距离越大。得到了一个描述大喷嘴间距下驻点偏移的公式,拟合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喷嘴对置撞击流 直径不相等 驻点偏移 热线风速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频谱分析型激光多普勒信号处理器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陆尧 刘昌文 刘杰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6-130,共5页
为了提高激光测速系统中信号处理速度,获取更高的测量精度和实时检测能力,本文从硬件结构、传输策略和试验结果入手,提出了利用DSP芯片作为频率分析处理器的多普勒测速系统。通过对A/D控制策略,光电数据采集压缩,DMA传输和DSP处理器中的... 为了提高激光测速系统中信号处理速度,获取更高的测量精度和实时检测能力,本文从硬件结构、传输策略和试验结果入手,提出了利用DSP芯片作为频率分析处理器的多普勒测速系统。通过对A/D控制策略,光电数据采集压缩,DMA传输和DSP处理器中的FFT谱分析和频谱校正算法的研究和对数变频模式模拟电压信号测量试验,实现了多普勒信号处理器在显示采样频率为7MHz,速度显示间隔为0.3ms的实时检测和频率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多普勒测速 DSP芯片 频谱校正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滑和脊状表面湍流边界层流场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保维 刘占一 +3 位作者 胡海豹 黄明明 黄桥高 马骥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9-772,共4页
在低速风洞中使用热线风速仪测试了光滑表面和脊状表面同一位置处的边界层流向速度分布。对比分析湍流统计平均量发现,有减阻效果的脊状表面使近壁区流速变大、湍流度降低,但对高阶矩的影响不明显;通过计算动量损失厚度,发现脊状表面具... 在低速风洞中使用热线风速仪测试了光滑表面和脊状表面同一位置处的边界层流向速度分布。对比分析湍流统计平均量发现,有减阻效果的脊状表面使近壁区流速变大、湍流度降低,但对高阶矩的影响不明显;通过计算动量损失厚度,发现脊状表面具有超过10%的减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风洞 热线风速仪 脊状表面 湍流度 减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筛网对减阻流体湍流空间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德忠 董正方 +1 位作者 王松平 张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842-1846,共5页
应用相位多普勒测速仪(PDA)和粒子图像测速仪(P IV)对添加筛网后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减阻流体湍流流场进行试验研究,得到了减阻流体的速度脉动分布以及在筛网后不同位置的减阻流体湍流速度分布和平均速度分布.结果表明:添加筛... 应用相位多普勒测速仪(PDA)和粒子图像测速仪(P IV)对添加筛网后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减阻流体湍流流场进行试验研究,得到了减阻流体的速度脉动分布以及在筛网后不同位置的减阻流体湍流速度分布和平均速度分布.结果表明:添加筛网后,减阻流体的速度脉动明显增强,随着离网格距离的增大,速度脉动逐渐减弱最后趋于稳定;在靠近筛网处,平均速度分布趋向于和水的速度平均分布相一致,而在远离筛网处,其平均速度分布趋向于减阻流体不加筛网时的平均速度分布;随着筛网层数的增多,靠近网格处减阻流体湍流核心区明显增大,同时在近壁面处出现强烈的漩涡波动,瞬间速度空间分布趋近于水的速度空间分布,在远离筛网处,CTAC减阻流体过渡层明显增厚,在湍流核心区和过渡层之间出现小漩涡,表明被金属筛网破坏的胶束重新缔合成棒状胶束,恢复了减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阻流体 湍流特性 相位多普勒测速仪 粒子图像测速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计数跟踪型激光多普勒测速系统的智能化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昌文 程文明 刘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2年第6期639-643,共5页
二维计数跟踪型激光多普勒测速系统利用两个计数跟踪光电混合反馈环路来分离并测量速度的二维分量。通过智能控制,寻找适当的初始光学频移档次,使得光电信号的有效频率成分分别进入各自对应的信号处理器处理带宽内,同时监视LDA的工作状... 二维计数跟踪型激光多普勒测速系统利用两个计数跟踪光电混合反馈环路来分离并测量速度的二维分量。通过智能控制,寻找适当的初始光学频移档次,使得光电信号的有效频率成分分别进入各自对应的信号处理器处理带宽内,同时监视LDA的工作状态,对采集得到的两个环路的光电信号频率及相应的光学频移量,进行一系列的信号处理工作,最终可获得测量点的二维速度分量。二维智能计数跟踪型LDA在非对称突扩管道的流场测量中的应用结果,证实了该套系统的研制是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计数跟踪型激光多普勒测速系统 智能控制 频移档次 带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驻波声场中脉动速度特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厚涛 曹金祥 +1 位作者 章汝心 沈湘林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5-80,共6页
利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对管内空气强驻波声场中脉动速度特性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强声场对流场有很强的调制作用,使流场产生了与声波同频率的周期性脉动,且脉动幅度随着声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大.管内声场强度不大时,实验值与理论值吻合... 利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对管内空气强驻波声场中脉动速度特性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强声场对流场有很强的调制作用,使流场产生了与声波同频率的周期性脉动,且脉动幅度随着声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大.管内声场强度不大时,实验值与理论值吻合较好;声场强度超过160dB后,出现了声湍流现象,实验测量值与理论计算值之间存在明显的偏差.当管内压力波幅处声场强度达到164dB时,距离反射板130mm位置处(sinkx=0.67)湍流脉动速度均方根值为3.50m/s,达到了该位置处脉动速度幅值的45%,表明强驻波场声湍流脉动非常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波声场 激光多普勒测速仪 声振动速度 声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多普勒测速仪中的频谱分析技术 被引量:15
19
作者 刘帆 金世龙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62-1470,共9页
为了提高激光多普勒测速仪的测速精度,将频谱分析技术应用于多普勒信号的处理中,先对信号进行频谱细化,再对细化后的频谱进行校正。阐述了几种常见的频谱细化和频谱校正算法的基本原理,并对它们的频谱分析精度和运算量进行了比较。在Mat... 为了提高激光多普勒测速仪的测速精度,将频谱分析技术应用于多普勒信号的处理中,先对信号进行频谱细化,再对细化后的频谱进行校正。阐述了几种常见的频谱细化和频谱校正算法的基本原理,并对它们的频谱分析精度和运算量进行了比较。在Matlab平台上将它们应用于理想正弦信号进行仿真,比较了各种算法的优缺点,最后将频谱细化和频谱校正技术应用于实测多普勒信号的处理中。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频谱细化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激光多普勒信号的频谱分辨率,频谱校正技术可以准确地校正多普勒频率,减小信号处理的误差。将其运用于激光多普勒测速仪中切实可行,为设计高精度的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多普勒测速 频谱细化 频谱校正 频谱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膜探头在风沙迁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江 王元 +1 位作者 王大伟 鲁庆华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1-96,共6页
针对目前风沙动力学研究中风速高频测量的需要,将55R49热膜探头应用于风沙两相流测量。通过风洞实验,分析该探头测速性能和频响特性,以及风沙流环境测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20m/s风速范围内,55R49具有良好的测速性能,测量风速脉动频率... 针对目前风沙动力学研究中风速高频测量的需要,将55R49热膜探头应用于风沙两相流测量。通过风洞实验,分析该探头测速性能和频响特性,以及风沙流环境测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20m/s风速范围内,55R49具有良好的测速性能,测量风速脉动频率在30Hz以内是可信赖的;在沙粒质量浓度1.8625×10-5g/cm2以内,可安全可靠地用于风沙流测速和频率分析。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进行野外观测,使用该探头在阵风条件下进行风沙两相流测量。实测结果符合风沙环境大气边界层速度和频率分布规律,证实了55R49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风沙流高频测速仪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流 高频测量 热力式风速仪 热膜探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