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16
1
作者 齐学斌 庞鸿宾 +1 位作者 赵辉 王景雷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9-94,共6页
分析了国内外多种水源联合调度、联合管理研究状况及存在问题,并对该研究领域的发展作了进一步分析和预测,展望了该研究领域前景。
关键词 地表水 地下水 水资源 联合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季节性冻融的井渠结合灌区地下水位动态模拟及预测 被引量:8
2
作者 伍靖伟 杨洋 +3 位作者 朱焱 余乐时 杨文元 杨金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68-178,共11页
该文以季节性冻融灌区内蒙古河套灌区为研究对象,建立灌区冻融期地下水补排模型,与三维地下水数值模型相结合,构建适用于季节性冻融灌区的生育期-冻融期全周年地下水动态模拟模型。采用河套灌区2006—2013年灌区实测地下水埋深对模型进... 该文以季节性冻融灌区内蒙古河套灌区为研究对象,建立灌区冻融期地下水补排模型,与三维地下水数值模型相结合,构建适用于季节性冻融灌区的生育期-冻融期全周年地下水动态模拟模型。采用河套灌区2006—2013年灌区实测地下水埋深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并针对河套灌区不同地下水矿化度可开采区(分别为2.0、2.5及3.0g/L)、不同渠井结合比设置了18种井渠结合节水情景,对其地下水动态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文构建的冻融期模型能准确反映其地下水动态过程;井渠结合后地下水埋深变化与井渠结合区地下水开采利用的矿化度上限和渠井结合比有关,井渠结合区地下水矿化度上限越大,渠井结合比越小,地下水埋深增加越多;实施井渠结合后,灌区生育期平均地下水埋深增加0.103~0.445 m,秋浇期增加0.076~0.243 m,冻融期增加0.096~0.216 m;从空间上看,全灌区年均地下水埋深增加0.096~0.316 m,井渠结合区增加0.346~0.635 m,非井渠结合区变化较少,一般不足7 cm。该文为季节性冻融灌区开展大规模井渠结合灌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灌区 井渠结合 节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渠结合灌区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与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聂相田 邱林 +2 位作者 周波 李博超 段春青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28,31,共4页
将灌区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结合在一起综合考虑,在灌区水资源配置时不仅只追求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同时尽量将地下水位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以维持地下水资源的采补平衡,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按此原则,建立了井渠结合灌区水资源多... 将灌区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结合在一起综合考虑,在灌区水资源配置时不仅只追求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同时尽量将地下水位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以维持地下水资源的采补平衡,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按此原则,建立了井渠结合灌区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实例计算表明:应用此模型指导井渠结合灌区的水资源配置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运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渠结合灌区 地表水 地下水联合运用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调节平原型水库与地下水联合调蓄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潘俊 陈欣 孙才志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2期67-71,共5页
本文以辽河石佛寺水库为例,介绍了年调节平原型水库与地下水联合调蓄的模拟分析方法,提出了为满足沈阳市城市供水,辽河应需保证的最少径流量。根据辽河石佛寺水文站的实测资料分析,辽河在枯水季节1~2月份径流量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本... 本文以辽河石佛寺水库为例,介绍了年调节平原型水库与地下水联合调蓄的模拟分析方法,提出了为满足沈阳市城市供水,辽河应需保证的最少径流量。根据辽河石佛寺水文站的实测资料分析,辽河在枯水季节1~2月份径流量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本文通过模糊带权马尔可夫链方法预测了未来19年1~2月份的径流量状态,并对其可靠性进行了分析,从而为水库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蓄的供水规模及其运行方式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调蓄 年调节平原型水库 馍糊带权马尔可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采补平衡的河套灌区井渠结合模式及节水潜力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璐瑶 彭培艺 +3 位作者 郝培静 于健 杨金忠 朱焱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24,共7页
确定合理的渠井结合比以保证地下水采补平衡,是发展井渠结合灌溉、保证灌区节水和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根据井渠结合区的地下水可开采量与井渠结合井灌区的灌溉用水量之间的平衡关系,建立地下水补给均衡模型。该模型考虑各级渠道输... 确定合理的渠井结合比以保证地下水采补平衡,是发展井渠结合灌溉、保证灌区节水和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根据井渠结合区的地下水可开采量与井渠结合井灌区的灌溉用水量之间的平衡关系,建立地下水补给均衡模型。该模型考虑各级渠道输水、田间灌溉和降雨入渗对地下水的补给,地下水开采量则根据井灌区灌溉用水量确定,建立地下水补给与地下水开采量之间的均衡方程,通过求解该均衡方程,得到井渠结合区渠井结合比的合理范围在2.3~3.4之间。同时,通过局部敏感性分析方法,分析了该模型涉及参数中对渠井结合比影响程度较大的5个参数,敏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地下水可开采系数、土地利用系数、渠道输水补给地下水系数、田间灌溉补给地下水系数、降雨补给地下水系数。进一步根据渠井结合比,计算了灌区实施井渠结合灌溉的节水潜力,结果表明,井渠结合全部实施后,灌区的节水潜力在3.4~4.6亿m^3,节水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灌区 井渠结合 渠井结合比 节水潜力 参数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规划在地下水地表水联合调蓄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戴长雷 梁籍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3-145,共3页
地下水地表水联合调蓄是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维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由于地下水地表水调蓄问题具有时变性、阶段性或层次性,动态规划在调蓄模型构建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分析梳理动态规划模型应用进展及模型求解流... 地下水地表水联合调蓄是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维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由于地下水地表水调蓄问题具有时变性、阶段性或层次性,动态规划在调蓄模型构建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分析梳理动态规划模型应用进展及模型求解流程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对于由多个用户和多个供水点组成的联合调蓄问题,以供水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其中供水费用系数为阶跃函数,以地下地表供水点的蓄水量为状态变量,选取典型水文年,构建出可以进行调蓄评价和辅助决策的动态规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规划 地下水 地表水 联合调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北阜阳市渠井结合灌区水资源优化调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汪家权 周勇 +1 位作者 金光炎 郑三元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4期123-130,共8页
以安徽淮北阜阳渠井结合灌区为例,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了该区地面水与地下水优化调控模型,以最佳种植模式和最优工程运行策略,达到科学地加强该区的灌溉农业,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防止不当开采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以及生态环境... 以安徽淮北阜阳渠井结合灌区为例,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了该区地面水与地下水优化调控模型,以最佳种植模式和最优工程运行策略,达到科学地加强该区的灌溉农业,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防止不当开采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井结合灌区 水资源 优化调控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套灌区井渠结合地下水数值模拟及均衡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洋 朱焱 +2 位作者 伍靖伟 余乐时 杨金忠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32-737,共6页
建立了河套灌区三维地下水数值模型,用2006—2013年灌区实测地下水埋深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并在规划的井渠结合区内,设置3种不同井灌区灌溉定额和3种秋浇频率,组合共9种井渠结合节水情景,分别分析了9种节水情景下的地下水动态变化... 建立了河套灌区三维地下水数值模型,用2006—2013年灌区实测地下水埋深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并在规划的井渠结合区内,设置3种不同井灌区灌溉定额和3种秋浇频率,组合共9种井渠结合节水情景,分别分析了9种节水情景下的地下水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井渠结合后全灌区地下水埋深范围为1.863~2.029 m,较现状条件增加0.084~0.250 m;不同灌域结合区井渠结合后地下水埋深差别很大,解放闸结合区地下水埋深最大,为2.308~2.803 m,永济结合区地下水埋深最小,为2.079~2.455 m;井渠结合后,入渗补给量减少2.01×10~8~3.63×10~8m^3/a,潜水蒸发量减少1.69×10~8~3.03×10~8m^3/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数值模拟 井渠结合 节水 河套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水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模型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刘行刚 徐征和 +1 位作者 丁杰 刘青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15,共4页
结合黄水河流域实际情况探讨并建立基于供水量准则的黄水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模型,并以1997年数据调算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模型,从调算结果表明在黄水河流域进行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充分利用了水资源并且可以防止地下水超采。
关键词 黄水河流域 地表水地下水 联合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下水安全的井渠结合灌区节水潜力分析——以永定河流域张家口段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晓倩 彭致功 +2 位作者 张宝忠 徐海洋 魏征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3-208,215,共7页
农业节水潜力是确定节水灌溉发展方向以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关键参量。为探究永定河流域张家口段井渠结合灌区的节水潜力,将农业节水潜力分为管理节水潜力与工程节水潜力两类,通过引入地下水安全性检验方法,避免井渠结合灌区实现节... 农业节水潜力是确定节水灌溉发展方向以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关键参量。为探究永定河流域张家口段井渠结合灌区的节水潜力,将农业节水潜力分为管理节水潜力与工程节水潜力两类,通过引入地下水安全性检验方法,避免井渠结合灌区实现节水潜力后存在地下水超采风险,建立了满足地下水安全的井渠结合灌区节水潜力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永定河流域张家口段大中型灌区现状灌溉用水总量为1.62×10^(8)m^(3),以常规方法估算的地表水节水潜力为0.8059×10^(8)m^(3),考虑地下水安全的地表水节水潜力修正为0.7954×10^(8)m^(3),其中管理节水潜力和工程节水潜力分别为0.6105×10^(8)和0.1850×10^(8)m^(3),分别占比76.7%和23.3%,管理节水潜力所占比重较大。永定河流域张家口段大中型灌区的管理必须改变以往重工程建设轻灌溉管理的理念,才能更大程度地挖掘管理节水潜力。研究结果可以在保证井渠结合灌区地下水安全的前提下,对灌区的管理节水潜力与工程节水潜力的占比进行科学评价,对未来灌区灌溉工程规划和建设等方面具有现实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节水潜力 地下水安全 井渠结合 永定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