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CTX、t-P1NP及N-MID-OT在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津 张云 +2 位作者 陈实 李晓艳 张静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目的探讨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β-CTX)、总1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及N端中段骨钙素(N-MID-OT)在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收治的102... 目的探讨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β-CTX)、总1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及N端中段骨钙素(N-MID-OT)在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收治的102例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研究组,并根据是否发生骨折将其分为PMOP骨折组(39例)与PMOP未骨折组(63例),另选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β-CTX、t-P1NP及N-MID-OT水平并进行比较,用ROC曲线评价β-CTX、t-P1NP及N-MID-OT在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的平均体重、体质量指数、股骨颈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左髋总和BMD及L 1~4总和BM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平均身高及绝经年龄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β-CTX、t-P1NP及N-MID-O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依次为12.688、37.430、26.599,P<0.05)。β-CTX+t-P1NP+N-MID-OT联合检测用于预测PMOP的AUC值为0.978,敏感度为98.04%,特异度为97.00%,表明β-CTX+t-P1NP+N-MID-OT三指标联合检测用于预测PMOP的效能更高。PMOP骨折组的β-CTX、t-P1NP及N-MID-OT均明显高于PMOP未骨折组(t值依次为6.078、16.363、12.227,P<0.05)。β-CTX+t-P1NP+N-MID-OT联合检测用于评估PMOP骨折风险的AUC值为0.939,敏感度为94.87%,特异度为95.24%,表明β-CTX+t-P1NP+N-MID-OT联合检测用于评估PMOP骨折风险的效能更高。结论PMOP患者β-CTX、t-P1NP及N-MID-OT水平均明显升高,而PMOP骨折患者β-CTX、t-P1NP及N-MID-OT水平升高更为明显,且β-CTX+t-P1NP+N-MID-OT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对PMOP预测及骨折风险评估效能,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ctx t-P1NP N-MID-OT 绝经后女性 骨质疏松性骨折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药效团模型筛选CTX-M-14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
2
作者 王梦帆 赵子玉 +3 位作者 王春光 刘廷玉 陈曦 张铁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9-329,共11页
【目的】开发针对头孢噻肟-水解酶-14(CTX-M-14)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ESBLs)的抑制剂,用以缓解细菌耐药带来的严重危害。【方法】使用DiscoveryStudio Visualizer(DS Visualizer)构建基于受体结构的药效... 【目的】开发针对头孢噻肟-水解酶-14(CTX-M-14)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ESBLs)的抑制剂,用以缓解细菌耐药带来的严重危害。【方法】使用DiscoveryStudio Visualizer(DS Visualizer)构建基于受体结构的药效团模型(structure-based pharmacophore,SBP)和基于配体共同特征的定性药效团模型(common feature pharmacophore generation,HIPHOP),并将验证后的模型作为查询条件对ZINC数据库进行以CTX-M-14蛋白为靶标的虚拟筛选,得到拟合分数良好的中药单体成分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GL),对其进行相关作用力分析、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结合自由能计算,分析甘草酸与CTX-M-14蛋白的结合模式、结合能力及稳定性;最后通过联合抑菌试验及酶动力学试验考察甘草酸的抗菌增敏活性、抑酶作用及抑酶方式。【结果】中药单体成分甘草酸主要与CTX-M-14蛋白活性中心多个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和范德华作用力,两者的对接分数与结合自由能分别为-10 kcal/mol及-22.06 kcal/mol;甘草酸与头孢噻肟钠联用呈协同作用(FICI≤0.5);甘草酸可竞争性抑制β-内酰胺酶对底物抗生素的水解作用,对头孢噻肟钠的抑酶保护率可达58.53%,与克拉维酸接近(60.98%)。【结论】中药单体甘草酸可与CTX-M-14蛋白稳定结合,通过竞争性抑制β-内酰胺酶对底物抗生素的水解作用,提高多重耐药大肠杆菌E320和重组蛋白阳性菌BL-21对头孢噻肟钠的敏感性,实现抗生素的减量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ctx-M-14 药效团模型 分子动力学模拟 联合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人粪便中携带bla_(CTX-M)基因解鸟氨酸拉乌尔菌的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分析
3
作者 季琰 孟楠 +3 位作者 王涵云 王晶 孙林 焦新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34-1139,共6页
目的调查健康人粪便中携带bla_(CTX-M)基因的解鸟氨酸拉乌尔菌的存在情况,并阐明其传播机制。方法从扬州市采集健康人粪便309份,经LB增菌后,在含有2 mg/L头孢噻肟的麦康凯肌醇阿东醇羧苄青霉素平板上筛选阳性菌落,PCR检测bla_(CTX-M)基... 目的调查健康人粪便中携带bla_(CTX-M)基因的解鸟氨酸拉乌尔菌的存在情况,并阐明其传播机制。方法从扬州市采集健康人粪便309份,经LB增菌后,在含有2 mg/L头孢噻肟的麦康凯肌醇阿东醇羧苄青霉素平板上筛选阳性菌落,PCR检测bla_(CTX-M)基因携带情况,同时从全基因组水平分析其耐药基因及基因环境。结果分离到携带bla_(CTX-M)-14和bla_(CTX-M)-65耐药基因的解鸟氨酸拉乌尔菌各1株,其中bla_(CTX-M)-14位于IncFIB质粒上,bla_(CTX-M)-65位于IncHI2质粒上。进一步分析发现ISEcp1和IS903B等移动元件与bla_(CTX-M)的传播有关。结论应密切监测健康个体中解鸟氨酸拉乌尔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和传播模式,并加以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人 bla_(ctx-M) 解鸟氨酸拉乌尔菌 耐药 全基因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腹泻仔猪大肠杆菌blaCTX-M-65与mcr-1基因共传播特征
4
作者 张岩 曹孟涛 +3 位作者 卢跃溦 蒋红霞 王令 李斌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86-1297,共12页
【目的】调查分析广东省某生猪养殖场腹泻仔猪的大肠杆菌耐药情况以及同时携带blaCTX-M-65与mcr-1两种耐药基因的阳性大肠杆菌的分子特征与其共同传播特征,为耐药性监测及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广东省肇庆市某生猪养殖场采... 【目的】调查分析广东省某生猪养殖场腹泻仔猪的大肠杆菌耐药情况以及同时携带blaCTX-M-65与mcr-1两种耐药基因的阳性大肠杆菌的分子特征与其共同传播特征,为耐药性监测及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广东省肇庆市某生猪养殖场采集腹泻仔猪直肠棉拭子样品90份,并进行大肠杆菌分离鉴定;采用PCR方法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与mcr-1基因,通过测序确定CTX-M亚型;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分离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菌株间的遗传背景;通过接合转移方法确定质粒水平转移的能力;使用复制子分型、S1-PFGE、South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质粒类型、耐药基因的定位及定位质粒的大小;通过三代测序及序列分析确定质粒的重组过程。【结果】共分离鉴定86株大肠杆菌,检测到44株携带CTX-M型ESBLs基因,其中blaCTX-M-55基因最流行(n=16,36.4%),其次是blaCTX-M-65(n=10,22.7%)、blaCTX-M-27(n=8,18.2%)、blaCTX-M-15(n=5,11.4%),还检测出blaCTX-M-79(n=2,4.5%)、blaCTX-M-14(n=2,4.5%)和blaCTX-M-24(n=1,2.3%)。10株blaCTX-M-65基因阳性菌有8株同时携带mcr-1基因。这8株大肠杆菌均表现为多药耐药,包括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噻呋、头孢喹肟、黏菌素等多种抗生素。8株菌共分为6种ST型、7个PFGE谱型。接合转移试验发现,有6株菌的blaCTX-M-65和mcr-1基因发生了共转移,且blaCTX-M-65与mcr-1基因均位于IncHI2型(253 kb)质粒上。其中1株菌在接合转移的过程中,其所携带的一个253 kb IncHI2质粒与一个69 kb IncFⅡ质粒发生融合,形成一个大小323 kb的融合质粒。对融合质粒进行三代测序解析,结果表明,在接合转移的过程中IS26介导了两个不同大小质粒的重组。【结论】IncHI2质粒是介导blaCTX-M-65和mcr-1基因共同传播的主要媒介,IS26通过与靶位点GTTTCACT的整合导致IncHI2质粒与IncFⅡ质粒融合。质粒重组扩大了大肠杆菌的耐药谱,加速了耐药基因的传播,促使多药耐药现象更严重,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威胁,本研究为阐明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传播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blactx-M-65 mcr-1 IS26 质粒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猪源大肠杆菌CTX-M型ESBLs的分子检测 被引量:19
5
作者 杜向党 焦显芹 +3 位作者 莫娟 张素梅 侯春彬 李新生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0-93,共4页
为了解河南地区鸡猪源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流行情况,并进行基因型分析,通过表型确证试验检测产ESBLs大肠杆菌,分别用5组CTX-M型引物对其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表型确证试验检测结果显示,鸡、猪源大肠杆菌中产ESBLs菌... 为了解河南地区鸡猪源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流行情况,并进行基因型分析,通过表型确证试验检测产ESBLs大肠杆菌,分别用5组CTX-M型引物对其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表型确证试验检测结果显示,鸡、猪源大肠杆菌中产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62.8%(59/94)和78.3%(36/46)。PCR扩增结果进一步显示,鸡源大肠杆菌中CTX-M型ESBLs阳性率为89.8%(53/59),其中CTX-M-2组型14株,CTX-M-9组型26株,CTX-M-2和CTX-M-9组型13株;猪源大肠杆菌CTX-M型ESBLs的阳性检出率为69.4%(25/36),其中,CTX-M-2组型7株,CTX-M-9组型17株,CTX-M-2和CTX-M-9组型1株。河南地区鸡、猪源大肠杆菌CTX-M型ESBLs的产生率较高,而以CTX-M-2组型和CTX-M-9组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耐药 ctx—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X-M酶在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中的流行 被引量:23
6
作者 杨启文 徐英春 +2 位作者 王辉 谢秀丽 陈民钧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了解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分离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所产ESBLs的等电点和基因型特征。方法对2002年11-12月间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分离的22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采用琼脂平皿对倍稀释法测9种抗菌药的MIC;接合试验研究ESBLs基因是否... 目的了解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分离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所产ESBLs的等电点和基因型特征。方法对2002年11-12月间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分离的22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采用琼脂平皿对倍稀释法测9种抗菌药的MIC;接合试验研究ESBLs基因是否定位于质粒,并对接合于进行MIC测定和ESBLs确证;等电聚焦电泳检测各菌株及其接合子所产B内酰胺酶的等电点;以PCR通用引物对接合子扩增blaTEM,blaSHV,blaCTX-M基因后测序以确定基因亚型。结果产ESBLs的22株大肠埃希菌仅1株(4.5%)对头孢噻肟敏感,远低于对头孢他啶的敏感率(86.4%,19株),对氨曲南,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米诺,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从50%~100%,对环丙沙星和加替沙星的敏感率均较低(9.1%和22.7%)。接合实验获得16株接合子,所有接合子均确证产ESBLs,接合子对上述7种β内酰胺类药物的药敏谱与供体菌相似,而对环丙沙星和加替沙星则全部敏感。接合子和供体菌所产的β内酰胺酶等电点主要为5.4,7.6和8.2,且这些酶均能被克拉维酸抑制。8株接合子扩增出blaTEM基因,将其中1株测序发现其与blaTEM1(GenBank accession no.AY293072)100%同源;3株接合子扩增出blaCTX-M-3组基因,将1株测序发现其与blaCTX-M-3(GenBank accession no.AY485338)100%同源;13株接合子扩增出blaCTX-M-14组基因,将1株测序发现其与blaCTX-M-14(GenBank accession no.AF462398)100%同源。16株接合子均未扩增出blaSHV基因和blaCTX-M-5组基因。结论我院2002年11-12月间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中有TEM及CTX-M酶的流行,这些酶特别是CTX—M酶的存在导致大肠埃希菌对大多数口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对头孢噻肟高度耐药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ctx—M 大肠埃希菌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84例女性TRACP、CTX-1、BALP、BGP、钙磷代谢指标与BMD相关性 被引量:36
7
作者 张萌萌 张艳会 +4 位作者 毛未贤 马倩倩 高远 刘颖 梁斌斌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02-906,共5页
目的研究女性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1)、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25-羟维生素D3(25(OH)D3)、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与股骨颈BM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DiscoveuWA型骨密度... 目的研究女性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1)、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25-羟维生素D3(25(OH)D3)、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与股骨颈BM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DiscoveuWA型骨密度仪检测股骨颈BMD,采用酶标免疫分析仪检测TRACP、CTX-1、BALP、BGP、25(OH)D3、PTH、CT。将1084例受试者检测结果按5岁为年龄段分组,应用SPSS13.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OH)D3、PTH、CT在35-50岁年龄段各组间不存在差异;50岁以后25(OH)D,开始下降,与BMD呈正相关;CT降低出现在65-79岁年龄段,与BMD显著正相关。35-45岁年龄段TRACP、CTX-1与BMD呈负相关,而BALP、BGP与BMD呈正相关;50-60岁年龄段BALP、BGP明显升高,TRACP、CTX-1、BALP、BGP均与BMD呈负相关;65岁以后BALP、BGP开始下降,BALP、BGP与骨密度呈正相关,TRACP、CTX-1与骨密度呈负相关。结论TRACP、CTX-1、BALP、BGP、25(OH)D3、PTH、CT监测骨代谢水平为骨质疏松诊断、鉴别诊断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磷代谢调节指标(25(OH)D PTH CT) 骨代谢标志物(TRACP ctx 1 BALP BGP) 股骨颈骨密度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加毒素(CTX)的电子结构及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常英 丁晓琴 冯珊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7-311,共5页
应用MNDO方法对CTX衍生物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 ,得到了它们的电子结构信息.根据构象分析研究了它们的空间结构.推测出它们的活性部位 ,探讨了与受体结合时的作用方式 ,讨论了结构 -活性关系 ,解释了活性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化合... 应用MNDO方法对CTX衍生物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 ,得到了它们的电子结构信息.根据构象分析研究了它们的空间结构.推测出它们的活性部位 ,探讨了与受体结合时的作用方式 ,讨论了结构 -活性关系 ,解释了活性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的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x 电子结构 空间结构 西加毒素 聚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联合环磷酰胺对人淋巴瘤耐药细胞株HT/CTX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与FA/BRCA途径的关系 被引量:9
9
作者 肖晖 张克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804-808,共5页
本研究探讨姜黄素联合环磷酰胺(CTX)对人淋巴瘤耐药细胞株HT/CTX100增殖抑制作用及其与FA/BRCA途径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用Western blot检测FA/BRCA途径中的关键蛋白FANCD2;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 本研究探讨姜黄素联合环磷酰胺(CTX)对人淋巴瘤耐药细胞株HT/CTX100增殖抑制作用及其与FA/BRCA途径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用Western blot检测FA/BRCA途径中的关键蛋白FANCD2;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结果表明:姜黄素可增强CTX对HT/CTX细胞的毒性,通过抑制FA/BRCA途径发挥作用,而姜黄素抑制FA/BRCA途径是通过抑制FANCD2单泛素化来实现的。姜黄素与CTX协同作用时,姜黄素介导的FA/BRCA途径受抑制,姜黄素对耐药细胞株HT/CTX诱导凋亡作用增强,而单药作用则无此效应,也不伴有FA/BRCA途径受抑制。结论:姜黄素通过抑制FA/BRCA途径中的FANCD2单泛素化而逆转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姜黄素与小剂量DNA交联剂类化疗药物合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逆转耐药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环磷酰胺 FA/BRCA 耐药 HT细胞 HT/ctx细胞 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检测CTX-M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朝晖 张盛斌 +1 位作者 王汉平 杨银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384-388,共5页
目的直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对确认产 ESBLs 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 CTX-M 型质粒酶进行基因分型,探讨其灵敏度和特异度,以建立快速检测 CTX-M 型 ESBLs 的新方法。方法采用 PCR 技术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 目的直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对确认产 ESBLs 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 CTX-M 型质粒酶进行基因分型,探讨其灵敏度和特异度,以建立快速检测 CTX-M 型 ESBLs 的新方法。方法采用 PCR 技术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中扩增出 CTX-M 型质粒的编码序列,用 DHPLC 技术对扩增产物进行分析和 DNA 测序,确定其基因突变的类型,通过比对两者结果后确定其基因型。结果从34株产 ESBLs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中扩增出35份 CTX-M 型 ESBLs 编码序列(其中1株同时扩增到2份 CTX-M 型编码序列)。11份与标准菌株 CTX-M-3一致:4份与标准菌株 CTX-M-9一致;测序确定分别为 CTX-M-3型和 CTX-M-9型:20份表现为3种形态各异的异常洗脱峰,测序结果表明20份样本与其标准株对比均存在着基因突变,DHPLC 中异常峰一致的样本均为同一基因亚型。结论 DH-PLC 可用于 ESBLs 基因分型的检测,能快速检测 CTX-M 的基因型,具有准确性高、简便快捷、经济等特点,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ctx—M型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具有水解头孢他啶活性的CTX-M型ESBLs的调查 被引量:5
11
作者 黎晓强 卓超 +10 位作者 苏丹虹 李红玉 王露霞 廖康 王媚 植志全 郭仲辉 魏衍超 耿穗娜 金光耀 钟南山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3-387,共5页
目的对广州地区具有水解头孢他啶活性的CTX-M型ESBLs进行调查,了解其种类、比例以及传播机制,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提供指导。方法对广州地区多家医院2007年到2008年临床分离的非重复的确证产ESBLs的181株大肠埃希菌和180株肺炎克雷伯菌... 目的对广州地区具有水解头孢他啶活性的CTX-M型ESBLs进行调查,了解其种类、比例以及传播机制,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提供指导。方法对广州地区多家医院2007年到2008年临床分离的非重复的确证产ESBLs的181株大肠埃希菌和180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研究,PCR方法确定CTX-M型ESBLs的基因型,MIC检测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接合实验了解CTX-M型的ESBLs编码基因(blaCTX-M)所在质粒的大小。结果检出携带blaCTX-M-15的菌株共86株(23.8%),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39株(21.5%)和47株(26.1%);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各检出1株携带blaCTX-M-27的菌株,比率均为0.55%,未发现携带blaCTX-M-16的菌株。接合实验发现,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携带blaCTX-M-15的质粒分别是65Kb和92Kb大小的可接合性质粒;肺炎克雷伯菌中携带blaCTX-M-27的质粒推测是大小为57Kb的可结合性质粒。结论广州地区具有水解头孢他啶活性的CTX-M型ESBLs的类型为CTX-M-15和CTX-M-27,且以CTX-M-15为主。耐药基因所在的质粒为可接合性质粒,能通过接合水平传播。鉴于CTX-M-15型ESBLs在临床菌株中检出率较高,治疗上应避免单独使用头孢他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他啶 ctx-M-15 ctx-M-27 接合性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甲亢患者血清PINP、β-CTx与骨密度关系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陈玮 徐将 +6 位作者 陈超 祝捷 王计艳 吴玉洁 董林 杨光伟 邢学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4-807,共4页
目的:探讨中青年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甲亢)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PINP)及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的变化及其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和骨密度( BMD)的关系。方法选择中青年甲亢患者150例为甲亢组,60例年龄匹配的正常者为... 目的:探讨中青年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甲亢)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PINP)及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的变化及其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和骨密度( BMD)的关系。方法选择中青年甲亢患者150例为甲亢组,60例年龄匹配的正常者为对照组。使用双能 X 线骨密度仪( DXA)分别测定受试者前臂(桡骨全部)、腰椎( L2~4)及股骨颈BMD;用ELISA法测定受试者PINP及β-CTx。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甲亢患者的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 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钙( Ca)、磷( P)。根据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 IOF)对伴有影响骨代谢疾病的中青年骨质疏松诊断定义,按BMD T值将甲亢组分为骨量正常组( ON组)、骨量减少组( OD组)及骨质疏松组( OP组),比较3组间上述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甲亢组PINP、β-CTx、Ca显著升高( P<0.01),前臂、L2~4及股骨颈BMD均降低(P<0.05)。甲亢患者中,OP组与 ON 组比较, PINP、β-CTx、FT3、FT4明显升高,TSH明显降低( P<0.01), OP组与OD组比较, PINP、β-CTx、FT3及TS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而OD组与ON组比较, PINP、β-CTx、TSH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相关分析显示,中青年甲亢患者PINP、β-CTx分别与FT3、FT4呈正相关( P<0.05),与TSH及前臂BMD呈负相关(P<0.05)。结论中青年甲亢患者骨转换加快,破骨细胞功能增强伴成骨细胞活性增加。 PINP及β-CTx联合BMD检测可更准确的反映中青年甲亢患者骨代谢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亢 骨质疏松 骨密度 PINP β-ct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pHDE-Cas9构建巨桉CTX基因家族CRISPR载体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莉梅 张婷婷 +5 位作者 欧阳乐军 陈自银 陈凯钊 刘雅丽 尹爱国 布良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1-417,共7页
【目的】利用高效基因编辑系统(p HDE-Cas9)构建巨桉细胞分裂素氧化酶/脱氢酶(CTX)基因家族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载体,为开展巨桉CTX基因家族功能验证研究打下基础。【方法】设计巨桉CTX基因靶位点和引物,扩增p CBC质粒上... 【目的】利用高效基因编辑系统(p HDE-Cas9)构建巨桉细胞分裂素氧化酶/脱氢酶(CTX)基因家族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载体,为开展巨桉CTX基因家族功能验证研究打下基础。【方法】设计巨桉CTX基因靶位点和引物,扩增p CBC质粒上的目的片段,BsaⅠ酶切p HDE载体并与目的片段连接形成重组质粒,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提取单克隆进行菌液PCR初步验证、重组质粒PCR验证,挑选阳性克隆质粒进行测序分析,构建CTX基因家族CRISPR载体。【结果】重组质粒PCR鉴定及测序结果表明,重组载体序列无突变,与预期序列高度一致。成功构建了巨桉CTX基因家族p HDE-CTXA、p HDE-CTXB和p HDE-CTXC同源表达载体。【结论】利用p HDE-Cas9成功构建了巨桉CTX基因家族CRISPR载体,构建过程快速、高效,为桉树基因组定点编辑打下了基础,也可为其他桉树CRISPR/Cas9表达载体的构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桉 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 细胞分裂素氧化酶/脱氢酶(ctx) 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ISEcp1-like插入序列相关的CTX-M型ESBLs基因传播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庆兰 宋诗铎 +2 位作者 祁伟 王淑香 郭文学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94-98,共5页
目的研究CTX-M-ESBLs在天津地区肺炎克雷伯菌中的传播与ISEcp1-like插入序列及1类整合子的关系。方法采用PCR-mapping、Southern印迹杂交及DNA序列分析等方法检测CTX-M-ESBLs基因,及其与ISEcp1-like插入序列和1类整合子的关系。结果46株... 目的研究CTX-M-ESBLs在天津地区肺炎克雷伯菌中的传播与ISEcp1-like插入序列及1类整合子的关系。方法采用PCR-mapping、Southern印迹杂交及DNA序列分析等方法检测CTX-M-ESBLs基因,及其与ISEcp1-like插入序列和1类整合子的关系。结果46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中44株(95.7%)携带CTX-M-1组和(或)CTX-M-9组基因,未发现CTX-M-2组基因。60%的CTX-M-1组β内酰胺酶基因和73.7%的CTX-M-9组β内酰胺酶基因上游存在ISEcp1-like插入序列。ISEcp1-like插入序列与CTX-M-3及CTX-M-14基因间隔区序列不同。46株中25株(54.3%)携带1类整合子基因,PCR-mapping及Southern印迹杂交未发现CTX-Mβ内酰胺酶基因在整合子上的证据。结论天津地区肺炎克雷伯菌临床株中存在CTX-M-ESBLs的流行,许多CTX-M-ESBLs基因上游存在ISEcp1-like插入序列。ISEcp1-like插入序列可能与CTX-M型超广谱酶基因在天津市肺炎克雷伯菌临床株中的播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Ecp1—like插入序列 ctx—M型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整合子 肺炎克雷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高t-PINP/β-CTX比值和正常低TSH水平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徐文 邹明 岳建彪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2-167,共6页
目的通过测定甲状腺功能正常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促甲状腺素(TSH)及t-PINP/β-CTX比值,研究其与椎体骨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入院的年龄≥60岁的老年甲状腺功能正常的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依据是否合并椎体... 目的通过测定甲状腺功能正常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促甲状腺素(TSH)及t-PINP/β-CTX比值,研究其与椎体骨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入院的年龄≥60岁的老年甲状腺功能正常的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依据是否合并椎体骨折将其分为无骨折组(A组)和骨折组(B组)。完成TSH、骨钙素N段中分子片段(N-MID OC)、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25-羟基维生素D[25-(OH)VitD]测定。结果B组与A组比较,TSH含量明显降低,t-PINP、t-PINP/β-CTX及N-MID OC/β-CTX明显增加。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与TSH呈负相关,与t-PINP、t-PINP/β-CTX呈正相关,与年龄、N-MID OC、β-CTX、25(OH)D及N-MID OC/β-CTX无相关性。TSH与t-PINP呈负相关,与其它骨代谢指标无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TSH、t-PINP/β-CTX比值为椎体骨折的风险因素,校正OR为0.375(95%CI:0.259~0.544),1.006(95%CI:1.002~1.010)。三分层显示,TSH含量越低,椎体骨折发生风险越高,最低层是最高层的约14倍,校正OR为13.76(95%CI:5.35~35.38),t-PINP/β-CTX比值越高,椎体骨折风险越高,最高层是最低层的11倍,校正OR为11.11(95%CI:4.11~30.00)。ROC曲线显示TSH、t-PINP/β-CTX比值的cut-off值为3.27(95%CI:2.42~3.88),91.6(95%CI:64.05~112.54),其AUC为0.72(95%CI:0.657~0.778)、0.696(95%CI:0.632~0.765),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血清高t-P1NP/β-CTX比值和正常低TSH水平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明显相关,是其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辅助诊断及预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甲状腺素 t-P1NP/β-ctx 老年女性 骨质疏松症 椎体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兰阴性杆菌产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调查研究(首次发现产blaCTX-M-14的斯氏普罗威登斯菌)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腊梅 张运丽 +3 位作者 刘文恩 李虹玲 廖经忠 郭思建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42-245,232,共5页
目的调查某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G-)杆菌产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的流行情况,并确定其基因型。方法收集2004年10月—2005年7月临床标本分离的多重耐药G-杆菌233株,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方法进行ESBLs... 目的调查某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G-)杆菌产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的流行情况,并确定其基因型。方法收集2004年10月—2005年7月临床标本分离的多重耐药G-杆菌233株,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方法进行ESBLs表型确证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表型阳性株进一步进行CTX-M酶基因型的扩增,对PCR产物测序并确定其基因型。结果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弗劳地柠檬酸杆菌和斯氏普罗威登斯菌中检出CTX-M型ESBLs,首次从斯氏普罗威登斯菌中检出CTX-M-14型ESBLs。结论该地区多种G-肠杆菌科细菌携带CTX-M型ESBLs,斯氏普罗威登斯菌也能产生CTX-M型ESB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阴性杆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ctx-M 聚合酶链反应 斯氏普罗威登斯菌ctx-M-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低Alb和低NMID-OC/β-CTX比值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17
作者 徐文 邹明 岳建彪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25-829,835,共6页
目的探讨Alb及NMID-OC/β-CTX比值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骨折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年龄大于60岁的女性住院患者。无骨质疏松骨折组(A组)491例和骨折组(B组)362例。测定骨钙素N段中分子片段(N-MID OC)、总Ⅰ型前胶... 目的探讨Alb及NMID-OC/β-CTX比值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骨折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年龄大于60岁的女性住院患者。无骨质疏松骨折组(A组)491例和骨折组(B组)362例。测定骨钙素N段中分子片段(N-MID OC)、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25-羟基维生素D[25-(OH)VitD]、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钙(Ca)、磷(P)及镁(Mg)。结果(1)与A组相比,B组Hb[118(108,128)vs.124(114,131)]、NMID-OC[14.7(10.7,20.1)vs.15.9(11.3,22.6)]、25(OH)Vit-D[18.1(14.3,23.1)vs.19.5(15.7,25.2)]、NMID-OC/β-CTX[27.1(21.9,37.1)vs.35.7(26.2,49.9)]、ALB[37.1(34.8,39.8)vs.39.1(36.9,41.8)]、Ca[2.25(2.17,2.33)vs.2.29(2.21,2.36)]、Mg[0.86(0.8,0.92)vs.0.88(0.83,0.92)]降低,P均<0.01;年龄[75.43±7.54 vs.72.24±7.27,P<0.01]及β-CTX[0.55(0.31,0.78)vs 0.49(0.25,0.75),P<0.05]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骨折与Hb、NMID-OC、25(OH)Vit-D、NMID-OC/β-CTX、ALB、Ca、Mg呈负相关(r分别为-0.18、-0.09、-0.10、-0.23、-0.26、-0.16、-0.10,P均<0.05),与年龄、β-CTX呈正相关(r分别为0.22、0.07,P均<0.05)。(3)NMID-OC/β-CTX、Alb为老年女性骨折的风险因素,校正OR分别为0.986(95%CI:0.979~0.993)、0.918(95%CI:0.883~0.955),P均<0.05。Alb、NMID-OC/β-CTX比值三分层显示含量越低,骨折风险越高,最低层是最高层的约2倍和5倍,校正OR为1.736、4.695。单独与二者联合检测均可用于骨折的诊断,但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性能,其AUC为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示值、阴性预示值分别为70.17%、58.66%、55.6%、72.7%。结论血清低Alb和低NMID-OC/β-CTX比值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明显相关,是其危险因素,可用于辅助诊断及预测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 NMID-OC/β-ctx 老年女性 骨质疏松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来膦酸、降钙素对骨生化标志物BAP、N-MID、β-CTX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孔西建 吴丹 +1 位作者 叶进 廉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通过监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使用唑来膦酸、降钙素治疗前后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变化来分析二者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例115例,55例使用唑来膦酸(5mg静滴一次),60例使用鲑鱼降钙素(50IU隔日一次肌注,治... 目的通过监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使用唑来膦酸、降钙素治疗前后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变化来分析二者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例115例,55例使用唑来膦酸(5mg静滴一次),60例使用鲑鱼降钙素(50IU隔日一次肌注,治疗90日),检测每个病例治疗前和开始治疗后4周、8周、12周的BAP、N-MID、β-CTX,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降钙素组治疗4周后BAP、β-CTX与治疗前相比降低(P<0.05),骨转换率降低;治疗8周、12周后β-CTX仍明显降低(P<0.05),但BAP与治疗前相比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唑来膦酸组治疗4周、8周后BAP、N-MID、β-CTX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骨转换率明显降低;治疗后12周后BAP、β-CTX仍明显降低(P<0.05);与降钙素组相比,唑来膦酸组治疗后4周、8周BAP、N-MID、β-CTX降低更明显(P<0.05),骨转换率降低更明显;治疗后12周BAP、β-CTX仍明显降低(P<0.05)。两种药物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结论降钙素组、唑来膦酸组均可有效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转换率;与降钙素相比,唑来膦酸抑制骨吸收的作用更迅速、更稳定,病人低骨转换持续时间更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降钙素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骨代谢标志物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人氨基端和 中段骨钙素 血清Ⅰ型胶原C端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动物源产CTX-M-14大肠杆菌传播分子机制的演变 被引量:5
19
作者 甄盼盼 汤电 +4 位作者 任艳娜 郭玉芳 王丽华 裘宗平 蒋红霞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95-202,共8页
从保存的2002-2009年分离的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中,挑选16株blaCTX-M-14阳性菌,用PCR方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编码基因、PMQR耐药基因及其他重要抗生素耐药基因(rmtB和floR);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及种族进化关系分析16株细... 从保存的2002-2009年分离的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中,挑选16株blaCTX-M-14阳性菌,用PCR方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编码基因、PMQR耐药基因及其他重要抗生素耐药基因(rmtB和floR);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及种族进化关系分析16株细菌的亲缘关系;通过接合转移试验、复制子分型和blaCTX-M-14上下游插入元件的检测,分析产CTX-M-14大肠杆菌的传播分子机制。PCR检测结果表明,16株食品动物源产CTX-M-14大肠杆菌大多属于系统发育组A组,其次为B1和D组,没有B2组;PFGE分型结果表明,同一时间内不同动物间存在产CTX-M-14共生型大肠杆菌克隆的扩散传播,但养殖场内CTX-M-14主要是随质粒或其他元件进行水平传播;质粒复制子分型结果表明,携带blaCTX-M-14的质粒属于IncK(3/14)、IncF(5/14)、IncHI2(1/14)、IncFIB和IncF(1/14)、IncHI1和IncN(2/14)、IncI1(2/14)等,且随着时间推移,复制子的种类呈增多趋势。2002-2007年的菌株blaCTX-M基因的上下游均检测到ISEcp1和IS903;但2009年菌株除了部分在上下游都可以检测到ISEcp1和IS903外,还有的只检测到上游的ISEcp1或下游的IS903;2002-2009年的菌均未检测到ISCR1。16株产CTX-M-14大肠杆菌除了携带其他ESBLs编码基因,如blaCTX-M79和blaTEM-135外,还携带其他重要抗生素耐药基因,如oqxA、floR、aac(6′)-1b-cr及rmtB,而且2002-2009年大肠杆菌携带耐药基因的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多;接合转移试验发现,2002-2005年的菌株,blaCTX-M-14往往发生单独转移,而2009年分离菌blaCTX-M-14往往和floR或rmtB位于同一质粒上发生共同转移。这说明养殖场使用氨基糖苷类或氟苯尼考等任何一种抗生素,都可以筛选出产CTX-M-14大肠杆菌并促进其扩散,所以动物养殖过程中要慎用这些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x-M-14 传播分子机制 复制子分型 水平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BLs肠道致病菌中CTX-M基因的鉴定与分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党荣理 董路宁 +7 位作者 刘栓奎 李明 刘磊 何俊伟 吴静怡 刘正祥 孙立茹 蒋莹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3-296,313,共5页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肠道致病菌中产ESBLs菌株的发生率、流行特征及产CTX-M型耐药表型和基因型。方法对临床分离到的161株肠道致病菌进行ESBLs表型确证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TX-M基因,对PCR产物测序并确定基因亚型;采用K-B琼脂...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肠道致病菌中产ESBLs菌株的发生率、流行特征及产CTX-M型耐药表型和基因型。方法对临床分离到的161株肠道致病菌进行ESBLs表型确证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TX-M基因,对PCR产物测序并确定基因亚型;采用K-B琼脂扩散法对2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检测。结果 161株肠道致病菌中有85株(52.8%)ESBLs表型检测阳性。PCR扩增结果表明,共有24株(28.2%)携带CTX-M型基因,其中10株(41.7%)检出CTX-M-1组基因,14株(58.3%)检出CTX-M-9组基因。基因测序确定存在CTX-M-3、CTX-M-14、CTX-M-15、CTX-M-24、CTX-M-27等多种亚型,以CTX-M-14为主。药敏结果显示,不同基因型均对青霉素类,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较为明显的抗药性。结论乌鲁木齐地区肠道致病菌产ESBLs现象较为普遍,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噻吩、和头孢呋辛高度耐药。细菌基因型以CTX-M-14亚型为主,同时存在多种亚型。首次在新疆地区检出CTX-M-3、CTX-M-15、CTX-M-24、CTX-M-27基因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 肠道致病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ctx-M基因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