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管理分布式开放实时系统(Distributed Open Real-Time System,DORTS)的CPU和网络资源,提供实时应用端到端延时确保,提出一种基于资源预留的分层调度策略。对于任务的调度,首先利用最大需求任务优先与最小可利用率节点适应算法将...为有效管理分布式开放实时系统(Distributed Open Real-Time System,DORTS)的CPU和网络资源,提供实时应用端到端延时确保,提出一种基于资源预留的分层调度策略。对于任务的调度,首先利用最大需求任务优先与最小可利用率节点适应算法将任务分配到各节点,然后在节点上采用基于服务器的两层调度架构进行调度;对于消息的调度,采用3层调度架构:在顶层为每个应用创建一个高级别调度器,负责调度应用产生的消息;在中间层为每个节点创建一个低级别调度器来调度所有的高级别调度器;在底层,一个介质访问控制调度器用于授权各节点对网络的访问。设计了EDF-SS(Earliest Deadline First with Slack Stealing)算法用于改进软实时非周期消息的响应性。仿真实验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展开更多
提出了一种可切换固定带宽的可调频率带通滤波器新结构,且实现了在带宽切换前后都能保持固定带宽的特性。基于谐振线间的耦合系数提取算法,参考滤波器综合理论,设计并加工了工作频段为1.3~1.45 GHz的开环微带谐振可切换带宽的可调频率...提出了一种可切换固定带宽的可调频率带通滤波器新结构,且实现了在带宽切换前后都能保持固定带宽的特性。基于谐振线间的耦合系数提取算法,参考滤波器综合理论,设计并加工了工作频段为1.3~1.45 GHz的开环微带谐振可切换带宽的可调频率带通滤波器。测试结果表明,在整个工作频段内,3 d B带宽在切换前后分别为120 MHz、100 MHz和80 MHz,对应的插入损耗各是-2.9 d B、-2.4 d B、-2.6 d B,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该滤波器具有结构简单、加工难度低、体积小、馈电控制简单等优点。展开更多
通过在微带开口谐振环加载数字可调电容,设计了一种新颖数字微带可调滤波器,同时提出了新型的非均匀开口谐振环混合耦合结构,使谐振器间耦合系数随谐振频率的降低而增大,实现恒定绝对带宽可调滤波器。接着对所提出的基于5 bit数字可调...通过在微带开口谐振环加载数字可调电容,设计了一种新颖数字微带可调滤波器,同时提出了新型的非均匀开口谐振环混合耦合结构,使谐振器间耦合系数随谐振频率的降低而增大,实现恒定绝对带宽可调滤波器。接着对所提出的基于5 bit数字可调电容的数字可调微带滤波器进行了仿真和制作,测试表明,其通带中心频率可实现374~747 MHz可调,-3 d B绝对带宽在44~67 MHz之间变化,OIP3大于50 d Bm。展开更多
文摘为有效管理分布式开放实时系统(Distributed Open Real-Time System,DORTS)的CPU和网络资源,提供实时应用端到端延时确保,提出一种基于资源预留的分层调度策略。对于任务的调度,首先利用最大需求任务优先与最小可利用率节点适应算法将任务分配到各节点,然后在节点上采用基于服务器的两层调度架构进行调度;对于消息的调度,采用3层调度架构:在顶层为每个应用创建一个高级别调度器,负责调度应用产生的消息;在中间层为每个节点创建一个低级别调度器来调度所有的高级别调度器;在底层,一个介质访问控制调度器用于授权各节点对网络的访问。设计了EDF-SS(Earliest Deadline First with Slack Stealing)算法用于改进软实时非周期消息的响应性。仿真实验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文摘提出了一种可切换固定带宽的可调频率带通滤波器新结构,且实现了在带宽切换前后都能保持固定带宽的特性。基于谐振线间的耦合系数提取算法,参考滤波器综合理论,设计并加工了工作频段为1.3~1.45 GHz的开环微带谐振可切换带宽的可调频率带通滤波器。测试结果表明,在整个工作频段内,3 d B带宽在切换前后分别为120 MHz、100 MHz和80 MHz,对应的插入损耗各是-2.9 d B、-2.4 d B、-2.6 d B,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该滤波器具有结构简单、加工难度低、体积小、馈电控制简单等优点。
文摘通过在微带开口谐振环加载数字可调电容,设计了一种新颖数字微带可调滤波器,同时提出了新型的非均匀开口谐振环混合耦合结构,使谐振器间耦合系数随谐振频率的降低而增大,实现恒定绝对带宽可调滤波器。接着对所提出的基于5 bit数字可调电容的数字可调微带滤波器进行了仿真和制作,测试表明,其通带中心频率可实现374~747 MHz可调,-3 d B绝对带宽在44~67 MHz之间变化,OIP3大于50 d 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