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axially loaded steel fiber reinforced high strength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columns 被引量:9
1
作者 卢亦焱 李娜 +1 位作者 李杉 梁鸿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6期2287-2296,共10页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compressive behavior of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columns is presented. Specimens were tes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concrete strength, the thickness of ...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compressive behavior of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columns is presented. Specimens were tes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concrete strength, the thickness of steel tube and the steel fiber volume fraction on the ultimate strength and the ductilit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ddition of steel fibers in concret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uctility and the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of the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columns and delay the local buckling of the steel tube, but has no obvious effect on the failure mode. It has also been found that the addition of steel fibers is a more effective method than using thicker steel tube in enhancing the ductility, and more advantageous in the case of higher strength concrete. An analytical model to estimate the load capacity is proposed for steel tube columns filled with both plain concrete and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The predicted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ones obtained in this work and litera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cfst zolumns steel fiber high strength concrete axial load DUCTILITY load capac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参数对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车桥耦合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于鹏 余存 +4 位作者 任兆永 覃玉海 贺盛 王龙林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31,共14页
车辆运行会引起桥梁振动,随着跨径增大,桥梁非线性增加,车桥耦合作用愈加明显.本文以575 m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广西平南三桥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脉动试验和现场无障碍行车试验,同时建立了精细化车桥耦合有限元模型,进行了不同车速、车... 车辆运行会引起桥梁振动,随着跨径增大,桥梁非线性增加,车桥耦合作用愈加明显.本文以575 m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广西平南三桥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脉动试验和现场无障碍行车试验,同时建立了精细化车桥耦合有限元模型,进行了不同车速、车重影响下的车桥耦合振动响应分析,探索其响应规律,并提取桥梁重要截面处的冲击系数与现行规范计算值比较,讨论现行规范对该桥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现场脉动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不同工况下的动应变时程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车速在20 km/h~60 km/h范围内,该桥的动力响应与车速大小无明显关系,当车速超过60 km/h时,挠度会随车速增加而急剧增大.车重增加会导致该桥最大动挠度增加,冲击系数减小,但桥梁实际的总响应并未减小.因此,严格控制过桥车辆的速度和车重,可有效降低行车荷载对桥梁的冲击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耦合响应 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 现场试验 精细化有限元 冲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断层地震作用下大跨CFST拱桥的动力稳定性 被引量:10
3
作者 邢帆 祝兵 赵灿晖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7-372,共6页
为研究大跨度CFST(钢管混凝土)拱桥在近断层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稳定性能,以主跨132 m的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为工程背景,以台湾集集地震记录作为横向输入,采用动态增量分析(IDA)方法,对动力失稳临界荷载的确定进行了探讨.为提高IDA的分析... 为研究大跨度CFST(钢管混凝土)拱桥在近断层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稳定性能,以主跨132 m的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为工程背景,以台湾集集地震记录作为横向输入,采用动态增量分析(IDA)方法,对动力失稳临界荷载的确定进行了探讨.为提高IDA的分析效率,采用了高性能数值计算并行处理方法.此外,还讨论了加强IDA曲线簇收敛的问题.结果表明:脉冲型近震可导致非线性极值动力失稳,失稳临界荷载明显降低;采用加权平均加速度峰值作为地震强度指标,能显著改善IDA曲线簇的离散性,有利于揭示近断层地震对钢管混凝土拱桥造成动力失稳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拱桥 近断层地震 地震响应 动力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塑性钢阻尼器用于大跨度CFST拱桥的减震控制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浩 周锐 +2 位作者 程怀宇 宗周红 王春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6-121,共6页
弹塑性钢阻尼器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但目前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房建领域。以主跨368m的茅草街大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弹塑性钢阻尼器用于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地震响应的减震控制研究,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进行了阻尼器关键参数的敏... 弹塑性钢阻尼器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但目前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房建领域。以主跨368m的茅草街大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弹塑性钢阻尼器用于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地震响应的减震控制研究,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进行了阻尼器关键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研究了不同屈服荷载、不同弹性刚度及不同空间布设阻尼器的减震效果,最后重点分析了行波效应对弹塑性钢阻尼器减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该中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弹塑性钢阻尼器的减震效果明显;综合考虑各部位的地震响应,在主梁各支承间均匀布设阻尼器为最佳布置方式;考虑行波效应后,阻尼器的减震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拱桥 减震控制 弹塑性钢阻尼器 非线性时程分析 行波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劲性骨架钢管混凝土拱桥新型栓焊节点叠合构件偏压力学性能研究
5
作者 于鹏 郭子康 +1 位作者 云惟经 郭晓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46,共18页
在地形复杂、条件恶劣地区的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建设中,拱肋采取传统焊缝连接施工难度高且节点质量无法保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栓焊节点,有效降低施工难度的同时保障了节点质量.采用钢管混凝土新型栓焊节点与外包混凝土组成的劲... 在地形复杂、条件恶劣地区的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建设中,拱肋采取传统焊缝连接施工难度高且节点质量无法保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栓焊节点,有效降低施工难度的同时保障了节点质量.采用钢管混凝土新型栓焊节点与外包混凝土组成的劲性骨架(叠合构件)作为拱肋不仅能提升结构承载力,还能改善节点与外包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性能,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由于拱肋受力特点为小偏心受压,为研究钢管混凝土新型栓焊叠合构件的偏压力学性能,开展了缩尺钢管混凝土叠合构件偏压试验,研究不同节点形式下(焊缝连接、栓焊连接)叠合构件之间的力学性能差异,并通过有限元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叠合构件的力学行为以及栓焊节点设计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偏压下钢管混凝土部分提供叠合构件的主要承载力,增加外包混凝土中配筋数量能有效提高叠合构件承载力.新型栓焊节点在满足节点安全施工的前提下为叠合构件提供了更加优良的节点性能,提高节点稳定性的同时增强了节点与外包混凝土之间的相互作用,保证叠合构件承载力的同时又提升了延性.当采用钢管混凝土栓焊节点连接形式时,栓焊弧长比应控制在2.0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劲性骨架钢管混凝土拱桥 栓焊节点 叠合构件 偏压 力学性能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参数对CFST拱桥地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子奇 李亮亮 +1 位作者 王力 王宇翰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25-231,共7页
为了研究近断层脉冲型地震作用下速度脉冲参数对大跨度CFST(钢管混凝土)拱桥地震反应的影响,基于有限元方法,以1座铁路CFST拱桥为工程背景,提出以脉冲参数对拱肋及桥墩地震反应非线性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跨度CFST拱桥,三向罕... 为了研究近断层脉冲型地震作用下速度脉冲参数对大跨度CFST(钢管混凝土)拱桥地震反应的影响,基于有限元方法,以1座铁路CFST拱桥为工程背景,提出以脉冲参数对拱肋及桥墩地震反应非线性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跨度CFST拱桥,三向罕遇地震作用下,拱肋处于弹性状态,桥墩可能屈服,脉冲参数对CFST拱桥地震反应影响显著;同等PGA(峰值加速度)下,脉冲幅值越大,个数越多,脉冲成分对拱肋及墩地震反应贡献率越大,墩的损伤越严重;脉冲周期0~8 s内,中长周期(2~6 s)脉冲成分对拱肋及墩地震反应贡献率和墩的损伤影响较大,脉冲周期4 s时拱桥地震反应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型地震动 cfst拱桥 脉冲参数 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激励下大跨度CFST拱桥地震反应时程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浩 李爱群 乔建东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6年第4期68-71,64,共5页
以茅草街大桥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软件建立了该大跨度中承式钢管混凝土(CFST)系杆拱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自振特性分析,获得了结构的自振频率和振型。以此为基础,结合以Fortran PowerStation 4.0为平台编制的计算程序对茅... 以茅草街大桥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软件建立了该大跨度中承式钢管混凝土(CFST)系杆拱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自振特性分析,获得了结构的自振频率和振型。以此为基础,结合以Fortran PowerStation 4.0为平台编制的计算程序对茅草街大桥的地震反应进行了空间非线性时程分析,计算了一致、行波和多点输入下该桥的地震反应,分析比较了不同激励方式对于大跨度CFST拱桥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行波输入对该桥地震反应最为不利,使得结构关键截面内力显著增加;多点输入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比较复杂,使有些构件内力反应增加,有些减小,但增加和减小的幅度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行波输入 多点输入 地震反应 钢管混凝土 拱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构建
8
作者 郭晓 谢开仲 +2 位作者 周筱航 覃礼根 刘宗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5-128,共4页
大跨钢管混凝土(CFST)拱桥施工过程具有高度复杂性,传统实验教学多局限于局部缩尺试验,且以演示性实验为主。为将广西大学大跨拱桥团队在服务“平南三桥”(世界最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建设中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资源,研制了CFST... 大跨钢管混凝土(CFST)拱桥施工过程具有高度复杂性,传统实验教学多局限于局部缩尺试验,且以演示性实验为主。为将广西大学大跨拱桥团队在服务“平南三桥”(世界最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建设中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资源,研制了CFST拱桥斜拉扣挂施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构建“两大模式+三阶段学习任务+两阶段考核”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并通过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共享平台面向社会开放。该平台充分发挥高校在CFST拱桥建设领域的技术示范作用,为重大工程实践成果反哺实验室教学、推动科教深度融合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与实践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拱桥 斜拉扣挂法 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温度梯度效应等效计算方法
9
作者 于孟生 谢开仲 +2 位作者 梁栋 姚鑫玉 郭晓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4-515,共12页
为了解决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因日照辐射等引起的温度梯度效应等效计算问题,本文以平南三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钢管混凝土拱肋的温度梯度分布规律以及全截面的温度分布特点,分别考虑钢管和混凝土的温度膨胀应变,推导出截面温度梯度等效... 为了解决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因日照辐射等引起的温度梯度效应等效计算问题,本文以平南三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钢管混凝土拱肋的温度梯度分布规律以及全截面的温度分布特点,分别考虑钢管和混凝土的温度膨胀应变,推导出截面温度梯度等效的弯矩效应,并通过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等效计算方法,在线性的温度梯度效应作用下,最大位移仅相差2.33%,对于非线性的温度梯度效应,仅相差0.13%,同时,计算与实测拱顶位置产生的最大偏位仅相差8.33%,最大挠度仅相差11.76%,整体线形变化基本一致。总体而言,所提方法能够模拟结构的不均匀温度场导致的线形变化,更重要的是采用所提方法对于不同结构形式以及不同走向的钢管混凝土拱桥,通过统一形式的等效弯矩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对于温度梯度效应分析具有一定的便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梯度 钢管混凝土拱桥 等效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连续梁-钢管混凝土拱组合体系桥梁关键参数研究
10
作者 孙伟良 李金凯 +1 位作者 孙立鹏 景铁义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2-80,共9页
为明确高速铁路连续梁-钢管混凝土拱组合体系桥梁结构关键参数对其力学性能和工程经济性的影响规律,以新建平顶山至漯河至周口高速铁路漯商特大桥为依托工程,采用有限元法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边中跨比、矢跨比和拱-梁刚度... 为明确高速铁路连续梁-钢管混凝土拱组合体系桥梁结构关键参数对其力学性能和工程经济性的影响规律,以新建平顶山至漯河至周口高速铁路漯商特大桥为依托工程,采用有限元法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边中跨比、矢跨比和拱-梁刚度比对桥梁结构内力、变形、支座反力及工程量的影响规律,确定合理的设计参数范围。研究结果表明:边中跨比对拱脚和拱顶弯矩影响显著,当边中跨比从0.3增加到0.6时,拱脚负弯矩减少32.6%,但超过0.6后主梁边跨的竖向变形显著增大67.4%;矢跨比对主梁受力影响较小,但显著影响拱肋弯矩分布,当矢跨比为1/5时,较1/7时拱顶正弯矩降低93.4%,支反力系数达到最低,结构整体受力最合理;拱梁刚度比对结构受力和工程量影响最大,当刚度比大于1∶22时结构内力显著增大,小于1∶45时主梁变形迅速增加;拱梁刚度比对桥梁工程量的敏感性最高,占总影响的62.5%。因此,为兼顾结构性能和经济性,推荐边中跨比取0.4~0.6、矢跨比取1/5、拱梁刚度比取1∶45~1∶22,且在满足受力要求的前提下可适当减小拱梁刚度比以降低工程造价。以漯商特大桥实际工程条件(边中跨比0.54)为背景,正交试验得出最优参数组合为拱梁刚度比1∶35、矢跨比1/5,此方案工程量最低,经济效益最佳,能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连续梁-拱组合体系 参数优化 钢管混凝土 边中跨比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CFST拱桥行波效应的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谢开仲 秦荣 +1 位作者 韦立林 林海瑛 《桂林工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5-459,共5页
介绍了模拟地震反应地面运动的大质量法,并用大质量法和拱脚固定法在有限元软件ANSYS里对大跨度钢管混凝土(CFST)拱桥地震反应进行分析:用大质量法对大跨度CFST拱桥进行考虑行波效应的地震反应分析,用拱脚固定法证明该法的准确性,并应... 介绍了模拟地震反应地面运动的大质量法,并用大质量法和拱脚固定法在有限元软件ANSYS里对大跨度钢管混凝土(CFST)拱桥地震反应进行分析:用大质量法对大跨度CFST拱桥进行考虑行波效应的地震反应分析,用拱脚固定法证明该法的准确性,并应用到南宁市一座正在施工的跨径为346 m CFST拱桥中.通过分析得出了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致的,内力和位移的值相差不到0.2%,考虑行波效应时,相位差为0.6 s到1.5 s时最关键,主要截面内力和位移增大2~3倍,扭矩除L/4截面外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大跨度拱桥 双单元法 大质量法 行波效应 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simplified model to predict blast response of CFST columns 被引量:1
12
作者 ZHANG Jun-hao CHEN Bin JIANG Shi-y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3期683-691,共9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CFST) columns against blast loads,a simplified model is established utilizing the equivalent single-degree-of-freedom(SDOF) method,which considers t... In order to study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CFST) columns against blast loads,a simplified model is established utilizing the equivalent single-degree-of-freedom(SDOF) method,which considers the non-uniform distribution of blast loads on real column and the axial load-bending moment(P-M) interaction of CFST columns.Results of the SDOF analysis compare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reported in open literature and the values from finite element modeling(FEM) using the program LS-DYNA.Further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results of SDOF and FEM analysi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is effective to predict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CFST columns with different blast conditions and column details.Also,it is found that the maximum responses of the columns are overestimated when ignoring the non-uniformity of blast loads,and that neglecting the effect of P-M interaction underestimates the maximum response of the columns with large axial load ratio against close range blast.The proposed SDOF model can be used in the design of the blast-loaded CFST colum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cfst columns dynamic response single-degree-of-freedom (SDOF) analysis non-uniformblast loads axial load-bending moment (P-M) inter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瓮马铁路乌江特大桥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小飞 张杰 +2 位作者 王新国 周继 罗春林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98,共8页
新建瓮马铁路乌江特大桥跨越两山之间深谷,地形复杂、设计难度大。为研究该桥梁方案,首先阐述了主桥的方案构思和结构设计,然后通过空间有限元软件对本桥进行静、动力仿真分析,总结了大跨铁路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构造和受力特性。结果表... 新建瓮马铁路乌江特大桥跨越两山之间深谷,地形复杂、设计难度大。为研究该桥梁方案,首先阐述了主桥的方案构思和结构设计,然后通过空间有限元软件对本桥进行静、动力仿真分析,总结了大跨铁路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构造和受力特性。结果表明:主跨337 m上承式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具有刚度大、徐变小、后期养护维修工作量小等优点,主拱圈采用小矢跨比设计,兼顾安全、经济、环保和美观,能够满足铁路桥梁跨越山区“V”形峡谷的要求;主拱圈由劲性钢管混凝土骨架外包C55无收缩混凝土构成,通过分层分段浇筑方案改善拱圈各构件的内力;拱上结合梁采用两片工字形钢与混凝土桥面板相结合的形式,钢梁栓焊结合,便于制造、运输和施工;拱座采用梯形断面扩大基础,基础开挖永临结合,有效降低施工风险;数值分析表明该桥结构的刚度、强度、稳定性均能满足规范要求,能够满足客货共线铁路的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要求。可为其他山区铁路桥梁桥式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铁路 铁路桥 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 数值计算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有限元模型修正 被引量:1
14
作者 方淑君 单交龙 +1 位作者 张利勇 张少凯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14-4122,共9页
为探讨将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性能评估的有效性,以某80 m单拱面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 Civil与ANSYS有限元软件分别建立全桥梁格模型与拱脚精细化数值模型,基于径向基函数网络的响应... 为探讨将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性能评估的有效性,以某80 m单拱面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 Civil与ANSYS有限元软件分别建立全桥梁格模型与拱脚精细化数值模型,基于径向基函数网络的响应面法对此多尺度模型进行修正。首先根据结构特点和实桥试验选取修正参数与目标函数,以中心复合试验设计构造不同修正水平下的修正参数样本,通过桥梁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对应的目标函数样本,并利用F检验法对修正参数的显著性水平进行判断;然后,以修正参数样本与目标函数样本分别作为响应面的输入输出,对径向基函数网络进行拟合训练;最后在修正范围内随机生成修正参数样本,并利用训练好的径向基网络预测对应的目标函数,采用期望度函数D进行优化处理以完成有限元模型的修正。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单拱面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有限元模型,可以通过径向基函数网络的响应面法进行修正,对比实测数据,修正后的模型误差有明显下降,可作为结构再分析的基准模型;对于使用不同程序建立的多尺度桥梁有限元模型,模型修正方法依旧有效,修正后的参数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其误差可降到工程实践接受范围之内。研究结果为建立与修正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有限元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基函数 响应面法 钢管混凝土拱桥 实桥试验 模型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近断层地震响应分析及减震技术研究
15
作者 李晓莉 李焱 周世豪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5-818,共14页
本文以泉州百崎湖大桥为背景,采用MidasCivil桥梁有限元分析软件,研究桥梁在近断层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分析各种因素对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包括近断层地震输入模式、近断层地震动脉冲效应和近断层竖向地震动。基于原桥结构设置摩擦... 本文以泉州百崎湖大桥为背景,采用MidasCivil桥梁有限元分析软件,研究桥梁在近断层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分析各种因素对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包括近断层地震输入模式、近断层地震动脉冲效应和近断层竖向地震动。基于原桥结构设置摩擦摆支座和粘滞阻尼器,研究减震装置对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改变减震装置参数,分析参数敏感性。研究表明,近断层地震输入模式改变了拱圈的竖向位移响应,在桥梁抗震设计和分析中,采取三向地震动输入模式较安全;脉冲效应会放大桥梁的位移响应,拱肋横桥向位移放大效果最明显;竖向地震动会放大拱肋的弯矩响应,影响系数最大为1.652;设置摩擦摆支座和粘滞阻尼器均可以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拱桥 近断层地震 输入模式 脉冲效应 竖向地震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工艺对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相贯节点残余应力的影响
16
作者 傅一晟 刘永健 +3 位作者 姜磊 霰建平 李昊天 肖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139,共19页
为研究焊接工艺对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相贯节点残余应力的影响,基于建立的热力顺序间接耦合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拱肋相贯节点的焊接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结合文献试验结果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准确性。然后对湘渝高速双堡... 为研究焊接工艺对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相贯节点残余应力的影响,基于建立的热力顺序间接耦合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拱肋相贯节点的焊接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结合文献试验结果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准确性。然后对湘渝高速双堡桥拱脚处拱肋相贯节点进行焊接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场的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通过参数分析研究对比了不同焊接热输入和焊接速度以及进行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等不同焊接工艺对拱肋相贯节点不同位置的残余应力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焊接热输入和焊接速度下拱肋相贯节点的焊接残余应力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变化规律表现为焊接残余应力与焊接热输入呈正相关关系,与焊接速度呈负相关关系;随着焊接热输入的减小和焊接速度的提高,拉压残余应力整体减小,拱肋相贯节点经过焊前预热150~200℃以后,残余应力的峰值应力总体降低4%以上,但焊前预热对残余应力分布基本没有影响,更高的焊前预热温度能更有效地降低残余应力的峰值应力;拱肋相贯节点经过550~650℃保温温度下保温4 h的焊后热处理以后,焊接残余应力总体降低幅度在40%以上,更高的保温温度能更有效地降低焊接残余应力;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相贯节点可通过减小焊接热输入和提高焊接速度的焊接工艺、焊前预热处理和焊后热处理来减小焊接残余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钢管混凝土拱桥 焊接残余应力 预热处理 焊后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健业 袁茂均 +1 位作者 周筱航 孟鑫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8-64,共7页
我国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建造技术不断取得创新突破,对世界拱桥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掌握该桥型最新发展动态,探究其跨径不断突破背后的技术创新,文章对大跨度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施工重难点及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大跨度钢管... 我国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建造技术不断取得创新突破,对世界拱桥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掌握该桥型最新发展动态,探究其跨径不断突破背后的技术创新,文章对大跨度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施工重难点及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大跨度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在施工中存在劲性骨架拼装难度大、管内混凝土泵送困难、外包混凝土浇筑风险高及养护困难等问题;从拱座、劲性骨架、管内及外包混凝土、墩台、主梁等施工过程提出了大跨度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的施工要点。针对关键施工工序,明确了对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为大跨度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的高质量施工提供指导;对于更大跨度的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建造,展望了钢骨架自动化焊接、大体积混凝土自生变形控制、施工期多参数监控等新技术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桥 劲性骨架 钢管混凝土 施工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瑞铁路澜沧江大桥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任为东 徐升桥 +1 位作者 魏宇 金正凯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共9页
大瑞铁路澜沧江特大桥为双线铁路桥梁,大桥跨越澜沧江峡谷。结合桥位处的地质、地形及运输条件,经过方案比选,最终确定主桥结构为342 m上承式混凝土提篮拱桥,拱肋箱形混凝土截面由钢管混凝土桁架作为劲性骨架。围绕大桥的设计和施工技... 大瑞铁路澜沧江特大桥为双线铁路桥梁,大桥跨越澜沧江峡谷。结合桥位处的地质、地形及运输条件,经过方案比选,最终确定主桥结构为342 m上承式混凝土提篮拱桥,拱肋箱形混凝土截面由钢管混凝土桁架作为劲性骨架。围绕大桥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开展一系列研究,采取梁-板单元模拟拱肋复合截面,对全桥进行静力、动力分析,确保全桥结构在列车活载、风荷载和地震荷载作用下受力安全;采取实体元建立拱肋内填外包钢管混凝土复合截面短柱模型,以全桥计算截面内力做外部荷载进行分级加载,最终确定拱肋拱顶复合截面受力安全系数为2.98,大于2.0;研发二次竖转的新型钢拱肋施工工艺,充分适应陡峭的地势,减少拱肋钢劲性骨架施工期间空中大悬臂状态时间。2022年7月22日,澜沧江大桥开通运营,围绕其开展的系列研究成果得以验证。研究成果中钢管混凝土参数体系与分析方法纳入《铁路桥梁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研发拱桥拱肋二次竖转施工新工艺,确保澜沧江大桥每岸质量2500 t的拱肋钢劲性骨架通过二次竖转实现合龙,为后期拱肋混凝土及桥面系的施工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混凝土提篮拱桥 钢管混凝土 劲性骨架 短柱模型 二次竖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置拱形耗能装置的节段拼装钢管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城泉 宗延威 +3 位作者 孙苗苗 周子健 黄毅方 吴熙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0-705,共16页
为了进一步推广可恢复功能的预制装配式桥梁结构在中、高烈度地区的应用,减少桥墩的震后损伤及修复成本,提出一种外置拱形耗能装置的节段拼装钢管混凝土(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CFST)桥墩。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无耗能装... 为了进一步推广可恢复功能的预制装配式桥梁结构在中、高烈度地区的应用,减少桥墩的震后损伤及修复成本,提出一种外置拱形耗能装置的节段拼装钢管混凝土(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CFST)桥墩。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无耗能装置、外置拱形钢板、外置竖直钢板、外置拱形耗能装置的四节段预制拼装CFST桥墩模型,并在往复位移加载作用下对各模型的抗震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置拱形耗能装置的预制节段拼装CFST桥墩具有较好的水平承载力、较高的初始刚度以及较强的耗能能力,与外置竖直钢板的节段拼装CFST桥墩相比,其抗侧承载力提升了约11.9%,初始刚度提升了约2.5%;与外置拱形钢板的节段拼装CFST桥墩相比,其抗侧承载力、初始刚度以及耗能能力分别提升了约28.8%、4.6%和13倍;与无耗能装置的预制拼装CFST桥墩相比,其抗侧承载力、初始刚度以及耗能能力分别提升了约39.4%、10.4%和18.1倍;外置拱形耗能装置的预制节段拼装CFST桥墩在整个位移加载阶段残余位移均保持在1 mm之内,偏移率不超过1%,且损伤集中在拱形耗能装置上,能够实现震后的快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抗震性能 节段拼装钢管混凝土桥墩 拱形耗能装置 震后修复 拟静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原理及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67
20
作者 韩林海 牟廷敏 +7 位作者 王法承 范碧琨 李威 梁健 侯超 马丹阳 陈锦阳 李成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4,共24页
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是由钢管混凝土和钢或混凝土通过优化混合而成的一类高性能结构,成为我国强震区桥梁主体结构的优选形式之一。文章简要论述了两种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的工作机理和设计原理,即:①桁式钢管混凝土结构,由钢管混凝土弦杆... 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是由钢管混凝土和钢或混凝土通过优化混合而成的一类高性能结构,成为我国强震区桥梁主体结构的优选形式之一。文章简要论述了两种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的工作机理和设计原理,即:①桁式钢管混凝土结构,由钢管混凝土弦杆和钢管腹杆混合而成的桁式结构;②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由内置的多肢桁式钢管混凝土及其外包的钢筋混凝土混合而成的空心结构。文章还论述了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并展望了该类结构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 桁式钢管混凝土结构 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 设计原理 桥梁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