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9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竹代塑”发展理念、面临挑战与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亚慧 姜伯言 +3 位作者 周昌平 赖相燕 黄宇翔 于文吉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8,共9页
针对全球每年产生约3亿t塑料垃圾引发的生态环境危机,我国创新性提出“以竹代塑”可持续发展倡议。“以竹代塑”倡议是基于自然解决因塑料废物造成污染的全球性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治理方案,这一绿色发展战略也将成为我国竹产业在2035... 针对全球每年产生约3亿t塑料垃圾引发的生态环境危机,我国创新性提出“以竹代塑”可持续发展倡议。“以竹代塑”倡议是基于自然解决因塑料废物造成污染的全球性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治理方案,这一绿色发展战略也将成为我国竹产业在2035年实现万亿级产业规模战略目标的重要窗口期。首先,深入剖析了“以竹代塑”发展理念的构成要素、价值体现及内涵特性,对引领性、创新性、绿色性、和谐性以及可持续性这五大核心要素的具体内涵予以详尽阐释;其次,从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和科技属性4个层面出发,针对性地提出了“以竹代塑”理念下“以竹代塑+”多元应用场景的实践策略;然后,围绕产业创新、产业生态和产业价值链3个维度系统梳理了“以竹代塑”产业在发展进程中的现状与所面临的挑战,并深入分析了这些挑战产生的深层次成因。基于上述研究基础,提出了我国“以竹代塑”产业的4种发展模式:(1)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2)以有组织的新质生产力为驱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国家创新领导模式;(3)基于“链式思维”构建全要素政策支持的产业扶持增强模式;(4)以多元化、多层次为特征,健康且安全的竹产品供给市场需求驱动模式。最后,希望按照“战略引领-核心突破-市场转化-保障支撑”的逻辑层次,重点突出国家创新领导模式的核心引擎作用,强化产业融合与市场需求驱动的双轮驱动效应,完善产业扶持增强模式的保障功能,形成层次分明、有机协同的发展体系,以期为我国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竹代塑 发展理念 挑战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理念下水利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8
2
作者 吴凤平 宋妍 黄蕊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1,共7页
基于新发展理念,对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新发展理念下构建水利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维度构建了水利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30个评价指标。其中,创新维度包括... 基于新发展理念,对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新发展理念下构建水利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维度构建了水利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30个评价指标。其中,创新维度包括水利行业研发经费、水利类专利授权量等9个指标;协调维度包括水环境协同治理力度、城乡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之比等5个指标;绿色维度包括再生水利用率、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等5个指标;开放维度包括国际合作项目数量、水利技术标准国际认可度等5个指标;共享维度包括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水资源共享政策完善度等6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水利新质生产力 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中国式养老的理论解析与路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孙鹃娟 陈雨欣 《人口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57,共11页
我国人口发展现已进入关键期,正在形成新的人口格局。推动中国式养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主要任务。新时代的中国式养老立足于我国国情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要求,通过老龄... 我国人口发展现已进入关键期,正在形成新的人口格局。推动中国式养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主要任务。新时代的中国式养老立足于我国国情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要求,通过老龄事业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并形成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进而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现阶段的中国式养老呈现出趋同性、独特性、差异性、阶段性以及大国性的鲜明特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理解和把握如何推动中国式养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指南。在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应发挥“一核多元”的优势推进大国人口老龄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创新中国式养老的内容与形式,应在保基本、补短板的基础上推动中国式养老的均衡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已有资源提高养老效益,探索构建开放多元的养老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全体老年人共享高质量的中国式养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养老 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 老龄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政策、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证据 被引量:2
4
作者 卜伟 张应允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109,共11页
本文基于2011~2022年我国286个城市面板数据,从创新创业视角出发,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多维度检验了创新政策和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创新政策和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推动... 本文基于2011~2022年我国286个城市面板数据,从创新创业视角出发,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多维度检验了创新政策和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创新政策和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在考虑内生性问题、控制固定效应等多种检验下结果依旧保持稳健。机制检验显示,创新政策和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正向交互效应,能够提高城市创新创业活跃度进而推动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创新政策和数字经济的交互效应主要表现在较大规模和高创新创业活力的城市,且对东部和中部地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更易发挥促进作用。空间效应研究发现,创新政策实施和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能够提升周边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本文能够为优化我国创新政策体系,发挥数字经济赋能作用,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政策 数字经济 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 创新创业活跃度 交互效应 空间溢出效应 赋能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生态涵养区建设二十年:历程演进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贵祥 马广鹏 +2 位作者 李繁繁 陈小龙 曾见闻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0-171,I0001-I0003,共15页
北京生态涵养区是以水源涵养和生态屏障建设为主要任务的特色功能区,为首都整体发展提供生态安全保障和生态服务支撑。回顾发展历程、诊断新阶段问题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对于实现建设流域水质提升、乡村产业转型和“两山”价值的现代化... 北京生态涵养区是以水源涵养和生态屏障建设为主要任务的特色功能区,为首都整体发展提供生态安全保障和生态服务支撑。回顾发展历程、诊断新阶段问题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对于实现建设流域水质提升、乡村产业转型和“两山”价值的现代化发展示范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从时间上看,北京生态涵养区建设经历了差异化转型、优化提升和现代化绿色发展3个阶段;从空间上看,在不同尺度的行政区间互动与博弈,实现了任务目标与发展路径的协调。近二十年来,北京生态涵养区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涵养区生态质量有所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均得到了优化,农村居民生活质量随之提升,北京乃至京津冀整体效益凸显。但在生态系统韧性、居民绝对收入、产业基础设施、生态变现的市场参与和治理体系等方面仍面临较大发展困境。展望未来,应从以科技夯实生态保护成效、营造市场化的企业生长环境、挖掘地区特色产业优势、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优化监管评价体系和面向国际扩大交流合作等方面,系统推进北京生态涵养区建设迈向更高效率、更高水平、更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水源涵养 生态屏障 区域协同 生态涵养区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汽车材料研发和推广应用的EVI模式
6
作者 马鸣图 路洪洲 +6 位作者 赵岩 冯毅 王光耀 李波 袁国 缪心雷 蒙菁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48,共20页
详细论述了在汽车材料研发和推广应用中的供应商早期介入(EVI)模式。介绍了这一模式发展的背景和内涵,以及在新材料研发和推广应用中的重要作用;详细介绍了国内外一些知名公司的EVI活动及其特点、鞍钢蒂森克虏伯汽车钢有限公司在数字车... 详细论述了在汽车材料研发和推广应用中的供应商早期介入(EVI)模式。介绍了这一模式发展的背景和内涵,以及在新材料研发和推广应用中的重要作用;详细介绍了国内外一些知名公司的EVI活动及其特点、鞍钢蒂森克虏伯汽车钢有限公司在数字车身平台及其钢材解决方案方面的新近成果,以及有关企业在推广EVI活动中所取得的进展;论述了EVI模式在新开发车型中推广应用新型材料时所发挥的作用,提出了企业推广应用EVI模式应具有的条件;最后阐明了EVI模式对“双碳”战略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I模式 新材料研发和推广应用 标杆车 概念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业绿色发展理念下矿业企业“走出去”路径分析
7
作者 王莉 陈萍 +1 位作者 赵奎涛 边晶莹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8-44,共7页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意识不断增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的背景下,矿业企业“走出去”已经成为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战略选择。加上“一带一路”倡议的加持,扩大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为中国企业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意识不断增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的背景下,矿业企业“走出去”已经成为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战略选择。加上“一带一路”倡议的加持,扩大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为中国企业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根本上提供了广泛参与的国际合作平台,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矿业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如何在“走出去”过程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是当前我国矿业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近年来,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标准和规范,为矿业企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为矿业企业“走出去”提供良好的支撑。但随着我国矿业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在投资区域、项目类型、国际合作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投资环境复杂、政策法规差异大、地缘政治风险高等。基于此,本文剖析了我国矿业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总结了我国矿业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存在问题与挑战,并结合绿色发展理念提出相应的路径和策略,对适合我国矿业企业“走出去”的绿色路径进行了分析,以期推动我国矿业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提升国际竞争力,为全球矿业绿色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理念 绿色矿山 矿业企业 “走出去” 环境-社会-治理(ESG)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关键议题与推进路径
8
作者 邵桂华 王恒利 《体育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64,共10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冰雪经济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和落脚点。研究基于新发展理念、新质生产力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系统探究我国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关键议题与推进路径。研究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冰雪经济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和落脚点。研究基于新发展理念、新质生产力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系统探究我国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关键议题与推进路径。研究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以全面协调为基本要求、以绿色低碳为普遍形态、以开放包容为鲜明标识、以普惠共享为根本之计的发展过程和动态结果。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冰雪全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和竖向升级,需着重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4方面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从新质生产力“制度—要素—结构—功能”系统提出完善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加速新型生产要素的融合与渗透,强化发展新动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高产业链韧性、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是我国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新发展理念 冰雪经济 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与法治课程共同体意识培育体系及教学实现——基于对《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解读
9
作者 卢丹丹 任天鸣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23,共6页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人类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道德与法治课程从共同体的共存相依性、多元协同性和持续发展性出发,以情系家国、仁爱关怀为精神内核,树立共同家国观;以开放包容、共建共享为能力品质,树...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人类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道德与法治课程从共同体的共存相依性、多元协同性和持续发展性出发,以情系家国、仁爱关怀为精神内核,树立共同家国观;以开放包容、共建共享为能力品质,树立共同利益观;以绿色低碳、和谐发展为生活态度,树立生态发展观。研究认为,培育道德与法治课程共同体意识的教学进路为:教学目标分层融入共同体理念,教学内容突出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中国化时代化,教学实施重在构建思辨与实践的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课程 共同体意识培育 共同家国观 共同利益观 生态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演进逻辑、阶段性特征与路径创新
10
作者 匡远配 彭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31,共10页
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业强国建设的基础支撑。立足新发展阶段的产业发展条件,从动力逻辑、本质逻辑、实践逻辑、市场逻辑和目标逻辑五个方面分析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演进逻辑,并构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 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业强国建设的基础支撑。立足新发展阶段的产业发展条件,从动力逻辑、本质逻辑、实践逻辑、市场逻辑和目标逻辑五个方面分析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演进逻辑,并构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景式理论体系。根据国家发展理念的动态变化过程,历时性考察乡村产业发展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调适,共时性探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非均衡演化特征,并客观分析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存在农业科技支撑不足、乡村产业融合不深、农业生产方式转型不力、农业国际化参与不强和利益联结不紧等现实挑战。由此提出,要实现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走科技兴农之路、走三产融合之路、走绿色兴农之路、走开放强农之路、走强农富民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产业 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 演化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观重构:应然取向与实践路径
11
作者 邓宏宝 周淑敏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4期6-13,共8页
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观是人们对教学质量的总体认识和根本把握,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范式转型与实践路向。我国既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观呈现功利主义、结果中心及普遍性目标取向等特征,虽在特定历史阶段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难以适应新时代需求。... 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观是人们对教学质量的总体认识和根本把握,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范式转型与实践路向。我国既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观呈现功利主义、结果中心及普遍性目标取向等特征,虽在特定历史阶段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难以适应新时代需求。教育强国建设要求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观以“立德树人”为价值指向、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实践维度、以终身学习理念拓展时空边界、以“类型教育”属性明晰核心内涵。基于此,需倡导功能上本体价值与工具价值辩证统一、目标上共性底线与多元发展动态平衡、内容上专业智能与核心素养协同培育、评价上过程性与发展性有机融合的应然取向,并通过革新教学质量观念、推动关键办学能力建设、健全质量保障体系等重构路径,推动新的教学质量观落地生根,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及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职业教育 教学质量观 全人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乡关系视角下乡村产业兴旺的理论与策略
12
作者 曹前满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135,共19页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依赖于新型城乡关系构建,以弥合城乡分割的发展困局。乡村产业兴旺是基于对乡村经济规律的遵循,把握乡村产业传统与现代、综合性与单一性关系,实质上影射了城镇的重要角色。乡村经济转型离不开城镇化的社...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依赖于新型城乡关系构建,以弥合城乡分割的发展困局。乡村产业兴旺是基于对乡村经济规律的遵循,把握乡村产业传统与现代、综合性与单一性关系,实质上影射了城镇的重要角色。乡村经济转型离不开城镇化的社会转型背景。促进产业兴旺是富民经济策略,在城乡融合的形式下,为经济拓展聚合力量,并在融合中寻找平衡,达到市场化资源整合与要素配置以及培育特色经济收益平衡。乡村产业兴旺需要通过新型城乡关系提供必要外部支持,提升乡村在区域行政中的地位,破解城市对乡村的结构性约束,达到乡村功能与城市功能相互加持的效果。完善城镇体系,破解功能异化下的行政区经济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新型城乡关系 乡村经济 产业兴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与当代价值
13
作者 顾成敏 杨哲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共8页
习近平经济思想系统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习近平经济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根基,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四重维度深化了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在唯物论层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把握... 习近平经济思想系统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习近平经济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根基,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四重维度深化了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在唯物论层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规律,提出“两山理论”等生态文明发展范式,推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协同演进;在辩证法层面,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统筹供给需求关系、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和量变质变转化机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体系;在认识论层面,坚持实践导向与理论创新的辩证统一,通过深化改革开放破解发展难题,形成“理论—政策—实践”的动态反馈机制;在唯物史观维度,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以新质生产力理论推动经济体系现代化,并通过人民主体性实践构建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习近平经济思想以系统观念为方法论核心,创新提出的“六个坚持”战略原则,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髓,又植根于中华文明沃土,为全球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理论生命力和实践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经济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式现代化 新发展理念 系统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行全民健身计划30年的法治之维:构造、保障与贡献——兼论“全民健身”法定概念的规范使用
14
作者 于善旭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24,61,共12页
我国自1995年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成效显著。全民健身计划作为规范化的国家制度,其制度实施的法治意义格外凸显,有必要进行相关的考量与梳理。首先,研究解读了我国全民健身发展的法治背景,分析了国家以... 我国自1995年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成效显著。全民健身计划作为规范化的国家制度,其制度实施的法治意义格外凸显,有必要进行相关的考量与梳理。首先,研究解读了我国全民健身发展的法治背景,分析了国家以法治对全民健身计划进行的制度构造与实施保障。在此基础上,从各层次立法确立依据、在国家重要文件中彰显地位、建立系统化发展的配套制度、多途径保证实施成效等方面,阐述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法治保障;从创设实施宪法的制度路径、提升依法共享的治理效能、促进体育人权事业发展、向世界展现中国方案等方面,总结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法治贡献。此外,还就“全民健身”已成为法定概念,对其规范使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全民健身事业 体育法治 制度建设 法定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E理念下食用菌课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15
作者 荆瑞勇 吴楠 +2 位作者 李喜梅 方淑梅 王丽艳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4期114-117,共4页
为培养适应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基于OBE理念,对食用菌相关课程教学改革路径进行探索实践,形成了以食用菌课程为主线、学生兴趣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来说,完善食用菌相关课程体系,增加食用菌制种学、食用菌病虫... 为培养适应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基于OBE理念,对食用菌相关课程教学改革路径进行探索实践,形成了以食用菌课程为主线、学生兴趣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来说,完善食用菌相关课程体系,增加食用菌制种学、食用菌病虫害防治学等课程,结合企业需求,成立灵芝品种栽培、黑木耳种质资源鉴定、双孢蘑菇菌种研发等学生小组,对其进行单独或分组培养,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专业教师能力培训,组建跨学科专业教学团队,融入企业生产中真实存在的问题,学生直接进入实验室进行菌种选育、病虫害检测与防治等研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课程实验、教师研究室项目完成度与推进度、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考核评价,筛选出具备从事食用菌生产和研究的应用型人才。实践表明,该教学改革模式下,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真菌学概论课程成绩及格率在93.2%~93.5%,食用菌病虫害防治学课程及格率在96.8%及以上。本文为食用菌相关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食用菌 菌种选育 双孢蘑菇菌种研发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理念下“物联网项目规划与实施”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为例
16
作者 王少华 解菁 +1 位作者 万春旭 刘茵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62-69,共8页
随着职业教育迈入新的发展阶段,“物联网项目规划与实施”课程面临多重挑战:课程内容需深化拓展、学生的可持续就业能力需增强、学生背景日益多元化以及实训设施更新滞后。面对这些挑战,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教学团队依据泰勒的课程理论框架... 随着职业教育迈入新的发展阶段,“物联网项目规划与实施”课程面临多重挑战:课程内容需深化拓展、学生的可持续就业能力需增强、学生背景日益多元化以及实训设施更新滞后。面对这些挑战,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教学团队依据泰勒的课程理论框架,围绕课程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选择、课程组织结构和教学评价机制四大核心问题入手,实施了全面的课程改革。经过3年教学实践,这些改革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其他高职院校开展工程实施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项目规划与实施”课程 教学改革 新发展理念 高职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的唯物史观意蕴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泉 刘同舫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9,共8页
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来看,“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贯穿着社会结构变迁、历史发展规律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三个阐释维度,揭示了现实性、历史性和主体性的唯物史观原则。深刻理解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的历史唯物主义内涵,关系到能否在中... 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来看,“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贯穿着社会结构变迁、历史发展规律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三个阐释维度,揭示了现实性、历史性和主体性的唯物史观原则。深刻理解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的历史唯物主义内涵,关系到能否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形成推进制度建设的理论、历史和实践自觉。从既定的社会存在分析,“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根植于并反映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辩证运动所引起的社会结构变化。从不断发展的历史来看,制度及其建设是历史性的,“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应当遵循制度发展的历史规律。而无论从横向维度出发进行社会结构的分析,还是从动态发展的纵向维度展开历史考察,“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的最终价值都指向于“现实的人”,其具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解放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建设 社会结构 历史发展规律 唯物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安新区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探索 被引量:2
18
作者 夏雨 段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5-931,共7页
在科技革命与城市发展范式探索交汇背景下,结合雄安新区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实践,分析了“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的设计理念。基于城市新基建、设施空间保障、数字空间底座、智能应用场景4个方面建设要求,以及映射、自学... 在科技革命与城市发展范式探索交汇背景下,结合雄安新区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实践,分析了“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的设计理念。基于城市新基建、设施空间保障、数字空间底座、智能应用场景4个方面建设要求,以及映射、自学习、智慧化的阶段演化特征及各阶段发展重点,总结虚实交互发展路径下数字孪生城市构建的内在逻辑,并结合虚实2个空间维度提出“技术-需求”二维模型。从智能基础设施、数据体系、核心平台3个内驱力层面和技术发展、政策保障、生态培育3个外驱力层面,介绍雄安新区如何打造适宜数字孪生城市发展的整体环境。最后展望能在关键技术提升与自主可控、数据共享与安全、跨领域协同治理模式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动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数字孪生城市 建设理念 建设框架 发展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教育的理论本真、时代意蕴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小磊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15,共6页
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教育观的重要方面,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途径。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要深化认识“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的理论内涵;要准确理解劳动教育是... 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教育观的重要方面,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途径。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要深化认识“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的理论内涵;要准确理解劳动教育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关键举措、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当前,要切实推动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发力,形成劳动教育全方位协同育人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教育观 学生发展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数字乡村建设:内在理路与转型路径 被引量:7
20
作者 汪波 周其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在农村。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驱动的数字乡村建设是迈向中国式乡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从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切入,剖析中国数字乡村...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在农村。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驱动的数字乡村建设是迈向中国式乡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从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切入,剖析中国数字乡村建设的理论机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在社会治理、生态文明、经济发展、城乡融合以及共同富裕等领域呈现出清晰的现代化理路。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征程中,需要坚持系统性思维,从并轨理念、激活动力、调适技术和警惕风险四个维度出发,即秉持任务型与发展型的理念导向、存量与增量制度的双向施策、场景应用迭代弥合多元鸿沟和技术异化与伦理失范的规避。通过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的现代化转型,进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愿景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数字乡村 发展理念 场景迭代 风险规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