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CC/CV平滑切换的宽输出电压充电电路
1
作者 鲁宜汶 李萍 +2 位作者 刘国忠 赵峰 王久和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7,共13页
目前多种动力蓄电池凭借着能量密度高、续航里程长和可循环使用等优势,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当前以谐振电路为基础构建复合变换器应用于蓄电池充电存在输出电压范围、模式间切换、效率等不同问题,提出了一种四开关Buck-... 目前多种动力蓄电池凭借着能量密度高、续航里程长和可循环使用等优势,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当前以谐振电路为基础构建复合变换器应用于蓄电池充电存在输出电压范围、模式间切换、效率等不同问题,提出了一种四开关Buck-Boost与电容钳位LLC级联复用式变换器作为充电电路。该电路增益曲线的容性区和感性区均可工作,宽调频范围的容性区具有恒流特性,感性区的最佳谐振点具有恒压特性,利于实现蓄电池恒流恒压充电控制。频率与占空比的解耦控制拓宽了变换器的输出电压范围,且负载阻抗连续变化下电压增益连续,利于实现蓄电池恒流恒压平滑切换及满足不同电池充电控制方案,宽增益下的宽调控范围可减少输出纹波。拥有桥臂间移相软开关、复用桥臂增强软开关能力和降低通态电流、变压器低磁链及最终移动于最佳谐振点工作等电路特性,利于实现电能高效传输。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充电电路全程满足ZVS、ZCS的恒流恒压控制及充电模式间平滑切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开关Buck-Boost 电容钳位型LLC 恒流恒压充电 宽输出电压 软开关 平滑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边LCC补偿恒压输出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2
作者 樊龙海 许建平 +1 位作者 任胜 何澍泽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6-204,共9页
恒压CV(constant-voltage)输出双边LCC补偿感应电能传输IPT(inductive power transfer)系统存在轻载效率低的问题,为了优化CV输出双边LCC补偿IPT系统轻载效率,基于求解近似最优解思想,提出1种双边LCC补偿拓扑的参数设计方法。分析了CV... 恒压CV(constant-voltage)输出双边LCC补偿感应电能传输IPT(inductive power transfer)系统存在轻载效率低的问题,为了优化CV输出双边LCC补偿IPT系统轻载效率,基于求解近似最优解思想,提出1种双边LCC补偿拓扑的参数设计方法。分析了CV输出时零相位角ZPA(zero phase angle)条件及松耦合线圈损耗,通过搭建6.6 kW的实验原理样机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补偿参数设计方法可以提高系统效率,尤其是轻载效率,6.6 kW满载效率为95%,1.32 kW轻载效率可达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能传输 双边Lcc补偿 恒压输出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补偿网络输出特性研究
3
作者 王嘉辉 吝伶艳 +2 位作者 张文杰 田嘉琛 秦伟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3-141,共9页
通常无线充电系统需要在传输线圈两侧连接补偿网络来满足恒流/恒压充电的要求。许多补偿拓扑都可以实现恒流/恒压输出,但不同补偿拓扑的恒流/恒压输出特性不同。为了给工程应用和系统优化提供依据,基于当前的研究水平,分别对串-串(serie... 通常无线充电系统需要在传输线圈两侧连接补偿网络来满足恒流/恒压充电的要求。许多补偿拓扑都可以实现恒流/恒压输出,但不同补偿拓扑的恒流/恒压输出特性不同。为了给工程应用和系统优化提供依据,基于当前的研究水平,分别对串-串(series-series,SS)与双LCC补偿拓扑的恒流输出特性和S-LCC与LCC-S补偿拓扑的恒压输出特性展开分析。根据电流控制电压源表示的电路模型,分析了这几种补偿拓扑的工作原理和参数条件。研究了寄生阻抗对输出电流(电压)输出特性的影响,发现了互感和补偿参数对输出电流(电压)随负载电阻的变化率的影响规律,并且分析了不同补偿网络各自适合使用的场景。最后,在实验平台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充电系统 补偿拓扑 恒流输出 恒压输出 寄生阻抗 互感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C谐振变换器的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优化充电技术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德玉 李杰 +1 位作者 于建萍 赵清林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60-367,共8页
针对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pulsed plasma thruster,PPT)高压储能电容充电技术,研究了LCC谐振变换器的输出特性。为了满足充电电源需要足够大恒流输出能力的需求,分析了LCC谐振变换器在电流断续模式下的工作原理,并着重解析了双脉冲输出... 针对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pulsed plasma thruster,PPT)高压储能电容充电技术,研究了LCC谐振变换器的输出特性。为了满足充电电源需要足够大恒流输出能力的需求,分析了LCC谐振变换器在电流断续模式下的工作原理,并着重解析了双脉冲输出的工作模式,将电流输出能力最大化。为了优化充电电源的效率,研究了变换器的软开关实现条件,特别是在谐振槽能量回馈阶段采用同步整流技术,显著降低了功率管损耗。为了使充电电源具有较高的电压精度,在恒压工作阶段采用了软开关滞环Burst控制策略。最后,搭建了一台输入电压28 V、输出电压2 kV、最大输出功率400 W的实验样机,通过实验证明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 Lcc谐振变换器 恒流输出 同步整流 电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C-LCC/S自切换恒流-恒压复合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云虎 贾维娜 +2 位作者 梁大壮 薛建志 李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4823-4837,4852,共16页
为了解决蓄电池充电过程中的恒流过充或恒压欠充问题,该文提出一种LCC-LCC/S自切换恒流-恒压复合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通过副边电力开关切换,该系统不仅可实现恒流-恒压输出,且能有效应对蓄电池充电过程中的各种异常工况;另外,在充电完... 为了解决蓄电池充电过程中的恒流过充或恒压欠充问题,该文提出一种LCC-LCC/S自切换恒流-恒压复合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通过副边电力开关切换,该系统不仅可实现恒流-恒压输出,且能有效应对蓄电池充电过程中的各种异常工况;另外,在充电完成负载移除时,该系统能自动进入低功耗待机状态。首先,给出LCC-LCC/S自切换复合拓扑,分析恒压-恒流及零相角(ZPA)特性;其次,分析恒流-恒压切换点并验证其最优性;然后,通过分析充电过程中出现的副边缺失、负载短路、负载断路等异常工况,系统能通过开关切换有效应对以上异常工作情况,并且充电完成负载移除后系统能自动进入低功耗待机状态;接着,通过与目前研究较多的S-SP拓扑的系统特性进行对比,突出了LCC-LCC/S拓扑的优势;最后,搭建仿真和实验平台,实现最大电流为5.03 A、最大电压为48.92 V的高效率输出,验证了所提理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自切换 恒流-恒压 复合拓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率切换实现电池恒流和恒压充电的LCC-S补偿WPT系统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邹静 徐耘英 +2 位作者 彭娟娟 刘翼 陈耀军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7-124,共8页
无线电能传输WPT(wireless power transfer)系统具有安全、方便、美观等性能优势,已逐步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电池充电应用中,通常期望WPT系统能够在零相角ZPA(zero phase angle)条件下实现负载无关的恒流和恒压充电功能。提出了... 无线电能传输WPT(wireless power transfer)系统具有安全、方便、美观等性能优势,已逐步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电池充电应用中,通常期望WPT系统能够在零相角ZPA(zero phase angle)条件下实现负载无关的恒流和恒压充电功能。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切换的LCC-S补偿WPT系统及其参数设计方法,可使系统在2个不同的ZPA频率点分别实现负载无关的恒流和恒压充电输出,无需改变电路拓扑结构。设计的LCC-S补偿WPT系统接收侧仅有一个补偿电容,确保了WPT系统接收侧紧凑性。最后,搭建了一台充电电流和电压分别为3 A和50 V的实验样机,验证了本研究中WPT系统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恒流 恒压 零相角 Lc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CC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补偿网络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鹏飞 龚立娇 +2 位作者 姚富元 杨彤 李红跃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9669-9678,共10页
如今原副边侧高阶拓扑结构越来越多地应用在电能的无线传输,为分析S-LCC型拓扑结构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补偿网络参数对于传输特性的影响,首先利用双线圈等效电路模型建立回路电路方程并推导出系统输出功率表达式;其次在不同参数条件下... 如今原副边侧高阶拓扑结构越来越多地应用在电能的无线传输,为分析S-LCC型拓扑结构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补偿网络参数对于传输特性的影响,首先利用双线圈等效电路模型建立回路电路方程并推导出系统输出功率表达式;其次在不同参数条件下讨论系统的恒流恒压特性,确定以最优输出功率为目标的补偿网络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负载电阻与谐振电感以及寄生电阻对于系统输出功率的影响,并搭建双线圈WPT(wireless power transfer)实物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可精准确定以最优输出功率为目标的原副边侧谐振电容关系;系统的输出功率随负载电阻的增加而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或者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又减少的趋势;最佳负载电阻随着谐振电容的减少而先减少后增加,随着谐振电感的减少而先减少后增加,随着寄生电阻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输出功率 负载电阻 补偿网络 恒压恒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基于电网幅值跌落的SWISS整流器协调优化控制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姜卫东 刘圣宇 +1 位作者 张庆岩 王金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8597-8607,I0022,共12页
SWISS整流器因其优越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充电桩、分布式直流电源等场合。其首要的控制目标是维持稳定的直流侧输出电压、正弦且对称的交流侧三相电流以及网侧单位功率因数。然而,当电网出现幅值跌落时,基于传统的控制方法很难同时实现上... SWISS整流器因其优越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充电桩、分布式直流电源等场合。其首要的控制目标是维持稳定的直流侧输出电压、正弦且对称的交流侧三相电流以及网侧单位功率因数。然而,当电网出现幅值跌落时,基于传统的控制方法很难同时实现上述3个控制目标。因此,该文分别提出适用于电网幅值跌落的输出电压恒定控制(constant output voltage control,COVC)方法和电流正弦对称控制(sinusoidal and symmetrical current control,SSCC)方法。前者可实现直流侧输出电压恒定无波动,但无法实现网侧电流的正弦且对称。后者可实现网侧电流正弦且对称,但无法实现直流侧电压输出恒定无波动。在此基础上,该文结合这2种控制方法的优势进一步提出一种改进的协调优化控制(improved coordination and optimization control,ICOC)方法,可实现网侧处于单位功率因数的同时,在直流侧输出电压恒定无波动和网侧电流正弦且对称之间进行协调优化,实验结果证明ICOC方法相较于COVC和SSCC具有显著的优势,与该文的理论分析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ISS整流器 电网不平衡 输出电压恒定控制 电流正弦对称控制 改进的协调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宽范围零电压开关实现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贾亚辉 王智慧 +2 位作者 肖静 左志平 赵雷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6952-6964,共13页
在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MC-WPT)系统中,由于磁性材料和金属材料的存在,气隙变化会导致线圈自感和互感发生变化,这在小气隙应用中尤为明显。该文提出一种考虑线圈参数和负载变化的宽耦合范围零电压软开关(ZVS)实现方法。该方法使用移相调... 在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MC-WPT)系统中,由于磁性材料和金属材料的存在,气隙变化会导致线圈自感和互感发生变化,这在小气隙应用中尤为明显。该文提出一种考虑线圈参数和负载变化的宽耦合范围零电压软开关(ZVS)实现方法。该方法使用移相调制(PSM)实现了系统的恒流/恒压(CC/CV)输出。通过优化线圈结构和补偿参数,自感变化转变为有利的可变输入阻抗,从而显著地拓宽了ZVS运行范围。同时,系统无功电流降到最小。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搭建一套250 W的实验装置,实验结果表明,在气隙变化范围10~60 mm,最大自感变化范围32.88~23.84μH,最大互感变化范围19.13~6.05μH内,系统实现了最小无功电流下的宽耦合范围ZVS运行,且具备CC/CV输出特性,峰值效率达到9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 零电压软开关 恒流/恒压输出 宽耦合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波长激光器的多模式驱动研究
10
作者 于松群 王双争 +1 位作者 彭航宇 曹军胜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58,共4页
介绍了一种多波长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系统的设计,该系统采用了压控电流源与PicoLAS模块混合驱动的方法,具有效率高、体积小、电路简单可靠、易于系统集成等优点,为半导体激光器的驱动设计提供了一种选择和参考。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器驱动 多波长激光器 压控恒流源 脉冲输出 系统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拓扑切换的三线圈恒流恒压无线充电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耿直 王萌 +1 位作者 王灿 杨林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26-235,共10页
与传统的插拔式充电系统相比,无线功率传输WPT(wireless power transfer)系统因具有更加安全、高效、稳定、便捷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此,提出1种基于拓扑切换的三线圈恒流CC(constant current)恒压CV(constant voltage)无线... 与传统的插拔式充电系统相比,无线功率传输WPT(wireless power transfer)系统因具有更加安全、高效、稳定、便捷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此,提出1种基于拓扑切换的三线圈恒流CC(constant current)恒压CV(constant voltage)无线充电系统,实现与负载无关的CC和CV充电输出功能。首先,通过设置2个交流开关实现系统CC与CV模式之间的切换,并且能保证系统在CC和CV模式下均能运行在零相位角ZPA(zero phase angle)状态。然后,将交流开关设置于系统接收侧,则该系统不需要额外的无线通信模块辅助,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系统的开发成本并避免无线通信可能受到干扰而造成系统的不稳定性。最后,搭建了1台验证性实验样机,设置其充电电流和充电电压分别为3 A和60 V,其最大系统功率传输效率可达到92.9%。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验证了所提系统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功率传输 零相位角 恒流 恒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恒流/恒压输出与抗偏移磁能耦合机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陆虹辰 董金熹 +2 位作者 刘浠流 陈冠霖 张景海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5-80,共16页
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中,负载锂电池的充电过程为先恒流再恒压,因此,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系统需要同时具备实现双输出的能力,且在双输出状态之间进行平稳切换。基于此,分析双边LCC(inductor-capacitor-capacit... 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中,负载锂电池的充电过程为先恒流再恒压,因此,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系统需要同时具备实现双输出的能力,且在双输出状态之间进行平稳切换。基于此,分析双边LCC(inductor-capacitor-capacitor)拓扑实现与负载无关的恒流/恒压输出条件,给出参数设计方法。针对系统可能会随机在不同方向上出现位移的情况,采用了双向同轴平面线圈的结构,即原边线圈由内外2个沿相反方向绕制的线圈串联组成。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具备同时实现恒流/恒压输出的能力,且在多方向偏移工况下实现稳定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恒流/恒压输出 耦合机构 抗偏移 移相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率切换的S/LCL补偿恒流恒压型WPT系统研究
13
作者 杨林 邵帅 +1 位作者 余文彦 周学斌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4,共8页
由于传统的插入式系统结构繁杂且频繁插拔容易发生电火花等危险,因此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系统凭借其固有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研究,逐渐融入各种工业应用中.为了确保电池的性能及使用寿命,有效地为电池提供所需的... 由于传统的插入式系统结构繁杂且频繁插拔容易发生电火花等危险,因此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系统凭借其固有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研究,逐渐融入各种工业应用中.为了确保电池的性能及使用寿命,有效地为电池提供所需的恒定充电电流和恒定充电电压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在充电过程中,电池的等效电阻会发生显著变化从而导致系统很难在近似零相位角(zero phase angle,ZPA)运行下同时实现与负载无关的恒流输出和恒压输出.鉴于此,提出1种基于S/LCL补偿的WPT系统,该系统可以在2个固定频率下实现具有ZPA运行的恒流和恒压输出.最后,搭建了1台恒流充电为3 A和恒压充电为80 V的验证性实验样机,验证了所设计的WPT系统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S/LCL 零相位角 恒流输出 恒压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混合补偿拓扑电路分析 被引量:32
14
作者 张辉 王换民 +3 位作者 李宁 雷艳婷 杨帆 刘苗苗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71-75,共5页
无线电能传输补偿方式直接影响输出电流、电压的增益特性,提出一种混合补偿拓扑电路,解决负载动态变化时输出电流、电压不稳定的问题,可应用于电动汽车恒流恒压无线充电电路。对拓扑电路原副边线圈建立等效松耦合变压器T模型,分析得出... 无线电能传输补偿方式直接影响输出电流、电压的增益特性,提出一种混合补偿拓扑电路,解决负载动态变化时输出电流、电压不稳定的问题,可应用于电动汽车恒流恒压无线充电电路。对拓扑电路原副边线圈建立等效松耦合变压器T模型,分析得出等效负载动态变化时可以实现恒流恒压输出的特性。构建仿真模型和试验台架,仿真验证电路分析的正确性。实验验证了在串/并补偿拓扑下副边稳流输出且原边逆变电流滞后电压,在串/串并补偿拓扑下副边稳压输出且原边逆变电流与电压同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恒流恒压输出 切换补偿 电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功耗单电源压控精密恒流源设计 被引量:22
15
作者 张洪川 滕召胜 +1 位作者 林海军 温和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678-2682,共5页
设计了一种低功耗单电源压控精密恒流源,给出电路原理图,利用等效模型电路推导了电路传输特性,详细分析了转换电路的等效输出特性阻抗。仿真测试表明,电路的输出电流稳定度高,在220 kHz频率下,0--200Ω负载引起的电流波动相对误差〈1.6... 设计了一种低功耗单电源压控精密恒流源,给出电路原理图,利用等效模型电路推导了电路传输特性,详细分析了转换电路的等效输出特性阻抗。仿真测试表明,电路的输出电流稳定度高,在220 kHz频率下,0--200Ω负载引起的电流波动相对误差〈1.6%。采用本文设计的恒流源电路自行研制的肉类水分快速测定仪已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控精密恒流源 电压电流转换电路 输出特性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源谐振恒流网络的多路输出LED驱动电源 被引量:19
16
作者 罗全明 邹灿 +2 位作者 支树播 闫欢 周雒维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73-79,13,共7页
在LCD背光源、隧道照明等大功率LED照明领域,为获得足够的亮度及基于可靠性等方面的考虑,需要采用多个LED串来实现,且要求各LED串的驱动电流相等。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无源谐振恒流网络的多路输出LED驱动电源,包括高频谐振DC/AC逆变模块... 在LCD背光源、隧道照明等大功率LED照明领域,为获得足够的亮度及基于可靠性等方面的考虑,需要采用多个LED串来实现,且要求各LED串的驱动电流相等。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无源谐振恒流网络的多路输出LED驱动电源,包括高频谐振DC/AC逆变模块及无源高频谐振AC/DC整流模块,逆变模块采用恒频移相控制,输出为高频正弦交流电压,整流模块内部没有任何有源器件,可方便地实现单位输入功率因数及恒流输出。推导出4种最简的无源谐振恒流网络,并对基于LCL-T谐振网络的整流模块进行性能分析,讨论其设计方法,最后搭建实验样机,进行相关实验验证。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路LED驱动电源 无源谐振恒流网络 高频正弦交流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补偿参数的IPT恒流恒压电池充电研究 被引量:44
17
作者 麦瑞坤 陈阳 刘野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5816-5821,6024,共6页
为了简化感应电能传输(inductive power transfer,IPT)电池充电系统原边与副边电路的设计和控制复杂性,该文提出通过在原边电路加入一个附加电容和一个半导体开关的方法实现对电池恒流恒压切换充电,无需调节逆变器直流输入电压、原边移... 为了简化感应电能传输(inductive power transfer,IPT)电池充电系统原边与副边电路的设计和控制复杂性,该文提出通过在原边电路加入一个附加电容和一个半导体开关的方法实现对电池恒流恒压切换充电,无需调节逆变器直流输入电压、原边移相控制及副边加入调压电路。恒流模式时,配置的补偿电容完全补偿原边线圈;恒压模式时,只需一个开关切出或者切入附加电容。该方法只需简单的通信(用于充电模式切换),没有复杂的控制策略,结构简单,成本低。实验表明,所提出方法输出的恒流和恒压随着电池等效负载电阻改变而轻微变化,但结果仍然满足电池充电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能传输 恒流输出 恒压输出 电池充电 串串拓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最小电流峰值的电容滤波高频高压并联谐振变流器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军 石健将 +1 位作者 张仲超 何湘宁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3-88,101,共7页
建立了一种具有最小电流峰值的电容输出滤波高频高压并联谐振变流器分析设计方法。在保证电路等效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相等的条件下,输入电流波形接近矩形波,从而电路具有最小的电流峰值。本文在对电容输出滤波并联谐振电路工作原理分析... 建立了一种具有最小电流峰值的电容输出滤波高频高压并联谐振变流器分析设计方法。在保证电路等效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相等的条件下,输入电流波形接近矩形波,从而电路具有最小的电流峰值。本文在对电容输出滤波并联谐振电路工作原理分析的基础上,对电路不同工作模态进行了数学描述,并经过进一步分析推导了反映系统特性的表达式和曲线,可用于指导电路参数的设计和系统特性的分析研究。构建了一台24kV/10kW输出的实验样机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现有参数条件下电路具有最小的电流峰值,并且可以通过调整占空比实现全负载范围内的定频稳压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峰值电流 并联谐振变流器 电容滤波 定频稳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恒流恒压输出自切换特性的电动汽车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拓扑 被引量:35
19
作者 吴丽君 李冠西 +1 位作者 张朱浩伯 马皓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3781-3790,共10页
电动汽车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具有安全可靠、便捷等优点。该文根据电动汽车车载锂电池的充电特性,通过对松散耦合变压器及补偿电路特性的研究,提出一种由一次侧串联二次侧串联(PS-SS)补偿拓扑和一次侧串联二次侧LCL(PS-SLCL)补偿拓扑所... 电动汽车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具有安全可靠、便捷等优点。该文根据电动汽车车载锂电池的充电特性,通过对松散耦合变压器及补偿电路特性的研究,提出一种由一次侧串联二次侧串联(PS-SS)补偿拓扑和一次侧串联二次侧LCL(PS-SLCL)补偿拓扑所组成的无线电能传输电路拓扑。该拓扑随着锂电池负载的变化,其充电模式从恒流模式自动切换到恒压模式,同时在整个充电过程中可以实现逆变器的软开关。该文基于此新型补偿拓扑的输出特性及工作模式,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拓扑参数和变压器模型进行设计。通过构建仿真模型,验证了电路拓扑的恒流与恒压输出特性。最后搭建了一套功率为1kW的样机,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拓扑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无线充电 恒流恒压输出 自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单级式高功率因数无电解电容AC/DC LED驱动电源略 被引量:32
20
作者 张艺文 金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5851-5858,共8页
传统的发光二极管(lighting emitting diode,LED)驱动电源一般含有电解电容作为储能元件,其寿命成为制约LED驱动电源寿命的主要因素,并且会限制功率密度进一步提高。因此,提出一种在反激变换器变压器上增加一个绕组并增加全桥辅助电路... 传统的发光二极管(lighting emitting diode,LED)驱动电源一般含有电解电容作为储能元件,其寿命成为制约LED驱动电源寿命的主要因素,并且会限制功率密度进一步提高。因此,提出一种在反激变换器变压器上增加一个绕组并增加全桥辅助电路的无电解电容的LED驱动电源,其不仅去除了电解电容,延长了LED驱动电源的使用寿命,减小了驱动电源的体积,并且实现了功率因数校正,减小了输出电流两倍工频交流分量,输出电流近似恒定。本文详细分析了这种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并试制了一台样机给出了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驱动 功率因数校正 无电解电容 恒流 储能电容大纹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