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O-Al_2O_3-SiO_2系玻璃分相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平 王鸿 陈显求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53-557,共5页
据结晶学、热力学与动力学理论, 利用 T E M、图象分析仪和计算机, 模拟了 Ca O Al2 O3 Si O2 系玻璃的液滴状分相过程, 研究中, 结合相变理论与实验数据, 建立了数学逻辑复合分相模型, 模拟结果表明, 由... 据结晶学、热力学与动力学理论, 利用 T E M、图象分析仪和计算机, 模拟了 Ca O Al2 O3 Si O2 系玻璃的液滴状分相过程, 研究中, 结合相变理论与实验数据, 建立了数学逻辑复合分相模型, 模拟结果表明, 由成核生长机理控制的玻璃液滴状分相, 形成对数分布的主要条件是: 液滴相临界半径必须在某一特定范围内波动; 液滴相生长相对线速度应是5 % ~10 % ; 而开始分相液滴相临界半径和终止分相时液滴相半径的绝对值与分布类型无关本模拟方法为控制玻璃的纳米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 分相 计算机模拟 氧化物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相变蓄热-新风供暖系统仿真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志永 陈超 +3 位作者 张叶 李清清 罗海亮 邓超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52-859,共8页
构建太阳能-相变蓄热-新风供暖系统用于承担建筑新风负荷,以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作为系统集热组件,以相变蓄热装置作为系统蓄热组件,以空气-水换热器作为系统供暖末端。通过使系统运行不同模式的方式达到将不稳定的太阳能变为稳定供暖热... 构建太阳能-相变蓄热-新风供暖系统用于承担建筑新风负荷,以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作为系统集热组件,以相变蓄热装置作为系统蓄热组件,以空气-水换热器作为系统供暖末端。通过使系统运行不同模式的方式达到将不稳定的太阳能变为稳定供暖热源的目的。建立耦合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并对其进行实验验证。依据此模型对系统最佳设计参数(集热系统流量、相变材料质量、相变温度等)和运行策略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 相变蓄热 动态仿真模型 优化设计 运行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冷层对液相管道泄漏影响的试验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郑晓云 陈国明 +2 位作者 付建民 邱深鑫 高启航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7-135,共9页
包覆层下腐蚀(corrosion-under-insulation,CUI)是一种常见的管道缺陷形式,极易造成管道内物质泄漏,进而引发火灾爆炸及中毒等严重后果。泡沫玻璃作为一种不燃的保冷材料,广泛用于LNG液化装置以及储运设施中,为管道和装置保冷;而在保冷... 包覆层下腐蚀(corrosion-under-insulation,CUI)是一种常见的管道缺陷形式,极易造成管道内物质泄漏,进而引发火灾爆炸及中毒等严重后果。泡沫玻璃作为一种不燃的保冷材料,广泛用于LNG液化装置以及储运设施中,为管道和装置保冷;而在保冷层的覆盖下,管道的腐蚀点很难被发现。在液相裸管管道小孔泄漏试验的基础上,设计试验探究泡沫玻璃保冷层对泄漏压降、泄漏速率、泄漏稳定压力的影响,并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理论研究,同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试验模型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由于泡沫玻璃包覆管道泄漏过程的特殊性导致模拟结果和试验值有所差异,经修正后模拟得到的泄漏速率与试验值达到较好的一致性;仿真结果能够解释和验证泡沫玻璃保冷层对于液相管道小孔泄漏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孔泄漏 泡沫玻璃 保冷层 液相管道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性智能材料的计算机模拟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栋 王云志 李巨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2年第3期8-14,43,共8页
形状记忆合金、压电和磁致伸缩三类智能材料具有从序参量到畴结构到宏观性质平行的物理性质,将三类智能材料作为一个统一体进行研究是目前国际研究趋势。将三类智能材料进行综合,探寻其共同的物理基础以指导新材料开发是如今铁性智能材... 形状记忆合金、压电和磁致伸缩三类智能材料具有从序参量到畴结构到宏观性质平行的物理性质,将三类智能材料作为一个统一体进行研究是目前国际研究趋势。将三类智能材料进行综合,探寻其共同的物理基础以指导新材料开发是如今铁性智能材料面临的最大挑战。缺陷作为重要的改性手段,在铁性智能材料微结构演化、相稳定、宏观性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重点介绍缺陷在三类智能材料中的重要作用的理论研究及计算机模拟的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寻找高性能化铁性智能材料提供理论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性智能材料 缺陷 计算机模拟 铁性玻璃 准同型相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化银光致变色玻璃 被引量:2
5
作者 贺海燕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67-70,共4页
本文介绍了卤化银光致变色玻璃的研究现状。探讨玻璃组成,热处理。
关键词 分相 结构 光致变色玻璃 卤化银 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气水两相渗流的玻璃刻蚀驱替实验与有限元数值模拟对比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丰 姚聪 +4 位作者 丛林林 袁龙 闻竹 张凤生 习研平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1-132,共12页
岩石微观可视化两相渗流特征研究对于油气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分别采用微观可视化玻璃刻蚀驱替实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对岩石中微观气水两相流体的动态渗流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微观玻璃刻蚀驱替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 岩石微观可视化两相渗流特征研究对于油气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分别采用微观可视化玻璃刻蚀驱替实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对岩石中微观气水两相流体的动态渗流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微观玻璃刻蚀驱替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与玻璃刻蚀驱替实验结果基本一致。气水两相流驱替实验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指进现象;驱替结束后,分布在大孔喉和与大孔喉相连的孔隙中的水被驱替,未被驱替的水主要分布在小孔喉、小孔喉控制的大孔隙和孔隙盲端;单相渗流达到稳态后,流动通道中心的流体流速比入口处流体流速大,孔喉半径越大,压力降低越慢。微观玻璃刻蚀驱替实验方法能较好地观测微观指进现象和气体在通过狭窄喉道时的运移跳跃现象,而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则具有成本低、易于操作、实验可重复性高等优点。微观玻璃刻蚀驱替实验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相结合研究气水两相渗流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驱替 玻璃刻蚀 有限元模拟 NAVIER-STOKES 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相接触角对熔体两相界面的影响及流动与传热特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吕恒花 王凯 +1 位作者 康丽霞 刘永忠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7-335,共9页
除去熔融玻璃体中的铁氧化物杂质是铝硅酸盐固废重构转化为高值产品的关键步骤。针对该步骤建立了电磁感应炉内除铁过程的两相熔体感应加热模型。通过电磁场、温度场、速度场和两相界面的多物理场实时耦合,采用两相流-水平集法(LSM)研... 除去熔融玻璃体中的铁氧化物杂质是铝硅酸盐固废重构转化为高值产品的关键步骤。针对该步骤建立了电磁感应炉内除铁过程的两相熔体感应加热模型。通过电磁场、温度场、速度场和两相界面的多物理场实时耦合,采用两相流-水平集法(LSM)研究了金属相与石墨坩埚基体之间的接触角对铁-玻璃两相界面的形成及其对两相熔体速度和温度分布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金属相接触角的变化将显著影响两相界面的高度、玻璃相中的环流形式和熔体表层流速;两相熔体的温度分布主要受玻璃相环流的影响。因此,可通过改变金属相接触角提高电磁感应炉内两相熔体的传质、传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熔体 金属相 接触角 两相界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2)O_(3)对铜尾矿基CaO-MgO-Al_(2)O_(3)-SiO_(2)微晶玻璃析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施麟芸 徐玉华 魏琦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844-3851,共8页
以铜尾矿为主要原料,通过熔融法制备CaO-MgO-Al_(2)O_(3)-SiO_(2)(CMAS)微晶玻璃,并外掺Fe_(2)O_(3)晶核剂对细粒级铜尾矿基CMAS微晶玻璃析晶行为进行优化。利用DSC、XRD和SEM等手段研究了晶核剂用量对细粒级铜尾矿基CMAS微晶玻璃析晶... 以铜尾矿为主要原料,通过熔融法制备CaO-MgO-Al_(2)O_(3)-SiO_(2)(CMAS)微晶玻璃,并外掺Fe_(2)O_(3)晶核剂对细粒级铜尾矿基CMAS微晶玻璃析晶行为进行优化。利用DSC、XRD和SEM等手段研究了晶核剂用量对细粒级铜尾矿基CMAS微晶玻璃析晶行为和物理性能的影响,借助Ozawa-Chen法拟合计算了析晶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外掺Fe_(2)O_(3)晶核剂用量大于3.72%(质量分数)时,细粒级铜尾矿制备的微晶玻璃可以实现整体析晶。辉石相的析出是玻璃相中的Fe、Mg元素进入[Si(Al)O_(4)]四面体晶格配位的结果,Fe^(3+)的增加有利于辉石相的析出并降低了析晶活化能,外掺Fe_(2)O_(3)晶核剂能够较好地优化细粒级铜尾矿基微晶玻璃的析晶行为和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级铜尾矿 微晶玻璃 Fe_(2)O_(3) 析晶行为 析晶动力学模拟 辉石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