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8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2+)及钙结合蛋白与植物耐盐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程 杜春艳 +5 位作者 崔现芬 李延璨 李景娟 宋杰 崔冰 高建伟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3-170,共8页
土壤盐渍化会严重影响作物产量。Ca^(2+)是植物细胞的第二信使,在应对盐胁迫中发挥关键作用。植物的钙结合蛋白通过结合Ca^(2+)来响应外界信号。钙结合蛋白属于一个庞大的基因超家族,包含四个亚家族,分别是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s)及其相... 土壤盐渍化会严重影响作物产量。Ca^(2+)是植物细胞的第二信使,在应对盐胁迫中发挥关键作用。植物的钙结合蛋白通过结合Ca^(2+)来响应外界信号。钙结合蛋白属于一个庞大的基因超家族,包含四个亚家族,分别是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s)及其相关蛋白激酶(CRKs)、钙调蛋白(CaM)、类钙调蛋白(CMLs)和类钙调磷酸酶B蛋白(CBL)及CBL相互作用蛋白激酶(CIPK)。植物在应对盐胁迫时,钙结合蛋白扮演重要角色。本文综述了Ca^(2+)及钙结合蛋白在植物耐盐中的研究进展,主要探讨了Ca^(2+)对盐胁迫作物的调节作用,以及钙结合蛋白在作物耐盐机制中的功能,最后对钙结合蛋白的研究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 钙结合蛋白 盐胁迫 耐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酸钠体系中Ca^(2+)和Mg^(2+)对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2
作者 张永志 唐云 +2 位作者 邓政斌 杨勇 杨叶艳 《黄金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0-368,共9页
为了探究Ca^(2+)和Mg^(2+)对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采用单矿物试验、浮选溶液化学计算、接触角、SEM、FTIR和XPS分析等方法,考察了油酸钠体系中Ca^(2+)和Mg^(2+)对黄铁矿浮选的影响规律及机理。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油酸钠体系中,C... 为了探究Ca^(2+)和Mg^(2+)对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采用单矿物试验、浮选溶液化学计算、接触角、SEM、FTIR和XPS分析等方法,考察了油酸钠体系中Ca^(2+)和Mg^(2+)对黄铁矿浮选的影响规律及机理。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油酸钠体系中,Ca^(2+)和Mg^(2+)的存在对黄铁矿的浮选行为产生活化,改善其浮选效果,但是随着pH值的增大,离子对黄铁矿的活化效果不断减弱;pH值较低时,钙和镁主要以Ca^(2+)和Mg^(2+)的形式吸附在黄铁矿表面,增加了黄铁矿表面对溶液中油酸钠的吸附量,且Ca^(2+)和Mg^(2+)会与油酸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油酸钙和油酸镁吸附在黄铁矿表面,使黄铁矿表面接触角增大从而改变了其表面疏水性;随着pH值的不断增大,黄铁矿表面的Fe-S键会断裂生成Fe(OH)_(3),阻碍离子吸附,且Ca^(2+)和Mg^(2+)的形态随着pH值的增大发生变化,起活化作用的Ca^(2+)和Mg^(2+)浓度不断降低,离子活化效果减弱。研究结果对使用油酸钠反浮选分离卡林型金矿中的黄铁矿和碳酸盐矿物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黄铁矿 CA^(2+) Mg^(2+) 油酸钠 离子活化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GAS-STING信号通路探讨川芎嗪抑制Ca^(2+)浓度保护膝骨关节炎大鼠软骨的作用机制研究
3
作者 施蕾 廖太阳 +4 位作者 刘德仁 刘江宇 王培民 吴鹏 茆军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201-1210,共10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能否通过cGAS-STING通路抑制Ca^(2+)浓度,进而保护KOA大鼠软骨的机制研究。方法:采用前交叉韧带离断法复制KOA模型,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川芎嗪组(20、40、80 mg·kg^(-1)·d^(-1)),每组8只。... 目的:探讨川芎嗪能否通过cGAS-STING通路抑制Ca^(2+)浓度,进而保护KOA大鼠软骨的机制研究。方法:采用前交叉韧带离断法复制KOA模型,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川芎嗪组(20、40、80 mg·kg^(-1)·d^(-1)),每组8只。提取雄性SD大鼠膝关节的软骨细胞,分为对照组,IL-1β组,川芎嗪组(100、200μmol/L)和H^(-1)51组(STING通路抑制剂)。用IL^(-1)β诱导软骨细胞24 h建立KOA模型,川芎嗪和H^(-1)51干预24 h。CCK-8法检测川芎嗪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番红-固绿染色法观察软骨组织以及软骨细胞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cGAS、STING蛋白表达;RT-qPCR检测组织cGAS、STING、Calmodulin、Calpain、NF-κB mRNA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Ca^(2+)浓度;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和组织cGAS、STING、Calmodulin、Calpain蛋白表达以及细胞p-IRF3蛋白相对表达。结果:CCK-8检测结果显示川芎嗪在浓度为0~400μmol/L范围内对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与模型组相比,川芎嗪干预后,番红-固绿染色的结果显示各组的软骨组织损伤得到了改善;免疫组化法检测软骨组织的cGAS、STING蛋白阳性区域比例明显降低;cGAS、STING、Calmodulin、Calpain、NF-κB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也呈下降趋势。此外,体外实验也再次验证,相较于IL^(-1)β组,川芎嗪组的软骨细胞Ca^(2+)浓度降低;cGAS、STING、Calmodulin、Calpain、p-IRF3蛋白的相对表达减少。结论:川芎嗪可以通过cGAS-STING通路从而抑制Ca^(2+)浓度保护KOA大鼠的软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软骨 cGAS-STING信号通路 C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氯地平通过抑制足细胞的Ca^(2+)内流促进细胞自噬
4
作者 赵韦 徐德苹 +3 位作者 廖开楠 蔡春林 臧丹丹 周海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79-1186,共8页
目的探究降血压药物氨氯地平对足细胞内Ca^(2+)内流及其自噬的影响。方法体外常规培养永生化的人足细胞(HPC),使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以及L型Ca^(2+)阻断剂氨氯地平单独或者联合处理HPC细胞,Ca^(2+)成像系统实时检测药物处理后HPC细胞... 目的探究降血压药物氨氯地平对足细胞内Ca^(2+)内流及其自噬的影响。方法体外常规培养永生化的人足细胞(HPC),使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以及L型Ca^(2+)阻断剂氨氯地平单独或者联合处理HPC细胞,Ca^(2+)成像系统实时检测药物处理后HPC细胞内Ca^(2+)通量的瞬时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标志蛋白LC3B-Ⅱ/LC3B-Ⅰ比值变化、Beclin-1、P62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488 nm处Fluo-4AM的阳性细胞数以分析HPC细胞内Ca^(2+)内流水平;Lyso-Tracker Green活细胞染色分析溶酶体荧光强度;流式细胞术检测HPC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Ⅱ组Ca^(2+)瞬时通量和Fluo-4AM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0.001)、自噬标志蛋白LC3B-Ⅱ/LC3B-Ⅰ比值(P<0.001)和Beclin-1的蛋白表达(P<0.01)均降低、P62的表达升高(P<0.01)、溶酶体荧光强度减弱(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001)、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降低(P<0.01)、Bax蛋白升高(P<0.001)。与对照组比较,氨氯地平组Fluo-4AM阳性细胞数显著降低(P<0.001)、LC3B-Ⅱ/LC3B-Ⅰ比值(P<0.001)和Beclin-1的蛋白表达(P<0.001)均升高、P62蛋白表达降低(P<0.05)、溶酶体荧光强度增强(P<0.01)、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01)、Bax蛋白降低(P<0.001)。与AngⅡ组比较,AngⅡ+氨氯地平组Fluo-4AM阳性细胞数显著降低(P<0.001)、LC3B-Ⅱ/LC3B-Ⅰ比值(P<0.01)以及Beclin-1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P62蛋白降低(P<0.01)、溶酶体荧光强度增加(P<0.05)、细胞凋亡率降低(P<0.001)、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01)、Bax蛋白表达降低(P<0.001)。结论氨氯地平抑制足细胞内Ca^(2+)内流,促进足细胞自噬、抑制凋亡,对于预防高血压肾病发生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细胞 氨氯地平 血管紧张素Ⅱ 自噬 CA^(2+)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果枸杞花青素提取物对八眉三元猪心脏Ca^(2+)稳态途径及血液学参数的影响
5
作者 王文胜 吴华 +5 位作者 李金铭 陈自鑫 刘嘉逸 许恩榕 陈林 郑润韬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4-131,共8页
试验旨在探究黑果枸杞花青素提取物(anthocyanin extract of Lycium ruthenicum Murr,AEL)通过调控八眉三元猪血常规、血气参数及Ca^(2+)稳态途径对心脏的保护作用。选择初始体重为(7.82±0.59) kg的八眉三元猪48头,随机分为4组,对... 试验旨在探究黑果枸杞花青素提取物(anthocyanin extract of Lycium ruthenicum Murr,AEL)通过调控八眉三元猪血常规、血气参数及Ca^(2+)稳态途径对心脏的保护作用。选择初始体重为(7.82±0.59) kg的八眉三元猪48头,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L-AEL组)、10(M-AEL组)、15 g/kg(H-AEL组)的AEL,饲养35 d。试验结束后分析各组血液学参数变化,利用qRT-PCR、Western blot检测Ca^(2+)稳态途径相关因子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1)与CON组相比,添加AEL能够显著提高血常规参数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血红蛋白量(MCH),显著降低血小板(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P<0.05);显著提高血气参数酸碱度(pH)、血氧分压(PO_(2))、血氧饱和度(SO_(2))、Na^(+)含量,显著降低K^(+)、Ca^(2+)、二氧化碳总量(TCO_(2))、阴离子间隙(AG)(P<0.05);(2)与CON组相比,添加AEL能够显著上调肌浆网钙ATP酶(SERCA)活性,显著降低猪心肌组织Ca^(2+)水平(P<0.05),显著下调钙敏感受体(CASR)、钙调蛋白(CaM)的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质膜Ca^(2+)-ATP酶(PMCA)、SERCA的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综上所述,AEL通过调节八眉三元猪血常规及血气参数,提高其机体在低氧环境的携氧运输能力,有效改善高海拔低氧环境引起的八眉三元猪心肌组织中Ca^(2+)稳态失衡,发挥心脏保护作用,且添加量为10 g/kg时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黑果枸杞花青素提取物 低氧保护 血液学参数 Ca^(2+)稳态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和外源Ca^(2+)添加对柽柳光合特性及离子转运的影响
6
作者 师阳阳 吕丽霞 脱登锋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86-195,共10页
以晋北地区先锋植物柽柳(Tamarix chinensis)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探究不同盐碱胁迫浓度(0、50、100、200 mmol/L)下叶片施用外源Ca^(2+)(CA)、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及其复合处理(CA+AMF)对柽柳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叶绿... 以晋北地区先锋植物柽柳(Tamarix chinensis)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探究不同盐碱胁迫浓度(0、50、100、200 mmol/L)下叶片施用外源Ca^(2+)(CA)、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及其复合处理(CA+AMF)对柽柳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离子转运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探明两者增强柽柳耐盐碱胁迫的机制。结果表明,100 mmol/L盐碱胁迫下添加外源Ca^(2+)可以提高AMF的侵染率和泡囊数;不同盐碱胁迫下柽柳幼苗株高增长量和地径增长量显著下降,施用外源Ca^(2+)或者接种AMF可以缓解柽柳幼苗受到的生长抑制;200 mmol/L盐碱胁迫下,与对照(CK)处理相比,CA+AMF处理的总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和PSⅡ潜在活性(F_(v)/F_(o))分别增加了19.3%、26.5%、8.0%和9.0%;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分别增加了24.6%、46.2%和23.6%,胞间二氧化碳(Ci)降低了8.9%。200 mmol/L盐碱胁迫下,柽柳地上部和根系中K^(+)、Ca^(2+)含量下降,而Na^(+)含量增加,CA+AMF处理后柽柳地上部和根系Na^(+)含量分别降低23.6%和21.8%,地上部和根系K^(+)含量分别增加62.9%和90.9%,地上部和根系Ca^(2+)含量分别增加25.7%和50.0%,地上部和根系中K^(+)/Na^(+)值分别增加118.8%、150.0%,地上部和根系中Ca^(2+)/Na^(+)值分别增加66.2%、91.6%;同时CA+AMF处理能够激活抗氧化酶SOD、CAT活性,降低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和H2O_(2)累积量。本研究表明,添加外源Ca^(2+)、接种AMF或者二者复合处理均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柽柳叶绿素含量,保护叶绿素荧光系统,维持植物Na^(+)、K^(+)、Ca^(2+)的平衡,激活SOD、CAT等抗氧化酶活性以及降低细胞膜质过氧化和H2O_(2)累积,以减轻盐碱胁迫对柽柳幼苗的伤害,其中以CA+AMF处理增强柽柳幼苗抗盐碱性的作用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Ca^(2+) 丛枝菌根真菌 盐碱胁迫 柽柳 叶绿素 离子平衡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Ca^(2+)对玉米幼苗镉胁迫的缓解效应 被引量:3
7
作者 邸桂俐 高艳玲 +7 位作者 张抒 韩树鑫 王鹏 林长水 高超 王建丽 邢星 范国权 《现代化农业》 2024年第2期27-30,共4页
本试验以玉米为研究材料,对玉米幼苗进行一定浓度的镉(20mg/L)胁迫,通过对玉米幼苗施加不同浓度的Ca^(2+)(0、2、5、8mmol/L),研究Ca^(2+)对镉胁迫下玉米幼苗的叶绿素、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和POD活性6个生理生化指标... 本试验以玉米为研究材料,对玉米幼苗进行一定浓度的镉(20mg/L)胁迫,通过对玉米幼苗施加不同浓度的Ca^(2+)(0、2、5、8mmol/L),研究Ca^(2+)对镉胁迫下玉米幼苗的叶绿素、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和POD活性6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外源Ca^(2+)显著增加了镉胁迫下南瓜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P<0.05),而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POD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对可溶性蛋白的缓解作用不显著(P>0.05)。其中以5mmol/LCa^(2+)的缓解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幼苗 镉胁迫 CA^(2+)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里酸和Ca^(2+)共存对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介导生成次生高铁矿物的影响
8
作者 黄海涛 王崇 +2 位作者 耿康慧 魏彩春 靳振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9-173,180,共6页
为揭示富里酸和Ca^(2+)共存对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氧化酸性矿山废水(AMD)中的Fe^(2+)和形成次生高铁矿物的影响,分析了pH、Fe^(2+)氧化率、铁沉淀率以及次生高铁矿物矿相、基团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C... 为揭示富里酸和Ca^(2+)共存对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氧化酸性矿山废水(AMD)中的Fe^(2+)和形成次生高铁矿物的影响,分析了pH、Fe^(2+)氧化率、铁沉淀率以及次生高铁矿物矿相、基团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Ca^(2+)确实具有提高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Fe^(2+)的能力。低质量浓度(0.2 g/L)的富里酸对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活性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浓度(0.4 g/L)的富里酸具有抑制作用,而增加Ca^(2+)反过来能够减弱高浓度富里酸对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抑制作用。对形成的次生高铁矿物进行X射线衍射(XRD)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表明高浓度富里酸促进了另一次生高铁矿物草黄铁矾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矿山废水 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 富里酸 CA^(2+) 次生高铁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抑制ROCK的表达降低模拟失重大鼠血管Ca^(2+)敏感性
9
作者 王慧平 白晓镯 +4 位作者 赵晶 赵省心 刘朕印 党凯 高云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9-928,共10页
研究失重条件下血管平滑肌收缩性、Ca^(2+)敏感性及其调控通路RhoA-ROCK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川芎嗪干预对其的影响。大鼠尾部悬吊模拟失重,在机体前、后部分别选取颈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在模拟失重大鼠颈总动脉中,由苯肾上腺素(PHE)... 研究失重条件下血管平滑肌收缩性、Ca^(2+)敏感性及其调控通路RhoA-ROCK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川芎嗪干预对其的影响。大鼠尾部悬吊模拟失重,在机体前、后部分别选取颈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在模拟失重大鼠颈总动脉中,由苯肾上腺素(PHE)或KCl诱发的血管收缩性和Ca^(2+)敏感性增强,RhoA激酶2(ROCK II)的表达、肌球蛋白磷酸酶靶亚基1(MYPT1)和肌球蛋白调节轻链(MLC)的磷酸化水平均上升,血管孵育Y-27632(ROCK特异性抑制剂)后可降低以上变化。模拟失重大鼠灌饲川芎嗪亦可降低以上变化。模拟失重后,大鼠肠系膜上动脉的收缩性和Ca^(2+)敏感性、ROCK II的表达、MYPT1和MLC的磷酸化水平降低,血管孵育Y-27632对以上变化无明显作用。模拟失重大鼠灌饲川芎嗪亦对以上变化无明显作用。结果表明,由RhoA-ROCK调控的血管平滑肌Ca^(2+)敏感性的变化可能是失重条件下机体前后部血管收缩性发生区域性重塑的关键因素。川芎嗪可抑制ROCK蛋白的表达,降低血管平滑肌升高的Ca^(2+)敏感性,从而纠正失重条件下机体前部血管收缩性的增强,但对失重条件下机体后部血管收缩性的减弱无恢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敏感性 RhoA-ROCK 血管收缩性 模拟失重 川芎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浓度与温度变化对不同水分管理稻田CO_(2)净通量的影响
10
作者 黄涛 杜涛 +4 位作者 姚兆洋 朱莉莉 王广帅 刘玮璇 刘笑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14,共7页
为研究不同气候条件和水分管理对稻田CO_(2)净通量的影响,利用开顶式气室(OTC)进行田间试验。试验分别在控制灌溉(CI)和淹水灌溉(FI)条件下设置升高CO_(2)浓度200×10^(-6)(CCO和FCO)、升高CO_(2)浓度200×10^(-6)加升高温度2℃... 为研究不同气候条件和水分管理对稻田CO_(2)净通量的影响,利用开顶式气室(OTC)进行田间试验。试验分别在控制灌溉(CI)和淹水灌溉(FI)条件下设置升高CO_(2)浓度200×10^(-6)(CCO和FCO)、升高CO_(2)浓度200×10^(-6)加升高温度2℃(CCOT和FCOT)、背景大气环境(CCK和FCK)3种气候条件,共6种处理。结果表明:各处理的稻田CO_(2)净通量变化特征基本一致,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拔节孕穗期和乳熟期达到峰值。CCO处理稻田CO_(2)吸收速率较CCK处理增加10.40%~40.78%,CCOT处理增加了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和乳熟期的稻田CO_(2)吸收速率,减少了抽穗开花期和黄熟期的稻田CO_(2)吸收。FCO处理稻田CO_(2)吸收速率较FCK处理增加1.19%~52.01%,FCOT处理较FCK处理增加8.63%~121.88%。CO处理在控制灌溉和淹水灌溉条件下均增大了稻田CO_(2)吸收速率,COT处理对稻田CO_(2)净通量的作用因水分管理模式和水稻生育期存在差异,淹水灌溉稻田CO_(2)的吸收能力显著提升。在每个典型日几乎都观测到CCO和CCOT处理稻田CO_(2)净吸收能力在日尺度上的增强,各时期的控制灌溉稻田和生长前期的淹水灌溉稻田在CO处理下具有最大的日平均CO_(2)净吸收速率,生长后期的淹水灌溉稻田在COT处理下CO_(2)吸收能力更强。研究表明,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稻田CO_(2)净通量的影响因生育时期存在差异,节水灌溉可能会减弱气候变化对稻田“碳汇”能力的正向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浓度升高 温度升高 控制灌溉 稻田 CO_(2)净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优异热稳定性的Sr1-xZrSi_(2)O_(7):xDy^(3+)荧光粉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
11
作者 巴学巍 程诚 +2 位作者 张怀康 张德庆 李淑华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7-364,共8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Sr_(1-x)ZrSi_(2)O_(7)∶xDy^(3+)荧光粉,并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光谱仪对其晶体结构、形貌、光致发光特性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荧光粉可以在353nm的近紫外光激发下获得蓝光(493nm)和...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Sr_(1-x)ZrSi_(2)O_(7)∶xDy^(3+)荧光粉,并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光谱仪对其晶体结构、形貌、光致发光特性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荧光粉可以在353nm的近紫外光激发下获得蓝光(493nm)和橙红光(581nm)发射峰,这2个峰分别归属于Dy^(3+)离子的^(4)F_(9/2)→^(6)H_(15/2)和^(4)F_(9/2)→^(6)H_(13/2)能级跃迁。在该荧光粉中,Dy^(3+)的猝灭浓度为0.03,猝灭机制是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当温度升高到150℃时,其发光强度仍可以保持室温的83%,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_(1-x)ZrSi_(2)O_(7):xDy^(3+) 荧光粉 热稳定性 浓度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催化剂Ru/CoAl−LDH可见光深度还原低浓度CO_(2)及其性能增强机理
12
作者 戴俊 贾凤婷 +3 位作者 杨娟 丰之翔 王大钊 冷冲冲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5-1338,共14页
“双碳”目标下,利用清洁可再生的太阳能驱动CO_(2)资源化利用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但已有报道多以高纯CO_(2)为研究对象,而实际燃煤电厂排放的烟气中CO_(2)体积分数仅为3%~15%,为规避高能耗的CO_(2)提浓过程,直接实现低浓度CO_(2)光催... “双碳”目标下,利用清洁可再生的太阳能驱动CO_(2)资源化利用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但已有报道多以高纯CO_(2)为研究对象,而实际燃煤电厂排放的烟气中CO_(2)体积分数仅为3%~15%,为规避高能耗的CO_(2)提浓过程,直接实现低浓度CO_(2)光催化定向转化对节能减排及其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科学意义。采用共沉淀−水热法首先制得钴铝层状双氢氧化物(CoAl−LDH),通过表面浸渍耦合氢气热处理将钌纳米颗粒负载至CoAl−LDH表面,构筑出可见光催化剂Ru/CoAl−LDH,其独特的表面组成与结构特性有助于实现以水为氢源的低浓度CO_(2)深度光还原。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与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测试技术对复合催化剂的结构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负载的钌物种为零价金属态Ru,其负载未改变CoAl−LDH的纳米片状形貌,但可显著提升复合催化剂的光响应性能。以Ru/CoAl−LDH为光催化剂、水为电子给体和氢源、10%CO_(2)/N_(2)混合气体为模拟烟道气,在可见光照射下考察Ru负载量对还原产物生成量及深度还原产物甲烷选择性的影响,其中1.6%Ru/CoAl−LDH具有最优的CO_(2)光还原性能,可见光照射3 h后的甲烷产生量及选择性高达452.4μmol/g和86.3%,分别是单一CoAl−LDH的10.4倍和3.3倍。同时,借助CO_(2)吸附等温线、原位XPS、瞬态光电流与阻抗谱等测试结果探究了Ru/CoAl−LDH对低浓度CO_(2)深度光还原的性能增强机理。CoAl−LDH表面的—OH基团利于复合催化剂对低浓度CO_(2)的选择性吸附;CoAl−LDH优异的水氧化性能可为CO_(2)深度光还原提供充足的原位氢源,无需使用具有爆炸危险性的氢气;负载的Ru作为光电子受体,在增强光生电荷分离与迁移效率的同时,作为CO_(2)还原活性位能实现其多电子还原过程。因此,CoAl−LDH和助催化剂Ru的协同作用是低浓度CO_(2)深度光还原性能得以提升的主要原因,复合催化剂Ru/CoAl−LDH实现了可见光水氧化与低浓度CO_(2)深度还原的有效耦合,为本质安全且低能耗CO_(2)转化体系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也为燃煤烟气CO_(2)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浓度CO_(2) 深度光还原 钴铝层状双氢氧化物 钌负载 水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细辛醚通过抑制TRPV4的表达缓解谷氨酸诱导的Ca^(2+)超载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兰兰 陈向涛 +3 位作者 储涛 蔡静雯 刘浩宇 尹兰香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269,共7页
谷氨酸处理会导致Ca^(2+)超载,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素受体4(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4,TRPV4)在其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尚不清楚。β-细辛醚能快速透过血脑屏障,对兴奋性毒性具有较强的神经保护作用。文章以高分化的PC12细... 谷氨酸处理会导致Ca^(2+)超载,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素受体4(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4,TRPV4)在其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尚不清楚。β-细辛醚能快速透过血脑屏障,对兴奋性毒性具有较强的神经保护作用。文章以高分化的PC12细胞为研究对象,探究β-细辛醚(15、30、60μmol/L)预处理4 h,40 mmol/L谷氨酸处理实时记录对PC12细胞Ca^(2+)浓度的影响,采用钙成像技术检测Ca^(2+)浓度的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TRPV4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Lipofectiamine 2000脂质体实验转染TRPV4-siRNA和pEX-3-TRPV4,观察沉默和过表达TRPV4对谷氨酸引起Ca^(2+)超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谷氨酸处理5 min可诱导Ca^(2+)超载,显著提高TRPV4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β-细辛醚能够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谷氨酸诱导的Ca^(2+)超载和TRPV4的表达;沉默TRPV4抑制细胞Ca^(2+)超载;过表达TRPV4则部分逆转β-细辛醚抑制谷氨酸诱导的Ca^(2+)超载。该研究证明,谷氨酸处理PC12细胞5 min通过上调TRPV4的表达诱导Ca^(2+)超载,β-细辛醚作为TRPV4的拮抗剂,是一种潜在的抑制兴奋性毒性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兴奋性毒性 Β-细辛醚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素受体4(TRPV4) Ca^(2+)超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Ca^(2+)对金线莲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媛 刘寒 +3 位作者 梁莹 莫覆鲜 秦双双 韦坤华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101,共6页
以金线莲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添加不同浓度(0、1.5、3、6、9 mmol/L)Ca^(2+)对金线莲组培苗的气孔细胞、农艺性状、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 mmol/L Ca^(2+)环境下培养的金线莲叶片宽大、植株也相对健壮,总体长势较好,生理生化... 以金线莲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添加不同浓度(0、1.5、3、6、9 mmol/L)Ca^(2+)对金线莲组培苗的气孔细胞、农艺性状、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 mmol/L Ca^(2+)环境下培养的金线莲叶片宽大、植株也相对健壮,总体长势较好,生理生化指标体现该浓度下的金线莲各类代谢活动较为旺盛,各种关键酶的活性也比较高,抗逆性能较优,6 mmol/L Ca^(2+)环境下培养的金线莲叶片较小且幼嫩,但植株丛芽多而健壮。因此,1.5 mmol/L Ca^(2+)是相对适宜金线莲组培苗生长发育的钙环境,而6 mmol/L Ca^(2+)是相对适宜金线莲长芽扩繁的钙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莲 钙离子浓度 生理特性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的SF_(6)分解物中SO_(2)浓度检测仪设计
15
作者 刘伟 毛逸凡 +1 位作者 霍思佳 杨帅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9-595,共7页
针对电气设备内六氟化硫(SF_(6))分解物中二氧化硫(SO_(2))浓度检测问题,对紫外吸收光谱分析模块设计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低功耗脉冲氙灯光源缩短预热时间,设计了多次反射的长光程气体吸收池,有效缩短响应时间;光源和微型光... 针对电气设备内六氟化硫(SF_(6))分解物中二氧化硫(SO_(2))浓度检测问题,对紫外吸收光谱分析模块设计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低功耗脉冲氙灯光源缩短预热时间,设计了多次反射的长光程气体吸收池,有效缩短响应时间;光源和微型光谱仪与气室直接耦合,减少用气量,稳定性更好。在280 nm~320 nm谱段进行SO_(2)浓度反演,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多元校正方法对SO_(2)谱段差分吸光度与SO_(2)浓度建立回归模型,模型误差小于0.5μL/L。设计了检测仪原理样机,试验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吸收光谱法 气体分析模块 二氧化硫浓度 偏最小二乘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喷射参数与布局对瓦斯爆炸火焰抑制效果的影响
16
作者 张莉聪 邹凤韬 +1 位作者 吴林阳 李宜珂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0-96,共7页
当前对于CO_(2)的抑爆研究多集中在爆炸压力峰值、火焰传播速度等参数上,而对CO_(2)抑制甲烷爆炸中自由基的变化情况、湍流分布等研究相对较少。针对瓦斯抽采管路内甲烷预混气体的爆炸传播特性,通过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 当前对于CO_(2)的抑爆研究多集中在爆炸压力峰值、火焰传播速度等参数上,而对CO_(2)抑制甲烷爆炸中自由基的变化情况、湍流分布等研究相对较少。针对瓦斯抽采管路内甲烷预混气体的爆炸传播特性,通过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CO_(2)在不同喷射压力、喷头布局及控制时序下的抑爆机制。实验采用自主搭建的中尺度爆炸激波管系统,结合火焰传感器与光谱技术,捕捉火焰特征参数及典型自由基演变规律;基于CHEMKIN-PRO软件构建甲烷爆炸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定性、定量分析了CO_(2)对关键自由基的抑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喷口流量为6.38m^(3)/s时,火焰传播速度最大降幅79.3%,火焰信号强度显著降低,·OH自由基摩尔分数下降14.7%;高压喷射形成的局部湍流强度峰值(约20%)可显著提高CO_(2)扩散效率,提升抑爆效果;双喷头错时倾斜喷射策略效果最好,通过时空耦合设计,同时控制抑爆剂喷射量和喷射时间,构建“物理稀释-化学抑制-动态拦截”三重屏障,使·OH自由基摩尔分数下降47.64%,显著优于传统单喷头方案及其他双喷头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爆炸 火焰传播抑制 CO_(2)抑爆 CO_(2)喷射压力 湍流强度 喷头布局 自由基浓度 时空耦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黄健脾滋肾颗粒可改善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基于Ca^(2+)/CaMKK2/AMPK/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
17
作者 李云飞 庞利君 +2 位作者 束龙武 李明 黄传兵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27-2334,共8页
目的基于Ca^(2+)/CaMMK2/AMPK/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探讨芪黄健脾滋肾颗粒(QJZG)对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的影响。方法将24只MRL/lpr狼疮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QJZG组、醋酸泼尼松(Pred)组、CaMKK2激活剂组,6只/组;另将6只C57B... 目的基于Ca^(2+)/CaMMK2/AMPK/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探讨芪黄健脾滋肾颗粒(QJZG)对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的影响。方法将24只MRL/lpr狼疮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QJZG组、醋酸泼尼松(Pred)组、CaMKK2激活剂组,6只/组;另将6只C57BL/6小鼠设为正常对照(Control)组。Control组、模型组:予10 mL/(kg·d)生理盐水灌胃;QJZG组:芪黄健脾滋肾颗粒+生理盐水配成0.39 g/mL溶液灌胃,剂量3.9 g/(kg·d);Pred组:予小鼠醋酸泼尼松片加生理盐水配成0.273 mg/mL的溶液灌胃,剂量2.73 mg/(kg·d);激活剂组:予10 mL/(kg·d)生理盐水灌胃,另将小鼠腹腔注射CaMKK2激活剂,5 mg/kg,2次/周。检测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ELISA法检测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PO)、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钙离子荧光强度;Real-time PCR法检测血小板CaMKK2、AMPK2α、mTOR、Beclin1、p62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血小板CaMKK2、p-CaMKK2、AMPK、p-AMPK、mTOR、p-mTOR、LC3、Beclin1、P6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模型组PLT、PCT、IL-10、mTOR、p62 mRNA、p-mTOR、P62水平降低(P<0.01),PDW、MPV、TPO、IL-6、TNF-α、IFN-γ、CaMKK2、AMPK、Bcl-1 mRNA、p-CaMKK2、p-AMPK及血小板自噬蛋白(LC3Ⅱ蛋白、Beclin1蛋白)在血小板内表达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QJZG组及Pred组PLT、IL-10、mTOR、p62 mRNA、p-mTOR、P62水平升高(P<0.01),MPV、TPO、IL-6、TNF-α、IFN-γ、CaMKK2、AMPK、Bcl-1 mRNA、p-CaMKK2、p-AMPK及血小板自噬蛋白(LC3Ⅱ蛋白、Beclin1蛋白)在血小板内表达量降低(P<0.05);CaMKK2激活剂组PLT、PCT、IL-10、mTOR、p62 mRNA、p-mTOR、P62水平降低(P<0.01),PDW、MPV、IL-6、TNF-α、IFN-γ、CaMKK2、AMPK、Bcl-1 mRNA、p-CaMKK2、p-AMPK及血小板自噬蛋白(LC3Ⅱ蛋白、Beclin1蛋白)在血小板内表达量升高(P<0.01)。结论QJZG可通过减轻炎症及影响Ca^(2+)/CaMKK2/AMPK/mTOR信号通路抑制血小板自噬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黄健脾滋肾颗粒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小板自噬 Ca^(2+)/CaMKK2/AMPK/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2+)-ATPase参与植物耐盐性调控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马秀英 李金克 +1 位作者 周晓阳 陈少良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1-654,共14页
盐胁迫下细胞质Ca^(2+)浓度升高,细胞会激活Ca^(2+)调节的靶酶或者与Ca^(2+)高度亲和的受体蛋白,其中,与Ca^(2+)高度亲和的受体蛋白中,植物钙泵(Ca^(2+)-ATPase)是P型ATP酶,包含内质网Ca^(2+)-ATPases与质膜Ca^(2+)-ATPas‐es,通过主动... 盐胁迫下细胞质Ca^(2+)浓度升高,细胞会激活Ca^(2+)调节的靶酶或者与Ca^(2+)高度亲和的受体蛋白,其中,与Ca^(2+)高度亲和的受体蛋白中,植物钙泵(Ca^(2+)-ATPase)是P型ATP酶,包含内质网Ca^(2+)-ATPases与质膜Ca^(2+)-ATPas‐es,通过主动运输将Ca^(2+)从细胞质转移到质外体或细胞器。大量研究表明,植物的耐盐性在很大程度上与其维持钙泵即Ca^(2+)-ATPase活性的能力有关。多种植物Ca^(2+)-ATPase对盐胁迫表现出敏感性,并受到外源Ca^(2+)的保护,表明外源钙处理与Ca^(2+)-ATPase活性可能在盐胁迫下的细胞内钙稳态和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该研究概述了植物Ca^(2+)-ATPase类型、结构与性质,亚细胞定位Ca^(2+)-ATPase及外源钙与亚细胞定位Ca^(2+)-ATPase参与植物耐盐调控研究进展,重点对质膜、液泡膜、核膜、内质网及高尔基体Ca^(2+)-ATPases参与植物耐盐调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展望。该研究为了解植物耐盐性生理及分子机制提供帮助,同时为作物耐盐栽培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ATPase 质膜 液泡膜 内质网 核膜 盐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浓度升高、升温及其交互作用对良星99冬小麦叶片碳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娇 白海霞 +7 位作者 韩语燕 梁惠 冯雅楠 张东升 李萍 宗毓铮 史鑫蕊 郝兴宇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1-1076,共16页
单一的大气CO_(2)浓度升高或温度升高均已被证实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产生显著影响,然而,关于CO_(2)浓度和温度共同升高对小麦整个生育期的影响研究很少。本研究以冬小麦品种“良星99”为材料,利用人工控制气候室,设置2种CO_(2)浓度水平(... 单一的大气CO_(2)浓度升高或温度升高均已被证实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产生显著影响,然而,关于CO_(2)浓度和温度共同升高对小麦整个生育期的影响研究很少。本研究以冬小麦品种“良星99”为材料,利用人工控制气候室,设置2种CO_(2)浓度水平(环境大气CO_(2)浓度和环境大气CO_(2)浓度+200μmol mol^(-1))和2种温度水平(环境温度和环境温度+2℃),测定其对冬小麦物候期、光合作用、碳代谢、氮同化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CO_(2)浓度升高使拔节期、开花期和灌浆期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使灌浆期可溶性糖含量升高,虽灌浆期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降低,但仍可通过增加穗数,进而使生物量和产量增加32.8%和30.0%。升温会缩短冬小麦全生育期,使拔节期谷氨酸合成酶活性下降,开花期水分利用效率、可溶性糖、淀粉和蔗糖含量、谷氨酸合成酶活性降低,灌浆期蔗糖合成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下降,生物量降低12.2%,产量无显著影响。大气CO_(2)浓度升高促进升温下冬小麦提前开花,并延长花后籽粒灌浆时间。升温条件下,大气CO_(2)浓度升高通过上调拔节期TaRUBP1的表达进而提高净光合速率,提高拔节期可溶性糖含量和开花期蔗糖含量,从而缓解升温对光合同化的负面影响。升温条件下,CO_(2)浓度升高上调开花期TaGS2和灌浆期TaNR的表达进而增加开花期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和灌浆期硝酸还原酶活性,缓解升温对氮同化的抑制作用。此外,CO_(2)浓度升高减轻升温对冬小麦生物量的负面影响,并通过增加穗数提高升温条件下冬小麦产量23.9%。总之,CO_(2)浓度通过提高光合能力、增加光合同化物积累、促进氮同化、延长灌浆时间等缓解升温对冬小麦生物量的负效应,并通过增加穗数提高冬小麦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碳氮代谢 生长 产量 CO_(2)浓度升高 温度升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成本高密度监测网在城市CO_(2)浓度监测中的可行性——以杭州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晋辉 肖薇 +3 位作者 陈亮 胡凝 王君 刘远泽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77-2389,共13页
基于杭州搭建的低成本CO_(2)分析仪高密度观测网络,对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完整一年的浓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野外观测条件下低成本仪器存在数据缺测,各站点一年数据收集量在38.58%~99.39%,两款非色散红外(NDIR)仪器MBE为(3.2&... 基于杭州搭建的低成本CO_(2)分析仪高密度观测网络,对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完整一年的浓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野外观测条件下低成本仪器存在数据缺测,各站点一年数据收集量在38.58%~99.39%,两款非色散红外(NDIR)仪器MBE为(3.2±1.4)μmol/mol,进行高密度组网时要提高站点的数据收集率.(2)基于NDIR的低成本仪器观测结果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机器学习的校正方案可有效校正,组网数据校正后与高精度观测相关性R2由0.33提升至0.77,MBE为1.2μmol/mol.(3)低成本的高密度组网可以观测到城市内部CO_(2)浓度的时空变异性,站点的日变化及空间浓度分布均反映出城市CO_(2)源汇的季节变化特征.通过搭建的组网验证了低成本高密度网络在中国这种下垫面复杂的城市运行的可行性,为估算城市排放量和评估减排措施效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组网 低成本仪器 杭州 CO_(2)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