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3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纤维地聚物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强度指标换算
1
作者 董硕 郑立森 +2 位作者 史奉伟 王来 刘哲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103,共8页
以再生粗骨料替换率(0%~100%)和钢纤维体积掺量(0%~1.5%)为主要变量,设计制作了240个钢纤维地聚物再生混凝土(SFGRC)试件,并进行各项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及微观形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再生粗骨料替换天然骨料,混凝土的各项基本力学性... 以再生粗骨料替换率(0%~100%)和钢纤维体积掺量(0%~1.5%)为主要变量,设计制作了240个钢纤维地聚物再生混凝土(SFGRC)试件,并进行各项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及微观形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再生粗骨料替换天然骨料,混凝土的各项基本力学性能均会降低。当钢纤维体积掺量为1.0%时,采用再生粗骨料100%替换天然骨料的SFGRC,其立方体和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劈裂抗拉和抗折强度分别降低15%、9%、25%、15%和15%,峰值应变增加24%。除了弹性模量外,钢纤维的掺入可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性能,试件破坏呈延性模式;当再生粗骨料替换率为100%时,掺入1.5%钢纤维的SFGRC后,其立方体和轴心抗压强度、峰值应变、劈裂抗拉和抗折强度分别增加15%、9%、10%、65%、39%。根据试验结果并综合考虑再生粗骨料替换率和钢纤维体积掺量的影响,提出了SFGRC基本强度指标的计算公式及换算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物混凝土 钢纤维 再生粗骨料 力学性能 强度指标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化白云岩Hoek-Brown准则参数取值方法研究及其岩体力学参数估算
2
作者 莫云 胡新丽 +3 位作者 崔德山 顾东明 谢昭宇 杨勇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7-265,共9页
武汉市碳酸盐岩天兴洲条带,发育一套巨厚层砂化白云岩,其岩体力学参数取值,目前尚无相关经验或建议。基于Hoek-Brown(简称H-B)准则及其Mohr-Coulomb(简称M-C)线性转换理论,归纳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砂化白云岩的... 武汉市碳酸盐岩天兴洲条带,发育一套巨厚层砂化白云岩,其岩体力学参数取值,目前尚无相关经验或建议。基于Hoek-Brown(简称H-B)准则及其Mohr-Coulomb(简称M-C)线性转换理论,归纳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砂化白云岩的H-B准则参数,提出一种基于静止侧压力系数k_(1)的最大围压上限σ_(3max)简化取值方法,估算其岩体力学参数并给出了取值建议。结果表明:基于k_(1)的σ_(3m)_(ax)简化取值方法,合理缩减了围压σ_(3)的取值区间,提高了计算精度;砂化白云岩的地质强度指数GSI与无侧限抗压强度σ_(ci)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合其砂化程度在岩体块度上的贴切表现,制作了针对砂化白云岩的改进GSI建议值表;岩体材料参数m_(i)的大小主要受控于岩石种类及细观颗粒的粗糙程度,其取值区间跨度小且对岩体力学参数影响较小,取用m_(i)=9;通过H-B准则与M-C准则的线性转换,建立了σ_(ci)与岩体抗剪强度之间的计算关系;各试验值、拟合值及理论计算值之间关系自洽、结果合理,有效解决了极破碎白云岩岩体力学参数的取值问题。上述基础性工作对H-B准则的应用起到了有益的补充,对武汉市类似岩层的岩体力学参数取值方法研究及运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化白云岩 HOEK-BROWN强度准则 地质强度指数(GIS) 岩体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源区4种不同禁牧条件对草地根-土复合体力学特征的影响
3
作者 梁晓娜 刘昌义 +5 位作者 胡夏嵩 付江涛 邢光延 何伟鹏 岳磊 吕伟涛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4-233,共10页
[目的]探讨黄河源区高寒环境禁牧条件对原生草地和退化草地根-土复合体力学强度影响,阐明禁牧对植被恢复的作用,为黄河源区草地恢复以及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黄河源河南县地区未禁牧、禁牧期1 a、禁牧期4 a、禁牧期10 a... [目的]探讨黄河源区高寒环境禁牧条件对原生草地和退化草地根-土复合体力学强度影响,阐明禁牧对植被恢复的作用,为黄河源区草地恢复以及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黄河源河南县地区未禁牧、禁牧期1 a、禁牧期4 a、禁牧期10 a这4种工况下的草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直剪试验得到复合体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环刀称重法得到密度,烘干法得到含水率,采用SPSS软件分析了不同禁牧期草地植物根径、土体密度、土体含水率、含根量与根-土复合体黏聚力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1)根-土复合体黏聚力与含水率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未禁牧草地植物根径与根-土复合体黏聚力之间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68,p<0.01),根数与根-土复合体黏聚力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85,p<0.01);1 a禁牧期土体密度与根-土复合体黏聚力c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56,p<0.05)。(2)随着禁牧年限增加,原生与退化草地土体平均黏聚力c值呈增大的变化趋势,其中10 a禁牧期原生草地黏聚力c值较未禁牧原生草地平均黏聚力增加幅度为6.39%;10 a禁牧期退化草地黏聚力c值较未禁牧平均黏聚力增加幅度为8.16%。[结论]实施禁牧提高黄河源区草地根-土复合体黏聚力,有利于防治黄河源区草地退化及水土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区 根-土复合体 禁牧期 原生草地 退化草地 抗剪强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针刺结合朱氏头皮针透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4
作者 唐婷 潘宾 +4 位作者 许萍萍 胡梦飞 胡晓雅 黄瑞雪 王晓敬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观察普通针刺结合朱氏头皮针透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健康宣传教育及药物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每次30 min,隔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观察普通针刺结合朱氏头皮针透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健康宣传教育及药物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每次30 min,隔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朱氏头皮针透刺治疗,每次头针留针6 h,隔日1次,取穴及方法同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面部残疾指数(facial disability idex,FDI)量表,健、患侧红外热成像温差,徒手肌力分级检查评价面部功能恢复情况,基于治疗前后H-B分级变化判定临床疗效。结果在降低眶上区和口周区健、患侧红外热成像温差,FDI社会维度评分,改善眼睑肌力和口周肌力,提高FDI生理维度评分方面,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基于H-B分级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症状,提高眼睑肌力、口周肌力方面,普通针刺结合朱氏头皮针透刺法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针刺 朱氏头皮针 红外热成像 面神经功能分级 面部残疾指数 面肌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5号煤煤质特性研究
5
作者 格根塔娜 边琦 +1 位作者 孙天健 具熙杰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25年第2期77-81,共5页
以蒙古5号原煤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煤质特征、煤灰成分、工艺性能、煤岩特征、浮沉实验及成焦特性等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蒙古5号原煤属于特低全水分、中灰、中等挥发分、中硫分煤,煤灰的矿物质催化指数(MCI)较低,灰熔融性属于... 以蒙古5号原煤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煤质特征、煤灰成分、工艺性能、煤岩特征、浮沉实验及成焦特性等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蒙古5号原煤属于特低全水分、中灰、中等挥发分、中硫分煤,煤灰的矿物质催化指数(MCI)较低,灰熔融性属于中等软化温度灰。强粘结性但有劣化表现,奥阿膨胀度较好,但吉氏流动度一般,有害微量元素含量低,但要注意氟的环境迁移;煤岩特性中活惰比为2.5,可满足焦炭反应后强度要求,原煤快速浮沉精煤三级回收率较好,焦炭反应后强度(CSR)为63.0%,各项异性成分含量为21.0%,能够满足我国进口炼焦煤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5号原煤 煤质特性 矿物质催化指数 劣化 反应后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lection of regression models for predicting strength and deformability properties of rocks using GA 被引量:9
6
作者 Manouchehrian Amin Sharifzadeh Mostafa +1 位作者 Hamidzadeh Moghadam Rasoul Nouri Tohi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3年第4期492-498,共7页
Recently,many regression models have been presented for prediction of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rocks regarding to rock index properties.Although statistical analysis is a common method for developing regression models... Recently,many regression models have been presented for prediction of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rocks regarding to rock index properties.Although statistical analysis is a common method for developing regression models,but still selection of suitable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in a regression model is diffcult.In this paper,a genetic algorithm(GA)has been employed as a heuristic search method for selection of best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some index properties of rocks)in regression models for prediction of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UCS)and modulus of elasticity(E).Firstly,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a data set to establish predictive models.Then,two GA models were developed in which 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was defned as ftness function.Results have shown that GA models are more precise than MLR models and are able to explai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ntrinsic strength/elasticity properties and index properties of rocks by simple formulation and accepted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ression models Genetic algorithms Heuristics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Modulus of elasticity Rock index proper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Variable Flocking Control for Multi-Agent Systems via a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 被引量:1
7
作者 Xin-Ping Guan Shao-Min Xing Xiao-Yuan Luo 《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S 2011年第3期231-238,共8页
A novel flocking control approach is proposed for multi-agent systems by integrating the variables of velocities, motion directions, and positions of agents. A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 (RSSI) is applied as... A novel flocking control approach is proposed for multi-agent systems by integrating the variables of velocities, motion directions, and positions of agents. A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 (RSSI) is applied as a variable to estimate the inter-distance between agents. A key parameter that contains the local information of agents is defined, and a multi-variable controller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parameter. For the position control of agents, the RSSI is introduced to substitute the distance as a control variable in the systems. The advantages of RSSI include that the relative distance between every two agents can be adjusted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quality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s, and it can shun the shortage of the limit of sensors. Simulation studie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ex Terms---Flocking multi-agent system multi-variable control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Metric for Assessing National Strength in Scientific Research:Understanding China’s Research Output in Quantum Technology through Collaboration
8
作者 Yuqi Wang Yue Chen +2 位作者 Zhiqi Wang Kang Wang Kai Song 《Journal of Data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CSCD 2022年第4期39-60,共22页
Purpose:The 5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9th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Central Committee clearly states that develop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rough self-reliance and self-strengthening provides the strategic unde... Purpose:The 5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9th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Central Committee clearly states that develop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rough self-reliance and self-strengthening provides the strategic underpinning for China’s development.Based on this background,this paper explores a metric model for assessing n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strength through collaboration on research papers.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We propose a novel metric model for assessing n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strength,which sets two indicators,national scientific self-reliance(SR)and national academic contribution(CT),to reflect“self-reliance”and“self-strengthening”respectively.Taking the research papers in quantum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this study analyzes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strength of various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especially China in quantum technology.Finding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earch of quantum technology in China has always been relatively independent with fewer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papers and located in a more marginal position in cooperation networks.China’s academic contribution(CT)to global quantum technology research is increasing and has been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2020.Combining the two indicators,CT and SR,China’s research strength in the quantum field closely follows the United States,and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most powerful with high research autonomy.Research limitations:This paper only reflects China’s scientific research strength in quantum technology from collaboration on research papers and doesn’t consider the segmentation of quantum technology and the industrial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aspects,which need further study.Practical implications:The model is helpful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n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strength in a certain field from“self-reliance”and“self-strengthening”.ScienceOriginality/value:We propose a novel metric model to measure the n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streng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self-reliance”and“self-strengthening”,which provides a solid basis 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strength lev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countries/regions and institu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strength Academic Contribution National Scientific Self-reliance index Quantum Technology Resear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划分的分布式数据容错存储算法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翁锦阳 朱铁兵 柏志安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67-73,共7页
为保证数据安全性,缓解数据存储空间,提出基于密度划分的分布式数据容错存储算法。过滤分布式数据高密度数据区域,将具有高度相似的目标划分到不同区域,通过数据来源样本点描述数据的密度分布,设定数据弹性,利用概率以及数据粒度推算出... 为保证数据安全性,缓解数据存储空间,提出基于密度划分的分布式数据容错存储算法。过滤分布式数据高密度数据区域,将具有高度相似的目标划分到不同区域,通过数据来源样本点描述数据的密度分布,设定数据弹性,利用概率以及数据粒度推算出对应的存储梯度和强度指数,并在信息存储中引入数据存储梯度和数据弹性,完成分布式数据容错存储。实验证明,所提算法有较高的容错性,带宽吞吐量平稳,平均路径长度较小,能提高网络数据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划分 分布式数据 数据容错存储 数据粒度 强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水平下硅肥对谷子抗倒伏能力、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0
作者 温银元 郭之瑶 +6 位作者 郑志强 胡奇林 赵娟 董淑琦 原向阳 温日宇 尹美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1-654,共14页
[目的]倒伏严重影响谷子产量和品质。探究不同施氮水平下硅肥提高谷子茎秆强度、产量及品质的作用,为谷子高产高效施肥提供技术方案。[方法]以晋谷21和张杂13为供试谷子品种,在山西太谷进行大田试验。在常规施氮量N_(1)(180 kg/hm^(2))... [目的]倒伏严重影响谷子产量和品质。探究不同施氮水平下硅肥提高谷子茎秆强度、产量及品质的作用,为谷子高产高效施肥提供技术方案。[方法]以晋谷21和张杂13为供试谷子品种,在山西太谷进行大田试验。在常规施氮量N_(1)(180 kg/hm^(2))和高施氮量N_(2)(450 kg/hm^(2))下,分别设置不施硅、施用硅酸钠(Si_(1),SiO_(2) 68.85 kg/hm^(2))和硅钙肥(Si_(2),SiO_(2) 67.2 kg/hm^(2)),共6个处理。在谷子成熟期测量其株高、抗倒伏能力相关指标、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相关指标,并观察茎秆横切面显微结构。[结果]N_(1)水平下,施用硅肥降低了谷子基节长度,增加了茎粗、茎秆抗折力和穿刺力,晋谷21和张杂13两品种前五基节的节间长度分别降低了4.1%~30.1%和9.5%~11.5%,茎粗分别增加5.3%~19.4%和13.0%~34.1%;晋谷21抗倒性在N_(1)-Si_(1)处理较强,第一、第二基节抗倒伏指数较N_(1)-Si_0处理分别增加37.4%和35.8%,张杂13在N_(1)-Si_(2)处理时较强,第一、第二基节抗倒伏指数较N_(1)-Si_0处理分别增加136.0%和94.7%。N_(2)水平下,施用硅肥后晋谷21和张杂13前五基节的节间长度分别降低了9.6%~30.3%和10.6%~14.9%,茎粗分别增加了9.56%~23.9%和16.2%~31.0%,茎秆扁平度降低。硅钙肥对谷子茎秆强度影响大于硅酸钠,N_(2)-Si_(2)处理晋谷21的第二基节抗折力、穿刺力和抗倒伏指数比N_(2)-Si_0分别增加97.9%、77.6%和83.3%,张杂13的第一基节抗折力、穿刺力和抗倒伏指数比N_(2)-Si_0分别增加74.0%、66.8%和128%。施硅后谷子茎秆中机械组织增厚,维管束数量增多且排列均匀,向茎秆中心延伸,且在N_(2)水平下,硅钙肥作用效果优于硅酸钠。硅可促进谷子穗码发育,增加穗粗、穗粒数和千粒重,在高氮水平下硅钙肥处理使晋谷21和张杂13的产量分别增加23.8%和24.0%。施用硅肥能够提高谷子脂肪、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在高氮水平下可以降低谷子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值。[结论]在高氮条件下,施用硅钙肥使谷子前五基节长度降低,茎粗增加,机械强度增加,进而提高抗倒伏能力;施用硅肥还可增加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促进物质积累和运输,增加产量,改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硅酸钙 硅酸钠 施氮量 基部茎秆性状 机械强度 抗倒伏指数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荷载强度计算模型现场试验修正及效果验证
11
作者 陶志刚 王翔 毛亚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5-61,共7页
点荷载试验为常用的岩石单轴抗压强度间接测试方法,对工程设计和施工开展具有指导作用。针对点荷载强度指数计算方法展开研究,在进行大量实际点荷载试验获得相应结果的基础上,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在计算公式中引入新的变量以期对... 点荷载试验为常用的岩石单轴抗压强度间接测试方法,对工程设计和施工开展具有指导作用。针对点荷载强度指数计算方法展开研究,在进行大量实际点荷载试验获得相应结果的基础上,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在计算公式中引入新的变量以期对现有的点荷载强度计算方法进行优化。对长山壕金矿岩体进行了采样、试样制备与点荷载试验,采用统计方法对点荷载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优化方法,并以同采区同位置岩样的单轴抗压强度作为参考值,将多种计算结果与参考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方法的计算结果更贴近岩样实际单轴抗压强度,且相同试验、相同数据条件下的计算结果离散性处于较低水平,为现场试验条件有限时估算岩样单轴抗压强度提供了一种可靠的点荷载强度指数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荷载强度指数 单轴抗压强度 点荷载强度试验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CFST柱高温剩余强度系数预测方法
12
作者 宋岩升 肖广 +1 位作者 王浩然 王光远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7-875,共9页
目的 为提高计算精度和速度,利用机器学习模型泛化数据,以预测CFST柱的高温剩余强度系数。方法 利用生成对抗网络将搜集到的110个试验结果泛化生成407组数据,据此训练机器学习模型,并使用试验结果评估其性能,以确定最优模型;然后使用生... 目的 为提高计算精度和速度,利用机器学习模型泛化数据,以预测CFST柱的高温剩余强度系数。方法 利用生成对抗网络将搜集到的110个试验结果泛化生成407组数据,据此训练机器学习模型,并使用试验结果评估其性能,以确定最优模型;然后使用生成数据输入建立的模型预测CFST柱高温剩余强度系数,并和现有计算方法进行对比。结果 建立的随机森林模型在性能度量上表现最好,拟合优度达到0.947 7,均方误差为0.001 8,精度为94.7%;预测结果误差在±10%内的数据为83%,在±20%内的数据为100%;剩余强度系数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温度、钢材屈服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横截面积,钢管厚度影响很小。结论 提出的预测方法优于现有计算方法,具有更快的计算速度、更小的结果误差以及更强的模型可解释性,该方法可为CFST柱抗火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柱 剩余强度系数 机器学习 抗火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扭转剪切试验的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分析
13
作者 栗培龙 牛犇 +1 位作者 孙超 徐远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6-533,共8页
沥青路面的高温抗变形能力与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密切相关.根据路面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合料中矿料颗粒的受力特点及转动状态,自主研发了扭转剪切试验装置.针对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扭转剪切试验;分析了骨架稳定性、沥青... 沥青路面的高温抗变形能力与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密切相关.根据路面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合料中矿料颗粒的受力特点及转动状态,自主研发了扭转剪切试验装置.针对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扭转剪切试验;分析了骨架稳定性、沥青用量和温度对扭转剪切特性的影响,建立了考虑骨架稳定性指数、沥青用量和温度的抗剪强度预估模型.结果表明:最大扭转剪切力可以用于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最大扭转剪切力随温度升高呈指数形式减小,随沥青用量增加呈二次函数关系变化,随骨架稳定性指数增大呈幂函数关系增大.构建的抗剪强度预估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表征各因素耦合作用下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可以为沥青混合料优化设计及路面养护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扭转剪切试验 抗剪强度 骨架稳定性指数 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洛菱铁尾矿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研究
14
作者 刘璇 张强 +3 位作者 李峰 王亚强 李有仓 崔孝炜 《非金属矿》 2024年第4期93-97,共5页
为提升菱铁尾矿活性从而实现大宗化综合利用,采用机械力-热复合活化工艺激发菱铁尾矿活性,研究活化工艺对活性的影响,然后用活化菱铁尾矿制备胶凝材料,研究菱铁尾矿掺量对其性能的影响,最后用菱铁尾矿细骨料、矿山废石粗骨料、活化菱铁... 为提升菱铁尾矿活性从而实现大宗化综合利用,采用机械力-热复合活化工艺激发菱铁尾矿活性,研究活化工艺对活性的影响,然后用活化菱铁尾矿制备胶凝材料,研究菱铁尾矿掺量对其性能的影响,最后用菱铁尾矿细骨料、矿山废石粗骨料、活化菱铁尾矿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结果表明,菱铁尾矿700℃煅烧40 min后球磨60 min,活化效果最好,火山灰活性指数(PAI)值为0.77;用活化菱铁尾矿代替矿渣作胶凝材料,当菱铁尾矿掺量为20%时,试块28 d抗压、抗折强度分别为33.16 MPa和4.89 MPa;在菱铁尾矿掺量大于30%,固废利用率大于80%的条件下,所制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高达52.9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铁尾矿 机械力-热活化 火山灰活性指数 胶凝材料 抗压强度 高性能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尾矿粉作为水泥基材料掺合料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余小军 聂明哲 +4 位作者 孟维琦 马昆林 宋一平 杜彦昕 逄铮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148,共8页
为了解决钼尾矿资源化利用的问题,以黑龙江伊春鹿鸣矿业的钼尾矿为原材料制备了磨细钼尾矿粉。通过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流动性、强度、活性指数、微观结构及水化产物等性能指标,研究了钼尾矿粉作为掺合料对水泥基材料工作性能、... 为了解决钼尾矿资源化利用的问题,以黑龙江伊春鹿鸣矿业的钼尾矿为原材料制备了磨细钼尾矿粉。通过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流动性、强度、活性指数、微观结构及水化产物等性能指标,研究了钼尾矿粉作为掺合料对水泥基材料工作性能、力学强度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钼尾矿粉的掺入使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增大了3.2%,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分别延长了75%和93%;且钼尾矿粉的掺入降低了砂浆流动度,增大了砂浆需水量比,降低了砂浆60 min流动度经时变化;随着钼尾矿粉取代率增加,砂浆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活性指数均逐渐降低,但砂浆7 d、28 d活性指数均大于60%;当钼尾矿粉取代率为30%时,净浆微观结构存在较少孔隙,但内部结构较为致密,且净浆中除钙矾石、氢氧化钙等水化产物,还含有SiO_(2)、长石、云母等钼尾矿粉中矿物。实验结果可为钼尾矿作为水泥基材料掺合料提供基础性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尾矿粉 流动性 强度 活性指数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荷载作用下改性聚丙烯纤维高强珊瑚混凝土的动力特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程雨竹 马林建 +3 位作者 王磊 耿汉生 高康华 谭仪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97,共7页
利用100 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对改性聚丙烯纤维高强珊瑚混凝土进行冲击压缩试验,分析了三种不同纤维掺量的改性聚丙烯纤维高强珊瑚混凝土试样的动态压缩强度、变形特性及吸能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纤维掺量的改性聚丙烯纤维高强珊瑚... 利用100 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对改性聚丙烯纤维高强珊瑚混凝土进行冲击压缩试验,分析了三种不同纤维掺量的改性聚丙烯纤维高强珊瑚混凝土试样的动态压缩强度、变形特性及吸能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纤维掺量的改性聚丙烯纤维高强珊瑚混凝土的动态抗压强度、破碎状态、韧性指数等均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改性聚丙烯纤维高强珊瑚混凝土的破坏程度逐渐减轻,峰值应变增大,韧性指数逐渐增大,能量吸收也呈现上升趋势。改性聚丙烯纤维的掺入能够有效增强增韧并降低珊瑚混凝土的脆性破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珊瑚混凝土 改性聚丙烯纤维 动态抗压强度 韧性指数 能量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化GSI系统对地下岩体力学参数的估算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社光 于庆磊 +3 位作者 尹爱民 贾淯斐 杨志强 马宁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3-58,共6页
地下岩体力学参数的准确获取可以为破碎岩体支护设计、采矿方法优化提供一定数据支撑,对保护井下作业人员安全起着重要作用。为准确、便捷获得地下岩体力学参数,采用岩体结构等级SR、岩体结构面等级SCR以及岩体完整性系数Kv 3个指标,通... 地下岩体力学参数的准确获取可以为破碎岩体支护设计、采矿方法优化提供一定数据支撑,对保护井下作业人员安全起着重要作用。为准确、便捷获得地下岩体力学参数,采用岩体结构等级SR、岩体结构面等级SCR以及岩体完整性系数Kv 3个指标,通过多指标交集定量化获取GSI值,并结合地质强度指标GSI与扰动参数D之间存在的数理关系,量化扰动参数D,并应用Hoek-Brown强度准则确定岩体力学参数。将实际地质调查结果与室内岩石力学试验相结合,估算某地下铁矿岩体力学性能指标,发现矿体力学性能明显弱于围岩约60%,表明需加强进路巷道以及矿岩边界处的支护强度,该估算方法对地下岩体稳定性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EK-BROWN 强度准则 地质强度指标 扰动参数 岩体完整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温度对磨煤机出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铁石 李新生 +1 位作者 吴鹏 蒋华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4,共5页
煤的可磨性指数表征的是破碎煤的难易程度,影响到制粉系统能耗。通过一组干燥试验,研究了干燥强度对大同烟煤和元宝山褐煤的哈氏可磨性指数的影响规律,归集出干燥强度对哈氏可磨性指数影响趋势线。干燥对可磨性指数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水... 煤的可磨性指数表征的是破碎煤的难易程度,影响到制粉系统能耗。通过一组干燥试验,研究了干燥强度对大同烟煤和元宝山褐煤的哈氏可磨性指数的影响规律,归集出干燥强度对哈氏可磨性指数影响趋势线。干燥对可磨性指数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水分的变化,干燥过程中会使煤的结构变化,也影响着可磨性指数。研究结果可以指导火电厂磨煤机运行中,各干燥介质风量组成及一次风温度等参数的调整。通过煤的干燥强度的调整,可以有效降低制粉系统的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强度 可磨性指数 水分 干燥出力 磨煤机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矮壮素、萘乙酸和烯效唑对大葱苗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崔丹丹 韩金磊 +2 位作者 徐有权 王婧 李胜利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5,共6页
为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葱苗期徒长的控制效果,研究了矮壮素、萘乙酸和烯效唑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葱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显著增加大葱幼苗的根系数量、茎粗、壮苗指数和根冠比;矮壮素和烯效唑... 为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葱苗期徒长的控制效果,研究了矮壮素、萘乙酸和烯效唑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葱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显著增加大葱幼苗的根系数量、茎粗、壮苗指数和根冠比;矮壮素和烯效唑处理显著降低株高,萘乙酸处理则增加株高;矮壮素和萘乙酸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增加,干质量增加,而喷施不同浓度烯效唑的叶片和假茎干质量在处理后35 d时分别较对照降低7.56%~31.59%和27.95%~47.33%。综合考虑大葱幼苗的形态指标和干物质分配比例,500 mg·L^(-1)烯效唑处理对大葱幼苗控制徒长的效果最好,壮苗指数和根冠比分别较对照提高111.00%和9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大葱 幼苗 壮苗指数 根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厨堆肥配制基质中添加不同芽孢杆菌对黄瓜育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英 王文婷 +3 位作者 陈润泽 卢江 刘铮 刘欣宇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76,共7页
为探索不同芽孢杆菌添加至餐厨堆肥配制的基质中对黄瓜育苗效果的影响,试验采用室内穴盘育苗方式,设置该基质中浇灌清水(CK)和枯草芽孢杆菌(T1)、解淀粉芽孢杆菌(T2)和贝莱斯芽孢杆菌(T3)发酵液共4个处理,研究其对黄瓜幼苗生长、育苗后... 为探索不同芽孢杆菌添加至餐厨堆肥配制的基质中对黄瓜育苗效果的影响,试验采用室内穴盘育苗方式,设置该基质中浇灌清水(CK)和枯草芽孢杆菌(T1)、解淀粉芽孢杆菌(T2)和贝莱斯芽孢杆菌(T3)发酵液共4个处理,研究其对黄瓜幼苗生长、育苗后基质的化学性质和镰刀菌属微生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芽孢杆菌均有较好的促生效果,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和贝莱斯芽孢杆菌处理在幼苗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地上部鲜重和地上部干重这4项指标上表现最佳,但三种芽孢杆菌对地下部性状尤其是根长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促进效果。壮苗指数和隶属函数法的综合评价显示,枯草芽孢杆菌和贝莱斯芽孢杆菌处理的壮苗指数相对较高,贝莱斯芽孢杆菌处理的平均隶属度最大,说明贝莱斯芽孢杆菌对黄瓜幼苗的促生效果最佳。三种芽孢杆菌对基质pH值并未产生较大影响,但明显提升基质的EC值,同时没有引起基质中Na^(+)和Cl^(-)含量出现明显下降。在育苗后基质养分含量方面,三种芽孢杆菌处理相对于CK显著增加其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有效磷含量方面,贝莱斯芽孢杆菌处理显著低于其余处理;解淀粉芽孢杆菌处理的有机质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处理。添加三种芽孢杆菌的餐厨堆肥配制基质栽植黄瓜幼苗具有明显的防病效果,基质中的镰刀菌属微生物含量显著降低,其中贝莱斯芽孢杆菌呈现的效果最佳。建议在本研究结果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研究以解决餐厨堆肥中盐分离子在基质或土壤中残留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餐厨堆肥 育苗基质 壮苗指数 黄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