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6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st solution to the free return orbit's reachable domain of the manned lunar mission by deep neural network 被引量:2
1
作者 YANG Luyi LI Haiyang +1 位作者 ZHANG Jin ZHU Yueh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CSCD 2024年第2期495-508,共14页
It is important to calculate the reachable domain(RD)of the manned lunar mission to evaluate whether a lunar landing site could be reached by the spacecraft. In this paper, the RD of free return orbits is quickly eval... It is important to calculate the reachable domain(RD)of the manned lunar mission to evaluate whether a lunar landing site could be reached by the spacecraft. In this paper, the RD of free return orbits is quickly evaluated and calculated via the 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s. An efficient databasegeneration method is developed for obtaining eight types of free return orbits and then the RD is defined by the orbit’s inclination and right ascension of ascending node(RAAN) at the perilune. A classify neural network and a regression network are trained respectively. The former is built for classifying the type of the RD, and the latter is built for calculating the inclination and RAAN of the R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wo neural networks are well trained. The classification model has an accuracy of more than 99% and the mean square error of the regression model is less than 0.01°on the test set. Moreover, a serial strategy is proposed to combine the two surrogate models and a recognition tool is built to evaluate whether a lunar site could be reached. The proposed deep learning method shows the superiority in computation efficiency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double two-body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ned lunar mission free return orbit reachable domain(RD) deep neural network computation efficien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lay-optimal multi-satellite collaborative computation offloading supported by OISL in LEO satellite network
2
作者 ZHANG Tingting GUO Zijian +4 位作者 LI Bin FENG Yuan FU Qi HU Mingyu QU Yunb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CSCD 2024年第4期805-814,共10页
By deploying the ubiquitous and reliable coverage of low Earth orbit(LEO)satellite networks using optical inter satel-lite link(OISL),computation offloading services can be provided for any users without proximal serv... By deploying the ubiquitous and reliable coverage of low Earth orbit(LEO)satellite networks using optical inter satel-lite link(OISL),computation offloading services can be provided for any users without proximal servers,while the resource limita-tion of both computation and storage on satellites is the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maximum task completion time.In this paper,we study a delay-optimal multi-satellite collaborative computation offloading scheme that allows satellites to actively migrate tasks among themselves by employing the high-speed OISLs,such that tasks with long queuing delay will be served as quickly as possible by utilizing idle computation resources in the neighborhood.To satisfy the delay requirement of delay-sensi-tive task,we first propose a deadline-aware task scheduling scheme in which a priority model is constructed to sort the order of tasks being served based on its deadline,and then a delay-optimal collaborative offloading scheme is derived such that the tasks which cannot be completed locally can be migrated to other idle satellites.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multi-satellite collaborative computation offloading strategy in reducing task complement time and improving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the LEO satellite net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Earth orbit(LEO)satellite network computation offloading task migr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联邦学习:问题、方法与挑战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鑫 熊书博 孙凌云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2-373,共12页
图作为一种高效、灵活、通用的数据结构,在多个学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基于图的深度学习算法不断涌现,并在社交网络、生物信息学、推荐系统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尽管公开的图数据量在增加,但高质量的数据往往分散在不同的数据... 图作为一种高效、灵活、通用的数据结构,在多个学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基于图的深度学习算法不断涌现,并在社交网络、生物信息学、推荐系统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尽管公开的图数据量在增加,但高质量的数据往往分散在不同的数据所有者手中。随着社会对数据隐私保护要求的提高,现有的图学习算法面临着许多挑战。图联邦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应运而生。文中系统回顾了图联邦学习领域近五年的研究进展,将该领域的核心问题划分为3个部分,并在结构上进行了垂直整合,在关系上进行了递进阐述,包括:1)原始图数据差异导致的结构异构性;2)图联邦特性导致的模型聚合问题;3)模型整体调优方面的挑战。针对每个问题,详细分析了代表性工作及其优缺点,并总结了图联邦学习领域的典型应用和未来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学习 图神经网络 图联邦学习 隐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道自注意图卷积网络的运动想象脑电分类实验 被引量:1
4
作者 孟明 张帅斌 +2 位作者 高云园 佘青山 范影乐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80,共8页
该文将运动想象脑电分类任务设计成应用型教学实验。针对传统图卷积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GCN)无法建模脑电通道间动态关系问题,提出一种融合通道注意机制的多层图卷积网络模型(channel self-attention multilayer ... 该文将运动想象脑电分类任务设计成应用型教学实验。针对传统图卷积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GCN)无法建模脑电通道间动态关系问题,提出一种融合通道注意机制的多层图卷积网络模型(channel self-attention multilayer GCN,CAMGCN)。首先,CAMGCN计算脑电信号各个通道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进行图建模,并通过通道位置编码模块学习通道间关系。然后将得到的时域和频域特征分量通过通道自注意图嵌入模块进行图嵌入,得到图数据。最后通过多级GCN模块提取并融合多层次拓扑信息,得出分类结果。CAMGCN深化了模型在自适应学习通道间动态关系的能力,并在结构方面提高了自注意机制与图数据的适配性。该模型在BCI Competition-Ⅳ2a数据集上的准确率达到83.8%,能够有效实现对运动想象任务的分类。该实验有助于增进学生对于深度学习和脑机接口的理解,培养创新思维,提高科研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脑电图 图卷积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注意力机制和多尺度代价聚合的双目深度估计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恒宇 许晓俊 +2 位作者 杨小康 刘军 刘靖逸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2-130,共9页
针对无人系统在室外场景中细长、弱纹理等物体的深度估计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和多尺度代价聚合的双目深度估计方法。首先,利用可变形卷积和空洞金字塔卷积,改善特征提取模块的特征提取能力;其次,采用多尺度的匹配代价计算... 针对无人系统在室外场景中细长、弱纹理等物体的深度估计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和多尺度代价聚合的双目深度估计方法。首先,利用可变形卷积和空洞金字塔卷积,改善特征提取模块的特征提取能力;其次,采用多尺度的匹配代价计算,兼顾视差估计的全局连续性和细节信息;然后,匹配代价聚合模块引入自注意力机制,以解决代价体值分布不均的问题;之后,通过视差回归获得最终估计视差。最终,通过消融实验和对比实验对深度估计方法的性能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满足无人系统基本实时性的条件下,该方法使D1指标降低至1.28%,EPE指标降低至0.614像素,有效提升视差估计的精度。此外,定性评估显示,该方法在细长和低纹理物体的深度估计上取得不错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估计 卷积网络 代价计算 自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自智算力网络的数字孪生:架构与关键挑战 被引量:2
6
作者 黄韬 周子翔 +1 位作者 唐琴琴 谢人超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5-271,共17页
当前自智算力网络面临复杂故障场景响应滞后、优化策略部署低效、海量数据运营困境等挑战。通过数字孪生构建虚拟镜像,实现实时监测与故障推演,赋能智能运维,助力突破自智算力网络的发展瓶颈。基于自智算力网络和数字孪生的定义,提出了... 当前自智算力网络面临复杂故障场景响应滞后、优化策略部署低效、海量数据运营困境等挑战。通过数字孪生构建虚拟镜像,实现实时监测与故障推演,赋能智能运维,助力突破自智算力网络的发展瓶颈。基于自智算力网络和数字孪生的定义,提出了面向自智算力网络的数字孪生架构,阐述了设计原则、部署方法和典型应用场景,分析了应用数字孪生技术面临的关键挑战。最后提出了一些开放性问题,展望了面向自智算力网络的数字孪生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智算力网络 数字孪生 资源管理 智能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联网边缘计算环境下基于流量预测的高效任务卸载策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许小龙 杨威 +4 位作者 杨辰翊 程勇 齐连永 项昊龙 窦万春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9-343,共15页
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s,IoV)边缘计算通过将移动边缘计算和车联网相结合,实现了车辆计算任务从云服务器向边缘服务器的下沉,从而有效降低了车联网服务的响应时延.然而,车联网中不规则的交通流时空分布会导致边缘服务器计算负载不... 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s,IoV)边缘计算通过将移动边缘计算和车联网相结合,实现了车辆计算任务从云服务器向边缘服务器的下沉,从而有效降低了车联网服务的响应时延.然而,车联网中不规则的交通流时空分布会导致边缘服务器计算负载不均衡,进而影响车联网服务的实时响应.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车联网边缘计算环境下基于流量预测的高效任务卸载策略.具体而言,首先设计了能充分挖掘路段间连通性和距离信息的切比雪夫图加权网络(Chebyshev graph Weighted Network,ChebWN)进行交通流量预测.然后,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二元任务卸载方法(DRL-based Binary task Offloading Algorithm,DBOA),该算法将二元任务卸载的决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首先通过深度强化学习得到卸载策略,再通过一维双端查找算法确定最大化总计算速率的时间片分配方案,降低了决策过程的复杂度.最后,通过大量的对比实验验证了ChebWN在预测交通流量方面的准确性,以及DBOA在提升车联网服务响应速度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深度强化学习 车联网 图神经网络(GNN) 任务卸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智算中心光电交换网络架构演化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叶通 胡卫生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43,2,共13页
随着智算中心规模向百万卡级演进,以“数据中心光互联(data center optical interconnection,DCI)+电分组交换(electrical packet switching,EPS)”为特征的传统智算中心网络面临功耗高、时延高、可靠性不足的挑战。近几年工业界开始探... 随着智算中心规模向百万卡级演进,以“数据中心光互联(data center optical interconnection,DCI)+电分组交换(electrical packet switching,EPS)”为特征的传统智算中心网络面临功耗高、时延高、可靠性不足的挑战。近几年工业界开始探索引入光子技术的方案,以降低智算中心网络的功耗并增强其扩展性、灵活性和可靠性。回顾了工业界研究的“DCI+EPS+光线路交换(optical circuit switching,OCS)”和“DCI+光分组交换(fast optical switching,FOS)”两类智算中心网络架构。结合工业界头部企业的实际案例及科研机构的相关探索,探讨了两种架构的技术路径、性能优势及待研究问题,为未来智算中心网络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算中心 光电交换网络 算力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图像风格迁移算法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伟 张静宜 +1 位作者 温玉辉 魏云超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92-1712,共21页
风格迁移作为图像编辑领域的一个关键研究方向,在艺术创作等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自Gat-ys等人提出使用深度卷积特征间相关性捕获纹理信息并基于此实现风格迁移后,大量基于神经网络的风格迁移算法不断涌现.近年来随着各式生成模型... 风格迁移作为图像编辑领域的一个关键研究方向,在艺术创作等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自Gat-ys等人提出使用深度卷积特征间相关性捕获纹理信息并基于此实现风格迁移后,大量基于神经网络的风格迁移算法不断涌现.近年来随着各式生成模型的兴起,将生成对抗网络、扩散模型等生成模型引入风格迁移工作获得了新的关注.此外,图像-文本跨模态任务的突破使得文本引导条件下的图像风格迁移成为可能.本文对当前先进的研究方法进行分类和描述.具体地,依据引导条件差异,将现有方法划分为图像引导的图像风格迁移方法、文本引导的图像风格迁移方法;依据网络架构的不同,将现有方法细分为基于自编码器的方法、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方法、基于扩散模型的方法以及基于其他模型架构的方法,对当前图像风格迁移技术的研究进行全面的综述与分析.随后,介绍了图像风格迁移任务的数据集和评价体系,并从定量与定性方面对部分最先进的图像风格迁移方法进行实验和比较.最后,讨论了当前图像风格迁移技术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风格迁移 神经网络 图像编辑 多模态任务 计算机视觉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全息通信的智算融合网络
10
作者 陈佳 刘上 +2 位作者 郜帅 黄旭 张宏科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4-764,共11页
随着全息技术的发展,全息通信在教育、娱乐和医疗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的网络资源调度方法难以满足全息通信大带宽、低时延和数据同步的传输需求.智算融合网络具有原生的网内计算(innetwork computing)能力,可以在... 随着全息技术的发展,全息通信在教育、娱乐和医疗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的网络资源调度方法难以满足全息通信大带宽、低时延和数据同步的传输需求.智算融合网络具有原生的网内计算(innetwork computing)能力,可以在数据包传输中对数据进行计算和优化,从而减少传输时延和网络带宽压力.本文根据前期的智融标识网络技术,研究面向全息通信的智算融合网络,提出基于业务标识、资源链标识、网络功能标识和网络组件标识的标识映射方法,实现全息业务到计算、存储和转发等多样化资源的自适应调度.基于标识映射方法,本文进一步设计了全息通信智算融合网络系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边缘计算方法相比,面向全息通信的智算融合网络能够降低全息通信业务60%的网络带宽压力和45%的传输时延,同时提供更灵活的网络资源调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算融合网络 网内计算 全息通信 网络资源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建珍 李晋超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6-59,共4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具备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虚拟仿真技术因其逼真的模拟特性、交互式的教学体验和不受物理空间限制的特点,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方向。要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突破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具备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虚拟仿真技术因其逼真的模拟特性、交互式的教学体验和不受物理空间限制的特点,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方向。要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突破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目标,使其知识目标情景化、能力目标实践化、素养目标项目化。要应用虚拟仿真技术拓展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内容,将岗位需求、技能竞赛和职业认证融入教学内容。要应用虚拟仿真技术创新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方法,通过沉浸式教学法提升学生学习体验、项目式教学法增强学生实践能力、闯关式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应用虚拟仿真技术优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评价,提升企业导师教学评价占比、细化校内导师教学评价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教学目标 岗位需求 技能竞赛 职业认证 企业导师评价 校内导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A-VMD的空天地算力网络中数字孪生逻辑靶场负载预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浩 党政 +2 位作者 黑新宏 赵彤 张杰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32,共13页
在空天地多层次算力网络背景下,针对数字孪生逻辑靶场中因负载数据复杂性和非平稳特征带来的精准预测挑战,提出融合格拉姆转场(GAF)、卷积神经网络(CNN)、通道注意力机制的压缩与激励网络(SENet)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的GCSG模型。GCSG模... 在空天地多层次算力网络背景下,针对数字孪生逻辑靶场中因负载数据复杂性和非平稳特征带来的精准预测挑战,提出融合格拉姆转场(GAF)、卷积神经网络(CNN)、通道注意力机制的压缩与激励网络(SENet)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的GCSG模型。GCSG模型通过GAF将一维负载数据转换为二维图像,利用CNN提取局部特征,使用SENet优化特征重要性,采用GRU捕捉时序特征,实现了高效的特征融合和精准预测。此外,GCSG模型采用融合麻雀搜索算法(SSA)的变分模态分解(VMD)对负载数据进行平稳化处理,进一步提高了预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GCSG模型在不同数据长度下均表现出优异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且在多步预测任务中同样表现突出。因此,GCSG模型显著提升了负载数据的预测精度,为空天地算力网络中的数字孪生系统负载预测提供了强有力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地多层次算力网络 数字孪生 逻辑靶场 负载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算融合网络技术发展研究
13
作者 刘韵洁 汪硕 +1 位作者 黄韬 王佳森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数算融合网络是为数据空间应用定制网络服务的智能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对推动数据空间构建、数据要素流通、算力和数据融合具有促进作用,可为数据确权、流通和交易等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技术支撑。本文在介绍数算融合网络内涵的基础上,概... 数算融合网络是为数据空间应用定制网络服务的智能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对推动数据空间构建、数据要素流通、算力和数据融合具有促进作用,可为数据确权、流通和交易等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技术支撑。本文在介绍数算融合网络内涵的基础上,概述了其数据平面、控制平面、编排层具备的关键功能,梳理了我国发展数算融合网络的宏观发展需求,详细讨论了数算融合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国际态势。进一步研判了数算融合网络端侧、数据中心内、数据中心出口、数据中心间、算力中心间、数据和算力中心间、控制层、编排层、安全体系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列举了数算融合网络的应用场景和具体案例,包括“东数西算”枢纽互联、城市算力网、工业外网互联、能源设施互联、行业大模型。在分析我国数算融合网络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后,研究建议:构建支撑行业大模型高质量发展的公用专网;推动数算融合网络科学装置建设,服务国家科学发展;依托数算融合网络,推动数据空间成果落地;开展大规模算力协作,突破单点算力不足瓶颈,为数据空间网络基础设施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算融合网络 数据空间 智能联网 算力网 数算融合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绿色计算的算网能一体化:架构、关键问题与挑战
14
作者 谢人超 胡珉昊 +7 位作者 唐琴琴 黄韬 彭开来 文雯 罗必雄 张力 句赫 李舒涛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5-224,共20页
随着新型网络业务的快速发展,绿色算力需求愈加迫切,传统算力网络在满足服务需求的同时面临能耗与碳排放双重压力。聚焦算力、网络与能源协同创新,首先提出了算网能一体化的概念,明确了算网能一体化的定义、内涵及意义;其次,提出了算网... 随着新型网络业务的快速发展,绿色算力需求愈加迫切,传统算力网络在满足服务需求的同时面临能耗与碳排放双重压力。聚焦算力、网络与能源协同创新,首先提出了算网能一体化的概念,明确了算网能一体化的定义、内涵及意义;其次,提出了算网能一体化功能架构与通信流程;随后,从度量、感知、交易与调度4个维度探讨了研究难点与挑战;最后,结合几个应用场景阐释了其实际价值,并提出了一些开放性问题,旨在为绿色低碳转型与数字中国战略实施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算力 算力网络 协同创新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网计算:愿景与关键技术
15
作者 刘杨 孙浩南 程伟强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52,共6页
随着5G/6G通信、边缘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传统网络架构面临算力资源分布不均、服务响应延迟高、动态适应能力不足等挑战。提出三级分层在网计算体系架构,通过算力泛在化、服务动态化与决策智能化的深度协同,解决算网协同关键... 随着5G/6G通信、边缘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传统网络架构面临算力资源分布不均、服务响应延迟高、动态适应能力不足等挑战。提出三级分层在网计算体系架构,通过算力泛在化、服务动态化与决策智能化的深度协同,解决算网协同关键瓶颈。该架构在数据中心网络速率限制中显著提升处理性能与系统稳定性,为高效数据传输、灵活网络服务及大规模智能训练提供支撑,推动网络向高性能、智能化方向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网计算 架构 算网协同 智能网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步移动边缘计算网络中的联合任务调度与计算资源分配优化策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汝言 杨安琪 +2 位作者 吴大鹏 唐桐 祝志远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0-479,共10页
移动边缘计算(MEC)通过将密集型任务从传感器卸载到附近边缘服务器,来增强本地的计算能力,延长其电池寿命。然而,在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等时变环境中,任务之间的异构性可能会导致通信低效率、高时延等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异步移动边缘... 移动边缘计算(MEC)通过将密集型任务从传感器卸载到附近边缘服务器,来增强本地的计算能力,延长其电池寿命。然而,在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等时变环境中,任务之间的异构性可能会导致通信低效率、高时延等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异步移动边缘计算网络中的联合任务调度与计算资源分配优化策略,该策略实时感知任务信息年龄和能耗,将异步边缘卸载问题数学建模为NP难(NP-hard problem)的混合整数规划问题,并提出基于混合动作优势演员-评论家(HA2C)强化学习算法的任务调度和计算资源分配方案解决该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方法能显著降低异步卸载网络的平均信息年龄和能耗,满足无线传感器网络对任务时效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移动边缘计算 无线传感器网络 平均信息年龄 平均能耗 混合动作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流孪生对比网络的脑电情绪识别
17
作者 马玉良 谢昀臻 +2 位作者 孟明 高云园 佘青山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5-392,共8页
近年来基于脑电信号的情绪识别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然而标签的标注需要大量的人力,实际应用中难以快速获取大量带标签的数据。高效利用有限的标签进行情绪识别研究逐渐成为了一个新的应用瓶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 近年来基于脑电信号的情绪识别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然而标签的标注需要大量的人力,实际应用中难以快速获取大量带标签的数据。高效利用有限的标签进行情绪识别研究逐渐成为了一个新的应用瓶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流孪生网络的模型架构,由两个相互作用、相互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分支组成。首先,将模型进行预训练,将输入信号的扩增视图分别输入到孪生网络的两个分支,在分别经过分支中的卷积模块和全连接模块提取特征后进行对比学习,使模型在过程中学习到脑电信号的通用表征;然后,保留训练分支的编码器部分,对模型进行微调,得到分类结果。使用公开数据集SEED和SEED-IV中的数据样本进行模型分类效果的验证评估,在全标签数据下,分别实现了93.92%和89.71%的分类准确率。在50%的标签使用率下,实现了三分类92.68%的平均准确率,比使用全部标签只减少了1.24%准确率。所提出的模型能够有效提取脑电数据的通用表征,并在使用少量标签的情况下达到较高的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识别 自监督学习 脑机接口 双流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计算环境下多模态异构网络数据安全存储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晓静 杨秀杰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67,共5页
为了快速、准确地存储多模态异构网络数据,提出一种云计算环境下多模态异构网络数据安全存储方法。采用编译套件部署多模态异构网络,利用后端编译模组生成网络的初始化配置,再利用前端编译模组分析与优化网络。针对多模态异构网络,构建... 为了快速、准确地存储多模态异构网络数据,提出一种云计算环境下多模态异构网络数据安全存储方法。采用编译套件部署多模态异构网络,利用后端编译模组生成网络的初始化配置,再利用前端编译模组分析与优化网络。针对多模态异构网络,构建包括客户端、服务器端、云存储服务插件、元数据存储的私有云存储架构。私有云存储架构采用虚拟化加解密方式,运行基于匿名广播加密的数据加密算法,引入拉格朗日插值方法,利用数据对应的会话密钥实现多模态异构网络数据的安全存储。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高效地存储多模态异构网络数据,数据传输的吞吐量高于3 Mb/s,加解密耗时低,存储的完整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环境 多模态 异构网络 数据安全 存储方法 匿名广播加密 云存储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网络下基于扩展信任传播的多粒度群共识
19
作者 张超 王安娜 +2 位作者 李文涛 詹建明 李德玉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8-309,共12页
群共识旨在通过意见交互使群体意见高度一致。在社交网络群共识中,信任传播面临多路径融合挑战,且单粒度调整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为此,借助优化模型在多路径融合方面以及多粒度分析在个性化建模方面的优势,提出基于扩展信任传播的多粒... 群共识旨在通过意见交互使群体意见高度一致。在社交网络群共识中,信任传播面临多路径融合挑战,且单粒度调整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为此,借助优化模型在多路径融合方面以及多粒度分析在个性化建模方面的优势,提出基于扩展信任传播的多粒度群共识方法。首先,利用优化模型实现信任传播。其次,从意见与信任双重视角构建综合指标,指导Leiden社区探测。然后,引入一致模算子评估多指标对子组权重的聚合效应。最后,依据信任水平和意见分歧划分粒度,实施个性化调整策略。实验结果表明,在钢铁能耗数据集上,该文所提方法在各项指标上均优于对比的群共识方法。相较于基于利他主义和公平偏好的最小代价共识模型,其迭代轮数降低25%,算法执行效率提升24.27%,群共识水平提升0.09%。实验结果验证了优化驱动的信任传播和多粒度分析对提升群共识性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计算 多粒度 社交网络 信任传播 钢铁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天地边缘计算网络任务卸载策略
20
作者 余翔 曲原宇 杨路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3-510,共8页
针对空天地网络中计算资源受限的边缘服务器在处理大量任务时,面临过载导致任务完成时间和用户能耗增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三层协同任务卸载和资源分配方案,以任务完成时间和用户能耗建立任务开销函数,在计算资源的约... 针对空天地网络中计算资源受限的边缘服务器在处理大量任务时,面临过载导致任务完成时间和用户能耗增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三层协同任务卸载和资源分配方案,以任务完成时间和用户能耗建立任务开销函数,在计算资源的约束下联合优化用户卸载决策、用户传输功率、子载波分配和计算资源分配。首先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优化计算资源分配,然后使用深度强化学习求解卸载决策、用户发射功率和子载波分配,最后通过交替迭代的方法得到优化解。仿真结果表明,与DQN(Deep Q-learning Network)、DDQN(Double DQN)、DDPG(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等方案相比,所提方案任务开销分别下降约19%、10%和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 移动边缘计算 计算卸载 资源分配 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