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3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elf-protection agent for network-based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被引量:3
1
作者 ZHU Shu-ren(朱树人) LI Wei-qin(李伟琴)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3年第1期69-73,共5页
Static secure techniques, such as firewall, hierarchy filtering, distributed disposing,layer management, autonomy agent, secure communication, were introduced in distributed intrusion detection. The self-protection ag... Static secure techniques, such as firewall, hierarchy filtering, distributed disposing,layer management, autonomy agent, secure communication, were introduced in distributed intrusion detection. The self-protection agents were designed, which have the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cooperate with the agents in intrusion detection in a loose-coupled manner, protect the security of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and respond to the intrusion actively. A prototype self-protection agent was implemented by using the packet filter in operation system kern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l the hosts with the part of network-based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and the whole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are invisible from the outside and network scanning, and cannot apperceive the existence of network-based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every part is secure. In the low layer, the packet streams are controlled to avoid the buffer leaks exist ing in some system service process and back-door programs, so as to prevent users from misusing and vicious attack like Trojan Horse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ids) network-based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Nids) SELF-PROTECTION AGENT IP fil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tributed intrusion detection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s 被引量:7
2
作者 Yi Ping Jiang Xinghao +1 位作者 Wu Yue Liu N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8年第4期851-859,共9页
Mobile ad hoc networking (MANET) has become an exciting and important 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the rapid proliferation of wireless devices. Mobile ad hoc networks is highly vulnerable to attacks due to... Mobile ad hoc networking (MANET) has become an exciting and important 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the rapid proliferation of wireless devices. Mobile ad hoc networks is highly vulnerable to attacks due to the open medium, dynamically changing network topology, cooperative algorithms, and lack of centralized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point. The traditional way of protecting networks with firewalls and encryption software is no longer sufficient and effective for those features. A distributed intrusion detection approach based on timed automata is given. A cluster-based detection scheme is presented, where periodically a node is elected as the monitor node for a cluster. These monitor nodes can not only make local intrusion detection decisions, but also cooperatively take part in global intrusion detection. And then the timed automata is constructed by the way of manually abstracting the correct behaviours of the node according to the routing protocol of dynamic source routing (DSR). The monitor nodes can verify the behaviour of every nodes by timed automata, and validly detect real-time attacks without signatures of intrusion or trained data. Compared with the architecture where each node is its own IDS agent, the approach is much more efficient while maintaining the same level of effectiveness. Finally, the intrusion detection method is evaluated through simulation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bile ad hoc networks routing protocol security intrusion detection timed automa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ey-theory based intrusion detection model 被引量:3
3
作者 Qin Boping Zhou Xianwei Yang Jun Song Cuny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6年第1期230-235,共6页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current intrusion detection model needs large-scale data in formulating the model in real-time use, an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model based on grey theory (GTIDS) is presented. Grey theo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current intrusion detection model needs large-scale data in formulating the model in real-time use, an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model based on grey theory (GTIDS) is presented. Grey theory has merits of fewer requirements on original data scale, less limit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simpler algorithm in modeling. With these merits GTIDS constructs model according to partial time sequence for rapid detect on intrusive act in secure system. In this detection model rate of false drop and false retrieval are effectively reduced through twice modeling and repeated detect on target data. Furthermore, GTIDS framework and specific process of modeling algorithm are presented. The affectivity of GTIDS is proved through emulated experiments comparing snort and next-generation intrusion detection expert system (NIDES) in SRI internation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work security intrusion detection grey theory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agent cooperative intrusion response in mobile adhoc networks 被引量:6
4
作者 Yi Ping Zou Futai +1 位作者 Jiang Xinghao Li Jianhu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4期785-794,共10页
The nature of adhoc networks makes them vulnerable to security attacks. Many security technologies such as intrusion prevention and intrusion detection are passive in response to intrusions in that their countermea- s... The nature of adhoc networks makes them vulnerable to security attacks. Many security technologies such as intrusion prevention and intrusion detection are passive in response to intrusions in that their countermea- sures are only to protect the networks, and there is no automated network-wide counteraction against detected intrusions, the architecture of cooperation intrusion response based multi-agent is propose. The architecture is composed of mobile agents. Monitor agent resides on every node and monitors its neighbor nodes. Decision agent collects information from monitor nodes and detects an intrusion by security policies. When an intruder is found in the architecture, the block agents will get to the neighbor nodes of the intruder and form the mobile firewall to isolate the intruder. In the end, we evaluate it by si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er networks security mobile agent mobile adhoc networks intrusion detection intrusion respon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综述 被引量:2
5
作者 邓淼磊 阚雨培 +3 位作者 孙川川 徐海航 樊少珺 周鑫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3-466,共14页
入侵检测系统(IDS)等安全机制已被用于保护网络基础设施和网络通信免受网络攻击。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进步,基于深度学习的IDS逐渐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对文献广泛调研,详细介绍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进行网络入侵检测的最新... 入侵检测系统(IDS)等安全机制已被用于保护网络基础设施和网络通信免受网络攻击。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进步,基于深度学习的IDS逐渐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对文献广泛调研,详细介绍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进行网络入侵检测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简要概述当前几种IDS;其次,介绍基于深度学习的IDS中常用的数据集和评价指标;然后,总结网络IDS中常用的深度学习模型及其应用场景;最后,探讨当前相关研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入侵检测 深度学习 异常检测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网联汽车的车载网络攻防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博言 沈晴霓 +3 位作者 张晓磊 张鑫 李聪 吴中海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1-370,共30页
随着人工智能和5G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智能网联汽车应运而生,它是一种由众多来自不同供应商的电子控制单元(ECU)组成的复杂分布式异构系统,通过以CAN为代表的车载网络协议交互协同控制各ECU.然而,攻击者可能通过各种接口攻击智能网联... 随着人工智能和5G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智能网联汽车应运而生,它是一种由众多来自不同供应商的电子控制单元(ECU)组成的复杂分布式异构系统,通过以CAN为代表的车载网络协议交互协同控制各ECU.然而,攻击者可能通过各种接口攻击智能网联汽车,渗透到车载网络,再攻击车载网络及其各组成部分如ECU.因此,智能网联汽车的车载网络安全成为近些年车辆安全研究的焦点之一.在介绍智能网联汽车整体结构、ECU、CAN总线和车载诊断协议等基础之上,首先总结了目前车载网络协议的逆向工程技术进展,逆向工程的目标是获取汽车行业通常不公开的车载网络协议实现细节,也是实施攻击和防御的前提条件.然后从车载网络攻、防两个角度展开:一方面概括了车载网络攻击向量及主要攻击技术,包括通过物理访问和远程访问方式实施的攻击技术,以及针对ECU和CAN总线实施的攻击技术;另一方面,讨论了车载网络现有的防御技术,包括基于特征工程和机器学习方法的车载网络入侵检测和基于密码学方法的车载网络协议安全增强技术.最后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汽车 车载网络 逆向工程 入侵检测 协议安全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工业网络流量的实时入侵检测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连莲 王文诚 +1 位作者 宗学军 何戡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5,共8页
【目的】工业互联网是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经济稳定和社会秩序。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工业控制系统的网络攻击频发,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因此,开发高效的实时入侵检测系统显... 【目的】工业互联网是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经济稳定和社会秩序。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工业控制系统的网络攻击频发,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因此,开发高效的实时入侵检测系统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入侵检测系统在处理高维度网络流量数据时,往往难以有效区分正常流量和异常流量,尤其是在缺乏异常流量样本的情况下。【方法】为了解决该问题,本研究通过分析某油气集输管线工业控制系统真实网络流量特性,提出了一种结合Suricata的滑动窗口密度聚类工业网络实时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针对工业网络流量特性,利用Suricata的开源性、可扩展性以及滑动窗密度聚类算法的动态检测能力,建立从流量采集解析到实时入侵检测的全过程入侵检测模型。本研究通过分析真实工业控制系统环境中的网络流量特性发现工业网络流量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利用基尼系数选取能体现工业网络流量特性混杂程度的特征,实现对工业网络流量降维处理,对降维后的数据使用滑动窗口分组构建工业网络正常流量特征阈值。利用改写Suricata实现实时流量采集与解析,并将实时解析结果输入到所构建的滑动窗口密度聚类入侵检测算法中,通过与工业网络正常流量特征阈值进行对比,快速筛选绝对正常流量组和绝对异常流量组。针对正常流量与异常流量掺杂的组别,通过密度聚类算法将异常流量分离,完成异常流量检测。【结果】将入侵检测方法在油气集输全流程工业场景攻防靶场中应用并开展大量实验,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异常流量,检测率达到96%以上,误报率低于3%。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满足工业网络中异常流量检测高效性、可靠性和实时性需求。【结论】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提供了一种新的工业网络异常流量检测方法,结合Suricata和滑动窗口密度聚类算法,建立了从流量采集解析到实时入侵检测的全过程入侵检测模型,对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为工业网络实时入侵检测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网络 网络安全 流量解析 特征分析 基尼系数 机器学习 密度聚类算法 入侵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安全主动防御研究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宇 陈一丁 +2 位作者 赵荣 陈明媚 闫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54-2663,共10页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传统被动的网络安全防御手段已经无法有效应对不断变化的新型网络威胁,不能满足当前网络安全的需求。作为现如今主要网络防御手段,主动防御克服传统防御的诸多缺陷,能够有效应对未知网络活动,展现...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传统被动的网络安全防御手段已经无法有效应对不断变化的新型网络威胁,不能满足当前网络安全的需求。作为现如今主要网络防御手段,主动防御克服传统防御的诸多缺陷,能够有效应对未知网络活动,展现出很强的优势。从主动防御的发展过程出发,对网络安全主动防御目前存在的主要技术进行了梳理,总结分析了网络安全入侵防护、网络安全入侵检测、网络安全入侵预测、网络安全入侵响应4个层面的主要技术优缺点,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主动防御 入侵防护 入侵检测 入侵预测 入侵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免疫的NIDS研究进展(英文) 被引量:5
9
作者 罗文坚 张四海 +2 位作者 梁文 曹先彬 王煦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30-541,共12页
现有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关键不足在于不能识别未知模式的入侵 ,智能水平低 .生物免疫系统的自我保护机制对设计新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论文通过抽取生物免疫系统中所蕴涵的各种信息处理机制 ,将网络数据传输行为分为... 现有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关键不足在于不能识别未知模式的入侵 ,智能水平低 .生物免疫系统的自我保护机制对设计新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论文通过抽取生物免疫系统中所蕴涵的各种信息处理机制 ,将网络数据传输行为分为正常和异常行为 ,分别对应为网络的自我与非我 ,建立了一个基于人工免疫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原型 .系统中蕴涵的生物免疫机制主要有非我识别机制、免疫进化机制等 .本文着重介绍此原型系统的结构和特征、免疫识别算法 ,并进行了实际检测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生物免疫的自我保护机制在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方面具有很强的应用前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ds 研究进展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人工免疫 未知入侵模式 免疫进化 免疫识别 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主动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ANIDS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妍 李增智 +1 位作者 廖志刚 寇雅楠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3-134,165,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框架ANIDS,它结合了基于主机的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思想,具有灵活性好、可扩展性强以及高效率等优点。同时,由于主动网络的可编程特性,ANIDS还是一个集入侵检测、网络管理、网络监控三位一... 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框架ANIDS,它结合了基于主机的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思想,具有灵活性好、可扩展性强以及高效率等优点。同时,由于主动网络的可编程特性,ANIDS还是一个集入侵检测、网络管理、网络监控三位一体的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网络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 可扩展性 网络监控 主机 网络管理 可编程 高效率 优点 灵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侵检测系统IDS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俊强 饶元 霍华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9-72,共4页
通过对IDS系统的安全性和脆弱性的分析,提出了IDS系统安全度、入侵度以及脆弱度等安全评价指标,并在总结目前存在的攻击和躲避IDS系统的工具及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新型的IDS安全体系结构实用配置模型。
关键词 入侵检测系统 网络安全 安全度 脆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入侵检测数据融合模型——IDSFP 被引量:15
12
作者 田俊峰 赵卫东 +1 位作者 杜瑞忠 蔡红云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5-120,共6页
以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为基础,提出了新的入侵检测融合模型——IDSFP。其具有对多个IDS入侵检测系统的警报进行关联、聚合,产生对安全态势判断的度量,从而构成证据的特点。IDSFP应用D-S证据理论来形成对当前安全态势进行评估的信息,并... 以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为基础,提出了新的入侵检测融合模型——IDSFP。其具有对多个IDS入侵检测系统的警报进行关联、聚合,产生对安全态势判断的度量,从而构成证据的特点。IDSFP应用D-S证据理论来形成对当前安全态势进行评估的信息,并动态地反馈、调整网络中各个IDS(intrusiondetectionsystem),加强对与攻击意图有关的数据的检测,进而提高IDS检测效率,降低系统的误报率和漏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入侵检测 警报关联 数据融合 D-S证据理论 态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IDS的行为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千目 戚湧 +1 位作者 张宏 刘凤玉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0-144,共5页
针对目前的入侵检测系统存在先验知识较少的情况下推广能力差的问题 ,基于免疫原理 ,将肽链定义为在操作系统中由特权进程执行的系统调用及参数段序列 ;基于广义后缀树、粗集和神经网络理论 ,提出一种新的免疫入侵检测模型的行为特征提... 针对目前的入侵检测系统存在先验知识较少的情况下推广能力差的问题 ,基于免疫原理 ,将肽链定义为在操作系统中由特权进程执行的系统调用及参数段序列 ;基于广义后缀树、粗集和神经网络理论 ,提出一种新的免疫入侵检测模型的行为特征提取方法 ,有效解决了行为特征的获取和知识库的构建。该方法设计有独立而完整的特征数据库 ,提高检测系统的强壮性和可伸缩性 ;对高频度行为模式优先分析和处理 ,提高检测的速度。该方法不仅去除了降低检测效率的规则 ,而且生成了更强的规则子集。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检测的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入侵检测系统 粗集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侵检测系统AIDS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5
14
作者 盛思源 战守义 陈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5-57,244,共4页
在分析了入侵检测系统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入侵检测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自适应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阐明了自适应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法,着重分析了该系统的信息处理流程、软件设计原则、及关键技术问题。最后简要说明... 在分析了入侵检测系统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入侵检测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自适应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阐明了自适应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法,着重分析了该系统的信息处理流程、软件设计原则、及关键技术问题。最后简要说明了该系统模型的优势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入侵检测 自适应入侵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IDS环境中基于可信度的警报关联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梅海彬 龚俭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8-146,共9页
针对现有警报关联方法在关联来自多个IDS的警报时未考虑各IDS报告警报可信度的不足,利用证据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可信度对多个IDS的警报进行关联分析的方法。方法将各IDS报告警报的情况作为推测网络攻击是否发生的证据,并采用Dempster组... 针对现有警报关联方法在关联来自多个IDS的警报时未考虑各IDS报告警报可信度的不足,利用证据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可信度对多个IDS的警报进行关联分析的方法。方法将各IDS报告警报的情况作为推测网络攻击是否发生的证据,并采用Dempster组合规则来融合这些证据,最后决策判断警报所对应的攻击是否发生,从而消除各IDS报告警报的模糊性和冲突性,达到提高警报质量的目的。在DARPA 2000测试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降低误报率,减少警报数目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入侵检测系统 警报关联 证据理论 可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ri网在IDS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薛静锋 曹元大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5期117-119,共3页
传统的基于Petri网的入侵检测方法只能实现误用检测,而且构造入侵模式的效率太低,不适合如今网络大规模化和入侵复杂化的趋势。针对这两个问题,该文将传统入侵检测过程中的数据分析过程分解为事件产生过程和事件分析过程两个子过程,不... 传统的基于Petri网的入侵检测方法只能实现误用检测,而且构造入侵模式的效率太低,不适合如今网络大规模化和入侵复杂化的趋势。针对这两个问题,该文将传统入侵检测过程中的数据分析过程分解为事件产生过程和事件分析过程两个子过程,不仅保留了基于Petri网入侵检测方法原有的优势,而且缓解了入侵模式构造效率低的问题,并且实现了异常检测。实验分析表明,该改进方案对于入侵检测是很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入侵检测 网络事件 PETRI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WO-Kohonen聚类算法在IDS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守坤 王薇 乐光学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39-143,共5页
针对Kohonen神经网络模型网络入侵聚类正确率较低的问题,将入侵杂草优化(IWO)算法与Kohonen神经网络相结合,提出IWO-Kohonen聚类算法。利用IWO算法优化Kohonen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训练Kohonen神经网络模型得到最优值。使用IWO算法增强... 针对Kohonen神经网络模型网络入侵聚类正确率较低的问题,将入侵杂草优化(IWO)算法与Kohonen神经网络相结合,提出IWO-Kohonen聚类算法。利用IWO算法优化Kohonen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训练Kohonen神经网络模型得到最优值。使用IWO算法增强算法的搜索能力,提高聚类正确率,并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与模糊聚类算法和广义神经网络聚类算法相比,分类正确率较高;与蚂蚁聚类算法和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相比,网络入侵检测率较高,误报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杂草优化 KOHONEN神经网络 入侵检测系统 聚类 检测率 误报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动窗口数据流聚类算法在IDS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琳 朱参世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1期87-90,共4页
针对传统入侵检测系统难于适应日益增长数据量对实时处理能力的需求问题,运用滑动窗口、数据流聚类技术,设计了基于滑动窗口数据流聚类算法,并构建了基于该算法的IDS网络安全防御模型。通过对该模型仿真验证,证明该网络安全防御模型能... 针对传统入侵检测系统难于适应日益增长数据量对实时处理能力的需求问题,运用滑动窗口、数据流聚类技术,设计了基于滑动窗口数据流聚类算法,并构建了基于该算法的IDS网络安全防御模型。通过对该模型仿真验证,证明该网络安全防御模型能较好地适应高速网络的入侵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流 挖掘算法 入侵检测 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火墙和IDS联动技术在网络安全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马小雨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2-44,共3页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系统安全性成为用户关心的重点问题,网络用户数量大,安全隐患很多,在传统网络安全防范中主要依靠防火墙、防病毒以及安全审计等,来保证网络安全;但是单一产品存在各自缺陷,研究联动系统对保证网络安全有重要价...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系统安全性成为用户关心的重点问题,网络用户数量大,安全隐患很多,在传统网络安全防范中主要依靠防火墙、防病毒以及安全审计等,来保证网络安全;但是单一产品存在各自缺陷,研究联动系统对保证网络安全有重要价值。为了分析防火墙和IDS联动技术在网络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在分析防火墙和IDS联动技术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防火墙和IDS联动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联动系统在网络安全管理中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火墙 ids 网络安全 入侵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IDS的网络入侵诱骗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璐 于红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4-288,共5页
在分析当前网络入侵诱骗技术并总结其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入侵诱骗模型。在系统运行时,该模型结合入侵检测系统IDS(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两者优势互补,当检测到有入侵行为时,才进行入侵诱骗,从而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关键词 网络安全 入侵检测 入侵诱骗 蜜罐 入侵行为重定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