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岭断陷龙凤山气田致密凝析气藏CO_(2)吞吐效果评价
1
作者 高云丛 王建波 周杨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0-167,共8页
长岭断陷龙凤山气田致密凝析气藏产量递减快,采出程度低,为了减弱近井地带反凝析污染现象和凝析油采出困难的开发难题,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和注CO_(2)吞吐实验,分析评价CO_(2)吞吐效果,探讨提高气井产量和气藏采收率的方法。结果表明:与注... 长岭断陷龙凤山气田致密凝析气藏产量递减快,采出程度低,为了减弱近井地带反凝析污染现象和凝析油采出困难的开发难题,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和注CO_(2)吞吐实验,分析评价CO_(2)吞吐效果,探讨提高气井产量和气藏采收率的方法。结果表明:与注干气吞吐相比,致密凝析气藏注CO_(2)吞吐更能较为有效地解除反凝析污染;气井反凝析分为反凝析初期(对生产基本无影响)、反凝析加重(对油生产有影响)、反凝析严重(对油气生产影响大)、极端反凝析(几乎不出油)共4个阶段;不同反凝析特征阶段的气井CO_(2)吞吐机理和目的不同,CO_(2)吞吐参数应当相应优化。现场实施表明,注CO_(2)吞吐的5口井在吞吐前处于不同的反凝析阶段,吞吐后取得了快速增加地层能量、解堵近井地带反凝析污染、提高注入能力、增加凝析油和天然气产量等效果。研究成果可为CO_(2)吞吐技术在致密凝析气藏的规模应用提供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凝析气藏 CO_(2)吞吐 参数优化设计 现场试验 效果评价 龙凤山气田 长岭断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络集聚纺导流装置的优选
2
作者 孔祥江 张玉泽 +1 位作者 江慧 汪军 《棉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14-18,共5页
为评估3种集聚导流装置在纺纱工艺中的应用效果,选取单根定量为6.025 g/10 m的粘胶粗纱进行赛络集聚纺纱试验。通过控制负压大小和加装不同的导流装置,设计5种方案进行纺纱,测试5种纺纱方案的纱线质量,并对赛络集聚纺集聚区进行仿真模拟... 为评估3种集聚导流装置在纺纱工艺中的应用效果,选取单根定量为6.025 g/10 m的粘胶粗纱进行赛络集聚纺纱试验。通过控制负压大小和加装不同的导流装置,设计5种方案进行纺纱,测试5种纺纱方案的纱线质量,并对赛络集聚纺集聚区进行仿真模拟,优选导流装置。结果表明:3种导流装置能够降低成纱3 mm毛羽数,提高成纱断裂强度,对条干CV影响不大,但能适当降低成纱棉结以及粗细节;在相同负压(1000 Pa)条件下,对比加装3种导流装置与不加装导流装置的成纱质量,导流装置Ⅰ降低成纱3 mm毛羽数幅度最大,为30.8%,提高成纱断裂强度增幅最大,为14.5%,纺纱效果最好;通过流场仿真模拟,对比3种导流装置在集聚区上的数值模拟结果,应用导流装置Ⅰ的模拟气流速度最大,为42 m/s,理论效果最好。认为:3种导流装置均能够在保证成纱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集聚负压,并且导流装置Ⅰ应用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导流装置 赛络集聚纺 粘胶 纺纱试验 流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多段生产水平气井试井解释方法及其应用
3
作者 李标 雷昊 +2 位作者 李明军 钟家峻 黄小亮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39-43,共5页
以南海北部海域X气田1H气井为例,建立了多段水平气井模型,进行试井解释研究。通过对该井实际试井解释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多段水平气井模型相对于常规水平井模型的优势。研究表明,应用多段水平气井模型可对水平气井的有效段数、长度、... 以南海北部海域X气田1H气井为例,建立了多段水平气井模型,进行试井解释研究。通过对该井实际试井解释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多段水平气井模型相对于常规水平井模型的优势。研究表明,应用多段水平气井模型可对水平气井的有效段数、长度、间隔等参数进行合理解释,解释结果更符合储层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气田 多段生产 水平气井 压力导数 试井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过渡态测试数据的高压涡轮盘瞬态热分析模型优化方法
4
作者 徐晓娟 李宗超 +1 位作者 邓明春 周建军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3,共7页
为了提高发动机高压涡轮盘瞬态温度场的分析精度,提出利用试车过程中旋转部件过渡态壁温测试数据的高压涡轮盘瞬态热分析模型优化方法。引入自适应模拟退火(ASA)优化算法,将典型位置处温度计算值与测试数据之间的均方根误差最小为优化目... 为了提高发动机高压涡轮盘瞬态温度场的分析精度,提出利用试车过程中旋转部件过渡态壁温测试数据的高压涡轮盘瞬态热分析模型优化方法。引入自适应模拟退火(ASA)优化算法,将典型位置处温度计算值与测试数据之间的均方根误差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过渡态热分析计算模型优化方法,实现了高压涡轮盘瞬态热分析模型的自动优化。以高压涡轮盘实际历程下壁温测点数据为基准,开展瞬态热分析模型优化及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热分析模型的节点温度计算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与实测温度变化趋势吻合良好,且在全时间域内高压涡轮盘典型位置处瞬态计算壁温与测试值的平均偏差为11 K,最大偏差为15 K,满足工程计算的精度要求。算例表明高压涡轮盘瞬态热分析模型优化方法在提升温度场修正计算效率的同时具备较高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热分析 高压涡轮盘 温度场计算 测试修正 优化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家寨高产能气井测试井口压力异常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伟 段永刚 +2 位作者 刘柏峰 罗邦林 刘华强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0-63,共4页
高产能气井测试时井口压力表现异常,开井压力“跳跃下降-上升-下降”,关井压力“跳跃上升-下降”,与井底压力变化规律完全不同。罗家寨高产气井测试分析结果认为井筒的温度效应是影响井口压力的关键因素。通过Hasan&Kabir的非稳态... 高产能气井测试时井口压力表现异常,开井压力“跳跃下降-上升-下降”,关井压力“跳跃上升-下降”,与井底压力变化规律完全不同。罗家寨高产气井测试分析结果认为井筒的温度效应是影响井口压力的关键因素。通过Hasan&Kabir的非稳态井筒温度模型,计算出非线性井温剖面,修正井筒流体压力计算,并将非线性温度剖面预测方法融合到井筒油藏耦合机制的测试模拟器中,模拟井口压力异常现象,发现高产气井的测压点在相当大的深度范围内均表现出“异常”,认识到利用温度数据校正压力,恢复出正常形态是提高解释分析技术重要途径,为高产气井的测试方案设计与压力校正方法的研究提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井 井筒 温度场 非稳态 测试模拟 罗家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态瑞雷面波法岩溶路基注浆质量检测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郑立宁 谢强 +3 位作者 冯治国 任新红 赵文 王建珍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934-1937,共4页
为深入研究瞬态瑞雷面波法在岩溶路基注浆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现场选取12段试验测区,采集1470个测试样本点,其中在4个重点测区中进行注浆前后的对比测试及部分注浆后长时间追踪测试,在其余8个测区中进行验证性测试。结合现场压水试验及钻... 为深入研究瞬态瑞雷面波法在岩溶路基注浆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现场选取12段试验测区,采集1470个测试样本点,其中在4个重点测区中进行注浆前后的对比测试及部分注浆后长时间追踪测试,在其余8个测区中进行验证性测试。结合现场压水试验及钻孔取芯等多种验证手段,基于有效试验样本数据分别建立岩洞、岩体、土体3种不同地下介质的瞬态瑞雷面波法注浆质量检测标准,并确定合理的检测时间为注浆完7 d后。经部分验证性试验测区内回判试验表明,试验结论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瑞雷面波 岩溶路基 注浆 检测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斜度井、分支井的不稳定压力动态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杨雷 黄诚 +3 位作者 段永刚 陈伟 舒能益 杨学云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25-27,共3页
应用连续点源迭加原理建立起均匀流率的斜井压力分布数学模型 ,通过该模型能够考虑大斜度井的射开段长度、上下位置、倾斜角、渗透率各向异性等影响 ;应用Stehfest数值反演算法计算获得大斜度井的压降典型曲线 ,为大斜度井的试井评价和... 应用连续点源迭加原理建立起均匀流率的斜井压力分布数学模型 ,通过该模型能够考虑大斜度井的射开段长度、上下位置、倾斜角、渗透率各向异性等影响 ;应用Stehfest数值反演算法计算获得大斜度井的压降典型曲线 ,为大斜度井的试井评价和产能预测提供有力工具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 ,大斜度井的双对数典型曲线存在两段压力导数水平段 ,前者是早期的径向流特征 ,后者是拟径向流特征 ;在同等的井筒渗流长度条件下 ,大斜度井或水平井方式的渗流条件好 ,更能有效地利用地层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井 大斜度井 分支井 不稳定压力 动态分析 试井分析 定向井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深厚湿陷性黄土浸水入渗及沉降变形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安鹏 张爱军 +2 位作者 邢义川 倪万魁 张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57-564,共8页
新疆伊犁黄土原位试验实测资料非常缺乏,为了研究其浸水入渗规律和自重沉降特征,开展了原状土和重塑土的现场浸水试验研究,并对表面沉降和水分进行观测。研究表明:浸水过程中,任一点的饱和度存在明显的暂态饱和区,封闭压缩气体上收缩膜... 新疆伊犁黄土原位试验实测资料非常缺乏,为了研究其浸水入渗规律和自重沉降特征,开展了原状土和重塑土的现场浸水试验研究,并对表面沉降和水分进行观测。研究表明:浸水过程中,任一点的饱和度存在明显的暂态饱和区,封闭压缩气体上收缩膜承受的孔隙气压力、孔隙水压力和进气值的短暂力学平衡是其存在的主要原因;原状土因黄土结构性和地层结构性,其沉降特征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可用分段函数进行描述,重塑土因结构性破坏,其变形阶段性不明显;浸水21 d,湿润锋面到达8.8 m,重塑土(S4)的沉降量为120 cm,原状土(S5)的沉降量为78 cm,前者比后者大35%;鉴于软弱土层存在应力集中,湿润锋面以上相邻饱和土变形尚未稳定时,其下非饱和土不发生增湿变形,因此,原状土沉降变形为湿润锋面以上饱和土尚未变形稳定的沉降量,小于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85 cm。研究结果对伊犁黄土浸水变形机制和增湿变形计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厚湿陷性黄土 现场浸水试验 暂态饱和区 沉降变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涝坝气田油管腐蚀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11
9
作者 羊东明 李亚光 +1 位作者 张江江 梁根生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2-85,共4页
大涝坝凝析气田油管在生产中多次出现腐蚀穿孔而报废,严重影响了该气田的安全生产。为找出该气田油管腐蚀失效的原因及其影响腐蚀的因素,有针对性地防治油管腐蚀,首先分析了该气田油管的腐蚀规律及油管腐蚀形貌特征,结合该气田生产介质... 大涝坝凝析气田油管在生产中多次出现腐蚀穿孔而报废,严重影响了该气田的安全生产。为找出该气田油管腐蚀失效的原因及其影响腐蚀的因素,有针对性地防治油管腐蚀,首先分析了该气田油管的腐蚀规律及油管腐蚀形貌特征,结合该气田生产介质和运行工况,进行了P110、13Cr和HP13Cr等3种材质油管的模拟腐蚀试验,分析了温度、CO2分压、Cl-质量浓度、流速等因素对油管腐蚀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对腐蚀程度影响最显著的是温度,流速和CO2分压次之,Cl-质量浓度较弱;油管腐蚀最严重的井段(600~2 500m)是在温度90℃、CO2分压0.19~0.37MPa条件下,CO2腐蚀、流体冲刷腐蚀和缝隙腐蚀共同作用下造成的。同时分析了丝扣类型和环空保护液对油管腐蚀的影响,认为偏梯型扣的FOX螺纹油管较梯形扣EUE螺纹油管抗腐蚀性强,CT/TPK-2型环空保护液能有效防止油管外壁发生腐蚀。提出采用"封隔器+环空保护液+13CrFOX螺纹油管+P110EUE螺纹油管"的完井方式防治油管腐蚀,腐蚀最严重的600~2 500m井段选用13CrFOX螺纹油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管腐蚀 二氧化碳腐蚀 腐蚀试验 防腐 完井 凝析油气田 大涝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压开采过程中凝析油气相渗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毕建霞 戚志林 +2 位作者 郭平 孙雷 王寿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8-110,共3页
目前凝析油气相渗曲线实验测试方法有常规模拟油气替代测试和真实平衡凝析油气测试两种,国内外还没有测量凝析气藏在降压开采过程中凝析油气相渗曲线的相关报道。文章给出了降压相渗实验测试方法,选用Q69-5井的平衡凝析油气和真实岩样... 目前凝析油气相渗曲线实验测试方法有常规模拟油气替代测试和真实平衡凝析油气测试两种,国内外还没有测量凝析气藏在降压开采过程中凝析油气相渗曲线的相关报道。文章给出了降压相渗实验测试方法,选用Q69-5井的平衡凝析油气和真实岩样进行了平衡凝析油气相渗曲线、降压相渗曲线和常规油气相渗曲线测试,并对3种相渗曲线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降压相渗测试和岩心衰竭实验测试得到的凝析油饱和度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前者的数值低于后者;②降压相渗实验测试过程中,凝析油开始析出后出现凝析油饱和度急剧上升和平衡气相相对渗透率急剧下降的现象,当压力降至最大反凝析压力后,凝析气的蒸发作用和平衡气驱作用可使近井地带的渗透性得到部分恢复;③降压相渗曲线比常规油气相渗曲线和平衡凝析油气相渗曲线明显向右偏移,其气相相对渗透率比常规测试和平衡油气测试得到的气相相对渗透率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油气田 气相 液相 相对渗透率 测试 压力降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特长水下隧道气动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马伟斌 俞翰斌 +2 位作者 付连著 张千里 程爱君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1-46,共6页
采用CRH2-061C动车组,以180~320km.h-1速度往返运行,对某特长水下隧道下行线进行气动效应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内瞬变压力、列车风、气动载荷和隧道洞口微气压波值均随着车速的增加而增加,车厢内舒适度随着车速的增加而减少;隧... 采用CRH2-061C动车组,以180~320km.h-1速度往返运行,对某特长水下隧道下行线进行气动效应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内瞬变压力、列车风、气动载荷和隧道洞口微气压波值均随着车速的增加而增加,车厢内舒适度随着车速的增加而减少;隧道南口的微气压波值、首波压力梯度均小于北口,这主要是由于南、北口的缓冲结构型式存在差异;隧道内附属设施受到的气动荷载、车内气压3s变化值均在相关标准的要求值之内;车速大于250km.h-1时,乘员有耳鸣和不舒适感。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如下建议:CRH2-061C动车组通过该隧道的合理速度为260km.h-1;开启隧道内联络通道或布置吸能材料以衰减压力波的传播能量;研究制订复合型舒适度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隧道 气动效应 瞬变压力 微气压波 舒适度 现场测试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凝析油气测量凝析气藏相对渗透率 被引量:7
12
作者 郭肖 疏壮志 +1 位作者 郭平 刘建仪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2-84,共3页
由于缺乏精确测量临界凝析油饱和度测试技术 ,我国凝析气藏油气相对渗透率均使用常规油气进行测试 ,采用真实平衡凝析油气体系对凝析气藏相对渗透率曲线进行岩心驱替测试还无先例。文章选用牙哈凝析气藏真实岩样进行了两组驱替实验 ,第... 由于缺乏精确测量临界凝析油饱和度测试技术 ,我国凝析气藏油气相对渗透率均使用常规油气进行测试 ,采用真实平衡凝析油气体系对凝析气藏相对渗透率曲线进行岩心驱替测试还无先例。文章选用牙哈凝析气藏真实岩样进行了两组驱替实验 ,第一组是向岩样注入煤油 -氮气采用非稳态法 ,第二组是注入平衡凝析油气采用稳态法。此外 ,研究了两种测试系统下油气相对渗透率对凝析气藏开发动态的影响 ,得出以下结论 :①凝析油气系统的相对渗透率曲线整体向右移动 ,气相对渗透率下降非常快 ,油气相对渗透率高于煤油 -氮气系统的油气相对渗透率 ;②凝析油气系统的临界凝析油饱和度比煤油 -氮气系统的凝析油临界饱和度约低 2 0 % ;③煤油 -氮气系统预测的气体产能、气油比、凝析油气采收率比凝析油气系统预测的结果低得多 ,但气藏压力下降较慢 ;④凝析油气系统与煤油 -氮气系统近井地带析出凝析油饱和度分布存在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油气田 相对渗透率 临界饱和率 岩心驱替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气井合理配产方法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蔡磊 贾爱林 +2 位作者 唐俊伟 何东博 冀光 《油气井测试》 2007年第4期25-28,共4页
苏里格气田规模开发对单井稳产提出了要求,而该气田特殊的地质特征和低成本开发思路限制了常规配产方法的使用,迫切需要一种简单实用的气田开发方法指导合理配产。本文首先对常规产能评价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指... 苏里格气田规模开发对单井稳产提出了要求,而该气田特殊的地质特征和低成本开发思路限制了常规配产方法的使用,迫切需要一种简单实用的气田开发方法指导合理配产。本文首先对常规产能评价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常规"单点法"无阻流量用于指导配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充分分析试采井动静态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利用测井资料初步评价气井生产能力,进行初期配产;从理论和实际生产动态上分析了气井压降动态与单井控制储量的关系,指出归一化后的套压降能够定性反映单井控制动态储量,可以指导配产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产能评价 配产 单点法 动态储量 压力降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气田砂岩储层应力敏感试井模型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田冷 何顺利 李秀生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9-92,共4页
长庆苏里格气田具有低渗、低产及应力敏感等特点,应用不考虑应力敏感渗流模型分析不稳定压力动态会产生很大偏差。为了分析应力敏感性对井底压力不稳态特征的影响,应用渗透率模量的概念,建立了存在应力敏感的气藏不稳定试井模型,该模型... 长庆苏里格气田具有低渗、低产及应力敏感等特点,应用不考虑应力敏感渗流模型分析不稳定压力动态会产生很大偏差。为了分析应力敏感性对井底压力不稳态特征的影响,应用渗透率模量的概念,建立了存在应力敏感的气藏不稳定试井模型,该模型具有很强的非线性,通过线性化变换对该非线性方程组进行了求解。分析结果表明:开始时,拟压力及其导数特征为一直线,随着无因次渗透率模量的增加,拟压力及其导数曲线往上翘,无因次渗透率模量越大,上翘越明显,而且上翘特征是有效储层不连续的反映,也可能是气井应力敏感的反映。所建立的不稳定渗流试井模型可以应用于低渗透应力敏感气藏试井资料分析中,这对我国低渗透砂岩应力敏感气藏不稳定试井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砂岩 储集层 渗流模型 试井解释 苏里格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示踪剂测试技术在合采合注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牛栓文 赵晓燕 俞萍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76-378,共3页
针对单一示踪剂测试技术存在的只能计算出水淹层的厚度、渗透率及孔道半径等地层参数,而不能对剩余油定量化研究做出精确计算,以及复杂断块油藏层系多的特点,采用微量物质水相示踪剂测试技术,考虑油水两相的油组份、水组份、分配性示踪... 针对单一示踪剂测试技术存在的只能计算出水淹层的厚度、渗透率及孔道半径等地层参数,而不能对剩余油定量化研究做出精确计算,以及复杂断块油藏层系多的特点,采用微量物质水相示踪剂测试技术,考虑油水两相的油组份、水组份、分配性示踪剂、非分配性示踪剂等4个组份,建立两相4组份数学模型,然后采用黑油模型中的隐压显饱法来求解分小层压力和剩余油饱和度;通过增加示踪剂的类型,实施分层注水测试和多向受效的监测,建立油藏地质模型,利用数值法求解油藏各层压力和流线分布,最终定量描述剩余油的分布规律。通过在辛68-66井组现场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说明这种方法简单实用,解释精度较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测井 示踪剂测试技术 测井解释 多油层油藏 分层测试 压力场 剩余油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压力监测方法和远程试井技术 被引量:7
16
作者 何丽萍 毛美丽 +1 位作者 廖红梅 范继武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1,113,共3页
苏里格气田普遍采用井下节流的生产工艺,虽达到了简化气井地面流程、节约开采成本的目的,但同时也给气井动态监测和压力测试带来了困难。多年来,苏里格气田不断探索适合实际情况的气井压力监测分析方法,从不关井测压技术、井筒液面监测... 苏里格气田普遍采用井下节流的生产工艺,虽达到了简化气井地面流程、节约开采成本的目的,但同时也给气井动态监测和压力测试带来了困难。多年来,苏里格气田不断探索适合实际情况的气井压力监测分析方法,从不关井测压技术、井筒液面监测技术、井口压力折算技术入手,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苏里格气田特色的压力动态监测方法,并试验成功了基于井口数据采集、集气站进行处理分析的远程试井技术和不稳定试井分析技术,实现了压力计不下入井下开展气井测试工作的目标。现场应用表明,该套技术基本满足了苏里格气田气井动态分析和生产管理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气井 压力 动态监测 试井解释 远程传送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试井模型的选择与确定 被引量:5
17
作者 詹静 李学文 +2 位作者 罗江涛 于建良 张华光 《油气井测试》 2008年第3期30-31,共2页
针对不稳定试井中多解性问题,采用排除法对江苏油田试井测试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实例分析说明,正确选择试井解释模型,并在解释过程中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确定试井解释的惟一性、正确性。
关键词 不稳定试井 试井解释 模型选择 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析气井泡排剂LH-1的泡沫性能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7
18
作者 胡世强 刘建仪 +2 位作者 刘建华 于杰 李钢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4-48,共5页
针对凝析气田特有的泡排剂携液和持液两种情况,对比分析了泡排剂LH-1和泡排剂UT-11C的动态性能,从泡排剂的抗高温性能、抗高矿化度性能、抗高凝析油性能对比分析泡排剂LH-1和国内常用的几种泡排剂的泡沫静态性能,提出了综合考虑泡沫的... 针对凝析气田特有的泡排剂携液和持液两种情况,对比分析了泡排剂LH-1和泡排剂UT-11C的动态性能,从泡排剂的抗高温性能、抗高矿化度性能、抗高凝析油性能对比分析泡排剂LH-1和国内常用的几种泡排剂的泡沫静态性能,提出了综合考虑泡沫的起泡性能、稳泡性能、携液量和持液率因素优选泡排剂LH-1的方法。设计了泡排剂LH-1的凝析气井的现场应用的施工方案并在凝析气井中进行现场施工。泡排剂LH-1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井 泡排剂LH-1 现场施工 泡沫静态性能 泡沫动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试井分析在牙哈凝析气田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文龙 吴年宏 +2 位作者 杨勇 向文刚 陆爱林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7-89,共3页
牙哈凝析气田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采用高压循环注气开发的整装凝析气田。凝析气藏是一种特殊、复杂的气藏,在开采过程中凝析油气体系在地层中的渗流伴随着复杂的相变。与一般气藏相比,凝析气藏中具有许多影响凝析油气渗流的特殊因素,如地... 牙哈凝析气田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采用高压循环注气开发的整装凝析气田。凝析气藏是一种特殊、复杂的气藏,在开采过程中凝析油气体系在地层中的渗流伴随着复杂的相变。与一般气藏相比,凝析气藏中具有许多影响凝析油气渗流的特殊因素,如地层和井筒中的流体相变以及地层中油气两相渗流等。因此,凝析气井试井分析有显著的特殊性。围绕凝析气井试井分析的特殊表观现象,以相关基础理论为基础,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研究为目标,在牙哈凝析气田成功地应用了较为完备的凝析气井试井分析技术体系。同时,利用近三年来的多种试井解释成果资料,对该凝析气田的储集层参数、边界识别、气井产能、反凝析的污染效应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正确认识了凝析气井及气藏的生产动态,也为气田下一步开发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井分析 凝析气藏 注气开发 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积压裂水平井不稳定试井解释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尹洪军 李兴科 +2 位作者 赵二猛 Perapon Fakcharoenphol 付京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5-90,共6页
体积压裂水平井五区复合模型实用性强、计算速度快,但模型基于定产假设推导,只能计算定产量生产问题,而非常规油藏生产过程中很难保证定产量生产,生产制度往往较复杂。为此,基于叠加原理,将五区复合模型改进为可以计算包括变产量、变流... 体积压裂水平井五区复合模型实用性强、计算速度快,但模型基于定产假设推导,只能计算定产量生产问题,而非常规油藏生产过程中很难保证定产量生产,生产制度往往较复杂。为此,基于叠加原理,将五区复合模型改进为可以计算包括变产量、变流压等任意复杂生产制度的情形,突破了以往五区复合模型定产条件的限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任意复杂生产制度体积压裂水平井试井解释方法,并对一口体积压裂实例井的不稳定试井资料进行了解释,得到了储层及压裂裂缝参数,说明该方法可以解释具有复杂生产制度的体积压裂水平井不稳定试井资料。研究结果可为非常规油藏体积压裂水平井不稳定试井资料解释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压裂 水平井 不稳定试井 资料解释 复杂生产制度 五区复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