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3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mato detection method using domain adaptive learning for dense planting environments 被引量:1
1
作者 LI Yang HOU Wenhui +4 位作者 YANG Huihuang RAO Yuan WANG Tan JIN Xiu ZHU Jun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34-145,共12页
This study aimed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 of accurately and reliably detecting tomatoes in dense planting environments,a critical prerequisite for the automation implementation of robotic harvesting.However,the heavy ... This study aimed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 of accurately and reliably detecting tomatoes in dense planting environments,a critical prerequisite for the automation implementation of robotic harvesting.However,the heavy reliance on extensive manually annotated datasets for training deep learning models still poses significant limitations to their application in real-worl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nvironments.To overcome these limitations,we employed domain adaptive learning approach combined with the YOLOv5 model to develop a novel tomato detection model called as TDA-YOLO(tomato detection domain adaptation).We designated the normal illumination scenes in dense planting environments as the source domain and utilized various other illumination scenes as the target domain.To construct bridge mechanism between source and target domains,neural preset for color style transfer is introduced to generate a pseudo-dataset,which served to deal with domain discrepancy.Furthermore,this study combines the semi-supervised learning method to enable the model to extract domain-invariant features more fully,and uses knowledge distillation to improve the model's ability to adapt to the target domain.Additionally,for purpose of promoting inference speed and low computational demand,the lightweight FasterNet network was integrated into the YOLOv5's C3 module,creating a modified C3_Faster module.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oposed TDA-YOLO model significantly outperformed original YOLOv5s model,achieving a mAP(mean average precision)of 96.80%for tomato detection across diverse scenarios in dense planting environments,increasing by 7.19 percentage points;Compared with the latest YOLOv8 and YOLOv9,it is also 2.17 and 1.19 percentage points higher,respectively.The model's average detection time per image was an impressive 15 milliseconds,with a FLOPs(floating point operations per second)count of 13.8 G.After acceleration processing,the detection accuracy of the TDA-YOLO model on the Jetson Xavier NX development board is 90.95%,the mAP value is 91.35%,and the detection time of each image is 21 ms,which can still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real-time detection of tomatoes in dense planting environment.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TDA-YOLO model can accurately and quickly detect tomatoes in dense planting environment,and at the same time avoid the use of a large number of annotated data,which provides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atic harvesting systems for tomatoes and other fru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TS MODELS domain adaptive tomato detection illumination variation semi-supervised learning dense planting environme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vel ensemble learning based on multiple section distribution in distributed environment
2
作者 Fang Mi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8年第2期377-380,共4页
Because most ensemble learning algorithms use the centralized model, and the training instances must be centralized on a single station, it is difficult to centralize the training data on a station. A distributed ense... Because most ensemble learning algorithms use the centralized model, and the training instances must be centralized on a single station, it is difficult to centralize the training data on a station. A distributed ensemble learning algorithm is proposed which has two kinds of weight genes of instances that denote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and the local distribution. Instead of the repeated sampling method in the standard ensemble learning, non-balance sampling from each station is used to train the base classifier set of each station. The concept of the effective nearby region for local integration classifier is proposed, and is used for the dynamic integration method of multiple classifiers in distributed environment. The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ensemble learning algorithm in distributed environment proposed could reduce the time of training the base classifiers effectively, and ensure the classify performance is as same as the centralized learning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ributed environment ensemble learning multiple classifiers combin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eating Optimal Language Learning Environment
3
作者 Wang Hongli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Lanzhou,730000, China)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289-292,共4页
From the viewpoint of psycholinguistics, this paper concerns how to create an optimal language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language learning, to stimulate students enthusiasm to participate in classroom activities and t... From the viewpoint of psycholinguistics, this paper concerns how to create an optimal language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language learning, to stimulate students enthusiasm to participate in classroom activities and to make language learning easier and more pleas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les sense of achievement competitiveness learning environ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learning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47
4
作者 魏绍蓉 王晓英 +1 位作者 刘志强 樊丽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0-22,共3页
在通过对当前教育环境的发展变化和E-Learning的发展与创新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ELearning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比较,提出将基于先进的网络技术的E-learning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互相补充,最大限度地体现各自教学模式... 在通过对当前教育环境的发展变化和E-Learning的发展与创新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ELearning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比较,提出将基于先进的网络技术的E-learning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互相补充,最大限度地体现各自教学模式的精华,强烈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潜力,最终形成基于E-Learning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这是一种开放性、创新性的教育思想和模式,从而有效突破了传统校园教育的局限,提高了教学资源利用率,并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也增进了各高校之间的教学联系和学术交流,带来了更多的知识创新成果,最终提高了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arning 教育环境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科学视域下的e-Learning深度学习研究 被引量:209
5
作者 段金菊 余胜泉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3年第4期43-51,共9页
深度学习是学习科学的主旨,也是现阶段所要破解的e-Learning难题,因此,对学习科学视域下的e-Learning深度学习进行研究,追溯起源,把握热点对推进e-Learning学习意义深远。在梳理e-Learning的现状及主要问题的基础之上,剖析了学习科学领... 深度学习是学习科学的主旨,也是现阶段所要破解的e-Learning难题,因此,对学习科学视域下的e-Learning深度学习进行研究,追溯起源,把握热点对推进e-Learning学习意义深远。在梳理e-Learning的现状及主要问题的基础之上,剖析了学习科学领域深度学习的重要性,以深度学习的内涵与特征、有意义学习是深度学习的主旨、高水平思维是深度学习的核心等理念为依据构建了e-Learning环境下深度学习分析模型,继而又以此为据,对e-Learning深度学习的研究现状进行述评。研究发现,为了进一步推动学习科学的发展,深度学习的研究必须在学习过程的评估与分析、情感体验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在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方面进行多角度创新,研究应该更精细深入,多进行相关的量化研究,以充分利用学习评估技术对深度学习的现状进行把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arning环境 深度学习 高水平思维 概念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计算在e-Learning系统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12
6
作者 罗奇 万力勇 吴彦文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6年第3期80-83,共4页
本文针对目前e-Learning系统中情感缺失的现状,分析了其负面影响及已有的相关对策。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将情感计算融入e-Learning系统中,利用表情识别、语音情感识别以及姿态识别等技术构建基于情感计算e-Learning系统模型,并对系统... 本文针对目前e-Learning系统中情感缺失的现状,分析了其负面影响及已有的相关对策。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将情感计算融入e-Learning系统中,利用表情识别、语音情感识别以及姿态识别等技术构建基于情感计算e-Learning系统模型,并对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计算L E-learning 人工心理 和谐人机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基于Q-learning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帅 《现代电子技术》 2008年第24期106-108,共3页
机器人的路径规划一直是机器人研究领域的难点问题。针对煤矿井下环境的不确定性,环境的复杂使机器人很难得到好的规划结果。采用强化学习算法中的Q-learning算法实现井下移动机器人的局部路径规划,并对Q函数中的即时回报进行加权修正,... 机器人的路径规划一直是机器人研究领域的难点问题。针对煤矿井下环境的不确定性,环境的复杂使机器人很难得到好的规划结果。采用强化学习算法中的Q-learning算法实现井下移动机器人的局部路径规划,并对Q函数中的即时回报进行加权修正,使算法更有效地利用环境特征信息,进一步提高了避障能力。最后通过VC++进行仿真和模拟。仿真实验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不确定环境 强化学习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deep learning-based binocular perception system 被引量:1
8
作者 SUN Zhao MA Chao +2 位作者 WANG Liang MENG Ran PEI Shansh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1期7-20,共14页
An obstacle perception system for intelligent vehicle is proposed.The proposed system combines the stereo version technique and the deep learning network model,and is applied to obstacle perception tasks in complex en... An obstacle perception system for intelligent vehicle is proposed.The proposed system combines the stereo version technique and the deep learning network model,and is applied to obstacle perception tasks in complex environment.In this paper,we provide a complete system design project,which includes the hardware parameters,software framework,algorithm principle,and optimization method.In addition,special experiments are designed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system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actual application.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ystem is valid to both standard obstacles and non-standard obstacles,and suitable for different weather and lighting conditions in complex environment.It announces that the proposed system is flexible and robust to the intelligent vehi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lligent vehicle stereo matching deep learning environment percep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dict the evolution of mechanical property of Al-Li alloys in a marine environment 被引量:1
9
作者 Wei Li Lin Xiang +6 位作者 Guang Wu Hongli Si Jinyan Chen Yiming Jin Yan Su Jianquan Tao Chunyang Hu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557-566,共10页
The ocean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fields of national defense in the future,an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lightweight research of Marine equipment and materials.This study it is to develop a Machine learni... The ocean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fields of national defense in the future,an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lightweight research of Marine equipment and materials.This study it is to develop a Machine learning(ML)-based prediction method to study the evolution of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Li alloys in the marine environment.We obtaine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Li alloy samples under uniaxial tensile deformation at different exposure times through Marine exposure experiments.We obtained the strain evolution by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The strain field images are voxelized using 2D-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autoencoders as input data for 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neural networks.Then,the output data of LSTM neural networks combined with corrosion features were input into the Back Propagation(BP)neural network to predic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Li alloys.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1.The variation law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2297-T8 in the Marine atmosphere is revealed.With the increase in outdoor exposure test time,the tensile elastic model of 2297-T8 changes slowly,within 10%,and the tensile yield stress changes significantly,with a maximum attenuation of 23.6%.2.The prediction model can predict the strain evolution and mechanical response simultaneously with an error of less than 5%.3.This study shows that a CNN/LSTM system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 can be built to capture the corrosion characteristics of Marine exposure experiment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ro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cal response can be predicted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metal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ine environment Al-Li alloy Machine learning CORRO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Learning算法的无人机空战机动决策研究
10
作者 姚培源 魏潇龙 +1 位作者 俞利新 李胜厚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22,共7页
针对无人机空战对抗自主机动决策问题,设计了侧向机动决策算法。通过加入启发式因子的方式和双Q表交替学习的机制,弥补了传统Q-Learning算法学习速度慢、无效学习多的不足。通过路径规划仿真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改进Q-Learning算法具有... 针对无人机空战对抗自主机动决策问题,设计了侧向机动决策算法。通过加入启发式因子的方式和双Q表交替学习的机制,弥补了传统Q-Learning算法学习速度慢、无效学习多的不足。通过路径规划仿真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改进Q-Learning算法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求解能力。设计了动态的栅格规划环境,能够使无人机根据变化的空战态势自适应调整栅格尺寸大小,且对求解的速率不产生影响。基于Q-Learning算法,构建了无人机空战对抗侧向机动决策模型,并通过武器平台调换的方式验证了改进Q-Learning算法能显著提升无人机空战胜负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空战 机动决策 动态栅格环境 路径规划 双Q-learning学习表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身智能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伟男 刘挺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5-262,共8页
随着深度学习和大模型技术的不断增强,人工智能技术从研究简单、封闭的虚拟场景,发展到研究更为复杂、开放的现实场景。研究焦点也从早期的小规模语料库和网络文本数据集处理,发展到多模态一体化的处理架构和研究范式。与此同时,以OpenA... 随着深度学习和大模型技术的不断增强,人工智能技术从研究简单、封闭的虚拟场景,发展到研究更为复杂、开放的现实场景。研究焦点也从早期的小规模语料库和网络文本数据集处理,发展到多模态一体化的处理架构和研究范式。与此同时,以OpenAI Sora为代表的物理世界近似和仿真模型的出现,标志着人工智能再次向通用人工智能迈进了一步。然而,若要让人工智能真正达到通用人工智能的标准,成为类人的智能,需要当今的人工智能体具备与物理世界交互学习的能力,即具身智能。因此,本文主要关注具身智能的研究内容和进展,具体包括具身感知、具身认知和具身行为优化3个方面。同时结合近期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概述具身智能技术在人形机器人等载体上的应用,并对未来的研究及应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智能 具身感知 具身认知 具身行为优化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仿真环境 人形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生成式人工智能重塑智慧学习环境:从要素改进到生态重构 被引量:11
12
作者 武法提 夏志文 高姝睿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3,共10页
智慧学习环境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在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数据孤岛、模型局限、资源定型、工具繁杂、服务僵硬、场景割裂等问题。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新形态,给智慧学习环境的升级与变革带了新的机遇。研究以生... 智慧学习环境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在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数据孤岛、模型局限、资源定型、工具繁杂、服务僵硬、场景割裂等问题。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新形态,给智慧学习环境的升级与变革带了新的机遇。研究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动力引擎升级了三层六要素的智慧学习环境理论模型,认为智慧学习环境中的数据要素由低质化转向高效化、模型要素由判别式转向生成式、资源要素由表象化转向语义化、工具要素由分布式转向集成化、服务要素由预定义转向自适应、场景要素由边缘化转向中心化。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明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可通过重构人才培养理念、知识与课程观、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教育评价体系及教育治理模式变革智慧学习环境生态。研究深入剖析了智慧学习环境的内部要素改进与外部生态重构,为塑造智慧学习环境新形态提供理论研究支撑与实践探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学习环境 生成式人工智能 要素改进 生态重构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成环境与行人交通事故非线性关系和阈值效应研究——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春 刘双齐 +1 位作者 周书宏 匡新晖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2,共8页
建成环境与行人交通事故的关系是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然而,现有研究多局限于线性关系的探讨,缺乏对非线性影响及阈值效应的深入分析,难以支撑精细化规划与治理实践。为此,本文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整合行人交通事故... 建成环境与行人交通事故的关系是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然而,现有研究多局限于线性关系的探讨,缺乏对非线性影响及阈值效应的深入分析,难以支撑精细化规划与治理实践。为此,本文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整合行人交通事故数据、路网数据、土地利用数据、手机信令数据、POI数据等多源空间大数据,运用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GBDT),从道路设施、土地利用、设施临近性、空间结构、社会经济5个维度系统解析建成环境要素对行人交通事故频率的非线性关系和阈值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各建成环境要素与行人交通事故存在非线性关系和阈值效应;第二,控制度对行人交通事故的相对重要性最高,其次是人口密度、路网密度和土地利用混合度。研究结论为精细化建成环境规划与交通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提升行人步行安全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成环境 行人安全 交通安全 非线性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选择的双种群约束多目标狼群算法
14
作者 吕莉 杨凌锋 +3 位作者 肖人彬 孟振宇 崔志华 王晖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16-131,共16页
针对多目标狼群算法存在的搜索不充分、收敛性不足和多样性欠缺的问题,以及缺少对约束进行处理的问题,提出环境选择的双种群约束多目标狼群算法(multi-objective wolf pack algorithm for dual population constraints with environment... 针对多目标狼群算法存在的搜索不充分、收敛性不足和多样性欠缺的问题,以及缺少对约束进行处理的问题,提出环境选择的双种群约束多目标狼群算法(multi-objective wolf pack algorithm for dual population constraints with environment selection,DCMOWPA-ES)。引入双种群约束处理方法给种群设置不同的搜索偏好,主种群运用可行性准则优先保留可行解,次种群通过ε约束探索不可行区域并将搜索结果传递给主种群,让算法能较好应对复杂的不可行区域,保障算法的可行性;提出维度选择的随机游走策略,使人工狼可自主选择游走方向,提高种群的全局搜索能力;设计精英学习的步长调整机制,人工狼通过向头狼学习的方式提升种群的局部搜索能力,确保算法的收敛性;采用环境选择的狼群更新策略,根据人工狼被支配的情况和所处位置的密度信息对其赋值,选择被支配数少且密度信息小的人工狼作为优秀个体,改善算法的多样性。为验证算法性能,将DCMOWPA-ES与六种新兴约束多目标优化算法在两组约束多目标测试集和汽车侧面碰撞设计问题上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DCMOWPA-ES算法具备较好的可行性、收敛性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群算法 双种群约束 维度选择 精英学习 环境选择 约束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强化学习下的多智能体思考型半多轮通信网络
15
作者 邹启杰 汤宇 +2 位作者 高兵 赵锡玲 张哲婕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3-562,共10页
针对多智能体系统在合作环境中通信内容单一和信息稀疏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的思考型通信网络(TMACN).首先,智能体在交互过程中考虑不同信息源的差异性,智能体将接收到的通信信息与自身历史经验信息进行融合,形成... 针对多智能体系统在合作环境中通信内容单一和信息稀疏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的思考型通信网络(TMACN).首先,智能体在交互过程中考虑不同信息源的差异性,智能体将接收到的通信信息与自身历史经验信息进行融合,形成推理信息,并将此信息作为新的发送消息,从而达到提高通信内容多样化的目标;然后,该模型在软注意力机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半多轮通信策略,提高了信息饱和度,从而提升系统的通信交互效率.本文在合作导航、捕猎任务和交通路口3个模拟环境中证明,TMACN对比其他方法,提高了系统的准确率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系统 合作环境 深度强化学习 通信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海洋平台基础环境监测方法
16
作者 张超 熊春宝 连思达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17,共6页
针对海洋平台基础海底环境监测人工工作效率低,时间成本高,依赖具有先验知识的技术人员的主观判断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化海洋平台基础环境监测算法。该算法能够有效避免人工主观因素对图像判读的干扰,实现全天候、... 针对海洋平台基础海底环境监测人工工作效率低,时间成本高,依赖具有先验知识的技术人员的主观判断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化海洋平台基础环境监测算法。该算法能够有效避免人工主观因素对图像判读的干扰,实现全天候、自动化、实时的海洋平台基础环境灾害初步预警。首先,通过试验从目前基于深度学习(DL)的主流计算机视觉(CV)算法中筛选出最适合海底三维实时声呐图像分类的基础网络结构。然后,对试验选出的VGG-11算法,使用通道优先卷积注意力(CPCA)模块改进,并通过Grad-CAM热力图验证了CPCA-VGG算法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CPCA-VGG算法对海洋平台基础各类环境分类评价指标分别达到了Acc_(Top-1) 97.35%、Acc_(Top-5) 100.00%,平均精确率和平均召回率分别为98.62%、98.44%。该算法能较好地满足对海洋平台基础各类环境的实时监测,以及对灾害进行初步预警的实际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海洋平台 海底环境监测 计算机视觉 深度学习 三维实时声呐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深度学习与多模型滤波的无人车协同导航方法
17
作者 肖烜 段宇轩 +2 位作者 唐嘉乔 涂青蓝 沈凯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9-486,共8页
为了提升复杂环境下的协同导航精度与鲁棒性,提出了融合深度学习与多模型滤波的无人车协同导航方法。将深度学习网络与交互式多模型预测算法(IMM)深度融合,并融入协同导航系统的设计中,实现了数据层面的高效融合与互补,显著增强了导航... 为了提升复杂环境下的协同导航精度与鲁棒性,提出了融合深度学习与多模型滤波的无人车协同导航方法。将深度学习网络与交互式多模型预测算法(IMM)深度融合,并融入协同导航系统的设计中,实现了数据层面的高效融合与互补,显著增强了导航系统在复杂、高动态环境中的适应性与精确性。复杂环境下实车实验结果表明,在200 m的测试路径上,所提方法协同导航系统最大误差为0.3 m,较最初的激光/惯性协同导航方法提升了27.9%,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卫星拒止环境下协同导航系统的显著优势与工程实用价值,为未来智能无人系统在拒止条件下的自主导航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导航 拒止环境 点云检测 深度学习 交互式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知环境下基于突变定位SAC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18
作者 胡立坤 韦春有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461,共7页
针对缺乏完整环境信息的条件下移动机器人局部路径规划算法性能提升及深度强化学习智能体训练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突变定位算法和改进的soft actor-critic(SAC)算法,并将两者结合为突变定位SAC算法。突变定位算法能够在缺乏完备环境信... 针对缺乏完整环境信息的条件下移动机器人局部路径规划算法性能提升及深度强化学习智能体训练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突变定位算法和改进的soft actor-critic(SAC)算法,并将两者结合为突变定位SAC算法。突变定位算法能够在缺乏完备环境信息的情况下计算子目标点位置,减少移动机器人规划路径的长度。同时,通过引入基于虚拟势场的critic网络改进损失函数和多阶段训练方法,提高SAC智能体的训练速度。实验结果表明,与DDPG、SAC、PER-SAC和HER-TD3相比,突变定位SAC算法在训练时间上分别减少了46.68%、39.50%、20.18%和27.79%。此外,突变定位SAC算法在不同环境下规划路径的长度平均减少了13.71%、10.26%、10.90%和15.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路径规划 深度强化学习算法 SAC算法 激光雷达 未知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任务联合学习的弱光场景人脸检测算法
19
作者 张霞 苏昭辉 陈路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201,共11页
弱光场景中的人脸检测指在弱光条件下使用图像处理技术检测人脸。目前,大多数弱光环境下的人脸检测算法通常先将弱光图像进行增强再进行人脸检测,忽略了人脸检测和图像增强任务之间的特征相关性,从而影响了模型泛化能力。受EnlightenGA... 弱光场景中的人脸检测指在弱光条件下使用图像处理技术检测人脸。目前,大多数弱光环境下的人脸检测算法通常先将弱光图像进行增强再进行人脸检测,忽略了人脸检测和图像增强任务之间的特征相关性,从而影响了模型泛化能力。受EnlightenGAN算法的启发,文中提出一种适用于弱光环境人脸检测的多任务联合学习算法:首先融合人脸检测和图像增强的输入层共享表示;其次将人脸注意力网络和EnlightenGAN相结合,在全局-局部判别器的基础上增加用于人脸区域判定的局部判别器;最后在自正则化注意力图的基础上增加光照权重参数,通过调节使人脸检测的精度达到最佳值。在DARK FACE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的人脸检测精度提升了1.92%,同时能够很好地提升弱光图像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光环境 人脸检测 图像增强 多任务联合学习 局部判别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势场的防疫机器人改进近端策略优化算法
20
作者 伍锡如 沈可扬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9-698,共10页
针对防疫机器人在复杂医疗环境中的路径规划与避障效果差、学习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人工势场的改进近端策略优化(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PPO)路径规划算法。根据人工势场法(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APF)构建障碍物和... 针对防疫机器人在复杂医疗环境中的路径规划与避障效果差、学习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人工势场的改进近端策略优化(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PPO)路径规划算法。根据人工势场法(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APF)构建障碍物和目标节点的势场,定义防疫机器人的动作空间与安全运动范围,解决防疫机器人运作中避障效率低的问题。为解决传统PPO算法的奖励稀疏问题,将人工势场因子引入PPO算法的奖励函数,提升算法运行中的奖励反馈效率。改进PPO算法网络模型,增加隐藏层和Previous Actor网络,提高了防疫机器人的灵活性与学习感知能力。最后,在静态和动态仿真环境中对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能更快到达奖励峰值,减少冗余路径,有效完成避障和路径规划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O算法 人工势场 路径规划 防疫机器人 深度强化学习 动态环境 安全性 奖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