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清编《全唐诗》如何重新整理?——论《唐五代诗全编》的纂修理念与策略 |
罗时进
|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论唐宋茶诗词中茶之审美意象 |
朱海燕
刘仲华
刘德华
施兆鹏
|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8
|
|
|
3
|
唐宋戏题诗论略 |
肖瑞峰
周斌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
4
|
北宋“话”体诗学论辨 |
张海鸥
梁穗雅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
5
|
创伤性记忆的自我隔离和审美表达——唐宋词战争灾难叙事的特殊模式 |
王晓骊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
6
|
唐人送别诗译者群体行为批评分析 |
周领顺
孙如莹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23 |
10
|
|
|
7
|
韩诗之变与苏诗的变中之变——论苏轼对韩愈诗歌的承传创变与宋代新诗格的确立 |
谷曙光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
8
|
清代“唐宋诗之争”二元对立的消解及自反性特征 |
唐芸芸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
9
|
基于边塞诗的唐人边塞感知研究 |
王永莉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
10
|
“文字为意”与唐宋诗文的理论反思 |
曹胜高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3
|
|
|
11
|
论《宋诗精华录》所选东坡诗 |
胡晓明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
12
|
欧阳修转益多师及其诗风渊源 |
吴大顺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2
|
|
|
13
|
日本藏南宋遗民诗人严子安“和唐诗”辑考 |
查屏球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
14
|
“以文为诗”之争:唐宋诗文文体观念衍变的个案 |
刘磊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
15
|
试论《新唐书》传记的“崇韩”观念 |
田恩铭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
16
|
零形轻动词在唐诗宋词中的运用及其相关句法理论问题 |
张力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1 |
2
|
|
|
17
|
虚拟与真实:唐宋辽金时期佛教影响下的地理表述 |
宋坤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
18
|
“沈宋体”形式与内涵新论 |
许总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1
|
|
|
19
|
唐诗宋词中“茶烟”的统计分析 |
任继昉
|
《语言科学》
|
2003 |
1
|
|
|
20
|
唐宋时期经史典籍中的音韵训诂与文献考订 |
张民权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