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8篇文章
< 1 2 1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process monitoring method for autoregressive-dynamic inner total latent structure projection
1
作者 CHEN Yalin KONG Xiangyu LUO Jiay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CSCD 2024年第5期1326-1336,共11页
As a dynamic projection to latent structures(PLS)method with a good output prediction ability,dynamic inner PLS(DiPLS)is widely used in the prediction of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However,due to the oblique decompos... As a dynamic projection to latent structures(PLS)method with a good output prediction ability,dynamic inner PLS(DiPLS)is widely used in the prediction of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However,due to the oblique decomposition of the input space by DiPLS,there are false alarms in the actual industrial process during fault detection.To address the above problems,a dynamic modeling method based on autoregressive-dynamic inner total PLS(AR-DiTPLS)is proposed.The method first uses the regression relation matrix to decompose the input space orthogonally,which reduces useless information for the predic-tion output in the quality-related dynamic subspace.Then,a 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l(VAR)is constructed for the predic-tion score to separate dynamic information and static informa-tion.Based on the VAR model,appropriate statistical indicators are further constructed for online monitoring,which reduces the occurrence of false alarms.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is verified by a Tennessee-Eastman industrial simulation process and a three-phase flow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characteristic fault detection feature extraction process monitoring projection to latent structure(PLS) quality-related spatial partitio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ll feature data model for spatial information network integration
2
作者 邓吉秋 鲍光淑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5期584-589,共6页
In allusion to the difficulty of integrating data with different models in integrating spatial inform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ster structure, vector structure and mixed model were analyzed, and a hierarchical v... In allusion to the difficulty of integrating data with different models in integrating spatial inform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ster structure, vector structure and mixed model were analyzed, and a hierarchical vector-raster integrative full feature model was put forward by integrating the advantage of vector and raster model and using the object-oriented method. The data structures of the four basic features, i.e. point, line, surface and solid, were described. An application was analyzed and describ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model were described. In this model, all objects in the real world are divided into and described as features with hierarchy, and all the data are organized in vector. This model can describe data based on feature, field, network and other models, and avoid the disadvantage of inability to integrate data based on different models and perform spatial analysis on them in spatial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ll feature model spatial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data 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传统家具文化融合艺术特征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军 刘垚青 +1 位作者 郝水菊 覃祺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74,共6页
我国传统家具承载着优秀的中华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文化形式由材料、工艺、结构、装饰共同组成,凝结着中华民族的造物智慧及工艺技巧,蕴含着优秀的文化、技艺、装饰艺术基因,其表现特征也反映出了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及文化... 我国传统家具承载着优秀的中华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文化形式由材料、工艺、结构、装饰共同组成,凝结着中华民族的造物智慧及工艺技巧,蕴含着优秀的文化、技艺、装饰艺术基因,其表现特征也反映出了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及文化内涵。研究了我国文化交流在传统家具上的体现以及我国传统家具中文化融合的艺术特征,并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的交融:朴素唯物崇拜与宗教艺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欧洲宫廷家具艺术与我国传统家具文化,以期为我国传统家具的研究提供新视角,为解读传统家具艺术内涵探索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家具 造型 结构 装饰 融合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增强的双重注意力去雾网络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海秀 黄仔洁 +5 位作者 陆康 陆成 何珊珊 房威志 卢海涛 陈子昂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0,67,共7页
针对现有去雾方法处理的图像细节模糊和色彩偏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增强的双重注意力去雾网络。该网络采用编码器-解码器结构,设计了一个双重注意力特征增强模块,其中,利用Ghost模块替代非线性卷积,实现模型轻量化处理,通过RFB... 针对现有去雾方法处理的图像细节模糊和色彩偏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增强的双重注意力去雾网络。该网络采用编码器-解码器结构,设计了一个双重注意力特征增强模块,其中,利用Ghost模块替代非线性卷积,实现模型轻量化处理,通过RFB充分融合不同尺度的特征,实现均匀去雾,引入双重注意力实现信息跨通道与空间交互,保证模型性能和抑制噪声特征。使用RESIDE数据集对网络进行训练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主观视觉和客观评价指标上均有优异表现,能有效地提升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实现对不同场景雾图的色彩恢复,增强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雾 特征增强 并行分支结构 多尺度映射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teger算法的Ⅴ型焊缝识别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北涛 刘磊 +2 位作者 张丽秀 刘瀚齐 金福鑫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186,共5页
针对采用线结构光进行Ⅴ型焊缝特征识别时准确性不足和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Steger算法的Ⅴ型焊缝识别方法。通过改进Steger算法流程和自适应感兴趣区域的选择,提升了Ⅴ型焊缝特征点提取精度和效率。首先,通过对焊缝图像进... 针对采用线结构光进行Ⅴ型焊缝特征识别时准确性不足和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Steger算法的Ⅴ型焊缝识别方法。通过改进Steger算法流程和自适应感兴趣区域的选择,提升了Ⅴ型焊缝特征点提取精度和效率。首先,通过对焊缝图像进行平滑处理和阈值分割操作,将结构光条纹与背景信息分离;其次,采用一种新的感兴趣区域选择方法,有效地找出了结构光条纹所在区域;然后,采用骨架细化法和Canny边缘检测算法估算出光条纹宽度,根据宽度信息分割光条纹求取光条中心线;最后,采用最小二乘法得到Ⅴ型焊缝特征点的亚像素坐标。实验结果表明,改进Steger算法运行速度提升约60%,平均均方根误差降低0.23 pixels,提高了Steger算法的速度和精度。Ⅴ型焊缝识别误差均小于1.0 mm,证明了该方法能够准确地识别出Ⅴ型焊缝特征,满足实际焊接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结构光 Steger 感兴趣区域 直线拟合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植物叶病斑精细化分割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徐虹 李林峰 +3 位作者 杨昊 文武 陈敏 周航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7,共16页
[目的]为解决植物叶中小目标病斑和病斑边缘分割精度差的问题,实现精确的植物叶病害严重程度的评估任务,开发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植物叶片病斑精细分割方法。[方法]以葡萄叶黑腐病、葡萄叶黑麻疹病、草莓叶斑病组成的数据集Ⅰ,苹果叶... [目的]为解决植物叶中小目标病斑和病斑边缘分割精度差的问题,实现精确的植物叶病害严重程度的评估任务,开发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植物叶片病斑精细分割方法。[方法]以葡萄叶黑腐病、葡萄叶黑麻疹病、草莓叶斑病组成的数据集Ⅰ,苹果叶斑点落叶病、苹果叶黑星病以及苹果叶桧胶锈病组成的数据集Ⅱ为例,以Deeplabv3+为基础,提出一种名为MFA-Net的改进的深度学习网络,其使用改进的Xception网络作为主干网络。首先,在编码器部分提出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并用其对主干网络进行改进;该模块通过3个分支提取不同尺度的信息,再通过由坐标注意力机制和通道注意力机制组成的双分支注意力部分突出病斑特征信息。其次,在编码器部分提出双残差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其使用2个残差分支对病斑区域信息进行弥补,并利用自注意力机制帮助模型捕捉输入图像的细节信息。最后,通过引入2个融合模块组建解码器,有助于减轻信息的丢失问题并维持特征的丰富性。[结果]在评价指标上,2个数据集的mIoU分别为92.07%和91.91%。与Unet、Unet(Resnet50)、Unet++、HRNetV2、Deeplabv3+(Resnet101)和Deeplabv3+(Xception)等模型相比,在数据集Ⅰ上,mIoU分别提高3.73%、5.44%、3.18%、2.79%、5.93%和2.65%;在数据集Ⅱ上,mIoU分别提高3.82%、5.17%、2.92%、2.38%、6.37%和2.13%。[结论]在植物叶病斑区域分割领域中,该方法的分割效果得到了较好的提升,并改善了小目标病斑和病斑边缘的分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特征 注意力机制 残差结构 小目标病斑分割 病斑边缘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线结构光高精度三维测量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叶涛 何威燃 +2 位作者 刘国鹏 欧阳煜 王斌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195,共13页
线结构光视觉三维测量技术因其高精度和非接触的三维重建优势而被广泛应用。然而,现有的线结构光三维测量方法在标定过程中往往面临较高的耦合性问题,且在复杂环境下,背景噪声和光照变化会严重干扰条纹的提取,导致结构光条纹中心定位精... 线结构光视觉三维测量技术因其高精度和非接触的三维重建优势而被广泛应用。然而,现有的线结构光三维测量方法在标定过程中往往面临较高的耦合性问题,且在复杂环境下,背景噪声和光照变化会严重干扰条纹的提取,导致结构光条纹中心定位精度下降,进而影响整体三维测量的精度和鲁棒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鲁棒三维测量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创新性的残差U型块特征金字塔网络(RSU-FPN),旨在实现背景噪声的干扰抑制和结构光条纹区域中心的高精度鲁棒提取。其次,构建了一种新型的线结构光视觉传感器,并提出了一种分离式测量模型,成功将摄像机标定与光平面标定解耦,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与扩展性。通过这种解耦的标定方式,避免了传统标定方法中存在的耦合问题,使得整个测量系统更加高效且易于调整。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鲁棒三维测量方法,在复杂背景下能够实现结构光条纹中心的高精度提取,利用提取出的光条纹中心进行标定,其均方根误差分别为x方向0.005 mm、y方向0.009 mm以及z方向0.097 mm。并且,该方法在不同表面类型(如漫反射表面和光滑反射表面)上均能实现高精度的三维重建,验证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越性和强大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结构光 三维测量 卷积神经网络 残差U型块特征金字塔网络 背景噪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潜层主题结构表示增强的跨领域文本生成
8
作者 刘小明 赵梦婷 +1 位作者 杨关 刘杰 《中文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0-163,176,共15页
现有的低资源生成模型大多使用预训练的词嵌入来解决目标领域数据稀疏问题,但这种方法难以捕捉不同领域间的潜层结构信息,经常忽略潜在主题对捕捉关键信息的重要作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文联合神经主题模型提取潜在主题,从而为生成的... 现有的低资源生成模型大多使用预训练的词嵌入来解决目标领域数据稀疏问题,但这种方法难以捕捉不同领域间的潜层结构信息,经常忽略潜在主题对捕捉关键信息的重要作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文联合神经主题模型提取潜在主题,从而为生成的语句选择提供全局特征,并结合词嵌入和主题嵌入,增强模型对潜在主题信息的利用,然后通过对不同领域的主题对齐,捕捉相似潜层主题结构表示。在文本生成不同任务的数据集上进行的大量实验表明,该模型在摘要生成任务的六个低资源领域数据集、CNN/DailyMail数据集和SAMsum数据集上的ROUGE-1均值相较于基准模型分别提高了0.92%、3.71%和1.0%;在对话生成任务中,该模型在ESConv数据集上的各项指标也表现出良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资源 结构特征 主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融合与软阈值残差的稠密点云几何压缩网络
9
作者 朱威 施海东 +2 位作者 汪宵 郑雅羽 何德峰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2-671,共10页
点云是一种重要的三维数据表示形式,但其巨大的原始数据量阻碍了它在网络传输和存储记录等方面的应用.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与软阈值残差结构的点云几何压缩网络,实现了对三维稠密点云的高效压缩.首先通过逐步融合多... 点云是一种重要的三维数据表示形式,但其巨大的原始数据量阻碍了它在网络传输和存储记录等方面的应用.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与软阈值残差结构的点云几何压缩网络,实现了对三维稠密点云的高效压缩.首先通过逐步融合多尺度特征和构建软阈值注意力机制,实现特征加强和冗杂特征的消除,以解决体素化过程中特征丢失等问题.此外,采用构建特征掩膜层的方法,加速模型收敛.最后,引入动态非等比例损失函数提高网络的学习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MVUB、8iVFB和Owlii数据集上相较于现有方法同样的点云分辨率下,具有更高的点云重建质量和较快的编解码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密点云压缩 多尺度特征 软阈值残差结构 特征掩膜 动态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全局选择与局部区分的车辆重识别网络
10
作者 徐胜军 张梦倩 +2 位作者 詹博涵 刘光辉 孟月波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0-233,共14页
针对跨镜头多视角差异导致车辆重识别面临的不同视角、复杂背景和光照强度等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全局选择与局部区分的车辆重识别网络。基于Resnet50骨干网络,设计了融合全局特征与局部特征的三分支互补网络,利用全局分支学习车辆... 针对跨镜头多视角差异导致车辆重识别面临的不同视角、复杂背景和光照强度等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全局选择与局部区分的车辆重识别网络。基于Resnet50骨干网络,设计了融合全局特征与局部特征的三分支互补网络,利用全局分支学习车辆的整体外观信息,局部分支捕获车辆的差异性细节信息。基于注意力机制提出了上下文特征选择模块(context feature selection module,CFSM),有效分离了车辆信息与复杂背景信息,并提出了一种细节特征增强模块(detail feature enhancement module,DFEM),利用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强化多粒度特征细节信息的学习。提出了一种权值自适应平衡策略,联合多损失函数进行训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网络在VeRi-776数据集上的mAP、CMC@1和CMC@5分别达到73.2%、93.4%和97.3%;在VehicleID数据集的大规模测试子集上,CMC@1和CMC@5分别达到75.0%和92.7%。与对比网络相比,所提网络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重识别 多分支结构 全局上下文特征 局部区分特征 权值自适应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结构特征的隧道衬砌裂缝识别方法
11
作者 王玮 廖成 +1 位作者 李国良 袁晔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2-77,共6页
研究目的:隧道衬砌表观裂缝精准识别是铁路基础设施智慧维养的关键。为解决复杂铁路隧道场景下衬砌裂缝识别结果不准确、可靠性不足等难题,本文研究一种图像结构特征与注意力机制增强的裂缝可靠智能识别方法,为大规模运营铁路隧道裂缝... 研究目的:隧道衬砌表观裂缝精准识别是铁路基础设施智慧维养的关键。为解决复杂铁路隧道场景下衬砌裂缝识别结果不准确、可靠性不足等难题,本文研究一种图像结构特征与注意力机制增强的裂缝可靠智能识别方法,为大规模运营铁路隧道裂缝病害精准快速识别提供支撑。研究结论:(1)构建了基于U-Net语义分割架构的隧道衬砌裂缝可靠识别方法;(2)通过在CrackSeg9K大规模裂缝识别公开数据集的广泛实验验证,本文方法相比现有裂缝识别方法,精度显著提升;(3)本文设计的图像多结构特征提取与注意力增强的特征融合策略有助于提升裂缝识别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4)本文方法对细微裂缝识别更加准确,在跨场景应用的可靠性更高,对隧道裂缝病害检测工程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衬砌裂缝 结构特征 通道注意力机制 多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监督流形结构的第一视角视频时序分割算法
12
作者 张明明 闫小强 +2 位作者 孙中川 胡世哲 叶阳东 《计算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6-283,共18页
随着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存储技术的普及,第一视角视频的使用量高速增长。将这类视频划分成独立的视频片段以提取关键的内容信息,成为了视频理解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这类视频数据规模大、维度高、内容多样,基于欧氏空间的特征学习方法难... 随着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存储技术的普及,第一视角视频的使用量高速增长。将这类视频划分成独立的视频片段以提取关键的内容信息,成为了视频理解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这类视频数据规模大、维度高、内容多样,基于欧氏空间的特征学习方法难以有效地处理复杂高维的视频数据。现有时序分割算法在处理第一视角长视频时,很难应对因手部遮挡和运动模糊而导致的帧信息丢失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自监督流形结构的第一视角视频时序分割算法(Self-Supervised Manifold Structure,SSMS)。受高维视频数据在低维流形空间中具有相似语义聚集现象的启发,该算法将包含时序信息的帧特征进行低维嵌入,使得语义相似的帧特征映射到流形空间中相近位置。首先,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局部流形结构特征学习策略,提取帧数据的局部流形结构。其次,SSMS算法构建了动态时序网络,基于最大相似关系来获得具有不变性的特征表示。然后,将帧数据的流形结构特征作为监督信号进行自监督学习。经过不断迭代优化,得到低维高质量的帧数据特征。最后,通过聚类过程实现第一视角视频的无监督时序分割,避免了标注数据的限制和成本。相比于现有的无监督时序分割算法,本文方法在五个第一视角数据集上平均提高了3.37%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视角视频 流形结构 自监督学习 时序分割 特征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光反射成像结合SPT和机器学习的黄桃隐性损伤检测
13
作者 吴建 刘晨林 +4 位作者 欧阳爱国 李斌 陈楠 徐晨光 刘燕德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98-307,共10页
针对黄桃早期隐性损伤特征不明显,常规光学成像技术检测难的问题,该研究采用结构光反射成像(structuredillumination reflectance imaging,SIRI)技术结合螺旋相位变换(spiral phase transform,SPT)解调和机器学习算法,以实现黄桃隐性损... 针对黄桃早期隐性损伤特征不明显,常规光学成像技术检测难的问题,该研究采用结构光反射成像(structuredillumination reflectance imaging,SIRI)技术结合螺旋相位变换(spiral phase transform,SPT)解调和机器学习算法,以实现黄桃隐性损伤快速检测。首先利用搭建的SIRI系统采集6个空间频率(0.05、0.10、0.15、0.20、0.25、0.30 mm^(-1))的条纹结构光反射图像,采用三相位解调(three-phase demodulation,TPD)得到交流分量(amplitude component,AC)图像和直流分量(direct component,DC)图像,计算AC图像对比度指数用于选择适用于黄桃隐性损伤检测的最优空间频率,并采集所有样品的三相位条纹图像。利用SPT解调方法得到AC和DC图像,计算AC/DC获得比值图像(ratio image,RT)。基于DC、AC、RT 3种图像的灰度共生矩阵(gray 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GLCM)、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LBP)图像纹理特征和基于ResNet-50提取的深度特征,使用5种图像(DC、AC、RT、DC-AC、DC-AC-RT)的GLCM-LBP特征、深度特征和混合特征作为输入,分别建立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K近邻(K-NearestNeighbor,KNN)、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等机器学习模型对健康和损伤黄桃进行分类检测。结果表明,基于GLCM-LBP特征、深度特征和混合特征建立的模型最高平均准确率分别为92.6%、95.0%和95.7%,混合特征模型的平均准确率最高。在混合特征分类模型中,基于DC-AC-RT组合图像的XGBoost模型准确率最高为97.6%。对比相同条件下的TPD解调图像分类结果,SPT解调图像的总体分类准确率与TPD解调图像相当,准确率最高均为97.6%,且只需任意两幅相位图像,与TPD相比图像采集时间可节约1/3。研究表明,SIRI结合SPT和机器学习算法可实现黄桃隐性损伤检测,保持较高准确率的同时还减少了检测时间,有效提高了SIRI技术的检测效率,研究结果可为果蔬表面隐性损伤实时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损伤检测 结构光反射成像 螺旋相位解调 特征提取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尺度交叉注意力和边缘感知的伪装目标检测
14
作者 郝子强 张庆宝 +2 位作者 赵世豪 王焯豪 詹伟达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28-237,共10页
针对当前伪装目标检测算法无法准确、完整地检测出目标对象和其边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多尺度交叉注意力和边缘感知的伪装目标检测网络(multi-scale cross attention and edge perception network,MAEP-Net)。利用Res2Net-50提取图... 针对当前伪装目标检测算法无法准确、完整地检测出目标对象和其边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多尺度交叉注意力和边缘感知的伪装目标检测网络(multi-scale cross attention and edge perception network,MAEP-Net)。利用Res2Net-50提取图像的原始特征,并采用融合了多尺度交叉注意力的特征金字塔结构从通道、空间两个维度挖掘目标位置信息和凸显伪装目标区域特征;使用定位模块对目标的大致位置进行准确定位;边缘感知模块抑制低级特征中背景的噪声,融合边缘特征以获取更多的边缘细节信息;细化模块通过注意力机制分别从前景和背景两个方向关注目标线索,利用边缘先验、语义先验、领域先验、区域先验知识进一步细化目标结构和边缘轮廓。在3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所提算法相较于12种主流算法在4个客观评价指标上均取得了最优表现,尤其是在COD10K数据集上所提算法的加权平均值F-measure和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分别达到0.797和0.031。由此可见,所提算法在COD任务上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交叉注意力 边缘感知 伪装目标检测 特征金字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渐近金字塔的太阳电池缺陷检测网络
15
作者 朱磊 耿萃萃 +3 位作者 李博涛 潘杨 张博 姚丽娜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7-274,共8页
以YOLOv8网络为基础提出一种多尺度渐近金字塔网络MSANet。首先使用带有分层特征融合结构的特征提取块M-Block替换常规卷积层,以增强网络对多尺度目标的特征提取能力;其次引入空间注意力机制(SRU),抑制背景区域的特征冗余,使网络能更关... 以YOLOv8网络为基础提出一种多尺度渐近金字塔网络MSANet。首先使用带有分层特征融合结构的特征提取块M-Block替换常规卷积层,以增强网络对多尺度目标的特征提取能力;其次引入空间注意力机制(SRU),抑制背景区域的特征冗余,使网络能更关注重点区域的同时减少参数量的引入;最后提出一种改进渐近金字塔网络AFPNa结构,缓解网络在特征融合过程中信息的丢失或退化问题,提升缺陷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与YOLOv8原模型及RTMDET等7种先进检测网络相比,MSANet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相较原模型均值平均精度提升5.7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检测 深度学习 太阳电池 分层特征融合结构 多尺度渐近金字塔 空间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外来入侵植物细粒度命名实体识别
16
作者 尚俊平 程春畅 +3 位作者 卢洋 席磊 程金鹏 刘合兵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30-239,共10页
外来入侵植物命名实体识别是进一步挖掘入侵植物信息的关键步骤。为解决外来入侵植物领域命名实体识别存在训练数据稀缺、字符级向量表征单一、专业实体识别精度不足等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外来入侵植物细粒度命名实体识别模... 外来入侵植物命名实体识别是进一步挖掘入侵植物信息的关键步骤。为解决外来入侵植物领域命名实体识别存在训练数据稀缺、字符级向量表征单一、专业实体识别精度不足等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外来入侵植物细粒度命名实体识别模型(invasive alien plant fine-grained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model based on multi-feature fusion,IAPMFF)。首先,采用RoBERTa(Robustly optimized BERT approach,RoBERTa)预训练模型为基础架构,通过构建领域专用词典并通过词汇特征向量融合,增强模型对低频词及专业术语的表征能力;其次,设计双通道特征提取层,利用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short term memory,BiLSTM)提取长序列语义特征,结合卷积残差结构(convolution residual structure,CRS)捕获更多细粒度特征;然后,设计分层特征融合机制,通过多头自注意力机制加权融合两种特征向量,构建多维度语义表征;最后,采用条件随机场(conditional random field,CRF)进行序列解码优化。基于专家知识,构建包含24类细粒度实体标签的外来入侵植物命名实体识别数据集。试验表明,IAP-MFF模型在外来入侵植物命名实体识别数据集上取得91.51%精确率、92.51%召回率和92.01%的F1值,较基线模型分别提升4.40、3.39、3.91个百分点,显著改善了小样本细粒度实体的识别效果。在Weibo、Resume公共数据集上F1值分别达到72.75%和97.15%,表明了模型的泛化性和优越性能。IAP-MFF模型通过融合包含领域知识在内的多种特征,有效提升实体识别精度与泛化能力,为外来入侵植物知识图谱构建奠定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名实体识别 多特征融合 卷积残差结构 多头自注意力机制 外来入侵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全局上下文注意和跨层特征融合的去雾网络
17
作者 杨燕 陈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8-1058,共11页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去雾算法通常在提取特征时使用传统的卷积层,容易造成图像的细节和边缘等信息丢失,提取特征时忽略图像的位置信息,融合特征时忽略图像原始信息,不能恢复出结构完整、清晰的高质量无雾图像。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去雾算法通常在提取特征时使用传统的卷积层,容易造成图像的细节和边缘等信息丢失,提取特征时忽略图像的位置信息,融合特征时忽略图像原始信息,不能恢复出结构完整、清晰的高质量无雾图像。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全局上下文注意和跨层特征融合的去雾算法。对提出的残差全局上下文注意块串行得到残差组结构,并对网络的前2层(即浅层)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浅层丰富的上下文信息;引入坐标注意力,建立具有位置信息的注意力图,并将其应用于残差上下文特征提取,放置在网络的第3层(即深层),提取更深层次的语义信息;在网络中间层,通过跨层融合来自不同分辨率流的特征信息,增强深浅层的信息交换,达到特征增强的目的;聚合网络得到具有丰富语义信息的特征与原始输入特征,提升复原效果。在RESIDE和Haze4K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视觉效果与客观指标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雾 深度学习 残差结构 注意力机制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多维特征构建图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18
作者 杨建辉 赵清瑄 蒲脯林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8-171,共14页
以数据为驱动的深度学习结构损伤识别(structural damage identification,SDI)效果受结构复杂程度、模型构建方法及数据规模等因素影响较大.本文引入图卷积神经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GCN)以整合结构节点间的属性特征... 以数据为驱动的深度学习结构损伤识别(structural damage identification,SDI)效果受结构复杂程度、模型构建方法及数据规模等因素影响较大.本文引入图卷积神经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GCN)以整合结构节点间的属性特征,从图的视角挖掘节点间的复杂属性关系,为SDI提供多维度学习信息.为此,设计了一种融合结构多维特征的图卷积神经网络模型(grap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integrating multi-dimensional features of structure,S-GCN),基于结构振动数据构造损伤特征矩阵,并通过衍生图网络,以图的节点和边表征结构节点的连接关系,构建边索引矩阵,将结构损伤状态、振动数据及节点属性等多维特征信息输入GCN进行结构损伤特征提取及预测识别,探索结构多维特征信息驱动下的GCN在损伤预测中的应用效果.通过两个钢结构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结果表明,S-GCN能够整合结构多维特征信息,对两个结构对象均实现了较高的损伤预测准确性,并展现出良好的噪声鲁棒性.进一步的对比分析显示,相较于三种非GCN模型,S-GCN能够高效地依托节点间关系快速更新节点特征并预测节点损伤状态,其损伤识别准确率、计算效率及网络各层演进过程均优于对比模型,验证了在结构损伤识别中融合结构空间特征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损伤识别 图卷积神经网络 结构多维特征融合 噪声鲁棒性 训练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大面白’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征及其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19
作者 尹明华 张牧彤 +3 位作者 徐子林 欧阳茜 王美暄 李文婷 《茶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78,共18页
茶树‘大面白’(Camellia sinensis cv.‘Damianbai’)是上饶市广信区自主培育的国家级品种,其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征及密码子偏好性尚不清楚。以‘大面白’为试验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线粒体全基因组进行测序、组装、注释,采用... 茶树‘大面白’(Camellia sinensis cv.‘Damianbai’)是上饶市广信区自主培育的国家级品种,其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征及密码子偏好性尚不清楚。以‘大面白’为试验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线粒体全基因组进行测序、组装、注释,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和密码子偏好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面白’线粒体基因组全长886354 bp,结构为完整单环状分子,GC含量为45.76%;共注释到78个功能基因,包括41个蛋白质编码基因,33个tRNA基因,4个rRNA基因;共检测到59个SSR(主要为A/T单核苷酸重复)和100个Longrepeat(主要为正向重复和回文重复)。‘大面白’线粒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较弱,密码子偏好以A/U结尾,密码子使用偏好性主要受自然选择的影响,受内部突变压力的影响小;‘大面白’线粒体基因组的最优密码子为14个(AAU、GAU、CAU、UUU、AUU、GCU、GGA、ACU、GUU、CGA、UUA、UUG、UCA、UCU)。11个近缘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在基因区与‘大面白’线粒体基因组具有高度同源性;‘大面白’线粒体基因组与‘凌云白毫’(ON782577)线粒体基因组的共线性最高,两者的基因排列顺序基本一致;‘大面白’线粒体基因组与其叶绿体基因组之间具有62个高度同源性的基因片段;‘大面白’与‘凌云白毫’单独聚成一小分支,两者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分析了‘大面白’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特征及系统发育进化关系,为加强‘大面白’种质鉴定及其资源多样性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白’ 线粒体基因组 结构特征 密码子偏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对应学习的大跨桥梁涡激振动识别方法研究
20
作者 万春风 赵文龙 +2 位作者 周珍伟 曹素功 胡皓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80,共8页
为解决部分大跨桥梁缺少历史涡激振动数据而无法进行涡激振动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对应学习(Structural Correspondence Learning,SCL)的大跨桥梁涡激振动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含有涡激振动数据与标签的参考桥梁数据集设为源域... 为解决部分大跨桥梁缺少历史涡激振动数据而无法进行涡激振动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对应学习(Structural Correspondence Learning,SCL)的大跨桥梁涡激振动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含有涡激振动数据与标签的参考桥梁数据集设为源域,需要识别的目标桥梁数据作为目标域,在时间序列上截取加速度数据提取涡激振动特征;然后使用SCL方法对领域间特征样本进行对齐,将源域变为自适应源域;最后使用自适应源域样本训练实现目标桥梁的实时涡激振动智能识别。选取内陆地区某一较少发生涡激振动的钢-混组合大跨悬索桥作为目标桥梁,沿海地区某一较为频繁发生涡激振动的大跨悬索桥作为参考桥梁,采用所提方法对目标桥梁进行涡激振动智能识别与早期预警,以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利用其它已发生涡激振动桥梁的振动信号,通过迁移学习来识别目标桥梁的涡激振动;相较于不使用迁移学习的基准模型,所提方法取得了更优的结果,且更早地探测到了涡激振动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与准确性,可为大跨桥梁涡激振动早期预警与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桥梁 涡激振动 结构健康监测 结构对应学习 迁移学习 特征向量 识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