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CERTO多码流视频矩阵控制系统
1
作者 马福春 侯晓明 《影视制作》 2013年第6期79-80,共2页
在当前的电视制播系统中,无论演播室、转播车,还是播出机房,视频矩阵都是必不可少的设备,它在信号调度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视频矩阵的应用,大家并不陌生,但说到它的控制系统,了解的人并不多。本文主要论述THOMSON公司的CONCERTO多码... 在当前的电视制播系统中,无论演播室、转播车,还是播出机房,视频矩阵都是必不可少的设备,它在信号调度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视频矩阵的应用,大家并不陌生,但说到它的控制系统,了解的人并不多。本文主要论述THOMSON公司的CONCERTO多码流视频矩阵的控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erto多码流视频矩阵 Jupiter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州仪器推出新型Concerto双核MCU 助力打造更环保世界
2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12,共1页
日前,德州仪器(TI)宣布推出新型C2000TM Concerto双核微控制器(MCU)系列,可帮助开发人员设计出环保性能与连接能力更佳的应用。这种新型Concerto 32bit微控制器将C28x内核及控制外设与ARMCortex—M3内核及连接外设组合起来,以提... 日前,德州仪器(TI)宣布推出新型C2000TM Concerto双核微控制器(MCU)系列,可帮助开发人员设计出环保性能与连接能力更佳的应用。这种新型Concerto 32bit微控制器将C28x内核及控制外设与ARMCortex—M3内核及连接外设组合起来,以提供一种分区明确的架构,可在单个具有成本效益的器件中支持实时控制和高级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erto 德州仪器 双核 MCU 微控制器 环保性能 实时控制 成本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certo F28M35x系列微控制器的特性与优势
3
《电子设计工程》 2011年第13期14-14,共1页
实时控制子系统基于TI具有浮点及Viterbi复杂数学单元的C28x内核之上,可提供13倍于现有MCU的性能和业界领先的控制外设,利用这些外设就可以设计出最可靠最高效的绿色应用;
关键词 concerto 微控制器 VITERBI 优势 特性 控制子系统 MCU 外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ConcertoTM双核微控制器,重新构建嵌入式控制系统
4
《电子设计工程》 2011年第13期155-155,共1页
日前,德州仪器(TI)宣布推出新型C2000TM Concerto双核微控制器(MCU)系列,可帮助开发人员设计出环保性能与连接能力更佳的应用。这种新型Concerto 32位微控制器将TI的具有同类领先性能的C28x内核及控制外设与ARM Cortex-M3内核及连... 日前,德州仪器(TI)宣布推出新型C2000TM Concerto双核微控制器(MCU)系列,可帮助开发人员设计出环保性能与连接能力更佳的应用。这种新型Concerto 32位微控制器将TI的具有同类领先性能的C28x内核及控制外设与ARM Cortex-M3内核及连接外设组合起来,以提供一种分区明确的架构,可在单个具有成本效益的器件中支持实时控制和高级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位微控制器 嵌入式控制系统 双核 concerto 环保性能 德州仪器 实时控制 成本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certo F28M35X系列:双核MCU
5
《世界电子元器件》 2011年第7期24-24,共1页
德州仪器推出C2000TMConcerto双核微控制器。ConcertoF28M35x系列微控制器的特性:实时控制子系统基于TI具有浮点及Viterbi复杂数学单元的C28x内核之上,可提供13倍于现有MCU的性能和较好的控制外设。
关键词 concerto MCU 双核 VITERBI 微控制器 控制子系统 德州仪器 浮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画通感的线状织体在杜萨庞小提琴协奏曲《四方形》创作中的运用
6
作者 张潇霞 《音乐文化研究》 2025年第1期139-148,共10页
法国作曲家杜萨庞,因其对于线状形态的喜爱,所创作的音乐作品往往以旋律出发,用线条构筑各种形式的织体形态,这也成为他的主要音乐创作特征之一。以杜萨庞的小提琴协奏曲《四方形》为切入点,对杜萨庞创作中,基于音画通感所形成的线状织... 法国作曲家杜萨庞,因其对于线状形态的喜爱,所创作的音乐作品往往以旋律出发,用线条构筑各种形式的织体形态,这也成为他的主要音乐创作特征之一。以杜萨庞的小提琴协奏曲《四方形》为切入点,对杜萨庞创作中,基于音画通感所形成的线状织体的基本构成和组织方式,以及其他因素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作用等问题展开讨论,以期通过该作品,对基于音画通感的线状织体在协奏曲创作中的运用这一创作技法进行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画通感 线状织体 杜萨庞 小提琴协奏曲 《四方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长号演奏技巧及其在《第二长号协奏曲》中的运用
7
作者 常黎芳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39-42,共4页
长号演奏技巧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本文在论述长号演奏技巧的基础音乐理论、呼吸与吹奏技巧、指法与拉管操作、音色控制与表情演奏等方面的基础上,以《第二长号协奏曲》为例,探讨长号演奏技巧在《第二长号协奏曲》演奏过程中产生... 长号演奏技巧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本文在论述长号演奏技巧的基础音乐理论、呼吸与吹奏技巧、指法与拉管操作、音色控制与表情演奏等方面的基础上,以《第二长号协奏曲》为例,探讨长号演奏技巧在《第二长号协奏曲》演奏过程中产生的实际效果,总结长号演奏技巧的运用对该协奏曲演奏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探讨未来长号演奏技巧发展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号演奏技巧 第二长号协奏曲 音乐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花”成“蜜”——论《一杯美酒主题随想曲》的风格维度
8
作者 吕陶陶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8-154,共7页
本文以作曲家姜万通创作的《一杯美酒主题随想曲》为例,揭示在这一宏大的体裁框架下钢琴作为主奏乐器,在与西方管弦乐队的交响、合奏、竞奏中所展露出来的中国审美意趣和创作构想,以及作曲家在这一体裁的总体把握上呈现出的独属于中国... 本文以作曲家姜万通创作的《一杯美酒主题随想曲》为例,揭示在这一宏大的体裁框架下钢琴作为主奏乐器,在与西方管弦乐队的交响、合奏、竞奏中所展露出来的中国审美意趣和创作构想,以及作曲家在这一体裁的总体把握上呈现出的独属于中国钢琴作品风格的辨识度等,让作品的原创性与出新性得到合理呈现,并期望以这样一种研究角度能对当下中国音乐作品创作起到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奏曲 交响性 创作意识 民族风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与创新:谭盾低音提琴协奏曲《狼图腾》中的跨文化对话
9
作者 马薇(译)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7-63,共7页
创作于2014年的低音提琴协奏曲《狼图腾》,是作曲家谭盾在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创作理念之下完成的优秀作品。通过对协奏曲中跨文化对话与融合创作思想的阐述,对多元文化背景下《狼图腾》低音提琴声音形象塑造的分析、协奏曲创新形式特征的... 创作于2014年的低音提琴协奏曲《狼图腾》,是作曲家谭盾在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创作理念之下完成的优秀作品。通过对协奏曲中跨文化对话与融合创作思想的阐述,对多元文化背景下《狼图腾》低音提琴声音形象塑造的分析、协奏曲创新形式特征的归纳、跨文化的演奏技术的探源,可以看到作曲家对西方音乐传统的个人态度,以及对现代人本体论问题的哲学理解。谭盾的这种创新风格理念原则是他创作低音提琴协奏曲和表达低音提琴综合音乐形象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盾 器乐协奏曲 低音提琴 声音形象 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奏曲的戏剧内涵与表演问题——对科尔曼协奏曲批评观的延伸性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红杰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6-99,166,167,共16页
科尔曼的《协奏曲谈话》以戏剧眼光审视了协奏曲中独奏与乐队的并置何以限定体裁原则、塑形织体和曲体并预设表现意图和审美情趣。文章考察了科尔曼的协奏曲批评观,从仪式感、角色感、情节线索、戏剧结局四个方面归纳了协奏曲的戏剧性,... 科尔曼的《协奏曲谈话》以戏剧眼光审视了协奏曲中独奏与乐队的并置何以限定体裁原则、塑形织体和曲体并预设表现意图和审美情趣。文章考察了科尔曼的协奏曲批评观,从仪式感、角色感、情节线索、戏剧结局四个方面归纳了协奏曲的戏剧性,继而论述了协奏曲创作对表演的深度依赖,协奏曲表演中的历史常规,华彩段的美学意义和演奏建议,古典协奏曲表演中历史维度、现时温度与自我风度的融合,以及独奏家在表演中的角色意识和临场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曼 协奏曲 戏剧性 表演 华彩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托克中提琴协奏曲的演奏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钱建明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1-96,共6页
文章以巴托克中提琴协奏曲主奏声部所涉及的主要音乐素材为出发点 ,从作品旋法风格。
关键词 巴托克 中提琴协奏曲 主奏声部 风格特征 演奏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钢琴协奏曲《黄河》结构衍生与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家军 王进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71-76,共6页
钢琴协奏曲《黄河》是我国目前影响最大、最深远的一部协奏曲。本文通过各版本比较,与原著比较,与国外钢琴协奏曲的结构比较,及协奏曲《黄河》在材料运用上地整合,结构上地衍生等方面,来阐述钢琴协奏曲《黄河》是如何体现自身结构特征的。
关键词 钢琴协奏曲 《黄河》 主题材料 结构衍生 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齐鲁在中国东周时期音乐文化上的领先地位 被引量:2
13
作者 项阳 张准 留钕铜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1-25,69,共6页
“乐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齐鲁时期的音乐文化在中国音乐文化的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东周时期齐鲁音乐文化从实践、理论、教育、思想等层面进行研讨,以昭示齐鲁对中国音乐文化的领先地位与贡献。
关键词 中国文化 齐鲁音乐文化 领先 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性:从协奏曲特性看莫扎特的《d小调钢琴协奏曲》(K.466) 被引量:6
14
作者 袁利军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6-104,共9页
协奏曲体裁本身蕴涵了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之间"二元性"的固有属性。从这一角度聆听和观察莫扎特《d小调钢琴协奏曲》(K.466),可发现这一音乐作品的第一乐章呈示部中的结构安排、展开部进行展开的方式、华彩段前的主题再现段... 协奏曲体裁本身蕴涵了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之间"二元性"的固有属性。从这一角度聆听和观察莫扎特《d小调钢琴协奏曲》(K.466),可发现这一音乐作品的第一乐章呈示部中的结构安排、展开部进行展开的方式、华彩段前的主题再现段落以及第二乐章和第三乐章中的几个主题都有着一定的功能性特点,从而构成了整首乐曲的戏剧逻辑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扎特 《d小调钢琴协奏曲》(K 466) 体裁 “二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悟人生 出神入化——张大龙竹笛协奏曲《飘》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5
15
作者 蔡梦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7-108,共12页
《飘》是作曲家张大龙为笛子演奏家戴亚实施"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而创作的一首竹笛协奏曲,2009年5月30日晚首演于北京音乐厅"戴亚笛子协奏曲音乐会",并于创作当年荣获北京市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文艺作... 《飘》是作曲家张大龙为笛子演奏家戴亚实施"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而创作的一首竹笛协奏曲,2009年5月30日晚首演于北京音乐厅"戴亚笛子协奏曲音乐会",并于创作当年荣获北京市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文艺作品征集评奖"佳作奖"。本文主要围绕作品的题材线索、音乐文本的艺术分析、赏听作品的几点体会等方面阐述。在立足作曲家审美风格和艺术语言分析的同时,关注蕴藉于文本之中的社会文化和思想、情感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大龙 竹笛协奏曲《飘》 艺术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协奏曲形式在新中国的嬗变(上) 被引量:8
16
作者 胡净波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3-8,共6页
从1959年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第一次走向上海兰心大戏院的舞台,到大提琴协奏曲《逝去的时光》于1998年在法国巴黎上演,前后经历了40年的艰苦历程。本文通过对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协奏曲进行分析总结,用以研究与学习新老作曲家为探索... 从1959年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第一次走向上海兰心大戏院的舞台,到大提琴协奏曲《逝去的时光》于1998年在法国巴黎上演,前后经历了40年的艰苦历程。本文通过对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协奏曲进行分析总结,用以研究与学习新老作曲家为探索外来形式中国化方面所作出的宝贵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提琴协奏曲 审美取向 调性 创作群体 中国 《梁祝》 大提琴协奏曲 《逝去的时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协奏曲中交响性因素的渗透——兼及普罗科菲耶夫协奏曲中的交响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正君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62,共6页
在20世纪音乐创作中,随着创作思维的多元化发展,将不同音乐体裁进行相互渗透、融合的创作手法日益受到作曲家们的青睐。其中,协奏曲创作中融入交响曲创作思维的现象就颇具代表性,这也是协奏曲体裁在20世纪的发展趋势之一——协奏曲与交... 在20世纪音乐创作中,随着创作思维的多元化发展,将不同音乐体裁进行相互渗透、融合的创作手法日益受到作曲家们的青睐。其中,协奏曲创作中融入交响曲创作思维的现象就颇具代表性,这也是协奏曲体裁在20世纪的发展趋势之一——协奏曲与交响曲的融合——形成的主要原因。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大提琴(交响)协奏曲》等8部协奏曲在这方面就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奏曲 交响性 体裁融合 普罗科菲耶夫协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回忆》解析及其对阮发展的影响——以第三乐章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邢晓丽 《文化艺术研究》 2012年第2期132-136,共5页
《云南回忆》作为我国第一首中阮协奏曲,它把现代的作曲、配器法与中阮柔美的声音相结合,成为民族器乐创作改革的典范之作。《云南回忆》的出现结束了阮定弦多样、演奏缺乏规范的局面,其丰富多样的演奏技巧和个性化的音响效果,不但提高... 《云南回忆》作为我国第一首中阮协奏曲,它把现代的作曲、配器法与中阮柔美的声音相结合,成为民族器乐创作改革的典范之作。《云南回忆》的出现结束了阮定弦多样、演奏缺乏规范的局面,其丰富多样的演奏技巧和个性化的音响效果,不但提高了阮的地位和演奏水平,而且成为阮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阮 协奏曲 《云南回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管五重奏——形式的确立与发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侯晓东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38-51,共14页
木管五重奏是室内乐重要的形式之一 ,在当今的音乐演奏与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受到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本论文对木管五重奏的起源 ,十八世纪的音乐现象对木管五重奏的确立产生的影响 ,浪漫派木管五重奏文献空白的原因做了论述 ,特... 木管五重奏是室内乐重要的形式之一 ,在当今的音乐演奏与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受到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本论文对木管五重奏的起源 ,十八世纪的音乐现象对木管五重奏的确立产生的影响 ,浪漫派木管五重奏文献空白的原因做了论述 ,特别是对二十世纪木管五重奏的发展做了重点介绍 ,勾画出了木管五重奏发展的主要轮廓。以便大家对木管五重奏有更深层的认识 ,促进对木管五重奏更深入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管五重奏 木管乐器 改革 三重奏呜曲 协奏交响曲 波姆体系 起源 康比尼 丹齐 莱查 浪漫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德尔松《g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演奏技术问题 被引量:4
20
作者 郑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4-165,共12页
门德尔松的《g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是他钢琴协奏曲中比较成功的一首大型作品。文章根据讨论与阐述该钢琴作品演奏相关的一些技术与技巧问题,并论及对门德尔松这一作品的认知。
关键词 门德尔松 《g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演奏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