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延丢包网络控制系统的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10
1
作者 孙业国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21期89-93,122,共6页
针对网络控制系统中同时存在时延和丢包问题,基于零阶保持器的工作机制,将同时受时延和丢包影响的网络控制系统建模为输入带有时延的控制系统,根据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和时滞系统理论得出控制系统的时滞相关稳定性条件,进一步基于锥补... 针对网络控制系统中同时存在时延和丢包问题,基于零阶保持器的工作机制,将同时受时延和丢包影响的网络控制系统建模为输入带有时延的控制系统,根据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和时滞系统理论得出控制系统的时滞相关稳定性条件,进一步基于锥补线性化的方法给出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有效解决了网络控制系统中同时存在时延和丢包的控制问题。仿真算例表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控制系统 线性矩阵不等式 锥补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网络控制系统的死区调度与控制协同设计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谢蓉华 樊卫华 +1 位作者 王冲 陈庆伟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3-652,共10页
针对具有不确定性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网络控制系统,提出了1种调度与控制协同设计方法。为改善网络服务质量(Qo S),将死区调度策略应用于MIMO网络控制系统,并将该系统建模为一类具有不确定性和时延的离散线性系统。为补偿网络诱导时延... 针对具有不确定性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网络控制系统,提出了1种调度与控制协同设计方法。为改善网络服务质量(Qo S),将死区调度策略应用于MIMO网络控制系统,并将该系统建模为一类具有不确定性和时延的离散线性系统。为补偿网络诱导时延的影响,构造了1种状态观测器和反馈控制器。基于Lyapunov函数法和锥补线性化方法,给出了系统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及控制器设计的迭代求解法。针对死区阈值的优化,提出了1种基于二分法的阈值优化迭代算法。仿真算例表明该文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控制系统 死区调度 协同设计 多输入多输出 服务质量 离散线性系统 观测器 反馈控制器 锥补线性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切换系统静态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岳永恒 王茂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8-324,共7页
饱和输入受限将增加静态输出反馈控制器的设计难度,因此针对饱和切换系统静态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进行了研究.根据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通过相关引理和ILMI技术及圆锥补方法,建立了饱和切换系统静态输出反馈控制器的最优化设计方法,确... 饱和输入受限将增加静态输出反馈控制器的设计难度,因此针对饱和切换系统静态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进行了研究.根据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通过相关引理和ILMI技术及圆锥补方法,建立了饱和切换系统静态输出反馈控制器的最优化设计方法,确保控制系统具有闭环稳定性.应用ILMI技术将双线性矩阵不等式(BMI)松弛为线性矩阵不等式(LMI),依次通过交替求解"双变量"LMI,逐次迭代、渐进逼近BMI约束条件,并设计出使系统达到局部指数收敛的静态输出反馈控制器和其他相关参数.根据子系统的最大吸引域,优化求解切换系统最大吸引域.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饱和切换系统在多李亚普诺夫函数切换律的作用下,其超调量、协调时间和动态性能指标明显优越性各个子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输入 静态输出反馈 圆锥补算法 ILMI算法 多李亚普诺夫函数 吸引域 切换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综合能源系统的配网规划模型及其求解方法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林垚 郑洁云 +4 位作者 孔顺飞 王珏莹 谢仕炜 胡志坚 刘心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6-86,共11页
利用能源集线器模型将电力网、天然气网和交通网进行耦合,并将耦合系统分解为多个终端综合能源单元进行能量平衡分析。基于多能互补的特性,兼顾系统建设运行成本和充电站双重效用函数,提出了一种考虑综合能源系统的配网嵌层规划模型。... 利用能源集线器模型将电力网、天然气网和交通网进行耦合,并将耦合系统分解为多个终端综合能源单元进行能量平衡分析。基于多能互补的特性,兼顾系统建设运行成本和充电站双重效用函数,提出了一种考虑综合能源系统的配网嵌层规划模型。模型外层用于决策配电线路升级与新建、分布式电源和快充站选址等变量;内层则根据外层的决策变量,通过优化能源转化行为来提高配网的运行效益。最后,结合改进的遗传算法、增量分段线性化和二阶锥规划技术对模型进行求解,并以一个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为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单元 多能互补 配网规划 增量分段线性化 二阶锥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